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长,这位舰队大将摩诃叶顿时就是不屑的一笑。 如今榆关海面已经尽在自己之手,只要他冲过去一通火炮开拓了登陆场,再把登陆部队放上去。就可以轻松的打他个关城陷落,到时自己就是奇功一件! “炮舰前出……注意风向!”这时的摩诃叶大声下令道:“冲进去之后兵分两路,逼退敌军舰船。抵近关城下,开炮掩护炮兵骑兵登陆!” 于是他们这支舰队,耀武扬威的向榆关城下的海面开去。 ……此刻的摩诃叶忽略了一个细节,就是那三支敌军的蒸汽船,虽然逃跑的样子异常狼狈。但是它们却是头尾相连,在海面上走出了一个整齐的“之”字形! 此刻的摩诃叶感慨的看着这座巍巍雄关,一会儿等他逼近城墙的那一刻,这场战事就再也没任何悬念了。 虽然城上的火炮一定比自己舰上的火炮射程更远,但是宋军一定不会想到在面临大海的这一边,也布置上大量火炮! 如今宋军所有的火炮肯定都在榆关关城北面的城墙上,拼命向着托雷大帅的军队开炮。 这样等自己把船舰开到城下之时,就可以轻松的用火炮封锁整面城墙。到时候敌军即便有射程超过他十倍的火炮,他们也开不上炮弹密集爆炸的城墙! 这就是出其不意的战术优势,这就是南人所说的一招鲜,吃遍天! 哈哈哈!没想到吧?我这奇峰突出的战术?我蒙军的火炮舰队……来了! 第3406章:碧波起舞山海帷、敌寇俱碎、沧海惊雷 眼看着战机就在眼前,绝世奇功唾手可得。这时的蒙军水师大将摩诃叶毫不犹豫地下令舰队调整队形,全军向榆关下的海湾迅猛突击而去。 在他的舰队中,四十五艘炮舰领先前行,后面则是装载着无数蒙军骑兵的大肚子运兵船,装满了炮弹和军粮的辎重船放到了最后。 眼看着前面的榆关城墙越来越清晰,船上所有的炮手都做好了向城墙上开炮的准备。 距离四里,蒙军炮舰的船帆扯满了风,正在做最后的冲刺!再有片刻时间,城墙就将陷于他们迅猛的火炮轰击之下。 …… 这时港口里的三艘宋军蒸汽炮舰,早已不被摩诃叶放在眼里。 这要是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上,这三艘炮舰凭着火炮的射程优势,还有无需顺风航行的蒸汽机。可以在蒙军舰队的射程外不断对他们做出骚扰袭击,可是现在的情形却是大不相同了。 这三艘炮舰已经深陷在海湾之内,不但势单力孤而且无处躲藏。就算是他们军舰上的火炮再怎么犀利,自己这几十艘炮船上去一起轰打,爆裂的开花弹也能将他们轻易地送进海底。 所以这时的摩诃叶毫无顾忌,眼看着渐渐接近的榆关城墙,眼睛都要瞪出火来了。 可是就在他飞快前行之际,忽然间,一幕奇景出现在他眼前! …… 此时在他前方,打头向前冲锋的炮舰船艏处,陡然间海面以下,拱起了一个几间房子大的巨大鼓包! 这鼓包中的海水,都因为巨大的爆炸变成了一片纯白色。一片十丈余高的水柱,一下子冲天而起! 摩诃叶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情形,一马当先冲向榆关的那艘战舰,船头的四分之一已经被炸飞了。 巨大的船体好像是一块奶豆腐被人狠狠咬了一口。在这个接天而起的水柱前方,无数的船板和垃圾被炸得四面飞扬。 那条船身上发出了惨烈的“嘎嘎”声,竟然在这巨大的冲击力前一下停了下来,就像是当头挨了一棒。 还没等摩诃叶反应过来,天上被掀起的巨大水柱开始缓缓下降,轰隆隆的落回海面。 掀起来的海水被风吹得四下飞散,使得这艘倒霉的军舰周围,就像是下起了一场暴雨! 没等海面上的水浪恢复平静,那条没了船头的军舰,就像是一个扔进水池的破坛子,顺着被炸掉船头的巨大破口往水里一栽,翻着浪花就一头往海里扎了进去。 海面上漂浮着大声喊叫的水兵和炮手,巨舰下沉之后翻起的波涛,使得它附近的水面就像是开了锅。摩诃叶目瞪口呆的发现,前方那艘炮舰已经没了踪影! 就这么十来次呼吸的时间内,一艘装载着二十门火炮,威风凛凛向前突进的蒙军炮舰,就这么没了! “这是……啥啊?” 眼前发生的一切,显然超越了摩诃叶的认知范围。这位蒙古水师大将满脸惊惧的看着面前的场景,只觉得时间似乎都在他眼前停止了。 刚刚出现的情景,真像是一个荒谬而又恐怖的梦! 就在摩诃叶发呆的这一瞬间,接连又是几声爆炸,从他舰队的前方响起。 接二连三的爆炸,不断的将冲在最前面的蒙军炮舰接连击沉。 当摩诃叶转过头来时,正好看见侧翼前方的一艘炮舰,竟然被水下剧烈的爆炸将半个船身掀到了海面上。 长满了苔藓和藤壶的船底,就这样丑陋不堪的扬到了半空中。然后“咔嚓”一声,从船底到船舷裂开了一道狰狞恐怖的大口子,船体结构在空中发生了断裂。 然后当船体砸到水面时,轰然作响的炮舰已经碎成了前后两块,正在各自疯狂灌水后飞速下沉。 眨眼间就有四艘蒙军炮舰,莫名其妙的被人击沉了。 …… 这时在摩诃叶的旗舰上,原先欢欣鼓舞满脸笑容的炮手和水手们,一下全都像是被人攥住了裤裆一般,恐惧得面红耳赤,站在那里呆若木鸡。 而这时的摩诃叶,却陡然间想到了一件事。 远处的城关上并没有冒出白烟,陆地上也同样没有火炮发射过的迹象,对面港湾里那三艘炮舰上,也没有闪过开炮的火光。 这样说来自己的四艘军舰,就不是因为敌军开炮才导致了沉没。至于那东西究竟是什么,现在摩诃叶已经不难猜到了。 