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准! …… 只见这支蒙古军队,在三四里远之外停下了脚步。 漫无边际的骑兵军阵说停就停,居然也没有一丝拥挤和混乱。 在这之后,只见那些蒙古人好整以暇的跳下了战马,开始穿戴自己的头盔和铠甲,将弓箭和兵刃准备好。 之后,所有的蒙古兵士都换过了自己用于冲阵的战马,然后每个人的备用战马和辎重,就从后方带离了战场。 这些蒙古军人普遍都是一人六马。当军阵中的战马被带离战场之后,随即这支蒙古军队的人数才真正显露了出来。 “大概六万左右,”沈墨居高临下,一眼就判断出了一个大致的数字。 明明是八万大军来此,但是却有两万人不知去向。沈墨都不用想就都知道,另外的那两支万人队一定就像是狼群一样,潜伏在战场的四周! 蒙古人的战术狡猾多变,最善于多点进击。所以沈墨这一次没见到所有的军队,这一点也在沈墨的意料之中。 而此时此刻,眼看着蒙古军的进攻准备就要做好了。 “西夏军为什么不在蒙古人准备战斗的时候,冲过去趁机掩杀?”这个时候,沈墨旁边的李凌杰看着下方的情景,用诧异的口吻向沈墨问道。 “因为他们追不上!”只见沈墨叹了口气,向着李凌杰说道: “你别看他们这些蒙古军,跳下马来穿戴盔甲。但是这边的西夏军一旦要是放弃了自己严整的军阵,想要趁机冲上去捡个便宜,那他们立刻就会正中蒙古人的圈套!” “这支蒙古人的部队想要撤离的话,西夏人绝对追不上。而这边的西夏人一旦开始追击,放弃了自己严整的阵型,那他们给这场仗还没打,就已经输了!” 听到这里的时候,李凌杰惊讶的吐了吐自己的舌头。而旁边的狼人阿旺则是小声的嘟囔道:“真像是我的狼群……” “没错!”只见沈墨一边说着,一边把眼睛凑向了自己的望远镜:“他们这些蒙古人,就是在围猎之中学习的战术,狼群就是他们的老师!” …… 此时,看着下方两面对阵的情景,沈墨的心中暗自想到:“看来那个塔海还是挺沉得住气的,这么大岁数果然没白活!” 随后,就在蒙古人准备好了之后,他们毫不犹豫的就开始了第一波攻势! 随着蒙古军中的号角吹响,军阵中一支军队越阵而出。成千上万匹蒙古马一齐向前奔跑,这支准备冲阵的军队一经出发之后,就如流水一般,在行进中不断的调整着自己的阵型。 当蒙古骑兵坐下的马匹开始逐渐加速的时候。只见一个弯月形的骑兵军阵,已经在疾速奔跑中快速成型。沈墨一眼就看出来,这支军队的人数,正好是在一万人上下。 这是一个蒙古万人队,正由它的万夫长率领,对西夏军队开始了犹如狂风烈焰一般的袭击! 马蹄声震撼着大地,数万匹战马的铁蹄发出的隆隆响声,震得沈墨所在的土洞里,洞壁不断的刷刷往下掉土。 而此时此刻,山下的西夏部队,这时候才开始跳上战马。 只见这些西夏的党项族士兵全都坐在马上,各自手持着弓箭,看着对方滚滚而来的军阵。等着对方进入弓箭射程。 而这支蒙古人的部队,此时已经将速度提到了极致! 只见他们战马之间相互的距离并不密集,反而显得有些稀稀落落。可是就在这个并不严整的阵型当中,一股强悍至极的杀气,已是冲霄而起! 几乎就在蒙古军进入西夏人射程的一瞬间,沈墨就看见西夏军中的那位金盔金甲的塔海将军,猛然放下了他高高举起的右手! 随即,一身浑厚的号角声,犹如狂风一般突兀的响起! 一瞬间,西夏军阵之中的士兵全体张弓搭箭,一个齐射就向着对面的蒙古人射去! 可是,就在西夏人号角声响起的那一瞬间,蒙古军的万人队居然在这一刹那之间,开始转换阵型! 就见蒙古军这支犹如弯月一般,两边突出中间凹陷的军阵就在一瞬间从中分成了两股,分成左右两方,犹如两条怒龙一般倒卷而回! 就在西夏人的箭雨腾空而起之时,蒙古人的部队已经开始了这个流畅之极的转向。 而此时马上的每一位蒙古骑手,在转弯中到了最接近西夏军阵的那个位置的时候,他们就同时张开了自己手中的角弓,将箭矢向着西夏的军阵飞射而去! 此时此刻,双方两个军阵之间的距离,几乎恰好是角弓射程的极限。 而在西夏这一波箭雨射出去的同时,蒙古人这两条长蛇一般的阵势,也在一边转向一边向着对方抛射。在最接近对方的位置上不断的向着西夏阵营发射羽箭。 顷刻之间,蒙古人两边各五千人的部队,已经转向完成! …… 这个时候,沈墨更加清楚的看到了蒙古人身上的装备。 只见他们的身上,要不穿着整块皮革缝制的皮甲,上面用铆钉钉着大大小小的铁甲叶。 要不然,他们身上就穿着套头长衣一般的锁子甲。那些组成锁子甲的铁环上面,甚至都不是金属的亮光,而是涂抹了动物油脂之后,发出的乌黑油亮的光芒。 第1185章:滚滚铁流何能挡、骑射之姿、天下无双 在这飞快的一瞬间,两支部队各自的一轮箭矢,已经在空中呼啸着交错而过! 就在这一刹那,此时在小山顶上的沈墨,几乎立刻惊呼了出来! 只见蒙古大军正前方,一片箭雨就如同密林一般射在了地上,纷纷钉在黄色沙土的地面,宛若一大片密集的茅草。 而与此同时,西夏的军阵里,却是倾刻间被射的人仰马翻! 就在这一刹那,沈墨的心中猛然间闪过了一个词——“精准!” 这些蒙古骑兵,转瞬之间变阵的时机,拿捏得巧妙之极! 他们恰好在西夏弓箭的极限处,拨转马头跑向了侧面。而那些西夏人的箭矢,绝大部分都射在了他们眼前几米远的地上,有的甚至就离那些蒙古骑士近在咫尺! 而在这种情况下,蒙古人射出的箭,却由于骑在马上奔射的时候,借着马匹向前疾驰的冲力,居然比西夏人的弓箭射得稍微远了一些! 除此之外,西夏人军阵中的伤亡,也跟他们的阵型有着很大的关系。 