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青雁觅缘 > 第312章

第312章

阵型! 这哪里还是什么弱不禁风的百姓?看他们向金军动手的时候动作娴熟老辣。都是一招就结果了身边的金军……这分明就是一群精悍的军人! …… 只见此时,挟持黑罕的这个人身上穿着一身文士装,看起来甚至还有点瘦弱。 他一身衣服上到处都是灰土,可是此时此刻,他的眼睛却犹如寒星一般闪亮。 这个人正站在黑罕将军的身后,他左手绕过了黑罕的脖子,捏住了他的嘴唇。而右手里握着一把五寸不到的细窄匕首,匕首的尖端,已经深深插进了黑罕的右侧耳孔! 此时,顺着剑锋上斑驳闪耀的冰雪纹,黑罕的耳孔里一缕鲜血,正在滚滚而下。 直到黑罕身边的亲兵看见,这宋人手里的那支细窄犹如筷子一般的短剑。他们这才发现那短剑的把手,竟然是一根半截的木质发簪! …… 此时的黑罕就觉得,身后的那个人的脸向着自己的耳边凑过来。朝着他那只完好无损的左耳里轻声说道: “刚才你说……谁是绵羊?” …… 一时间,黑罕觉得自己的耳孔里越发剧痛难忍! 站在他身后的那个男人,持剑的右手一动,就只是轻轻的向后拨动了一下那支要命的短剑。就迫使黑罕的头连同整个身子,一块转向了城外的方向。 这时的黑罕一回头就看到了城外,正站在那艘船上的通州将领。 此时他的脸上正露出淡淡的笑容,向他这边看来。 他的眼中带着轻蔑和厌恶,同时又有几分快意。就像正在看着自己双掌之中,一只被拍死的蚊子一样。 而他的身后,数百名通州兵已经潮水一般,向着这边猛扑而来! …… 这时的黑罕还想下令,让自己的士兵立刻斩杀徽州百姓。 可是他的嘴上一片剧痛,被撕破的嘴唇上流下来的血水,正混合着口涎向下流淌,又哪里能说得出半个字? 此时他虽然看不见,但是他也知道。顺着东面城墙上那个刚刚被炸开的大缺口,不知有多少通州军正在向着城里蜂拥而来。 在这一刻,黑罕的喉咙中发出了一声受伤的野兽一般,愤怒的悲鸣! 到现在他也终于明白了,城外地上的那条船,到底是干什么的! ……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也都清楚,那条船就是一个翻版的特洛伊木马。 此时站在黑罕身后,挟持住他的人,正是咱们那位看似文弱的海军陆战队团长蒋托。 可他是怎么混到徽州城里,深入被挟持的百姓中间,进而抓住了黑罕的呢? 其实就在昨天,舰炮上发射了烟雾弹,造成了城上金军的视野模糊之后。随即就发生了徽州城里的通州密谍,也就是那个白衣年轻人策动百姓,冲向城外逃命的事件。 之后那些狂奔而出的百姓,他们在刚刚跑到了城墙和河岸的中线,也就是那条古船的附近时。他们就被人悉数抓住,又重新带回了徽州城。 实际上,就在那个白衣青年向着吴俊打手势的时候。扣在地面上的船底里有七八名身穿着徽州百姓衣服的特战队员,也趁着烟雾一跃而起! 他们背绑着双手,混在百姓中装出了狼狈逃命的样子,没多久就被金军抓到后送回了徽州城。这七八名陆战队员,就是由蒋托率领的一个陆战队作战小组。 由于担心这些陆战队员带到城里之后会被搜身,所以他们身上除了衣服之外,并没有携带任何武器。只有蒋托头上插着的一根发簪,却是从吴俊的手中借过来的。 那正是吴俊作为统帅沈墨的弟子,被他的老师赠予的一把雪花镔铁武器,平时就是一支男式发簪的样子。 这只“无那”剑只有五寸长短。尖端的木质部分实际上就是一个剑鞘。这把剑现在正鲜血淋漓的插在了黑罕的耳孔中。 以雪花镔铁之利,此时的蒋托只要右手轻轻向里一送,短剑就会顺着黑罕的耳朵直插进去,贯穿他的颅脑! 而这时的黑罕,心里忍不住悔恨交加! …… 他做梦也没想到,原来自己的金军战士绕着古船检查那里的情况时。其实躲在船里的通州军细作,才刚刚爬出来一小会儿的时间! 就这么一个致命的疏忽,竟然使得他被人挟制。以至于现在的徽州城眼看就要易主,他却连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早知道这样,我就应该把这些抓回来的家伙,当时全杀了就好了……嗯?不对!” 当黑罕想到这里的时候,他猛然间意识到,这件事里有一个地方,完全说不通! …… 昨天早上,城墙豁口那里的百姓被人煽动起来逃跑,分明是一个偶然的突发事件。可是对方的指挥官怎么会提前知道这些? 第2295章:斩却狼军万千命、一人忠贞、父老盈城 非但如此,他还有意放在那里一条船,在船底下埋伏下了几名细作。甚至是他之前放出了那种会冒烟的炮弹,也是为了配合这件事而做的! 这时的黑罕越想就越觉得,自己只怕是从一开始,就上了敌军的当! …… 九六整件事,还要从吴俊到来的第一天开始说起。 当吴俊的舰队开始攻击城墙时,正是之前牺牲的那位通州密谍,他意识到徽州城就要被自己人攻破了。 可是当他看到惠州城中的百姓总共有四五千人,被抓到了西面城下,还有一些人被金军带上了城墙时。之后通州军的攻势立刻就停止了。 此时这个人就知道,这是金军利用徽州百姓作为肉盾,挡住了通州军的进攻。 于是,这个年轻人就想着琢磨出一个办法攻下徽州,要帮助城外的自己人剿灭城中的金军。 他在足足想了一白天之后,终于还是被他出了一个主意。 