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青雁觅缘 > 第324章

第324章

儿腾的一下就涨红了! “在老师手下那失踪的三千人,你是不是把他们堵到涉县去了?” 要说杨妙真,还真不愧跟着沈墨学习了多日的兵法。当她一想到涉县那里有一道至关重要的太行山口,可以供蒙军从那里穿出去跳出重围的时候。 杨姑娘随即就想到,一直跟随沈墨从临洮而来的成都军将领脸上的笑容。还有沈墨在交战之初,就从他队伍之中消失的三千人! 这还用问吗?怕是早在最开始的时候,她这位鬼神难测的老师就把那三千人,堵到了蒙军那条唯一的生路上! “……才不是呢!你老师我哪有那么神?” 到了这个时候,就见沈墨笑了笑说道:“我可没有把那三千人堵在涉县山口。” “嗯?” 听到了这里时,杨妙真脸上激动的神情,陡然间就冷却了下来。 随后她就见自己的老师沈墨笑着说道:“我是堵住了蒙军所有可能逃窜出去的山口!” …… “太行山脉险绝天下,却并非无路可通。在这片山脉上可供大军通行的通道也有不少。” “其中有‘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合起来就是兵家必争的咽喉要地,古称……” “太行八陉!” “我也并没有把他们全都堵起来,因为军都陉在北面居庸关,距离咱们这里正好是一千里。第二远的蒲阴陉也有850里,距离实在太过遥远,所以咱们根本无需派兵防守。” “除此之外,还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三条通路,却是在黄河一线的边缘。它们在咱们现在这个位置的南面200余里以外,蒙军绝对没有胆子再向南掉头,兜一个大圈子从这三条通路上绕过去。” “所以在太行八陉中间,只有‘飞狐、井陉、滏口’三条通路可供蒙军突围而出。我那三千成都军部队,正好可以在每条路径上埋伏下一千人。” “这样一来,从咱们眼前正西方的涉县滏口陉,一直到最北边的飞狐径。在这条600里的直线范围内,不管那支蒙军挑选哪一处山口试图跨过太行。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就是被咱们的部队死死堵在里头!” …… 等到沈墨说到这里的时候,杨妙真就觉得一阵呼吸急促,此时在她的心里有如翻江倒海,她想到了一件事! 原来她的老师从临洮出发,中间不但攻克了无数城池,穿越了半个大金国来到了战场。而且他还早早就在太行山麓,给蒙军布下了这样一个天罗地网般的陷阱! 原来在老师的心中,从金军在南京城下受挫开始,一直到自己率领山东军诱敌奇袭。在这之后他又用七千斥候军在适合的地点摆下了方形矩阵,引诱蒙军上当……这一切竟然全都在老师的计划之中! 甚至他连蒙军被打散打残了之后,排除了让蒙军心有余悸的山东一带,试图穿过太行,跳出重围的结果都想到了。并且还提前派出了自己的三千部队,早早的堵死了太行! 一想到老师从布局伊始,就料想到了今日发生的事。这让杨妙真身上犹如电流通过一般,忍不住一阵颤栗! 原本她以为自己经过了苦苦学习,如今已经脱胎换骨。甚至在金国南京城下灵活的调动蒙军这件事,也让杨妙真对自己树立起了极大的信心。 可是在这一刻,杨妙真却陡然意识到。她机谋百出的用兵手段,跟老师宏大的布局能力相比起来,差距依然还是大到让人绝望! 这真是跑死了自己,我也追不上啊! …… 在这一刻,杨妙真的心里真是感慨之极,却又对自己之前的自大羞怯难言。 与此同时,沈墨却已经放下了跟他整夜熬战的成都军士兵。再度从斥候军中抽出了一千狼人和一千特战营,利剑一般向着位于涉县的太行滏口陉狠狠插了过去! …… “车行太行道,如浮沧海、帆长江!” 太行山万载屹立,巍巍数千年横贯南北,其间的太行八径皆是兵家必争之地。 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争夺激战发生于此处,留下过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此时的沈墨一边策马向西杀去。一边在心中暗自冷笑着想道: “居然想从这里跑出我的掌心……这帮蒙军鞑子,他们也真敢想!” 第2386章:险绝天下滏口陉、行到途中、霎时心惊 乌蒙带着手下一万三千蒙古军向西逃窜之际,他心里也在七上八下。 这次远征,他们蒙军从最开始的雄兵十万、战将如云,变成了现在只剩下这一点人,而且还是由他这位千夫长率领。 到了现在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他们这一次南侵之战是以惨败告终了。 不过眼下对于乌蒙本人和他手下的万余名蒙军士兵来说,眼下这场作战虽然胜负已定,但是逃出一条性命却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事。 更何况乌蒙本人恰好曾经率领着两万军队,被杨妙真调动到山东一带画了个大圈之后才回来。所以他也知道山东那个地方是敌军的大本营。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他都绝不会再次带兵进入山东。所以也只好由此领军向西,朝着太行山麓那个山口逃去。 在这之前,蒙古军攻略金国为时已久,对南京北面的地形也很熟悉。