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是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 等到沈墨走进岷山所在的横断山脉,他的军队步步向上,慢慢的面前已经出现了高原地貌。 这里的平均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而沈墨他们需要翻越的岷山,虽然是经过先头部队的仔细勘查,选择了最为平缓,适于行军的路线。但是仍然要翻越海拔3200米以上的山脉才行。 等沈墨领军一路越走越高,随着空气越来越稀薄,逐渐高原带给人的不适感开始慢慢的出现了。 沈墨他们再一路向上走,周围的树木已经慢慢变成了云杉、冷杉、落叶松、油松这些高原树种。 而他们座下的河曲战马,一路上也被干枯的花苜蓿所吸引。这些战马欣喜不已的沿途啃食着这些牧草。看起来马儿们颇有一种,又吃上了家乡饭的喜悦感! 好在沈墨军队中的马匹,对于高原气候的适应性很好。所以给部队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唯有那沉重的十二门火炮和配属的炮弹。让那些炮兵们竭尽全力才,得以翻阅了这座路途艰险的高山。 等到他们过了分水岭,再次向下的时候,沈墨站在高高的岷山分水岭上。 在他的前方,就是金国临洮路! 第1435章:笑语胡儿莫相忘、从今记取、将军青锋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沈墨坐在战马上,看着山岭下峰峦层叠的群山,吟诵着这首诗,却是满腔心怀激荡! 遥想当初,这里是大唐故土,也是我中华民族的土地! 可是当初那位勇猛无敌的唐朝大将哥舒翰,如今早已经被这块土地上的人们遗忘了。 他们沦落在异族之手,已经超过200年了! 沈墨一次即将打响的,就是一场夺回华夏故土之战! 如今他面前的临洮府,沈墨已经决心将它染上新宋的明黄。它将在沈墨的铁蹄下,重新回到中华民族的手中! “沿洮水向北,直取临洮府!” 沈墨向着三军下达了命令,随即向着下方的金国境内,直冲了过去! …… 临洮,因其面临洮水而得名。 相信每一个人都知道,那是秦长城西面的起点。 此地古称“狄道”,自古为西北名邑、陇右重镇、古丝绸之路要道,是黄河上游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沈墨这一次带兵冲下岷山山脉,直入金国境内之后,他的动作一改之前的慢条斯理,陡然间变得犹如烈火燎原一般迅速! 由此一路向北,没有密集的村镇,没有县城府城。滚滚滔滔的洮河水就是他们的路标! 他们沿着河岸一路向北疾行,直插金国境内三百里,直扑临洮的腹心之地狄道。 金国境内的临洮路,由于地处岷山山脉的北边。所以气候更加寒冷,也和利州路一样地广人稀,居民不多。 在临洮一路里面,一共有石州、河州、兰州、新会州,巩州,洮州,再加上临洮府总共七个州府。 这临洮路的府城叫做“狄道”。是此地临洮府尹、兼领临洮路都总管的驻跸之地。 在金国的官制里,这个“一路都总管”的职责,就是统管整个临洮路的军政事务。同时他还兼任着临洮府的府尹。也就是说他统兵揽政,是整个临洮路的一把手。 而他所在的地方,也就是现在沈墨想要进军的地点——狄道! 由于周围没有州县阻拦,沈墨大军一路上行军极为迅速。他们在下了岷山之后,两天时间之内就到了临洮附近。 随即,沈墨就展开了一系列军事行动! ……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沈墨在来到了临洮附近以后。他让自己的大部队一路向东,直接到临洮府东面五十里外的白石山东麓,全军隐蔽。 而他自己则是带领着从部队之中,重新抽调出来的500利州路狂飙营。一人双马、携带着大量的武器装备,以钟与同为副将,独自向着狄道的方向进发而去! 沈墨的作战意图,就连他们自己人都是大吃一惊! 如今他们这支大军兵强马壮,早已经脱离了当初只能靠这四五百人孤军作战的窘境。 可是沈墨却依然率领着这支小部队孤军而去,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 于是,就在这个大金国最西面,临洮路的中心地带。沈墨率领着这样一支骑兵部队,开始了一场让人眼花缭乱的军事行动! 临洮府城外三十里有一座南川堡。是金国军方修建的,用来拱卫狄道的一座堡垒。 提到“堡”,这是一种古代特殊的军事建筑。