他将同样的几封信绑在了几支钢臂弩上,然后隔着城墙,向着他猜测的通州军登陆地点射了过去。 他手中的普通版钢臂弩,是用来保卫四海商社里那些贵重资产的。徽州西城墙距离河岸只有二百米,而他的钢臂弩射程却是三百五十米,所以吊射出城一点都不困难。 于是,这几封信终于还是有一封,被城外河岸边的通州军捡到,随即便交给了吴俊。 …… 当天夜里,吴俊打出的那发红色信号弹并非毫无目的,而是为了告诉城里的这名谍报员。城外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让他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 同时,吴俊趁着夜色,让百余名陆战队员抬着一艘破船,将它放在了城外三十丈之地。还让蒋托带着七名陆战队员,躲在了扣在地上的船身下。 于是在第二天,就发生了那样的一幕! 这名通州情报员,终究还是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混入了城下被挟持的百姓中。并且见到时机到来时,他立刻就煽动城下的百姓,开始向外逃跑。 在这个过程中,蒋托和他的人也得以顺利的混入了逃散的百姓里。 可是与此同时,那名情报员却终于因为这次英勇的行动,牺牲在金军的手里! 可想而知,当时的吴俊得到了这名情报员的计划之后,该是何等的欢欣鼓舞。 而他在望远镜中,亲眼看到自己的战友被敌人残杀之时,又是何等的痛苦! …… 等到蒋托混入了城内以后,随即城内城外的通州军战士,就开始了默契的合作。 吴俊不断的派人骚扰,使得城墙豁口处那些百姓一天之内,被金军从豁口附近和城里面的墙根下带来带去,足有六七回。 在这期间,蒋托很快就找到了金军押送人质的先后规律。同时也清楚的掌握了黑罕每次来到城墙豁口处,他站立的大致位置。 所以他和陆战队员被带到豁口处的时候,才会正好处在离黑罕最近的那个地方。 说实话,百姓们都本能的想要离开黑罕越远越好,所以蒋托想占据那个位置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而另一方面,昨天夜里在城墙附近发动的佯攻和放出的烟雾,也遮掩了徽州城东那边,陆战队一个爆破小组的行动。 他们在东城下的烟雾和隆隆火炮声的掩护下,接近了西面的徽州城墙。 之后他们使用钢钎撬杠将城墙砖撬下了几块,又在夯土层里打了一个埋设炸药的深洞。将大量的炸药布设在里边,装设了电起爆雷管和引线。 …… 至此,吴俊攻克徽州城的计划就已经全部完成了。而这些却是在连续三天的时间里,在黑罕的眼皮底下,一点一点做完的! 刚才吴俊亲手发出的那颗红色信号弹,实际上是在命令城西的爆破小组,立刻起爆城墙上的炸药。 当城墙被炸塌之后,埋伏在城西的陆战队员就在尘雾未散之时,顺着豁口冲向了徽州城内。 与此同时,当炸药被引爆的那一刹那,正是黑罕这边所有金军都在惊诧的看着城西,发生那场大爆炸位置的时候。 这正是蒋托趁人不备,挟持住黑罕最好的时机! …… 经过了三天准备,还有一名优秀情报员以身殉职,打下徽州的时刻终于降临了。 此时的吴俊,远远的看着那个被蒋托撕扯得惨不忍睹的黑罕,还有他脸上悔恨交加的神情,脸上露出了一丝冷冷的笑容! …… 这时,城东爆破口处的通州军已经开始向着城内蔓延。而且东城墙上也有一队队的通州军,借着被炸塌的位置攀登了上去。 他们随即就沿着四面城墙,逐段攻打占领四面城墙。 而这一刻的城西,在吴俊的微笑和黑罕暴怒的注视下。当陆战队员抱着步枪即将冲到城墙豁口处的时候,他们猛然间发出了一声怒吼! “所有金军放下武器,站在原地不许动!” “徽州城内百姓若再有一人身死,城内金军一个不留!” 在他们的呐喊声中,那些迟迟等不来黑罕军令的金国军人也是犹豫不定。 他们虽然手持利刃,对准了徽州百姓。却一时间难以下定决心,将这些城头上的百姓尽数斩杀! 可是就在这时,陆战队员们已经迅猛冲无比的到了他们眼前! 战士们到了城墙豁口的土坡上,上去就是一顿枪托,将那些迟疑不定的金军手中兵刃打落之后,推着他们跪在地上等待发落。 而其余的陆战队员则是顺着土坡登上了城头,将城墙上的数百名徽州百姓解救了出来。 随后,陆战队员驱赶着西面城墙这边被俘的两千多金国守军。让他们顺着豁口退出徽州城,被战士围成一个大圈看管了起来。 而此时的城里,爆豆一般的枪声已经响起,城内打成了一片沸反盈天! 无数的陆战队员在城头上跃进,在街头上狂奔,在一片片房顶屋瓦上居高临下,向城中的金军射击! 此时城里的金军正在困倦已极之际,猝不及防下被人打了个措手不及,于是潮水般向着城西这边滚滚败退而来! 没用多久,这些金军就开始顺着徽州西城门,和城墙上的那个豁口,像开闸的洪水一样喷涌而出! 第2296章:也曾终夜候长风、仰望星河、心血如烹 这些总共有八千左右的金军,已经被这几天的不眠不休折磨得疲惫不堪。使得他们在陆战队员们的步枪和手榴弹射击下毫无还击之力。 可是当他们这些人被驱赶着冲出城外之后,发现等待着他们的,却是一个硕大无比的包围圈! 城外的金军已经发现自己落入了罗网,而城里不明真相的金军,还在拼命的向外推搡着猛冲。 在陆战队员们有意的驱赶之下,他们很快的就从徽州城内被尽数赶到了城外。 