所以乌蒙眼看着前面的大平原尽头出现了犹如巨龙一般,横在自己眼前的太行山,他也不由得立刻紧张了起来。 在前面的涉县一带,有一道山谷,从那里穿过去之后就翻越了太行山。 如果他要是成功穿过去,就相当于是从此脱离了战场。就可以从太行山西面,平安无事的一路回到蒙古草原。 可那里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谷地狭窄,地势十分险峻。如果要是金国人在那里留下一支人马阻拦他过关的话,很可能会给他造成极大的困难,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不过要是真有金国守军那也就罢了,可千万别有那支通州军,在前面防守! 当乌蒙想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只觉得离得对面的山口越近,心里就越是七上八下的难以平静。 照例在接近山口前的四五十里远,乌蒙就派出了蒙军斥候,向着山谷那边侦查。 他们走的这条路,就是太行八陉之中,赫赫有名的滏口陉! …… 蒙古和通州这两支军队,在这一路追杀的过程中已经走到了河北一带。而这条滏口陉的位置就在河北的磁州西北,滏山的山间。 这里位于后世的河北省武安县和磁县之间,是沟通豫北安阳和河北邯郸之间的通道。 古人云:“由此陉东出磁、邢,可以援赵、魏。” 如果要是在地图上看的话,沿着磁州这一线由北向南,四处都是繁华的州府县镇。可是稍稍向西的一竖条地方,却没有任何州府县治。因为这一条地方就是山势险峻、人迹罕至的太行。 等蒙军的斥候来到此处后,他们也打起了十分精神,格外警醒。斥候队长派出了尖兵小队,从滏口陉向里一点点的逐渐深入,查看这条路径的安全情况。 …… 滏口陉是太行第四径,山高谷深,险峻异常。这条路实际上是一条名为“滏水”的河,将太行山脉冲出来的一条河水沟槽。 在进入滏口陉以后,这些蒙军小心翼翼的观察着四周,不住地驱策战马跑上两边的山坡,观察那里有没有人防守和驻扎的痕迹。 结果他们惊喜的发现,在这条古道里,竟然是空无一人! 别说没看见那些出手狠辣的通州军,甚至就连一名金军都没有! 随后他们继续向西查看,一直走出了数里,来到了北面的鼓山与南面的神麇山对峙形成的峡谷中。 在两山之间的这条峡谷,宽度最宽处也只有70丈,也就是200米左右。中间一条滏水已经几近干涸,所以并不影响前进。 这支蒙军派出斥候四下纵马驰骋,不住扩大自己的侦查面积,结果依然还是没发现任何敌军驻守防卫的踪迹。 当他们一直穿过了十余里长的滏口陉,一直来到了太行山南麓。这时他们的眼前瞬间就是异常开阔,数十里一览无余! 太行山西面的河北南路,已经在他们的眼前历历在望,这条通道是安全的,他们可以从这里逃出生天! …… 见到这个情景,这支斥候军的队长十分欣喜的沿途放下了士兵把守。然后又派快马向东疾驰,去给他们的领军大将乌蒙传递消息。 等乌蒙听到了前头发来的回报之后,他也忍不住欣喜若狂! 眼下在敌军的包围圈里,竟然被他找出了这么大一个破洞。对他而言可真是意外之喜。 这么说来,他就可以安全的将这支部队带回斡难河草原了! 想到这里的时候,乌蒙一直肩高悬着的心立刻就放下了几分。 后方军情如火,敌军转瞬即至!乌蒙想都没想就带队一头钻进了滏口陉之中。 在这之后,他们大队就开始在陡峭的河谷通道中行进。 眼看着他们用不了多久就要逃出生天,乌蒙的心情反而在此时越发紧张了起来! 两岸的鼓山与神麇山巍峨耸立,四下里的山坡越来越高。在那上面居高临下,可以将整片山谷内部的蒙军一览无余! …… 此时的乌蒙心中不由暗自想到:要是此时山上有数百名敌军,向下发射他们那种很辣异常的武器。只怕不多的敌军就可以用弹丸,对下方的蒙军造成沉重的杀伤! 不过此时,各处山坡高处的要地上,都有蒙军斥候在那里警戒把守。此时的乌蒙也知道这里绝不可能有敌军的伏兵。 所以他现在虽然胆战心惊,却依然毫不犹豫的领兵快速向西前进。 此时他的心里已经打算好了,只要一冲出滏口陉,他就立刻转到向北,使出全身的力气向着草原大漠的方向狂奔! …… 等到乌蒙他们这支万余人的军队,从头至尾全部深入了滏口陉之后,队伍最前方的乌蒙也领军来到了山谷中段。 可是就在这时,陡然间! 乌蒙就听到山坡上,自己军中的猎犬竟然疯狂的吠叫起来! 当乌蒙抬起头向着山上一看,就在这一刹那,他就觉得自己后颈上的汗毛根儿都炸了! 在那片山坡上,就像是鬼影般,陡然间出现了数百名敌军的身影! 此刻,他们正顺着自己前方的山坡,不断向下狂奔! …… “嗡!”的一下,乌蒙的脑子里立刻就是一阵眩晕。他清楚地看到那些士兵的身上,穿的正是通州军的盔甲! 第2387章:霎时生死已分明、神仙绝地、再难求生 就在这一瞬间,乌蒙已经意识到,他终于还是一脚踩进了敌军的陷阱! 眼下的情况明显,这道山谷就是敌人设下的圈套。 他们想必是用什么神奇的方法,隐藏起了这支伏兵。却偏偏要等到他率领全军进入滏口陉之后才突然间现身,堵住了他的去路! 这比敌军在此防守,不让他通过,还要让人揪心百倍! 如果要是通州军早早的就守在这里,然后被自己的斥候发现,那他也就不至于一头钻进来了。他一定会另找一条通路再试试。 再怎么不济,他们也可以在原野上原地散开各自逃命,也不至于被人杀得一个不剩吧? 可是现在,敌军却分明是先向他展示出了一个空无一人的山谷。然后在他进来之际,又封死了他的去路! 