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向杨妙真的主帅本阵,显然不是逃生是作死。 所以他们逃窜的方向,如果不是王云峰那边的小山包,就一定是自己这边,山谷南面的大道! 随即就在杨清岳的命令下,只见一千人在山道上集结列队,转瞬间形成了横向排列的五排阵势。 这些来自草桥镇,由杨清岳亲自教授过枪法的山东健儿,每个人手里都挺着一杆一丈四尺的长枪。 他们在通向山谷外的道路上,整齐的列出了一道严严实实的军阵,就像是墨笔写成的一横,将向南的道路封得严严实实! …… “他们在干什么?”此时站在西面山头上的杨妙真看到了南面杨清岳的部队开始行动,列成了一个整齐的阵势。她坐在马上,惊讶的向着南边仔细看去。 杨妙真当初在布置这个口袋阵的时候,她让自己手下的战将们或攻或守,自行决定战术安排。总而言之,杨妙真不允许任何一名李文镇的敌军,从这个山谷中跑出去。 在最开始的时候,杨妙真看着自己的手下战将身先士卒,猛虎一般杀入敌阵的时候。这位女大帅正在欣慰不已。而那时候杨清岳一看见下方乱成一锅粥的样子,他和沈墨顿时就失去了派兵下去围堵冲杀的欲望。 因为他们现在冲进去之后,很有可能面对的是自己人的后背,或是被下面混乱的战团卷入其中。 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杨妙真还觉得这支草桥镇新归附过来的起义军,似乎是有点畏敌怯阵。她的心里对杨清岳他们并没有下来冲杀,还感到有些不满。 可是现在的杨妙真,一见到杨清岳猛然采取了行动,而且还是拉开阵势横列在大道上,列出了一个防守阵型,杨妙真就更是眉头一皱! “这些人搞什么鬼?”此时的杨妙真暗自摇头心道:“难道说战局进行到这种程度,他们的南面还有必要防守吗?” 此时的杨妙真心中,再次想起了杨清岳那一手精湛至极的枪术,她不由得遗憾的摇了摇头。 “这家伙虽然武力惊人,但却没有什么胆略,看起来并非一位大将之才……”正当杨妙真想到这里的时候,陡然间! 山谷下的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只见下面,在起义军四支队伍交替的冲杀之下,早已乱成一团的金军阵势里,猛然冲出了一支骑兵! …… 这支骑兵冲锋的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正好赶在向南道路的那一面,马英刚刚带人冲过去,露出了一个空当没有任何人阻拦的时机。 只见数百金军的战马陡然间加速,就像是一头草丛中跃起偷袭的恶狼。这支三百人的金军骑兵,瞬间就冲出了混战的战团。 随后就见他们头也不回的顺着道路,开始向着南冲锋。 就在这短短的一里多路的距离之内,只见这支金军骑兵在将领的呼喝之下,飞快的调整好了自己的步伐和阵势,逐渐形成了一个五十余骑的宽大冲击正面。 他们手里边挥舞着长枪马刀,以极其迅猛的速度,顺着道路向南面的杨清岳方向冲了过去! 就在这一瞬间,一见金军铁骑集群冲锋的悍勇场面,只见杨妙真一下就瞪大了眼睛! 其实比这更为悍勇的战士和迅猛的冲击势头,杨妙真都曾经见过。她现在吃惊的是,杨清岳居然从战场上细小的征兆之中,提前发现了金军用骑兵突围的企图! 而且杨清岳还提前让自己的士兵布置好了防守阵型,就是要应对这支金军的冲锋! 原来这位杨清岳将军根本不像杨妙真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怯战的懦夫。反而恰恰相反,这位杨将军目光犀利、心思沉稳,远远超乎了杨妙真的想象! 别说是杨妙真手下的这些战将了,就连这位红袄军大帅自己,此刻都觉得自愧不如。 “好一个杨清岳,真是愧煞我了!”此时杨妙真攥着梨花枪枪杆的手,不由得越来越紧,她心里已经开始激动了起来。 刚才要是按照杨妙真所想,杨清岳领兵下来加入战团的话,那么不但会造成南面无人防守,直接导致金军逃走。 而且杨清岳这一千步兵,在行进中的队伍毫无防备之下,迎头碰上了这三百骑兵,势必损失惨重。缺乏准备的队伍会在一瞬间就被金军撕开! 所以杨清岳才是正确的! 没想到这样的战将,居然投入了自己的麾下。而方才自己肉眼凡胎,险些错怪了杨将军! 正当杨妙真想到这里的时候,她看着下方金军冲锋的势头,陡然间心中又是一紧! 第1588章:敌军冲阵浊浪翻、刹那生死、胜败立判 这三百金军为了得到最为迅猛的冲击力,集结成了一个密集的冲锋战团。可是他们对面杨清岳这一千军队,却是为了避免骑兵从道路的两侧绕过,被迫展开了一个极为宽大的正面! 所以这支金军骑兵队面对的,只有薄薄的五排草桥镇长枪兵组成的军阵。和来势迅猛的金军骑兵相比,这样的阵势看起来虽然整齐,但是却单薄得直让人揪心。 “杨将军能不能挡住他们?”此时的杨妙真越想就越觉得心中没底,随后就见她毫不犹豫的一带马缰,率领自己手下的亲军,从山岭的坡顶上向着南疾驰而去! “如果要是杨将军那边坚持不住的话,好歹也多挺上一会儿,让我能够来得及救援!”此时的杨妙真心中一边想着,一边觉得胸膛里就好似有一股烈焰,燃烧起来了一般。 只见她拼命的催动着自己胯下的战马,连人带马犹如一道红色的闪电一样,冲向了杨清岳的军阵。 