只有在舰队中冲在最前方的炮舰,才首当其冲遭了殃。而且最后一艘船沉没的时候,甚至被海底的巨大爆炸掀起了半个船身。 那就说明宋军在这片海面下,布置了类似陆战用的地雷那样的埋伏! 当然了,这种地雷可不像地面上用的那样。因为海水比空气更加密实,为了能在海水里正常发挥破坏作用,这种雷的威力简直大到让人发指……这时的摩诃叶才想到,如果前方的海面下还有这种地雷,那现在谁冲过去谁就死! “马上转帆,停止前进!” 这时的摩诃叶慌忙下令,然后他旗舰上的传令兵就开始“呜呜”地吹起了牛角号,在这一刻所有的蒙军军舰都来了个急刹车。 他们也明白了水师大将摩诃叶的意思,有许多军舰因为转向不及,甚至直接把船锚从船尾扔了下去,转向之后才慌忙砍断了锚索。 整支舰队纷纷调整船帆方向,在北风的作用下略微后退了一段……期间到底还是有一艘战舰转弯时过于靠前,在所有蒙军舰队水手心惊肉跳的注视下,左舷被炸了一个恐怖之极的大洞。 随即这艘战舰一边疯狂进水,一边止不住翻了个身。把挂满了藻类的船底翻到了海面上,就像是一条肚皮朝上的死鱼……不用说,船上的那些水手炮手已经全完了。 眼看着这第五条船也开始缓缓下沉,这时的摩诃叶咬牙切齿的一跺脚,心里还在暗自纳闷一件事:既然水底下有这玩意儿,那么宋军的几艘炮舰开过去的时候,他们怎么会没事呢? …… 如今在港湾里的宋军蒸汽炮舰上,炮兵正在准备进行第一轮齐射。 刚才他们进港时三条炮舰首尾衔接,排列成了一条直线,在海面上正好走了一个“之”字形。 第3407章:十年磨剑欲横眉、一发一船、舰炮平推 这个“之”字形就是榆关海域的安全通道,除了这条供己方船只出入的路径外。在这个几里宽的港湾外围,所有的地方都布满了水雷。 沈墨早在九年前就开始研制这种试验型水雷,期间更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和改进工艺。如今在安全性和威力方面,已经完全达到了军用标准。 尤其是威力,按照沈墨的设计,不管什么型号的军舰,大宋水雷必须做到一雷毁灭一舰才行。 所以按沈墨的标准,蒙军开过来的炮舰就算是比现在的排水量再大上四倍。当他们一头撞到水下四米深的水雷时,也会立刻被炸沉! 至于那三艘大宋炮舰安全回到港湾的秘密,则是因为他们始终观察着陆地上,用来指示航道的安全标杆。 这些标杆白天用远处的两根旗杆,晚上则是用不同颜色的两座灯塔来表示。 蒸汽炮舰所要做的就是调整航向,直到岸上的这两根旗杆重合到一起,那就是他们的安全航向。 为了保险起见,海军甚至还在安全通道上设置了一个拐弯。当军舰看着东北方向两根重合的标杆,一直走到西北方向两根标杆重合时再转个身,将船头对准西北方向,继续朝着另外两根标杆前进,就能最终走出雷区。 可是追在他后面的摩诃叶舰队,又怎么可能知道这些事?他们贪功心切,自然是一头撞上了万顷碧波之下,那些威力强劲的水雷阵中。 好在摩诃叶顿悟得早,总算是一个悬崖勒马,没有让所有舰船一头扎进布雷区。他现在也正在六神无主,不知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 可是在他对面,那三艘大宋炮舰却根本没有理会摩诃叶的迟疑和彷徨,而是毫不犹豫的就开了炮! 隔着一片雷区,摩诃叶的舰队现在开炮射程不够,炮弹只能徒劳无功的落进大海里。可是对面海湾里的大宋军舰,他们的火炮却可以狠狠揍在摩诃叶舰队的头上。 随即摩诃叶和他的水手们就惊讶地发现,对面那个长度不足自己一半,用料大概只相当于自己六分之一的小炮艇上,火炮竟然多到难以置信! 一看到宋军炮舰船舷上冒出的火光,摩诃叶就是痛苦的一闭眼!他娘的其中一艘小船侧舷上就有上下两排,将近二十门火炮在向自己开火! 人家这一条船侧舷上的火炮,就等于他硕大无朋的炮舰整船的火炮数量,而且人家的火炮比他还要强上不知多少倍! 从来不知钢铁龙骨为何物的摩珂叶,一瞬间抓狂地想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这要是蒙古炮舰,一个齐射下去,自己就被自己干沉了!” …… 整支蒙军舰队见到火炮的闪光时,这时再做什么规避和躲闪动作都是多余了。他们听天由命的听着空中由远及近的“呜呜”高频啸叫声,眼睁睁的看着炮弹离自己越来越近! 然后这三支大宋炮舰上六十发炮弹,犹如冰雹一般落在了蒙军舰队中间。 炮弹呼啸而过,狠狠砸进水面,爆炸掀起了高高的水柱。有一枚炮弹甚至穿透了薄薄的船帆,捎带着还把支撑船帆的桅杆切断了三分之一。 眼看着六十多颗炮弹,纷纷落在炮舰的前后左右,所有的蒙军官兵都是紧张至极的一个提肛……这一瞬间,他们简直就是在生死之间走了个来回! 好在他们这支舰队的战舰,之前冲锋时散开了猎杀队形,并没有挤得太紧。这六十发炮弹居然没有在稀稀拉拉的舰队中,命中任何一艘炮舰的船体! 这一下整个舰队里,有不知道多少人立刻松了口气,而此时的摩诃叶已经紧张得头发梢都要立起来了。 跨射! 大宋炮兵的第一轮齐射,就在他的舰队中间形成了跨射,在这一瞬间摩诃叶的脑海里顿时闪出了两个字……完了! 在这里要说一下,海面上炮舰用火炮对战,并不是像用步枪射击一样,用火炮瞄准了对方的军舰一炮过去,直接命中。 火炮由于炮弹沉重,射击距离极远,所以它们飞行时走得是一条极高的抛物线。 