也就是说,他现在想要回头也已经晚了! 果然,就在乌蒙想到这里的时候,从他身后陡然响起了一片战马疾驰时的马蹄声。 乌蒙都不用回头,就知道来的一定是蒙军斥候。并且他们给自己带来的消息也不会有别的内容……一定是敌军从后边追赶过来,把这条山谷的后路堵住了。 此时的乌蒙想都没想,也压根儿没理会那些从后向前跑来的斥候,而是当即挥动着马鞭大声吼道: “想要活命,就趁着前方敌军立足未稳,杀出一条血路冲出去!” “咱们的后面已经被堵住了,不向前就是死!” 喊到这里,乌蒙随即就率军向前冲去。他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在山坡上的敌军赶到谷底,封锁住整条道路之际将他们冲垮! 可是就在这时,他就看到那支军队还在源源不断的向着山坡往下跑。从他的视角来看,两侧山路上的敌军已经接近了一千人! 与此同时,还有不少通州士兵停住了脚步,就站在六七十丈高的山坡顶端,开始用步枪向着山谷里冲锋的蒙军前锋射击。 山谷两侧的射来的弹雨,随即就在蒙军的骑兵队伍间肆虐横扫,使得他的勇士不断的栽倒下马。 与此同时,就在乌蒙领兵向前冲锋之际,从两侧山坡上冲下来的通州军也几乎跟他们在同一时刻,来到了山谷最底下的大路上。 一霎时,蒙军中的弓弦声发出了一片悦耳的响声,羽箭犹如雨点般向前暴射! 乌蒙惊骇的看着对面的两支敌军,就在二三十丈之外的路中间霎时合拢,封闭住了整条道路。 就在蒙军的前锋继续前冲之际,乌蒙却发现对面,瞬间甩过来一大片黑乎乎的铁疙瘩! 一时间,蒙军儿郎的羽箭敲打在对方士兵的铠甲上,一阵叮当作响。已经有三四十人的通州敌军被他们射倒在地。 而此刻,当乌蒙看到迎面飞来的那些东西时,他的心里却是霎时一片冰凉! …… 虽然他不知道这东西的名字叫手榴弹,但是曾经和通州军彻夜血战的乌蒙当然清楚,这些玩意儿落下的地方,周围绝不可能还有活着的人! 这时的乌蒙咬着牙,面色狰狞的一顿马缰,让自己战马奔行的速度慢了些。随即一片手榴弹就接连炸响,掀起了一片弹片和烈焰组成的火墙! 在这一瞬间,蒙军冲在最前面的锋线上,一大片骑兵被炸得人仰马翻!前面接连不断的爆炸,也使得后面的所有蒙军战马全都不由自主的慢下了脚步。 在这之后,还没等他们面前的硝烟和尘土散尽。乌蒙就觉得一阵弹雨,劈头盖脸的迎头射了过来! 到了这个时候,乌蒙也知道对方的士兵用那种会爆炸的铁疙瘩,成功遏制住了蒙军的冲锋势头。而敌军却利用这短暂的间隙,牢牢的横在了山谷中间! 这道三十丈宽都不到的山谷,只要有数百通州军就可以堵得结结实实。更何况敌人在两侧的山坡上,还在居高临下的朝下射击。 当他们的阻击阵势形成之后,就仅仅凭借着连绵不断的步枪子弹,自己的队伍就万难向前一步! 此时乌蒙的心里乱糟糟的,完全不知该如何是好。而他的那些蒙军士兵却还在按照他之前的命令,舍生忘死的向前猛冲! 此时,山谷中手榴弹爆炸的烟雾已经渐渐散去。随后乌蒙就发现对面的通州部队端着步枪,排列成了整齐的阵型,死死地堵住了前方的通路……他们居然在缓缓向后撤退! 与此同时,乌蒙已经顾不得其他。回身一把抓住了刚才从后面跑过来的那个斥候。 结果还没等他开口询问,那个斥候就大声说道:“乌蒙将军!后面的山谷退路已经被通州军追兵堵死,咱们回不去了!” 他的话还没等说完,乌蒙就用力将那家伙向外一搡,随后就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这个斥候说出来的话,跟他心里想的是一模一样,几乎连一个字儿都不带差的! …… 此刻这位乌蒙将军深吸了一口气,他的心里再次权衡了一下眼前的局势。 眼下他要想回身冲出去,已经是根本不可能了。对方追过来的军队人数肯定远远超过一千人,要说他们能成功从东面冲出去,这纯粹就是痴心妄想。只怕全军的战士,连乌蒙的战马都不带信的。 所以眼下他们要想活命,唯一的出路就是向西,冲破刚才拦路的那支千人队! 因为敌军为了不被自己发现有埋伏,所以那支通州军伏兵的人数并不多。而且由于自己的阻隔,对面那支通州千人队的身后是河东南路,他们也绝不可能有什么后续援兵。 另外,他们还在射击之下不住的往后撤,说不定这是个机会! ……或许,这就是他最后一次活命的契机! 想到这里时,乌蒙一咬牙拔出了弯刀,向着自己的儿郎大声喊道: “前面就只有这点人,冲过去就能喝到斡难河的清水,冲不出去就要被人堵死在这里!给我全力猛冲,撕开他们!” “嗬!” 听到他的命令,就见山谷中万余名蒙军战士同时策动战马,奋力向着敌军的阵线冲去! 眼看着就耽误了这一会儿时间,通州军的战线已经退到了二三十丈之外。而这些蒙军骑兵没跑几步,就冲到了刚才通州军列阵而战的地方。 第2388章:绸缪日久终觉醒、古道曾留、世间英雄 随即,在他们的路边两侧,爆发出了一连串猛烈的爆炸! 地雷!又是这玩意儿! 就在此刻这支蒙军之中,那些曾经亲眼看见元帅扎剌儿被地雷阵困住之后,彻底被歼灭的蒙军斥候,随即就发出了绝望的嘶吼! “这是个啥?”当乌蒙见到眼前的情景,他随即就被吓得面如土色、神情剧变! 那么这些地雷是怎么回事,而这支伏兵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 这一千成都军当然是被沈墨带到这里来的,他们的任务就是拦截从滏口陉向西逃走的蒙军。 实际上他们在这段时间里,早就在山谷中埋设了地雷。