就在这一刻,只见那支滚滚而来,犹如浊浪翻滚一般的金军骑兵,已经迎面撞上了杨清岳的防御阵型! …… 此时的杨清岳,心里也在担忧不已。 因为他手下这些起义军子弟,并非是他从通州带来的班底,而是从山东本地招募来的贫苦农户。 虽然他们都经过了严酷的军事训练,但是这里边入伍时间最长的也不过半年。更有为数不少的战士,才来了两三个月的时间。 要知道,步兵手持长枪面对骑兵集群冲锋的时候,他们正面猛扑而来的战马和铁蹄,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是极其巨大的。 后世的人往往难以体会这种感觉,你们可以想象一下,面对着一辆疾驰而来的火车。那时的你依然站在原地一步不动,那需要多大的勇气? 杨清岳心里非常清楚,他的军阵能否拦住这支金军骑兵,就取决于金军撞上来的那一刹那,自己的战士是不是还能镇定的面对。 此时的杨清岳,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这支金军骑兵猛冲而来,就像巨浪拍打礁石一样,和自己的枪阵轰然相撞! 在这一刹那,杨清岳清楚的看到阵地上,前面的第一排和第二排战士全都持着长枪,将枪尾插入土中,然后用脚死死地踩住。 此时他们雪亮的枪尖,正对准了迎面疾冲而来的骑兵! 在双方相撞的那一霎那,甚至有好多起义军中的儿郎,被对面的迅猛的金军战马压迫得闭上了眼睛,甚至转过了头……但是他们这些人的脚步却没有任何移动,甚至手上的动作也没有变形! “顶住了!”这一瞬间,杨清岳的心里忍不住大喊了一声! 长久以来的训练终于收到了效果,就在这相撞的一瞬间,起义军的枪阵没有崩溃! …… 随后,就是一片犹如潮水般的轰响! 这是枪杆被巨大压力撞碎的清脆炸裂声,是战马被刺死之前的奋力嘶叫,是无数沉重躯体坠落地面的钝响,是数不清的战士发出的奋力嘶吼! 在这一瞬间,金军前队一片人仰马翻! 面对着如林一般的长枪,闪亮的枪锋在他们眼前就像一层荆棘一样密不透风。当这些金军战士策马冲上去的时候,连人带马也是极为恐惧。 因为他们是轻骑兵的配置,马身上既没有安装任何铠甲,人身上的甲胄也相对单薄。所以他们以这样的冲击力撞上去的时候,他们连人带马全都挡不住长枪的戳刺。 但是他们想要回家去,冲透眼前的这层单薄的军阵就是最后的机会。所以他们还是在将领的呼喝之下,义无反顾的冲了上去。 这支部队来自于山东路益都府,在李全和杨妙真的军队势力极其强盛的时候,曾经攻下过益都,这些金军也全都和义军战士们交战过不知道多少回。 在他们的心中,原以为就像之前一样,只要他们的战马冲到近前,对方的步兵阵势就会产生混乱。就会有人转头逃跑,甚至是成片的溃散。 可是他们没想到的是,一直到自己的胸膛撞上了枪锋,对面的这支部队也没有崩溃的迹象! 所以就在这一刻,第一排的五六十名金军骑兵迎面撞在了枪阵上,霎时间就连人带马全都被刺死在阵前。 而他们的人马在摔倒之时,也阻拦住了自己身后的那些骑兵继续冲锋的线路,一时间金军骑兵队里立刻就是一片大乱。 而此时此刻,起义军这边也好不了多少。 最前面的两排战士,不是被沉重的马匹撞断了枪杆,就是被迎面飞过来的人体砸倒,还有不少人干脆就被战马撞得飞了出去。 随后,就见前面两排手上失去了兵器的义军战士,带着几许狼狈,忙不迭的向后退去——如今他们已经完成了自己阻挡骑兵队的任务,剩下的事就交给身后的兄弟了。 眼见着双方的形势同时都是一片大乱,对面的骑兵已经失去了冲锋时的迅猛速度,再也没有了任何冲击力。 此时的杨清岳心中清楚,按照这样再发展下去,就是金军战士挥舞着手里的刀枪,居高临下的和起义军士兵们对砍对刺……像是这种情况,自己的军阵后面只有三排长枪手,如何能够挡得住对面骑兵的冲杀? 只见杨清岳猛然大喊了一声:“全体都有,举枪!” 就在他这一声怒吼之下,只见整整一排的起义军将士,立刻按照严酷训练下养成的习惯,下意识的举起了手中的长枪! “上步……刺!” 随着杨清岳的下令,就见这些战士按照平时的训练平端着长枪。在杨清岳喊出“上步”预令的时候,齐刷刷的“轰轰”向前迈了两步。 随后,就在杨清岳喊出“刺”的一刹那,只见这一千名战士同时怒吼了一声“杀!” 长枪如林,一往无前的猛刺而去! 就在这一声“杀”喊出口的一刹,这些还没经历过战阵的起义军战士的内心深处,那些恐惧和不安都随着胸膛中的这一声怒吼,冲口而出! 第1589章:新军列阵势难敌、长枪如林、所向披靡 就在这一刹那,长枪阵中的每个人手中的动作都是整齐划一。这个平时训练过无数次的上步突刺动作,被每一名战士用尽了自己的全力,猛刺了出来! …… 就在这一瞬间。在山坡上疾驰而来的杨妙真距离枪阵还有百米的距离。她却感觉到一股杀气宛如烈风,向着这边扑面而来! 这千余人手中锃亮的枪锋,随着这声怒吼,雪浪般向前猛刺的情景。让杨妙真觉得就是面对数万敌军的时候,也不曾感觉到过这样的威势! 就在这一刻,面朝着枪阵的金军眼中。绝望的看到一片片血红的枪樱上,闪亮的枪尖犹如密林一般扑面而来,他们随即就发出了一大片绝望的嚎叫! 随后就见迎面的五六十名金军骑兵,被这势不可挡的枪锋,瞬间刺穿! 一片枪尖入肉的声音齐刷刷的响起,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 随后就见前两排的起义军战士沉腰坐马,向后抽枪。