尤其是蒙军差劲儿的火炮和劣质火药,造成的这种抛物线就更高。因此他们发射火炮时最远的射程,实际上是把炮口抬起到四十五度。所以即便是炮弹击中对方的军舰,也都是从高处砸下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蒙军火炮要射击一里之外的目标,往往炮兵要调整好几次。第一炮开出去远了,第二炮开出去又近了。 直到他们炮舰上的火炮,在某一次开火时,炮弹会同时散落在敌方军舰的前方和后方,这种情况就叫做“跨射”。 海战中一旦产生了跨射,就代表着开炮的那一方,已经精准的测试好了火炮和双方的距离。再接下来继续发炮,击中敌方军舰就已经是时间问题了……其实刚才这一轮火炮,蒙军已经是极其幸运,才能在这一片正中舰队的弹雨中落了个毫发无伤。 不过摩诃叶当然知道,宋军火炮发射的速度是他的数倍。也就是说在几次呼吸之后,当敌军炮舰的下一轮火炮齐射时,他们这支舰队就会面临灭顶之灾! 是不是后退?这时在摩诃叶眼前,出现了这样一个生死两难的问题! …… 现在摆在摩诃叶面前的因素非常多,首先就是有关战斗的大局。 当他的船队来到榆关之后,已经被自己一方的陆上部队清楚的看到了。这个时候榆关以北的蒙军肯定在狂攻关城,而他的舰队必须尽快从侧后方进攻,不然这支舰队就算是白来了。 所以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拼死冲过这片布雷区。如果用二十艘炮舰能换取这样的代价,摩诃叶都会毫不犹豫的去执行! 因为通过了雷区,他就可以按照原计划,从陆上的南北两面和海上同时对榆关发起攻击。这对于他是最好的结果,可同时也有一个坏处。 那就是,假如面前的雷区无穷无尽,把他这一百多条军舰全都搭到里头之后,依然没能耗尽人家的水雷……那他就彻底完了! 第3408章:横行沧海铁流急、岂在朝夕、判若云泥 当然在他面前还有第二个选择:就是现在就抽身后退。这样一来就可以既不用担心面前的水雷,甚至也不用再承担被敌军火炮击沉炮舰的风险。 然后他可以顺着北风到榆关以南,在二三十里外另找一个登陆场抢滩登陆,这个方法也不失为一个安全可靠的计划。 可是这样一来,他的蒙军就要在登陆战区拉着沉重的火炮,向榆关突进三十里,才能到达战场。 摩诃叶很清楚的知道,如果自己这样做了,很有可能上岸的炮兵和骑兵没能走出几里远就被人包围。他们的火炮非但沉重,而且射程还赶不上敌军! 当蒙军登陆的军队,失去了自己舰炮的掩护,就会像狼群里的羊羔一般,被敌军围困蹂躏至死! 即便是他们能够到达榆关城下,他们有这个拖着大炮步行三十里的时间,人家大宋那边难道不会在榆关以南的城墙上,布置新式火炮吗? 所以这第二个计划虽然看似好处多多,却也是九死一生,万难成功。 除此之外,摩诃叶考虑的因素还非常多,首先就是自己是掐准了时间赶到榆关城下的,此刻的海水正是满潮。 然而两个时辰以后,榆关海湾的潮水就会逐渐退去。到时对面那些小小的宋军炮舰吃水极浅,当然没事。可是自己这样的大船要是继续停留在这里,它就会坐沉于沙滩上,整支舰队绝对活不到下回涨潮! 况且摩诃叶的心里还想到了最为致命的一条……敌军的浅水炮舰,水下炸弹的布置都是蓄谋已久。这就清晰的指向了一点……就是对方早就知道榆关海面上,将会迎来蒙军舰队! 想到这里时,摩诃叶已经吓得汗流浃背! 就在几分钟之前还意气风发,觉得自己要立下大功时的神采飞扬,已经跑到了九霄云外。 此刻他想的是:如果对方是张开罗网等着他来,那么他心中最为恐惧的大宋海军,此时又在哪里? …… 摩诃叶不愧是让成吉思汗放心将水师交托给他的名将,此刻这位将军头脑清晰,一桩桩一件件分析得一点都不错! 在这炮弹临头的紧急时刻,他还能如此冷静清楚的判断局势,足以证明此人的才干。不过这场海战打到现在,再有啥才干都没用了! 摩诃叶知道他要立刻做出抉择,到底是死命前冲,还是后退另辟一个登陆场……就在这时,海湾中蒸汽炮舰的第二轮齐射,已经飞到了他的头顶上。 这一回宋军炮舰六十枚飞射而来的炮弹,在跨过了两千五百米远的距离之后,终于还是有数颗炮弹接连击中了敌舰! 可能有的人会问,沈墨的火炮如此精良,这样的命中率是不是有些低了,可是在海战时却大为不然。 如果每次齐射都有一发炮弹击中敌舰,那在海战中就堪称奇迹了。 毕竟火炮是用于面杀伤的武器,他在波涛起伏的海面上发射,炮弹在飞行了两千五百米后,还要击中另一个在海面的移动目标。 即便是在后世二战时有了大型光学测距仪,火炮还是极度精密的情况下,命中敌舰也是很困难的。 如今这些炮弹在爆炸时,所有蒙军水兵都被吓得一缩脖儿。而他们大将摩诃叶的脸色,更是在爆炸的火光中映照得阴晴不定。 …… 一颗宋军的锥形炮弹在蒙军舰队中,一艘炮舰的船艏穿入,由于引信问题未能爆炸。 二十四斤重的炮弹,一路上砸穿了一层层木质板壁,带起了一片腾飞的血肉。最终在这艘军舰的船身舯部穿了出来,打透了整个船身之后落入海水中。 而其它几枚炮弹则是射中军舰之后,立刻触动了炮弹上的引信,随即就发生了剧烈的爆炸! 每一发炮弹都把敌方军舰炸得木板横飞,形成一个两扇门板大小的巨大破洞。 可是在这些炮弹中造成最严重损失的,却是一发近失弹。 这颗炮弹射击距离近了点,落到了海面上,可是椎型炮弹却在波涛中形成了跳弹。 