如果诸君要是对这个词汇没有概念的话,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座小小的城池,专门用来驻军,防御敌方的进攻。 在金国境内修建的这种“堡”,大小形制不一,功能用途也不一样。此时位于沈墨面前的这一座南川堡。就是一座大型的军事堡垒。 这座川南堡四四方方,每一边长度都是120米。也就是说,它和一座现代规模不大的小学占地面积差不多。 堡垒的城墙高约两丈,大概是六米高,这已经不下于一座普通城市城墙的高度了。 在南川堡的外面,按照金军建堡的规制,照例挖出了长长的壕沟。沟宽约三丈,深一丈。 如今壕沟里面的水已经大面积冻结,就像是镜子一样光亮。 这川南堡为了便于防御,只有向南的方向开着一座城门,门里边是一座数丈长宽的翁城,在堡垒的四角处还修建着八座马面。 要说这翁城和马面,到底是什么回事? 所谓瓮城,就是在你进了城门之后,会发现里面还有一圈圆形的城墙。修建成了一个坛子圆圆的形状,所以才会被人称作瓮城。 从外面进攻而来的敌军一旦攻破了城门,冲进了瓮城里。就会发现自己的四面八方,都有城墙上的军兵朝着中间放箭。所以这种翁城可以极大的加强整个堡垒的防御力。 而“马面”这种东西,又叫做敌台、墩台、墙台。就相当于在城墙之外,又修建了一个“凸”字上面部分的东西,等于是额外探出去的一块城墙。 当守城的士兵站在那个“凸”字的最上方部位,他就可以在侧面向着进攻城墙的敌军放箭了。 一般守城的士兵,如果想要用弓箭射击城墙根儿底下的敌军,他就要从城墙上探出身子才行。在这个时候,他是最容易受到城下弓箭手压制和射杀的。 而当他站在马面上的时候,他实际上是站在马面的垛口里面。所以他只需放心用箭射击城墙云梯上的敌军就行了,无需担心被敌军的弓箭射中。 所以,一座城墙上面修建了多少马面,实际上是衡量城墙防御力的一项最重要指标。 比如明代的西安城,绕城一周建有马面98座。而同时代的北京城墙,足足有马面172座之多! 这就足以说明,马面这种防御措施有多重要了。 …… 而现在沈墨面前的这座川南堡,城墙上也有八座马面,分布于四面城墙上。所以对普通的古代冷兵器部队来说,这川南堡也可以说是一根很难啃的骨头了。 但是对沈墨而言,像瓮城和马面这种东西,对他而言却是毫无作用。因为他根本就没打算从城门攻进去! 等到沈墨的狂飙营出现在川南堡下的时候,他率领着这支轻骑兵,就犹如烈火燎原一般,从远处滚滚疾驰而来。 一到达南川堡城下,沈墨就立刻下令,开始攻城! 第1436章:奋起九千汉家儿、狂飙突至、异域夺城 沈墨的这支狂飙营,是当年他在利州路大战西夏铁鹞子的时候,由姜瑜馨姑娘在石泉城招募本地青壮组成的军队。 因为他们这支军队的组成人员全都是汉族,所以也成了继墨字营之后,最早装备步枪的一支军队。 他们从建军之初的定位就是一支轻装骑兵。负责战场遮蔽、包抄敌军侧翼后路、还有长途追杀敌方军队。 所以狂飙营的战士全都是骑术精湛、步枪骑射精准,一直以来都是沈墨手中一把锋利的快刀。 而这一次,他们虽然被打散重新建立了巴山军团。但是由于这次战斗往返的时候需要经过利州路,并且在广袤辽阔的利州路和临洮府作战时,沈墨也需要一支快速机动的部队。所以他们就被沈墨临时抽调出来,参加了这次战斗。 当这些狂飙营的老兵重新跟随沈墨踏上战场的时候,他们的心里已经知道,这是自己最后一次以狂飙营的番号征战于沙场。 就在这次战斗之后,他们即将彻底融入巴山军之中。 所以这次的进攻作战,也是他们为自己这支英雄部队的番号,最后一次争取荣誉的机会! 于是狂飙营的战士们心中,全都是壮怀激烈,准备跟随着自己的统帅,再打一次精彩绝伦的战斗! 而沈墨这次带兵突进南川堡,进攻的行动快速与果决,也是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 沈墨长途奔袭,直达南城堡,一到这里就已烈火燎原般的态势,对南川堡展开了攻击。 这一次沈墨丝毫也没去管那个带着瓮城的城门,他的目标,是城门一侧南面的城墙。 就见沈墨带队向前飞速突进,500骑兵宛若狂飙席卷,转瞬间就来到了南川堡城下的百米线上。 随后就见狂飙营下马据枪,全体战士以蹲姿排列,向南川堡城墙上的敌军展开了火力压制。 与此同时,30名登城战士毫不犹豫的向前纵马而去,一直疾驰到了南川堡的城墙之下! 此时的南川堡城头上,放哨的金国守军早在数里之外,就看到了这支骑兵快速奔袭而来。 可是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这会是一支过来攻击他们的军队! …… 这南川堡地处内陆,离着临洮首府狄道只有四十里远。