不过这些地雷位于道路两边的半坡地上,布置得十分隐蔽。之前也并没有挂上用于起爆的拉线。 所以之前的蒙军斥候即便是从这里来回策马侦查,也并没能触发地雷。 可是在双方同时接近山谷大道,激战爆发之后。成都军的步枪手在占据了大道中间,一面向着敌军射击和投弹的时候,他们也同时在附近的地雷引信上,勾上了拉发用的绊线。然后才且战且退,撤到了安全地点。 所以在他们退后这一路上,这条狭窄的山谷两侧,很快的就被准备好的地雷阵覆盖了。 沈墨因为这支伏兵毕竟人数较少,加上地形狭窄非常利于地雷的封锁。所以他才给这支伏兵制定了凭借地雷阵,防卫谷底大道的策略。 那么这些成都军,又是怎么瞒过蒙军斥候的侦查,突然出现在山坡两面的呢? 这却不是出自沈墨的奇谋妙计,而是要归功于另外两个人……宗泽和岳飞! 那是在北宋末年,当时担任磁州知州的宗泽及其部将岳飞,就曾经在滏口陉这里率兵抗金。 为了抵御金人的入侵,他们还在滏口陉的山峰两侧挖掘地道藏兵。直到后世的现代,这些藏兵洞依然还保存完好。 可想而知,当沈墨率领部队来到此处想要埋伏敌军,避开蒙军的侦察之际。当他看到这里有岳飞留下的遗迹,正好可以为他今日所用时,他的心情该是如何的激荡感动? 这位以驱除鞑虏为毕生志愿的千年武神,终于还是在此地和沈墨两人,在生死相隔八十五年后,激动人心的交集在一起。 由此他们的合作,也彻底坑杀了山谷间的最后一支蒙军! 当然这里还有另外一些细节,比如说山谷间地雷阵的设置,和后世伊拉克的路边炸弹就很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阿旺的野狼,在隐藏好的藏兵洞入口处布满了排泄物,使得蒙军的猎犬根本就没有靠近洞口等等。 就这样在沈墨的精心准备下,他的两支部队终于还是一前一后,堵住了这支逃窜的敌军! …… 在这之后,向前冲锋的蒙军随即就遭到了绊发地雷的沉重打击。每当他们前进一步,都会受到连环爆炸的地雷造成的巨大杀伤。 与此同时,山谷两侧和大道中间的成都军部队,也在敌军的一百多米之外不住的开枪射杀敌军。看他们的样子从容不迫,已经是胜券在握。 眼看着自己的儿郎就像是一块羊肉,填进了狼嘴里一般,伸进去多少就被撕碎多少,此时的乌蒙心已经彻底凉透了。 这时在乌蒙的后方,沈墨已经率领狼人部队和特战营,向着谷口内突击前进。 他们手中的武器更加迅猛,射术也越发的精准。这使得蒙军就像是一根被两头点燃的蜡烛,被双倍的消耗烧得飞快的缩短。 没过多久,山谷中间的蒙军就已经只剩下五六千人,还不到原本的一半。 而这时的蒙军战士发现他们舍生忘死的冲锋,除了让自己变成一片死尸之外,根本就是毫无任何作用! 他们的拼死冲杀,甚至没能将一支羽箭射到敌军的身上。在这样下去除了白白送死之外,还有什么意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蒙古人这种自杀式冲锋的势头开始渐渐减缓。直到最后,他们的冲锋也绝望的停了下来。 在这之后没过多久,他们前后两侧的步枪射击声,也渐渐消失了。 此刻,这些蒙军经过彻夜熬战和连番打击,再加上自己的主帅扎剌儿被杀,还有屡次的身入绝境。使得之前那支嚣张到不行的蒙古大军,终于还是放弃了抵抗! 就在这时,山道两侧传来了通州军的喊话声。他们让用蒙语让蒙军放下武器投降。 此时的乌蒙握着弯刀的那只手,正在无助的颤抖着。 身为一名蒙军将领,他当然知道投降是怎么回事。尤其是在他们蒙古人作战的时候,什么时候仁慈的对待过俘虏? 就以之前书里所说过的,那位速不台将军击败钦察汗国那一战为例。 首先就是他们翻越了高加索山脉之后,已经被高山严寒折磨得死去活来。如果他们当世就和钦察汗国的大军开战,那是必败无疑。 可是就在那个时候,蒙军将领速不台却狡猾的宣称,他们只是借道从这里通过的。 在这之后,他们趁着钦察汗国的部队放松了警惕,自己也缓过了一口气之后,随即便彻底歼灭了敌人的大军! 与此同时,在他们碰到了钦察汗国难以攻克的车阵防御,久攻不下时随即又向对方许诺,只要投降便保证所有将军士兵的人身安全,绝对不会加以伤害。 可是结果不用说,我相信大家都已经猜到了……等对方一放下武器,这些凶狠残忍又毫无信义的蒙古军队,立刻就将他们全部斩杀一空! 而且在他们终于攻入了钦察汗国的都城后,速不台甚至下令将那些已经向他们投降的将军按在地上,在他们身上用大木板压住。然后他率领自己的部下坐在那上面,嘻嘻哈哈的欢宴饮酒。 就这样,直到将那些投降的将军被慢慢压得全部窒息而死,这场酒宴才告结束。这就是蒙古人无数的征战史中,一场灭国之战从头到尾的过程。这就是凶残的蒙古部队,他们对待俘虏的一贯做法! 所以当如今的乌蒙听到对面喊话,让他投降时,他的心情一时间也是十分复杂。 第2389章:百年生死再相逢、以血为香、铁骨铮铮 在这之后,他看着面前那些浑身脏污不堪、呆若木鸡、疲惫欲死的蒙军儿郎,知道他们也已经坚持到了极限,再抵抗下去无非就是全军受死而已。 于是,乌蒙手中的弯刀终于无力的从掌中滑下,“当啷”一声落在了地上。 在这之后,从一个两个到成百上千,一张张角弓和弯刀长枪被扔在了地上,所有的蒙军战士都颓丧之极的放弃了抵抗。 此时的沈墨,看着山谷中被他折磨的死去活来,直至丧失了所有抵抗意志的蒙古军队,他的嘴角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冷笑。 …… 在这之后,通州军战士端着霰弹枪,狂风一般冲入了蒙军之中。 把他们一队一队的拽出来之后,通州军扒下了他们的盔甲,让他们重新列队站好。 随后除了战甲兵器之外,蒙军战俘所有的辎重物资,什么皮囊皮袋子,奶皮子酸奶子、皮毛被褥等物全都被堆积在一起,用凝固汽油弹点燃了一把冲天大火。 就在这片火焰和浓烟一起升起之际,队伍中的常春远抬起头,向着山坡上看了一眼。 就见这时的沈墨立马高坡,面无表情的向着常春远举起了三根手指……随后就见常春远带人冲进了蒙军队伍,开始执行三一抽杀令! 如今这抽杀令,已经成了沈墨对待敌军俘虏的一个固定项目。同时这种带有强烈的心理暗示、和让对方屈服作用的手段,也开始被沈墨的军队越用越纯熟。 这些异族军队还有继续利用的价值,可是在这之前,沈墨先要让他们学会无条件的服从! …… 直到两个时辰之后,这场对于被俘蒙军来说,漫长而又煎熬的三一抽杀终于结束。在场的六千蒙军也只剩下了四千人。 沈墨让人把山谷中那两千死去蒙军的脑袋全都砍了下来。在当年岳飞挖掘出来的藏兵洞前方,堆积成了小山一般的三堆。 这时的沈墨手拄着血河剑,单膝跪在地上,向着当年率军抗金的宗泽和岳飞参拜下来。 …… “世人常撮土为香,可是后生小子这里,只有敌军的鲜血和人头!想必宗大夫和岳爷爷必不嫌弃……” 此刻的沈墨嘴角上带着微笑,向着面前的藏兵洞,喃喃自语道: “宗大夫和岳爷爷一生忠勇,却壮志难酬。小子愿驱除鞑虏,还我汉家百姓一个清平世界……两位英灵不远,当可鉴之!” …… 就在沈墨拜祭岳飞和宗泽之际,杨妙真和常春远他们这些人却在远远的看着,却没有人敢去打扰沈墨。 杨妙真心中暗道:我这位老师,也真是奇怪! 他曾经气死金国完颜珣、坑死西夏李德旺,干掉东夏蒲鲜万奴,造出了耽罗国王金若郎。 大宋皇帝赵与莒在他弟子的手上,活得连条狗都不如。高丽和东瀛两国的皇帝更是听见沈墨的名字,都忍不住要吓得一尿一裤裆。 甚至是大宋皇帝赵与芮,都没见老师对他有什么敬畏之心! 可是他偏偏在这宗泽和岳飞一手开凿的遗迹面前,屈膝拜了下去! 一想到老师正在和冥冥之中,那位军神岳武穆交谈。杨妙真和常春远他们相视了一眼,同时也都是心潮澎湃,久久难平! …… 在这之后沈墨站起身来,他挥了挥手让人押着乌蒙过来。 此时的乌蒙也经过了三一抽杀之后,幸运的活了下来。他被常春远有意的排在了最后一个,在三一抽杀的时候,他是受折磨时间最久的那个人。 所以当他一路来到了沈墨身边时,这位昔日的蒙古将军已经是面如土色,哪里还有一丝昔日的嚣张和傲气? 此刻当他看到了面前那三座人头摆成的小山,那上面的蒙军战士依然是死不瞑目,双眼圆睁,乌蒙更是全身上下都颤抖了起来。 “若是把一位蒙古将军当场枭首,用你的血来祭奠先烈,想必岳武穆一定会高兴的很……” 这时的沈墨一边说着话一边回过头来,他的话语更是吓得乌蒙手脚冰凉! “给我一个不杀你的理由,如果不充分的话……砍了他。” 沈墨这句话的后半段,却是向着乌蒙身后的李凌豪说的。 就见李凌豪立刻点了点头,伸手就从他后背上硕大的刀鞘中,抽出了一把寒光四射的长刀! 就在这一刻,乌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涕泪交流地说道: “将举若杀小人,不过沾污一尺之土而已!小人愿为将军驱策,为您放羊牧马,做您的那可儿……终生不敢背叛主人!” 沈墨闻言,听得他微微一笑。 他知道“那可儿”就是蒙语中门户奴隶的意思,显然这个家伙为了活命什么都肯做,已经彻底失去了抵抗意志。 这时的沈墨低下头,面色低沉的搓着手指,沉吟了一下。 这一阵让人心惊肉跳的安静,让满头冷汗在那里等待着裁决的乌蒙,脸上的神色从青紫到煞白,变得比死人还难看! “好,你可以做我的那可儿……” 听到了沈墨的这句话,乌蒙的眼泪“刷!”的一下就淌了下来,随后“咚”的一声,就把额头重重的磕在了地上! “从那四千俘虏里挑出最强壮的一千人,让他们作你的部下。”这时沈墨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了一个东西。 “我手上有西夏烈风营、女真暴风营、契丹飓风营、他们都曾是我的俘虏,现在也都因为对我献出了忠诚,成了我忠勇的战士。” “今日我也给你一个这样的机会,让你在我的战旗下作战。” 这时的沈墨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了乌蒙近前,把手里面的东西摆在了他的眼前: “这是一级松纹铁剑勋章,是我通州军最高荣誉的标志,至今还没有人得过到它。” 当沈墨说到这里,乌蒙一抬头就看到沈墨手上,握着一块比核桃略大,周围环绕着松柏树枝,中间刻着一把长剑的铁牌。 “它代表着忠诚和无畏,我要把这个印记,印在你们这支军队的身上。”只见沈墨冷冷地说道: “如果你们为我杀敌作战,不惧死伤,那么这个印记就代表着你们的荣誉。” “如果你们心存二意,暗藏凡叛之心。那么头上带着这个印记的蒙古人,我会让你们后悔为什么今天,没有死在这里!” 第2390章:眉头暂留铁剑锋、疾风满盈、惊霎三英 当乌蒙听到了这句话,随即便匍匐于地,汗流浃背地表示自己绝不敢背叛主人。而沈墨则是一回手,就将这枚松纹铁剑递给了狼人阿旺。 “把他们脑袋上的辫子剃了,这枚勋章烧红了,在他们这支千人队每一个人的额头上烙下印记。” 沈墨的声音冷冽犹如寒冰,狼人阿旺随即点头接过了这块铁牌。