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青雁觅缘 > 第481章

第481章

话,大家都对顾天元刚刚所说那些,由蒙军尖兵的细微反应做出的结论,感到半信半疑。 毕竟三个尖兵在战场上逃跑时没有回头,由于出现这样的现象,就立刻推翻了之前的作战计划,还对后面的撤离方式做出兵力调整。对于一名军事指挥官来说,显然是太过轻率了。 而这时的顾天元抬头看了一眼大伙,立刻就知道了大家心中的想法。就见他面无表情的用手帕捂着嘴,咳嗽了几声道: “大家别觉得我大惊小怪,因为统帅让我来指挥这场作战,就是因为他归根结底就不是一次战斗,而是一场谍战!” “我这个行当跟诸位军事指挥官不一样,你们打仗的时候要尽量为自己营造优势,同时只要有八成以上的胜率,就可以开始执行作战计划……但是我们密谍却不行。” “对谍战的指挥者来说,任何轻微的风险都意味着全盘皆输,哪怕是一百只杯子里只有一杯有毒,也绝不能冒这百分之一的风险,拿起其中的一杯喝下去。” “因为归根结底,战斗的胜负还可以流转,失去的地盘还可以拿回来。但是一次情报上的轻微失误,就会造成全局战略的崩溃……大家执行命令吧。” “是!” 听到这里时,所有人都凛然遵命。 大家听到顾天元的话之后,心里都在反复思量着他言语中的含意,所有人的心中都在暗自点头。 说起情报对于他们通州军的重要性,其实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知道一些。毕竟统帅率领通州军的首次作战,也就是他带领五百墨字营全歼西夏铁鹞子那一回,就是情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一次如果不是统帅在西夏的内线提前通知,让统帅提前知道了那支西夏侵略军的人数和兵种,还有他们入侵的大致线路。统帅甚至根本来不及打造兵器、训练部队、更别提及时赶到汉江沿岸了! 至于这几年来,通州部队的作战方式,无一不是跟精准的情报有着直接的联系。 甚至如果没有余无憾提供的情报,现在的蜀中都不会握在统帅手里。而且有很大的几率,整个川蜀都会落在金国无锋老人的手上! 所以大家的心里已经再没有丝毫怀疑,他们立刻毫不犹豫的听从了顾天元先生的命令。 部队飞快的做好了出发准备,战士们把掩体里面的生活和作战痕迹全部清除干净,将弹壳等物品尽量收集起来。 然后他们又把罐头盒之类不容易处置的物品全都打包,绑上了沉重的石头后沉入了冰河。 按照战时的要求,这些东西要么彻底焚烧,要么就沉入江河中。因为蒙军队伍里有大量猎犬,即便是将这些生活垃圾埋到土里,也会被那些嗅觉灵敏的猎犬找到埋藏的位置。 而通过那些罐头盒之类物品的数量,敌军很容易就能推断出这支小部队的精确人数,对于一直深入敌后的部队来说,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很快战士们做好了准备,而顾天元这时也开始下达新的作战计划,他一开口就把大家吓了一跳! 这支一百多人的小部队,居然在他的命令下兵分两路。而且这两支分开的队伍,战斗力相差也是极其悬殊! 首先就是海军陆战队的一百二十人中的一百人组成第一分队,他们即将按照原计划骑上战马,一路向南疾驰。 在伺机穿越黎阳关和黄河之后,他们要在狼人侦察兵指引下,一路在蒙军大部队的缝隙里穿插突击,以最快的速度返回通州。 这支部队由赵金锭和狼人阿旺两个人带领,阿旺的狼人侦察兵可以避免第一分队不会一头撞上蒙军大部队。 而赵金锭经验丰富、老谋深算,他指挥第一分队敌后作战时,想必也能让他们获得最大的生存几率。 第3573章:番外篇之春江连海:寸心应不移、一念扬千里 对于赵金锭的百人小队,顾天元跟交给他的任务是按照原计划隐蔽撤回,穿越敌占区时绝不要留下任何痕迹,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和蒙军大队发生硬碰硬的战斗。 赵金锭听了顾天元的话,不由得暗自皱了皱眉。 他原本以为自己这支队伍,既然是按照原计划向南行进,而且还保持着一百人的战斗序列,显然他的职责应该是吸引敌军注意力,让敌军以为他们才是境内全部的通州军队才对。 但是顾天元却让他潜伏行进,尽量不暴露自己的行迹,这让赵金锭不由得暗自纳闷起来。 顾天元摇了摇头,从小倩的手里拿过了一支蒙军的令箭,这是战士们在被击杀的蒙军百夫长尸体上翻出来的。 顾天元将令箭塞到赵金锭的手里说道:“你们在往回撤的时候,如果遇到实在不能逾越的敌军封锁线,或是不得已要穿越蒙军斥候部队的控制区时。你可以让会蒙语的战士把这支令箭交给蒙军斥候查验。” “被咱们打死的那一百多密谍身上,都带着备用衣服,我已经让人把衣服收集起来了,你这一个连的战士,每个人走时都带上一套。” “到时你手上有蒙军的令箭,再把战士的铠甲收到包裹里,穿上汉人百姓的衣服。摇身一变就可以装成这支密谍小队,说不定还能从敌军的缝隙里混过去。” “你们给我记住了!”就见顾天元正色向赵金锭和狼人阿旺叮嘱道:“你们小队绝不要试图替第二分队吸引敌军注意力。第二分队由我带领,自然有办法回到通州去。你们只要想办法保住自己的命就行!” “明白了!”赵金锭接过令箭,立刻郑重地点了点头。 在这之后当赵金锭和阿旺带队出发后,馒头山上的第二分队,就只剩下了二十名从陆战队中精选出来的老兵和神枪手,外加顾天元、伍朝阳、孔天舒、华朝宗、肖倩、小麻皮,还有那三名盟军密谍俘虏。 “好了,现在咱们把百姓的衣服换上,贴身佩戴方便使用的短枪。”这时的顾天元一边摆手让大家换装,一边回头看了看伍朝阳道: “现在咱们这里只剩下二十多个人,骑上战马就可以伪装成一伙骑马流窜的山贼。跳下马又可以化妆成一只普通的逃难百姓队伍。” “咱们的队伍规模很小,不易引人注目。同时咱们要走一条让蒙军意想不到的路线,这一次战斗谁胜谁负,就看谁捉迷藏的本事更高了!” …… 这时的战士们纷纷完成了换装,他们摘下头盔,在铠甲外套上了百姓颜色各异的棉衣,然后把步枪一类的长兵器全都用破布裹好。 战士们各自把单腿蹦、短管霰弹枪和手榴弹这类的近战武器随身带在身上。 这边小麻皮三下五除二,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逃难路途上的半大孩子。然后他一回头就看到肖倩姑娘换上了一身破旧的棉衣,脸上弄得全是土,头上的小辫子还散了一条。 此刻她正拿着满手的灰土撒在自己头发上,又双手捧着土在散落的头发上来回揉搓……没多久,之前那个干干净净的小姑娘,就飞快地变成了一个憔悴而又惊慌的逃难小女孩。 这时在小麻皮的心里,对这位肖倩姑娘身上各种奇异的本事已经是心悦诚服。所以他看到小姑娘迅速的改换妆容,除了扁扁的服之外,对肖倩身上的种种神奇的技能,都已经开始有些习惯了。 他可不知道,作为一名暗箭,化妆潜伏的技术,那是肖倩她们的看家本领! …… 最后当他们开始出发的时候,这支队伍里差不多所有人都在揣测顾天元的心意。 这里边的普通战士,之前见到顾天元把队伍分成两部分,让赵金锭营长带大部队照常出发时,他们有些战士的心里未免有些鄙夷。 这些战士们觉得,这一定是顾天元发现情况不对之后,用赵金锭这只队伍当作诱饵,来掩护自己的第二小队。他们认为这是顾天元贪生怕死,所以让赵金锭引开蒙军的注意力,以便让自己更加安全。 但是他们很快就发觉,自己想错了! 因为顾天元命令第二分队前进的方向,居然不是向东或者向西,更不是向南。而是顺着馒头山下的一条小路,只插西北方向而去! 这可就怪了!顾先生居然带队不是慌忙逃命,而是向着敌军控制区的深处穿插。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应该是胆大之极,又怎么可能是个无胆匪类? 而跟这些普通战士相比,这时的伍朝阳营长则是想得更多。 从最开始他就没预想过,顾天元会让赵金锭的第一分队做诱饵。这倒不是因为他对顾天元有多了解,而是因为他更了解自家的统帅沈墨。 如果顾天元真的敢这么做,即便是他能侥幸在敌境逃出性命回到通州,也躲不开统帅对他的惩罚! 对于统帅而言,他绝不允许在战场上轻易放弃自己的战士,更不能用牺牲友军部队,为自己的逃生使用什么金蝉脱壳之类的计策。要是谁敢这样做的话,军法可不是吃素的! 可是伍朝阳想来想去,也想不出到底为什么顾先生会选择西北方向前进。 这时的他们跟随着队伍,又向前走了二十来里远,忽然伍朝阳一偏头,就看到一个人正笑嘻嘻的看着他。 这个人正是孔天枢,既然他笑盈盈的看着伍朝阳,估计是已经知道伍营长心里在想什么了。 可是孔天枢根本不是军事干部,他的特长是枪械设计,射术也很精准。这时的伍朝阳心中暗自想到:连我都猜不中的事,他又怎么可能猜得到? “你是怎么想的?难道你能明白,那个咳嗽精心里在想啥?”这时的伍朝阳小声地向着孔天枢问道。 “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带队往西北走,但是我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这时的孔天枢挑了挑眉,一副眉飞色舞的模样。伍朝阳忽然发现,这个平时一脸严肃的家伙一笑起来,居然非常欠揍! 第3574章:番外篇之春江连海:黄河遇强敌、生路成死地 “那你说,到底是为什么?” 听到了伍朝阳的问题,孔天枢笑着说道:“顾先生为什么要带队往西北走。这件事我猜不到、你也猜不到、甚至我敢保证咱们队这二十多个人,就没有一个人能猜到!” “所以同样的道理……”孔天枢挑了挑下巴,示意了一下前面顾天元的背影,向伍朝阳说道:“那些追踪咱们的蒙军也一定想不到,咱们走的是西北方向!” “啊?” 这一下,伍朝阳顿时醒悟了过来。就连骑马走在他旁边的华朝宗医生,都是立刻恍然大悟! 弄了半天,此刻的顾天元先生是在和遍布他们前后左右的蒙军斗心机……所以他才会选择了一个蒙军万万想不到的方向! “真不愧是心魔!我估计他要是指挥作战的话也一定不弱。”伍朝阳想到这里,他诧异的向孔天枢皱了皱眉: “出发的时候统帅不是说,顾天元先生是锦云姑娘训练出来的噬心七子之一吗?这样虚实难测的作战方式,恐怕连锦云局长都未必知道,她又是怎么把顾先生教成这样的?” “他是锦云姑娘选拔出来的,但是这一身本事可不是跟着锦云局长学的。”只见这时的孔天枢笑了笑道:“五营长跟随统帅南征北战,平日里在崇明岛上待的日子少,所以你还不知道……” “那位心魔顾天元,不是锦云局长的弟子,也不是统帅亲传……” “啊?”那他是谁教出来的?伍朝阳和华朝宗闻言,同时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孔天枢见状笑着说道:“我在出发时听老师说过,四十七万金军和十二万蒙军同时入侵大宋。