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会出馊主意!” 这个孔天书几句话说得振振有词,把唐天玑给噎得哑口无言! “那你这只短枪是干什么的?”唐天玑想了想后问道:“就靠着把枪管和供弹管截短,让弹簧阻力和机械阻力变小?” “我这是为了骑兵研制的马枪!”孔天枢随即回答道:“骑在马上背着它的时候,全枪缩短三十厘米,枪身就不会反复撞击马背和人体。” “另外这支枪的重量只有四斤一两,比基准型武穆一型步枪轻了三分之一还多!” “它可以在一百米内,把子弹打进五厘米直径的圆环里,无论是精度和携行都非常适合骑兵部队。” “而且它还可以应用在海军部队里,它在接舷战的时候火力迅猛,在狭窄的舱室里转向也方便。” “至于你说的管状弹仓容易误触敌火的现象,那是这支枪设计根本上的问题。想要改的话麻烦可就大了,你最好提出点建设性意见来。” 毕竟是同门师兄弟,说到最后时,孔天枢的语气里还是给唐天玑留了点面子。 不过这个小胖子知道自己之前椭圆形切面弹仓,枪弹错落布置的建议根本不能用,他还是嘬着牙花子摇摇头。 他们说的这些,赵金锭在旁边可是听得清清楚楚,说实话,在部队里之前就发生过这种走火的情况。 在枪支供弹的时候,弹管里的枪弹一旦被误触激发之后,就会形成连锁反应。虽然弹头都是向前布置,但那也是十分危险。 不过在这后来,军工部门在生产枪弹时,就换成了弹头前端为空腔的空心弹头,从那以后就再没发生过类似的事故了。 不过听这两位武器设计专家说,显然前端形状尖锐的弹头,对远距离射击的精度和射程都有很大的好处。可是这么好的弹头,却由于弹管的设计,不能用在步枪上! 这种两难的情形,让赵金锭心里也是痒痒的。他想着,要是军工部门解决了个这个问题,那可就太棒了! …… 然后草棚里这些人,就开始接连对桌上的步枪进行试射。赵金锭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这些枪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他们的供弹方式和机匣里的设计原理,全都是从武穆二型和三型步枪中脱胎出来的。 这些步枪中,有的使用了弹头很细的枪弹,显然枪管的口径比普通步枪小了不少。这些步枪射击时发出的声音清脆响亮,子弹也更加精准,射得更远。 不过赵金锭心里也清楚,步枪的口径跟通州整体军工行业的水准有关。如果要是枪管做得细了,固然可以让步枪打得更准,战士们也能携带更多枪弹。不过每支枪的加工成本,要增加的可就不是一倍了! 除此之外,他们试射的步枪里还有加长枪管的精准射击型。 等到孔天枢拿起那支枪管前端,带着一根粗大管子的步枪,开始射击时。他才开了一枪,赵金锭就被吓了一大跳! 这支枪的声音,怎么这么小? 第3550章:番外篇之春江连海:弟子巧手尽、暗合千年心 当唐天玑击发枪弹的时候,赵金锭听到了一声沉闷的枪响,并不是那种震耳欲聋的子弹发射声。 等他看到枪管上冒出了缕缕青烟才意识到,原来这根管子,是专门用来减小子弹发射声的! “大家都看到了。”这时的孔天枢对旁边的技术人员说道: “这种弹口消音器里,加装了17个橡胶制成的垫片,子弹射出去后,正好从垫片中间的孔里穿了出去。” “这17个垫片隔成了16个单独的密闭空间,使得子弹发射的高压燃气,在里边逐一膨胀之后,火药燃气冲出枪口时,压力已经大幅度减低了。这可以使得他的枪声大为减弱。” “这有什么用?在两百米之外,枪声还不是能被敌人听得清清楚楚?”当他说到这里时,就见旁边的穆天璇纳闷的问了一句:“另外那些橡胶垫片,在高温高压的恶劣环境下能用几回?” “大概只能打100发枪弹,这个消音器就报废了。”这时的孔天枢皱着眉摇头道:“不过这个消音器还是很有用的。” “用了它之后,枪声除了减弱之外还变得异常沉闷,这可以使敌人很难判断战士开枪的具体方向和位置。” “所以这东西设计出来,并不是给普通战士用的,而是要把它装上瞄准镜之后,用它来精准射杀敌人将领,或者执行特殊任务。” “因为在这之前,咱们老师已经设计出了使用无烟火药的拉拴式步枪,并且将他命名为狙击步枪。而我设计的这支枪除了造价便宜之外,在射程和精度上都没法跟老师造出来的枪相比。” “所以我把它命名为精准射手步枪。” “好在光学仪器车间已经开始投产了,不用沈瑶光师妹再手工磨制镜片。现在光学车间每个月大概能做做出三支瞄准镜,而咱们老师做出来的狙击步枪,数量却很有限。” “所以我也把这种步枪试生产了十二支,把他装上了消音器和批量制作的瞄准镜,打算给部队试用。” 说到这里,就见孔天枢摇了摇头,脸上带着一丝憾色说道:“可惜的就是尖头弹的问题没法解决。” “我这支步枪要是能用上尖头步枪弹,哪怕里面装的是黑火药,它也能在战场上大放异彩!” 看孔天枢这时的表情,就像是自己生了一个极为聪明的孩子,却没钱供他上学一样,满脸都是遗憾! 这还是赵金锭头一回看到,孔天枢的脸上露出属于正常人的表情,这种惋惜的情绪也不由得影响到了他。 可就在这时,却听得他们身后有人说道:“谁说你的枪用不了尖头弹?一群死脑筋!” 听到这句话,赵金锭立刻就吃了一惊,说实话在整个通州系统,能这么说唐天玑和孔天枢的,尤其是在技术方面有资格指责他们的,也就只有一个人,就是他们的老师沈墨! 