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青雁觅缘 > 第325章

第325章

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应,就是因为在孟珙的描述中,那支通州军已经彻底成了一个他们惹不起的庞然大物! 首先在孟珙的叙述里,在这场作战中,实际上对付完颜守绪四十七万大军的通州部队,并没有由沈墨亲自带领。其次,它们还竟然只是通州军一半的实力! 因为通州的五大军团,成都、巴山、蜀山、淮阳、山东,在这场长江壁垒之战中一共才来了俩,人数比两万稍稍多了点。 就凭着这点军队,他们就成功将完颜守绪的数十万大军打得片甲不留——那可真是片甲不留,四十七万金军就活着回去了郭虾蟆一个人! 也就是说,之前打得赵与莒屁滚尿流放弃了临安,乃至于差点占了大宋全境的这支金国远征军。却被沈墨仅仅伸出了一只手,就把它们砸得粉碎! 于是这些大众的文武群臣心中,立刻就出现了一个让他们心惊肉跳的联想——如果通州军把兵锋对准了大宋,那他们还能保得住大宋江山不能? 第2393章:八万浮屠卸战甲、成就西夏、铁骑纵横 “……不能!” 这个答案,瞬间就从这些大臣们的心中蹦了出来。因为他根本就不用思考,就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在这之后,那些平时对沈墨耿耿于怀,一心想要将他搞掉的大宋臣子也只得暂时隐忍下来,不再明目张胆的跳出来跟沈墨为难了。 至于那些他们十分眼红的赋税,也就是被沈墨派弟子把持税关收取,然后自行截留的那一部分。原本有些人对这些税银一直虎视眈眈,现在也不由得放下了他们心中的贪婪和算计。 他们惋惜的把口水吞了下去,强行忍住了向那些税银伸手的贪念。 至于赵与芮本人,对这次沈墨取得的大胜倒是欣喜的很。 不管怎么说,沈墨对他的态度,赵与芮的心里最是清楚不过的。在这位青年天子的记忆里,在他当上皇帝之前,这位沈兄就在接连血战之中数次救了他的性命。 在这之后,赵与莒作乱的那次,沈墨又是孤身来救。 那一次沈墨不但解了他的身上的毒,更将他这条性命从赵与莒的手中抢了回来。甚至还一手给他打下了一个江南小朝廷! 到了现在,他又重新回到临安,成了这泱泱大宋的天子。他现在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说是沈墨替他打回来的。而他除了回报给沈墨善意和真诚之外,现在还能给人家什么? 所以看着自己手下的群臣那幅不得不安分下来,却又有些心痒难耐的样子。赵与芮真是无比的腻歪,却在心里不住地盘算着怎么能让这些玩意儿消停一些,免得再给沈墨添什么麻烦。 不过现在的沈墨好歹是为国征战,立下了大功。当然他击败蒙军的黄河壁垒之战,因为全部是在敌国境内进行的,所以并不能因此对他大加封赏。 但是仅凭长江壁垒的那场无与伦比的大胜,也足以让赵与芮的朝廷重臣,挠头挠得连脑袋都要秃了。 在这之后,他们好歹经过斟酌,想办法给沈墨再来了一次加官晋爵,才算是酬谢了这位权势熏天的沈大将军对大宋的贡献。 不过由此之后,那位孟珙将军也因为在这次作战中的英勇表现,获得了赵与芮的赏识。还将他从一个之前不知名的小将,提到了军方高层的位置。 在这之后,孟珙也凭借着之前作战的经验,还有经过这次大战之后,对于新式武器和全新作战方式的理解。重新开始编练手下的军队,想要打造一支强军。 就此,孟珙的实力也渐渐成长,成了大宋军方一位少壮派的实权人物。 …… 与此同时,西夏军队在完成了作战任务以后,也终于得以一路返回他们的大夏国。 在这期间,姜俞馨姑娘按照沈墨的指示,将金国留下的武器装备之类的缴获交给了西夏军一大批,让他们带回国,作为此行的酬劳。 这里边别的不说,就仅仅那八万套金国铁浮屠战甲,就足以让领军大将阿沙敢布这个老头儿,乐的好几天都睡不着觉了! 要说这具装铁骑的战甲到底有多贵?那可是除了西夏和金国之外,世上再没哪个国家能装备的起的一个军种!当然通州除外。 要说大宋虽然有钱但是却没马,至于蒙古人有的是马,但是过多的重装铁骑跟他们来去如风的作战方式并不符合,所以蒙古军队中也只有少量的重装铁骑部队。 至于西夏,就是因为他们有先进的冷锻铠甲工艺,再加上大量的河曲战马资源,才得以打造出了几万人的铁鹞子。 阿沙敢不将军当然知道这些铁鹞子是怎么来的。那可是从开国皇帝李元昊开始,历代西夏皇帝一点一点、几十上百领战甲慢慢积攒起来的! 所以这些铁鹞子战甲,在大夏往往都被保养得极为精心。其中大部分都是百年以上的老物件。 即便是这样,他们的每一代皇帝,还以能为国家新添几百件铁鹞子战甲而沾沾自喜! 不但大夏如此,金国的铁浮屠也同样是这么攒出来的。 虽然金国幅员辽阔,而且在全盛时期经济和武器技术也很发达。可是他们的铁浮屠数量,却依然没有比西夏超出太多。 如今这八万套战甲,只要配合上河曲战马,就是他的大夏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虽然金国锻造铁浮屠的工艺比不上他们铁鹞子,从防御力到重量都差着一点……不过那可是八万件啊! 就是再在给西夏一百年的时间,他们倾全国之力,也不可能弄出这么多重装铁骑! 