第255章
狗剩...是吧,贾教授?” 贾教授点点头。 想想之前抓到土耗子,得了奖状和自行车的狗剩,李大辉觉得拆就拆吧,算下来还赚了。 贾教授接着问李大辉:“咱村里其他人家,还有没有这东西啊?” 李大辉不太确定地说:“大概,有吧?这石头砌墙挺好使的,说不定别家也用了。” 这年代盖房子,用砖的都少,基本上都是土坯房,但茅房用土坯的话,尿一浇容易塌,所以下面都会砌一截石头。 临走的时候,赵振国叮嘱李大辉这事先别往外面说。 出了李家,贾教授非要拉着赵振国在村里转转。 这一个多星期,贾教授每天都是两点一线,不是在赵振国家里,就是泡在发掘现场,还真没怎么在村里好好转悠过。 贾教授专门往人家家里的茅坑钻,村民们都觉得挺稀罕。 更稀罕的是,贾教授在茅坑里这儿看看、那儿摸摸,时不时还长吁短叹一番。 村民们心里头直犯嘀咕,这人是咋啦?脑子是不是有点? 有胆大的村民就忍不住问赵振国: “振国啊,这人咋回事儿啊?咋老往茅坑里钻,还唉声叹气的?” 赵振国明白,贾教授这是在找恐龙蛋,可跟村民们解释恐龙蛋是啥,可得费老鼻子劲儿了,村民们指定听不明白。 他灵机一动,说:“嗨,贾教授啊,他最近肠胃不太好,拉不出来,憋得慌,所以才这样。” 那村民露出了一副会意的表情, “原来是这样啊,拉不出来可太难受咯,怪不得他这样。咋不找李大辉给看看?” 赵振国赶忙摆摆手,说:“这不刚从李大辉家里出来么?大辉哥说让贾教授多换几个坑,找找感觉,万一来感觉了,不就能拉出来了...” 李狗蛋:咦,城里人,路数还不少哩! 贾教授从茅坑出来就发现对方用特别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己,一打听才知道,赵振国说他便秘,便秘就便秘吧,这个借口还不错。 这样也好,省得费口舌跟村民们解释恐龙蛋的事儿了。 这一天呐,除了吃饭那阵儿,贾教授跟赵振国就跟茅厕耗上了,不是在茅厕里头,就是在往茅厕赶的道儿上。 赵振国兜里揣着烟,见着人就递上一根,再扯个贾教授便秘的由头,茅厕钻的那叫一个顺溜。 这年月,村里人都实在,心思也单纯,都没想那么多。 等到了晚上,总算是结束了茅厕一日游。 赵振国的鼻子已经失灵了,想着可算消停了,赶紧回去洗澡吃饭。 可贾教授说不急,让赵振国把他送到大队部,说是要打个电话。 赵振国蹬着自行车载着贾教授,一路上,贾教授激动得不行,一直在后面嘟囔: “错咯,咱全错咯!” 赵振国没吭声,路没错啊?贾教授没头没尾地喊什么呢? 就听着贾教授懊恼地说: “74年的时候,你们省文物队在红层里头发现了恐龙蛋化石,可因为挖出来的数量不多,又没怎么宣传,就没引起什么大动静,当时学界就觉着这是个孤立发现。 啥孤立发现?此说大谬! 你知道今天我发现多少恐龙蛋不?” 赵振国觉得自己就像是相声里的捧眼,其实贾教授大概不需要他说话,但他还是礼貌性地问了一句,“多少?” “538!” 赵振国忍不住来了个急刹车,差点把老头给颠下来,“卧槽,老家咋感觉快成恐龙窝咯。” 他当时开玩笑的时候,贾教授呵呵笑,也没反驳他。 赵振国也没想到,他居然一语成谶,说准了。 —— 接下来的两天,赵振国陪着贾教授走访村民,记录那种圆圆石头蛋子是从哪儿挖出来的。 第三天,贾教授的老师杨教授也来了, 贾教授就像见了救星似的,赶忙把自己这段时间的发现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杨教授一边听,一边眉头紧锁,时而点头,时而沉思。 等贾教授说完,杨教授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 他们师徒俩蹲在赵振国家的院子里,拿着贾教授画的石头来源地图和记录的数据,仔细研究起来。 结合着白垩纪晚期全球变冷的记录,他们越分析越觉得,这些发现说不定能为恐龙灭绝假说提供实实在在的证据。 像火山活动、气候变化这些导致恐龙灭绝的说法,说不定能在这儿找到关键的线索。 ... 说干就干,他们立刻联系了相关部门,调来了几台轮式挖掘机。 一辆辆挖掘机轰隆隆地开进了村子,那阵仗把村里人都给看呆了。 村民们围在一旁,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哟,这是竜啥呢?恁大动静。” “听说啊,是要帮咱们翻地的!” “咦,这么好么?” 这是赵振国和王栓住沟通后对外的说辞,就当冬小麦播种前,帮忙翻地了。 挖掘机的铲子一下又一下地挖进土里,扬起了阵阵尘土。 “慢点儿,慢点儿,别伤着...”贾教授在一旁大声喊道。 其实这时候轮式挖掘机斗容差不多才0.2立方米,柴油驱动,劲儿也不大,基本上伤不住化石。 随着挖掘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石头蛋子露了出来,有圆的、椭圆形、长椭圆的,还有橄榄形等多种形状。小的与鸭蛋差不多,大的有俩篮球那么大。 杨教授拿着小刷子,轻轻地刷去化石上的泥土,眼睛里满是惊喜和激动。 “太壮观了,这么多恐龙蛋化石聚在一起,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发现啊。”杨教授说。 贾教授也在一旁兴奋地说:“老师,咱们这次肯定能揭开恐龙灭绝的神秘面纱。” 