等到赵金锭回过头来,果然看见沈墨带着安俊走进了草棚。 这时大家纷纷对统帅行礼,而沈墨却摆了摆手,走到桌前拿起了那把短小精悍、又是分外轻盈的骑兵马枪。 “这个好!”沈墨点了点头,赞赏地向孔天枢说道:“为了在马上颠簸的状态下装弹方便,你还特意加大了上弹位置的开孔,看来你是在骑兵队战士们那里做过功课了。” 见到孔天枢谦逊地点了点头,沈墨一边拿起桌上赠光瓦亮的子弹,咔咔的往往弹膛里塞,一边满意的看着手里这支枪。 孔天枢改进设计的这支枪,却是跟后世的武器设计者不谋而合。有一种类似的改进版本,他的名字就叫做4570杠杆式步枪,就是从武穆二型的原型,温彻斯特1894型步枪脱胎而来的。 它小巧轻盈,射击精准,携行时非常方便,威力却足以对付大型猛兽。因为它原本的设计,就是用来射击敌军骑兵和战马的。 所以在后世,哪怕是到了21世纪,这种短管的4570步枪也广受猎人的好评。 至于它的名字,前面两个数字45,说的他是点四五口径,也就是11、43毫米。而沈墨当初设计步枪时用的是11毫米,比原版的子弹稍微细了一些。 当时沈墨的初衷,是在宋朝这个时代,战士的身体素质还赶不上二十世纪那些膀大腰圆的欧美人。 所以他适当减小了口径,可以使得枪弹发射的后坐力降低一些,战士们开枪时的感受也会更舒服。 至于这支枪型号后面的70两个字,说得是他的子弹壳里,装的是70格令黑火药……虽然计量标准不同,但是沈墨设计的武穆二型步枪弹里面,装填的黑火药也就稍稍少于这个重量。 至于沈墨为什么选用这样的枪弹,就是因为这种枪弹的子弹壳是直筒型,在这个时代兵工厂的水准上非常便于生产,而且弹壳在战场上捡回来之后,还方便重新复装。 其实这些都能证明,沈墨设计武器的时候,每一个细节都是根据这个时代的标准制定的。 从人体的承受力,到工厂的生产效率,甚至是子弹的重复利用,每一点细微之处都浸透了沈墨的心血。 等他试射了这支枪之后,沈墨也觉得很满意,于是他直接告诉穆天璇,让工业部门试生产一批,交给骑兵部队试用。 如果好用的话,这支轻巧迅猛的短管步枪就将推广到全军的骑兵使用……当然部队配置的时候,还要和射程更远的普通型武穆二步枪搭配使用。 在这之后,沈墨又拿起了那支装着消音器的“精准射手步枪”,他打了两发之后,就不由得暗自点了点头。 这时的心沈墨心里忍不住暗自得意,他这些弟子们在武器设计的思路方面,可以说是完全成熟了。 作为通州一系的顶尖设计师,孔天枢并没有把不成熟的技术、或者是过高的战术要求,硬塞到步枪的设计当中。 而且他还充分的考虑了新老步枪的换代,以及部队中有着大量现役步枪零件以及枪弹的现实。 第3551章:番外篇之春江连海:无限锦江山、谁主沉浮间 所以孔天枢设计的这一系列枪族,基本上都是按照武穆二三型步枪的原理设计出来的。这样的话即便是其中一个型号步枪投入生产,也有大多数零部件跟现役步枪是通用的。 这样的做法看似有些守旧,甚至是有原地踏步的嫌疑,但沈墨却非常清楚,这可以极大的减轻工业部门的负担。 同时即便是生产新式步枪之后,新旧枪支之间互相通用的零件也很多。这就使得工厂里成熟的生产工艺不用再改变,甚至很多车床也不用再调整。 而且战士们在使用这些新枪作战的时候,因为原理和配件相同的缘故,他们也会对新枪感到很熟悉,所以孔天枢有着这样的设计思路,其实是非常了不起的。 此时的沈墨心中暗自窃喜之余,看了看自己的弟子孔天枢。随即他放下了手里带着消音器的精准射手步枪。 然后他一伸手,就从自己身后拔出了随身的北落师门手枪。 沈墨按下弹匣解脱钮,随即北落师门的弹夹就从握把里滑了出来,沈墨将弹匣往孔天枢的手里一递,然后笑着说道: 你不是想把枪弹设计成尖形的吗?干脆把你这种精准射手步枪下面供弹的弹管去掉,把这种弹匣设计到枪身机匣里去。 “这样的话,所有待发射的子弹,都是并行排列的!”此刻的孔天书满脸惊喜地说道啊:“这样无论装多少发子弹,也不用担心弹头的尖端会碰到前一发枪弹的底火!” “说得没错,不过弹夹用不着过长,里面子弹也用不了那么多。”这时的沈墨拿回了自己的手枪弹夹,然后笑着说道: “作为精准步枪,弹匣里大概有五六发子弹就够了。不然的话,弹匣太长会导致瞄准基线过高。精准射手趴在地上射击的时候,枪管过于高出地面,就会让他的射击姿势极为别扭,同时也更容易暴露在敌人视线里。” 沈墨见到孔天枢一脸狂喜,乐得抓耳挠腮的样子,他笑了笑,转头对穆天璇道: “想办法把光学车间扩建的速度再加快些,需要资金直接找我就行。托咱们赵金锭队长这些一英雄的福,咱们最近手头可宽裕了不少呢!” 等到沈墨的话音一落,大家的目光都转向了旁边沉默不言的赵金锭,很多人现在才发现,草棚里多了个部队的现役军官。 赵金锭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统帅话语中的亲切和信任,让他也是心里舒服得不行。 就见统帅接着说道:“咱们这么多部队,指挥员的手里需要望远镜,这种精准射击步枪也要普及到部队里去,需要的光学镜片可不是个小数目!” “要是能在战场上,精准的射杀敌军主要将领,这对于他们那些落后的军事制度来说,可是致命的。” “我明白,我会尽力加快。”经过了老师这么一说,穆天璇也知道新建的光学设备车间意义重大,于是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了下来。 …… 试完了枪,沈墨又和穆天璇两人交流了一下有关铠甲的问题。其实这倒和刚才的新枪不是两件事儿,而是同一件事。 因为通州士兵配备的胸甲上,一般都会用冲压的方法,制造出一个凹陷的图案,这个地方正好是枪托抵肩用来射击的。 如果胸甲要是做成一片光滑,那把枪托和胸甲衔接的部位就很容易会滑落,造成士兵开枪时子弹落点不准。 就是这个抵肩的位置,也是沈墨他们经过反复实验和研究才定下来的。实际上这种杠杆式步枪抵肩的地方,跟沈墨的前世使用的拉拴式步枪抵肩的位置根本不一样。 在大宋这里,肩胛接触枪托的位置要更靠胸膛中间一些,因为战士用来上弹的右手,是从下方运动。 至于拉拴步枪上弹时,则是要把手举到和枪管水平线差不多的高度。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会使得枪管抵肩的位置偏移不到一寸远。 可是就这么一点小小的细节,沈墨也考虑到了。因为将来很有可能,他们军中的特等射手会装备一批拉栓式步枪。 到那个时胸甲上的凹陷发现问题,再调整就晚了,所以沈墨才让穆天璇提前做好实验,得到详细的参数。以便新式步枪装备部队时,铠甲立刻就会换成适应新步枪的型号。 大家听到统帅对铠甲上这样的细节都十分注意,而且提前做好了布置,不由得都对沈墨心悦诚服。 说实话,通州军事实力的强盛,跟这位统帅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不管是战士铠甲后背的一个帆布拉手,还是步枪护木上几条浅浅的螺纹。甚至是铠甲边角上一个人性化的改进,都是沈墨的心血凝结而成的。 正是他一点点让战士的装备变得好一些、再好那么一丁点。无数这样的微小优势汇集起来,就构成了战士对自己武器铠甲的强大信心,也成就了通州军队强悍之极的战斗力! …… 等到沈墨交代完了之后,这次的武器试射也就结束了。沈墨招手让赵金锭跟上,随后他带着主要设计人员一边往参谋部大楼里走,一边和孔天枢交代弹夹设计的注意事项。 统帅现在是日理万机,每天的事不知有多少要他去忙。但是沈墨却知道,他在工业设计上多交代一点细节,那些设计人员就会多一分把握。所以他也抓紧这个时间,对孔天枢多说一点是一点。 到了参谋部大楼之后,沈墨单独招呼了赵金锭,来到了一间秘密会议室里。 刚刚沈墨招呼他的时候,赵金锭就早有了心理准备。如今他一看到这个架势,就知道自己又有新任务了。 “你对海军最熟悉,在海军陆战队里抽调一个连外加一个加强排,到襄阳去执行一件任务。” 沈墨交代得异常简单,但是头脑聪明的赵金锭,却立刻从统帅的命令里,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襄阳在内陆地区,在那里执行任务,应该由统帅的特战营去啊,为什么要临时抽调海军陆战队? 第3552章:番外篇之春江连海:妄动火无明、铁军插敌境 况且襄阳那里正是一片风平浪静,也没有打仗的意思啊? 可是看统帅的意思,居然要他在五千多人的海军陆战队里,挑出最厉害的一个连,而且还要附加一个加强排。 这样的任务,妥妥地是要跟敌军动手的,可是襄阳那里哪有什么敌军? 赵金锭知道事有蹊跷,但是他也明白作为一个军人,应该让他知道的统帅一定会告诉他,不该他问的一句也不要问,于是他立刻点头答应了下来。 这时的沈墨向对赵金锭说道:“我给你十天时间集结精兵强将,在崇明岛这里等待出发,然后我会让孔天枢给你准备好武器装备。” “你们这次任务是到襄阳那边,测试武器弹药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效能。你也不用问了,到时候我会给你派去一位队长,你们这支小分队,全听队长的就行了。” 等统帅说完之后,他签署了命令交给赵金锭,赵金锭接过来一边往外走,心里一边还在暗自疑惑。 等他找到孔天枢的时候,自然是对统帅交给他的命令只字没提。只是将自己那支镶了金质徽章的步枪交给孔天枢,更换了新的枪管。 孔天枢把一支打着三星的高精度枪管,在赵金锭的步枪上重新安好。在这期间他一句话也没说,脸上还是那副木头人的表情。赵金锭也知道这家伙平时就是这副样子,所以丝毫不以为怪。 等到他从军械设计院出来,前脚刚一出门,就听崇明岛上的远处传来了一声天崩地裂般的炸响! 他吃惊的回过头,就见靶场的方向,正有一团高大的烟雾升腾而起! “这是什么武器?竟然这么大的威力?”赵金锭吃惊的向孔天枢问道。 “那是唐天玑造的大炮,正在靶场上试射。”身后刚刚送他出来的孔天枢淡淡地说道:“统帅从山东带来了一群起义军将领,之前从我这儿拿走了一批枪械,是给他们特殊定制的,看来是要给那些山东将领发枪了。” “唐天玑那门大炮,刚完成了第一轮试射。估计是统帅正和那帮山东将领在靶场上试枪,正好看到了大炮,所以让唐天玑试射几发。” “没事的,你走你的!不用管!” “好嘞!”赵金锭闻言,背着枪奔着码头去了,他还要乘船从崇明岛赶到石岗场军港,尽快挑选部队要紧。 ……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准备,这支部队就要正式出发了。 赵金锭集结的这个加强连共计120个人。