老师将通州军分成南北两大战区。老师亲率大军迎击蒙古部队这条防线,被称作黄河壁垒。” “而另一个人,则是带领南部战区通州军部队,在江南一代同完颜守绪的金军决战,那片战区被称作长江壁垒。” “顾天元先生的授业恩师,就是负责长江壁垒作战的南军元帅……姜俞馨!” 听到这里的时候,所有人都忍不住大吃一惊,对于姜俞馨元帅的本事,他们谁的心力不是清清楚楚? 就连伍朝阳在崇明岛上进行军官培训时,都听利刃营的第一期班长李慕渊说过,统帅曾经这样评价过这位姜元帅: 如果单就谋略而言,姜元帅应该是通州一系的第一人,水准甚至还在统帅本人之上。 而且姜元帅平生谋算如神,从没有一计误算,就连统帅沈墨本人都曾经感叹,如果姜元帅跟了另一位雄主,只怕天下的形势又将幡然一变。 而且这位姜元帅在加入通州阵营之后,不管谋取什么事,还都受到了统帅思想战略的制肘。统帅在作战时不能伤害百姓,在占领区不能劫夺民间财富,同时还执拗的坚持精兵政策,从不愿意使用人海战术以免过多损伤士兵的性命。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条件都和统帅的价值观相互关联,以至于这位将元帅在出谋划策之时,手脚就被套上了枷锁。 不然的话,如果统帅任凭江元帅行事,毫不考虑其他因素,只想着谋取大宋,雄踞江南。通州军早就把整个大宋占领了!又何必把自己顶在抗击金国和蒙元的第一线上,为一亿多大宋百姓拼死厮杀? 而这位顾天元先生,居然是姜元帅的亲传弟子!这时的伍朝阳细细想起来,他行事的方式果然带着姜元帅天马行空、无迹可寻的痕迹。 想到这里,伍朝阳心里已经是再无疑问了。于是他一边结合地图和指北针,留心自己小队行进的路线和位置,一边继续揣测着顾先生的想法。 他们顺着山脉中间的山谷,一路向着西北方向穿插,直到走出了百余里之外。又连续涉水度过了两条布满薄冰的冰河,这才从山谷中停了下来。 之后他们在山谷里安营扎寨,居然就在此地开始了修整。伍朝阳这时已经隐约猜到了顾先生的想法。 他是在等着后面的蒙军大队向南方追击而去,从小队东面百余里外的地方路过! 停留了两天之后,当部队再次开拔之际,他们这一次果然是转道向南,向黄河北岸的方向穿插。 此时的伍朝阳预计,蒙军追杀他们的队伍,已经从他们伏击密谍的馒头山一带,向南突进了一天半时间。 以蒙军骑兵的行进速度,他们当然早就过了黎阳关。现在不是在黄河边停止了追杀,就是渡过了黄河追到南岸去了。 即便如此,在他们一路向南的路途中,伍朝阳的心里还是在暗自担心不已。因为敌人的兵力调整和所在的位置,只不过是他一厢情愿的猜测而已。 现在这只第二分队,就像是一个在黑暗屋子里摸索的人。他们只能凭借着心中的猜测和推算预估出敌人的位置,然后远远的绕过去。 可是自己万一要是估计的不对,等到迎面碰上敌军的时候,那就什么都晚了! 等到他们向南行走了一白天之后,很快他们又到了黎阳关附近,随即伍朝阳派出的侦察兵就向回报告了探查黎阳关的结果。 黎阳关守军现在多了数倍,而且守卫森严,牢牢锁死了那条交通要道。也就是说他们想凭借便装蒙混过去是不可能了。 他们可不像是赵金锭那支队伍,赶在了蒙军的锋线前面,可以趁着各个地方守备军队茫然不知的情况下,凭借令箭化妆诈城而过。现在黄河以北的蒙军控制区内,可都是警惕性最高的时候! 没办法了,黎阳关不能过,只能翻山越岭,所以顾天元毫不犹豫的命令部队找了一条隐蔽的山沟,在那里宰杀了所有战马。然后押着三个俘虏,趁夜翻过险峻的山峰。 这一次翻山越岭,对于大部队来说当然是绝不可能,而且身体素质稍稍差一点的普通人甚至都做不到。 因为凡是平坦可以通行的平缓山岭地带,全都有蒙军的哨探驻防。只有那些最为险峻、难以攀爬的峻岭,才能让他们这支小队无声无息地通过。 之后经过了一夜的跋涉,他们终于越过了险峻的山脉,然后他们继续向南挺进,准备连夜赶到黄河渡口,伺机渡河。 可是就在这时,他们派到前方探路的侦察兵突然发回了消息。 就在他们小队的正东、正南、和正北方向,正有三支蒙军千人队,像是三把大梳子一般散开了稀疏的队形,犁地一样朝着小分队包抄而来! 第3575章:番外篇之春江连海:你有万千骑、我有过墙梯 就在发现敌情的一瞬间,形势急转之下,所有人都被面前的危局惊呆了! 他们大家都认为蒙军发现自己的密谍小队遇袭之后,立刻会判断袭击他们的通州军部队,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撤离,然后他们就会像疯了一样追上去。 之前顾天元所有的战术布置全都是围绕着这一点设想的,但是现在看来,形势却开始忽然变得极度恶劣起来。 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形势,让第二分队只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趁对方三个千人队未完成合围,从他们的缝隙中穿插过去,冒险闯出包围圈之后继续南行。 这个做法实在是过于行险,因为他们第二分队里的重要人物实在是不少,其中有高级指挥员和统帅的弟子,而且还有三个至关重要的蒙军密谍活口。 这三个人能否被他们活着带到通州,决定了统帅能对蒙古人新建立的密谍系统了解多少,这可是会决定大宋和蒙古之间谁胜谁负的重要情报! 