因为在西夏的大型军阵之中,排列在最前面的四排,全都是身穿着厚重铁甲的铁鹞子。这些具装骑兵负担着承受蒙古兵冲击的重要职能。 同时在进攻冲阵的时候,他们也要第一个冲上去,所以大量的铁鹞子就摆在了阵地的最前方,以免被自己人的队形阻挡。 可是,就是这四排骑兵,不到十余米的阵型厚度,却让它们正好处于蒙古轻骑的弓箭射程之内! 虽然这些西夏铁鹞子,连人带马全都包裹着厚重的钢铁,可是蒙古人的箭法却是极其精准,几乎是箭无虚发。 在万余人的军阵齐射之下,难免有西夏的人马铠甲缝隙被这些羽箭射中,随后就立刻给西夏人的铁骑造成了沉重的伤亡! 几乎是在这首次接触的一轮箭雨之中,蒙古铁骑精良的技术和准确的战场预判,甚至是出自本能的战术动作。几乎是在一瞬间,帮他们完成了这次一面倒的杀伤!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沈墨忍不住猛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没想到威震天下的蒙古骑兵,居然他们每一个士兵的技术水准和战术素养,都已经达到了这样的地步! 眼看着那些看似一盘散沙的蒙古骑兵,在沈墨所在的高处居高临下看下去的时候。他们军阵中的骑兵之间却没有丝毫的阻拦和碰撞,而是宛若水银泻地一般的两面流淌开去。 这些蒙古兵,顷刻之间就拨转马头,毫不犹豫的对西夏军阵进行了第二次冲击! 而这个时候,西夏军队在塔海将军的带领下,却是对眼前的劣势束手无策! …… 眼下的情况再明确不过了,由于蒙古人精准的射术,和西夏军队排兵布阵方面的缺陷。让这些西夏人的前锋部队,明显是处于只有眼睁睁被杀伤,而毫无还手之力的境地。 因为他们的弓箭,就在离着对方近在咫尺的地方坠落到地面,对蒙古人的杀伤几乎是微乎其微! 就在塔海束手无策,沈墨在山上看得惊叹连连的时候。只见下方的蒙古人,已经完成了第二次转向奔射! 这一次,他们的动作更加精准无误,因为西夏军阵地前方的地上,林立着的那些羽箭,已经给蒙古骑兵提供了最好的安全坐标! 沈墨看着下方正在进行的这场激烈的对射,此时此刻,他对西夏军的胜利已经一点都不抱任何希望了。 目前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了,这些蒙古人的骑射技术,以及灵活巧妙的战术,几乎不会给西夏人以任何翻盘的机会。 更何况,即便是西夏人现在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势,他们也不可能追得上这只来去如风的蒙古大军! …… 随着第二轮齐射过后,只见蒙古人再次拨了马头,向着西夏阵营冲锋而来,准备进行第三次奔射。 这时候,西夏军的军阵终于做出了反应! 在西夏的中军,两个兵种几乎同时开始迎着蒙古人的兵锋,向前迅猛突击! 排在前方的四排铁鹞子军,在经过蒙古人的大量杀伤之后,还留存下了接近四分之三的兵力可以使用。 他们在领军大将塔海的命令下,这些具装铁骑的马蹄隆隆的向前,开始了对蒙古军阵一往无前的冲击! 而与此同时,始终处在具装铁骑后面的西夏轻骑兵弓箭手,也在迅猛的向前突进! 西夏大将塔海的意图非常明显,他要利用具装铁骑的冲击力,迎面冲散蒙古军队的军阵。 同时,他命令轻骑兵弓箭手向前,进入弓箭射程,以密集的箭矢对具装铁骑发起强有力的支援! 沈墨看到这里的时候,他却在一瞬间,猛的皱起了眉! 西夏大将塔海这一次的战术调动,可以说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却让沈墨的心里觉得异常不妙。 因为西夏这一次的战术举动,实际上是被迫做出来的,这是他们在蒙古骑兵的逼迫之下,采取的被动行为。 如果要是这样的话,西夏军队的这一次战术机动,能够获得多大的成效,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果然,下面发生的情况,恰恰证实了沈墨的担心。 只见西夏的军队脚下尘烟翻滚,开始集群向前冲锋的一刹那,正在向前迅猛冲杀的蒙古骑兵,却在顷刻间队形一变! 他们这支蒙古万人队,就在刹那之间提前一分为二,变成了两队骑兵。 他们居然毫不理会前面的具装铁骑,而是绕过了这支西夏铁鹞子。一左一右分别向着西夏军阵的两面侧翼狂奔而去! “什么?居然不管那些铁鹞子?” 当沈墨看到了这一幕之后,他差点惊奇的把手上的望远镜扔到一边去! 要知道,西夏铁鹞子人马皆着重甲,一旦等他们跑起速度来,天下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够拦得住他们! 就在沈墨惊疑万分的时候,只见排成了四列横队,向前迅猛冲杀的西夏铁鹞子。已经和两翼分开,直接插向侧翼的蒙古骑兵擦肩而过。 随后,就见这支西夏具装铁骑,一往无前的向着蒙古大军的本阵冲了过去! 第1186章:四海纵横应无敌、铁鹞折翼、锋镝如雨 此时此刻,分开两翼的蒙古骑兵则是骑在马上,一边奔驰一边拉动手中的角弓,向着西夏铁鹞子后面的轻骑弓箭手展开了进攻! 这一下,沈墨看见双方的阵型,不由得长长的呼出了一口气。 “这些蒙古军,真是了不得!” 此时此刻,沈墨的心中不由得暗自惊叹了一声。 只见此刻,分开两翼呈纵队形状的蒙古骑兵,和在阵前排成一个长条型阵型的西夏弓箭手,正好形成了一个横过来的“工”字形。 