于是,这八千人和另外的两千投降的金国士兵,就被泾渭分明的包围成了一大一小两个圈子。 此时城内的金军绝大多数都在这里,城里的陆战队员们也在挨家挨户的肃清残余的军军。 不过此时大局已定,这场徽州攻防战,最终还是以陆战队和徽州百姓付出了极其轻微伤亡的代价,取得了胜利。 而这时,那位嘴角和耳朵不住淌血的黑罕也被人倒绑着双手,送到了吴俊的面前。 “你猜我会把你怎么样?”吴俊看着跪在地上的黑罕,脸上露出了一丝冷森森的微笑。 “我已经传信给黄河那边,我们自己的部队。让他们把万夫长黑所属的家族无论老幼良贱,一概斩草除根。” “至于你……”这时的吴俊说到这里,他眼中的目光也渐渐冷厉了起来。 “现在该到咱们俩好好聊聊的时候了!” …… 此时的黑罕依旧是面色狰狞,虽然他疲乏已极,又被人生擒活捉。但是这位金国大将的眼神,依然像是一头笼中野兽般桀骜不驯。 “你们这次取胜,不过是靠着诡计而已,又算得什么本事?” 黑罕咬着牙,像一头受伤的狼一样凶狠的盯着吴俊说道:“有本事咱们明刀明枪……” “你可算了吧!” 就见吴俊冷冷的笑了一声,随后将身子向后一靠,就靠在了那艘底朝天的旧船上。 吴俊两只胳膊缠在一起,神色淡淡的看着黑罕道:“要是像你说的那样,你就不应该用城中的无辜百姓当做盾。就凭你,也配跟我说明刀明枪四个字?” “再说了,你手中兵力一万,是我的五倍,而且还凭借着徽州城墙占据了地利优势。” “这样的情况下,你都能干的出这么下作的事,还想败得体面?真是痴心妄想!” 说到这里,吴俊不屑的一口吐沫吐在了地上,随后就招手让自己的卫兵拿了一个东西过来。 这东西用红布盖着,被卫兵摆在了吴俊身后的船板上。可是那上面却盖着一块布,让人根本看不清里面是什么。 就见吴俊冷笑着说道:“这一仗让你打的这么难看,无论是军队的战斗力还是主将的智谋,你哪里配做我的对手?” “更何况,你怕是到现在,还不明白你败在何处吧?” 黑罕一脸恼恨地说道:“还不是你诡计多端!” “看看!我就说你死了也是个糊涂鬼!”还没等黑罕的话说完,吴俊随即冷冷的撇了撇嘴。 就见他用手抹着船身上流淌下来,已经干涸的血迹慢慢说道: “到现在为止,你还以为你是败给了我,是不是?” “我告诉你,你这一万大军,是败在了另一个人的手上……就是他!” 说着,吴俊伸出手来,将船板上那件物品上面的黑布徐徐揭开…… 当黑罕看到了里面的东西,他立刻就大吃了一惊! 只见那上面是一个,血迹早已干透的人头! …… “你不认识他,可能你没仔细看过他的脸……这是我们的人。”吴俊声音低沉地说道。 “他到底是谁?”听到了吴俊的话,黑罕又看了那颗人头一眼,还是觉得不认识。 “这就是昨天带头引动逃亡,带百姓逃跑的那个白衣青年。”吴俊缓缓说道:“你可能还没想到,你就是败在他的手上。” 然后,吴俊靠在旧船上面,一字一句的把三天以来这位优秀密谍的行动,说给了黑罕听。 “原来就是他!”这时的黑罕闻言面色狰狞,狠狠的咬住了牙关! 原来他的徽州被人攻破的原因,竟然是因为这样一个年轻人! 就见黑罕头上的青筋蹦起多高,又难以置信的向着那颗依然瞪着双眼,还未瞑目的人头上,死死盯了一眼! 这时吴俊回头过头,看了看城墙外那一大一小两个包围圈。 那里面各自围困着城西的两千投降军,还有从城里跑出来的八千名金国俘虏。 这时他们已经被两千海军陆战队手持着手榴弹和步枪,紧紧的包围在南北两处。 吴俊看了黑罕一眼,随后向他说道:“你说的没错,就是那个年轻人。” …… “你想一想,当他在第一天白天,知道我们城外的友军遇到困难的时候。他绞尽脑汁才拼命想到了一个破局的办法,可是他自己却会九死一生……在当时,他是什么样的心情?” “他把计划写在了十几张信纸上,然后用钢臂弩变换着方向,一箭一箭的向着城外射去……当他做这些事的时候,他心里又在想着什么?” “就在当天晚上,在夜幕来临之际。他曾经站在自家院子里仰望着天空。” “他知道只要城外向他发信号过来,就代表着他计划的开始,还有自己的死亡……在那时,他又是怎样的心境?” 说到这里,就见吴俊的眼神中流露出了一丝微笑,脸上却带着遗憾之色道: “我真想知道,最终他看到信号弹在徽州城上空亮起的时候,那时他是一副什么样的表情!” …… “后来,他成功混入了人质队伍。再后来,他开始向着自己必死的方向狂奔……” “当他跳上了船,看到船底钻出了几个战士,接着烟雾的掩护成功汇入了徽州百姓之中。” “在这之后,当他抬起头来的时候,我亲眼看见了他……他眼睛里带着微笑!” “他是一个普通的通州谍报员,之前我甚至没听过他的名字。他是我们中间的一员,我真恨我自己,没有早点和他成为朋友!” 说到这里的时候,就见吴俊一边笑着,眼睛里却一边闪动着泪花。 他的手掌轻轻地拍的船梆,然后慢慢的抬起头,看向了面前跪着的黑罕! 第2297章:絮语殷殷道英雄、豺狼悲泣、血祭英灵 “就是这个人,他策划了这一切,击败了一城的金国军队。他以自己的性命,换回了八万徽州父老!” “你告诉我,你们金国有没有这样的大好男儿?” 说着,吴俊猛然间抬起一脚,狠狠踢在了黑罕的下巴上,发出九六了惨烈的“咔嚓”一声! 这一脚将黑罕踢得凌空飞起,随后又“扑通”一声,尘土飞扬的落在了地上! …… “这就是你说的那些绵羊,这就是你所鄙视的、我们心中那些无用的东西!” 