而另一个选择就是:他们顺着原路回去,再次翻越山脉……这个选项实在太过艰难,因为彻夜攀登的众人都已经有些疲惫了,况且越往北退就越深入蒙军控制区的腹地,实际上看似安全,却是最危险的选择。 这时大家的目光全都对准了顾天元,而这位顾先生却毫不犹豫地摆了摆手,带领大家从一座小山的北面,登上这座小山包。 眼看着大敌将至,每分每秒都决定了生死存亡。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绝不能犹豫,若是停留在此进退失据,实际上比做出错误的决定还要糟糕。 因为不管他们做出什么决定,毕竟还是有生存的希望,可是留在原地却是必死无疑! 偏偏在这个时候,这位顾天元先生似乎还是不能立刻作出决定。与此同时,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焦急的神色。 如果不是他在这之前料事如神,大家几乎都要质疑这个顾先生在关键时刻迟疑不定,要害死他们大伙了! 等到他们来到那个小山包上,望向黄河北岸苍茫的原野。就见远处已经掀起了烟尘,三支蒙军千人队分别从三个方向而来,就像是钢叉上的三支利齿直插他们所在的位置,大家的心全都揪了起来。 赶快行动啊,这个时候不能再犹豫了!旁边的孔天枢心里嘀咕着,脑袋上急得几乎都要冒火了。 以那些蒙军前进的速度来说,大概用不了一炷香的时间,敌军就将来到他们小山包的位置。到了那个时候,他们这支只有三十人不到的队伍,可以说是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即便是他们凭着小山上的地利,居高临下地向下倾泻弹雨,可是他们的弹药数量和火力密集度全都不足以对抗蒙军的千人队。而且这里的地形也不是什么险峻狭窄,可以让步兵射手扼守咽喉的位置。 “这可怎么办?”就在大家心急火燎的时候,他们却听到顾天元轻轻地哼了一声,听他的声音居然像是如释重负! 与此同时,第二分队中唯一的一位军事指挥员伍朝阳营长也带着颤音,长长地松了口气。 “怎么了?”这时的华朝宗看见这俩人的反应,不方便去问顾天元,只好摸不着头脑地捅了捅伍朝阳。 “蒙军派出了三人尖兵和五十人小队,走在了他们千人队的前面。”这时伍朝阳放松下来,回头向着华朝宗说道: “所以他们摆出的不是冲锋队形,而是行军队形。就是说他们并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们不知道咱们藏在这里!” “那也不行啊,”此刻的孔天枢急得一跺脚,向伍朝阳说道:“不管他们是行军还是搜索,目的显然是咱们这座小山。照这样下去,咱们岂不是迟早会被人发现?” “没那么回事。”伍朝阳闻言笑了笑,用手指着他们所在的小山包南面,大约四里多远的一条山沟说道: “他们三支部队从正东、正南和正西三个方向而来,显然是要在这里汇合,而且他们的目标也不是咱们的小山包。” “这里北风呼啸,寒冷刺骨,他们怎么可能没事儿跑到山上来?所以这些蒙军的目的地是前面那条可以避风的山沟,看来他们是要在那里休整扎营,然后再决定如何行动。” “原来如此!”大家听说暂时没事儿了,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而此刻的顾天元却转头向伍朝阳说道:“咱们这里是处在黎阳关和黄河之间那条大路的西边,你说说,蒙军追击咱们的队伍,为什么会跑到这里来?” 听到他的问踢,伍朝阳顿时就是一愣,之后他略一思索,马上就是一扬眉! 伍朝阳急切地说道:“这么说来,敌军是沿着黎阳关南两侧的山脉,散开了搜索队伍,以千人队为数量,密密封锁了黎阳关山脉的两翼?” “你们说什么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此刻孔天枢已经耐不住了,在一旁好奇地问道。 “先别管怎么回事了,咱们是不是要马上采取行动?蒙军就要放出哨探来了!”此时的华朝宗在旁边着急地说道: “以蒙军的习惯,一旦一个千人队到了地方想要扎营,他们甚至会把哨探放到五六十里外!到时在这附近纵横来去,全都会是蒙军的斥候,咱们可就想走也走不了了!” “你说的没错。”到了这时,一直不做声的顾天元却在听到了华朝宗这句话之后,立刻点了点头! 随即他对着伍朝阳说道:“伍营长,现在咱们掌握的情况太少,无论做出任何的猜测都是没有依据的。而且依靠这样的猜测作出决定,很有可能会让咱们采取行动之后,一起步就一头撞上敌人的大部队!” “所以咱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但是先要搞清楚他们的意图!”随即顾天元伸手把随行的二十来名战士,全都招到了身边。 “挑选十个骑术最好的,让他们放下重武器、尽量轻装。”顾天元向着伍朝阳说道:“然后把这十个人分成两支五人小组。” 第3576章:番外篇之春江连海:长剑方出匣、试之以天下 眼下战情急如星火,伍朝阳听到命令之后随即照办。才一小会儿的功夫,十个战士就整理好了装备,到了顾天元的身后。 这时的顾天元正在山顶上隐藏了身形,用望远镜看着下方敌军的情况。 果然那三支蒙军千人队从三个方向而来,一起汇聚到了前方的山谷里。 之后他们开始扎营生火,收拢马匹,营地周围也开始有哨探集结,看来是准备要行动了! 从望远镜中看去,这三支千人队全都是由蒙军组成的骑兵部队,这一点从他们的骑术和队形上很容易就能看出来。 