它一路在水面上蹦跳着,从一艘蒙军炮舰贴近水线的地方穿过船舷,撞进了船舱,在那里发生了剧烈的爆炸! 这艘炮舰甲板上,堆积的大量火药和开花弹,随即就在这发跳弹的爆炸下引发了殉爆,整条战舰瞬间被炸成了一个火球! 舰队中所有的蒙军都清楚地看到,这艘战舰的船体在一瞬间碎裂成了无数碎片,在那些碎片的缝隙后面,是一团刺眼的烈焰! 战舰就像是一只被点燃的爆竹,霎时就是粉身碎骨。船上的炮兵水手尸骨和船体碎片,被抛向了四面八方。 从第一次炮击到现在,一共才十二秒! 宋军舰船火炮疾速的开火能力,让这些蒙军立刻就意识到。如果他们再停留在原地不动,下一个倒霉的很有可能就是自己的船。 可是在这一刻,蒙军水师大将摩诃叶却依然没有作出决定。但是他也知道这两个方案,他无论如何也得选一个了! 就在这时,他下意识的回过头,向着自己来时的海路上望去。 此时他正想到,如果他选择后退却依然败亡于此,把整只舰队弄得全军覆没。那他即便是能活下来,也会比死了还难受! 正当他想到这里时,他的目光却一下呆滞了下来……然后一股巨大的恐惧,瞬间充满了他的双眼! 在他身后的东南方,正有一支庞大的舰队,突然出现在后面的海天之际! 刚才由于水雷的爆炸和敌军火炮的袭击,使得整支舰队的瞭望哨都在心惊胆战地关注着敌情。结果弄得发现身后敌军舰队的那个人,竟然是蒙军舰队中的大将! 在这一瞬间,摩诃叶已经吓得手脚冰凉,此时他心中绝望地想到的却是另一件事。 自始至终,从他的舰队把开花弹密密麻麻地摆到甲板上开始,到那些效率极低的传信牛角号。 从那些被炮战惊讶得目瞪口呆的瞭望哨,再到自己这个迟疑不定、久久不能下定决心的水师大将! 这一刻的摩诃叶,终于明白了一件事。 所谓海军,怎么可能是一朝一夕打造成的?这其中无数的经验教训,都是用鲜血和战斗换来的! 自己之前的那些自信真是可笑之极,他这支充满锐气的新嫩水师,跟人家大宋海军比起来……简直差到他额吉(娘)家去了! 第3409章:七海飞云汇此间、自由开火、猎杀敌舰 当摩诃叶回身见到宋军舰队靠近,遮天盖地的渡海而来时,他毫不犹豫的转回头大声下令道: “全军向榆关突击!不计任何代价通过水雷阵,炮击榆关城头!”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摩诃叶知道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身为海军,摩诃叶在最开始建立这支舰队之初,就知道自己将要对战大宋强大的海军舰队。很可能在数十年之内都无法逆转双方的强弱之势。 也就是说,他知道自己一心打造的这支舰队是用来牺牲的。所以他怕的不是牺牲,而是害怕死得毫无价值。 当他回头看向后方的那一眼之后,立刻就明白了,这是大宋海军的主力舰队! 前方还有大片的水雷阵,使得他这支蒙军舰队的形势,就像是处于一把大铁锤和铁砧之间。 他现在所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在舰队全军覆没之前,尽可能的让它发挥作用。 于是摩诃叶做出了全军向榆关城下冲击的命令,所有蒙军炮舰毫不犹豫地向着北面扑过去。 随即海湾里的水雷爆炸声犹如惊天裂地一般,接二连三的炸响! 前赴后继的蒙军炮舰,将所有火炮都装填好了炮弹,拼命顶着水雷向前冲击,想要开进他们能够炮击榆关城头的距离内。 在这一刻,榆关的海湾里的高大水柱密集如林,几乎每时每刻都有蒙军的炮舰触雷! 这种悲壮而惨烈的战法,使得此刻的海湾中充满了铁血的味道。 …… 这时的师宝瑛将军,正站在他的旗舰“七海飞云号”上。由三十余艘炮舰组成的蒸汽艇舰队,在海面上拉开了一个宽大的正面,全速向海湾航行。 前方就是山海关巍峨的城墙,此刻所有军舰的马力全都加到了最大。还没等到他们赶到,主力舰队的所有水兵就看到了山海关海湾内惨烈的情形。 ……这就是蒙古水师! 这时的师宝瑛,冷冷的看着前方那一片被炮弹和水雷掀起的水柱,心中暗自想道:蒙古水师已经有了军魂,作战中展现了蒙古人酷烈迅猛的风格。 若是假以时日,它一定能展现出非凡的战斗力。可惜这支水师,永远也没有发展壮大的一天了! 想到这里,师宝瑛冷冷地向着传令兵说道:“命令所有战舰自由开火,将所有敌军炮舰击沉!” 随着旗语兵挥动着旗帜,师宝瑛的命令清晰准确的传到了各艘军舰上。在这之后大宋炮舰排开横列,狠狠向着敌军炮舰扑去。 他们现在列开的是猎杀阵型,一般只有在海军攻击抵抗力微弱的民用船队时才会使用。 这种阵型呈现出来的样子,就和草原上随风翻腾的牧草中排开一面大网,向羊群逼近的狼群一样。 若是两只势均力敌的舰队,这样做可能显得未免太过托大。可是现在每一位大宋海军战士都知道,这些蒙古水师的战船根本无法同自己的战舰相比! 于是在师宝瑛的舰队逼近摩诃叶炮舰集群后方,到达自己的射程范围之后,整支舰队不约而同开始了舰炮齐射。 一时之间天边响起的隆隆炮声,已经密得听不出来数量,犹如飞速接近、无穷无尽的滚雷! …… 这时海湾中的三艘大宋炮舰,毫不犹豫的立刻向前开动,从相距敌舰两千五百米的距离,向着千米的范围内接近。 他们这样做其实是极其危险的,因为敌军一旦冲击过来,突破了罗网一般的水雷防御线。