只见这时的吴俊大声咆哮着,陡然间变得就像是一只悲伤之极的恶虎! “正是这些你永远不会了解的东西,击败了你这头豺狼!” “我告诉你,他的名字叫范奇英……他是我华夏的大好儿郎!” …… 说到这里的时候,吴俊眼中的泪水终于还是流淌了出来。 可是他却并没有去擦,而是任由它在脸上恣意奔流。 吴俊指着面前面色如土,一头冷汗的黑罕大声说道:“活剥了他的皮,给我吊在树上,别让他死了!” 就在黑罕的惨叫声中,他被几个海军陆战队员拉扯着拖了出去。 然后就见吴俊举起了右手,用手指向了城下的大圈子里,被牢牢包围住的八千军俘虏! “那些……格杀勿论!” …… 当吴俊愤怒的嘶吼声在城下回荡时,就见包围住那些金军的海军陆战队员已经一边后退,一边拔出了他们弹药包里的手榴弹。 一霎时,就见无数弹雨从四面八方,向着那些被包围的金军中飞了过去! 随着一阵滚雷般连绵不绝的炸响,当一片暴起的火海和血海,在城下开始四散飞溅之时。 之前被俘虏的那两千金军,还有他们的主将黑罕,全都惊骇的睁大了眼睛。 他们!他们竟然如此残忍的杀害俘虏!这些汉儿……原本并不是这样的啊! 就在他们用惊惧的眼神看着面前的景象时,这时吴俊将船上摆放的那位英雄的人头,慢慢的转了过去,将他的脸朝向了八千人被炸成一片血海的方向。 然后,吴俊抱着那颗人头,伸手慢慢的合上了他的眼睛。 如今这位英雄,他可以瞑目了! …… 如今的八千金军,外围的一片被炸得血肉横飞。 所有的士兵都在拼命的哭喊嚎叫,想要死命向外冲。可是迎接他们的却是从外至内,一圈圈残酷无情的手榴弹。 陆战队员们憋足了劲儿,将弹雨连番不断的向着敌军中间投去。眼看着中间那一片密集的金军人群,渐渐变成了一片血浪翻滚的海洋! …… 此刻,五六名海军陆战队员绑住了黑罕的双手双脚,将他吊在了树上。 在撕掉了他的衣服之后,他们开始将海军修补船体用的速干胶,刷在黑罕的身上。 这些胶水是用天然橡胶制作,里面加上了挥发性添加剂之后,在离开密封状态后,它就会飞快的干结。 当这些胶刷满了黑罕的身体,那些陆战队员又开始将一片一片的麻丝贴在了黑罕的身上。 此时,手榴弹的爆炸声已经渐渐稀落下来,取而代之的是零星响起的枪声。 海军陆战队战士正在逐一补枪,屠戮八千人里仍然残留的金军。 如今在那个小圈子里,那两千名金军俘虏已经被吓得魂不附体! 这些大宋军人居然如此高效的消灭了八千俘虏,而且他们还在用这种古怪的方式,虐杀他们金国的领军大将!如今这些人已经被吓的泪流满面。 而这个时候,黑罕的身上的速干胶也飞快的凝固了。 吴俊抱起了英雄的人头,慢慢走到了黑罕面前。 然后就见他用手捏住了一片麻线,从上到下用力的一撕! 只听“刺啦”一声!大约手指宽、一尺多长一条带着鲜血的人皮,被粘在麻线上撕了下来! 一瞬间,黑罕的身上就露出了血肉模糊的一条肌肉! 此时的黑罕,陡然发出了一声撕心裂肺的嚎叫! 这种活剥人皮的剧痛让他疯狂的挣扎着,浑身都在剧烈的颤抖! “你们继续!” 就见吴俊向身边的卫兵一摆手,示意他们继续往下撕。 然后他手里提着这条带着人皮的血淋淋麻线,抱着英雄的头颅慢慢的走回了岸边。 吴俊将他放回了棺材里面,和英雄的遗体放置在一处,这之后他才让人盖上了棺材。 …… 而这时的黑罕,周身上下一条一条的人皮,正在被海军陆战队员无情的逐一扯下。 很快他粘满了麻线身体,就变成了一具血肉模糊,还在拼命挣扎嘶吼的怪物! 这时的吴俊手里提着那根血淋淋的麻线,无意识的将它在空中转着圈,一面慢慢的走到了那两千俘虏的面前。 就见吴俊站在这些俘虏前方,目光一边冷冷的向着他们扫视过去一边淡淡地说道: “在我们攻进城里的最后一刻,你们没有一个人杀害通州百姓,所以我该饶了你们的性命。” 听到了吴俊的这句话,只见那些俘虏们,立刻就激动的浑身颤抖了起来! 可是这时,他们却听到吴俊接着说道:“可是你们攻进我的家园,残害大宋百姓已非一日。要是就这样轻飘飘的饶了你们,有仇不报又跟我们通州军一向的风格不符。” 他到底是要怎么样啊? 听到这里的时候,那些金军的心随即又悬了起来! 这些昔日在大宋国土上纵横来去,视汉家百姓如同猪羊的狂傲金军。此时却像是一只只被逼到角落里的老鼠一般,心中又是绝望又是恐惧! “所以,我想出了一个办法。” 吴俊笑了笑,当他抬起头来的时候,才发现他面前大片的金军,眼神都在不由自主的向他手上不住画圈的那根麻线上看。 就见他把这玩意儿随手扔在地上,然后挥手命令自己的卫兵道:“从头至尾,执行三一抽杀令!” 当他的话声刚落,就见陆战队员已经猛冲了上去! …… 他们将那两千金军,拳打脚踢的排成了十列长长的横队。每排中间大概相隔两三米远,差不多每一排都有两百人上下。 之后,一个班的陆战队士兵在团长蒋托的率领下,从头至尾的开始数。 第2298章:征途遗恨百千重、独立血海、远望南京 他们只数到三,每一个让金军心惊肉跳的一、二后面,那第三个人随后就会在胸膛上挨上一刺刀,被毫不留情的刺到在地! 只见这时的金军,眼中全都露出了惊怖的神情! …… 如果要是为了痛快利落的杀人,吴俊大可以分出三分之一来直接杀掉。或者是让几个陆战队小组上去,每组占据一排的俘虏同时进行,可是他却偏偏没有这么做。 