当下的形式已经刻不容缓,顾天元转头看了看身后的两支小队,这些战士已经把多余的弹药和手榴弹全都卸了下来,身上只留下了短把枪和单腿蹦之类的轻武器。十个小伙子站在寒风中,看起来精神抖擞。 顾天元随即向他们说道:“第一批五个人从小山北坡绕下去,到东面的小道上,伺机伏击一支蒙军斥候队。” “我要你们抢夺他们的战马,一路向西方前进。注意你们路过这座小山的时候,要从小山的北面经过。” 见到这五个人迅速点头之后,顾天元随即继续说道:“你们向西奔行十五里之后,想办法甩开敌军,兜回到这里来。” “你们身上有这附近的等高线地图,在林间小道上布置绊发地雷,把蒙军斥候拉开一段距离,并且准确地找到能通行的地形跑回来,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吧?” “没问题,首长!”这时的第一组五个战士,随即一起点头答应。 之后顾天元接着说道:“如果你们回到这里时,我们已经带队撤离,到时候第二汇合点就在此地正南方的五十里外。” “在十二个小时之内,我们都会在那里。如果第二汇合地点依然没有我们的踪迹,我要你们这五个人立刻循路调头向北,通过咱们昨夜横跨的山岭,跑到昨天黄昏咱们杀马的位置,那里就是第三汇合点……明白了吗?” “明白!” “二十四小时之后,如果在第三汇和点依然没见到我们的踪迹,你们就自己寻找路线,想办法回通州……出发吧!” 在顾天元的命令之下,这支五人小组扑下山头,向着下方三里外的小路伏击点那边疾奔了过去。 这第二分队的二十九个人,之前为了翻越山岭,把所有的战马全都杀死在了黎阳关北面,所以他们现在的情形是步兵对骑兵。在这广袤的黄河冲击平原上,这形势真是极其不利! 而这时大家却吃惊地看着顾天元,显然这位顾先生对局势料想得比他们更深。这第二和第三汇合点的设置,说明顾天元的心里已经有了一整套试探蒙军意图,并且做出相应决策的打算。 这使得他们面对紧张的敌情时,那颗忐忑不安的心还是放下了一些。 不过面对三千多名来去如风、善于追踪追杀的蒙军,他们这支队伍势单力孤,眼下的情形真是步步荆棘,让人心里再怎么如何也难以安之若素。 …… 没过多久,他们就看到一支蒙军的斥候小队,顺着小山包的东面小道儿一直向北穿插而去。然后他们渐渐的来到了那支五人小组埋伏好的地点。 此时正是日上三竿之时,在寒冷的冬日里,阳光终于还是带来了一丝丝的暖意。远处的平原上树木凋零,野草枯黄,只有寒风不住地呼啸来去。 在这之后,陡然间一阵烟雾从三里外升腾起来,过了几秒钟之后,爆栗一般的枪声炸响才传过来。 山下那支斥候小队就像一颗被踹了一脚的果树一样,开始噼里啪啦的从马上往下掉! 在五名战士的手上,全都拿着4570型号的马枪,这种枪轻盈小巧却是火力迅猛、极其精准! 它们就是顾天元在靶场试射的那种,重量只有不到五斤的短管步枪。弹管里的六发枪弹,加上枪膛里的一发,使得五名战士在三秒钟的时间内,就可以打出三十五颗十一毫米口径子弹。 这样的子弹只要命中敌军一发,就可以使他立刻丧失战斗力。哪怕是仅仅打在胳膊上,也足以把骑兵从马上掀下来,而且他那条胳膊也不能要了! 眼看着山下的海军陆战队员埋伏在路边,飞快地发射枪弹,速度快到目不暇接。蒙古骑兵队那些蒙军射手还没来得及拉开弓箭,就被打得血雾飞溅。三四秒钟之内,他们已就已经被海军陆战队的战士们一扫而空! 随即战士们毫不犹豫的跳上了蒙军的战马,快马加鞭向着小山北面绕了过去。 与此同时,山沟里的蒙军大营随即做出了反应。 枪声传来的方向和腾起的烟雾他们看得清清楚楚,双方只不过距离三四里远,通州小部队就敢袭击他们的哨探,这让蒙军更是怒不可遏! 随即蒙军大营就分出了一支队伍,在猎犬的吠叫声中追踪着这五名战士的足迹,一路狂奔过去。 眼看这支五百多人的蒙军骑兵,就像利剑一般直插过来。而那五个战士则是牵着这些追兵的鼻子,远远地兜了一个大圈。顺着小山北面,向西方狂奔穿插了过去。 此时在小山上向北看去,就见黎阳关山岭和小山之间。前方是那支通州军五人小组,后面则是狂奔而至的蒙军追击百人队。他们狂奔之际,只几乎是擦着小山下方一里多远的地方跑了过去! 这时见到蒙军队伍中的猎犬,大家才意识到为什么顾先生有意让那只诱敌小队,从山坡的北面经过。 因为时值冬季,此刻正刮着强劲的北风。当蒙军追击队伍从小山下方经过时候,正好是处于山坡上那些人的上风头。 这要是蒙军从南边过来,那些猎犬说不定就会闻到山上这些人的气味,就此暴露整个第二分队的行踪! 到了这时大家才意识到,顾天元在用望远镜观察敌军的时候,他就已经把此时的情形预料得清清楚楚,此人心机之深,真可以说是算无遗策,大家都不由得对他暗自叹服。 第3577章:番外篇之春江连海:料敌敌如神、举步步难伸 等到顾先生回过头来,伍朝阳还朝他竖了竖大拇指以示敬佩。 这时的顾天元却摇了摇头道:“派几个人下去把剩余的战马弄上来……第二支五人小组,前面我说的三个会合地点,你们也都清楚了吧?” 见到战士们一起点头,顾天元指着南面的军营说道:“注意观察,想办法再截杀他们一支斥候小队。然后这次你们带着敌军一路向南穿插,在十五里之外兜个圈子,甩掉他们再回来。” 等到战马被牵到山坡上,在灌木丛中隐藏好之后,大家全都聚精会神的看着下方那第二支小组,他们顺利地在蒙军营地附近,又劫杀了一小队蒙军伺候! 这一次是十名蒙军被猝不及防的击杀,随后第二支五人小组绕过敌营,一路向南狂奔……然后大家就清楚地看见,蒙军又再次派出一支五百人的队伍,向着那五个人追去。 