于是这位阿沙敢布将军喜心翻倒,忙不迭的让将姑娘转达他对沈墨统帅的谢意。 …… 当他带领着麾下的五万西夏大军,乐乐呵呵的顺着来时的路返回西夏时。当然剑门关是必须要路过的,因为那里还存着他们一大堆战利品呢! 此刻在阿沙敢布的心里,真是觉得心满意足。 他这五万人到大宋转了一圈之后,只损伤了一两千士兵,却带来了这样丰厚到难以想象的报酬。这么合算的买卖,真是让他每每想起来都喜不自胜。 不过与此同时,他在这一次大战之后,也彻底死了心中那条暗自窥探南朝大宋的心。 因为通过这场战斗,阿沙敢不清楚的意识到。要是他的大夏还想安安稳稳的留存于世上,哪怕就是他们犯了失心疯,去攻打强大到没边儿的蒙古人,也绝不要去惹那位通州沈郎君! 在这场作战之中,他是彻底被通州军的作战方式,吓得心都凉了! 无坚不摧的金国铁浮屠,跟他们西夏铁鹞子的相比,再怎么说也是同样的军种,实力相差不大。 可是那些雄壮的铁浮屠却在通州军的步枪射击下,远在百丈以外就被人家像射杀羊群一样,一打就是成千上万的一片! 完颜守绪的四十余万大军,被他们打得几乎脚下一步都没停过。自从过了长江之后,就一直是在逃窜之中。以至于直到最后,金国人也没打出过一场漂亮的战斗! 非但如此,沈墨的军队遭受的伤亡也是微乎其微。让这位阿沙敢布将军每每想起来的时候,都觉得难以置信。 第2394章:世间几人可争锋、绝世神兵、名将满营 在这一战中,损失最大的战斗,就是被金军铁浮屠干掉的那三千军队。里边根本没有一个通州军人,全是新宋小将孟珙的手下。 在最后攻克童子渡县城,彻底歼灭完颜守大军那一战中。他甚至没看见几个通州军阵亡的士兵,就连伤员也是少之又少。 跟他一起并肩作战的通州军队,他们身上的铠甲防护,让这个时代所有的远程武器都束手无策。而他们手中的步枪手榴弹、攻城火箭还有地雷,这一样样东西在这位老将军的心中,都是犹如神仙法宝一般的武器! 最让他震撼的是,被自己的大夏军队视若珍宝的钢臂弩,人家通州却是根本就不稀得用,竟是人家从未列装过的外贸产品! 除了这一切之外,最令这位阿沙敢不将军忧心的,还是通州军里人才济济,几乎到了让他心怀恐惧的程度。 在这里面,姜元帅的神机妙算就像是未卜先知一般。她甚至可以把敌军像自己的手下一样任意调动指挥。姑娘想让他干什么,完颜守绪就得乖乖的干什么。 除此之外,通州军中的将领赵锦屏和钟与同沉稳镇定,从容不迫,作战的全过程都没见过他们犯一点错误。这样的将领放到他们大夏国,那都是独当一面的元帅级人物! 哪怕就是他们手下的那三个千夫长(阿沙敢不自己的说法)白慕起、卫慕青和赵慕云,作战时也都是灵活机变,战术变幻多端,作风狠辣异常! 甚至是他十分欣赏甚至是佩服的年轻战将伍朝阳,竟然只能在这支军队中,担任一个小小校尉的军职! 这种极端恐怖的人才储备和将领素质,使得阿沙敢不心里每当想起这件事,就觉得难以置信甚至是万分忌惮! 要知道在古代,一向都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说法。 在这个时代要想征兵,只要拿出钱粮来征召平民,再花点儿本钱打造兵器,想弄出几千几万的部队是非常容易的事。 可是要想要找到一名合格的领军大将,他要有着充足的行军打仗经验,并且还能用得出计策、熟读兵法、准确判断敌军的意图、制定出合理的作战方针,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阿沙敢不心里非常清楚,就连自己手下的千夫长里面,原地转过三圈之后找不着东南西北的、数到一千以上脑筋就开始混乱的将领,那也是大有人在! 他甚至有一种感觉,自己好像和通州军一名率领千人的团长比较起来,他都不一定比得过人家。最起码那些指北针望远镜,还有画着密密麻麻等高线的地图,他就根本看不懂! …… 所以这一次,阿沙敢不在经此一战之后。在得到了巨大收获的同时,也对通州军的实力产生了空前的敬畏。 他决心一回去之后,立即就向皇后和皇后的姐姐项嫦儿如实汇报此行的经过。他要把通州军的实力原原本本的告诉她们,并且还要劝诫她们,大夏万万不可以沈墨为敌! …… 在这之后,姜姑娘率领的巴山蜀山两大军团,还有沈墨带领的成都军也顺着各自的路途回到了通州,完成了这次一南一北的两次远征。 当沈墨重新跟姜姑娘在通州会面的时候,两个人自然都是欢欣鼓舞。 在崇明岛上的会议室中,这两个天下有数的高端头脑,在迷醉喜悦的亲昵了一番之后。随即凑到一起,开始总结此战的得失。 毫无疑问,这两场大战的胜利对沈墨面临的形势来说,可以说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要从几个方面总结起来,说实话就连沈墨自己都觉得,这回真是赚大了。 首先最大的一点收获,就是在战略格局的方面。 蒙古军在经受了老铁山一战,还有这次的南京接连两次战败之后。他们的军队屡次都是重创于通州军之手,这件事当然是再也瞒不住铁木真了。 由此,这位草原豪杰想要发兵向南攻略的时候,他一定会慎之又慎,不可能再轻率的派兵攻打通州。 因为摆在铁木真面前的事实非常清楚,在这两次作战之中,不但自己一边都是片甲未回。而且他们对于敌方,也就是沈墨这边造成的杀伤也是微乎其微。 