除了一个连的海军陆战队战士之外,还有一个火力排。最近他们每天都在进行山地作战和远距离机动的体能训练。 与此同时,他也能感觉到整个通州系统的军队,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当赵金锭到孔天枢那里,给自己部队领取装备的时候。就见到总装备部大楼里,各个番号的部队后勤官,在那里站成了长长的一排! 这些人都是准备到这里领取装备的,看样子部队最近要有大动作啊! 最急他们这支小分队的其他成员,也开始在崇明岛上集结,但是这次下达任务的却并不是统帅沈墨,而是安保局长锦云姑娘。 据说统帅带着那些山东籍的将领,又回山东去了。因为赵金锭的保密级别很高,所以他才会知道这件事。 在这之后,锦云姑娘看到人员已经齐备,随即就开始发布作战任务。 这是一次简单的武器试验任务,他们要到襄阳去试射各种新式装备,测试在不同的风土之下,武器的适应能力和使用效能。 所以他们这支一百多人的队伍,装备的全都是通州一系实验型型的尖端武器,有好多甚至连赵金锭都是闻所未闻。 正因为要试验武器实战效果的缘故,所以孔天枢也要跟随前往。如今这个一副冷面孔的家伙,正在会议室里坐着一言不发呢。 除此之外,上次在金国入侵之战中表现抢眼的战士华朝宗,也正式转职成为了军医,这次也要加入他们的队伍当中。 这位华军医随身带了很多医疗设备,赵金锭看他这副样子,居然还真是准备到战场上发挥医疗兵作用的。 同时在军事指挥上,除了赵金锭以外,部队里居然还有一位中级指挥官,就是在统帅夺取蜀中之战中表现抢眼的十二盗火者之一,伍朝阳营长。 伍营长的身边还跟着一位勤务兵,一口浓重的川中方言,正是伍朝阳在蜀中起义时的年轻战士小麻皮,大名叫麻明。 这个配置本来就已经够奇怪的了,因为一百多人的队伍,是无论如何用不着两个营长级的人坐镇指挥的,可是奇怪的事居然还不止这一件。 关键的是,他们这支队伍的队长,赵金锭他们根本就不认识! 据锦云姑娘介绍,这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姓顾,让伍朝阳他们称呼此人为顾队长。 这个顾队长职务不明,身份未知,所有人对他都是闻所未闻。就连他的名字,锦云局长都未曾介绍……这家伙到底是谁? 这时的赵金锭转头看了一眼伍朝阳,两个人明显都是一头雾水,对这个奇怪的任务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要说去襄阳试验武器,打死赵金锭他也不信! 要知道他也是一位海军军官,当然知道襄阳和通州一带的纬度相差并不大。那里的气候也应该和通州大本营相差仿佛,有什么必要到那里去实验武器? 更何况他们队伍里还带着一个根本用不着的军医,超出正常水平的两位中级指挥员,还有一个谁都不认识的队长!统帅这是要干什么呀这是? 于是就在这种奇怪的氛围当中,一百二十名海军陆战队员带着大量的新式武器弹药,以这样一个奇怪的组合扬帆远去,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就此出发了。 …… 果然,船队过了寿州之后,眼看着到了颖水和长江之间的交叉口。那位始终一言不发的部队长,忽然下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命令: 船队改道,全队顺着颖水逆流而上! 有没有搞错?听到命令的赵金锭,惊讶地看着船队转头开进了颖水。 就一百二十个人,居然深入敌国境内?这是要干什么?……这可是金国啊! 第3553章:番外篇之春江连海:天地静万载、谁向血海来 颍河,古称颍水,相传因纪念春秋郑人颍考叔而得名。它在寿县正阳关(颍上县沫河口)注入淮河,是淮河最大的一条支流。 此时的颖河上,正有一只三条货船组成的船队逆流而上,向金国腹地进发。 时值冬日,寿阳一带两岸草木稀疏,已经有了凋敝的迹象,这三条船一路行进,如入无人之地。 山色寂寥,草色空矇,空气中带着清冷的寒意,河水就像流动的冰凌。 四野寂静无人、鸦雀无声,这支船队就像是在图画中的寒山冷河中穿行。 船头一个红泥小火炉烧得正旺,一名十二三岁、粉妆玉琢般的小丫鬟正迎着火炉,把一张貂皮烤得暖暖的,将它围在了一位年轻书生的双腿上。 这年轻人大概十八九岁,生得面目俊秀,双梅斜飞入鬓。原本是个极帅的小伙子,可是他的气色却差得离奇。 他脸庞消瘦脸色苍白,就连双眼也是似睁非睁、似闭非闭,也不知困倦还是失神。 此时他正坐在船头上的躺椅里,一边捧着一盏热气腾腾的清茶暖手,一边神游物外一般,看着颖水两岸的金国山水。 可是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势却极不寻常,就像和这初冬的景致融为了一体。他的周身既没有一丝年轻人的浮躁,又不像因为患病而衰败,而是完全游离在这寂寥的天地之外。 …… 这个人就是这次进入金国的小分队,也就是赵金锭和伍朝阳谁都摸不着头脑的那位顾队长。 自从下达了转向颖水的命令,让大家大出所料之外,这位姓顾的年轻人还没有说出过一句解释和说明。 但是他毋庸置疑的领导权,却使得整个小分队即便是莫名其妙,也要按照他一个人的意志前进。 等船队深入了金国内陆之后,赵金锭和伍朝阳的心里越发狐疑。