然后又是齐刷刷的两步上前,再一次伴随着怒吼,刺出了手中的长枪! 这一次由于战马的阻挡,被杀伤的金军并没有第一次那么多。 可是在军阵中,这些持枪的起义军战士心里,却陡然间生出了一种强烈的信心和自豪感! 身在战阵之中,他们的左右都是袍泽兄弟,从自己口中喊出的每一声怒吼,都像是惊雷一般震天动地! 当自己手中的长枪在向前猛刺的时候,就好像是挥手间带动了一片,枪刃组成的如山浪潮! 这种感觉,真是千人犹如一人。让身处在集体中的战士,在这一瞬间变得信心十足。染血的枪锋让他们在这一刻脱胎换骨,变成了一名老战士! 杨清岳还在不断的发出口令,调整着战士们的步伐。这片闪亮的枪阵两步一突刺,就像是拍打着海岸的浪潮一般周而复始,坚定而勇猛的向前冲杀! 而此时,他们面前的金军却是全无还手之力。 由于他们骑在战马上,每一个人占据的宽度都超过了步兵。而且下方的起义军战士手中一丈四尺长的枪杆,却是足以供前后两排长枪手对他们同时发动进攻。 所以在每一次刺杀中,这些金军士兵都要面对两三支以上的雪亮枪尖!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无论是躲闪还是拨打对方的兵器,全都是徒劳的。这些挤成一团,完全不能后退的金军骑兵,就这样成片成片的被起义军战士刺死在马上。 随着义军的每一次上步突刺,都有大片的金军栽倒在地! 此时的杨妙真已经勒住了战马,正在震惊无比的看着眼前的场面。 杨妙真做梦都没想到,这一幕会在她麾下的战士身上发生! 这样严整的纪律组成的战阵,这一片齐刷刷向前刺来,飞快收割着金军生命的长枪,竟有摧枯拉朽、猛不可挡之势! 此刻在杨妙真的心中,眼前的场景和她之前那些起义军上阵打仗的时候,犹如蚂蚁爬树一般乱糟糟的军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直到现在杨妙真才知道,原来个人勇武和军队的战斗力并不是一回事。她这才意识到,经过整体配合的军队,会有多大的威力! 眼前的这一切,看得杨妙真目眩神驰。此时的她不由在心中暗自想道:“要是我手下的四万红袄军都能训练成这个样子,那我山东义军,还有何人能挡?” 此时的杨妙真感觉到,似乎有一扇全新的大门正在面前徐徐打开。她已经被自己发现的一切彻底震惊了! “原来仗还是可以这样打的,原来我之前做的全都错了。我之前失去的那些兄弟,他们……死得好冤枉!” 这一刻,杨妙真只觉得羞愤异常,同时却又心潮澎湃。她呆呆的坐在马上,整个人都在不住的颤抖着。 可是杨妙真却根本没想到,这一切在沈墨和杨清岳的眼中,却并不算什么大阵仗。 沈墨曾经经历过西夏铁鹞子悍勇迅猛的冲锋,杨清岳更是见过现代地雷的巨大杀伤力。 更何况这世上还有西夏军成千上万铁臂弩的齐射箭雨,有沈墨军中火炮和步枪的远距离杀伤。 还有铁木真纵横天下,所向无敌的“曼古歹”战术。和水银泻地一般,流畅自如的蒙古骑兵大阵! 眼前的这一切,对于杨妙真来说极其震撼,可是沈墨和杨清岳却是齐刷刷的松了一口气。 这支起义军部队的表现,在杨妙真的眼中固然是神来之笔。但却是让沈墨和杨清岳心里七上八下的分外担忧。 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这支缺乏训练和血战经验的部队,会在接敌的那一刻产生崩溃。 如今他们的部队已经进入了自己的作战节奏,他们总算是度过了这场让人提心吊胆的危机! 眼见得这支三百人的金军骑兵被人越杀越少,挤在后面的金军发现不对,已经开始有大片大片的人马往回跑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陡然间,战场上又出现了一个让人措手不及的变化! …… 此时队伍中间的那位金军将领阿勒根,一边心疼不已的看着自己的战士不断被人刺杀,一边在心里不停的想着主意,琢磨着如何冲出这个铜墙铁壁一般的长枪阵型。 可是眼下的情况已经不允许他再犹豫,在这犹如浪潮拍岸一般的长枪突刺之中,阿勒根知道自己的生命也在迅速的流逝,如果他再迟疑一下就彻底完了。 于是他嘴里数着一、二、三,一边催动自己的战马,调整好了位置和方向,一边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面前的枪阵。 就在对方枪阵两步上前,伴随着一声雄壮的怒吼刺出成片长枪的时候,只见阿勒根猛然间左右马镫一磕马肩,奋力发出了一声怒吼! 他胯下那匹万中选一的战马一声希律律暴叫,陡然间奋力向前冲去! 就在这一刹那,对面枪阵中的长枪正好刺到了尽头。 当阿勒根跟向前冲锋的时候,眼看着就要冲到枪锋对面近在咫尺的地方,却正好赶上起义军战士奋力抽枪的一瞬! 只见阿勒根跟用力一提马缰,胯下的战马就像一只灵活的兔子一样,奋力跃起! 第1590章:霎时得脱生死地、却有小卒、草中骤起 就见四只马蹄交替在倒卧在地的一匹死马身上一个蹬踏,随后便是腾空而上! 趁着战士们抽枪的这一瞬间,只见阿勒根做了一个漂亮的纵马腾跃,从几排战士的头顶上跳了过去! “我去!他要跑!”就在这一瞬间,所有人心中都是一紧! 杨妙真瞬间脸色一变,她将梨花枪夹在了腿弯下,从自己的弓袋里闪电般抽出了骑弓。 随后就见她抽箭搭弦一气呵成,一箭就向着阿勒根的后心射去。 