他知道,在执行这种“三一抽杀令”的时候,死多少人并不重要。那些久经战场上的士兵见过的死人,也远不止七百。 可是这个过程越慢,那些俘虏们会看着越走越近的行刑队,不住的想着那个“三”会不会落到自己的头上! 在这个过程里,他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会充满了煎熬和痛苦、恐惧与绝望! 这些东西,最终会化成对华夏民族和通州军的恐惧,永远深深的刻在他们的灵魂中。 所以这个过程越缓慢越好,如今吴俊要做的,就是给他们留下一个永生难以磨灭的印象! …… 在队伍里每隔两个士兵,就有一个金军被刺刀捅倒在地。可是剩下的两千金军却是满怀恐惧的看着那个执法小队,根本没有一个人想要上前反抗。 因为他们只要等待着,就还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会活下来。 而他们要是胆敢反抗或者喧哗,绝对不到一盏茶的时分,就被杀得干干净净。 这些通州人现在是想杀人都找不到理由……那八千金军就是他们的榜样! …… 吴俊看着眼前的两千名金军,一个个抖得就像寒风中的麻雀一般,他心里真是无比的快意! “三一抽杀令”终于还是从头开始,一点点的执行了下去。 等到这件事做完,他们中间活下来的那一千四百名金军就会被编为民夫队,送到通州参与城区重建工作。 这些人将作为无薪酬的苦力,在通州劳作数年以上。之后看他们的表现,才能获得有限的自由。但是他们距离通州治下的自由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等到吴俊处置完了这一切,他一边派小艇将英雄的遗体送回通州,到鹿岗去安葬。一边就用那艘木船当做桌子,提笔给沈墨写了封信。 他在信中向沈墨汇报了此战的经过,重点是将斩杀黑罕家族的事,向着统帅沈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之后这封信就连同他写好的战报,一块儿派人去送给姜俞馨元帅。让姜元帅在得知这边战况的同时,也向统帅转交吴俊的信件。 此后吴俊把写好的信交给了他身边的卫士。然后他又退后了一步。看着那条船上,斑驳的血迹。 如今英雄的鲜血已经跟敌人的血迹汇合在一起,不知道究竟谁是谁的了。 这时的吴俊慢慢的向着这条船鞠了一躬……随即他转过身,离开了这处充满了血腥的河岸。 此刻的河岸上,三一抽杀还没完成。 不到两千人的金军直挺挺的站在那里,看着自己的战友被人一刺刀一个捅死在地上,却没有一个人稍稍动一动。 唯有被吊在树上的黑罕,发出的撕心裂肺的惨嚎,不住的回荡在这里的天上。 …… 这次的徽州之战,实际上很有代表性。 它意味着走投无路的敌军,在绝望之下已经不惜使用百姓作为人质,妄图死中求活。 而吴俊今天之所以采取如此狠辣的手段,目的就是要向敌军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只要金军把主意打到百姓的头上,就会受到通州军人十倍惨烈的报复! 吴俊的心里清楚,他从来都不希望豺狼会有什么仁慈之心。想要他们不敢咬人,就得在他们每次呲出獠牙的时候,抬手就用手榴弹将它狠狠的砸碎! …… 与此同时,正当吴俊的信使向着姜俞馨元帅那边快马奔行,去给她送信的时候。 此时的姜元帅也已经赶到了预定地点,在沈墨给他划定好的战场上,布下了天罗地网。 而这时的完颜守绪却还率领着自己的大军,茫然不知的向着他自以为那个安全的路线,一头扎了进去。 完颜守绪在接应了移剌蒲阿败退过来的金军以后,他手上的残兵败卒加在一起还有十七八万。而此刻姜姑娘手中所有的兵力,连上最大的一股西夏人才正好七万。 却不知咱们这位姜姑娘,要怎么用弱势兵力,彻底歼灭完颜守绪这支金军? …… 与此同时,金国南京。 完颜陈和尚助手的这座大金都城,如今也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蒙军先锋“草原金雕”阿勒坦,之前利用两天的时间打造了五十架巨型投石机。然后这些先进的配重式投石机,投射过来的巨石瞬间就笼罩了南京城头。 当时的完颜陈和尚,完颜合达和斡雷及达三个人同时意识到,南京城墙已经保不住了。 按照这些巨大石块投掷过来的速度,用不了多久,被它们集中轰击的一段城墙就将彻底塌陷。在这之后,城墙就会被对面的蒙古大军占据! 于是就在巨石飞来的那一刻,这三个人一起率领士兵退下了南京城头。只留下了少量的哨兵,好在蒙军趁机攻城的时候,向城下发出预警。 …… 当他们下场之后,三个人退后了一大段距离,一起看着那段被巨石密集轰击的城墙,几个人都是面色严峻。 只见此时的那片城墙,就像是一面被擂响的巨鼓一样,不断的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一块块硕大的巨石砸得城墙上砖沫碎石横飞。 尤其是在城墙上,完颜陈和尚命人临时砌筑的前后两面加高的墙壁,更是被巨石一击而穿。简直就像窗户纸一样弱不禁风。 当完颜陈和尚看到眼前的情景时,随即冷汗就从他的额头上冒了出来。 在这之后,完颜陈和尚一边咬着牙低头想办法,同时心中一股悲怆的绝望的情绪,已经不由自主的涌上了心头。 