此刻看着那位顾队长在船头上似乎在发愣,又像在想着心事。赵金锭也趁机把伍朝阳拉到了一边,两个人小声的谈了几句。 “咱们通州的部队里,能指挥作战的不少。”这时的赵金锭在唇齿之间小声地说着话,语气却是平淡缓和:“可是能让咱们俩给他做副手的,可真是不多!” “要是真细数起来,就是两只手都能数过来。”这时的伍朝阳听见赵金锭的话也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地说道:“可是在这之前谁听说过,咱们的指挥系统里还有这个姓顾的,地位如此重要?” “说的就是呢?”赵金锭嘬着牙花子,费解地晃着他那颗亮晃晃的大光头,指着前舱说道: “既然这个任务是统帅亲自下令,出发前还是锦云局长给咱布置的任务。那这个姓顾的,即便是让咱们现在整队人投河自尽咱也得去啊……那是军令!” “不过这么迷迷糊糊的往敌军境内走,我这心里咋这么没有底呢?” 此时他们两个人在后舱密谈,说实话即便是统帅的保镖李凌杰和李凌豪兄弟在此,这二位都有把握,这样轻声细语的谈话不会被船头那边听见。 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那个一直看着颖水两岸的顾先生忽然回过头来,向着船舱后边笑了笑道: “他们估计正编排我这个来历不明的家伙呢,让他们都过来吧!” 这位顾先生说完了这句话,随后就是一阵咳嗽。听他咳嗽的声音,可远远不是感染风寒那么简单,这个年轻人几乎要把自己的肺给咳出来了! 这时专门负责照料他的那个小丫鬟,立刻到后舱把所有人全都叫了过来。除了普通战士以外,这次的一行人全都集合在这位顾先生的周围。 年轻的顾先生比划了一下手势,让人拿过了几把椅子。于是赵金锭、伍朝阳、军医华朝宗这三位重要人物全都围拢了过来,在他身边坐下来。 等他们一手上捧了一盏茶之后,这时的顾先生咳嗽也终于平缓下来,他喘了几口气,轻声向大家说道: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这是《孙子兵法·军争篇》里说的。” “我相信大家也猜到了,这次任务是绝密,所以我作为指挥官,完全没有必要把任务的内容提前告诉你们。” “唉!但是现在看来,咱这支小分队从指挥官一直到普通士兵,全都心存疑惑。这样对军心士气一点儿好处都没有。所以我也不打算这样闷葫芦般的一直走下去,好歹也跟大家交代一些事情的来龙去脉。” 听他说话的声音,显然这位顾先生的身体并不怎么样。不过他似乎要揭示出这次任务中的一些隐情,这让赵金锭他们的心里顿时振奋了起来! “先说说我,顾某并不是什么来历不明之人。”当顾先生说到这里时,华朝宗坐在那里抿着嘴直乐,而赵金锭和伍朝阳两个人则是尴尬地挑了挑眉。 显然“来历不明”这四个字,存在他们仨人心里的时间也不短了。现在却被这位顾先生一口说了出来。 “我等不敢妄自猜测,先生若是方便的话,跟我们说说也行!”这时的赵金锭连忙笑着向那位顾先生点了点头。 只见顾先生把茶杯放在旁边的茶几上,双手拢进了貂裘袖子里。这时他整个人都缩进了纯黑色的貂裘之中。 他瘦弱的身体裹在里面,简直就像是一件皮大衣上长了个脑袋! 只见他叹了口气道:“我是咱们通州情报系统的人,赵金锭营长和伍朝阳营长两位全都参加过蜀中行动。应该知道安保局武毅文副局长的麾下,有三名得意弟子,叫做毒牙三奇士的吧?” 见到大家一起点头,这位顾先生低下头接着说道:“咱们通州一系的情报系统,除了高级谍报员之外,在情报局下属还训练出了很多各方面谍报人员。” “锦云姑娘在升任安保局长之后,也由咱们统帅为她调拨了一批适合情报工作的人才。由锦云局长亲手培养出了一批谍报员,也就是通州情报系统的第二梯队。” “在这些人里面,目前顶尖的有七个被人称为噬心七子,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第3554章:番外篇之春江连海:魔心凭一念、十载寒锋成 当顾先生说到这里时,赵金锭和武朝阳的目光对视了一下。他们可不像是心思相对单纯的华朝宗医生。这俩人都是干过一任反贼山大王的,当然知道顾先生这句话里包含着什么意思。 赵金锭想道:既然这次行动,是由一位情报系统中的高级谍报人员来带领……刚才顾先生说他是中层情报员或者第二梯队,显然是谦虚的说法。 那这件事就说明,他们这次活动和密谍或者情报活动,有着直接的关联! “至于我,我是噬心七子之一,名叫顾天元,代号……心魔。” 眼前这个病恹恹的年轻人,把自己的姓名和内部代号全都说了出来。这样的坦诚倒是把赵金锭吓了一跳,不过他听到这个代号之后,心里却是忍不住一动! 在这之前,船上从指挥官到战士都是心思不稳、疑虑丛生。这一点显然没有逃过这位顾天元先生的双眼。 而且在集合了他们这些军官之后,顾天元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恰到好处的,切中了这些人的内心! 原本赵金锭还没有把这些当回事,可以是一听到这位顾先生“心魔”的代号,赵金锭的心里却是忍不住一哆嗦! 于是赵金锭忍不住问道:“顾先生,看样子您的身体很不舒服啊!怎么统帅会派您过来的?