在这种情况下,铁木真即便是倾全军之力过来攻打,他们也难以保证在战胜沈墨的同时自己不会受到重创,以至于弄得元气大伤。 所以他们在向南进军这个问题上,一定会异常谨慎。估计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铁木真一定会针对通州军制定出成熟的作战策略,筹备好足够的人马力量,才会再次向沈墨发起攻击。 与此同时,在这段时间里,铁木真一定会针对沈墨使用的战术和武器,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 首先就是沈墨军队强大的机动性,现在已经几乎和蒙军不相上下。并且他们的斥候遮蔽战场的能力,也远远超过了蒙军之前遭遇的任何一名对手。 在这种情况下,成吉思汗不可能对此视若不见,而是会立刻加强自己的军队,还有改编作战的方式。 其次就是通州军的武器。要说那些蒙古人,他们平时对什么都不在意。但是有三样东西,在他们心中永远都是最珍贵的……战马、武器和女人。 所以经过这两战之后,通州军显露出来的强大武装,势必会引起那个草原民族的极度重视。他们一方面一定会派间谍来偷,另一方面也会不惜重金,想办法从各个渠道获取。 除此之外,因为现在蒙古人的手里有无数西征之后抢来的工匠和学者,所以他们一定会全力的复制和仿造沈墨的火器。 就从配重式投石机这件事就可以看出,蒙古人在武器的制造和使用方面,丝毫都没有故步自封的意思,反而还极为重视军事武器的研发和使用。 如果真要是铁木真将他庞大的实力,全都运用在武器研究制造上面。按照沈墨的都估计,他们造出来的东西很快就会超过金国的水准。 这虽然算不上什么好消息,但是对于沈墨来说,其实他也并不怎么在乎。 第2395章:世上双娇终一战、财通四海、大势已成 因为蒙军要是研发制造那些新式武器,势必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中间沈墨就可以借此赢得对他至关重要的发展时间。 至于敌人的武器研发……沈墨就更不用放在心里了。同样给蒙古和通州三年,你看看在武器装备方面谁能跑得更快? 所以这一仗之中,最大的收获,其实就是为沈墨迎来了几年发展壮大的时间。让他可以在内政、经济、军队、武器各个方面提升自己的实力。 在通州有了充足的时间,得以迅速成长之后。想必下一次他们再跟那位一代天骄作战时,一定会给铁木真带去一个巨大的惊喜! …… 与此同时,在战略形势方面,沈墨得到的好处也非常多。 其中非常明显的这一条,就是始终跟他作对的赵与莒被一脚踢到了广西。而替换了他位置的,则是跟自己关系不错的赵与芮。 或许现在赵与芮的大宋朝廷,对沈墨的态度还说不上友善。但是不管怎么说,那也只限于低烈度的较量和对抗。应该绝不至于出现大宋皇帝御驾亲征,来攻打沈墨这类的事件。 也就是说,在和通州隔江相望的大宋换了主人之后,现在沈墨的背后终于安稳了许多。 除此之外,他的弟子宋无悔为他营造出来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局势也对沈墨十分有利。这使得大宋朝廷的注意力,有一部分被吸引到了南方的小朝廷上面。 由于大宋还要依靠沈墨的军队抵御外辱,所以他们想要再次撕破脸,跟沈墨明晃晃的对着干也并不容易。 在这之外还有另一方,就是西夏。 通过这场作战,通州和西夏之间这次愉快的合作,西夏对于沈墨的实力会越发的了解。 在这之后,想必两国之间会进入更加亲密的合作状态。逐步向更为深入的盟友方向发展,这对于沈墨来说也是意义重大。 除此之外,西夏军还通过这场战斗,增强了自己的武器装备和军事实力。这也使得他们在今后对抗蒙古人的时候,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从这一点上来说,沈墨虽然赠送给他们大批的铠甲武器。但实际上他收获的却是蒙军进军路线上,位于侧翼的一个坚定有力的盟友,这也是对他极为有利的。 …… 当沈墨和姜姑娘两个人总结了这么半天,这还仅仅是在战略形势方面的收获。至于其他方面的好处,那也是不胜枚举。 首先就是沈墨之前通过和赵与芮的谈判,双方达成了一项对沈墨极为有利的约定。 那就是沈墨帮助赵与芮,把临安城重新交回到这位天子手中。与此同时,在大宋境内的各处征收商税的税关里,所有的税务官也全部换成了沈墨的弟子。 沈墨要在收取税银之后,将总数的六成截留下来,作为通州军的国防开支。 当时在议定这一点的时候,赵与芮的头脑里想的还仅仅是一个临安而已。 可没想到的是,除了广南西路之外,沈墨竟然把整个大宋天下又重新夺取回来,交到了他的手里! 这就意味着,之前那次谈判达成的交易中,赵与芮占了一个难以想象的大便宜。他基本上通过那次谈判,把从整个大宋重新给拿了回来。 可是与此同时,造成的结果就是:赵与芮的疆域越大,收取的税银也就越多。而留在沈墨手里的六成,也就此成了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 这时赵与芮的心里,真不知是喜还是忧。原本这他想的就是新宋的两路天下和一个临安城。得到的税银分给沈墨一半儿也没什么。 可是现在,他就要将整个大宋天下的赋税的六成,拿给这位沈郎君! 不过虽然如此,赵与芮倒并不见得会因此而捉襟见肘。 