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青雁觅缘 > 第292章

第292章

船上那位炮艇指挥官的脸上就露出了笑容。 他一听就知道,这片枪声代表着他身后的城墙上,肯定有一个团将近千人的兵力,在向着下方的金军射击! 蜀山军大部队,终于进城了! …… 虽然隔着一条护城河,但是金军和临安城头之间的距离也就250米不到,正好处在步枪射击范围之内。 此时当城头上的蜀山军战士,手中的步枪开始发出怒吼的时候,城下金军的火龙炮立刻就蔫儿了。 以他们的火龙炮发出的铁砂来说,极限射程也就一百六七十米,只能将将够得着护城河上的舰艇,在这个距离上却对城墙上的士兵无可奈何。 而对方发出的暴雨般的子弹,却立刻将火龙炮队联同金军,打得一片人仰马翻! 那些被金军精心培养出来,每人都领着双份薪饷的火龙炮手,如今正像是狂风中的麦苗一样,被枪弹成片的扫倒。 而这时,领军的金军大将,眼看着自己的队伍就像送进铡刀里的稻草一样,从前至后不断齐刷刷的消失……眼前的战况看得他真是心惊肉跳! “火速撤退,给我撤回去!” 这时的金军大将连忙失声大喊,随即他自己也抢过了一匹战马,飞也似的向后逃去。 眼下的情况,他要是迟疑一下,弄不好这五万大军就要全部被居高临下射杀在这里。再犹豫一会儿,他手下怕是剩不下几个人了! …… 于是,就在临安城东和城西两面城墙上。之前总共十万气势汹汹的金军,恰好都在狼狈不堪的飞速撤退。 再加上余杭门那里的城墙爆破之后,被蜀山军撵出去的那支金军。完颜守绪总共分兵三路,用十五万大军发动的强大攻势,至此全部折戟沉沙于临安城下! …… 这时的完颜守绪,看着面前这座高大雄伟的临安城,脸色已经是一片青白。 他的身体在马上摇摇晃晃的,就像是要栽倒下来一般。 就在他的面前,先是大片的临安城墙被原地炸塌,自己攻击余杭门的军队,让人像兔子一样给撵了出来。 随后,在城墙西面那边,雷神火箭发射时喷出的白烟和雷霆一般的爆炸声,就连身在城北的完颜守绪都是历历在目。 在这之后,他又看到攻击临安城东的五万军队,丢盔卸甲的跑回来的,竟然还不到一半! 此时的完颜守绪,已经都要气疯了! 如今他的十五万大军兵分三路进攻,却接连受阻。而对方通州军的大批军队,却已经顺着城墙上炸开来的豁口,潮水一般涌入了临安。 自己呢?隔着一条护城河,眼看着对方舰队中黑洞洞的炮口。却硬是不敢接近一步! …… 如今在临安的四面城墙上,已经布满了敌军的通州士兵。此刻的完颜守绪虽然是怒发如狂、恼恨交加,但是他心里却是清清楚楚——面前这座临安城,他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攻击机会。 在通州军上城防守之后,他再想把临安打下来,简直比登天还难! 眼下的情况对他来说,他是不认怂也得认。要是再强撑下去继续攻城,弄不好连他自己也要死在这里! 这时的完颜守绪心中一腔怒火无法发泄,尤其当他看到城东撤回来的那支军队里面,被自己派出去的五百火龙炮手,已经死的廖廖无几的时候,他气得眼都红了! 第2143章:只因郎君血路行、妾心如水、霸业终成 就见完颜守绪抬手便是一马鞭,“啪”的一声,狠狠抽在了东路军那位大将的脸上! 在这之后,完颜守绪不等那家伙辩解,随即便毫不犹豫地说道: “命令全军集结,城西的军队回来之后,立刻……全军向东撤退!九六” …… 听到了完颜守绪的话,在他身边的这些金军将领们的眼神,也同时都黯淡了下来。 天子的这个命令,代表着他们攻打临安的战斗意图,已经彻底破灭了。 在这之后,他们将要到哪里去立国,已经成了摆在全体金国文武官员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此刻,在皇帝的身边还有一位军将,忐忑不安的向着完颜守绪问道:“天子!那咱们派出去追击赵与莒的两万军队,要不要把他们也撤回来?” 只见完颜守绪听闻此言,毫不犹豫的就是反手一鞭,又在那个家伙的脸上抽出了一道血痕! “撤回来!”这叫完颜守绪大声地吼道:“不撤回来等死吗?赵与莒那个废物死不死又有什么关系?我士兵的性命比他要紧!” “是!” 只见这名将领脸上挨了鞭子,捂着伤口毫不犹豫的转身而去,急令传令兵快把军队召回来。 在这之后,完颜守绪的军队开始紧密的收缩,慢慢抱成一团。然后在临安城北,徐徐向东撤走了。 …… 千军万马,向东滚滚而去。 这时的完颜守绪骑在马上,还不住的回望着身后那座临安城。 此时此刻,他心中已经是痛如刀绞一般,他简直恨不得把那个通州沈墨抓过来,一口咬死才解恨! “一点点!就差这么一点点!” 这时完颜守绪的心里,还在暴怒的想着:“只要我早来上半天,就可以赶在通州军队援助临安之前,拿下临安!” 可是谁能想到,就差这么一点点,他就因此永远错失了这座花团锦簇的临安城! …… 此时,临安城的百姓们也在城墙上,看到金军大部队犹如潮水一般向后退去。只剩下了城墙根下,数之不尽的金军尸体。 这时的临安百姓,一霎时欢声雷动起来! 金军被击退的消息,飞快的从城墙上传到了城里。又随着人们兴奋的大叫飞奔,飞快的传遍了整座临安城。 在这一刻,千家万户全都打开了房门。