咱们这噬心七子不是有七个人吗?” “因为我去最合适,”这时的顾天元摆了摆手,无奈的摇头笑道:“这噬心七子,如今有些人已经被安插到了敌人内部,就像毒刺一样随时准备发挥作用。” “有的还在秘密地点受训,准备安插到敌人的阵营当中。至于我,老师觉得我猜测敌人心理时要精准一些。所以这次行动,统帅才决定派我来。” “至于我的身体,这个大家也不用担心。在临安的时候,统帅就曾经请杏林国手为我看过病。” “当时大夫说,若是我不动心思、不耗心神、好好养着,说不定能活到三十岁……” “啊?”听见他的话,大家全都吃了一惊! 听顾天元的这番话,这家伙的身体状况,竟然比大家预料的还要糟糕! 要是啥都不干,才能活到三十。那他假如耗费心神跟敌人打擂台,能不能啥时候嘎嘣儿一下就死了啊? “没奈何,我别的不会干,就擅长这个。”只见顾先生用手绢掩住了嘴,低低地咳嗽了几声说道: “我小时在雪中挣扎求生,伤了肺经,落下了这个咳血的毛病。要是照着老师的意思,干脆就让我养着。” “可是老师教了我那么多本事,我却什么也不去做,那不成包饺子喂猪了吗?” “所以死就死吧,也没什么了不起的。真要是我啥时候不行了,大家也别觉得突然。” 说到这里,顾天元用手指了指赵金锭和伍朝阳,笑着向他们说道:“这次就因为我身体的原因,老师才会派了你们两个营级指挥员,到这支小分队里。” “万一我要是啥时候咳嗽咳死了,就由赵金锭营长代理我队长的职务,伍朝阳营长做你的副手。” “至于这位华朝宗华军医,老师派他来是因为他医术高明。要是我快死了,说不定到时候他还能抢救我一下……这回大家明白了吧?” 听到了他的话,此时的众人面面心心相觑,真是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顾天元这家伙明明身体这么弱,统帅非要派他来干什么? 而且这家伙居然还没出发,就把自己的后事都安排好了。统帅不旦给他派了个军医,甚至还给他派了一个专门伺候他一个人的小丫鬟。这还是打仗吗,简直成春游了! 且不说在场的众人全都哭笑不得,就见顾先生摆了摆手,那位小丫鬟又给大家满上了茶,随后就见他喘着气说道: “至于这次任务嘛,大家也知道,完全跟试验新式武器没有一点关系。” “战士们带上了这么多通州军工部门的尖端武器,就是为了保证在人数最少的情况下,有足够的武力可以供咱们使用。” 这一次任务的真正目的……咱们是要去金国境内,截杀一些至关重要的人! …… 一听到顾先生终于说起了任务,这时的大家全都支楞着耳朵细听起来。听说统帅是派他们出去击杀敌人的重要人物,此时心似深沉的伍朝阳,心里不由得暗自想道: “让我们去刺杀敌军将领?这倒是怪了!” 等先想到这里,一抬头却见顾先生正含笑看着他。于是伍朝阳脸上一红,索性开诚布公地说道:“既然顾先生是咱们情报系统出来的,想必保密级别比我们要高得多,知道的事也更多。” “如果统帅要杀人的话,他手下的暗箭营已经出师了。随便拿出哪一个来,不是都足以刺杀敌军的高层人员?又何必用咱们这些人,大张旗鼓的到敌军境内去杀人呢?” “你说的是楚怀冰几个人吧?”这时的顾天元摇了摇头笑道:“这个任务并不适合他们,听我接着说,你们就明白了。” “……不过我说的是绝密,大家都是知道纪律的。” 见到顾先生的神情,所有人的神色都霎时肃穆了起来,于是顾天元接着说道: “这次统帅确实是派了一个暗箭深入草原大漠,去刺杀一个敌军的重要人物。统帅这时正在东辽东夏作战,所以为了配合统帅的行动,才会有一支暗箭去了大斡尔朵。” “……这个人,是李慕鱼。” 听到他说的话,赵金锭和伍朝阳他们全都眨巴着眼睛,这时他们已经猜到了几分事情的脉络。 暗箭营里的“生死无端”李慕鱼,那可是一个非常异类的存在。因为她杀人的时候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那就是敌人被杀的时候,在外人看来全都是死于意外。 所以这次李慕鱼到草原上刺杀敌军,肯定也是要装作是意外身死的。而且听这位顾天元的意思,李慕鱼这次到草原上去,跟他们这支小队北上还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3555章:番外篇之春江连海:信步穿敌境、险路亦从容 顾天元接着说道:“现在李慕鱼已经在草原上了,而且说不定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但是在这期间,在她身上却出现了一桩意外事件。” “李慕鱼在完成任务之前,在草原上偶然接触到了蒙军的高级将领。她从敌人那里得到了一条模糊的情报,于是连夜将它发给了咱们统帅。” “在这封情报上说,如今铁木真手下有一批培训好的密谍,正要穿越金国派往咱们通州……” “您是说……一批?”听到这里时,赵金锭陡然间双眼中精光闪烁,看向了顾天元! 到了现在他似乎明白了,为什么这次的杀敌任务不宜太过张扬,只能以百人人小队行动,而且还装备了这么多厉害的武器,还不让最适合刺杀的暗箭营去执行! 原来这是一批蒙古密谍,正要通过金国前往通州。显然这批人必须斩尽杀绝。 而以暗箭营的人数来讲,他们虽然杀敌的功夫十分厉害,但是人数却实在太少了。 “没错,这批敌军谍报人员应该有百人开外。”这时顾天元轻轻咳嗽着,脸上毫无表情地说道:“所以统帅才会派咱们来。” “咱们要穿过整个军国,去往金国和蒙古的边界,埋伏在这批蒙军密谍的必经之路上。