随后他就在乌蒙的屁股上“咣”的踢了一脚,带着乌蒙下山挑人去了。 …… 在乌蒙的挑选之下,这四千蒙军中最彪悍强健的一千人,不久就被他挑了出来。 之后他们随即就被替光了头上的辫子,然后被狼人阿旺用烧红的勋章,在每个人的额头烙下了一个清晰醒目的印记。 这枚勋章下面低垂下来的剑尖,横贯过所有蒙古战士的额头,一直垂到他们的眉间下方。再加上剃得光秃秃的脑袋,使得他们就立刻就变成了一群形象怪异的僧侣。 这些人随即也在沈墨命令下,将他们押送回通州。直接交给死灰营长沈独,将他们彻底洗脑之后变成自己的部队。 这些蒙古人凶狠残忍,毫无信义可言。在铁木真刚刚起兵攻打金国的时期,往往金国各个城池中的蒙古人,即便在城中居住了三四十年以上。一听到铁木真的召唤也立刻杀掉自己的主人,里应外合的配合蒙军攻城。 所以他们所谓的效忠,对于沈墨而言根本就没有一点可信度,发下的誓言也形同狗屁一般。 而另一方面,这些蒙古战士性子极为单纯,思想也异常简单,却是最容易洗脑成功的目标。 所以在专门负责这件事的沈独手下,这一千蒙古战士连同他们的将领乌蒙,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彻底忘掉他们的长生天和信仰,彻底背弃那位铁木真大汗,就此成为沈墨的狂信徒。 因为对他们来说,最明显的一点理由就摆在眼前:长生天抛弃了他们,铁木真派他们到南朝的行动形同让他们送死。而这位沈郎君却用不到两万人,全歼了他们十五万! 谁是上天庇佑的军神?那还用说吗? 在他们被洗脑成功之后,这支一千人的蒙古“疾风营”,也会就此成为沈墨手中,一队凶狠迅猛的猎犬! 在今后,沈墨和铁木真的“双骄之战”来临之时。沈墨需要用到他们这些熟悉蒙军作战方式的部队,同时还有他们的蒙语。 最重要是,他们的投诚还会在蒙军当中形成强烈的示范作用。 当这些人穿着精良的铠甲,拿着犀利的武器站在蒙军对面时。他们在蒙军心理上的巨大冲击力,甚至可以超过几个万人队的战斗力! 所以沈墨今天一有机会,就收服了这支蒙军部队,由此给自己的天平这边又加上了一枚砝码。 …… 在这之后,打扫完了战场,所有的通州战士开始向南京方向撤离。 在这期间他们缴获的蒙军物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全都被一火焚毁。沈墨倒是把战场附近所有逃散的战马全都集中起来,准备打包带走。 即便经过了这样几次三番的血腥决战,蒙军带来的数十万匹战马依然还是存量巨大。平均一人六马的蒙军,即使是战马失去了九成,剩下的竟也达到了七八万匹的规模。 这些擅长于长途奔行的战马也是极其重要的战争资源,它们也就此成了沈墨此行的收获之一。 …… 当沈墨的军队驱赶着这些战马和蒙军俘虏,再次来到南京城下时。城中的完颜陈和尚和完颜承麟加上斡雷及达,全都忙不迭地迎接出城。 可是沈墨却根本没打算从南京这里停留,而是命令大军向南继续行军。 这时的完颜陈和尚跟完颜承麟看到,无数垂头丧气的蒙军战俘正被人用绳子拴着,狼狈不堪的一路行进,这条战俘队伍竟然一眼看不到边! “这不得有四五千人?怎么沈墨竟然俘虏了这么多蒙军?” 此时的陈和尚和承麟看到这个情景,心里不由得一阵突突的乱颤! 如此天下强军,竟然在数日之间被沈墨的部队折磨得人不人鬼不鬼,变成了一堆蓬头垢面的俘虏……他的仗到底是怎么打的? 在这之后,他们随即就看到那片一望无际,犹如万顷汪洋般的巨大马群。 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他们立刻就能确认。那支向着金国入侵的蒙军,已经全军覆没在这位沈郎的手里! 此时的完颜陈和尚觉得口干舌燥,心里噔噔的乱跳。在看向沈墨的时候,他的眼神儿都变了! 这经过了这一次的大战,这大金三英已经被沈墨的手段和实力震慑得心服口服! 眼看着把自己打得死去活来的蒙古大军,却在沈墨的兵士押解下,像群绵羊一般垂头丧气的前进。这种场景对他们内心的震撼,已经让这大金三英张口结舌,惊骇得说不出话来。 此时的沈墨跳下了战马,非常随意的和他们告了个别。 从沈墨的口中,他们终于证实了那个消息——从敌军统帅扎剌儿一直到整支蒙古大军,已经全部覆灭于沈墨之手。 这场惨烈的大战,终于结束了! 不过按照沈墨的说法,蒙军虽败,却一定不会放弃已经被他们攻下的大片土地。 此时完颜陈和尚手里的部队,根本没有力量向北推进,重新占领昔日的国土。所以在沈墨身后的那片战场上,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片无主之地。 …… “我给你们留下几千匹战马,良佐(陈和尚的字)你组织起骑兵,把防线向前推进一段。”这时的沈墨拍着完颜陈和尚的胳膊说道: “最起码前推一百里,建造一批堡垒营寨护住黄河,不要再让蒙军故伎重施。” “在北边的战场上,还有大量敌军的武器和铠甲。你们把它收拾回来,也可以加强一下实力。” “在这之后,金国的防卫就看你的了。”这时的沈墨笑着对完颜陈和尚说道:“可别我一撒手,你又给我散架了!” 第2391章:军国重器云泥中、一般火龙、两处分明 沈墨对陈和尚笑道:“有了骑兵和火龙炮,想必蒙古军队再派来占据南京以北的小股军队,你们完全能应付得了。” “在这之后,怎么打这场国土防御战,我相信良佐兄你一定心里有数。” 