这种阵型,用大舰巨炮时代的海战术语来说,就是那些蒙古人,已经抢占了最有利的T字型阵位! 西夏人的弓箭手为了有效对前方战场进行远程支援,他们的阵型大概有20横列的厚度,但长度却足有一里长! 在这种情况下,蒙古人的整支队伍在经过西夏人的两端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向着西夏弓箭手的阵型两侧射出羽箭。 而西夏那一方,他们中间有五分之四的弓箭手,弓箭的射程却根本够不到蒙古人! 所以一方面,蒙古人能发挥出他们的全部火力,而另一方面,西夏人用来还击的力量却是微弱已极。 也真难得这些蒙古人,他们居然在具装铁骑开始冲阵,西夏弓箭手企图支援的一瞬间,就做出了这样正确的选择! 此时此刻,沈墨已经明白了。 这些蒙古族战士和将领,他们已经经历了数之不尽的战斗。他们每个人对于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都可以在一瞬间做出正确的、有利于自己这一方的反应。 而那些西夏将领却像是一位下了一步之后,看不到后面第二步的棋手。完全不能在对方迅捷如风的动作下,推断出下一步即将产生的后果。 所以西夏人刚才这一步向前突击的决定,顷刻之间就将西夏军陷入了极度不利的境地! …… 此时此刻,只见那些蒙古族骑兵在大量杀伤了西夏人的弓箭手之后,他们毫不犹豫的继续向前冲击。 蒙古骑兵兵分两翼,向着西夏人军阵的侧面,贴着他们阵地的外侧急速奔行过去。 在这一刻,蒙古人的骑兵射出的羽箭就犹如一片锋利的刀片,开始刮削西夏阵地这个苹果的果皮。 只见他们奔行而过的这一路上,奔射而出的羽箭精准的射入了西夏人的阵地,将他们两翼阵地的外围射得一片人仰马翻! 与此同时,随着厚重沉闷的马蹄声敲响,西夏人的具装铁骑,终于冲到了蒙古军阵的前方! 当这些闻名天下的西夏铁鹞子,对了上数万人的蒙古轻骑兵的时候。沈墨的心中暗自想道:“看看这一次,究竟谁是那个最后胜利的获得者?” …… 而就在下一刻,让沈墨万万没有料到的情况发生了! 当那些一往无前的西夏铁鹞子,一直冲到了蒙古军阵前的时候,他们居然就这样毫不停留的冲了进去! 随即居高临下的沈墨就看到,在西夏铁鹞子的冲击之下,蒙古军阵迅速分开了一道人浪,居然让这些西夏铁骑毫无阻碍的透阵而入! 接近一千人的具装铁骑,就这样直冲蒙古军本阵。然而在下一秒钟,观战的沈墨却诧异的睁大了眼睛! 只见西夏具装铁骑所到之处,蒙古人的轻骑兵纷纷闪避退让。他们操纵着马匹,飞快的躲开了铁鹞子的兵锋。 而此刻,在那一千铁鹞子的周围前后左右。将近20米远的范围内,居然没有一个蒙古人的骑兵! 铁鹞子就像是一个拳击手一拳打在了一团烟雾里一样。这些铁鹞子手中的长斧,根本就够不到任何一个蒙古兵! 而此时此刻,在这些铁鹞子的周围却有如雨点般的箭矢,遮天蔽日的向着他们射去! 只见这些具装铁骑拼命的四处冲杀,费力而缓慢的徐徐转向。可是在他们面前,明明是犹如人墙一般的蒙古兵,但是当他们冲到面前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依然还是够不着! 而此刻,这一千铁鹞子却在被蒙古人缓慢而坚决的不断杀伤。 即便是他们的身上西夏瘊子甲坚韧无比,但是铠甲终究还是存在着缝隙。 沈墨眼看着那些蒙古兵弯弓搭箭,将手中的箭矢连珠一般向着西夏人的铠甲上射去,转眼间就将这些铁鹞子身上射的犹如刺猬一般。 即便是再严实的铠甲,也经不住如此雨点一般的攒射。沈墨就这样眼看着铁鹞子一个接一个的倒了下去。 每当一个具装铁骑摔倒,勾连在他们身上的铁链和皮条,就会将身边的一列队伍拖得更慢。 如今,这支名扬天下的铁鹞子就像是被鬣狗围困着的雄狮。他们纵然是左右冲杀,奋力向前,可是却依然没能够到任何一个蒙古兵! 一千人的西夏铁鹞子,就这样慢慢的被蒙古人的军阵吞噬,就像是被他吞到肚子里面消化掉了一般,就此消失了。 当沈墨看到这里的时候,他忍不住暗自摇了摇头。 如今他已经看得清清楚楚,如果下面对战的双方,把西夏人的那支铁鹞子换成他的党项暴风营和女真烈风营,恐怕结果也是一样的! 沈墨制造的板甲,固然能将弓箭对他们的杀伤减到最低,或许能让他们多撑一段时间。但是重甲骑兵到了这些来去如风,犹如水流一般毫无着力之处的蒙古骑兵面前,他们的结果也一定是毫无分别! 到了这个时候,沈墨总算明白了,为什么欧洲那些板甲骑士即便是把自己全身上下封得像个罐头相仿,他们也依然奈何不了这支蒙古人的军队。 这个问题的答案,简直简单得难以置信。因为他们够不着、也追不上这些蒙古人! …… 正当那些西夏铁鹞子,被蒙古人像蚂蚁啃骨头一样慢慢啃掉的时候。而另一边西夏军阵的外围,已经被那支蒙古骑兵的万人队,折磨的死去活来! 蒙古人来去如风,就在西夏人的阵地外面四处盘旋。他们始终就处在西夏人的弓箭差一丁点儿就能够着的距离上。 第1187章:雄鹰未料惊天技、一次齐射、四千铁臂 当他们一旦发现一处薄弱点或是缝隙,立刻就会驱策着战马旋风一般的冲过去,一阵箭雨就将西夏军队射得人仰马翻。 在这之后,随即他们就会拨转马头,再次跑到一箭之地以外,让西夏人无可奈何! 这个时候,眼看着西夏铁鹞子在蒙古人的军阵中消失殆尽之后。只见蒙古军再次派出了两个万人队,向着西夏军阵的前方冲去。 …… 当战争进行到这个阶段的时候,西夏这一方已经完全处于劣势之中。 