等到了这个时候,顾天元长叹了一声。大家看着他抬起头来,双眼迎着太阳的方向眉头紧皱,显然是遇上了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问题。 “接下来怎么怎么办?”冷场了许久之后,伍朝阳才小心翼翼地向着顾天元问道。 说实话,这位顾先生心里想的什么,大家谁都猜不到。看来他似乎是在和面前的这支蒙军斗智斗勇,其中只有伍朝阳在军事方面造诣最深,隐隐约约地感觉到事情似乎并不那么简单。 顾天元听到了伍朝阳的问题之后,皱着眉摇了摇头,之后他睁开双眼向伍朝阳问道: “最初时,咱们截杀了蒙军密谍小队,然后咱们通过那三名尖兵射雕手的行为,知道了他们后方有一只数千人之众的蒙军大部队离咱们不远。而且黎阳关南边的黄河对岸,还有大量的蒙军集结。” “当时我预料蒙军发现密谍小队被杀之后,立刻会派大部队向南追击,所以才带着第二分队侧向移动,躲开蒙军追杀的兵锋。” “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我当时觉得咱们第二分队的行进路线,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活捉的三个密谍,能平安地送到通州……可是现在的情况看来,却不是这样!” 见到大家惊讶的神情,就见顾天元一边思索一边解释道:“咱们假设,在这附近有一支蒙军大部队,他们的队伍里有一位将领。” “那么从前天晚上开始,这位将领得到密谍被伏击的消息,开始向南追杀咱们这支百人小队……他这样的行动就一点不稀奇对不对?” 见到伍朝阳用力点头,顾天元接着说道:“在这个时候,这名蒙军将领的做法还是正常的,他的智慧也就仅限于一名蒙军带队的万夫长水准而已。” “可是现在情况已经证明,他或许真的派人去向南追杀了。但是他同时居然还留下了好几支蒙军千人队,沿着黎阳关两翼的山脉警戒堵截……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他的智慧,比咱们想象的要高得多!”这回都不用伍朝阳,甚至孔天枢在旁边都听明白了,他随即接过了话头回答道。 “而现在,通过刚才的试探,咱们又有了第三个情况,”只见顾天元闭上了双眼,苦闷地摇了摇头道:“那三支蒙军千人队刚才得到了一个准确的情报,咱们连续两支小队用通州步枪,袭击了他们的斥候!” “所以这三支奉命追杀的千人队,应该是喜出望外才对……可是我连续派了两个小组出去引诱,他们大部队却依然没有行动。还是牢牢地横在黎阳关西面山脉的侧翼……这说明什么?” 只见顾天元先生举起了三根手指说道:“如果要封堵住黎阳关以北黄河以南,前提是至少需要三支面前这样的蒙军队伍,把守在黎阳关的西面山脉上。” “这三支队伍,分别被那个蒙军将领布置在黎阳关东面、咱们现在的西面、还有关城正中的大道上!” “我敢肯定,那个指挥作战的蒙古将军一定不会在这三支队伍里。他应该坐镇在黄河岸边居中指挥,等着咱们自投罗网。” “可是在他派出部队堵截的时候,就已经料到了会发生今天这样被人诱敌的情况,所以他给这三支堵截部队发布的命令里,有一条不变的铁律。” “那就是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只要没有他的命令,这三支部队就不许撤离此地。更不许被任何一支小部队调动扯开,让开通往黄河的道路!” “他要是有这样的智慧,能预料到今天发生的情况,那咱们对他的判断就是严重的轻敌了,他比我想象的还要聪明得多!” “可以说他在人心机谋上的造诣,很有可能在我之上啊……” “啊?” 听到了顾天元的话,大家同时都吃了一惊! 这时他们的脑海里,分别展现出了顾天元的这支小分队,和蒙军大部队之间行进的路线。还有刚刚顾天元连派两个小组,试探蒙军的行动结果! 显然这三支蒙军千人队,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黎阳关南面,而且牢牢封死了他们的路线,死也不肯被调动离开一步。全都是出自那位蒙军将领的事先料想、和提前传授! 想到这里,伍朝阳沮丧地摇了摇头。以这样的智谋水准而言,自己的作战水平可以说是望尘莫及。 话说他们这支小分队怎么这么倒霉?居然遇到了这样一个计谋深湛的蒙古将军? 现在大家总算知道了,为什么顾天元先生会眉头紧锁。跟这样的一个对手作战,而且他们小分队还是处于极端的弱势当中,也难怪顾先生会伤脑筋伤成这样! 等到太阳偏西之后,前面负责引开敌人的两支五人小组也先后返回。当他们看到山坡上,顾先生的队伍还在这里时,战士们无一不是喜出望外。 到了这个时候,这支小队已经无论如何不能在山包上停留了。因为两支五人小组到达这里后,用不了多久尾随在他们身后的蒙军就会追踪而至。 毕竟他们可以凭借地雷和埋设好的绊发手榴弹,拦住敌军一会儿,但是却无法把敌军甩开得太远。 见到两个小组返回,顾天元随即收起了自己凝视许久的作战地图,在此之后他果断下令,向着西南方向穿插而去! 第3578章:番外篇之春江连海:柳暗花明地,绝处逢生机 没过多久,太阳就已经落山了,大家在黑夜里依旧按照顾先生的指示前行。眼下他们的行动坚决果断,顾先生显然已经想到了摆脱敌军围困的办法。 这时所有人的心里都十分好奇,不知道这位顾先生心里正打着什么主意。