这里可是临洮府的腹心之地!谁能想到他们会骤然遭遇敌军的突袭? 所以当沈墨这支军队一直疾驰到一里远的范围之内,城头上的哨兵这才发现这支气势汹汹,疾速奔而来的军队,居然和金国军队截然不同! 他们骑乘的战马,几乎比金国大军的蒙古马要高上一尺。 而且这支军队身上的铠甲式样、手中握着的兵器,甚至是飘扬的军旗,全然没有一点和金国军队相同的敌方! “敌袭!” 在这一刹那,这个哨兵就觉得浑身上下寒毛发炸,他下意识的就是一声尖利的喊叫,从喉咙里冲口而出! 在临洮府清冷高旷的天空中,这声嘶喊,瞬间响彻了整个南川堡! 随后,南川堡城墙上立刻响起了警钟,整个堡里面的金国军队开始迅速发动起来,飞快的上城防御。 而这个时候,他们再想上城据守,却是已经晚了! 毕竟军士从穿戴铠甲到集合队伍,一直到奔上城头,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而沈墨这支骑兵从一里远之外冲锋到城墙之下,这四五百米的距离,他们30秒钟的时间就可以做到! 于是就在南川堡内的守军一边披挂铠甲,一边向着城楼上奔跑的时候。他们中间跑得最快的一批人刚刚从城头上露面,就迎头遭遇了狂飙营前锋的第一轮攻击! 只见狂飙营的第一支30人的突击分队,已经纵马疾驰到了南川堡城下。 随后他们借着战马的冲刺之力,扬手就将各自手中捏着的一个个黑乎乎的铁疙瘩,扔上了城头! 霎时间,就见这些铁疙瘩的叮叮当当的落在了城头上,有的还越过城墙掉到了城里。 然后,一阵浓重的黄白色烟雾陡然升起,笼罩住了整个城头! 这一次沈墨的攻城军队并没有使用手榴弹,而是用了硫磺烟雾弹,将他们即将登城的整个城头遮蔽住了! 因为在手榴弹爆炸的时候,虽然杀伤力巨大,但是却不能阻挡远处的南川堡守军向着城头的方向发射箭支。 也就是说,沈墨的先锋有可能登上城头之后,立刻就会遭到两面城墙上敌军的弓箭射击。 而这次扔上去的硫磺烟雾弹却不同。首先它们发出的浓重烟雾,可以遮蔽住金国守军的目光,让守军向这个方向射箭的时候,没有瞄准目标的机会。 这样一来,他们的弓箭就只能漫无目标的向着那大片区域内散射。这样攻上城头的守军中箭的概率就很小了。 另一方面,这种硫磺手榴弹发出的烟雾极其呛人! 烟雾里面的人不但看不见近在咫尺的景物,甚至连呼吸都会发生困难。所以同时这股烟雾也起着驱散敌军的作用。 而此时此刻,当城墙下的突击小队扔出烟雾弹之后,随即就见他们从自己的马背上拿下了带着钢钩的绳梯,飞快的越过了结冰的壕沟后,就来到了南川堡的城墙根下。 只见他们将手中的绳梯奋力向上掷出,让上面的钢钩钩住了城墙垛口。 随后两名战士拉了一下绳梯,测试绳梯是否勾住了城墙,也在下面拽紧了绳梯。 同时这支突击小队,开始顺着绳梯向上攀援! 这次扔上去的绳梯一共有五条,沈墨在后面百米远的地方,清楚的看到狂飙营的战士投掷烟雾弹,扔出绳梯的动作准确而连贯,迅猛中带着一种有条不紊的感觉。 沈墨立刻就在心中,暗自叫了一声好! 像是战场上这种熟练而又从容不迫的姿态,只有在平时经过了大量艰苦的训练,还有经过残酷的战斗对心理的锤炼,这两方面因素同时具备的时候,才能做到这一点! 而他的狂飚营,他们的战术动作已经是犹如庖丁解牛一般,快速而精准! 第1437章:人如虎贲马如龙、如穿腐土、动如雷霆 就见绳梯上第一批登城的战士,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覆盖着一个黑色橡胶制成的防毒面具。 沈墨制作的这种防毒面具,实际上如果按照功能来说,其实比一次大战时候的防毒面具还要逊色得多。 在这种面具上一共有三大部件,就是玻璃片制作的护目镜、竹炭颗粒和棉布做成的过滤器、另外还有橡胶制成的整个面具框架。 虽然这种防毒面具,根本防卫不了任何化学品的侵入。但是沈墨的战士在南宋时代要对付的有毒空气其实也简单的很,就是战场上的硝烟,和沈墨自己制造出来的硫磺烟雾弹! 所以这种防毒面具虽然制造简单粗陋,但是在如今的情况下,却是已经堪称神器了。 城墙上这些战士们的攀爬动作极为迅速,他们在几个跨步之间就已经接近了城头。 如今在城头上,所有金国刚登城上来的守军,已经全数被这些烟雾弹给呛得四散奔逃了。 这种带着硫磺气味的烟雾让他们咳嗽不止,甚至连眼睛都难以睁开。所以现在烟雾所在的范围内,根本没有人能够坚持待在里面。 随后,就在沈墨喜悦的目光中,自己的部队飞快的登上了城头! …… 就在这一刻,沈墨这边对城头上的步枪压制也立刻停止了。 一方面两侧城墙上,没有烟雾的地方,那些金军士兵纷纷被射杀之后。