当蒙古军再次派出两个万人队之后,沈墨立刻就意识到,这是蒙古人黏住西夏军的手段。 如今西夏的溃败已成定局,现在蒙古人已经开始防备他们逃跑了! 就在这个时候,只听得西夏军阵之中金鼓敲响,一排排整齐的士兵开始向后撤退。 这场仗打到现在,那位西夏大将军塔海,终于还是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 当他看到蒙古那边再次派出两个万人队,向着自己正面扑来的时候。塔海一定就像沈墨一样,立刻意识到这是他们西夏大军最后一次的撤退机会。 所以塔海压根没有犹豫,他果断的在那两支蒙古万人队还没有和自己接触之前,下令向后退却。 俗话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当沈墨看到这支蒙古军的作战方式,他才意识到这句话用来形容蒙古部队,简直是再为合适不过了。 对于这些蒙古人而言,硬碰硬的正面厮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样的战斗,从来都不是他们所推崇的。 这些蒙古军队获胜的前提只有一个,就是你永远也打不到我! 那些蒙古人,他们进攻的时候射箭,相持的时候射箭,撤退的时候一边跑一边回头射箭,他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射箭! 据说这些蒙古人能够连续六天六夜在马背上疾驰。他们可以在马背上吃喝排泄,甚至是睡觉。 所以他们可以随时出现在敌方意想不到的地点,找到对方最脆弱的位置。可是当这支蒙古人的军队想要逃跑的时候,天下却没有任何一只部队能追得上他们! 有了这样强大的战略转移和战场机动能力,他们蒙古想不赢都难! 看到这里的时候,沈墨的心里,已经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 然而这时,战局却忽然急转直下! 眼看着塔海的大纛徐徐后撤,西夏人的军阵也开始像退潮一样,向着白银峡中间涌去。而这个时候,那些蒙古骑兵已经飞快的上前,试图粘住这支西夏大军。 这一次塔海想要退回银州城下的打算,很快就遭到了重挫。 毕竟此时蒙古人是在冲锋,而他们西夏人却是在后退。他们双方的速度根本不可能同日而语。所以蒙古轻骑很快的就追上了西夏人的军阵。 就在这个时候,只见西夏人飞一般向后撤退的同时,在他们的阵地上,却留下了一排奇怪的东西。 这些东西是三根交叉的树干被钉在了一起,立在了地面上。而两个这样的三叉木头之间,都有一根极长的圆木相连。 像这样的东西,长约十米。就纵向放置在西夏人的阵型当中。像是马路边的两排栅栏一样,并没有影响西夏军队的后撤。 而当西夏军队跑过这些东西之后,随后就见最后撤退的西夏士兵抬起地上的三叉木头,把它们向着前方一横。将这些犹如栅栏一般东西顷刻间就变成了路障,横在了蒙古人的面前。 此时,沈墨一眼就看见那些架子上面,绷着一片片铁灰色的细丝,这是——铁丝网! 这是沈墨特意绘制了图纸,支援给西夏人的战略物资之一。看到自己的铁丝网居然被西夏人这么用,就连沈墨也觉得分外新奇。 这些西夏军人,他们不像沈墨那样将蛇形铁丝网撑开,直接排列在地面上,最多也就是在地上打上几根木桩作固定。 看这些西夏人的用法,他们居然把这些铁丝网当成了可以反复回收利用的装备,作成了一可以供人抬来抬去的路障! “他们这些人,也有铁丝网?”这个时候,还不太知道里面内情的利州路老兵王桐见到了铁丝网的样子之后,不由得惊讶的叫了一声。 随后,就见王桐遗憾的晃了晃脑袋。 “可惜这么好的武器,却被他们这些人扔在地上,掩护自己撤退!这些西夏人可真能糟蹋东西!” 听到了王桐的这句话之后,只见沈墨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王桐并不知道西夏人除了铁丝网,还有钢臂弩。而此时此刻,沈墨已经猜到了那位西夏统帅塔海将军的计策! 就在这帮西夏人飞快撤退,并且沿途扔下这些路障的同时,他们前方的蒙古军,也在向着路障的方向蜂拥而至。 这些蒙古人显然没见过铁丝网,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是以这些草原战士的经验,他们看上一眼,就大概知道这些东西的功能是什么了。 随后,就见蒙古骑兵打着呼哨减缓了冲击的速度,然后一些战士开始甩动手上的套索,准备将这些拦路的铁丝网拽到一边。 就在这个时候,就见铁丝网另一面的西夏军队,在飞快撤退的同时。他们的阵型中就像是潮水退尽之后,露出了礁石一般,现出了一个严整的军阵! 只见这片军阵的前后纵向是十人一列,而横向则是400余人组成的一个宽大正面,足有一里半宽。 此刻,这个军阵中的每一个西夏战士都蹲伏在地面上,手中握着一支钢臂弩! 猛然间,就见一支响箭,带着凄厉的哨音冲霄而起! 随即,这四千名手持弓弩的西夏士兵几乎就在同时,将上了弦的弩箭,向着蒙古军的方向射去! 一大片弓弦振动发出的声音,在四千战士的手中同时响起,空气中立刻发出了“轰”的一声巨响! 随后就见这4000支弩箭,就像是一片乌云般猛然窜上了天空,又在高空中滑翔了一段之后,狠狠的向着下方砸了下去! 这些弩箭瞬间就落在了蒙古军队中,顷刻间就对他们造成了巨大的杀伤! 只见蒙古军阵里面,转眼便是人仰马翻,鲜血飞溅! 