而此刻的阿勒根,觉得战马落地的一瞬间,眼前豁然一片空旷——他已经跳过了那片要命的枪阵! 就在这一瞬间,他的心中宛若重生一般,只觉得面前的阳光刺眼,周遭的一切是那么美好! 于是他毫不犹豫的策动战马,疯了一般的向前狂奔而去。 此时的杨妙真距离阿勒根足有百米,她这一箭射去之后,眼见着羽箭离着纵马狂奔的阿勒根后心越来越近,杨妙真却是失望的长叹了一声。 在这个距离之内,她便是射中了敌人,羽箭也是轻飘飘的毫无力道,眼见这家伙终究还是要跑了! 就见阿勒根在纵马疾驰之际,就觉着自己后心上“当”的一声,一支羽箭射在了他的甲叶上,被铠甲弹飞了出去。 此时的阿勒根,已经被吓得亡魂皆冒! 只见他抽出了手中的弯刀,刀背在马臀上用力一击,将自己战马奔行的速度再度提升了一截! 此时在杨清岳和杨妙真的眼中,阿勒根的前方已经是一片坦途。除了一片荒草之外,再无任何一个义军战士阻挡。 这一次,这位敌军大将逃出生天,已经是不可避免! 然而就在这一刹那间,杨清岳和杨妙真两个人,包括骑在马上的阿勒根,却在同时惊讶的睁大了眼睛! 就在阿勒根前方数丈远之处,猛然间草丛里,就像诈尸一样坐起了一个人! …… 那是沈墨,不知他什么时候躺在了枪阵后方的草丛里,却偏偏在这个时候坐了起来! 杨妙真一看见他的样子,就知道这位陈浩南恐怕是生怕自己被战阵波及,所以才找了一个草丛比较密的地方偷偷躲了起来。 没想到他这一次坐起来的不是时候,正好迎头碰见阿勒根纵马疾驰而来,跟他碰了个面对面! 而此时的杨清岳心里当然清楚的很,这位统帅估计是生怕枪阵之中有漏网之鱼的金兵,突破枪阵落荒而逃,所以才提前埋伏在那里。 不过他的一下坐起来也真够吓人的,从草丛里突然起来这么一个人,把战场上敌我双方的人,全都吓得心里往下一沉! 而此时的阿勒根在惊慌之余,一眼就看见前方这个家伙,全身穿着起义军小卒的服装。他在一下子坐起来之后,仿佛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就见他一边挠着自己的后脑勺,一边把脑袋转了个半圈,一副没搞清状况的蒙圈样儿——随后这位小兵一眼就看见了迎面急冲而来的战马,他立刻就被吓得一愣神儿! “小东西,这是你自己作死!” 阿勒根见状,嘴角立时便露出了一丝狞笑。随后就见他马缰轻轻一带,将战马奔跑的路线带得稍稍偏左了一点。 狂奔的战马犹如闪电一般疾驰而过,就在阿勒根和坐在草地上的沈墨擦肩而过的一刹! 只见阿勒根持着弯刀的右手向下一探,手上一记平砍,就将弯刀向着沈墨的脖子削去。 阿勒根这一刀使出来时,显得分外干净利落,一看就是曾经苦练过马上刀术的行家。 在古代金军马上刀术的训练中,并不像咱们想象的那样,是用马刀来砍稻草扎成的人形,他们砍的是木桩。 在金国军队中,宽口粗的木桩必须一刀而断才算合格。而刀法越是精深的战将,他们在练习刀术的时候,砍的木桩就越是低矮。 若是离地两尺高的木桩,被骑士一刀砍断,那才证明马上的这名刀手的腰腿之力、控马之术、还有刀法全都达到了纯熟如意之境。 更有甚者,那些技术精良、刀法惊人的大将。他们平时练刀的时候,埋在地上的木桩长度只会突出地面八寸。 这种矮桩被金军称为“腹桩”,不但处在马上骑士极为不易发力的高度,还不是呈一条直线。而是埋在战马奔跑时,前进线路的两侧,呈交替状埋下的。 像这样的腹桩,砍上去的时候要求持刀的骑士,能在马上不断左右换位,而且弯刀还要在左右手之间来回换手。可是金军中的强者却依然能将这些低矮的木桩平平削断! 由此可见,金军中精锐战士训练的难度,也是十分惊人的。 而眼前这阿勒根,显然就是这样的强者! 只见他身体在往右倾斜过来的同时,弯刀就从他的手上呼啸而至! 在接近沈墨脖子的一瞬间,阿勒根纯用腕力将手腕一抖,弯刀的速度再次提升! 眼看着呼啸而至的刀锋,“唰”的斩断了一片茅草的尖梢,眨眼间就到了沈墨的面前! 就在这一刹那,大家的心全都悬了起来! …… 杨清岳担心的是,李凌豪和李凌杰两位保镖并不在沈墨的附近,而他们的统帅也不知能不能躲过这一刀? 可是身在远处的杨妙真眼中看来,这个陈浩南却已经死定了! 因为这家伙现在明显是惊慌失措,他正在拼命的从自己的腰带里,抽出那把生锈的铁片儿刀……可是由于他现在是坐着的关系,那把刀抽出来时候却是别扭之极! 眼看着敌人的刀都已经到了眼前,可是陈浩南的刀却还没离开他的腰带! 就在这一刻,杨妙真就是痛苦的一闭眼! 此时的她,好像已经看到了这位二泥鳅兄弟的头颅瞬间飞上天空,鲜血洒向大地时的情景! 可是就在这一刹那,就见那位陈浩南居然福至心灵,他的刀虽然还有小半截没抽出来,可是他一见刀锋已经是迫在眉睫。 于是就见他把抽出一半的刀,往自己的眼前一立……他居然就这样,将这把铁片儿刀竖着挡在了自己的鼻子前方! 第1591章:遍寻宝刀无踪迹、何人颜面、大脚开去 也不知道他这把刀,会不会被那位金将一削而断? 此时的杨妙真担忧不已的看着,就觉得一瞬间,自己身上的鲜血都冲到了头顶! 随后,他们就听见“铛”的一声脆响! 就在阿勒根的弯刀和沈墨的铁片儿刀中间,陡然间暴起了一团火花! 杨妙真没想到的是,沈墨这把破刀,居然真的挡住了阿勒根这势不可挡的一刀! …… 就见此时的沈墨“啊呀”一声,被弯刀劈砍而来的力道震得向后一仰。整个人就像一只翻过来的青蛙一样,四仰八叉的重新倒回了草地上! 