城墙上的士兵已经藏在城墙垛口后面,借以躲避枪弹。 另一方面,沈墨也这边也怕枪弹误伤了自己人。 沈墨刚才率军停留在城墙下一百米的锋线上,其实就是城墙上守军弓弩射击的极限距离。 在这个位置上,纵然是极少数的羽箭能达到这里,也已经力量耗尽,没有什么杀伤力了。 但是在一百米的范围内,沈墨的狂飙营却可以做到精确瞄准射击! 所以他们这次用来压制城头上的火力,并不是密密麻麻的齐射,而是略微显得有些稀薄的效力射。 可是,往往城头上一个金军士兵探出脑袋,立刻就会迎来五六支步枪的集火射击! 现在有好几十个天灵盖,刚刚一探头就被飞来的枪弹给掀飞了。 就在这样的压制下,现在城头上已经看不到任何抬头观望的金军士兵了。 …… 随后,在这段烟雾弥漫的城墙上,传来了左轮枪清脆的射击声! 这30名突击队战士,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带了从指挥员和高级军士身上借来的左轮枪。 这种手枪火力密集迅猛,其实比步枪更适用于贴身近战。所以沈墨一听到城头上的左轮枪声,就知道这一次他强袭南川堡,最为关键的一刻,终于到来了! 其实在这次突袭之中,沈墨的队伍猝不及防之下,利用烟雾弹攻上墙头,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 但接下来这支突击队能否占据城头,不会被人打下来,却是这次战斗最为关键的一个节点! 只见沈墨听到城头上的战斗打响,他随后就命令另外一百人的后援队,向城头上火速支援! 后期支援的一百名后援队,立刻跑步向着城墙下快速接近。 此时此刻,城头上的硫磺烟雾已经开始渐渐散去。视野也慢慢变得清晰起来。 沈墨就见当先登城的30名突击手已经分成两队,堵住了登城地点的城墙两头。 他们飞快的射完了手中的左轮枪子弹之后,立刻抄起身后的武穆三型步枪,开始向城墙两边射击。 这种能够装填13发子弹的武穆三型步枪,发射出了迅猛火力,霎时间爆豆般的枪声就响彻了城头! 如今烟雾渐散,南城堡城头上两侧的守军也终于看清了这次登上城头的部队。 在他们面前的,居然是一支仅有三十来人的小股军队! 于是城上,稍远一点的金军立刻靠在城墙垛口的内侧,避开了城下射来的枪弹,开始用弓箭压制攻上来的突击队。 同时大量的金兵手挺着长枪,尽量靠着城墙内侧,向着登城地点发起了冲击! 在沈墨的角度看来,城墙垛口上密密麻麻的满是金军的枪尖,正在向着中间的突破口冲去! 沈墨一咬牙,纵身跃上了战马大白! 然后他一挺身就站在了马鞍上。让自己的位置升高了一截,再次抬头向着城墙上看去。 就在这一刻,枪声猛然间激烈了起来! …… 此时的沈墨在城墙下的远处,看着城头上激烈的战斗。 他一边在心里算计着后援部队登城需要的时间,一边在默数着城头上步枪的射击节奏。 再过一小会儿,当武穆步枪的13发子弹射完的时候,城头上这支突击队,立刻就会面临一个致命的火力空白! 而那个时刻的到来,就意味着城墙上的突击队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就在沈墨按照步枪响起的节奏,数到十二发的时候。他就看见城头上自己的突击队员,猛然间从身后拽出了长柄手榴弹! 如今在他们面前,大概三米宽的城墙上,已经挤得全是金军! 这些金军悍勇凶狠,在被步枪大量杀伤的同时,他们仍然是一步未退! 只见后排的金军拼命的向前挤,就在被打成两条血肉胡同一般的城墙上。东西两面的金军顶着迎面而来的枪林弹雨,还在咬着牙向前猛冲! 沈墨站在城下的战马上,远远的都能听到他们发出的嚎叫声和嘶喊声。 然而就在这时,沈墨的脸上,居然是陡然变色! …… 说实话,能让沈墨大惊失色的场面,已经很少出现了。 然而当他看见城头上的那惊奇的一幕,沈墨却猛然间瞪大了眼睛,目光霎时就凌厉了起来! 他看到城墙上,金军的后方正有几个人抬着一根硕大的铁棍子。挤开了人群,向着前方的突击队冲去。 这根铁棍子大概有男人的胳膊粗细,上面泛着钢铁本色的寒光! 随后,沈墨就看见那个铁棍子的后面,似乎还在缕缕的冒着青烟……就见这时的沈墨,猛的就是一跺脚! 城头上“轰!”的一声巨响! 一股白烟,随即在城墙上升腾了起来! 第1438章:甲带寒霜刀锋冷、城头惊变、敌焰汹汹 就那个大铁棍子指向的前方,四五名登城的狂飚营突击队战士,就在爆炸声响起的一瞬间,被横扫在地! “我草!” 看见眼前这一幕,就见沈墨猛然间爆出了一句恶狠狠的粗话! 随后,沈墨就看到城墙上的突击队员们,雨点一般将步兵长柄手榴弹向前扔去。 瞬间爆炸声连连响起,将对面城墙上挤得密密麻麻的金军部队,炸得一片血肉横飞! 