这之前大兵压城造成的厚重阴霾,已经是豁然而散。 “通州沈郎派兵援救临安,挫败金国数十万大军于城下。金军大举溃败,临安城安然无恙!” 这个消息在百姓中口口相传,已经在满城上下,引起了一片浪潮般的欢呼。 …… 随后天宋水门开启,姜姑娘的船队开始徐徐进入临安。 与此同时,城西的候潮门水门和城东钱湖门也同时开启。让那些浴血奋战,拼死守候临安父老的士兵进城。 一时间街道上人头攒动,欢声如沸。所有百姓都在夹道欢迎他们的子弟兵。 就在姜姑娘的旗舰开进天宋水道之后。她一眼就看见城内的河道两边,所有的楼阁窗户上都挤满了欢呼的人群。 空中飘动着刚摘下来的花瓣和撕碎的彩纸,它们被抛洒到战士们的身上,随风吹得满街如雪。 与此同时,时新果子、细致点心、姑娘的绢帕甚至是首饰花钿,也被纷纷扔到了进城的通州军队中。 看着这犹如满城繁花一般的场面,只见这时的姜姑娘,却幽幽的叹了口气。 …… 站在她旁边的赵锦屏,暗自佩服的看向了姜姑娘。 说实话,今天这场战斗还真是靠着姜姑娘的运筹帷幄,才赢得如此干脆。 如果不是姜姑娘在这里指挥的话……现在咱们就可以想象一下。首先在余杭门那里要是不爆破城门,很容易就会造成金军大举冲入临安城的后果。 如果那个时候,临安城里涌入了数万金军,战斗的胜负结果立刻就会幡然一变! 与此同时,在那个只有六艘炮艇的城东,姜姑娘使出来的也是一招绝妙的好棋。 她就用了炮艇巡河这样一个简单的计策,就使得完颜守绪数路出击,迫使通州军分兵的诡计落了空。 而姜姑娘呢?她派出去阻挡那一路五万大军所付出的兵力,只不过是区区六艘炮艇而已。所以通州军的兵力,实际上根本没有像完颜守绪预料的那样,被迫分散开来。 在这之后,姜姑娘又提前预料到城东那边的南屏山防线,金军一定会舍生忘死的全力突击。 所以她水陆并进,绕了一个神奇的圈子。不但将一千山地步兵派到了南屏山口要地防守,同时还将大量雷神火箭用船运到临安城头,在关键时刻起到了一锤定音的作用。 整场临安攻防战,总共三个战场全都获得了成功。之后按照士兵的统计,部队中全部的阵亡人数还不到三百,受伤一千有余。可却有六万到七万金军,被击毙在临安城下。 可以说,如果不是姜姑娘的话,这场临安保卫战绝对不会赢得如此轻易。双方的战损比也不会达到这样离奇的程度! 目前,敌军死亡的具体数字还没有统计出来,说实话这还真有点困难。 因为在运河里,还有大几千的金军穿着铁甲沉入了河底,所以根本没法算出精准的数字。 不过这场战斗,毫无疑问是一场辉煌的胜利,这是肯定的! …… 而这时,姜姑娘脸上的神情却看似并不轻松,却让赵锦屏觉得有些不明所以。 等到姜姑娘一回头,看见赵锦屏将军脸上的神情时。却见姑娘摇头一笑,然后抬了抬下巴,像赵锦屏示意了一下满城欢腾的临安百姓。 “如今临安的百姓,对咱们如此欢迎……这不仅仅是因为咱们打了一场胜仗而已。” 此时姜姑娘的脸上带着一片感慨的神色,看着面前漫天飞花的长街说道。 “那还能为什么?”这时的赵锦屏愣了一下,不解的问道。 “我那位郎君……”只见这时的姜姑娘捋了一下鬓边的发丝,语声中带着郑重说道:“他孜孜以求,一心都是为了百姓,所以才会有了今日。” 第2144章:我心深深深如海、伊人在水、冠盖满城 “现在一件件回想起来,方知沈郎用心之深……”只见这时的姜姑娘慨然叹了口气,接着说道: “你想想,如果在满城手持着银票的临安百姓,争相挤兑四海钱庄的时候。要是沈郎不拿出银子,把他们的银票全都换走,会有多少百姓的家因此破败穷困?” “当时,数千万两银子就像打水漂一样付了出去,却由此收获了临安百姓的民心。说实话,便是我都没有这样的格局!” “更何况,沈郎带着五百墨字营全灭西夏铁鹞子,在淮南东路格杀金国十二万大军……沈郎宁可自己去拼命,也要护得百姓平安。他从来都是宁肯自己吃亏,也愿不让百姓受损。眼前的这一切,都是他多年的心血换来的!” “哪怕就是我,要没有沈郎训练出来的军队、制作出来的武装,又怎么可能和完颜守绪数十万大军,在这里硬碰硬的作战?” 当姜姑娘说到这里的时候,就见赵锦屏也是脸上带着一片肃然,重重地点了点头。 经过姜姑娘这么一说,赵锦屏才意识到他们那位统帅,在这之前到底付出了多少,才赢得了城中这些百姓们的尊重! 而这时,就见姜姑娘脸上神色淡然地说道:“终归……郎君的一片心血,却不一定为世人所知。” “所以沈郎可以公而忘私、心无杂念。可是咱们这些人,却不能如此!” “沈郎种下的庄稼,总该有人去收割。有些人身在福中,却不知沈郎的恩德,咱们就应该让他们知道知道!” “统帅心中只有百姓,没有天下霸业……”说到这里时,就见姜姑娘一转脸,目光看向了赵锦屏。 “……那自然就该有人,把霸业送到先生手上!”此时的赵锦屏,也一霎时就明白了姜姑娘的意思。就见他毫不犹豫的,就说出了姜姑娘这句话的下半句! “这天下,原本就应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就见此时的赵锦屏脸上一片激动。他向着姜姑娘深深一点头,又看了看前面花团锦簇般的临安城。 只见他脸上带着一片郑重和肃然说道:“若说德配天地,谁能强得过咱家统帅?” “说得好,”这时,就见姜姑娘听着赵锦屏的这一番慨然允诺,她的一双妙目里,随即便露出了笑意。 