他们这三艘小型炮舰立刻就会遭到暴雨一般的炮弹袭击。 相比之下,大宋炮艇躲在远处继续开火才是正确的选择,但是这三艘炮舰上的指挥官还是立刻这样做了。 因为他们接近之后,不但将距离缩短,炮击会更加准确,而且这些军舰的舰长全都明白,他们这样做会给敌军的指挥官产生严重的误导。 …… 现在的摩诃叶,心里正是这样想的。 他一看到那三艘炮舰舍生忘死的冲过来,拼命做出了封堵的架势,心里立刻就做出了判断。 宋军的水雷阵似乎并没有多深,很可能马上就要被他的蒙古水师突破!不然的话,对方为什么要这么死命地冲上来阻挡? 这样一来他越发心无旁骛,让自己的炮舰疯了一般向上猛冲。 就在这时,从他身后一艘舰船掠过了他的旗舰,飞快地冲向了前方。 当他回头一看,心脏随即就像是挨了重重的一锤。被他扔在最后面的三十艘辎重船,现在正张开了全帆,犹如飞蛾扑火一般向着敌军水雷线扑去! 在这些辎重船上承载着蒙军的军粮、战马的饲料、火炮的备用弹药。可是现在他们却舍生忘死冲到了队伍的最前头。 显然带领辎重船的队长已经看清了形势,现在他们这支蒙军舰队的生命,已经如同风中之烛。 所以他们拼命向前,就是想尽量多的触发水雷,好让自己的炮舰舰队杀出一条血路! 可这海湾中接连爆响的水雷,每一声炸响都会将一艘炮舰沉入海底。这片要命的水雷阵好似无穷无尽,永远也走不到尽头! …… 在这一刻,海湾里无数辎重船上的水兵,在自己的船沉没之前纷纷从船上跳下来,抱着木板想要游向岸边。天空中炮弹撕裂空气的声音,犹如恶魔翅膀上响起的啸叫,没有一刻停止。 接二连三的惨烈爆炸,将蒙军的战舰以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姿势炸碎打断,然后死不瞑目的沉向海底。 火炮每一次击中军舰,炮弹惨烈的炸开时,都会把海水中的尸体和血肉,还有无数的船只构件掀到空中! 残阳如血、映满海湾。 蒙古人以数年时间打造的这支舰队,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消耗,快到让人难以置信! …… 此刻从空中向下看去,山海关外的海湾犹如一个人张开了怀抱。 最接近他胸膛部位的,是三艘拼命向敌军开火的大宋炮舰。他们火炮燃起的闪光每一次亮起,都会在敌军船队中掀起一片腥风血雨! 第3410章:决死冲锋终难免、无尽雷海、血泪斑斓 再往东是一条宽达千米的水雷区,此刻正有数之不尽的蒙军炮舰、辎重船和运兵船,疯了一般向着水雷区冲击。然后他们又被炮弹和水雷接二连三的击沉在这条死亡线上。 在蒙军舰队的外围,则是一片飞速接近,同时又在迅猛开火的大宋主力舰队。 这支主力舰队由三十六艘炮舰组成,刚开始时它们走得是“之”字型。舰艇每次一个轻盈的转折,露出来的那面侧舷上就会亮起一片火红的炮口闪光。 可是在这之后不久,这些炮舰就开始直冲敌军阵型……因为现在大宋军舰的两面侧翼,都能清晰的看到蒙古军舰的轮廓,他们已经无需继续转折机动了。 大宋的舰炮炮弹里,装填了化工方法制成的高爆炸药。在近距离作战时,体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威力。 相隔数百米,在这么接近的距离内,每一艘军舰侧舷的火炮在齐射时,瞄准同一艘军舰接连命中的二十发炮弹,都可以将敌舰在一秒钟之内打得面目全非。 敌舰有的舰体中弹破裂,挣扎着开始向侧面倾覆,慢慢地沉入水底。有的则是被打中弹药库或堆积的弹药,整条船在剧烈的殉爆中炸得尸骨无存。 还有的蒙军炮舰,在几轮轮射击中幸运的活了下来,并没有沉没。可是它是水线上的船体结构,却被接连爆炸的高爆炮弹横扫一空。 上面的桅杆、舱室、指挥所、炮位和数不清的水兵,全都被炸飞到了空中。只剩下一个军舰的底子,像个破瓢一样浮在水面上! …… 此刻的摩诃叶,已经是满脸血泪。 他的旗舰没有被击沉,现在还侥幸浮在水面上。可是也被一发宋军炮弹击中了桅杆基座,在那里发生了大爆炸。 现在他的旗舰已经失去了整条桅杆,自己的脑袋也被四处横飞的弹片击伤,鲜血顺着他的金盔下沿不停的流淌着。 他的舰队已经要损失殆尽,海面上还在奋力向前突进的蒙古战舰,最多还有十五艘。可是那些水雷,竟然还没有被他消耗完! 这玩意儿……究竟他们放了多少啊! 这时的摩诃叶知道,他的舰队已经注定要徒劳无功的被围杀在这里。三年的谋划和准备,无数的钱财和工匠,再加上这数万蒙军儿郎,全都死得没有一丁点价值! 光是那些运兵船上,准备登岸攻城的蒙古骑兵人数就达到了三万。可是他们甚至都没有走上甲板,看上一眼榆关的天空,就憋屈地死在了黑暗低矮的船舱里! 这就是海战,如此残酷爆烈,毫无一丝感情! 若是在陆地上,凭借个人勇武,或许还有人能逃得出去。也许还会有某支蒙军骑兵拼死向敌军发起冲击,用生命换来一些战果。 可是在海上,拼的远远不是这些。双方的武器相差太远了,已经到了意志和勇敢毫无用处的程度! 此刻的摩诃叶,看着那些运兵船被炮舰击中之后,无数战马和蒙军的尸体顺着船体被炸出的缺口,“哗哗”的向海面上流淌坠落的情景。 他看着一艘艘大宋军舰,在一里之外向他们从容不迫地开炮。每一次震天动地的齐射,都有一艘蒙军炮舰被炸碎沉入海底。 他看着那片似乎是触手可及,却又远在天涯的榆关城墙! 