因为只要有沈墨在,无论是大宋地方上的厢军州府军,还是临安的禁军和各军州的那些边军,他们的开支都可以大大的缩减了。 因为现在整个的大宋的国防事务,基本上就交给了沈墨一个人。 说实话,赵与芮自己养的军队又不能打仗又费钱。而且最可笑的是,大宋朝中的文武群臣想要依靠这些军队来跟沈墨对抗,那根本就是螳臂挡车,一点儿用都没有!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赵与芮的养兵支出也可以大幅度削减。估计要是依着这位天子的意思,连临安的禁军都可以不要,因为他们根本就用不着! 并且由此,沈墨也同时获得了另一项特权。就是他的通州商人在经营工业产品的时候,除了交纳正常税金以外,并不用在大宋各处承受任何盘剥,还有苛捐杂税的困扰。 甚至因为这件事,沈墨还特意为商人们争取到了一项特权。就是通州商人不受任何大众刑律的处罚,并且还在每个大城里,拥有一个法外之地,可以让通州人任意的活动。 这就使得沈墨的商业触角,可以空前的深入到大宋的各个角落里去。并且用他的工业产品为自己大量吸纳财富。 如今这个交易已经达成,战斗结束之后,通州的商业活动也陆续的开展起来。 在沈墨手下形成的几大势力里面,除了掌控武装力量的军方,还有沈墨一系新形成的文官集团之外。第三大势力就是财富集团。通过这件事,他手下的财团也获得了爆炸般的飞速发展。 这支财富集团里,有胡商阿普所代表的海商,有龙玉决代表的,实际掌握在沈墨手里的四海商社。 同时,还有代表着先进生产能力的通州工业经济体。另外加上财雄势大的淮扬财团,总共四大财团所组成。 在这次,沈墨把整个大宋全都变成了通州的市场之后。这四大财富集团全都立即深入大宋境内开始经营。在各自的领域里,他们趁着沈墨营造出来的优势,正在尽情的发展扩大! 可以想象,用不了多久通州商人的足迹就将遍布整个大宋。因为从此没有了地方上的盘剥和税务上的滋扰,整个大宋的经济活动,都会在他们的刺激下,进入空前活跃的时代! 在经济欣欣向荣的同时,这四大财团也通过这些商业通道,不断在向着沈墨输血,提升沈墨的经济实力。 这么多年以来,沈墨尽心竭力打造的四大财富集团,终于爆发出了他们庞大的力量! 第2396章:欲问沈郎心何急、千年道统、举世皆敌 当沈墨和姜姑娘两个人对着墙上的地图,将这一战的得失全部总结完之后。 沈墨面带微笑,而姜姑娘却悠悠的叹了口气,把自己的脸蛋儿靠在了郎君的胸膛上。 就见此时的姜姑娘皱着秀眉,脸上满满带着忧患之色说道: “郎君你现在虽然看起来大势已成,能与你争锋天下的只是铁木真一人而已。但是实际上,你面临的危险却是比从前更多……” “哦?为什么这么说呢?”沈墨听到了这话之后,随即拍着姜姑娘的脸儿笑了笑。 “别逗我……”姜姑娘一边把沈墨的手抓住,一边轻轻地说道: “原本你是大宋开疆扩土的一把利剑,可是现在,这把剑的剑锋一转,就可以要了他们的命!咱们现在跟大宋朝廷的矛盾已经是不可调和,这你不知道吗?” “我让无悔去广南西路暂时牵制住他们,也只是治标不治本,不过拖一拖时间罢了。而且大宋这边,还仅仅是郎君你一个方面的敌人而已!” “铁木真的实力空前强盛,他占据的土地还有人口都是极为庞大。再加上他们那个民族穷兵黩武,不断扩张的性格,使得他们绝对不会死了进攻大宋的心。” “除此之外,沈郎你把手下的一些人提拔起来。让他们位高权重,让他们为你效忠。但是这些人随着地位的水涨船高,他们也不再是过去那些人了……人心是会变的啊,你知道吗?”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这些我都有办法。” 这时的沈墨摸了摸姜姑娘的头发,向着她柔声说道:“你家郎君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吗?谁也难不住咱!” “问题是这不是谁,也不是哪个人!”这时的姜姑娘听闻此言之后气得把沈墨一推,自己则是把小嘴儿撅了起来。 “千年道统,万载传承。你要动的是他们的根基你知道吗?弄不好的话,整个天下都是你的敌人!” “为什么这么说?”这时的沈墨惊讶的看了看突然开始发脾气的姜姑娘,眨巴着眼睛笑着问道:“有娘子说的这么严重?” “当然有了!”这时的姜姑娘分明提起了裙裾,想要气呼呼的照着沈墨的腿上踢一脚。但是颠倒地想了想,终究还是没舍得。 “郎君要是只想当皇帝而已,还用得着费这么大的劲?” 这时的姜姑娘气嘟嘟地说道:“我天天听你念叨着百姓、百姓、别人猜不出,我还能不知道你心里转的是什么主意?” “你这小子是要别开天地,另立乾坤,弄不好就是个身死族灭,千古罪人的下场!” “哼!我怕什么?”听到了姜姑娘的话,沈墨也不由得心中暗自感叹了一番。 要说还是这位心思灵透、绝顶聪明的女孩,居然隐隐猜出了他的心意。 这三百年治乱循环如何打破,这华夏民族如何在以后的千年中保持屹立不倒,永远走在前头,这才是沈墨心中所想的! 至于失败所带来的后果……想到这里时,沈墨的嘴角上又露出了一丝微笑。 我来到这里,不就是一个人对抗一个时代的吗? “又笑!又笑!一看见你这种坏笑,就知道你心里没憋什么好主意!”当姜姑娘看见沈墨露出的那一种惯常的微笑,她虽然脸上还是气呼呼的,但是心里的气儿也不由自主的降下去了一大半。 “是啊,我现在心里想的,都是坏主意!”沈墨一边眉飞色舞的笑着,一边又朝面前的姜姑娘伸出了手…… 在这之后,姜姑娘无奈的叹了口气,随后又颤抖着倒了一口凉气,软软的瘫倒在了沈墨的怀里。 此时在这间办公室里,在他们两个人之间的这段谈话,似乎是预示着一场巨大风暴的来临。 而一手搅动起了这场风暴的沈墨,至此之后这片天下的面貌,不知终究会在他手中变成什么样! …… 布尔罕山,汉朝时称为“狼居胥山”。 西汉汉武帝元狩四年,大将霍去病曾追杀匈奴至狼居胥山,并封此山以祭天,史称“封狼居胥”。 这座山同时也是蒙古的圣山,成吉思汗的先辈世代居住于此,其父也速该死后也葬于此山。 成吉思汗在少年时多逢险境,他本人也多次躲入此山才逃过大劫。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死后也是葬于布尔罕山起辇谷一带。 他终生酷爱此山,每逢重大事件必进山朝拜长生天,宁心静思解决之道。 此时的成吉思汗铁木真,正在山下的一处小湖边。 远处是青灰色的石头山脉,冬冬日里枯黄的草色点缀着这片圣山。 他的视野尽头,是一片高高的雪峰。此刻在那片雪峰上,大片的白云正缭绕期间。犹如仙雾一般的流云慢慢的顺着山势向下翻滚,映衬着碧蓝的蓝天,显得十分圣洁安详。 这片小湖并不大,却是分外的幽深安静。此刻湖面上已经结了厚厚的冰层,不过却是光滑如镜,有如一泓碧水般清晰的映照出了远处的雪峰和天穹。 铁木真坐在一张熊皮上,静静的看着眼前的景色,也不知此时这位老人的心中想着什么。 在历史上,他就在这一年征伐西夏的时侯,因为坠马受伤不治而死。不过因为他这次并没有攻击西夏,所以铁木真就此活了下来。 所以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逃过了一劫,度过了他原本应该死去的1227年。 此时他坐在那里,就犹如远山群峰一般巍然不动。谁也不知这位横扫天下未遇敌手的老人,此刻是何等心境。 …… 在他身后的二三十丈之外,有个年轻人远远的策马走来,然后把自己的战马停在了远处。 他远远的一步步顺着山路向上,朝着铁木真的方向走来。 当他来到了大汗身后的二十丈外,随即向着大汗的卫士,那些武艺精湛的射雕手点了点头。 他没有继续向前走,而是就在那些席地而坐的卫士身边蹲了下来。 第2397章:一生三箭平万里、布尔罕山、封狼居胥 这个人大概只有十七八岁,剃光了头发之后露出了满头不到半寸长的头发。 这些头发横生竖长的一点儿也不规矩,再映衬着这个年轻人随意洒脱,甚至有些浪荡不羁的英俊脸庞。更使得他身上有如豹子一般,露出了带有荒原野性味道的美感。 此人正是陆无惧,既是沈墨的弟子。同时也是耶律无极,大辽无畏王! …… 这时的无惧低下头来,神情分外沉静认真。 他在侍卫马上的羊皮袋里掏出了一块干燥的牛粪饼,然后在双掌之间将它细细的揉碎,洒在就要熄灭的火塘里。 随着有如锯末一般姜黄,质地极为细腻疏松的牛粪末倾倒进了火塘里,随即一股暗红色的火苗就升腾了起来。 在这之后,无惧把一个小锅子放在火塘上,跟旁边的卫士要来了酒囊,将里面的马奶酒“咕噜咕噜”的倒进去半袋。 等锅里的马奶酒微微温热,冒出了袅袅的蒸汽时。无惧抄起了大汗常用的银碗,在锅里满满的舀了一碗马奶酒。 如今这碗酒被温的恰到好处,若是温度稍稍过高,水气蒸发过一阵过后,这些香醇的马奶酒就再没了力气,喝起来也没什么味道了。 无惧捧着这碗马奶酒,缓缓地站了起来。 他诚心正意,一边缓缓的向着大汗的方向走去,一边注意不让银碗里的马奶酒洒出来。 等他亲手端着碗走到了大汗身边后,随即便在铁木真的身边跪了下来。就像是一位普通侍卫一般,把这碗温热的马奶酒举过了头顶。 成吉思汗见到了无惧之后,也是微微愣了一下。 随后他也不知是叹气还是松了口气,不发一言的伸手接过了银碗,把里面的酒一饮而尽。 在这之后,铁木真回头看了一眼他的侍卫,比划了一个手势。 随即一位侍卫就把火塘上的酒锅端了起来,送到他们两个人的身边之后,又轻手轻脚的退了回去。 “我知道,我是若是不喝第一口酒,你是不会喝的。” 这时的铁木真的笑着看了看无惧,然后把碗递还给了他。 此时的无惧笑了笑,将马奶酒舀了满满满的一碗,然后一口气喝了下去。 在这之后,他舒心的长出了一口气。在清冽的空气中,无惧呼出的热气带着马奶酒的酸味儿,在这片寂静的湖边飘散开来。 …… “别的国王贵族,他们都是在我打了胜仗之后,心情最喜悦的时候才来看我。在讨好我的时候还能分些战利品回去,怎么你这小子,偏偏这个时候来了?” 此时的成吉思汗一边说着,一边转过头,用一双狭长的凤眼看了无惧一眼。 此时的他,脸上却没有丝毫威严的表情,反而是像一个家中慈祥的长者。 “我是啥时候想您了,啥时候就来看您,倒是没想到要挑时候……”无惧才说出了这一句话,就惹得面前的大汗笑了起来! …… 等成吉思汗再饮了半碗马奶酒,就见他沉吟了一下之后,拍了拍旁边的熊皮,让他的“无极儿”坐得舒服些。 他静静的看了一会儿前方的布尔罕山,忽然开口说道: “我手下有一名大将,名字叫做赤老温,是我的四杰之一。” “他的父亲叫做锁儿罕失剌,是蒙古泰赤乌部,速勒都孙家族的人,平日里和捣马乳的奴隶一起劳作。” “那年我十六岁,被泰赤乌部追杀,要不是遇到他,我早就死了……” 此时的无惧坐在旁边,听着这位大汗讲他少年时的事。