如今的狂飙营,在首次出现了伤亡之后,他们立刻就爆发出了身上的那股狠劲儿。 只要现在还能活动的战士,全都奋力的向着敌军,甩出了自己的手榴弹! 随着每一颗手榴弹落到前方的人群里,破碎的弹片立刻就会炸得对方人仰马翻。在挤成一团的金国士兵人群中,一声爆炸就是炸倒一大片! 在突击队员们毫不留情的连番投弹之下,城头的东西两端已经是一片尸山血海! 随后城下赶过去支援的一百名狂飙营战士,也接二连三的开始登上城头。加强后的火力越发迅猛,瞬间就将城头上敌人的冲锋势头压了下去。 只见这些战士一边用步枪射击,一边向前推进。他们一直向着两边的城墙,飞快的前进了20米的距离。 随后,就见这些士兵一边射击,一边开始用金军士兵的尸体一层层垒起了掩体。 五六个金军尸体摞起来之后,突击队就可以躲在后面,用跪姿射击敌军。 这样一来,这些城头上的登城部队,所有人的身体就逐渐隐藏在这些慢慢加高的尸体后面,不用再担心金军从远处射来的弓箭威胁。 这些战士们依托着尸体组成的掩体,火力迅猛的向着对方射出弹雨。 在对面的敌军看来,他们只露出了一个戴着钢盔的头顶,还有一双喷射着怒火的眼睛! 随着尸体掩体开始奏效,这一百名救援人员已经尽数登上了头城。城头上的火力也是越来越猛。 在步枪的延伸射击之下,整面城墙上准备向前冲锋的金军士兵开始出现大量的死伤。 于是他们在迫不得已之下匆忙后退,逐渐的让出了南面的整片城墙。 此时此刻的沈墨,看着城墙上的进攻异常顺利,他的心里却是莫名的激动了起来! 就因为那个给登城士兵,造成了损伤的铁管子! 城头上依然还在猛烈的射击,而那只硕大的铁管子已经被自己这一方的军人,从城头上掀了下来。 随即这东西就被自己的兵士捡起来,扛着向沈墨这边跑了过来。 很明显,这些士兵也知道,在战场上见到这样的东西,意味着什么! 当沈墨跳下马,把这个东西接在手里之后。他朝着上头看了一眼,就是感慨的长叹了一声! 就见这根大铁管大概有一百六七十斤重,长度大约是两米。 沈墨端着它的尾部,由于这东西过于沉重,却不得不让它的前端杵在地面上。 这个管子,铸造得大概有男人的小臂粗细,上面翻砂留下的痕迹粗糙不堪。就像是沈墨在前世见到的,那种土制的暖气片的表面。 在铁管子的后方,带着一个硕大的木质枪托,上面没有涂漆,还带着斧凿的痕迹。 沈墨发现这东西的尾部,钻了一个线香粗细小孔,上面还带着火药燃烧留下的黑色痕迹。 沈墨让自己身边的卫兵帮他托着这把大枪的尾部,然后他又转到了枪口处看了一眼。 只见那个枪口粗的吓人,足以塞进去一只鸡蛋。 随后沈墨把手指顺着枪口部位伸了进去,手指肚转着圈在枪膛内壁上摸了一下。 在枪管内壁里,并没有铸造留下来的粗粝手感。而是带着一圈圈钻头钻过之后,稍稍有些涩手的划痕。 随后城头又陆续扔下来几件东西,沈墨身边的李凌杰飞快上前把它们捡了回来。 只见这两个物件,其中一个是只斜挎的皮囊。沈墨打开以后,将里面的东西抓了一把出来。 在他的手里是一把锈迹斑斑的铁沙。这些铁砂的颗粒大概每一颗都有绿豆大小,粗细不匀形状各异,但基本都是圆形的。 沈墨一看,就知道这是用炸制的方法(将烧红的铁水倒入冷水里)制作出来,然后再经过筛选做出来的铁砂。 这种制作铁砂的方法,在现代叫做“激冷铁粒”,其实也是一种很古老的工艺了。 随后沈墨又看了看另一样东西,那是一个人头大小的葫芦,在葫芦嘴上还镶嵌着一个紫铜做成的铜嘴儿。 当沈墨把这东西倒在手里一看,他立刻就不屑的笑了一声。 就见他手里是一片黑乎乎的火药,就像面粉一样呈现出粉末状。沈墨用手指捻了一下,火药粉末中带有明显的颗粒感。 这就说明,他们对火药原料的粉碎工艺做得并不过关。沈墨一看见火药的颜色呈现出纯黑的色泽,就知道里面的硝石含量不高,绝对超不过百分之二十。 也就是说,那些金国人的火药配方还很差,而且至今还没掌握黑火药颗粒化的秘诀! 当沈墨把手里的火药和铁砂一起撒在地上之后,他随后回头看了一眼那把粗大的火枪。 此刻的沈墨,他的心情陡然间兴奋了起来! 经过了这么长一段时间之后,金国终于还是在他火药武器的痛打之下,开始研发了他们自己的火药武器,眼下这个东西就是铁证! 其实沈墨对这一天早有准备,但是他却没想到,自己跟古代火器部队作战的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其实武器的研发和使用,在战争的刺激下从来都是最快的。 往往在长时间的战争进行过程中,敌方优秀的武器装备,很快就会被另一方快速的模仿和制造。这在历朝历代的战争中已经屡见不鲜了。 沈墨也没希望金国的这些人都是傻子,他们在战场上见到了沈墨能够发射出致命杀伤的铁管子。