眼下他这座南京城无退路又无援兵,如此困守,早晚还不是要被人攻破? 正当他心中悲愤不已的时候,他偶然一回头……却发现刚刚下城的斡雷及达叫人送过了笔砚来。 第2299章:一掬血泪恨如崩、紫宸垂拱、化为长弓 就见这家伙连磨墨的功夫都懒得用,手里拿着墨块儿,就在一张熟宣上“刷刷”的开始勾画。 等到完颜陈和尚凑过去看,竟然在他的纸上,正在画着一具和蒙古军一模一样的巨型投石机! …… 这种配重式投石机的九六设计,其实和普通的投石机大相径庭。而且它的体量巨大,也不是按照等比例放大就能做到的。 可是这斡雷及达居然在城上向下看了几眼,就记住了投石机的样子,而且将它原原本本的画了出来! 等到完颜兆麟发现这边的情况后,他也一脸好奇的凑了过来。 就在陈和尚和兆麟两个人惊诧的目光当中,就见斡雷及达“刷刷”的在画好的图样上,开始标注起各种零件的长度数据来。 那种投石机,每一个部件的长度和宽度,甚至是力臂平衡点的位置,全都被他略一思索,就一一的标明了出来! 很显然,这个家伙是想要凭借他的印象,把城下的那种投石机从造型到各个部位的数据,全都一一的标写清楚! 这时的完颜陈和尚,他看向斡雷及达的眼神真是又惊又喜! …… 他万万没想到,及达这家伙不但是整个金国密谍系统的头目,而且还善于行兵打仗。现在他居然又露出了在机关方面的天赋! 完颜陈和尚可不知道,成无恨在天骄五营学习的时候。关于力学和武器装备这一项,都是他们五营的孩子作为基础知识来学习的。 虽然成无恨在机械设备方面的水准,比起神工营那七个妖孽可以说是云泥之别。但是复制个投石机这种极其简单的设备,对他来说根本就是毫无难度。 就见这时的斡雷及达飞快的画好的图纸,随后就向着完颜陈和尚的手里一塞! …… “咱们的南京城墙又高又厚……”就见他向着完颜陈和尚说道:“即便是蒙军的投石机犀利凶猛,想要砸穿咱们的城墙,也不是一日半日能做到的。” “所以咱们还有时间,在这期间也做出一批投石机,放到城头上砸他们!” “太好了及达!” 当他说到这里时,就见完颜陈和尚一脸狂喜的回头,让卫兵立刻去召集工匠和民夫,准备制作投石机。同时他又回过头来向着斡雷及达问道: “可是,咱们可从来没有制作这种大投石机的经验啊?如此仓促行事,做出来的东西能打得过他们吗?” “这东西的结构都差不多,多做两个不就熟了吗?”就见这时的斡雷及达摇着头说道: “更何况,蒙古人的投石机哪来的?还不是在这两天中砍伐城外的大树作出来的?他们的东西还能精巧到哪儿去?” “而且咱们的投石机,即便是比他们差一些也没什么。你别忘了,咱们的投石机可是立在三丈多高的城墙上。” “到时候咱们居高临下,比他们有射程优势,无论如何也能打得到它们!” …… “这事儿交给我了!” 眼见得军情十万火急,就见完颜兆麟抽冷子猛地蹦了起来。一把就从完颜陈和尚的手中抢过了那张图纸。 “你负责带兵守城,你负责给他出主意!”只见他指着陈和尚和斡雷及达说道: “你们两个在打仗的这方面都是天纵之才,不像我,笨蛋一个!” “我去给你们做这些笨功夫,召集工匠、筹备物料、监工督造!老子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这些投石机做出来!” 当完颜兆麟说到这里,就见他一跃而起,拔腿就向着远方跑去! 而这个时候,斡雷及达又猛然间想起了一件事。只见他跺着脚,朝着完颜兆麟跑去的方向大喊道“对了……那个投石机!” “上面别的部件也就罢了,只有中间那根最大的杠杆,可要三丈长的整料……咱们城里又没有大树,你到哪儿找木料去?” 而这时的完颜承麟头也不回的一边跑一边喊道:“没有木料怕啥?咱有的是房子!” “皇宫里的紫宸殿垂拱殿文德殿集英殿……他娘的哪个合适我拆哪个!反正蒙古军进来也是便宜他们了,咱们自己拆了到还痛快些!” 就见这时的完颜兆麟一边喊着,一边脚下不停,话还没说完人已经跑没影儿了。 …… 眼见的这位监国大元帅撩袍端带,跑得就像是只兔子一样快。这时的成无恨看着他的背影,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也不知道,这是金国临死之前回光返照了还是怎么的。眼看着皇帝完颜守绪带走了全国所有的精兵强将和文武大臣之后。竟然剩下了完颜兆麟和完颜陈和尚这两个奇才! 说不定在他们手上,金国还真能再活上几年也说不定…… 当成无恨想到这里时,他转过头又看了完颜陈和尚一眼。 随即两个人的目光,又转向了那那面被巨石砸得轰然作响的南京城墙! …… 接下来,南京城的这场攻防战进行的越发惨烈。 城里的南京守军使尽了全身解数,用上了吃奶的劲儿拼命防守。 在完颜兆麟这位金国大元帅的主持下,城里边凡是做会木匠活的人,几乎全被他集中到了一起。 他们拆毁宫殿收集木料,成百上千人搬运劳作。飞快的在南京城下将一个个巨型投石机部件作了出来。 随后,他们趁着夜色将这些部件全都运到城墙上,然后将投石机一架一架组装起来。 在这之后当天色明亮之际,这些汇聚了全城工匠力量的投石机,开始将大量石块扔向了城下的蒙军投石机阵地! 这一下,蒙古军的投石机也立刻受到了威胁。 城上射下来的巨大石块,只要有一发命中投石机的躯体,立刻就会将它砸得木料断裂、零件纷飞! 