而此刻马上挥刀的阿勒根显然是愣了一下,他也没想到自己这志在必得的一刀,居然被这个手忙脚乱的小兵给挡住了。 不过他现在逃命要紧,当然没工夫去调转马头再补一刀。于是他的身体重新在马鞍上坐好之后,正要驱策战马向远处逃走。 然而这个时候,杨妙真却看见陈浩南在手舞足蹈之间,他手上的那把带着铁锈的破刀,却被刚才敌将的一刀猛砍,从腰带之中给带了出来。 然后这把刀又被他在慌乱之间,一把没抓住,远远的飞了出去! 就见这把刀打着旋儿飞出去一丈多远,然后“当”的一声,就结结实实磕在了阿勒根战马的后蹄上! 只见阿勒根胯下这匹万中选一的战马,在疾奔之下被敲得后面的双蹄左脚一绊右脚,“轰”的一声栽倒在地上! “我去!居然还有这种情况?” 此时的杨妙真,看得眼睛都直了! 她做梦也没想到,这个行动乱七八糟、手忙脚乱的二泥鳅,居然真的拦住了这名金军大将! 可是此时的杨清岳看到这一幕,他的心里却是比谁都清楚。 这位统帅用心良苦,他既要拦住这位金军大将,又不能暴漏了自己的伪装。显然刚才他狼狈不堪的行为,全都是有意装出来的! 因为就在离他们不远处,那位红袄军统帅杨妙真,正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这个方向呢! …… 见到这个情景,就见杨妙真再次催动战马,飞快的驰来,而杨清岳则是发足狂奔。两个人就像是两支利箭一样向着这边急速扑来。 此时的阿勒根,他的战马一家伙摔倒之后,带动着他也摔在了地上。 在落地之前,阿勒根还手疾眼快的双脚甩开了马镫,才避免了自己的腿被马压在地上的厄运。 可是他此时却是一下失去了重心,在凌空摔到地上之后,又在原地来了一个前滚翻这才停住。 “这……也太倒霉了吧?”此时的阿勒根心中一边咒骂着,一边奋力从草地上坐起来。 正在他想要回头,看看自己那匹千里马到底摔得如何。还能不能继续站起来,驮着自己逃跑的时候。 阿勒根才一起身的功夫,就见眼前一只笨重的大豆包儿鞋,在自己的眼前越来越大…… 随后就是“咔嚓”一声! 阿勒根清楚的听到了自己鼻梁骨折断的声音,随后他干脆利落的一个狮子摆头,昏倒在了草地上。 刚才的时候,从杨妙真的角度上看来,就见那位二泥鳅兄弟在挡住了阿勒根的一刀之后,随即就从地上爬了起来。 然后,就在阿勒根摔得人仰马翻的一瞬,这位二泥鳅还低着头原地转了一圈儿,显然是在找那把不翼而飞的刀。可是他那把刀却早就不知飞哪儿去了。 随后,就在阿勒根滚了一圈,想要爬起来的时候。杨妙真就见二泥鳅果断放弃了寻找武器的打算。他步履矫健的向前几步助跑,猛然间对着阿勒根的脸部,便是一记抽射! 随着一声清脆的炸响,二泥鳅一脚就轮在了对面金将的脸上,那张脸硬生生被他踢得暴出了一团血雾! 好小子!出脚可真~狠! 这一下,杨妙真也不知道庆幸还是如释重负。终于还是带着颤音儿,呼出了自己胸中憋闷已久的这口气! …… 之后她催动着战马,一路绕过了长枪阵,来到了倒在地上的那位军将面前。 只见这家伙四仰八叉的躺在地上,还在昏迷不醒之中。脸上已经被二泥鳅这一脚踢得血肉模糊。 而此时的二泥鳅陈浩南正抱着自己的脚,一屁股坐在了旁边的草地上。 杨妙真随即便是展颜一笑,手中梨花枪枪尖顶住了阿勒根的咽喉。然后她向后一摆手,招呼自己的亲兵过来绑住这个俘虏。 随后就见杨妙真笑着向沈墨问道:“浩南兄弟,你这回可立大功了!你脚怎么样?” “疼!” 就见此时的沈墨坐在地上,抱着自己的大豆包鞋,疼的五官都快抽抽成一团了。 “上次马副将踩的一脚还没好,我这次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 就见杨妙真闻言,到底还是没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事到如今,这位二泥鳅兄弟还不忘了给那位马英副将上粪(山东人施农家肥的意思)——这就说明他的脚根本没什么事儿。 …… 等到他们这边乱了一阵之后,山谷南边的这场战事算是暂时告一段落。 金军的三百骑兵,有二百多都死在了草桥镇义军的长枪阵下,杨清岳他们这次立下了一件大功。 与此同时,还有六七十名金军骑兵见势不妙,拨马向着山谷内重新跑回去的。 可是就在他们想要寻路逃走的时候,却发现从山谷的两面,已经有大批的起义军战士冲了下来。 这一下可真是雪上加霜,杨妙真如今已经将她带过来的两万起义军,全都派上了战场! 在四面合围之下,这个被搅成一锅粥的战团,终于彻底被包成了饺子馅。 当这些金军发现自己已经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们剩余的人数也就只有三五百左右,已经再也没有了突围的力量。 所以剩下的这些残余金军,也被起义军战士们逐渐消灭干净。 …… 等到战阵之上,再也没有任何厮杀拼斗声以后。见到最后的一名金军也倒在了地上,只见山谷中两万多起义军战士,同时都是大声欢呼了起来! 第1592章:草桥将军在此地、一战成名、心惊不已 这一下,真可谓是声震四野。在这个回声效果极其强烈的小山谷中一片人声鼎沸,灌满了起义军战士的欢呼。 之后他们就开始打扫战场,将金军那些完好的战马、还有兵刃和甲胄全都收了起来,作为自己人的装备——其实大量活着的战马都在杨清岳这边。 “两万人对两千,还是伏击战,居然打成这个熊样儿!也不知道他们有特么什么好高兴的!”