随后就见她转过脸,淡淡的向着赵锦屏说道:“现在,赵将军可以通知那个在苏州洋上,等候消息的赵与芮了。” “告诉他临安光复,金军败退……他可以进城了!” …… 此时此刻,在临安日报社里开版加印的连临安日报,连篇累牍的全都是今天临安城上的战事。正在印刷机上“刷刷”的滚动。 不住的有刚出炉的报纸,一下印刷机就被派发到了百姓手中。 其中那些精彩的战场描述,全都是出自记者亲眼所见,自然是热血澎湃,让人读来倍感真切,简直是如在眼前。 而在报纸上,还印着不止一副让人心潮奔涌,活灵活现的插图。在这其中,最具冲击力和震撼性的就数两幅图了。 其中一张,就是那个小战士中箭而死前的一刻,双手伸向临安城墙的图片。 而另一张,则是余九郎怀抱着那个小女孩,在烈焰中向着敌军开火的画面! 英雄! 这两张图片很快就被临安百姓深深的记在心里,使得他们最终明白了,这两字的含义! …… 在大街上,余九郎正领着两个卫兵,抱着一大堆礼物向众安桥的方向走去。这次他要过去,向常如冰的父母求亲。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他已经因为那张图片,成了整个临安城中的风云人物。 而这个时候,常如冰的事迹也在临安父老的口口相传中,渐渐流传开来。 这一桩英雄救美、倾心相许的事迹,也让临安城里的大姑娘们,一个个的芳心蠢蠢欲动。 他们在各自的小楼上或是窗扇后面,目不转睛的看着路过门口的通州军,全都在跃跃欲试的寻找着自己的目标。 …… 当余九郎敲开众安桥下,常家的大门时。开门的一个老者见到了余九郎之后,顿时就愣了一下! 余九郎惊讶的看到这个老者的双眼,瞬间就瞪得跟条金鱼一样圆……随后他就举起了手里的报纸,看了一眼上面的照片之后,又看向了自己。 转瞬间,他目光就在报纸和自己的脸之间,“唰唰”的走了六七个来回! “余余余余……”只见这位老者一脸惊诧喜悦,指着余九郎,连说话都不利索了。 眼看着这个可能是自己老丈人的老者,现在被震惊得语无伦次,分分钟有把自己憋死的趋势。余九郎连忙说道:“在下余九郎,长者可是姓常?” “我?我姓……我我……” “爹!”这时候,大概是屋里的常姑娘见到自己的爹竟然如此失态,她急忙就在里面娇嗔的喊了一声。 这一声娇啼,倒是立刻就让余九郎确立了战术目标。 他现在也顾不上去管自己的岳父有多紧张和惊讶,索性“噗通”一声,直接便双膝跪倒在这位老者的面前。 “在下通州军余九郎,特来向常老丈求亲……您甭看了,报纸上那个人就是我!” 这时的余九郎,看着面前惊诧得光张嘴说不出来话的老丈人。他一句话没说完,到底还是露出了骨子里那股豪气! …… 而这时的单启东,则是站在城中心的钟鼓楼上。正双手颤抖着,从怀里拿出了一寸多厚的一大叠房契! 就在这一日之间,临安城内的房间来了一次蹦极一般的波动。在房价极度走低之后,总共一袋子海水养殖珍珠,被这位单启东先生换来了数之不尽的官邸豪宅。 然后没用上两三个时辰……价位又离奇的恢复了! 如今在他手中的那一沓房契里头,每一张都价值数十万两白银! 这时的单启东怔怔的看着手里的房契,就觉得自己全身的血液,都冲到了头顶上! 第2145章:城头王旗只随风、梦回临安、血路追兵 “能知三日事,富贵已千里……古人说的果然有理!”猛然间,就见单启东大声说道:“当真是什么生意,也比不上打仗挣钱多啊!” 此时的他哪里知道,他效力的那位统帅沈墨,心中所知的可不仅仅是三日而已……九六而是整整八百年! …… 这时的张天如站在城墙上,看着下面满城欢腾的情景。 此时他身上的白衣也在簌簌而抖,显然张天如的心绪也是激荡难平。 “沈云从啊沈云从!” 张天如的口中喃喃的自语道:“你让我不偏不倚,你让我公平公正,你让我信奉真理!” “可是值此国难之际,在这个民族危亡的时刻,只有你还肯救人……救人就是真理!” …… 这时,赵与芮的船队已经从苏州洋驶进了钱塘江。 当这位皇帝带着身边的文武百官,看着面前花团锦簇的临安。心中真是起伏澎湃,激动万分。 临安,这个让他魂牵梦绕的临安! 有了它,即便是僭越之主,看起来也会像一个天朝大国的皇帝。可是失去了它,便是王朝正溯,也会变得像个偏居一隅的小朝廷。 如今这座临安就在他的眼前,经过了这一番波折之后。这座锦绣之城又被他的兄弟沈墨打下来,重新交回到了他的手里。 当然,这时的赵与芮和他手下的群臣还不知道。他那个皇宫已经被人布置得精彩绝伦,正等着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 而就在同一时刻,他那位正在逃难的兄长赵与莒,心情却跟临安城里面的赵与芮截然相反。 在他们逃跑的这一路上,鞑官营的统领宋玉鳞毫不犹豫的劫夺了两个富户的庄园。 他倒是也没动人家的金银财货或是女眷,而是把富户家里大量用于牵拉马车的马匹全都抢夺过来,交给了文武百官骑着。 所以现在,他们这支队伍也终于成了一支全部在马上奔行的骑兵。然后他们就向着绍兴的方向,一路迅猛的狂奔了过去。 在这中间,那些御林军也就罢了,他们毕竟是当兵的,身板儿多少还熬得住。可是那些穿双袜子都得丫鬟伺候的文臣,却被拉车的劣马颠得七荤八素,狼狈不堪。 这甚至弄得这些文臣中,还生出了一些微词。