第1188章:大漠风劲角弓疾、万军之中、强弩来袭 钢臂弩,沈墨支援给西夏的这种神奇武器,第一次使用就取得了巨大的战果,给了蒙古兵造成了严重的伤亡! 这一次突如其来的攻击,可以说是猝不及防。让那些蒙古兵的前锋队伍立刻就产生了一片混乱。 在这里要说一下在南宋这个时代,弓箭和弩箭的射程。 根据历史上的记载,一般而言,古人所用的骑兵角弓的极限射程是在220米左右。但是羽箭能射到这么远,不代表在这个距离上还能有杀伤力。 所谓“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不能入鲁缟。”就是这个意思。 一般来说,游牧民族复合弓的有效杀伤距离,都是在120米之内。所以这也是蒙古人能够杀伤敌人的最远距离。 而同代的弩,有效杀伤射程大概都比弓要远五分之一左右。换句话说,宋代的手持弩箭(不包括床弩)有效的杀伤距离是150米之内。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弩箭却是牺牲了射击速度,才达到的这一点优势。因为弩和弓相比,弓箭手的射击速度大概是弩手的四倍。 可是,沈墨交付给西夏的这种钢臂钢弦的手持弩箭,它的射程却是几乎超过了普通弩箭的一倍,达到了300米左右! 所以蒙古人在估计错了安全距离的情况下,他们立刻就被这些弩箭成片的射倒在地。 只见这些人蒙古骑兵忙不迭地拨转马头,飞快的向后撤退。沈墨甚至看见有的蒙古兵在战马被射杀的情况下,就像鞍马运动员一样,在奔跑中灵活的跳上了空置的战马,飞一般的向后逃窜。 可是,随后第二次弩箭齐射,随着一声响箭再次降临了! 转眼间,蒙古人的军阵中再次掀起了一片血浪! 这两轮八千支弩箭的发射,最起码将两千余名蒙古士兵射杀在战场上。 就在这一瞬间,战局已经被扭转了过来! 然后,就在蒙古人疯狂的撤退路程当中,这四千支钢臂弩差不多以每十秒钟一次齐射的速度,疯狂的向着蒙古骑兵倾泻着箭雨! 等到那两只蒙古万人队狼狈不堪的返回本阵的时候。在他们冲锋的这一路上,已经留下了将近5000名蒙古士兵的尸体。 与此同时,在西夏军阵侧翼不断的袭扰那支蒙古万人队,也忙不迭的匆匆后撤,远离了这支弓弩兵的射程。 …… “成功了!” 沈墨见状,不由得用自己的拳头,狠狠捶了一下旁边的土地! 这一次,西夏大将塔海使用这支弓弩兵的时机,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西夏人在受到大量杀伤之后,他们的撤退是理所应当的,所以并没有引起蒙古人的警觉。而塔海在撤退之初,一定就想到了蒙古兵会衔尾追击,企图将他们牢牢黏在这个战场上。 所以西夏军的这次撤退,就将那4000名弓弩手有意让了出来。结果蒙古人的行动果然被塔海猜了个正着! 这5000名蒙古兵被杀,堪称是一次罕见的大胜。可以说在最近十年之内,蒙古人被如此大量杀伤的战役都是少之又少。 …… 而此时在西夏人的军阵里,西夏贺兰军将领李灼绝,觉得自己就像一尊战神一样,所向无敌! 就在这支西夏大军眼看着就要败亡之际,还是靠着自己手下的四千弓弩手才最终挽狂澜于既倒,拯救了他们整支军队。 这位西夏的年轻小将李灼绝,是个体态削瘦的年轻人。 看他的年龄,只有二十岁上下,身穿着一副闪亮的银甲。在他瘦削的脸上,一道道线条宛若刀锋劈砍出来一般锋芒毕露。 这位李灼绝鼻梁挺拔如刀,一对细长的双眼中不时有精光闪过。极薄的两片嘴唇抿得紧紧的。 此刻,他正在竭力压制自己心头的激动。 经此一战,他李灼绝应可名震天下,成为大夏一代名将! 正当他这么想着的时候,李灼绝就听到身边一阵马蹄声响。 当他回头一看,就见身后一队矫健的军士人马如龙,簇拥着塔海将军的大纛,缓缓的从后阵回到了前锋的位置。 在塔海将军的身边,还围绕着左厢宥州路、右厢甘州路、以及灵州几处军州的军将。 塔海策马来李灼绝的身边,就见他伸过手来,满面笑意的在李灼绝的肩上拍了拍: “没想到,李郎君麾下的弩兵果真如此了得!这一次,咱们总算是把劣势给扭转过来了!”只见塔海将军哈哈笑着对李灼绝说道。 而此刻的李灼绝,感受到自己的肩头上被塔海老将军拍的那几下之后。他的脸上一道阴鸷之色,瞬间一闪而逝。 “这个塔海老儿,他居然敢对王族如此无礼?”性子孤傲的李灼绝一念及此,他的心里立刻就生出了一阵不满。 可是如今正在战时,塔海又是他的上级,李灼绝自然是不好发作出来。于是他在脸上勉强挤出了一丝笑意,拱了拱手略表谦逊之意。 随后,就见塔海将军眉梢眼角带着笑意,向着李灼绝问道:“不知郎君这些宝贝弓弩是从何而来?你也不要藏着掖着,也让我们其他这些地方的军将,也去采办一些多好!” 只见李灼绝听到了塔海将军的这句话之后,他随即摇了摇头:“这些弓弩,据说是咱们大夏那位‘老人家’死之前,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 “眼下全部的弓弩,也就只有这四千张,我还真不知道从哪里才能买到。” 李灼绝这两句话,回答的真是又臭又硬。那位塔海将军也不由得暗自摇了摇头。 至于塔海身边的几位各地军将,则更是不满的撇了撇嘴,有的人甚至冷哼了出来。 …… 就在这时,就见对面的蒙古兵居然在重整队形之后,又开始了下一轮的动作。 这一回,蒙古人的行动可是大大出乎这些西夏人的预料。没想到这些蒙古人在承受了这么大的杀伤之后,他们居然还敢再次从正面发起攻击! 