见到南京城里,如此高效快速的复制出了自己的武器。也让城下的蒙古先锋将军阿勒坦,心中暗自赞叹不已。 阿勒坦心道:这南京,真不愧是金国最后一座坚城! 在城里的金军,当他们满腔悲愤的拼命防守时。那股冲霄而起的怨恨之气,就连门外的蒙古军都能清楚的感觉得到! 第2300章:力挽天倾有奇锋、越过一重、又见千重 随后,这场投石机大战接连持续了数日之久。 每当一夜过后,南京城上就会多出十余架投石机,拼了命的和蒙古军的投石机对射。 可是它们随后用不上半天,就会被数量占优势的敌军投石机砸毁。 然后城上的工匠们就回收可用的零件,在城下维修组装,再次顽强的将一架架投石机运上城头。 可是即便如此,南京城上的劣势依然极为明显。 城下的蒙古人加快了投石机的制作,又将投石机阵地分散开来,使得城上想要击中敌军异常困难。 就在四天之后,在蒙古大军投石机的剧烈轰击之下,南京城墙的一段,终于轰然倒塌了! 就在那一刻,欢欣鼓舞的蒙古大军齐声欢呼了起来。这些草原汉子拼命叫喊着,庆祝自己的胜利。 可是当土雾散去之后,他们随即就看到了城墙被轰塌之后里面的景象……那里面居然又屹立起了一面高墙! 原来就在这几天之内,完颜陈和尚用城上的投石机拼命拖延时间。又在蒙古军集中所有投石机轰击的那段城墙后面,发动民夫再次垒起了另一面城墙。 这面墙呈圆弧形状,就像是一个瓮城一般。虽然它并没有原本的城墙高峻厚重。可是它带给城外的蒙古军那种极其强烈的挫败感和愤怒,却是毫无疑问的。 这真像是两个少年男女在你情我爱的时候,男孩好不容易哄着脱下了内裤……却发现里面竟然还有一层! 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却又觉得荒谬之极! 在这之后,蒙古人只好把准备攻城的军人又撤了回来。将投石机的射击点向前延伸,向着城里面那堵新砌的城墙上继续轰击。 这一次,这片粗制滥造的城墙再也难以抵挡巨石的猛砸。才仅仅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它又再次轰然倒塌了! 然后,蒙古大军又一次拼命向着城墙内冲了进来。 …… 可是,就在他们在投石机发出的散射石子掩护下,越过了第一道城墙之后。 随即他们就发现,在倒塌的第一道城墙和第二道城墙之间,不知道什么时候竟然被人挖出了一道一丈多宽,一丈多深的巨大壕沟! 等到发现自己的进攻再次受挫时,此刻蒙古大军中的那些战士,已经被城里层出不穷的防守花样,把他们气得头都大了! 原本他们以为砸塌了城墙就没事了,谁成想城里的守军还有这么多损招! …… 这条壕沟,毫无疑问是用来防止蒙古军的骑兵快速冲向城内的,当然也有防止步兵进军的作用。 恰好这个壕沟正好处于内外两面城墙,塌陷后形成的两面土坡中间。这就使得它不跑到跟前都不会被人发现。而且它的深度也挖得很深。 很显然,一旦要是蒙古军的战士跳进去,他们是绝对无法凭借自己的力量再爬上来的! 于是蒙古大军只好无奈的再度退回到出发地。 在这之后,他们一面用投石机不断的发出散装的石块,让城内的金军无法靠近那道壕沟和两侧的城墙上方。 同时他们派出了大量的契丹仆从军,开始举着盾牌顶着弓箭,用人力填埋这条壕沟。 又是一天的时间,当这条壕沟终于被填满后,蒙古大军终于再次越过了它。可是当他们跨过了第二城墙所组成的突破时……果然不出所料! 这一次,连蒙古兵都知道他们将会看见什么了。就在第二道城墙倒塌后形成的土坡后面,果然又出现了一条一模一样的壕沟! 就在蒙军的目光顺着这条壕沟向外,朝着远处延伸时。他们居然看见了数千名民夫手里正拿着锄头和铲子,扛着梯子飞快的向着远处跑去。 很明显,他们眼前这条沟就是在不久之前才刚刚挖出来的,甚至还没有完全竣工! …… 也就是说,隔着一道土坡。当那些蒙古军的战士在填埋壕沟的时候,对方却是在拼命挖沟……这种情景真是让人想起来,越琢磨越是让人哭笑不得! 在他们目光投向的更远处以后,发现那里就是南京城中的街道和房屋。 也就是说,等他们越过了这条壕沟之后,蒙古人进军南京城的脚步,就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碍了,这就是他们所要闯过最后一关! 于是,就在蒙古人继续填埋了这条“最后沟”之后……大批的蒙古军终于还是得以冲进了城里。 …… 可是,当他们欢欣鼓舞的冲进南京城时。这些蒙军战士才发现,现在距离他们欢呼庆祝胜利的时候还很远……他们面前的这座南京城,已经被人改造得面目全非。 接下来,他们不知道要花费多大的时间和伤亡,才能拿下这整座南京! …… 城里面,在完颜陈和尚的主持下,南京城周边的九座城门已经被人用土石填塞得严严实实。 即使蒙军占据了整面城墙,他们想要进城,也只能通过投石机砸出的那个豁口,或者是用云梯爬城。 要是想走门……不好意思,这儿没门! 与此同时,整个南京城里面的所有民居建筑,都已经被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防御阵地! 在这座防御阵地里,组成它的各个部分,就是南京城内的各坊。 “坊”这个词在后世已经很少用了,就是因为随着城市建设的需要,它已经不在重要,所以就慢慢的消失了。 