这时的完颜陈和尚听沈墨说得这么轻松,他脸上却忍不住露出了一丝苦笑。 …… “你心里有数,我心里怎么这么没数呢?”完颜陈和尚这句话在舌尖上打了个滚儿,毕竟还是没说出来。 如今他面临的,其实是沈墨给他打下来的一片大好形势。 蒙古人刚刚遭到一场大败,势必不会再轻率的派出另外一支军团过来攻打金国。所以他们派来抢占土地的蒙军,人数也一定不会太多。 完颜陈和尚大可放心的跟他们,在这片金国故土上纠缠厮杀。 与此同时,他手里有了蒙军的战马和兵器,再加上沈墨支援给他的万人敌、钢臂弩和四千门火龙炮。他的南京守军在得到这些武器装备之后,也迅速强大了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他有信心和蒙古人派来的军队杀个势均力敌,甚至是稍占上风。 可是,这一切所谓的优势都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在蒙军没有派出一支庞大的军队! 要是再有一支扎剌儿这样的蒙古大军前来,完颜陈和尚估计自己还是被人打的死去活来的命! “没事!真有问题我还可以支援你。我估计这场战斗起码能让蒙古人消停个两三年……” 沈墨说着,让人把扎剌儿的配刀拿过来,送给了完颜陈和尚留作纪念。在这之后他就上马带着部队,头也不回的向南去了。 …… 整个过程中,他甚至没有看自己的弟子成无恨一眼,而成无恨也始终在忠实的扮演自己的角色,把惊诧和震惊演绎的惟妙惟肖。 直到沈墨的大军走远了之后,完颜陈和尚看着眼前寂寥空旷的黄河岸。这才意识到,这回金国又要靠他们自己了!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他的大金国,也不知还能再存续多久? …… 在沈墨的军队远去之后几天,留守在南京城中的师宝瑛将军也将城中所有的军队,还有火炮等武器装备,顺着汴河和水路撤回了通州。 因为援助南京的最后一批物资已经送达,师宝瑛最终完成了所有的任务,他也该回去了。 这最后一批物资,依然还是生产制造火药的原料,还有那四千支火龙炮,外加一位金国大将军郭虾蟆。 在火药制造原料这件事上,完颜陈和尚还婉转的问过师宝瑛。是不是可以将配方交给他们,让金国自己提炼,也免得从通州来回运送不便。 要说硫磺和硝石这两种东西,其实金国也有,只不过因为没有足够精良的提炼技术,所以始终包含的杂质很多罢了。 师宝瑛听到了这个要求之后,虽然拒绝了完颜陈和尚,不过却也给出了一个让完颜陈和尚能接受的理由。 其实这些技术原本交给金国也没什么问题,不过一旦要是金国的保密工作做得不完善,就此让蒙古人得知了火药的配方和提纯技术,那造成的损失可就大了! 所以完颜陈和尚也不得不理解人家做出的这个决定,毕竟通州的保密工作做得怎么样,他们都是有目共睹的。 最起码直到现在,他们金国使尽了浑身解数,也没有得到任何一项有用的通州军事技术! 即便是他们造出来的火龙炮和万人敌,也是金国凭借着对火药武器的理解,自己硬生生憋出来的。在质量上跟通州军的火炮与手榴弹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 说到火龙炮。这次通州援助给他们的四千门火龙炮送到完颜陈和尚手里时。他开箱一看,就知道跟他想象的几乎一模一样。 这是一批和金国造一样的火龙炮,甚至是外观形制都差不了太多。 但是当装填使用之后,完颜陈和尚随即就发现,跟金国只能打出四十丈远的火龙炮相比,通州援助他们的这种火龙炮,射程轻轻松松的就可以达到100丈,几乎是他们的两倍半还多! 而且炮身上,采用了连铸连轧工艺的钢管,在最后一道工序的时候使用的是冷拔钢管的技术。外表乌黑的磷化涂层包裹之下的钢管,摸起来就像是玉质器物一样滑不留手。 有了这批可以扛住数倍火龙炮膛压的炮管,金军就可以在装填铁砂的时候,使用颗粒更加大一些的弹药了。 这些铁砂被从绿豆大小升级到了黄豆大小之后,即使在七十丈外杀伤力依然可怖。让完颜陈和尚在欣喜之余,又对通州的军火工业实力感到了深深的绝望。 当金国锻造的火龙炮和通州支援的火龙炮,这两支武器放在一起的时候。让人觉得这其中一个是流里流气、浑身没有一点端正之处的乡村泼皮破落户。而另一个则像是身经百战的血勇之士。 仔细看时,人家的武器上每一处细节,似乎都比金国货更强。使得这看似相同的两件武器,却几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 不过虽然完颜陈和尚的心情极为复杂,但是这四千支火龙炮在手,他就可以在蒙军弓箭手两倍的射程以外,对敌军做出火力压制。 而且它发射出去的还是威力极大,一打一大片的面杀伤,这也使得陈和尚心里的底气立刻就被提了起来。 除此之外,还有那位金国大将郭虾蟆。 原本郭虾蟆的身上确实是受了几处伤,却都并不太严重。可是这位大将军由于轻微的失血和之前数日鏖战的极度疲乏,还是接连睡了几天几夜才苏醒过来。 等到他清醒之时,位于长江壁垒一带的野战医院已经接到了沈墨的命令。让他们通过水路,将大将军郭虾蟆送到金国南京。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这位将军做出过激的行为,以至于伤害到自己。所以野战医院给他用了大量镇静安神的药物。一边补充他身体需要的营养,一边让他继续呼呼大睡。 