就在塔海他们迟疑之间,只见对面的一个蒙古万人队已经犹如烈焰一般飞快的发起了冲锋,正在向着他们的阵地接近而来! 第1189章:沙场弓鸣腾箭雨、连珠奔射、万夫莫敌 眼看着这支蒙古骑兵的万人队,奔跑的速度比之前又更快了许多。他们都在拼命的催动胯下的战马,就像是不要命一样向着这边冲来。 而此时此刻,在山顶上向下方观战的沈墨见到这些蒙古人的阵势,却是暗自皱起了眉头。 这一次冲上来的这支蒙军万人队,他们的队形似乎比原先更加显得稀疏。而且这支蒙古骑兵的手上,还每个人都拿上了一个圆形的盾牌。 这些蒙古人的圆盾,直径大概约有两尺上下。全都是用柳枝编成、藤条缠绕。看起来分外简陋,冷眼一看去就像是箩筐的盖子。 但是他们既然采用这样的阵型和盾牌,想必这些蒙古人早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对抗那些杀伤力极大的弓弩了。 沈墨就见这些蒙古兵一手持盾,一手举起的手掌中的弯刀,一片闪亮的刀光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是满天闪耀的星光一般密集! 随后,就见他们飞快的接近了那条400米处的死亡线! 而西夏军的这边,在李灼绝的命令下,四千弓弩兵再次对着远方的蒙古军,开始了钢臂弩齐射! 每一次箭雨降下之后,都有成片的蒙古人被箭只射倒在地。但是由于此时距离尚远,再加上这次蒙军有盾牌作为防护,所以被弩箭杀伤的蒙古人却并没有很多。 就见这些蒙古兵顶着箭雨,再次变阵! 他们绕过了西夏军前方的那些铁丝网,顶着弓弩手的骑射,正在箭雨中疾速冲锋! 只见这些蒙古骑兵前进的这一路上,他们已经收起了弯刀,手中却是换上了弓箭。 就在他们绕过了铁丝网组成的障碍,接近了西夏军的两翼之后,只见他们的手上,随即爆发出了一阵箭雨! 他们的动作简直太快了,让人目不暇接! 只见这些蒙古人握弓的手上,除了捏着弓把之外,还攥着三四支羽箭。 在他们每一次放开弓弦的一刹那,就是下一箭搭上了弓弦,紧接着射了出去。 弓弦震颤之间,就见一支支羽箭简直是箭尖追着箭尾,连珠一般向外发射! 在这一阵快速绝伦的速射之中,就见蒙古军每人在转瞬间,都将四五支箭射进了西夏的军阵,然后拨马就向后疾驰! 就在蒙古人的这一轮舍生忘死的奔射之中,西夏的两翼再次遭到了重创! 而与此同时,蒙古人的这一次纵马疾驰,他们的伤亡也是极为惨重!眼看着顷刻间又有千余名蒙古人,被纷纷射杀在沿途的路上。 等到那些蒙古骑兵在铁丝网两边通过的时候,在这一百多米的距离上,西夏钢臂弩的杀伤力,已经达到了顶峰! 弓弩手的每一次齐射,都造成了大片的蒙古兵被射落于马下。可是当那些蒙古骑兵在向后疾驰的时候,他们依然在转身向后射箭! 蒙古人的这次冲锋,就像是一支利刃一闪而回。 他们的整个万人队在接近西夏军阵、飞快的一轮速射之后,又毫不犹豫的回头向着自己的本阵奔逃而去! 就在这个时候。 只见塔海将军的眼睛,猛地闪过了一道精光! 就见他飞快的下令道:“蒙古人的后阵动摇,正在准备全军撤退!” “李灼绝带领4000弓弩兵上马,衔尾追击掩杀。左厢宥州路、右厢甘州路各出三万轻骑,于左右两路策应……” “不行!” 就在塔海将军的命令还没说完的时候,只见李灼绝眉头一皱,立刻就表示了反对。 “这些蒙古兵败而不乱,他们第二次进攻,我们给对面的杀伤还不到2000人!” “现在若是追上去,难免会中蒙古人的埋伏!”就见李灼绝大声向着塔海说道:“将军千万三思!” “你敢阵前抗命?”只见塔海听到了李灼绝的话之后,这位须发皆白的老将军顷刻间眼中带着一片暴怒,看向了李灼绝! 而这个时候,左厢宥州路、右厢甘州路,这两路的军将听到了塔海的命令,已经返回本镇整顿军马,将各自三万人的追击部队开始向前调动了! 到了这个时候,就见远远的前方,蒙古人之前派出的那个万人队终于返回了本阵。 他们这一次再度铩羽而归,在给西夏军带来了重大伤亡的同时,自己也扔下了将近两千具尸体。 而此时的蒙古部队之中,果然是旌旗摇动,大军开始徐徐后撤! 此时的李灼绝,他一眼看到了老将军塔海暴怒的眼神,马上就清醒了过来。 如果他要是真敢阵前抗命的话,那么现在塔海毫不犹豫的,就会命人将自己斩杀在战场上! 只见李灼绝狠狠的一咬牙,放弃了继续争辩的打算。随后就命令自己的弓弩兵4000人全军上马! 只见阵后的战马立刻被带了过来,这4000名弓弩手抱着钢臂弩跳上了马背。就等着他们的主将发下命令,对前方的蒙古军展开追击。 而这个时候,塔海将军一边看着远方正在撤退的蒙古大军,一边慢慢的举起了自己的右手…… …… “你大爷的!” 此时此刻,在小山上观战的沈墨,却是陡然间爆了一句粗口! 这么简单的诈败诱敌之计都看不明白,这塔海老儿是个棒槌! 只见沈墨看着下方已经集结上马,正要向前追击的那4000弓弩手,他的牙都快咬碎了! 在这之前,他费尽心力的帮助项嫦儿上位,从而调整了西夏人的战略重心。中间又无偿将铁丝网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的钢臂弩送给了西夏人。 可是这些西夏大傻子,转眼之间就要把这些东西拱手送给蒙古人了!沈墨怎么也没想到,他居然会碰到这样的局面! 蒙古人的这种诈败奔逃,引诱敌方追击的战术。