到了现在,只留下了“街坊邻里”这样的词。代表着“坊”这个东西,还在我们的语言里流传。 可实际上,古代的“坊”可是非常重要的。 在历史上所有的坊里,最有名的应该就属唐代长安城里的“平康坊”了。因为那里是唐代长安城里的红灯区……注意!大家不要想歪了。 因为要是没有平康坊这个地方的话,所有的唐诗大概要减少一半……因为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在平康坊里写成的。 这个我相信大家都懂,男人喝了酒身边再有几个美女,那才华还不是“呲呲”的往外喷? 第2301章:星罗棋布残城旧、坚不可久、柔不可守 所谓的“坊”就是在城里像棋盘一样打上格子,然后将它们相互间用高墙隔起来。 每一座坊都是四四方方,很像是一座座小小的城池。这样的坊里面,也有里长之类的官员专门负责管理。 他们每到白天晚上时都要给九六坊开门关门,同时也负责里边的守卫工作。 看到这里,我想大家也都明白了。 这些“坊”的职能,就是在城里砌筑出的一条条防火隔离墙。使得古代主要为砖木结构的房屋一旦燃烧起来不会烧遍全城,造成巨大的损失。 而另一方面,它也可以防止匪人和强盗为祸作乱。 因为到了夜里,每座“坊”的大门都是要关闭的,这样不属于里面的居民就根本进不去。 所以即便是有流寇和盗团冲进城里,他们也要对着各坊之间的高墙望洋兴叹。 …… 其实这种坊间建筑兴盛于唐,所以在唐代的时候,从主道上向道路两侧看,是看不见买卖商铺的,因为一眼看去全都是一面面坊墙。 所以说坊这种建筑方式,主要是为了军事和防火用途。所以也在法理的层面上使得它不会被拆毁和改建。 即便是在唐代的时候,也只有极少数权势熏天的达官贵人才有胆子,在自己家宅里朝着坊墙的一面开一道门。 这种行径叫做“单开坊门”,那可扎扎实实是权势的象征! 再后来到了宋代早期,也就是北宋初年的时候,还存在着这种“里坊”建筑,到南宋时就基本没有了。 正是因为金国从宋人的手上夺下了汴梁城,后来又在蒙古大军的逼迫下迁都于此。也才使得如今的完颜成和尚在城墙被打破之后,依然还有一战之力。 …… 在这之后,攻入南京城的契丹军部队很快就意识到。他们虽然剥去了南京城坚硬的外壳,但里边还是有异常难啃的骨头。 完颜陈和尚在城区里的大街上,修筑了无数“之”字形的街垒,可以供步行的士兵绕来绕去的来回穿梭,却让蒙古人的战马无法在此地任意驱驰。 与此同时,这些街垒里都有金军在驻守。他们都在里边用弓箭向着攻入城中的蒙古军队拼命射去。 而且这还不算,城里所有各坊的坊墙都在完颜陈和尚的命令下被加高。并且在坊墙里还搭建了可供守军来回行走,能露出上半身向外射箭的架子。 于是就这样,每一座坊都被改造成了一个微型的城池。行走在道路中间的蒙军,随时都会面临着街道两边、坊墙上方的箭雨攻击! …… 眼看着攻入城内的蒙古军举步维艰,城里的消息也被飞一般的报给了城外的先锋大将阿勒坦。 当他听到了城里的情况后,这时的阿勒坦坐在马上,看着远处的南京城,毫不在意的信口吩咐道: “让工匠制作一批遮护住全身的木盾,给城里的契丹军送去。然后找些木头来抹上牛羊油脂,发到他们的手里。” “告诉他们贴近坊墙之后不需要强攻,只要把那些东西点着后扔进去就可以。” “这些东西会剧烈燃烧,同时又会不停的冒烟,没过多久就会把那些城坊里的建筑点着。同时那些顽抗的人也会被黑烟熏得睁不开眼。” “契丹军只要在坊门处堆积柴草,烧毁坊门后就可以攻进去了。我要你们一个坊一个坊的进攻,不要着急。” “同时也要注意,遇到意外情况及时撤退,不要硬顶以免造成太大伤亡……拿下南京之后,咱们还要攻进宋境呢。” 当阿勒坦说到这里的时候,就见他向着手下的将领淡淡道:“要在这弹丸之地死伤我太多儿郎,那可真是太不值得了。” 此刻的阿勒坦表现得有点漫不经心,似乎城里的抵抗行为,对他而言根本就提不起任何兴致,反而还觉得有些倦怠一样。 不过他刚才随口说出来的方法:用浓烟遮蔽视线,用火焰烧毁坊门和里面的建筑,却都是异常狠辣有效的招数! 由此可见,这位蒙古将军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在作战方面的经验极其丰富。而且他对于各种意外情况的应变也是快速而精准。 眼看着这位阿勒坦将军,对攻进城内的蒙古军战术做出了调整之后,城里的战局很快就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 由于城内四处燃起的黑烟,慢慢笼罩了蒙古军进军的路线。使得各处坊墙上射过来支援的羽箭,很快就难以瞄准目标了。 然后那些蒙古军在盾牌的保护下,开始把成片柴火和火把扔向了各坊里。这些东西很快的就引发了坊内各处的大火,并且他们还点火开始焚烧坊门。 在这种情况下,之前相互支援的各坊抵抗部队,很快就成了单独作战的孤军。 没用多久,就开始有一个

相关推荐: 妄想人妻   爸与(H)   火影之最强白眼   我有亿万天赋   我以神明为食   实习小护士   认输(ABO)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