说是那个宋玉鳞飞扬跋扈,他下令用这样的速度奔行,明显就是在整他们。 此刻那些文官看向宋玉鳞的眼神,每个人都是翻着白眼,心里面几乎没有一个不对他暗自愤恨的。 其实这也难怪,原本在这些大臣之中,明白事理的那部分就全都被沈墨救出去,带到新宋去了。所以剩下的基本都是一心钻营的官儿迷,或者是贪愎无能的蠢蛋。 所以这满朝文武,几乎没一个是明白事理的。在他们看来,武将天生就应该被他们吆来喝去,像狗一样使唤。 可是如今,整支队伍的行止却都掌控在宋玉鳞的手中,这当然引起了他们的不满。 即便如此,这些文臣也没有一个敢把意见说出声的,大不了就是用眼神偷偷的交流一下罢了。 现在他们的心里可是清清楚楚,这个宋玉鳞,真是谁敢炸刺儿就剁谁! 刚才就连殿前侍御史,他都敢当着皇帝的面像油条一样砍成两半,更何况他们这些小官儿了! 甚至就连赵与莒本人,现在也被颠的几乎散了架。可是这位皇帝还是咬着牙坚持着不出声。 然后没过多久,很快的从赵与莒到那些文臣,他们心中的想法立刻就是幡然一变,甚至开始感谢起那个宋玉鳞来了。 引起他们这个变化的原因,就是没过多长时间,他们身后的大队金军就追上来了! 事实证明,他们之前跑得无论多快,都还是不够快! …… 当赵与莒听见后面的马蹄声,有如海啸一般响起,不知有多少金军正在追来。就见他的脸立刻吓得,立刻就像是蒸饼一样煞白。 可是这时,赵与莒却见那位宋玉鳞的脸上丝毫没有慌张之色。他立刻下令,让自己的部队携裹着所有文武群臣加快了行进速度,继续向前狂奔。 可是他们的铁甲重骑,毕竟不如轻骑兵的速度快。眼看着对方越追越近。这时的赵与莒和文武群臣,已经被吓得手脚冰凉! 他们现在一回头,就能看见对方的兵马在他们后面,简直就是遮天盖地,无边无沿。这要是被人追上来,整个朝廷肯定就被一窝端了,哪里有人还能幸免? …… 就在这时,眼看着到了一处山口。就见宋玉鳞果断地率兵停了下来。 然后他让五十名鞑官营的战士,带着赵与莒和文武群臣的队伍继续向南跑。而他自己则是率领着剩下的四百五十名鞑官营战士,回头便向着对方的千军万马冲杀了过去! …… 这个宋玉鳞,他得多傻呀! 这时的赵与莒他们一边向南策马狂奔,一边还在心里忍不住想道:“对面的那支军队有那么多人,就是全都站在那里让他们砍,这四百多人也未必杀得完!” 可是刚才,他们居然返身就往回冲,这不是活腻了是啥? 随后,在狂奔的赵与莒他们身后,就传来了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喊杀声! …… 之后的赵与莒,一路胆战心惊的策马狂奔。又跑出去了二三十里之后,这才听到身后沉重的马蹄声响由远至近而来。 当他们回过头时,只见那位宋玉鳞,竟然带着自己手下的鞑官营赶回来了! 当赵与莒远远的抬头看去时,就见那支的队伍里,既没有空着的战马,看起来人数也并没见少……这支队伍,竟没有任何的减员! 他们跟之前唯一的差别就是,如今他们连人带马,身上的铠甲缝里也不知插了多少支羽箭。 同时,糊在他们身上的黑红色血浆也是越发厚重。随着对这支队伍赶来,一股浓重的血腥味,随即便是扑面而至! 很明显,这是宋玉鳞带着自己的鞑官营一顿冲杀,击退了敌军的追杀之后,又毫发无伤的又撵上了他这位天子! “这都是些……什么人哪!” 此时,不但是赵与莒,他们队伍里从官员到御林军,已经完全被这只悍勇无敌的军队惊呆了! 第2146章:沧海横流英雄地、纵横捭阖少年行 即便是在敌军千军万马之中杀了一个来回,这支重装铁骑依然是稳稳的前进,不见他们身上有任何疲惫倦怠之色。 跟他们相比,反而是那些身上没穿着沉重的盔甲,也没经过作战的御林军,却是一个个骑在马上累得气喘吁吁。 而那些大臣们就更别提了,他们现在就像是三伏天的狗一样,被累的只剩下张着嘴,吐着舌头大喘气的份儿,几乎连句话都说不出来。 “这就是差距啊!” 这时的赵与莒才意识到,正在“保护”着他的这支鞑官营,究竟有多厉害! 金军的战斗力对上御林军,自己的禁军差了多少那就不用再提了。赵与莒每次想起来的时候,眼睛里都是含着一泡眼泪。 可是人家鞑官营才五百人,就能把数万人的金军打退! 再往深处想……沈墨当年可是凭借着五百墨字营,就能将三万这样的铁鹞子打得全军覆没! 甚至面前的这五百鞑官营也是沈墨当年抓来的俘虏,是那三万铁鹞子中的一部分! 要是这么说起来,通州沈墨的军力和大宋的禁军比起来,这是究竟差多少啊?还能比吗? 一想到这里,赵与莒就觉得自己这回算计沈墨,不就是活脱脱的找死么? …… 没过多久,后面的金军果然又追了上来。宋玉鳞在找到了一个险要的地形之后,再一次返身杀退了敌军,然后追上了队伍。 到了这个时候,赵与莒心中已经对宋玉鳞和他这支勇猛无敌的鞑官营,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情绪。 毫无疑问,宋玉鳞这家伙飞扬跋扈,就连赵与莒自己的性命现在都捏在人家的手里。这让天子赵与莒的心中极为警惕,已经对这位宋玉鳞无比忌惮。 可是与此同时,这支军队却接连从敌军手上救下他们的性命,已经整整三回了! 如果不是宋玉鳞的话,赵与莒丝毫都不怀疑,自己就算有多少条命也被敌军的马蹄踩成泥了。