此时他身边的军舰已经全军覆没,数万大军的鲜血,把周围的海面染成了一片殷红。 随着最后一轮齐射,无数炮弹在空中呼啸着,向自己的旗舰飞来。在这一刻,摩诃叶的心中突然闪过了一个念头: 是不是所有的大宋海军舰队,都在这里? 如果在这个时候,临安港湾里无人防守就好了! 真要是第二分舰队能取得成功,我就不算是死得毫无价值! …… 随着海面上炮声消失,整个海湾也立刻安静了下来。只有海面上船只的残骸还在熊熊燃烧,破碎焦黑的船板冒着缕缕黑烟,在波涛中起伏。 在如血一般的残阳下,整片海湾壮丽恢宏! 蒙军南下舰队全军覆没,水师大将摩诃叶战死。连同炮兵骑兵以及水手在内,所有部队四万八千人,无一幸免! …… 整个过程,沈墨都在山海关城头上看着。 自己呕心沥血打造的海军,终于以绝世之姿横扫了敌军舰队。这让沈墨的心里也是波涛起伏,久久难平。 此刻他的目光还在看着海湾之内自己的舰队,如今所有的海军炮舰水手都在船舷上端着霰弹枪,打捞海面上的蒙军战俘。 运兵船里的大部分蒙军骑兵都因为不会水性,落入海中就被淹死了。但同时也有不少会游泳的水兵和抱住船板木块的蒙军,在海面上漂浮着。 他们有的在大宋战船开过来之后,立刻和垂头丧气的投降,顺着绳网爬了上来。也有的人在临死之前,还在用燧发枪向船上瞄准,试图反抗。 像这样的人,当然是被一通霰弹枪打成了筛子。 这一刻,师宝瑛也是心潮澎湃! 他在这片血海之中抬头,看向了山海关城。在那里有一个身影,也在遥望着他。 这时的师宝瑛忽然想起了若干年前,他和统帅的那场谈话。 就是从那天开始,他从一个内心倍受煎熬的水贼,变成了纵横七海的海军大将! …… “等蒙古铁骑来临的时候,我要挡在天下人的前面,和这位绝世英雄铁木真迎头对战,死战于沙场!” “我要让倭国的黄金、爪哇的香料、南亚的稻米蔗糖、美洲的玉米马铃薯,都汇集于我中原之地。” “我要让欧罗巴的物产、澳洲的牛羊、海湾的资源,尽为我汉人所用。至此之后天下寰宇,都是我大宋的行商之地。” “我要他们的人民辛勤劳作的、士兵拼死守护的、全都是我宋人的利益。” “我要让这苍穹覆盖下的所有地方,都变成我中华民族的领地!” “师宝瑛,你可知今昔何夕?这是大争之世!” “这大江东去,一去不回,流的尽是英、雄、血!” …… 此刻的师宝瑛深深吸进了清冷的海风,然后将它缓缓呼出来时,这位纵横七海的大将军喉头,也忍不住在哽咽颤抖。 山海关上那个男人,他用了十四年的时间,终于走到了现在。 他扭转了大宋蒙古的强弱之势,杀透生死重围,终于来到了这个决定生死存亡的时刻! 这普天之下,有没有人知道他心里在想着什么。这个犹如神魔一般的男人,谁知道他心中的寂寞如雪,悲怆如海? 第3411章:暗夜突袭舰如山、钱塘怒龙、临安少年 经过一天的打扫战场、审问俘虏,这支蒙军南下舰队的情报汇总,终于摆在了沈墨的案头。 上面的内容非常清晰的显示,整支南下舰队里,除了已经战死的大将摩诃叶之外,没人知道任何一项作战计划。 也就是说,唯一的知情者已经战死,其实这在战斗中也是没办法的事。 为了防止大宋炮舰的集火射击,所以当初摩诃叶的旗舰上并没有悬挂醒目的标志。要是他真敢这么做的话,第一艘被击沉的蒙军战舰就应该是他。 所以在海战中,师宝瑛也不可能知道蒙军大将在哪条船上,开炮时也就无法手下留情。 沈墨知道这不是海军的责任,自从两年多以前出现了白鹿洞书院那位鹿先生之后,蒙军的情报系统就开始逐步建立,在情报方面千疮百孔的破绽也逐渐弥补了起来。 就从这一次海战来说,原本造船厂就建造在陆无惧的控制区之内。沈墨原本是打算在蒙古整支舰队的炮舰上做手脚,让他们出海不久就沉没在海中的。 可是蒙军在情报方面的改进,使得这个计划很快就不能再继续进行了。 毕竟当时陆无惧,虽然可以在一些舰船里放上定时炸弹。但是他要想在这一百多条战舰上同时安放炸弹,并且瞒过蒙军的密谍和那位吃住都在船上的大将摩诃叶,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而且安放炸弹的事一旦暴露,很有可能就会使陆无惧本人被蒙古人怀疑。 虽然这次战斗到底还是凭借陆无惧的情报,将蒙军舰队全歼在山海关下,但是大宋海军也是颇费了一番手脚。 所以现在对面的蒙古军队,他们的下一步作战计划是什么,依然还存在在铁木真那头老狼的脑海里。这也让沈墨枯坐在山海关内,冥思苦想个不停。 他现在虽然还没有得到那个答案,但是蒙军舰队选择了山海关,这件事本身就让沈墨的心里,产生了隐约的怀疑! …… 与此同时,就在摩诃叶舰队全军覆没的三天之后,在摩诃叶死前念念不忘的临安,正是午夜时分。 这里是钱塘江入海处,后世被人称为杭州湾,这时它的名字叫做苏州洋。 在一片漆黑的海面上,忽然出现了一片雪白的浪花,那是巨大的船艏切开海水时纷涌而起的海浪。 以漆黑的海面为背景,慢慢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黑影! 这艘大船上完全没有灯光,就像是一艘无人的鬼船。当它顺着东北风向钱塘江入海口前进时,只有海风刮过帆索时的尖锐呼啸声,才显示出它并不是一个虚幻的黑影。 随即在它的身后,又显出了一个巨大的黑影,然后逐渐的,一支三十多艘巨舰组成的船队,慢慢在海面上显露出来。 这是蒙军的第二舰队,他们由十六艘炮舰和十六艘运兵船组成。