他们这次不光找到了恐龙蛋化石,甚至还找到了金属盒子,里面有一个牛皮笔记本,记载着猿人头盖骨出现在千里之外的秘密。 345、被血染红的骨头 李助理捧着铁盒子跑来的时候,赵振国正吸溜着面条跟杨教授唠恐龙蛋化石的事儿。 他盘算着,得把这两位教授引到临县去挖一挖。 临县上辈子那可是出了名的恐龙之乡,那地界儿埋着的化石,指定比自家老家还多。 说起来,上辈子九十年代初那会儿,临县出了档大事,大规模的恐龙蛋化石盗窃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的。 还有个叫什么“贝贝”的恐龙蛋化石,被人偷摸卖去了漂亮国,后来还是国家强大了,通过外交手段要了回来。 赵振国就寻思着,要是两位教授能早点去那儿开挖,这宝贝疙瘩也不至于落到外国人手里,漂洋过海跑那么远。 ... 要是二十年头里挖出个铁盒子,肯定要被拿去炼钢,但现在不兴那个了,而且这东西埋太深了,谁家犁地能挖三米那么深?那不是刨坟么? 杨教授小心翼翼地接过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有本牛皮本子。 直觉告诉他,这本子很重要。 他带上手套翻开了本子,这一看就禁不住热泪盈眶。 赵振国脑袋伸得老长,也跟着他看。 这是一本日记,日记的主人叫做赵晏宁,记录了猿人头盖骨的故事。 —— 1941年冬, 秦皇岛潮湿的海风裹挟着硝烟灌进鼻腔,护卫队长杰克死死扣住扳机,黄铜弹壳在箱子上叮当作响。 这个装着七十万年人类记忆的铁皮箱,此刻成了他们最后的掩体。 "三点钟方向!" 赵晏宁突然用枪托撞了下杰克的肩膀。 暗礁后方,钢盔的反光刺破晨雾。 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飞溅的碎石在杰克脸上划出血痕。 国宝护卫队众人毫不畏惧,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战斗技巧,一次次击退了日本人的进攻。 然而,日本人的数量众多,火力也越来越猛。 最终,由于寡不敌众,他们不幸被日本人俘虏,被送往了天津战俘营。 被俘之前,有人提议要把东西给毁了,千万不能落入敌人之手,负责销毁的赵晏宁实在下不去手,咬了咬牙,决定把箱子沉入海中,还特意做了标记,盼着等以后有机会了,还能把这宝贝给找回来。 —— 战俘营的霉味渗进赵晏宁的绷带,他咬着后槽牙,将最后一片磺胺粉洒在化脓的伤口上。 铁栅栏外飘来日语呵斥,混杂着皮靴踏过青砖的脆响。 这是他在天津杨柳青战俘营的第一百七十九天。 他尝遍了各种酷刑,以活人之身经历了十八层地狱。 无数次他都觉得痛不欲生,但他舍不得死,每每想起那个沉在海里的箱子,他就跟自己打气:“再撑一天,就一天。” 那箱子里装着的,是国宝,是民族的根,他盼着有朝一日能把那宝贝完完整整地弄回来。 可隔天,伤口化脓得更厉害,他发起了高烧,整个人昏昏沉沉得,觉得自己怕是熬不住了,不能把秘密带到地下去,心一横,打算把这个秘密告诉狱友林风。 林风是穿山一派的传人,被关进来已经一个月了。日本人想让他带着去刨坟挖宝贝,他嘴上说着考虑考虑,内心却死活都不愿意干,说盗墓虽然缺德,但也不至于缺德到卖国啊。 赵晏宁刚开口想跟林风说出自己的秘密,就被林风打断了。 林风说:“你甭一副托孤的样子,你不会死的。” 赵晏宁这才知道,林风进来的第一天就开始秘密观察战俘营的地形和守卫情况。 他发现,战俘营的围墙虽然高大坚固,但有一处地方的土质较为松软,或许可以利用穿山一派的技艺打通一条地道。 每天晚上,等赵晏宁昏睡过去,林风都偷偷开牢房门出去挖洞,一个月真没忙活,还真把地道给挖通了! 当天晚上,熄灯之后,林风用铁丝捅开了自己和附近牢房的门,架着赵晏宁,趁换班的间歇,跑到了放风操场的角落里,准备钻进早就挖好的地道里。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一名守卫察觉到了异常。 警报声瞬间响起,战俘营里顿时乱作一团。 在保护赵晏宁和林风逃离的过程中,好多人牺牲了。 有些人赵晏宁知道名字,有些人他连名字都不知道。 本子上,他按照自己的记忆,把那些人的特征都记录下来。 赵晏宁和林风还有另外两名爱国人士好不容易逃了出来。 他们一路东躲西藏,辗转到了秦皇岛。 最终在海边,赵晏宁找到了自己当初沉下去的箱子。 林风问他准备怎么办,赵晏宁这时候已经不相信南京政府能保护好国宝了,就说想回自己的老家。 不知道是怎么走漏了风声,他们从秦皇岛走的时候,日本人在后面紧追不舍,跟一群闻到血腥味的恶狼似的。 赵晏宁和林风等人只得抛弃了笨重的箱子,用布包裹着国宝辗转奔逃,一路上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 这一路上,他们多次路过敌占区,枪林弹雨、盘查搜捕,经过漫长的跋涉,只有三个人
相关推荐: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
[综穿]拯救男配计划
爱情公寓之学霸女友诸葛大力
女儿红
爸爸,我要嫁给你
恶女嫁三夫
九品道士
先婚后爱
掌中之物
[综漫] 成为叛逆咒术师后攻略了哥哥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