然后等他们出现时,咱们这一百二十名海军陆战队员,就要负责将他们一网打尽!” …… 等顾天元说完了这次任务之后,在场的众人全都长长地吸了口气。 这时的赵金锭则是转头和伍朝阳对视了一眼,在他们两个人的眼中,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味道。 此时的赵金锭和伍朝阳都在想着:“这个心魔顾天元,原来是被统帅派来执行这个任务的。” “这就对了,事关敌国密谍,不派个专业人士来,那怎么能行?” …… 即便是通州军这样的队伍,战力强悍士兵勇猛,可他们的人数毕竟只有百余人,就这样深入敌国,其实也是很冒险的。 但是队伍中的战士都对统帅十分信任,知道沈墨绝对不会派他们去打无准备的仗。所以当他们深入敌境之后,大家的心里只有好奇,倒是没觉得有多害怕。 普通战士都是如此,那些指挥员们心里就更淡定了。这位顾天元先生看起来做好了十足的准备,如果真有敌军过来在颍河上拦截他们,相信他也早就准备好了应对的办法。 果然,他们进入金国之后没多久,就有一只金国军方的水上船队,在河道中向他们远远的迎头驶来。 这支小分队一共有三艘船,每只船上装载了不到五十人,所有的船只都化妆成了商用货船的模样。平时士兵自然是躲在船舱中,那些在舱板上活动的指挥员,也都是做商人的便服打扮。 等到这一支金国军方的船队迎面驶来时,大家还是不免有些紧张。 可是当船越来越近,他们就看到有一位金国的军方将领,挥手让他们停船之后,搭上跳板就上了小分队的货船。 这个人和顾天元先生耳语了几句,随即回到了自己的船上。之后这支金国船队竟然护送着这三艘通州货船,一路北行而去! 这倒是奇怪了,赵金锭和伍朝阳见到这样的情景,也不由得心里暗自稀奇。 这时他们两个人还不知道,沈墨的弟子成无恨已经在金国身居高位,把持了整个金国的情报系统。 甚至他在金国的军队里,也安插了不少通州派给他的情报员。像是成无恨身份的情报都是绝密,赵金锭和伍朝阳他们的保密级别不够,还了解不到这些情况。 不过眼前发生的事也让他们两个意识到,小分队这次行动,毫无疑问还有金国的内应支持。这样一来把握就更大了。 …… 眼看着这支船队一路穿行水道,来到了金国南京附近。然后他们顺着水道绕城而走,在黄河上行驶了一段。 没过多久,护送他们的那支金国船队也悄然离去,小分队在金国卫州附近弃船登岸,到达了黄河北面。 等上岸之后,他们随即去掉了身上的伪装,一百多人的小分队都穿上了海军陆战队的作战服。 他们在卫州通向北方的大路上,沿着路边的密林隐藏行迹,继续向北进发。 这时的赵金锭打开作战地图,用指北针稍一辨认,就认出了这个地方。 这条路通往的地点,是卫州附近的黎阳关,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明白了顾天元的用意。 黎阳关位于古黄河北岸,与对岸的滑台(今滑县)隔河相望。千百年间,它不仅是兵家角逐中原的重要关塞之一,也是商贾客旅出人黎阳(今浚县)南行大梁(今开封)的交通要道。 换句话说,那支金国密谍团要想穿过金国去往通州,这里就是他们的必经之路! 黎阳关又叫白马津,要说这两个地名,即便是不熟悉历史的人听到,也能知道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一般凡是叫“关”的地方,势必会有一座关城。这里是往往是交通要道,地势险峻,想绕过去是很困难的,不然的话也就没有了修建关城的价值。 而地名中要是带着“津”字或者“渡”字的话,一般都会是河道的重要渡口。这里一般都是河流水势平缓,没有激流险滩,而且河道两侧都有大路的地点。 所以这个地方又叫黎阳关,又叫白马津,交通要道的地位是一看便知。 除此之外,这座关城还有个名字叫四女台,据说是由于当初筑台建关时,因黄河水势凶猛,基石无法扎牢。最终官府请来了巫仙占卜,说是需将四名贞洁烈女垫进台基,才能保证平安建造。 这时北岸黎阳县令有两位女儿,得知此事后为了不骚扰民众,自告奋勇,情愿以生命换取黎阳关建成。 同时,黄河南岸的滑县县令膝下无女,于是民间有两位深明大义的烈女,就认他做了干爹。 随即这四名女自面对滚滚波涛,含泪与亲人诀别,跳入水中,黎阳关才因此顺利建成,也从此留下了“四女台”这个名字。 第3556章:番外篇之春江连海:一条风霜路、两侧藏卧虎 当海军陆战队的战士们在岸上开始行军时,他们一进入丛林,就立刻显示出了跟平常部队截然不同的风貌。 这个时代没有伞兵,在沈墨麾下的部队里,海军陆战队的主要职能就是深入敌后,利用船只穿插到敌人的重要关隘和位置节点,对他们加以奇兵突袭。 所以在沈墨的军队里,海军陆战队的作战位置从来都是在敌军的大后方,甚至他们每一次作战,都要处于敌军的包围中。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获得援军和补给,却往往要面对数以十倍计的敌军围攻。所以这支部队的战士,他们的心智坚韧、武器精良、作战风格凶悍勇猛也是理所应当的。 如今这些战士们就像是灵巧的狸猫一样在林间穿行,身上背着硕大的背囊,却丝毫没有沉重累赘的感觉。 