在逃回去的伤兵的伤口里发现了金属弹头,最后,他们还一定有人闻到过战场上,火药燃烧后的硝烟味。 这些因素凑到一起之后,再联想起南宋已经出现了几十年的竹制突火枪。沈墨这支部队所用武器的奥秘,已经不难猜到了。 第1439章:痴心也图作神兵、邯郸学步、贻笑江东 但是在金国研发武器的同时,想必也一定遇到了古人一定会碰到的那些困难! 比如说他们现在还缺乏足够坚硬的钢铁材料,以至于用来钻孔的钻头远远达不到小口径化的程度。 沈墨都可以想象得到,他们那些金国工匠们在研发火药武器的时候,走得是什么路线。 他们一定先是用铸造的方法制成了铁管子,然后在用火药发射弹丸的时候,由于枪管的内膛凹凸不平,弹丸卡在枪管里,立刻就会发生炸膛事故。 在这之后,他们意识到枪管内壁不够光滑是炸膛的主要原因。于是没有镗床的金国匠人,就用了锻打实心铁柱作为枪管毛坯,然后用钻头钻孔的方法来解决内膛不平的问题。 在这之后,他们又遭遇了另一个困难! 用来钻孔的钻头一旦做得细了,一用力立刻就会拧成麻花。这样的悲剧让他们不得不渐渐扩大了钻头的直径。 然后,他们又舍弃了容易卡在枪膛里的单一弹头,给这支枪装填了铁珠,让它发射霰弹。 于是最终,就造成了眼前这个四不像的怪东西! 要知道,沈墨对这东西的射程和威力,简直是再了解不过了。因为它在历史上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叫做“大抬杆儿”! 这是一种在后世里,汇聚几个乡村铁匠就可以造出来的火药武器。他采用铸造或者锻打的方式成型,然后再钻头钻孔的方式磨光内膛。 在使用它的时候,只要在后膛钻出的小孔塞进一根火药捻子。然后再把大概一两左右的火药从倒进枪膛……注意!在这个过程里,这支两米长的大家伙,必须要竖立起来才行! 在装填了火药之后,用纸团塞进去夯实。然后枪膛里面再搁上两三把铁砂,之后再用纸团夯实就可以发射了。 这东西使用的时候,只要点燃火药捻子,大略对准敌方目标。然后就等着“轰”的一声,霰弹发射出去就可以了。 这支大抬杆的有效射程大概在40米左右。一旦超过这个距离,就算是稍微厚实点儿的衣服或者棉袄,都可以挡住铁砂。 但关键的一点是——它发射出去以后,散开的面积大得吓人! 在后世,白洋淀的雁翎队使用这种大抬杆儿的时候,他们往往在港汊纵横的芦苇荡里突然出现。一炮出去就可以将一艘小船上,十几名日军侵略者全部打翻! 这些发射出来的散弹,在三四十米的距离上几乎可以散开一个四五米直径的铁砂弹幕。虽然它装填的非常慢,杀伤的距离也近。但是当它放出来那一炮来的时候,却往往会在一瞬间造成巨大的杀伤! 既然这东西已经开始装备了金军部队,那就说明沈墨从今以后,很有可能要跟一只装备了火器的金国大军作战了! 要说沈墨在他自己的军队设立之初,对于武器技术的保密,一直是想办法做到了极致的程度。 直到目前为止,他的体系还没有任何一支枪械丢失,对于军工厂的保密措施也做到了竭尽所能。 甚至于连他手下的军队,在没有能证明自己的忠诚之前。沈墨给他们配发火药武器,也一直是非常谨慎的。 以至于就连新宋赵与芮那边的部队,除了天子赵与芮本人有一只左轮枪之外,还没有任何一个人得到过火药武器! 事实证明,沈墨的保密措施确实是卓有成效。因为他如果在击败了铁鹞子,回到临安阅兵的时候,在赵与芮的要求下,把自己的武器技术放开给大宋军器监的话。 那么沈墨现在迎来的,一定不是全大宋都装备了火枪,迅猛向敌国进攻的场面。反而那个恨他入骨的大宋皇帝赵与莒,一定会让自己的军器监拼命的造出火药武器,然后跟沈墨对着干! 可是,沈墨纵然能够拦得住自己的武器技术外流,但是他架不住人家自己在家里研究啊! 毕竟此时距离沈墨率军打败西夏铁鹞子,都快两年了! 如今他周边的各大强国,包括金国西夏、赵与莒的大宋,甚至是蒙古,都有可能倾注了大量资源,在想办法重现沈墨这些武器的威力。 所以现在沈墨眼前的这根大抬杆儿,其实是早晚都会发生的事。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国火器研发的速度,一定会比历史上快很多! 毕竟在这之后,沈墨的军队里只要有一发子弹落到敌军的手中,对方就会知道世上有“金属定装弹”这种技术。 而同时他只要失落了一支步枪,上面的标尺和照门的三点连一线原理,就会被敌军快速的制造出来,甚至应用在这种丑陋简单的大抬杆上面! 一时之间,沈墨就觉得自己的心潮汹涌澎湃,一股斗志猛地燃烧了起来! 此时他心中暗暗的冷笑道:“这个金国,还真是痴心妄想!” 