却不知他为什么会突然想起了这段经历。于是也睁大了眼睛,静静的听着。 “当年他把我救出来之后,给了我一匹好马和一张弓,却仅仅给了我三支箭……” 这时的铁木真讲到这里,他大概是想起了当年的情景,说着说着嘴角上就露出了一丝微笑。 “他不是没有很多箭,而是告诉我说:我有三支箭就足够射猎生存,而且遇到仇人的时候,也不会鲁莽的冲上去跟他们交战。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保住性命。” “果然我就像他说的那样,成功逃出了一条活命。从此之后,那三支箭的事,就一直放在我的心里。” 等铁木真说到这里时,他回头看了一眼。 就见耶律无极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正聚精会神的看着他,于是大汗笑着把碗递了回去。 “那三支箭的故事告诉我,勇敢者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将他们的勇气拿出来,才是对的。不然的话,他越勇敢就会死得越快。” 说到这里,就见成吉思汗看着远方群山的眼睛,慢慢的变得深邃而沉静。 …… “在我这一生征服天下的路途中,无数的蒙古儿郎死于征战的路上。我让他们享受胜利的喜悦,让他们分享战利品。当我每次将要作出轻率冒失的决定时,我就会用那三支箭的故事告诫自己。不要让我的蒙古儿郎,死于我任何一个错误的决定!” “正是那些在征途上倒下去的战士,成就了今日我蒙古部的辉煌。而我在十六岁那年学会的不是如何征战。而是该在什么时候停下来,再等一等,然后在更适合的时候动手消灭敌军。” 说到这里时,就见成吉思汗回头看了一眼陆无惧。 这时的无惧看到大汗的眼神,他笑着低下了头说道:“那是大汗用生命换来的宝贵教训,无极自当牢牢记在心里。” “不过再有用的经验,没有生命和鲜血的浸染,也没法刻在心里。大汗的这些话,无极也不知将来能不能用在战场上。” 听到了无惧的话,就见铁木真立刻就笑了。 随后他摇着头说道:“我现在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喜欢你了……因为你说的话虽然不那么好听,但却是每一句都是真话!” …… 听到了铁木真的话,无惧随即也是腼腆的一笑。 在这之后,就见这位大汗又饶有兴致的向他问道:“扎剌儿全军覆没,对这一仗无极你怎么看?” 第2398章:少年弱冠从无惧、天骄双刃、腹心之地 此时的陆无惧抬头看了这位大汗一眼,只见他双目澄澈、眉间和缓,脸上竟然毫无挫败和愤怒的神情! 这一次十五万大军的全军覆没,竟然并没有让这位老人,失去他一贯的冷静和睿智! 这时的陆无惧毫不犹豫的开口道:“咱们对南方的山川不熟,敌军的火器厉害,同时西夏金国和通州拧成了一股。这一次咱们就败在这三个地方。” 听到这里,成吉思汗点了点头,却未知可否。随后他又毫不停留的向着无惧问道:“既然如此,你有办法没有?” “用南人……” 无惧的话刚刚说出了这三个字,就见他面前的铁木真,突然就哈哈大笑起来! “说的好!和你安答孛鲁,想出来的主意一模一样!” 此刻铁木真的心里也是极为欣慰,当他看着面前这个年轻人时,总觉得自己就像看到了年轻时,手下那些忠勇睿智、坚韧不拔的青年那可儿。 如今他的手下将领中,像这样的人太少了。铁木真相信,如果这个主意真的是从孛鲁口中传给了耶律无极,以他这位“无极儿”一向的品行,绝不会把别人的主意据为己有。 …… 当这位大汗哈哈大笑了一阵之后,随即赞赏的点了点头说道:“你和孛鲁这一对兄弟,真是我手中的一双利刃!” “让您这么一说,无极觉得好生惭愧。”这时的无惧面露羞惭之色,低下了头向着铁木真说道:“之前无极太过贪玩了,以后再不能了。” “等我回去后就好好操练军队,打造一支强军。下回打金宋的时候,无极带着辽国的全部人马,跟大汗一起去!” “好!好啊!”听到了耶律无极的话,就见铁木真也欣慰的点了点头。 随后他又轻轻的叹了口气道:“孛鲁眼界宽阔,有打胜仗的本事。难得也在大败之中锤炼煎熬过。至此之后,可堪大用。” “他在老铁山失败之后,我才可以真正放心的把儿郎放在他的手里,让他去征伐强敌。” “可是你这小子!” 说到这里时,铁木真回头着看了无惧一眼:“你小小年纪,又是贪玩成性,怎地也有如此眼界机谋?” 此刻的成吉思汗,眼中带着意味深长神色。这时任凭是谁看到了他的眼神,都不免会心头暗自惊慌。 在这位老人的注视之下,他面前的人若不是不由自主的把心里话说出来。就是说谎的时候,露出心虚之色! 可是这位大汗却不知道,他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却是从少年时代开始,就每时每刻都在准备和他这位大汗交锋! 此时的陆无惧虽然心头巨震,却还是摇头笑着说道: “无极虽是契丹皇族,但是从我记事的第一天起。我能记得的唯一一件事,就是饿……” “辽国叛军谋反,将我契丹皇族掠到高丽,后来又被人抢回来扔到了战俘营里。那里没有人,只有野兽!” “所以无极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用一切手段找到吃的东西,并且不被那些比我强壮的多的人,把我吃掉。” “在这之后,我又被人带进了皇宫。