他们身上的迷彩服,和金国北部深秋的落叶很快融为一体,在黄河北岸道路两侧的丛林中,这些战士矫健的隐藏行进,整个队伍就像是林间一条色彩斑斓的长蛇,很快就汇入了群山之中。 他们要去的地方距离这里并不远,是在黎阳关以北,十余里外的一座山上。从北向南的大路就在这座山的山脚下蜿蜒而过,差不多围绕了它半圈。 在这里设伏的话,既可以保证掐死这条必经之路,使敌人无一落网,而且还让黎阳关里的金国守卫军,完全听不到作战时的枪炮声。 按照他们的既定任务,小分队只要等在这里,隐藏在山间的密林中。然后当那只奇怪的蒙古密谍队伍从下面经过时,自然有通州谍报系统的顾天元先生,居高临下地将他们辨认出来。 在这之后,小分队只要一通猛烈射击,将这百十来人射杀殆尽,他们就可以从容撤退了。 可是这个任务看似简单,但其实却绝非如此,这一点赵金锭和伍朝阳的心里也是清清楚楚。 首先他们在这里的山上,还不知要等待多久,才能遇到那支派遣入通州的密谍分队。其次他的就是他们在进攻的时候,绝不允许那些敌国密谍里,有任何一个人漏网! 因为在这片战场上只要跑掉了一个,那个人就很有可能在通州的军事或工业系统里,造成严重的破坏! 况且在小分队潜伏在山上的期间,还不能让附近的居民,尤其是黎阳关的金国守将知道。这样一来任务可就复杂多了。 不过赵金锭和伍朝阳倒是并没有太过忧虑,他们都十分了解自己手下的士兵。这时的深秋天气并不十分寒冷,战士们随身带着充足的给养,在密林中潜伏上十天半个月问题不大。 至于射杀敌人,一百多人的海军陆战队,在早有准备的情况下击杀那些连长兵器都没有的密谍,更应该是毫无悬念才对! 所以他们在队伍行进之时,一边在观察着周围的地势,一边心里边还在跃跃欲试。如果要是运气好的话,他们也许在这里再等上两三天,就能遇到那支蒙古密谍小队。 可是就在这时眼,看着他们距离黎阳关还有十余里,也就是离他们要去的伏击地点,还有20来里远的时候。 陡然间道,路两边长蛇一般的两支队伍,忽然毫无征兆地停了下来。 队伍中的战士无声无息地停住了脚步,他们迅速的将身体一靠,缩在了路边的山沟里,或是躲在了茂密的树丛后。 这百多名战士收到了前方发来的警讯,他们用手势飞快地向后传递着消息:前方有人,迅速隐蔽! 然后,小分队就毫无生息地消失在路边的草从里。 队伍中的军医华朝宗,身后背着沉重的背囊,里面全是医疗设备。这里头可全是他的心肝宝贝儿。各种药品和器械装得满满当当,全都是他用来给战士战场施救用的东西。 如今的华朝宗也穿着一身丛林迷彩,脸上还抹着用于伪装的油彩。当他收到警讯之后,随即就把身子往一处斜坡上一靠,隐藏在大路旁边的反斜面上。 现在他的藏身位置周围,全是一尺多高的茅草。如果身后的官道上有人经过,即便是有意探头向下看,也不可能发现他的踪迹! 华医生的心里早有准备,他听到大路上传来了一片密集的马蹄声之后,也在暗自心算着这次骑马跑过来的人数。 听这声音,马匹矫健强壮,有五个人正在飞快的策马奔行,由北至南! 要知道华朝宗也是墨字营中的一员,人家当初也是受过骑兵训练的。凭着马蹄声判断出敌军的人数和骑术水准,这样的基本功他还是有的。 等马蹄声渐渐接近之时,估计已经在十来丈外,华朝宗的心里还在想着:这支骑兵队估计是金国的信使,从黎阳关出来,向后方送信的。 要不然,不会有这么矫健的战马,跑得也不会这么急! 看样子那些骑兵马上就会过去,然后等他们跑远,小分队就可以继续向北进发了……可正当华朝宗想到这里时,陡然间他就听到一声强劲的弓弦响! 一支羽箭,“呲”的一声在空气中急速掠过,这一刻华朝宗的心里就是一紧! 敌人不会无缘无故的放箭,周围大路上空旷一片,几里之内都没有一个人影。五匹马的马蹄声位置紧密,显然是一伙的。 也就是说,他们放箭的目标一定是自己这边的战士!有陆战队员在路边没有藏好,怕是暴露了! 就在这一刻,华朝宗立刻伸手握住了腰带上的左轮枪……就在这一刻,他突然间发现自己的头上有道黑影一闪! 一刹那间,几滴鲜血从天而降,雨滴一样落在他的脸上。 怎么回事?敌人跳下来了? 他受伤流血了?难道是自己人用钢臂弩射伤了他?当华朝宗心中狐疑之际,就听“噗”的一声,一个东西掉在了路边这条深沟的最底下。 华朝宗定睛一看,就见一只比狗还大些的獐子,正在地上手刨脚蹬的拼命挣扎。 在它的脖子上,还插着一支白羽箭! 第3557章:番外篇之春江连海:深沟生死搏、霎时分胜负 獐子这种东西,是一种颜色呈灰褐色的鹿,俗称叫做香獐子。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它的学名叫做麝鹿,麝香就是在这种鹿的肚脐上生出的分泌物。 同时也因为它身上带着珍贵的麝香,所以这种香獐子价值极其高昂,是猎人最喜欢猎杀的动物之一。 而且不但是猎人把麝香当成宝贝,就连香獐子本身也对麝香非常了解,这种药材有着强烈的兴奋和止疼作用。 也就是因为这样,所以当猎人用弓箭射杀它们的时候,必须要一箭毙命,尽快将它射杀。 如果要是没有射中要害,让獐子受伤逃跑的话,那么这只香獐子只要一有机会,就会毫不犹豫的转头把自己的麝香咬下来吃
相关推荐:
妄想人妻
爸与(H)
火影之最强白眼
我有亿万天赋
我以神明为食
实习小护士
认输(ABO)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