他现在还能气喘吁吁的向着绍兴的方向跑,可以说完全是这位宋玉鳞的功劳! …… 原本他们以为,敌军还会锲而不舍的追来。 可是就在金军骑兵再一次接近他们队伍的后方时,当宋玉鳞想要第三次返回身去冲杀之际。他们却听到敌军的阵营之内,陡然间传出了一声悠长的牛角号。 就见身后的万千金军,就如同退潮的洪水一般转身向北,没用多长时间就消失在他们的视线之内——金军居然撤退了! 这一下,整个队伍里的人同时都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大家这时才纷纷热泪盈眶的感谢上苍,他们都意识到,自己的这条小命很有可能是保住了。 赵与莒也是心中如释重负,就好像是自己重新托生了一回人一般。 此刻他身边的那些文臣立刻围拢过来,不失时机的大拍马屁,说是敌军兵退是因为天子的洪福所致。 赵与莒在一危险退去之后,脾气也好了许多。他一边含笑跟着那些群臣们敷衍,一边偷眼打量着队伍前方,那个为他开道的宋玉鳞。 看着这个背影,赵与莒的眼中,一道阴晦的寒光一闪而过! …… 与此同时,在文臣队伍里。 史弥远坐在马上,一边不顾形象的用袖子擦着自己额头上的冷汗,他的目光也在看着宋玉鳞那边。 “史相您看这……”这时候,在史弥远的身边的梁成大,见到史弥远的眼神不住的向着宋玉鳞那边飘,于是他也不失时机的向这着位恩相问计。 “等着吧,他蹦哒不了多长时间了。”就见史弥远傲然一笑之后,轻蔑的摇了摇头。 “哦?恩相此言,这是何意?”就见梁成大在旁边,还是不解的问道。 “那还用问吗?”史弥远一边缓缓的策马前行,一边向着梁成大笑了笑。 “等咱们到了绍兴之后,那里的十二万军队就会和天子会合。”就见史弥远脸上的皱纹挤在一起,笑得就像一朵盛开的菊花一般。 “所以一旦咱们到了绍兴,宋玉鳞这只区区五百人的军队,又能管得什么用?” “要知道,咱们那位天子可从来不是个宽厚仁慈的主儿。”史弥远笑着对梁成大说道: “只要天子到了绍兴,然后命令当地的军队作为天子近卫,贴身保护圣上的安全。这支铁骑和那个宋玉鳞就会失去在天子身边的优势。在这之后,他们还不是在天子的手上,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你别看他现在飞扬跋扈,到了绍兴后,不管是要杀要剐都是天子一念之间的事。让他蹦哒吧!”史弥远看着前方宋玉鳞的背影,阴恻恻的笑了笑说道: “这个小子带兵打仗或许有一套,可是要说到权谋诡计……别说他比不上隐忍狠辣的天子,就是咱们这支队伍里,随便拿一个人出来都比他强!” “小小年纪就学人家做权臣……那有那么容易?很容易死的我跟你讲!” “对对对!恩相所言极是!哈哈哈!”这时的梁成大闻言也是眉开眼笑,跟着心情不错的史弥远凑趣的笑了起来。 就在他们各怀鬼胎之间,这支队伍慢慢的向着朝这南方而去。眼看着大约明日午时左右,他们就将抵达绍兴府的辖地了。 离他们的目的地绍兴越近,这支队伍里的氛围也开始渐渐奇怪起来。 此时的赵与莒,若有所思的看着他前面率军而行的宋玉鳞。和他身边的那些文武百官一样,他们脸上皮里阳秋的笑意,已经是再怎么遮掩也掩饰不住。 而这时的宋玉鳞,却似毫无知觉一般,只顾着头也不回的带队前行。 …… 到了傍晚时分,新宋天子赵与芮的船队,也开进了临安城。 在这一路上,他们有意捡着御街旁边的河道前进。天子船队从清波门进城,一路上十余只大船经过了仁美坊和清河坊,然后又顺着朝天门和望仙桥一路转道向南。 在路上,他们先去太庙祭拜了祖先,之后这支队伍就开始浩浩荡荡的开向了皇宫。 第2147章:一街彩衣迎天子、满楼红袖歌舞声 眼前是熟悉的临安胜景,到处都是一片欢乐沸腾的场面。此时的赵与莒和新宋朝廷的文武群臣看着面前的情形,一个个晕晕乎乎的就像是漂浮在云端一般。 这一切不知为什么让人觉得如此的不真切,就像是在梦里似的九六。赵与芮他们心潮涌动,热血沸腾,双眼贪婪的看着面前的情景。 满城繁花似锦,四下欢声雷动! …… 满大街的人们都歌唱着欢快的戏词儿,在街上欢欣鼓舞的相互庆祝。就连行院里的姑娘们都像节日到来一般,拿出了乐器演奏歌唱,弄得街上热闹非凡。 临安百姓见到天子船队过来,也纷纷向着这位旧日的大宋天子发出欢呼声。街道上时不时有维持秩序的部队来回巡城,他们的脸上也满带着笑容。 时不时有通州军的战士在临安城中赏花逛景,他们看中了什么,就掏出怀里的大把银钱买下。有的时慷慨的店家不跟他们要钱他们还不高兴,还把银钱硬塞到商家的手里。 在这期间,临安的百姓看到这些战士在方才作战的时候,那真是勇猛坚决,犹如虎狼一般。可是现在再看他们,这些年轻人脸上亲切和蔼、满带着笑意,一个个就像自己家里的子侄一般随和。 而且在他们的身上,还深藏着一股自信与从容的底蕴,更是显得英武非常。 临安城的姑娘们,见到这一个个一身英武之气的年轻战士,发现他们彬彬有礼,见到自己火辣的眼神还会脸红。姑娘们的心里也不由得备受鼓舞。有一些大胆的已经忍不住开始跃跃欲试了。 那些商户们不久之后就意识到,这些战士们的消费能力时实在是惊人! 没过多久,他们的钱笸箩里,大片的通州银币就开始闪耀着摄人的光芒。使得他们再看这些士兵的时候,甚至觉得他们每个人都像是微服私访的大官一样,怎么腰里面会揣了这么多钱? 