四千余名水兵和八千蒙军铁骑,正在这支船队上无声无息的向着大宋的腹心之地临安城,猛扑而来! …… 当他们接近海岸线时,远处临安城彻夜不眠的灯光透射在天空上,形成了一片巨大而浅淡的光团。以这一片光芒为背景,远处黑沉沉的海岸线越来越近。 这一次蒙军舰队的目的是,趁大宋内部空虚突袭临安城,将其屠戮一空,烧杀焚毁这座世上第一大城! 他们掐着潮汐表上的时间,接近了临安城外海域,准备在满潮时刻冲滩登陆。在这之后他们就会拖拽着火炮,进抵临安城下。 按照计划,那个时候正好是天光大亮。然后他们就可以用火炮攻城,全军突进临安! 眼看着远处那黑沉沉的海岸线越来越近,探测锤扔下去之后,显示水深六米。再有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他们的登陆行动就将开始! 可就在这时,陡然间! 一阵耀眼的炮火,突然从漆黑一片的海岸线上闪亮起来! 刹那间,百余发火炮打出的照明弹在天上犹如繁星一般亮起,炽烈燃烧的火球随即将钱塘江映照成了一片白昼。 这里正是盐关桥,当初沈墨破获他的第一桩奇案时,封堵莫尼亚和赵小乙的钱塘江葫芦口! 在这一刹那,蒙军官兵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这支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舰队,被天上的火团照得纤毫毕现。随即他们就看到了海岸线上,那一大排黑沉沉的军舰! 海军少将吴俊,这个当初的大舌头少年。沈墨第一次见他时,就说出了那句:“我嫩识那个团夫”的家伙,如今已经是个年近三十的英挺军官。 如今在他身边,三十余艘内河炮舰正在岸边排列成了一行,虎视眈眈的看着试图偷袭的蒙军。 这一刻,蒙军舰上一片哗然! 这支奔着偷袭而来的舰队,见到敌军居然是早有准备,他们心中的惊讶和恐惧,简直就像小偷把手伸进了一个人的口袋里,却突然摸到了另一只手一样! 可是现在他们再想要改变航道,已经无论如何都做不到了。 因为他们走的本身就是十分狭窄的钱塘江,况且凛冽的东北风使得他们的船在狭窄的水道中,无法做出任何机动。 他们现在要是想借助风力转弯,立刻就会一头撞在自己人的船上! …… 这时的吴俊静静地注视着前方无所遁形的蒙军舰队,轻轻挥了挥手,三发红色信号弹冲天而起。 内河炮舰上的无数火炮炮口上,升起的火焰有如一条数百米长的火龙,照亮了黑暗中的钱塘江岸! 无数大口径炮弹冲出了炮膛,在夜空中犹如闪亮的流星雨,旋转呼啸着向着敌舰狠狠扑了过去! …… 那么问题来了,吴俊是怎么知道蒙军会选择临安作为偷袭地点的呢? 实际上蒙军舰队偷袭临安,对于老铁山军港的地头蛇陆无惧而言,根本就算不上什么秘密。 因为这在蒙军的第二舰队出发之际,通过每一条船上携带的军粮和饮水数量,就可以算出舰队预计行走的大致里程数。 然后再用这一段里程的长度为半径,在地图上画个圈……临安城正好就出现海岸线和那个圆圈的交叉点上! 第3412章:一生看花临安巷、背靠城墙、面朝大江 至于吴俊埋伏的地点为什么如此精准,那就更容易了。 大家如果还记得,早在两年多以前,蒙古派密谍第一次勘察临安附近的水温潮汐情况时,负责带队而来的就是无惧麾下大将军,魔王梁二! 突袭临安这个计划的要求何等精密,无论是潮汐流速还是河槽深度,甚至是这个季节的风向和风速,全都要打探得清清楚楚。 在这期间蒙军已经派密谍数次来到临安,可是他们每一次又都是经海路而来,正好在陆无惧的眼皮底下出发。 所以这些密谍都在什么地方偷偷测量水深,绘制地图,早就统统落到了大宋安保局锦云姑娘的眼里。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没有动这些密谍,不就是等着蒙古人主动把偷袭舰队送到嘴边来? 就在今晚,数年的等待终于迎来了丰硕的成果。当吴俊下令开炮时,对面的蒙军舰队霎时间便成了一片火海! …… 当前的几艘军舰立刻被无数炮弹命中,被炸得四分五裂,这时的蒙军偷袭舰队也随即开始了行动。 他们当然知道,以这样的方向和狭窄的河道,自己的舰队是不可能转向的,眼下的情形只有拼个你死我活。 所以蒙军的舰队全速升起了满帆,船头对准了临安城的方向冲刺。与此同时,战舰上的火炮也开始向大宋海军全力开火! 和之前山海关下的海战不同,这次两支舰队一出现,就同时把刺刀顶在了对方肚子上。一霎时双方的炮弹在空中交错而过,钱塘江上立刻就映出了明亮的爆炸闪光! 大宋军舰按照之前设定好的方位,各自划分了炮击区,每一艘军舰都按住了自己对应的目标,抡圆了狂揍下去。 后膛装填的速射炮,发射速度快得惊人,很快各门舰炮就由齐射变成了自由射击。一连串黄铜制成的炮弹壳,滚烫灼热地退出来之后,“叮铃铛铛”的落在甲板上。 在他们的前方,被照明弹照亮的钱塘江面上,哪艘敌军炮舰一露头,就会被暴雨冰雹般的炮弹从头到尾轰上一遍! …… 而另一边,蒙古人也在竭尽全力的开炮。这也是他们这支海军建成以后,第一次有机会把火炮打到大宋军舰上。 沉重的开花弹有如碗口大小,“嘶嘶”作响的在空中翻滚着,砸向了吴俊的舰队。 可是蒙军的火炮没有大宋炮兵那样精密的俯仰机,调整炮口高度用的还是铅坠配合木头楔子,用锤子往炮座里打。