随后我就发现这世上有个地方,吃人的时候比战俘营里那些野兽还要凶残……” “……那地方就是皇宫!”当成吉思汗听到这里时,他接过了无惧的话,大声说出了下半句! 随即,这位大汗又是哈哈的大笑了起来! 他在无惧的搀扶下从熊皮上站起身,召唤卫士把他的战马牵过来。 当无惧扶着他跨上战马之后,这位大汗看着他身后骑在战马上,慢慢走下山道的耶律无极,笑着说道: “怪不得你这么贪玩儿,现在我算是明白了。” “原来你在成为无畏王之前,从小到大,竟没有一天开开心心的玩耍过,哈哈哈!” “你还不如我,我小时候和兄弟们在草原上用髀石打兔子,用小弓箭射猎野鼠,那时可真是开心畅意!” …… 这时,跟着他们一起策马而行的射雕手,全都佩服的看着前方那位深受大汗喜爱的青年。 说实话,在这些天里他们几乎没见大汗笑过。可是自打和这位无畏王见了面之后,大汗已经笑了不知多少回了! 成吉思汗一边驱策着战马,一边回头满意的对无极说道:“我把这匹枣骝走马给你,这是对你的赏赐。” “不要,大汗自己留着骑吧,这马走得稳当。” 让那些侍卫没想到的是,对于大汗的赏赐,这位无极而居然敢一口回绝! 他甚至连连想都没想就顺口说出了回答,弄得这些卫士又是心里一惊。 随后就见耶律无极接着说道:“大汗要想赏我,就让我在这多留几天,让我跟我安答射猎饮酒,好好大醉几日再撵我走!” 听了他的话,铁木真又笑了起来。 他摇着头看着这位少年,就像看着自己的亲儿子一般,真是越瞧越喜欢。 这个无极平日里纯真质朴,对自己更是忠心耿耿也就罢了。难得的是这个小子无论是兵法计谋、权术争斗、还是言语谈吐,都是拔尖的人物! 像这些几乎可以说是相互矛盾的特质,居然能集中在他一个人的身上,这也真是让铁木真每每啧啧称奇。 而且无极对草原的眷恋和对于蒙古人生活方式的喜爱,也让他不同于别的附庸国王。使得铁木真不由自主的对他信任非常。 想到这里,铁木真的心里越发觉得欣慰。他用手掌拍了拍座下这匹枣骝马的颈子,笑着说道:“看见没?你可被人嫌弃了,把你给人家都不要!” 他坐下这匹马似乎是颇具灵性,听到这活之后迎风嘶叫了一声,反倒走的越发快速起来。 …… 在蒙古人饲养的马匹里,除了战场上用于冲锋的战马之外,还有其他很多用途的品种。在这里面“走马”是最昂贵的一类,也是极不多见的珍贵宝物。 在这些马匹种类里,有跑马、走马、和颠马。所谓走马并不是特殊品种的马匹,而是经过后天训练之后,采用特殊方式行走的战马。 第2399章:各砺寒锋风云聚、天下雄主、平生大敌 所谓跑马,就是用于战场冲锋的战马。他们在狂奔之际,前后双蹄交替前进,就像是一个人在急速奔跑。 而走马则不然,他们在经过特殊训练之后,在行进的时候是斜对角的一对蹄子。比如说左前和右后一同迈进,快速前行,就相当是一个人在竞走。 一匹好的走马,在急速前进时并不比跑马要慢多少,而且坐在马上的人会觉得极为平稳。并且这样的走马行走的路途越长,就越能显出他们稳定持续,快速前进的优势。 所以在蒙古的王公贵族之中,一批训练良好的走马,往往价格数倍在最好的战马之上。 至于最后一种颠马,则是蒙古人有意训练得让他们行走时四蹄高抬,昂首挺胸的缓缓前进。基本上就是现代马术比赛中的“盛装舞步”。 实际上,颠马用作仪仗的时候比较多。但是因为他们的速度不快,所以在战场上却很少使用。 成吉思汗的这匹走马堪称数百万中选一,可谓是马中之王、天下至宝。可是却被陆无惧一口就给回绝了。 反而这位大汗,并未因此觉得有丝毫不快,而是又被这个小子弄得失声笑了起来。这引起了那些射雕手的惊诧和羡慕,也就在所难免了。 …… 其实现在陆无惧的心里还是难以平静,经过了这场谈话,他轻易的试探出了成吉思汗的心意。 不管是他那三支箭的经历,还是自己跟孛鲁提出来的那两个异曲同工的建议:使用南人来攻打南人。这都代表着这位大汗,已经将自己的老师沈墨引为了平生大敌! 所以铁木真现在已经开始长期的筹谋和精心的策划,准备在将来时机成熟之际,再度发兵攻伐金宋两国。 当然在这期间,这位大汗所要做的准备还很多。而且单就收服南人(金宋两国的汉人)来攻打南人这一项来说,就绝不是短时间能收到成效的。 所以陆无惧的心里清楚,未来几年之内,成吉思汗的战略重心已经转向了金宋南方。 可以想象,在蒙古人做好了准备之后,当他们再度攻入南方时。那必将是一次汇聚了蒙古举国之力,还有铁木真这位豪杰经过长时间的筹谋和准备,形成的一场山崩海啸般宏大而酷烈的袭击! 到了那个时候,就要看他的老师沈墨和这位一代天骄,到底谁将这场战争准备的更加充分。到底谁的士兵、武器、和谋略更出色了。 同时,当这场大战到来的时候,也是他的大辽国,暴露出真实面目的那一刻! “老师,你可要努力啊!别让这头狼王占了先手!” 此时的无惧在策马前行之时,他平静的外表下,却是在心中大声的呐喊! …… 在这段时间里,沈墨回到通州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黄河长江壁垒两战之中,所有战死的士兵安葬在鹿岗烈士墓里。 包括那位在徽州以身殉职的四海商社掌柜范奇英,全都安置在鹿港烈士墓,世代享受后人的香火。 在这之后,沈墨亲自主持的公祭也和每次战斗之后一样。