一街彩衣歌舞,满楼红袖相招。 天子回来了,临安城安然无恙,金军被击退,沈郎依旧所向无敌。 一切好像是从未变过,但是此时临安城中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其实有些东西还是在潜移默化之中渐渐的变了,而且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 赵与芮一进城,立刻就想召见这次解救临安的大军统帅姜瑜馨,可是姜姑娘却并没来见他。 要是姜姑娘来了,她就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对赵与芮行叩拜之礼,咱们那位姑娘心里却并愿意干这种事儿。她可不像沈墨,能厚着脸皮在众人面前说跪就跪。 另外君臣相见,皇帝难免有些场面上的勉励之言,姜姑娘为了礼貌怎么也得说几句誓死效忠之类的话。 这种场面对于姜姑娘而言也是能免则免,能不去就不去了才好。 于是过来向姜姑娘传旨的太监统领,很快就得到了姜姑娘的当面回复。 就见这位年轻美艳得不像话的大军统帅,笑着向这位传旨太监说道: “眼下末将虽然收复临安,但是金军数十万尚在天子卧榻之侧。我蜀山军团负责镇守临安,巴山军团还在率领骑兵军贴近金国大队,防止他们去而复返。” “眼下军情如火,似安实危。还请贵使回复天子,恕妾身军务繁忙,难以伏阙拜谒。” 这时的这个传旨太监听到了姜姑娘的话,脸上难免也露出了错愕之色。 说实话,姜姑娘就在临安城内,和天子只有咫尺之遥。人家皇帝降旨相召她竟然敢不去,这也真是胆大之极! 姜姑娘看见了这位太监统领的神色,随即也笑着拿出了一封信道:“请贵使将这封信转交天子,圣上一看便知。” 这个传旨太监接过了信,见到这位姜姑娘确实不肯领旨。他也没招儿,只好悻悻然的回去了。 …… 赵与芮接到了消息,听到姜姑娘不肯来见他,他也不由得苦笑了一下。 此刻这位天子正好走到皇宫门口,眼看着巍峨的皇城就在他的眼前,等着他故地重游。赵与芮接过了那封信,也是叹息了一声。 在他旁边有位新宋臣子,则是阴沉着脸嘀咕道:“天子相召,那姜瑜馨竟然不肯奉诏?说什么军务繁忙,这分明是有意怠慢!此女……” “住口!” 这时的赵与芮一回头,就是一道凌厉的目光向着身后看去! “谁再胡说八道,信不信我马上就把你弄回家种地去!”赵与芮也不管是谁说的,劈头盖脸就向着身后的群臣来了这么一句! 大家一见天子如此维护通州将帅,也不由得长叹了一声,再不说话了。 …… 这时的赵与芮一边打开信封,一边心里苦笑着想道:“这回姜姑娘不来也是正好,省得到时候还尴尬。” “人家立下了这般大功,我却拿不出来什么赏赐。这收复临安的功劳,我别说口头勉励了,就是给的稍微少了点儿,都显得我这个天子没面子!” “更何况真要论起来,人家还是我嫂子……倒还真是不见更好。” 想到这里的时候,赵与芮拿出了信纸,倒想要看看姜姑娘在信里向他说些什么。 可是没想到,他一打开信签就见到了满纸熟悉的字体。这哪里是什么姜姑娘的信,分明是出自沈墨的手笔。 赵与芮站在宫门前,便将这封信仔细的看下去,就见上面写着: “臣沈墨向南遥拜,具禀吾皇:” “想天子悉闻此书之时,圣驾已归临安,一应行程谅必安好。近日之战,金虏入寇大军自有臣分兵击之,必取全胜,还望天子勿忧。” 看到这里的时候,赵与芮暗自点了点头。 这时他这才知道,这是沈墨早就写好的一封信。就等着手下将士收复临安之后,见到自己的时候转交给他。 眼见得敌军数十万汹汹而来,沈墨却有如此把握,赵与芮也不禁为之动容。之后他又接着向下看道: “唯今之战,我朝大患不在金虏而在蒙古。金虏虽强却被蒙古所败,接连丧师失地。是贼酋完颜守绪以行此绝险之举,实乃不得不为之。” 第2148章:一纸拳拳君臣意、万死不负儿女情 “说的对,金国这么厉害,不还是被蒙古打得跑到了大宋?”看到这里的时候,赵与芮也不由得眉头一紧。 当赵与芮见到下面的文字,不由得心头又是一震! 只见下面写着: “今臣已率军前往临洮,侧击蒙古入寇之军,免我朝与金虏大战之时被蒙古所乘。是以天子回銮之际未及贺拜,臣之罪也。” “原来沈墨带兵去打蒙古人了!”赵与芮惊讶的想道:“怪不得攻克临安这么大的事,他却没有亲自赶来!” 一想到沈墨手中的军力,他一方面要派人打下临安,交到自己的手里,另一方面又要继续进兵,击溃完颜守绪的入侵金军。 同时他还要派兵防守通州和蜀中这两个不容有失的战略要点,而且沈墨竟然还带了人,远赴西北阻击蒙古大军去了! 这得多少军力,多强盛的武装才能做到? 想到这里,赵与芮也不由得对沈墨生出了一种看不清楚的感觉。 就在这短短数年之内,沈墨究竟做了多少事,才有了今天如此强盛的实力?相比之下,他自己这位天子所做的事……还真是让人汗颜! 满说是蒙古人了,现在即便是完颜守绪御驾亲征的这支大军,要是没有沈墨,他赵与芮的大宋军队肯定也会被金军撵得满地图乱窜……又怎么可能收复都城临安,把局面打成现在的这副样子? 一想到这里,赵与芮也不由得心中暗自感叹。 随后,就见沈墨的这封信结尾之处写道: “值此天下汹汹之际,臣唯拼死血战以报圣恩。