想要用火药武器代替弓箭,成为军队中的主流武装。直到成为一支全火器装备的军队,金国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可是,他们已经没时间了! 沈墨的武器优势还可以持续很长时间,可是金国却要在亡国的绝望中,苦苦的攀爬科技树! 等他们造出像样点的火绳枪?最多还有两年,金国就亡国了! 到时候金国不是灭于自己之手,就是亡于蒙古。对金国而言,他们没有第二个选项! …… 沈墨一边想着这些的时候,城头上受伤的战士已经被绳子系着放下了城头,被人抬回了本阵。 沈墨检查了一下这些伤员之后,这才松了口气。 狂飙营其实是一支轻装甲部队,他们身上包裹的铠甲,说穿了就是一个头盔,还有保护胸部的一个冲压钢板制成的铁背心。 为了减轻重量,便于狂飙营长途突袭。所以制成胸甲的冲压钢板,也是采用轻型钢板造的,所以并不十分厚重。 但是终归这一次,战士们的胸甲还是发挥了作用! 在他们胸部要害部位中弹的地方,有好多处的钢板已经被射来的铁砂打出了触目惊心的凹坑,但是毕竟还是没穿透! 第1440章:小小南川如芥子、一笑轻取、灭尽全城 所以这些战士中弹的位置,大部分还都是四肢和面部。 还好此时的天气寒冷,战士们的军装内衬里都是带毛的羊皮制成的皮袄皮裤。这些厚重的皮毛,多少也挡住了一些铁砂的冲力。所以战士们的伤势其实并不十分严重。 沈墨赶紧让军医上来,开始救治伤员。 这些军医的身上都戴着磁石,专门用来取出破碎的敌军箭头,还有被自己人的手榴弹误伤的弹片。所以那些入肉不深的铁砂,都可以用磁石把它们吸出来。 幸运的是,受伤的七八名战士,没有一个人有生命危险! 而此时此刻,沈墨暂时先把对方火药武器这件事放到了一边。他抬头看了看城上正在作战的狂飙营战士。 如今城上的枪声已经开始渐渐稀落,这并不代表着战斗结束,反而在沈墨的估计之中,这场战斗或许还要打上一阵。 因为在沈墨的部队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中,攻打类似南川堡这种小型城池的时候,他们所用的战斗节奏,一般是“两块两慢”。 所谓两快,第一就是进入战场快,让对方措手不及。第二就是攻取城墙快,尽量在对方没有布置好严密的防守之前,就在城头上占据立足点。 至于其它的两慢,就是清理城墙慢,清扫残余敌军慢。 因为在后面的两个步骤中,如果要是自己这边急于求成,飞快的向前突进,想要尽快解决战斗。却往往会由于城内的地形不熟悉,从而被对方残余的敌军反扑,因此造成伤亡。 所以这些狂飙营战士一旦占据了城头,有了城墙上的立足点之后,其余的就不用再着急了。他们只要慢慢的用步枪,远程射杀那些抵抗的敌军就行! 在这个南川堡里面,距离他们突破口最远的一处城墙,还不到120米。 也就是说,这四面城墙和城中的所有建筑,全都在突击队员的步枪射程之内。 所以城头上的百余支步枪,现在正不慌不忙的向着四面射击。如今只要在城上城下有露头的敌军,就会被当场射杀! 从沈墨现在听到的步枪节奏上来看,枪声开始渐渐的稀落下来。也就是说,现在整个南川堡里残余的金军士兵,已经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甚至就连冒头的人都少了! 于是沈墨命令钟与同率领200人围困南川堡堡,防止有人顺着城墙用绳子逃跑。沈墨自己带领着剩下的部队,顺着绳梯登上了城墙。 一见到统帅登城,占据了城头的先头部队战士们,立刻就兴奋了起来! 就见沈墨上城之后,看了看周围城墙上的状况。 之后沈墨果断命令狂飙营,向城墙的东西两个方向,各自派出一支五十人的分队。沿着城墙清扫过去,占据南川堡的四面城墙! 于是两只分队开始从突破点出发,左右分头突击。 在手榴弹和步枪的射击下,那些趴在城墙上连头都不敢抬的金军士兵跑的跑死的死,没用一盏茶时分,四面城墙就尽数丢失了。 然后城墙四面所有的步枪手,开始向着堡内的残余金军士兵射击。 这一次,墙上的士兵在五六十米内,居高临下的射击中,他们的命中率更是奇高,基本上一枪一个! 这一通四面城墙上从天而降的弹雨,立刻就把金军逼的走投无路。他们全都龟缩在建筑物房子里,再也不敢露头了。 随后沈墨命令士兵顺着马道下城,用手榴弹逐屋清扫残余的金军! …… 这次的战斗打得干脆利落,除了中间出现了大抬杆事件之外,基本上一切都是按照沈墨的计划进行的。 当城里的金军被尽数清扫一空之后,经过战士们的清点,沈墨发现这里所有的守军加在一块,大概是600人上下。 此时的沈墨心中暗道:这支金国守备部队,真可以称得上是作风勇猛,作战顽强! 