如今每次战后,这位统帅亲自祭奠、亲手送走自己的士兵,已经成了通州的一项惯例。 在这之后,沈墨随即派人到江南壁垒之战中,受到损失的几座城里。尤其是最严重的童子渡那边,替他们重建家园,以免当地的百姓因为战火的侵袭而无家可归。 至于这里面最大的一项城建工程,那就是通州了。 …… 在这一次通州之战中,除了旧通州城因为有城墙的阻隔,没有受到大幅度的破坏之外,崇明岛也基本上也没有受到战火的太大影响。 不过通州城外的防御区,还有石港场的大半个通州经济区,却都在敌军的攻击下变成了一片废墟,这些都要重新再建设起来。 沈墨也亲手把这些工程规划设计得异常完善。之后把他们交给了基建部门,立刻开始了重建工作。 正好之前的通州城外,由于持续不断的经济发展,乱盖乱建的现象异常严重。整个城市的建设不断的往上添油加醋,以致于外城变得拥堵杂乱异常。 所以趁着这次被打碎的机会,沈墨正好重新规划,让新建起来的新城更加整洁有序。 至于通州经济区那边,因为长足的经济发展,使得那里原本的建筑也开始渐渐跟不上形势。所以这次通州经济区的重建,基本上都以三四层的水泥砖石结构楼房为主。 同时,经济区里也被沈墨分割成一个个小区的模样。让它们在防火防盗以及治安管理方面,变得更加井然有序。 这次通州的城建工程进行的非常快,因为沈墨的手里掌握的城市基建力量,早已是今非昔比了。 通过之前的大面积建设,他已经培养出了一批优质的建筑工人,还有充足的技术力量。 这些人从设计到施工,都有了一套完整的规矩可以遵循。而那些工地上的技术员,更是由技术学校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从划线放线、到工程设计图的使用,全都是熟练异常。 更何况通州水泥厂的产能也是今非昔比,在钢筋的产量上更是突飞猛进。所以在原材料方面,他也一点都不用担心不够使用。 与此同时,他还有一项很有利的条件……就是他手里的劳工简直是不计其数! 除了原先的东瀛高丽劳工不算,这一次的长江壁垒又在徽州城里俘虏了大量金国劳工。同时新来的蒙军俘虏数量也有三千多。 当这些人以人海战术铺陈开来,开始拼命的转运材料、清理搬运建筑垃圾、将那些粗重的脏活儿全部接手过来之后。整个通州的建设也快得每天都是一个样儿。 与此同时,沈墨也在通州迎来了他的一个老朋友……崇福侯杨峻! …… 这一回,杨峻侯爷是死活不愿意在临安城里待了。 那地方没过多久,就换一茬当家作主的人。侯爷觉得临安都快成了兵荒马乱之地了。现在他是怎么看怎么觉得,比不上通州来的安全! 第2400章:人生自古轻别离、故人相见、净如琉璃 崇福侯跟沈墨有深厚的情谊,而且还提前把自己的大批资产转移到了沈墨的手里。 所以当通州军经过临安,向通州撤离之际,这位侯爷毫不犹豫的就带着全家顺路赶往了通州。 非但如此,他还一到通州就自动请缨,开始忙活起通州城区重建的活儿来……在那个时候,南京城下的杨妙真还没跟蒙古大军打起来呢。 这位杨峻杨侯爷才大如海,在统筹和策划方面,这位曾经的后党领袖可谓是经验丰富,在大宋除了史弥远没人比得上。 而且在离开了那个暮气沉沉的临安之后,这杨侯爷也不甘心从此变成一个只知道钓鱼饮宴的闲散贵族。 所以当他一到通州,看到这个欣欣向荣的硕大工地之后。这位侯爷是心绪激昂,挽起袖子就下了场。 在他的统筹安排之下,什么工作放到他手里都被操持得井井有条。不但有授权、有考核、赏罚分明,而且进度和质量还都出奇的高。 于是从这开始,崇福侯就开始加入通州重建工作。 直到后来,这大家发现这位侯爷似乎是多大的事儿撂到他肩上也压不垮,随后崇福侯负责的工作就越发宽泛起来。 等到沈墨回来的时候,他已经成了整个通州城建计划的总指挥。这位侯爷却依然从容不迫,指挥若定,俨然一位在战场上纵横捭阖的大将军。 等到沈墨看到的他的时候,他远远的就见到这位侯爷带着一个藤编的安全帽,身后跟着的人连成了一大片。 这里面有耳朵上夹着铅笔的书记员,腋下抱着图纸的设计工程师。身后还有一群小厮端着折叠椅子遮阳伞,拎着小火炉茶具。一堆人风风火火的走进了工地。 看到这位侯爷脸上精神抖擞,意气飞扬,沈墨远远的见了也是咂舌不已。他可是从没见侯爷这么精神过! 与此同时,比这位侯爷更加抢眼的,就数跟在他后边那头比马还大的大角鹿了。 在那只鹿的大角上,还晃里晃荡的挂着一个安全帽。而且在大鹿的后背上还坐着一个裹着貂裘的美女。 她正是那位大宋郡主“净如琉璃”杨紫缨! …… 再见杨紫缨,沈墨也忍不住远远打量了一下这位姑娘。 只见这个当年十五六岁的小女孩,如今已经长大了。如今的杨紫缨身材高挑,也不像小时候那样跨坐在大鹿上,而是侧身坐在上面,却因此越发显得身段窈窕,腰肢婀娜。 她脸上原本的天真稚气也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宁静平和的气质,就像是一片从未有人踏足过的清澈湖泊。 沈墨一边向着

相关推荐: 妄想人妻   成瘾[先婚后爱]   爸与(H)   游戏王之冉冉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萌物(高干)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