对金蒙来犯强虏,墨敢不披肝沥胆,以全天下乎?” “故此兵危战险,未敢稍退;马革裹尸,方显臣节。” “臣沈墨再拜,叩谢天子信重厚恩。” …… “唉!” 看到这里时,赵与芮一想到沈墨正在苦寒的北方,率军对抗蒙古的强军,赵与芮也不由得心绪难平。 当他翻过信纸,就见后面又写道:“伪宋天子无德,金虏至时,临安禁军必不死战,谅非军卒之过欤。” “陛下可恕诸军之罪,已收其心,则数万大军唾手可得。” “臣之南下巴蜀两军,必逐残虏以竞全功。临安卫戍,理应交由天子圣裁。” 沈墨的这封信,到这里就已经全部写完了。 此时的天子赵与芮放下了信纸之后,不由得仰天长叹了一声! 这个沈云从,他写这封信的时候临安还在赵与莒手里,可是他连居然连这些事,都替自己想好了。 在最后的那一段话里,沈墨早已预料到金国大军赶来时,临安城内的禁军势必防守不力。沈云从已经将今日的局面,提前就推演得清清楚楚。 所以他在信里,把禁军抵抗不力的罪名,索性一股脑都推到了那个宋朝伪帝赵与莒的身上。 非但如此,沈墨反而让自己用赦免禁军保护临安不利这个理由,收服临安城内的禁军。使得自己这位大宋天子的手上,一下子就多了数万人的武装力量。 在这里面,沈墨似乎还隐隐的提醒赵与芮,不要把当初禁军跟随赵与莒谋反的事再放在心上。而是建议他既往不咎,就此重新把禁军抓在手里。 而沈墨自己的兵就要从临安出发,继续和完颜守绪作战,沈墨也正式把自己的士兵从临安城里全数抽离出来,把临安毫无保留的交还给了他这位天子。 这样的举动,说明沈云从来都没有和他这位天子离心离德。反而沈墨的胸怀坦荡无私,已经在这封信的字里行间中,显露得清清楚楚。 这样的人,行事光明磊落,真是让赵与芮想起来就觉得暗自心折,佩服不已! 赵与芮在心潮翻涌之际,也把沈墨的这份情谊牢牢记在心里。只待将来一有机会,就好好报答这位兄弟。 当天子把这张信纸装入封套,揣到自己的怀里。随后转身便向着身后的群臣说道: “这封信是沈云从写的,用不了多久,他的大军就要出发跟金军继续作战。临安……他已经交到了朕的手中。” “即是如此的话,咱们赶紧进宫看看,还有什么好东西给朕剩下没有?” “到时候拣选出来些好的,趁着通州军没走,赶紧给姜瑜馨元帅送去作为赏赐。要不然朕这皇帝当的也太没面儿了!” 此时赵与芮满面春风,精神异常振奋。这些群臣们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却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说沈墨的坏话,以至于大煞风景。 毕竟现在天子心里正在感动,沈云从也刚刚立下大功。这时说出什么不利于沈墨的话,除了挨喷绝没有什么其他的下场。 于是这些人就随着赵与芮,一起向着皇宫的宫门走去。 可是没过多久,这些朝臣们就发现了异样! …… 只见巍峨的宫门上,插着几支金国制式的雕翎箭。门口的汉白玉台阶上,满是一行行点滴的鲜血。像是有人负伤逃走时留在地上的痕迹。 一见到这样的情景,大臣们顿时就是一惊。连忙开口让天子暂时留步,生怕皇宫里还有什么危险。 赵与芮见到脚下触目惊心的血痕,也把他吓了一跳。 可是随即就见他皱了皱眉,回头向着阻止自己进宫的群臣说道:“真是糊涂!都到这个时候了,通州军怎么可能让临安城里,还有金军的残余部队活动?” “尤其是这皇宫,可是天下首善之地!要是这里进了金军,姜瑜馨元帅不把他们杀干净了,怎么会放心让朕过来接收?” “不过是咱们来的快了一些,这些杀敌的痕迹还没来得及打扫而已……你们都慌什么?” 说到这里,赵与芮的神情已经渐渐严厉了起来,他不以为然地说道: “人家沈云从的兵,和金军浴血奋战都不怕。咱们这个坐等着接收临安城的朝廷,见到几滴血就把你们吓成这个样子!” 说到这里时,就见赵与芮向着太监大声说道:“把宫门给我打开,有特么什么可怕的!切!” 第2149章:杀意直冲琉璃顶、敌寇血染奉天宫 见到这位天子发出了命令,自然有太监上去打开了宫门,赵与芮毫不犹豫的迈步走了进去。 在他身后的文武群臣见到皇上都进去了,这些人自然也得悻悻的跟着。 随后,当他们来到了大内大门和二门间的空场上,就九六见文武群臣连同天子赵与芮,全都是身上激灵灵的一颤! 此时展现在他们面前的,赫然是一副极为血腥残酷的画面! …… 眼见得皇宫的二门已经被爆炸物炸出了一个硕大的洞。隔着这个洞,还能看到里面的门栓已经被炸成了两段。 地面上横七竖八全都是金军的死尸,这些人呲牙咧嘴的一个个死不瞑目。浑身上下的衣甲糊满了鲜血,如今已经快要干结的污血都变成了紫黑色。 这些金军死鬼的样子分外狰狞,而且个个都是尸体不全,明显是被通州的火药武器给炸死的。 此时宫门上和台阶上,还有这些文武群臣的脚下,全都是一片淋漓迸溅的血迹! …… 赵与芮身后的吏部尚书真德秀大人,站在原地看着这幅触目惊心的景象时,忽然觉得自己脚下软绵绵的,这位老臣立刻就低下头向下看去。 随后他赫然发现,就在自己千层底儿朝靴下面,踩着一块不知是什么脏器的器官! 如今这个玩意儿露出了黑色的一角,正被自己雪白的朝靴鞋底踩的“滋滋”往外冒血,还发出了一阵轻微的“咯咯”声! 真德秀猛然间一个旱地拔葱,就从地上跳了起来! 