这样的火炮,射击精度真是可想而知。 况且蒙军的炮兵毫无炮击近距离敌舰的准备,训练方面比大宋炮手更是望尘莫及。再加上粗糙的火炮质量,这一轮对射下去,双方的命中率高下立判。 三百米左右的距离,宋军火炮几乎是瞄准了平射。对于大宋炮兵而言,敌舰就像是福州军区刘烈将军的大脑袋一样,伸出手指头就能弹个正着。 可蒙军炮弹却稀稀拉拉,落在内河炮舰的一字长蛇阵中。它们有的落在水中炸起了高高的水花,有的则是呼啸着飞到了内河炮舰后面的河岸上。 当然也有蒙军炮弹在大宋军舰上爆炸,但是黑火药炮弹造成的损失并不大。而蒙军那边却瞬间就有五六艘军舰,被打成了一片火团! 几轮炮击过后,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这时的吴俊果断命令所有军舰调转船头,向着敌军穿插过去。 之前他们为了战舰上的火炮开炮方便,全都是横在敌方军舰面前。现在这三十来艘内河炮舰,根本没理会迎面而来的北风,船尾一摆就向着敌军阵营里插了进去。 距离一百米,双方舰队进入混战! 蒙军火炮拼命地开火,却苦于交战双方的舰船,每时每刻都在快速移动。 他们沉重笨拙的火炮无法快速瞄准目标,只能预判提前量,在那里等着敌军炮舰进入自己的炮口视野……这样一来开炮的速度就更慢了。 而另一面,大宋炮兵的瞄准手却飞快摇着水平舵,始终将火炮瞄准了敌舰。 船上的弹药手不管不顾的闷头装填炮弹,每一次二炮长锁死炮门之后,炮长就会毫不犹豫地拉下炮绳! 三十多条内河炮舰就像一条喷吐火焰的怒龙,霎时间便和蒙军军舰短兵相接。 这时在内河炮舰的顶层甲板上,每艘船上的十来个攻城火箭手跃跃欲试的等了半天,终于等到了敌军进入了自己的射程! 然后他们扣动扳机,攻城火箭喷射着耀目的烈焰,狠狠扎向了敌船庞大的肚子。这时在双方的舰船甲板上,枪手的枪声已经响成了一片爆豆! 蒙军用燧发枪玩命地向着大宋军舰甲板上射击,“噼里啪啦”的枪弹打在宋军甲板上和士兵盔甲上,纷纷反弹了出去。 而这时宋军的水手也拿着海军霰弹枪,向敌军倾泻着弹雨。 这些战士们扣死了扳机,每一次向后拉霰弹枪护木之后,向前一推动护木之际,就造成了击发。 原本就以射速见长的泵动式霰弹枪,有这种来自二战,叫做“撞火”的射击方式迅猛开火,射速快得目不暇接。 每一条船上百十来个枪手,射出的每一发枪弹里都有九发花生米大小的铅丸。一轮速射下去,敌军舰船上就没人敢探头了。因为探头的人全都脸上中弹,死在了甲板上! …… 钱塘江上,两支舰队纠缠在一起。蒙军军舰就像是连在一起的火柴头,正在一个接一个被飞快的点燃。 攻城火箭尖锐的啸叫声和沉重的火炮声,还有接连不断的大爆炸,使得这片江面成了血火之地! 不到五分钟时间,所有蒙军舰船都成了炽烈的火炬。在船体燃烧的“吱呀”声和接连不断的崩裂声中,向钱塘江里沉下去。 眼看着炮声渐渐希落,霰弹枪也只是零星的响起。就在这时,蒙军一艘战船上,一个浑身着火的水手奋力向着接近而来的大宋炮舰,扔出了手中的万人敌。 这个万人敌被他用绳子抡了两圈,准确的投向了敌舰……这还是蒙军这种海战武器,第一次出现在战斗中。 也不知当初下令将它武装在炮舰上的人,见到这样的情景,会不会嚎啕大哭一场? 第3413章:华夏虎贲二十万、北斗高悬、月满临安 就在这颗万人敌腾空而起之际,随即就被几支霰弹枪集火射击,在天上凌空打爆,反而将那个英勇的蒙军战士炸得浑身浴血,倒在了自己的武器之下。 这之后钱塘江上一片寂静,只留下了火焰燃烧的“呼呼”声。 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蒙军奇袭临安的第二分舰队,全军覆没! …… 海军少将吴俊命令船上的火炮,继续对空发射照明弹。然后让自己的舰队一边救治伤员,一边打捞蒙军俘虏。顺便击杀那些泡在水里,还依然顽抗的敌军。 这花团锦簇,繁花似锦的临安,要是让几个活着的蒙军摸到岸上,那可就麻烦了! 吴俊清点了战果之后,得知自己的部队伤亡轻微,他这才松了口气。 站在船艏上,他微微皱着眉,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北方。 那边的夜空中,北斗七星正围绕着天际线上的北极星,缓缓流转。 那里是身后的临安百姓,也是整个大宋军民都魂牵梦绕的燕山战场! 元首怎么样了?这一战还要打上多久? ……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如今的蒙军之强盛,比唐朝时哥舒翰面对的吐蕃军队,强了何止十倍? 还好我们早有准备,还好华夏民族出了
相关推荐:
交易情爱(H)
流萤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南安太妃传
召唤之绝世帝王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火影之最强白眼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实习小护士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