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提醒。 也是,这次计划破绽太多了... 他那时候还不知道,王老爷子也是个妙人! 两天后,何援朝拉着程家窑的大队长来了,他说村里貌似确实有一个姓宋的女人,是从赵振国老家那边嫁过来的,可惜自然灾害那年饿死了... 赵振国:“...” 真是难为王老爷子了!帮他圆这个谎! ... 把施工图纸交给包打听,赵振国就准备回老家了,有王新军看着,他放心。 软装先不提,下水道这些肯定要好好改造, 还有电路,也得好好设计,这都77年了,明年下半年老爷子就要开始访日访美,79年松下就要来中国考察,日资企业看到中国庞大的市场,会成为另类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很快,各种家电电器会“井喷”式出现。 这些也要提前考虑上。 赵振国太想媳妇儿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算起来又几十年没见媳妇了! 恨不得立马拍拍屁股走人, 结果干爹不让他走,说好不容易认了个干儿子,还被人欺负了,要带着他拜拜! 赵振国以为干爹要带自己去雍和宫,想着这老头胆子真大,居然敢搞这种封建迷信... 没想到,比他想的还炸裂! 接下来一周,赵振国跟着干爹,没少转悠! 这么说吧,一正五副,他之前已经见过一副一正了,剩下四个副,全是帅字头! 活的!全是活的! 以至于赵振国见了他们,都想跪下来先磕仨... 可惜这年代不兴这个! 人家也不让! 赵振国算是见识大国手的人脉有多广了!干爹!真硬!对他也是真心好! 这么大岁数了,为了他的安全,搭着老脸东奔西走! ... 不过赵振国印象最深刻的,是聂总。 闲聊中,聂总问起赵振国老家哪里。赵振国一说,聂总眼睛立马就亮了,紧接着就问:“小赵,你...认不认识一个叫应飞庆的人?他...他现在还好么?” 赵振国:他还是小瞧了应教授,能被这么大的领导记住名字的科学家,搞不好参与过啥大项目! 他赶紧回答: “叔,应教授好着呢!我媳妇还经常去找他补习功课。赶巧了,我还买到了应教授的老宅,等回了京,我们一家子和师父师母就都住那儿。” 聂总听完,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连声说了三声“好”。 赵振国:媳妇儿这笔投资赚翻了。 临走的时候,聂老写了封信让赵振国转交给应教授,赵振国赶紧趁机提了个要求。 293、捡漏 吴老头觉得这干儿子要不成了,他厚着脸皮带着他来拜访,他还敢提要求? 没想到赵振国凑到聂老耳边嘀咕了几句,聂老居然笑着点点头... 回家的路上,吴老头一直在问赵振国提了什么要求,赵振国笑而不语,把吴老头气的差点没把鞋脱下来抽他丫的! 赵振国让吴老头先回家,自己去新房子那里看看。 他到的时候工人都正忙着,见他进门打量两眼又收回视线,继续手头的活计。估计是见多了来看热闹的人。 包打听笑着走了过来,“排水做了些了,内外墙也修好了,线路什么的有点麻烦…不过也快了,月底应该能完工。” 其实正常修,用不了那么久,但赵振国拿出的施工图太细致,慢工才能出细活。 另外就是这个时代的特色了,装修公司和包工头并不好找。 能做装修的公司都是国企,有能力组织装修人员的领队也大多是国企人,他们一般只面对大客户,做酒店饭店行政楼这些,私人的装修需求少,也给不出价格,所以私人装修这个行当几乎不存在。 其次,装修材料也不好买,高级一些的饭店像北京饭店这种涉外饭店都是从国外进口材料,价格也不低,私人装修的选择实在有限。 再就是观念问题,现在人刷刷墙打扫打扫就算“装修”了,只要房子能住,也不认为有花大心力装修的必要。 不出意外他们要在这里住很多年,不说赵振国受不了凑合,他也不想委屈了宋婉清。 “大家辛苦了。”赵振国掏出烟散一圈。 大前门,包打听平时抽的是这个,工人们的笑容就真诚多了,等听说赵振国是房主,装修公司那边都派人过来搭话,说他们的设计图画得极好。 赵振国笑笑,和对方聊了起来。 其实他可以画得更好的,毕竟他见过更好的,但他尽量在保持建筑面貌的前提下改得更便利。 房子其实不小的,正房五间,东西厢房都是四间,整座房面积也不小, 院子里也宽敞,到时候在院里放上躺椅桌凳,喝茶赏月都便利。看着四周的长廊,他已经能想象以后在廊下穿梭、和媳妇一起赏雨赏雪的情景了。 ... 赵振国还没离开新房,王新军就找了过来,他去吴家给赵振国送机票,听说人去新房子那边了,索性就开车过来找他。 王新军问他用不用打家具。 那肯定需要啊,而且照赵振国的意思,全安排红木才好。 如今红木价格还很低,除了楠木稍微为人所知以外,紫檀都不算是贵重品,只能算是好东西罢了。 一把紫檀椅子三四块钱,一面墙的博古架也就六七块钱的生意,在潘家园琉璃厂这些地方私下就有交易的,就是走“官方渠道”,也不会贵到哪里去。 譬如一张红木茶台,放在三四十年后,售价或许能到数十万元甚至更多,但在当下,也就是百元稍高的水平,就这还得加上层层渠道吃掉的利润和消耗。 毕竟运输需要金贵的卡车、汽油,还有银贵的司机,长途跋涉运到京市,还是值些价格的。 