当他落地之时,就见这位老臣两眼一翻白,一个狮子摆头就昏了过去。 而这时进了宫门的文武群臣,才陡然间醒悟过来。 只见他们中一片惊呼声此起彼伏,已经有人开始连滚带爬的往外跑! …… “看起来应该是肺。” 赵与芮走到了真德秀的面前,示意大家把这位老人扶起来,然后他又低头看了一眼,真德秀踩在血泊里的那块内脏。 这时赵与芮的心里也是突突乱颤,虽然他的脸色也有些苍白,但是这位天子却装作强自镇定的样子,竟然还对地上那块内脏发表了一句评论。 要说这个皇帝,其实却比面前的大臣们要强得多了。 毕竟他还曾经跟沈墨一同在皇宫里出生入死,要说这被火药武器炸碎的死尸,他见过的可是真不少。 就连那位前朝太子赵竑被沈墨的手榴弹炸得浑身破洞的样子,他也不是没见过! 更何况在沈墨和赵与芮在大殿顶上拼死抵抗那天,这位天子还亲眼看到两个死灰营战士,一举炸死了三千多御林军! 所以说尸体对于这位天子来说,其实也不是第一次看到,冲击力已经没那么大了。 可是这些大臣们又哪有赵与芮的经历?此刻他们一个个站在那里,两条腿不是软得支撑不住身体,一个劲儿的往下出溜。就是像弹琵琶一样,颤动得这叫一个均匀! …… “看这个战场的样子,应该是大股金军冲进来之后,匆匆的关上了二门想要负隅顽抗。” 赵与芮一边跨过了死尸往里走,一边还向着身后的群臣分析当时战场上的形势。 “这应该是通州军把关在外面,来不及进去的金军肃清之后,又用手榴弹炸开了被金军关闭的宫门。之后冲进去继续追杀……也就只有这样才能说得通了。” 等到赵与芮进去之后,就见那些文武群臣一个个咧着嘴哭丧着脸,在地上小心的躲避着血泊和尸体,硬着头皮跟上了这位皇帝的脚步。 …… 然后在这一路上,情景也是越来越精彩! 宫里到处都是金军的羽箭和残肢断体,哪儿哪儿都是一片淋漓的血迹。 炸飞的尸体挂在树上,濒死前的金军在粉墙上奋力挣扎时,痛苦得抓挠的血手印触目惊心! 时不时就有一段肠子或者是一颗眼珠,在某处被人发现,如今这座皇宫,已经被人弄得跟个鬼屋相仿! “看起来战斗还是异常惨烈,居然不得不用上了手榴弹……唉!” 赵与芮一边叹息着,一边还在背着手腾腾的往里走。 …… 等到大臣中的大理寺卿乔行简一边走,一边小心翼翼的注视自己的脚下时。猛然间,他却觉得发髻上落了什么东西。 他下意识的一抬头……就看到一滴乌黑的鲜血,正在凌空而下!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啪”的一下,这滴血就落进了他的眼睛里,这位乔大人顿时就“嗷”的发出了一声惨叫! 等到大家回过头时,才发现乔大人原地蹦得老高。在他头上的桂花树中间,还有一支金军士兵的断手。 此时这只手正像仙人指路一般,指尖朝下挂在了树上。手上还缓缓的向下滴着血。 而那位乔大人一边喊叫着一边睁开了眼睛……大家赫然看到,他的右眼里已经是一片血红! …… 见到了这个情景,有的人已经忍不住哇哇大吐起来。更有不少人惊慌失措,脸上都没人色儿了! 按理说敢在皇宫内院呕吐,这罪名可不轻,不过现在赵与芮都懒得去看他们这些人。他现在也是看开了,反正皇宫已经成了这样,也不差他们吐的这几摊! …… 等赵与芮来到了奉天殿门前时,他终于看到了赵金锭给他特意布置的那一幕。 这位天子索性摇了摇头,干脆自己走上门去,亲手推开了奉天殿的大门。 随着大门徐徐打开,那个金军士兵死尸身上正在拼死推门的手,也终于无力的垂落到了地上。 一路走过了金砖墁地的大殿,赵与芮缓缓的走上丹樨。 他神情复杂的看着面前金碧辉煌的龙椅,然后慢慢的转身,坐在了上面。 此时在他的面前,空旷的大殿里一尘不染,而门槛外就是成片的金军死尸。 再往远处看,是这座美轮美奂的大内皇宫。再往前,就是花团锦簇的临安城! 此刻,赵与芮终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别看眼下有这么多死人,可是若没有鲜血浸染,他赵与芮怎么可能重回这里?他又如何能再次拥有这一切? 第2150章:千劫难尽胡尘里、人间自有沈云从 这时的赵与芮终于慢慢明白过来。在敌寇入侵的时刻,唯有让他们流尽了鲜血,将他们炸得粉碎,才能最终保住这些美好的东西! 也只有沈云从……只有他才能做到这一切! …… 在奉天大殿外,一个两个大臣开始吐之后,随即就在文武群臣中产生了奇妙的连锁反应。 见贤思齐之下,效仿他们的人竟然越来越多。 此刻二百多文武臣属,其中倒有一半儿被同伴欢畅淋漓的喷涌所感染,忍不住加入其中,给这

相关推荐: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带着儿子嫁豪门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双凤求凰   珊璐短篇CP文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成瘾[先婚后爱]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南城(H)   薄情怀(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