但是通过白天的分析大家已经知道,若论斗智斗勇,谁的智慧也赶不上顾先生的一个角,所以大家都是信心满满地摸黑继续前行。 而此刻的孔天枢,还在和华朝宗他们两个人不断地猜测着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伍朝阳也在旁边思索着今天的情形,对于他将来的行军打仗也是一个极大的锻炼。斗智斗勇的模式,会让一个指挥员的作战水准急剧上升,伍朝阳也在用心揣摩着顾先生的每一步行动。 等行进到后半夜,北风已经渐渐开始刮起来,他们找到了一处冰河之后,顾先生毫不犹豫地命令大家下河涉水渡河。 在这个季节下到冰河里,其实是极其危险的,好在顾先生选择的这一段河流并不深。 别看这里处于敌境深处,但是由于这是他们事先定好的伏击行动区域,所以统帅提前就对于这里的水文和地形做了细致的勘测。当他们骑在战马上,一路趟到河水中线的时候,发现水深还没有没过战马的腹部。 这样一来,他们身上的衣服就不会被河水打湿,也就不用担心出现严重的冻伤了。 要知道,冬天下冰河纯粹是作死的行为,一现在的温度,浸透了水的衣物差不多一上岸就会被冻硬。 眼看到了河水中游,顾天元又下令让部队涉水入河之后不要继续前进,而是让他们顺着水流朝下游走。 此时伸手不见五指,听着耳边呼啸的北风声,还有战马的马蹄趟着河流里的冰层,发出的“哗啦”响声,大家都觉得像是在梦中一般。 顾先生的行动也不难猜测,被猎犬追踪的时候,顺着河流走一段是摆脱追杀最简便的方法。因为河水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并不像坚固的地面的那样,会留下人类和马蹄的气味。 然后当他们在河水中涉水走了大概一里远之后,随即又在一个地方上岸继续前进。这时的伍朝阳看着天上的星辰,惊讶地发现顾先生居然带着他们又转了一个方向! 伍朝阳不由得小声嘀咕道:“咱们这位顾先生真是神乎其技!要是这次能逃脱出去,全都是靠他一个人的智慧!” “智慧有个屁用,关键还是幸运!”这时伍朝阳身边的一个人一开口,就把他吓了一跳。原来正是他嘴里念叨的那位顾先生,现在走在他的身边。 听到了顾先生的话,伍朝阳一愣,顾天元接着说道:“这北风一阵比一阵刮得紧,现在要是下上一场大雪,就是神仙来了也救不了咱!” “啊?”伍朝阳听见顾先生这句话,就像一盆雪水从脑袋顶上浇下来了一般。 他立刻想到,如果真的下了雪,他们这三十来人的足迹就再也无法隐藏。到那个时候,蒙军追上他们把第二分队一举歼灭,那真是比吃豆子还容易! …… 眼看着他们这样跋涉了一夜,天色就要渐渐亮了。 小队中所有人心里都清楚,他们并没有走出多远。因为在黑夜里本身就行走不便,速度快不起来,况且他们还根本不敢走那些平坦的大路。 再加上半夜里涉入冰河,擦干被冰水打湿的马腿,喂食战马给它们恢复体温。而且他们走的路线还根本不是一条直线,所以现在他们的位置,根本算不上是脱险了! 他们寻到一处避风的小山谷里,休整下来之后。顾天元随即招了招手,把队伍中几个重要人物都集结了起来。 伍朝阳、华朝宗、麻明、肖倩、还有顾天元本人。顾先生让他们放下了长兵刃,只带着贴身的短枪,跟他一起走。 只有孔天枢一个人留在原地,带着二十名战士看押着那三个蒙古密谍。 …… 大家实在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们莫名其妙地跟着顾天元。不但没带重武器,甚至也没骑着战马。就这样顺着小路往前走,也不知道目的地到底是哪儿。 顾天元也不解释,这些人也不敢问。他们就这样闷头走了两三里远后,当他们转过一处山脚,忽然看见道路尽头的小山环抱之处,赫然是一片宽大的庄园。 等走到近处,大家看到庄园大门口的牌匾上,写着四个大字。这时他们这才恍然大悟! 这个地方他们从来没来过,但是却都知道这是哪里。 那牌匾上赫然写着“苍云山庄”,这是杨雁翎姑娘的家! …… 在这一刻,华朝宗和伍朝阳的心里就像是醍醐灌顶一般,瞬间全都明白了。 原来顾天元的心里,竟然酝酿着这样一个计划! 当顾天元发现他们身处在重围,人手单薄,甚至连一战之力都没有的时候。他们这支队伍就只能凭借着超越敌人的思维,才能冲得出去。 而这时去硬冲敌军封锁线,显然是最为愚蠢的办法。停留在原地,也迟早会被来回拉网的蒙军抓住。 所以在这个时候,顾天元想到了一个绝佳的藏匿地点,就是之前被他们抓住后又释放的杨雁翎姑娘的家,苍云山庄。 只要他们躲在这里,就相当于在往外硬冲和留下被抓这两个选择之间,找到了第三个选项。他们只要在这里稍稍停留一些时日,蒙军就会认为这个通州军小队,已经神出鬼没地突围出去了。 到了那时,蒙军稍一松懈,他们这些人自然就可以冲出包围圈。 而顾天元先生,将赵金锭早早派出去的做法,也在这个时候证明了正确性。 那么接下来,摆在他们面前的就是一道难题。到底那个杨雁翎姑娘能不能收留这几个人?这可就是个未知数了。 不过当顾天元看到苍云山庄的大门时,他显然是胸有成竹。就见他转过头对着军医华朝宗似笑非笑地说道: “在这之前,你们五个人化妆成到这里作案的江湖人士,为首的是赵金锭营长。可是现在赵营长已经走了,咱们这几个人里需要有一个领头的。” “这个人最好还是跟之前的杨姑娘有过一面之缘,既然杨姑娘曾经被华军医亲手抓获过一次。那就劳烦你出手,再把她擒于马下一回……华军医你行不行?” 