只见此时的沈墨哭笑不得的看着下面狂欢的场景,满脸都是嫌弃。 “你当谁都是您呢?打胜仗跟吃白菜一样?”这时候的杨清岳,摇头苦笑着向沈墨说道: “在官军和起义军战斗的时候,往往是胜败是一回事,能不能取得全胜是另一回事!” 听了杨清岳的话,沈墨也点了点头,示意他明白这里的区别。 其实在古代作战时,往往都是这样。如果你把对方击败了,让对方落荒而逃,其实并不算什么太了不起的胜利。只有全歼敌军才能算是完胜。 这里面的区别就是:一旦敌军被全部消灭,战场被自己人占据。那么敌人的马匹兵器,辎重财物就全都被获胜的一方所有了。 并且在这里面最为宝贵的一项资产,其实就是战场上的伤员! 落败的一方,他们的伤员当然跑不远,也完全得不到救治。随即就会被敌军尽数杀死在战场上。 要知道这些经历过战阵、身上负过伤的老兵,无论对哪支军队来说,都是最为宝贵的财富! 所以这此消彼长的情况下,获胜一方得到的好处就太多了。 今天的这场胜利,对于义军来说已经是无可挑剔,大家自然是要欢呼高兴一阵的。 在这之后,当义军在山谷中打扫完了战场,开始重新列阵的时候。杨清岳和王云峰的这支草桥镇义军,自然是让人分外的刮目相看了。 首先就是王云峰,他在这场战斗中立下了头功。若是没有他孤身犯险引诱敌军前来,就没有他们今天这场胜利。 其次就是杨清岳,他带领着一千长枪军,居然挡住了三百金军骑兵的冲击,这一点大家更是谁都没想到。 要知道这三百骑兵,可是金军之中最为精锐难缠的一伙。在他们的集群冲锋之下,往往就是数千义军都难以正面抵挡。 可是如今杨清岳的长枪兵不但挡住了敌人,而且还将这三百人大量的杀伤,这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战绩了。 更何况当他们这一千人集结的时候,除了几个被砸伤,一瘸一拐的伤员之外。居然没见到他们队伍中有明显的减员! 反而在这些长枪士卒的脸上,满是一副骄傲喜悦的神情,显然正是士气大振之时。 这些士兵的精气神儿十足,一个个神采飞扬。让马英他们这些将领回想起自己在此战中受伤身死的士卒,心里也都感觉对比太过明显了。 经此一战,杨清岳和王云峰已经初步奠定了自己在义军中的地位。他这支一千人的长枪军,现在赫然成了起义军中举重若轻的精锐,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 更何况,王云峰的亲兵二泥鳅,还立下了生擒敌军主将阿勒根这样的大功? 提到阿勒根的时候,不免就要说一下之前那位李文镇大地主李梦龙了。 这个家伙已经死在乱军之中,尸体都被战马来回踩踏得不成样子,后来还是凭着王云峰的亲自辨认,才确认了这个家伙的身份。 如今这场战斗获得全胜,剩下的就是如何攻破李文镇的问题。不过现在的李文镇对于起义军而言,已经没有什么难度可言了。 根据王云峰的报告,李文镇里现在一共还剩下不到二百守军,就这点人就连寨墙都站不满。况且他们还是在主将被杀,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所以也就提不到什么防守了。 于是这支起义军趁着大胜之时,直接全军开往李文镇! …… 就在日落之前,义军大队直逼李文镇寨墙下。 杨妙真命令副将马英上前喊话,只要对方打开李文镇的大门,起义军只取李梦龙家中的资财粮食,绝不伤害镇里的乡亲百姓。 随后马英就把阿勒根和李梦龙的人头扔了寨墙……没过多久。镇中的庄丁就打开了寨子的大门。 在杨妙真这些人控制了李梦龙的府第之后,他们全军当夜就在李文镇外面扎营。 过了一夜之后,李梦龙府里窖藏的粮食,便开始向着诸城大本营的方向转运。 在这期间,王云峰力劝杨妙真,让大军不要进入李文镇内驻扎过夜。以免约束不严的起义军伤害到镇中的百姓,发生烧杀抢掠的伤民事件。 这件事,随后便引起了起义军中,中级和低级头目的极端不满! 他们这些人中间,已经有很多人做好了打算,准备在晚上偷偷出去,找些富户人家抢掠奸淫一番。可是这番美事却被王云峰一句话给挡住了,这些人心里自然是极端的不痛快! 于是在起义军的下层军官校尉中,诸多流言就开始传言出来。 他们说什么,“这位执法将军还没等上任,就开始阻挡大家的财路。若是等他真正上了位,只怕是大家全都没好日子过了”云云。 此时王云峰的地位已经初步稳固,也无需理会这些废话。 经过王云峰和沈墨他们的这几天的观察,起义军中的高层,令飞扬、马英、岳老三、马志远他们这些人还算是好的,并没有养成带头烧杀抢劫的习惯。 现在看起来,起义军军纪败坏,带头的差不多都是那些带领着三五十人、七八百人的中小头目。 “看来这个杨妙真,总算是还没傻透腔儿!她虽然没看住手下的兵士,好歹手里最主要将军还是被她管住了的。”在他们押着粮车回去诸城的路上,沈墨的心中这样想道。 …… 经此一战,擒杀对方大将的“陈浩南”本人,也得到了丰厚的奖赏。杨妙真亲手给他发了三百两银子的奖励,还给了他一个“校尉”的官衔。 第1593章:满座金甲无一计、何去何从、如此军议 在这支起义军中,校尉大概能管五十到一百人。可沈墨手下现在是一个兵都没有。 而且据他自己说,他还是想在王云峰的手下继续当亲兵。杨妙真正看他的样子,也不像个能带兵的,也只得顺从了他的意见。 除此之外,杨妙真还让自己的亲兵在战场上,特意寻了一把不错的金军弯刀。