已经在中亚和欧洲战场上屡试不爽,几乎每一次都在决定性的战役中,都帮他们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这是蒙古人最喜欢使用的战术,这个战术的核心就是假装溃逃,诱使敌人追击。而他的精髓,就是速度和突然性。 蒙古人还给这种战术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曼古歹”! 第1190章:谁料怒从心头起、一腔狂暴、斩将夺旗 同时,执行“曼古歹”的,也是一支经过特殊挑选出来的部队。 他们要单独向敌人发起进攻,并且迅速冲到敌军队伍的面前,如同暴风雨一般从四面八方向敌人放箭。然后马上逃走,自始至终都不和敌人步兵的刀矛交锋。 蒙古人在诈败而后撤的时候,往往会故意表现得惊恐而慌乱。这个时候,只有最精明的将领和控制力极强的军队,才能抑制住追击的冲动,不去追击佯装溃败的蒙古人。 往往这种曼古歹战术,在持续几天的追击过程中,敌军的骑兵会被引诱得远远跑出自己后援的掩护范围,他们会很快的丧失掉严密的阵型。部队会自在追击中慢慢被蒙古人扯散。 这时,蒙古弓箭手会突然组织起来,设下埋伏逐个歼灭分散的敌人,并给维持阵型的敌人造成巨大的混乱。 这样一来,陷入混乱和重大伤亡的敌人,在面对严阵以待的蒙古重骑兵的时候,就几乎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了。 此时此刻的沈墨毫不怀疑,只要他们这支西夏一旦开始追击,他们就完了! 当这支4000人的弓弩兵离开本阵的时候,在远处埋伏的那些敌人,也就是至今尚未出现的两支蒙古万人队,就足以将剩下的10万西夏军彻底歼灭了! 而那些追击的部队,他们的命运也是可想而知。 在追击过程中,他们会被蒙古人不断的拖散,直到最后变成一片散沙,被人一块一块的吃掉! 至于那些弓弩手,他们在追击的过程中绝不可能带着铁丝网。而没有了铁丝网掩护的弓弩手,他们的射速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弱点。 在蒙古数万人骑兵的四面冲击之下,他们又能坚持得了多久? 西夏人因为这个愚蠢的决定,正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而沈墨精心研制打造这些弓弩,眼看着就要落到自己的劲敌蒙古人的手中! 想到这里,此时的沈墨已经是怒火中烧! “你个废物!” 只见沈墨怒骂了一声,随后就将自己的望远镜扔到了一边。 就见他回身便从自己身后的枪袋里抽出了狙击步枪,“哗啦”一声推弹上膛,将这支步枪架在了洞口上。 这个时候,山洞里的老兵王桐、李林杰、甚至是狼人阿旺,全都惊讶的看着沈墨手上的狙击步枪,还有步枪上方那根粗大的黑色管子。 这可是一千米远,足足两里的距离! 在这么远的距离上,沈将军拿枪干什…… 就在他们惊讶万分的想到这里的时候,山洞里猛然间一声清脆响亮的枪声炸起,震撼了他们的耳膜! 随后,就见下方的西夏军阵中,那位刚刚抬起右手,正要下达进攻命令的塔海将军。他的头就像是被人横着抡了一棍子一样,猛然间向着旁边一歪! 塔海头上雪亮的金盔,霎时间就飞上了半空。 这位老将军的脑袋,已经被一发7.62子弹从耳朵上方穿了过去,从另一边的头盖骨侧面穿了出来。 他的头上,碗大的一块颅骨呈碎块状向外喷射,颅腔里的脑浆犹如万朵桃花一般喷向了四周! 在王桐他们的角度看来,塔海将军的脑袋上霎时就爆出了一团血雾。随即他整个人就像是一根木头一样,直挺挺的从侧面栽下了战马! 好家伙!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就一枪! …… 沈墨在扣动扳机的一瞬间,他已经在瞄准镜中看到了目标头上,一片桃红的脑浆。 在他开完了这一枪之后,就见沈墨再次推弹上膛。 随后,沈墨在瞄准镜的分划线里面,看着下方西夏军阵中那群军将的反应。 此时此刻,西夏军阵营里已经是一片大乱! 眼看着这次战斗,他们就要取得胜利。(西夏人认为的)而这个时候,他们的塔海将军却忽然无缘无故的被人打穿了脑袋。只见那些西夏将领顿时就乱了套! 就见此刻,他们有的人跳下马来,想要去检查塔海将军的情况。而有的人则是吓得脸色煞白,不停的转着头看着周围。 在沈墨的瞄准镜中看来,他们的眼神慌乱而迷茫,全都是在周围百八十米之内的范围内晃荡。这些人哪里知道,在这世上还有一支在两里路之外,就能取人首级的武器? 沈墨的这支狙击枪上,装着一只放大倍率为八倍的瞄准镜。这副瞄准镜,也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了。 在这个没有工业化生产光学镜片的年代,要磨制这样一副镜片的难度,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但是最终,在沈墨弟子沈摇光的精心制作之下,到底还是让沈墨拥有了这样一支神奇无比的瞄准镜! 刚才开枪前发生的事,沈墨已经在望远镜中看得清清楚楚。 在下面,塔海将军一意孤行,想要下令追击。而那个银色盔甲的年轻小将,在这之前用响箭指挥4000弓弩手射击的时候,他的身份就已经被沈墨确认了,他就是李灼绝! 就在塔海下达命令之时,那时的小将李灼绝明显还想争辩一番。但是他最终还是拧不过主将的命令,被迫依照塔海的军令,命令自己的部队上马准备追击。 