第3579章:番外篇之春江连海:塞上铁弓缘、回头望月箭 华朝宗听了之后,立刻就是一愣,他一想顾先生所说的显然也有他的道理。 不过这位顾先生脸上似笑非笑,倒像是有几分不怀好意,让华军医的心里不免有一种吃了暗亏的感觉。 不过虽然如此,事关大伙的性命,只好顶着头皮硬上了。话说这位华军医可不是个胆小的家伙,而是一个响当当的汉子! 早在他刚刚加入墨字营,还是一个小兵的时候,就曾经在上次的金国入侵之战时亲手搏杀金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然后他又化妆成女子,为统帅攻下了一座戒备森严的堡垒。所以这个华医生抛开医术不讲,也是个艺高胆大的战士。 等到华军医点头应下了这件事,众人就在他的带领下向着苍云山庄走去。 到了大门口华医生才发现,这真是好大一座庄园! 这座苍云山庄的占地面积,怕是不比通州的龙女体育馆小。院墙高大,院子也是极为宽阔。 山庄是顺着面向南的坡地修建,这在北方是常见的情况,利于冬日背风采暖。从他们所站的山庄门口向北看去,只见院子里一片片房屋鳞次栉比,里面大树参天亭台耸立,规模颇为不小。 “不愧是北方的武林大豪,还真有气派!”华朝宗一面想着一面上前,向门房通报说: “请门上禀报庄主,就说我们在十多天前,和贵府三位少爷小姐在郊外狩猎时认识的,当时相谈甚欢,所以今日特来探望。” “几位稍待。”这时门前看守的两位精壮后生,见到来的几个人精气神十足,八成也是武林人士。于是他们赶紧把这几人让到门房里坐下,随后派出一个人进去禀报。 如果真的是尊贵的客人,让人在外面等候很不礼貌。同时坐在门厅里,这时节的穿堂风能把人耳朵冻掉了。所以这几个人在门房里一边烤着火,一天等着庄里传来消息。 果然没过多一会儿就来了几个年轻人,说是主人有请,于是陪着他们几个人向庄里走去。 在这一路上,伍朝阳看着陪伴他们这几个庄丁步履扎实,眼睛炯炯有神,竟然身上的功夫也是不弱。 此间的主人派下人来引路,居然一口气来了四个。这就说明庄子里的主人已经知道今天来拜访的,正是那天差点杀了他们杨家小姐的几个硬手,所以此间的主人也做了相应的防备。 这时伍朝阳忍不住暗自发笑,说实话以他们手里的武力,对付蒙军或许因为人数关系很难对敌。但要说打掉这个武林人士盘踞的山庄,就凭庄子外面的二十个战士还是绰绰有余的。 所以他们毫不紧张,向着里面昂然而行,等穿过了外宅,就到了庄主所住的宅院。 在这个山庄里,那位武林大豪“银枪挑尽大明府,河洛铁弓第一人”杨宗越老爷子,他手下的徒子徒孙只怕有数百位之多。 在山庄外尾全都是养马的马房、护院庄丁所住的房间,还有那些徒弟们练武的武场,四周摆放着石锁和刀枪棍棒之类的兵器。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人正在宽阔的场地上练习武艺,随着他们吐气开声,将枪棒舞得风车般“呼呼”作响,枕头大的石锁在天上转着圈儿地飞舞。 伍朝阳他们走过了足有半个足球场那么远的距离,才来到了庄主的内院前。这次他们进了大门,绕过影壁墙,眼前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的格局就像是北方的四合院,但是却极为宽敞。迎面一排房舍宽敞明亮,两边是一长排的东西厢房,可是中间的空地……伍朝阳估计让他们的墨字营在里面打一场篮球,也差不多够大了。 地面上是青砖墁地,并没有栽植什么花草,显得极为清爽,远处的廊檐下有一位年轻人正在练习射箭。 只见两名家丁把手里盘子大小,蒲草编制的草靶一溜水地往天上扔,速度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而这个年轻人手里握着一把铁弓,握弓的那只手,手指上掐着四五只羽箭。而另一只拉弦的手,居然也攥着一把黑色的雕翎箭! 一般的蒙古射手若是想射连珠箭,他们拉弦的那只手上,手指间可以同时扣住四、五支羽箭。他们在放箭时弓弦往怀中一带,一抬手便是一支箭。射出去的羽箭前一箭跟后一箭之间间隔极短。射出的箭密如急雨,任何与之对敌的人都会手忙脚乱,闪避不及。 而南方的大宋军队里也有连珠箭高手,他们放箭时却是在握弓的那只手上箭尖朝下,一大把掐上四五支羽箭。 这样他们取箭拉弓的动作几乎是一气呵成,射出去的箭几乎箭尖挨着箭尾,射速也同样极快。 像这样的连珠箭手可谓是十分难得,箭法一旦练成,在使用时动作极其优美,观赏性极强的同时杀伤力也极大。 可是面前这位少年,显然他的箭术身兼南北两地之长。看他的左右手竟然同时攥着十几支羽箭。而且射速极快,箭法精准,竟没有一箭落空。 被一连串抛到天上的那些草靶,接连发出了“夺夺夺”的声音。每一只靶在空中翻腾落地之时,中心都插着一支羽箭。 而这个年轻人弓箭随手而发,无有不中,这样密集的射击对他而言,就像行云流水般畅快! 等到伍朝阳他们从影壁后面转出来的时候,正

相关推荐: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芊芊入怀   游戏王之冉冉   深海gl (ABO)   萌物(高干)   痛之花(H)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岁岁忘忧(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