上面寒光闪烁,显然是钢质极纯。 可是,正当杨妙真满怀善意的让沈墨将那把连刀把儿都没有,用布条子缠成刀柄的破铁片刀换掉,换上这把她好心给沈墨找来的好刀的时候。 没想到,这个陈浩南却把脑袋晃得拨浪鼓一般。 “这把刀跟随我多年,在下一身武功,倒是有大半都在它身上。”只见沈墨郑重其事地说道:“都已经用熟了的刀,就无需再换了吧?” 当沈墨恬不知耻的说到“一身武功”的时候,杨妙真抿着嘴,强忍着笑低下了头。而马英到底还是没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现在在她们俩的心目中,这位二泥鳅兄弟别的功夫倒也还罢了,就是嘴上的功夫,真个是天下少遇敌手! 就这张嘴,一句话就能把你怼到南墙上去。然后再来一句话,就能把你逗得笑个不停! 除此之外,他身上乱七八糟的本事也是真不少。但是估计没有一样儿在战场上顶用的……这就是杨妙真和马英的心里,对咱们这位统帅什么的印象。 在这之后,起义军得到了粮食,终于有了短暂的喘息之机。 于是他们就在诸城这里,重新开始准备下一步的行动。 …… 以目前起义军的情况,大家谁都清清楚楚。若是困在诸城这里,等再过上二十几天,粮食吃的差不多了,一样还是要饿死。 所以现在他们是居安思危,也得赶快想辙才对。在这种情况下,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就摆到了军议的桌面上。 随后下一步的行动,就在几名将领中产生了分歧。 在起义军的几名战将里面,马英和令飞扬两个年轻人想法比较激进。他们的意愿是大军前往泰安,将他们之前存粮的泰安州重新攻下来。 他们的理由是,这样一来就可以彻底的解决困扰红袄军很久的粮食问题。泰安州那里的六十万石军粮,足够起义军再吃上几年也没问题。 而老将马志远提出来的方案,就比较老成持重了。 他的建议是义军一路向北,攻下诸城北面的潍州(也就是现在的潍坊)。 这样一来,起义军短时间内的粮食问题,就会在潍州城里到解决。 而且他们这支义军一旦攻下潍州,就相当于在实际上切断了整个山东半岛,伸到海里的那只犄角。 这样一来,他们东面的山东半岛突出部上,莱阳、黄县、宁海、文登几处城池就没有了金兵呼应,很容易便会被他们攻下。 这样以来,他们就相当于有了一大片稳固的根据地! 等到马志远说完之后,那位觉证和尚则是一脸高深莫测的没有开口。 据沈墨的估计,这家伙在战术战略上的脑筋一塌糊涂,估计他现在心里也没有一个成熟的方案,能够盖过所有战将的主意。 至于那个一上战场,就如同黑旋风李逵一样发疯的岳老三。他对这件事根本没什么主意拿出来。 说实话,这家伙在战场上的时候认不认识东南西北,沈墨的心里都很怀疑。 此时的杨妙真听完了众将的建议之后,也在这两个主意之间摇摆不定,不知该如何是好。 …… 在他们军议的时候,沈墨依然还是以他之前的造型,在草垛上装死狗。 如今这个草垛已经被他趴出了一个坑,成为了他了御用床铺(其实也没人跟他抢)。 沈墨听着下面花厅里的军议,心里却是连连大摇其头。 其实这两个主意里边,令飞扬和马英提出来的直取泰安州的主意,一听就是一次极为不靠谱的军事冒险。 对方金军凭借坚城而守,而他们起义军却是远赴数百里奔袭而去。别的不说,起义军在泰安城底下要是坐困十日,还不能攻下泰安州的话。 等到那时,军中粮食吃光的时候都不用对方反攻,自己这边再不退兵,就会产生大面积溃散! 更何况,人家守城的金军一看到泰安陷落已经不可避免的时候,人家难道不会一把火把那六十万石军粮全部烧光吗? 而且最要命的是,现在控制的泰安州那支金军的,可是青史名将——完颜陈和尚! 就这帮起义军,凭借着四万人就想去攻打泰安?要是他们不被完颜陈和尚玩儿死,沈墨的名字都可以倒过来写了! …… 至于老将马志远提出的那个主意,沈墨也觉得根本不可取。 因为马志远的计划即使真的成功了,起义军也会在战略上处于极端不利的形势。 他们占领了山东半岛探入海中的那个犄角,看起来确实是后顾无忧,可以不用担心敌军从后面攻来,并且能够控制半岛上的大量土地。 可是别忘了,这条半岛,同时也是一条无路可走的死胡同! 一旦他们的这一支起义军被人堵在诸城和潍州这两地,那他们就得被人打得一步步向着牛角尖里后退,一直被人活活憋死为止! 迄今为止,这支起义军的战斗力还不够强。所以在沈墨看来,他们对付金国官军唯一正确的战术,就是敌进我退。 要是失去了可以闪展腾挪的战略纵深,那这只红袄军也就离死不远了。 所以这两个主意明显都不靠谱,在这一点上,沈墨相信杨妙真本人也能分析出一点端倪来。 所以当他看见杨妙真现在一副取舍不定的样子,沈墨也不由得在心里长长的叹了口气。 随后就见杨妙真呆呆的想了半晌,又看了看那位绝症和尚。 只见这个家伙还是一脸云淡风轻的样子,在那里装世外高人,根本没有开口的意思。杨妙真只得又把目光投向了王云峰。 第1594章:觉证军师评三策、一策太缓、一策太急 这时候的王云峰在杨妙真的目光中看到了询问之意,他知道自己必须得发表意见了。 就见王云峰叹了口气,向着杨妙真说道: “依属下的意见,咱们应该在诸城这里整顿军纪、清理队伍、用十余天的时间好好梳理一下咱们的红袄军。” 王云峰这句话一出口,只见满屋子人中,好几道惊异的目光同时看向了他。 …… 其实按理说,这是一个最不靠谱的主意了。 