于是,当这位郭虾蟆将军真正清醒过来的时候,他已经到了南京城内,一睁眼就看到了完颜承麟和完颜陈和尚。 第2392章:一战天下传威名、金国为盾、背靠大宋 在这之后,郭虾蟆通过完颜陈和尚的叙述,搞清楚了黄河壁垒这边作战时的所有经过。而陈和尚和承麟也在郭虾蟆的口中,完全复盘了先帝完颜守绪在长江一带全军覆没的全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双方各自都是唏嘘不已,感叹着战事的激烈和世事的变化无常。 此后郭虾蟆也再次加入了金国军队的序列,成了大金三英之外另一位有勇有谋的战将。从此在南京城和完颜陈和尚他们几个一起并肩战斗。 除此之外跟郭虾蟆一起送来的,还有那枚历代金国皇帝传承至今的传国玉玺。 在这之后,完颜承麟痛哭了一场。他几番推脱不过,终于在南京举行了登基大典,成了新一任的大金皇帝。 这完颜承麟是宗室远支,虽然还是当初完颜阿骨打的血脉,却非完颜守绪那一宗之人。不过现在,这一点却根本没人去计较了。 因为所有能和完颜承麟竞争皇位的金国贵族,现在全都被师宝瑛将军一网打尽,正在通州战俘营里关着呢! 至此之后,这个只剩下南京路一路天下,占据了跟淮南东路大小差不多的国土面积,却承担了整个蒙古大军进军压力的大金国。它已经彻底沦为一块毫无进取之力,只能被迫替大宋抵挡攻击的护甲。 除了在北方拼死血战,抱住金国的国祚之外,他们再也没有了其他的选择! …… 当沈墨穿越了金国南京,一路向着通州返回之际。也代表着这次他大战金国蒙古两个庞然大物,在黄河长江两道壁垒上分别击败敌军的战略意图圆满完成。 非但如此,周边的局势也跟随着沈墨的做设想,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在这之前,原本成天跟他捣蛋的赵与莒现在已经彻底沦为傀儡。被沈墨的弟子宋无悔囚禁了起来。 宋无悔在广南西路那里站稳了脚跟,开始经营起一个专门给大宋捣蛋的南方小朝廷。 根据宋无悔的报告,他在到了广南西路之后,在那里编练士卒、筹集粮草、收取赋税、开始逐渐建成了一支人数约为五万的山地步兵军。 这支军队是以原本的绍兴军为班底重新组建成的,无悔在得到沈墨暗地里在武器方装备方面的支持之后,一支强军已经在他和自己的几名助手的组织之下,渐渐的成形了。 在他们战斗力与日俱增的同时,这支军队成军伊始,就露出了他嚣张勇猛的性格。 他们成天叫嚣着北伐复国,没事儿就派兵攻打两国交界处的大宋州县。弄得临安朝廷日夜忧心,深感不安。生怕一不留神就被他们打回临安。 也因为这一点,现在大宋朝廷对沈墨的态度,也始终保持着很客气的状态。并没有因为现在赵与芮控制区域极度膨胀的原因,由此和沈墨的通州反目。 因为他们心里非常清楚,一旦要是那个南国小朝廷真的朝临安这边打来。就凭他们手里的大宋军队,只怕是万难抵挡。 到时候免不了还要请沈墨出手,才能镇得住那些逆贼叛军。 …… 与此同时,广南西路的宋无悔手中,那支五百人的烈风营也终于完成了任务。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他们在琼崖海岸登船出发,顺着水路回到了通州,这些党项族战士也可以回去跟家人团聚了。 这五百烈风营虽然战斗力极其强悍,但是在广南西路那样的山地地形中,却很难发挥出具装铁骑集群突击的战斗力。 并且现在的宋无悔,也训练出了一批忠诚的精锐卫士,并不需要他们贴身保护,所以他们也就此回了家。 …… 如今原本新宋这个名头已经没有了,临安朝廷重新被赵与芮群臣改成了“大宋”。至于广南西路的赵与莒那边,自然在他们口中就变成了“伪朝”。 不过西夏和通州这边为了称呼方便,倒是有人给广南西路的赵与莒那边重新又起了一个新名字,以便和大宋作为区别。 这个名字让沈墨听了之后,也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对,你猜得没错。由于他们地处大宋的疆域最南,所以被人称作“南宋”! 沈墨心说,这世上的事真是难以预料,让人每每想起来,都会觉得万分感慨! …… 与此同时,另一波回家的军队则是大宋孟珙的一万宋军。当然,他们现在只剩下了七千人。 虽然所有的钢臂弩都还在,但是损失了三成的军士,也让孟珙回军之时觉得臊眉耷眼的,有些抬不起头来。 虽然他随军带回了完颜守绪的金甲,作为呈给大宋天子赵与芮的缴获,不过这也让孟珙觉得有些拿不出手。更何况,没有金国的文武百官和宫女嫔妃,他觉得这场胜利怎么都不圆满! 当孟珙回朝之后,他自然在临安的金殿上,向着赵与芮和满朝文武群臣讲述了此战的全部过程。 当他讲完之后,说实话这些大宋的臣僚之属,脸上却是一点儿欢欣鼓舞的表情都没有……好像他们这一场仗根本就没打胜,而是被彻底击败了一般。

相关推荐: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爸与(H)   交易情爱(H)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妄想人妻   我在末世养男宠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游戏王之冉冉   火影之最强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