只是比起后世动辄数万,数十万,偶尔还会破百万的价格,那就不足为道了。 除此以外,现在的木工也极便宜,尤其是能雕会刻的匠人,若是放到三十年后,都是能拿百万年薪的大师,就目前的市场…即便是把半人厚的红木雕得比花还美,工钱也不过百元。 用“慈善”形容都不为过。 若是没有心理负担,或者想做收藏用,完全可以私下去收古董红木,只要稍稍加点钱,二道贩子半天就能收满几间房的老家具。 赵振国是没有心理负担的,但也知道不能太高调,当然,就时代背景来说,现在用红木并不算出格,这会儿最有格调的是西式家具,等改革开放后,世人从各种渠道知晓外国的生活,这股势头只会更猛,到时红木家具也更好收。 时代的进程是有脉络可循的,身处其中就要遵循规则。 赵振国现在买房,是因为这是生活需要,也是对他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自信。 问题毕竟还没出现不是吗,积蓄力量足以解决问题就是了。逃避算什么。难道为了可能出现的麻烦就要憋屈窝囊地过日子? 如果重生是一场梦,他希望未来的十年,大家都能少走一些弯路。 王新军兴致勃勃地喊着赵振国去看家具。 他指着一个书柜问:“这个怎么样?” “唔…”赵振国点了一下头,看了一圈指了一个更好的,“这个也不错。” 说罢扫了眼标签,贵的确实好看一些! “嗯,眼光不错。” “后面几个都是一批的,有便宜的。”家具店的售货员少有的没有横眉竖眼,大概是看两人长都健壮,“其实书柜自家打一个就行了,店里的要贵好几块钱呢。你们买一套沙发也很好的,像是这种布的,洋气又好用…” 赵振国终于从家具店里出来了,订了一个书柜一个梳妆台,说好送货的时间和地点。 “太能说了。”王新军想到刚刚售货员推销的架势,还是有些好笑。 “这还好,你还没见过真正热情的销售员。”赵振国不觉得怎么样,后世那些奢牌店里的柜姐服务更周到,说话也好听,相比之下这个年代没有营业额压力、以奉献心态工作的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就很一般了。 王新军想起什么,“床还没买呢,刚才的那张你不喜欢吗?” 赵振国:喜欢,但就是觉得那几张都有点不结实,但这话不能说。 “再找找。”不行回头去潘家园看看,那边应该连老紫檀木都有。 如果和四十年后的家具比,现在的家具无论实用性还是样式,都会显得更中式化一些,换言之,就是缺乏时尚元素,不够洋气。 不过,在赵振国看来,这也没什么不好。 虽然在物理性能方面,纯木的材质略有逊色,但就家具本身的属性来说,四十多年后的人们依旧对其有所追求,只是价格昂贵,以至于无从追求罢了。 当然,若是出于投资的目的,78年购买紫檀木还是太早了,它们的价格攀升是从九十年代开始的,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当市场上的紫檀木被大肆收藏以后,才开始了飙升的过程,而且,与差不多同时起步的房价,更早起步的邮票以及前后数代的股市疯狂相比,紫檀木的流动性和回报率并不尽如人意,不能说是一种最佳的投资模式。 离开家具店,赵振国说要去百货商店逛逛,想给媳妇儿和家里其他人买点京市的特产。 逛着逛着,他在商店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瞅见了一家小书店。 他本想给媳妇买两本书,没想到里面不仅有书,还寄卖着一些画儿。 赵振国一眼就被一幅活灵活现的戏虾图给吸引住了,再仔细一瞅落款,“白石老人”,心里头不禁咯噔了一下。 这...不会是真迹吧? 294、百万起步! “小同志眼光真好!这画挂家里多吉祥啊!真真儿的地道价儿,十块钱您就请好吧!” 看赵振国好像对画有兴趣,坐在躺椅上看报纸的老大爷赶紧放下报纸站起身,满脸堆笑地走过来跟赵振国搭话。 “多少?”赵振国震惊了。 这价钱,貌似不是假的,太便宜了,没必要,完全没必要造假… 那老头误以为赵振国嫌贵,赶紧笑着改口,“小兄弟,价钱可以商量么,要不...八块也行!” 那是副对虾,尺寸约莫三十多公分见方,比赵振国后来在某拍卖会上见过的还要略大一些。 按照大爷给的价格,这算下来不过一平尺10元钱,这价格简直令他咋舌! 见赵振国还是不吭声,大爷以为他没看上这幅对虾图,于是开始热情地推销起其他画作来。 包括且不限于,吴作仁的金鱼,李可然的山水画,刘柄森的书法... 他介绍得起劲儿,赵振国在脑子里疯狂算数。 嗯,吴的一平尺5元钱,李的8元,刘的6毛、8毛钱... 这价格,简直太便宜了,不买他都觉得对不起自己! 老头介绍的口干舌燥,见顾客就跟个闷葫芦一样,一句话都没有。 大热天的,他又急又气,心想
相关推荐: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爸爸,我要嫁给你
罪大恶极_御书屋
永乐町69号(H)
斗罗:转生火麟飞,幻麟星云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全能攻略游戏[快穿]
朝朝暮暮
生化之我是丧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