在杨妙真他们看来,起义军目前极度缺粮的情况下,无论是采取什么行动都有闯出一条生路的机会,怎么也比困在诸城这里饿死强。 可是王云峰呢?他居然提出了这样一条建议! 如果这要是在三天以前,肯定会有人对王云峰这个主意嗤之以鼻,甚至都不屑于去考虑这么做的可能性。 可是如今看来,王云峰和杨清岳的这支部队,他们两位将官武艺精湛、智谋深远,部队训练有素、军纪严整。可以说正是“将有谋略、兵有勇力”。所以大家也全都知道,这两个家伙不是白给的。 况且人家兵练得好,士兵纪律严明。在草桥镇那里有吃有喝,甚至还能拿出粮食接济大股义军。这就说明人家在发展自己势力的时候,也是很有独到之处。 在这种情况下,王云峰的建议一提出来,整个厅堂里的义军将领,立刻就默不作声的思虑起来。 “王大哥是怎么想的?跟我们大家说说?” 只见杨妙真想了一下之后,还是能没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她便让王云峰把心中的想法彻底讲出来。 就见王云峰想了想后才说道:“对于咱们这支队伍,属下初来乍到,毕竟了解的不深。所以说得对了说错了,大家权当听着一乐儿而已,可不要责怪我老王哈!” 王云峰的这番话,无非是新来者的客气之言,大家听了之后纷纷表示无妨,杨妙真也用眼神示意着王云峰继续讲下去。 就见王云峰慢慢地说道:“我就觉着咱们这支队伍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他这一句话,顿时大家就带着一副复杂表情,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 “人太多了?人不是越多越好吗?”此时大家的心中暗自想道。 就见王云峰接着说道:“咱们这四万起义军里,老弱病残不在少数。其中更是有不少人打仗的时候不行,祸害起老百姓来倒是一把好手!” “要按照我的估计,咱们这支义军里,最起码有一半是属于这种情况。”只见王云峰说到这里的时候,他抬头看了看杨妙真和在座的众将。 “大家想一想,咱这种粮食极度缺乏,被逼无奈,得不得不四处转战的情形,是不是因为吃饭的人太多、打仗的太人少造成的?” “除此之外,军纪不整也让咱们红袄军的声誉败坏到了极处。可是若没有了山东百姓的支持,咱们红袄军就是无根之萍!” 就见此时的王云峰皱着眉头说道:“依照我在草桥镇练兵的经验,只要是精壮正直的汉子,不去想那些打家劫舍的烂事,而是一心扑在打仗上面。只要让我老王操练个三两个月,就能得到一支训练有素、如臂使指的精强军队!” “到时候咱们再在军队的武器铠甲、马匹装备上做做文章,手上便有一支所向无敌的强军!” “如果要是那样的话……”只见王云峰说到这里,抬头看了看杨妙真:“杨将军您说,漫说是山东了,全天下哪里咱们红袄军去不得?” “到时候,咱们到哪儿老百姓都会夹道欢迎,金军官兵都会闻风丧胆,还用得着愁什么军粮和后备兵员?” 当王云峰说到这里的时候,只见杨妙真陡然间便是精神一振! 随后,她又是神情复杂的看了一眼王云峰。 …… 此时此刻,趴在草垛上的沈墨,偷着看了一眼大厅中的杨妙真。 只见她此时此刻的神情,也是在痛苦之中带着一丝无奈。 其实王云峰说出来的这个道理,杨妙真也未必不知道。 但是沈墨的心里非常清楚,杨妙真处在她这个位置上,她绝对可以提出一百条理由,对王云峰说: “你的这个主意好得不得了,但是现在做起来,实在是不合适啊!” …… 这世上的事其实就是如此,好多人都知道怎么样做才是对的,但是事到临头的时候,却往往会找出好多理由来,偏偏不去走那条正确的路。其实这就是后世所说的“成功者寻找方法,失败者寻找理由”。 可是这个时候的杨妙真却并没有出言推脱,而是转头看向了觉证和尚。 此时终于到了这位和尚发表意见的时候,就见他清了清嗓子慢慢地说道: “刚才几位将军的意见中,马英将军和令飞扬将军所说的攻取泰安,实在是失之于过急。” “在这个计划中,如果泰安不能一鼓而下。等到咱们在敌人城下把军粮用尽,那时候的形势就实在太过恶劣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只见觉证和尚又转头看了看马志远:“而刚才马老将军所说的这个主意,又失之于过缓。” “若是在咱们起义军声势大盛,兵强马壮之时,想要占据一块地方发展自己的势力,那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就见觉证和尚摇头叹息道:“没奈何,现在金军和我起义军之间的形势早已今非昔比,正是强弱之势易主之时。” “在这个时候,咱们其实是处于弱势。如果此时采取守势,放任山
相关推荐: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爸与(H)
交易情爱(H)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妄想人妻
我在末世养男宠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游戏王之冉冉
火影之最强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