这一切的过程,已经全都被沈墨看在了眼里。 所以,沈墨为了保存西夏这只十七万人的军队,还有李灼绝手中的那些钢臂弩,把塔海击杀在当场,其实是唯一的办法。 …… 而此时此刻,山崖下面。 塔海将军的尸体一被人扶起来,大家就知道,这位老将军一定没救了。 因为他的脑袋现在就像是一颗被人砸开的胡桃一样,里边的瓤都没多少了! 而此时的李灼绝,他看见塔海僵硬的死尸就这样直挺挺的躺在地上。心里真是无比的快活! 这个老家伙,差一点儿就葬送了整个大夏军队! 好在就在他下令之前,却被人射杀在阵前,这真是侥天之幸! 当李灼绝想到这里的时候,他忍不住目光又回顾了一下四周。却依然没有发现那位凶手,到底藏在哪里! 第1191章:昔日小将今为帅、谁若不从、敌军尚在 只见李灼绝愣了一下之后,随即就反应过来。 到底还是一位豪杰,他的脑筋也真是足够快! 当他意识到塔海已经死亡,整个西夏大军处于群龙无首的境地之后,就见他猛然间剑眉一挑,开口大声说道: “塔海将军已被蒙古人所杀,如今大夏军队主将空置。李某不才,愿接过塔海将军的大纛,继续指挥战斗!” “你凭啥啊?”就在李灼绝这番话刚刚说出口之际。只见他的身边好几个跟他平级的西夏军州将领,几乎同时对他的话发出了质疑! “就是!你才穿几天不开裆的裤子?老子从军的时候还没你呢!” “想要让我们听你指挥,失心疯了吧你?” 一时之间,就见左厢宥州路、右厢甘州路、还有灵州路方面的将领都在斜着眼看他,不屑一顾的向他表达了蔑视。 “好吧,蒙古人已经停止撤退了。” 这个时候,就见李灼绝用马鞭指着前方蒙古大军的军阵,向着他们这帮人说道: “蒙古人诱敌追击的诡计没有得手,估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卷土重来。” 只见此时的李灼绝面色冷冷的向着眼前的三个军将说道:“既然你们不愿意听从我的指挥,那就请几位自便!” 说着,就见李灼绝的马鞭一挥,命令他自己手下的4000弓弩手以及其余的2万余名贺兰军战士,向着后阵的方向撤退! 在他的命令之下,那些弓弩手立刻就拨转了马头,飞快的向着阵后撤去。 与此同时,就见一排士兵跳下马来,十几人一组抬着那些沉重的铁丝网架子,就往后面走! “哎!哎!别走啊!” 只见这几个西夏军将,一见李灼绝居然说走就走,带着兵毫不犹豫的就开始撤退,他们这几个人立刻就慌了神儿。 直到这个时候,他们才想了一件事! 如果李灼绝要是不合作的话,没有了这支强劲的弓弩兵,那么他们这十来万人在蒙古大军的攻击之下,还能剩下几个? 想到这里的时候,这些人这才意识到一点。 如今塔海死后,李灼绝已经成为了他们中间最不可或缺、堪称举足轻重的一位! 就见这三员大将纷纷开始后悔刚才自己说话孟浪,无缘无故的得罪了这位李将军。 “让谁当主将又能怎么样,反正和自己又没什么关系!”这时候,这几名将官的心中暗自想道:“即便是让那个李灼绝带领大军,那好歹也比自己手下的军士,全军覆没了强吧!” 想到这里的时候,那几个人暗自跺脚,一个个心中懊悔不已。 而这时,当他们眺望着远方的蒙古军大阵。只见那些蒙古人已经停止了撤退,正在整顿军马,向着这边再次缓缓压来! 显然,蒙古人已经意识到,他们刚才的诱敌之计已经被识破。 所以他们要想另一个方法,来战胜这支西夏大军! …… 沈墨的这一枪,将这支西夏军,从生死边缘又重新给拯救了回来。 而此时此刻,沈墨看到李灼绝领兵开始向着白银峡谷的谷口退去。他们聚兵在狭窄的谷地入口,4000弓弩手摆出了一个防御阵型,并且在阵前飞快的布置好了铁丝网。 只见这时候的沈墨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一颗心才彻底的放了下来。 现在的局面已经很清楚了,那个李灼绝是个明白人。 看见他领兵运动的战术动作,沈墨就知道他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 如今在李灼绝身后两侧的白银峡谷,长长一线入口异常狭窄,地势易守难攻。李灼绝的4000弓弩手只要占据了白银峡谷的入口,那么蒙古兵就失去了可以迂回进攻的空间。 如果蒙古人要再想攻打西夏军队的话,他就只能顺着白银峡谷的入口,一条线向里面硬冲。蒙古人要是真顶着4000支钢臂弩这么做,那他们纯粹就是疯了! 而此时此刻,下方的西夏人军阵之中,随着贺兰军在李灼绝的带领下后退,剩下的那三个军将的军队,却是倾刻间就暴露在了蒙古人的冲锋威胁之下。 于是他们也忙不迭的领着各自的队伍,赶紧向后撤。 与此同时,那三位军将还快马赶了上去,围着李灼绝一通好说歹说,又是赔笑又是赔礼。终究还是让李灼绝取得了统领这支大军的权利。 眼看着敌进我退,西夏人退入白银峡谷之后,蒙古人就飞快的占据了原本的战场。 他们在那里捡拾尸体,收拾伤员,收拢着战场上四面乱跑的马匹。 在将战场上打扫得一干二净之后,
相关推荐:
游戏王之冉冉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实习小护士
认输(ABO)
我有亿万天赋
成瘾[先婚后爱]
召唤之绝世帝王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我以神明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