这次战斗给沈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知道,这可仅仅是一只地方的守备部队而已! 他们的战斗意志居然如此顽强,一直打到最后,几乎都没什么人投降。 这些金军的状态,也让沈墨重新在心里评估了一下临洮府路守备军的战斗力。 大概是由于此地的环境恶劣,民风彪悍。此处的金国居民还保留着渔猎的生活习惯。他们并不像金国腹地那样,所有的居民都已经成了纯正的农耕民族。 这些人在风雪中射猎,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所以他们的战斗力要比沈墨当时入侵金国的时候,打下来的泗州等城池里的金军。要强上许多! …… 随后,沈墨的部队开始仔细搜查整个南川堡,把每一个角落全都检查了一遍,以免有遗漏的金军。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在靠近北面城墙的一处营房里,居然发现了一个地道口! 等沈墨闻讯赶来的时候,他快步走进了这座营房。 只见这座金军营房里的布置极其简单,进去之后就是南北两面长长的大通铺火炕。火炕上还铺着毛皮和用来睡觉的被褥。 沈墨一进来,一股臭皮子的味道加上男人的头油脚臭味儿,立刻就是迎面扑来。 随后沈墨就看见房间的一角处,放着一个挺大的水缸。 如今这个水缸已经被人挪开,露出了下面一个能供人出入的地道口。 沈墨走过去之后,向着这个地道口里面略一张望,随即就摇了摇头。 从这个地道口里面,一股冷风正在嗖嗖的灌进来。迎面来的空气清新而寒冷——毫无疑问,这个地道里并不是一个死胡同,而是一个通向外面的通道! “看来已经有人从这里逃跑了,”只见沈墨回过头,向着身后的李凌杰说道:“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狄道的临洮路都总管,就会得到南川堡失守的消息!” 当此时此刻的李凌杰听了沈墨的话之后。他抬头看了沈墨一眼,随即就是猛然吃了一惊! 这一次金国士兵顺着地道逃走,以至于南川堡失陷的消息泄露出去,原本应该是一件非常让人头疼的事。 可是如今的沈墨却是面带微笑。好像这件事对他而言,倒是一桩好事一般! 第1441章:鹰视狼顾临洮府、一夕惊变、破关而入 临洮府狄道,整个临洮的心脏。 在日落之前,临洮府府尹兼临洮路都总管阿里班,收到了南川堡被人攻陷的消息。 南川堡地道中,逃跑的金国士兵一路顺着地道穿越了南川堡城墙,然后向北奔跑了40里,终于赶在天黑前来到了狄道城中。 当他来到府城的时候,此时的阿里班府里正在饮宴。 看着天色渐渐黑透,院落里燃上了几处篝火。一群金军的中下级军官正在羊毛毡上席地而坐。 炭火上炙烤的鹿肉发出了滋滋的响声,随着烟雾的升腾,一股烧烤猎物的浓香飘了满院子。 此时距离大金国立国已经百余年,在中原繁华地区的金国贵族,所有的生活方式都在向着繁华富裕的南朝学习。 正所谓一代看吃、两代看穿、三代看文章。如今金国东南地带的官员,他们的生活奢靡豪华,讲究精巧雅致。贵族弟子也是吟诗作赋,很有一些骑不得马,开不得弓的文弱子弟。 可是在位于金国边陲的临洮路这里,却是生活艰辛,民风彪悍。 塞外的艰苦环境,使得这里的贵族很多生活习惯,都保留着过去女真族刚立国时期的野蛮与粗旷。 如今这场宴会,就是这种豪放风格的体现。 只见此时宴会上,这些军官们身上穿着原色白皮板儿的皮袄。这些毛朝里的衣服,皮革上全都是脏污油腻不堪。 他们黝黑粗糙的皮肤和光秃秃的脑袋就裸露在寒风之下,却是丝毫都不觉得冷。一看这些人皮肤上的痕迹,就知道他们大部分人,自从入冬以来就没洗过脸。 如今几头獐狍野鹿已经被人剥了皮,整个放在火上炙烤。那些负责烹饪的女真兵士把鹿肉挂在篝火旁边,又在下面放上了一个硕大的铁盘。 如今鹿肉正被烤的外酥里嫩,融化的油脂不断的从六七分熟的鹿身上滴到铁盘子里,又被那些女真士兵用马鬃刷蘸起来,再刷到鹿肉上。 周遭全是这些人哄笑和嬉闹的声音,他们这些女真人就像是一个窝里的野狼崽子,不断的相互说笑打闹,说着说着就有人搂在一起,开始笑嘻嘻的角力摔跤。 在宴席的正中间,临洮路总管阿里班一边喝酒,一边笑着看手下的这些勇士玩闹。 这位阿里班,现在也是席地坐在院子的主位上,在他身上穿着一件由整张黑熊皮制成的大氅。 他的体格生得彪悍异常,在简单硝制的黑熊皮下面浑身赤裸,不着片缕。大半个胸膛就这样露在寒风中,他却丝毫不以为意。 阿里班今年40多岁,但却依然是筋骨如铁,肌肉遒劲。他原本是临洮这里的贵族出身,前半辈子几乎都在金国的怯薛军里担任军官。 这几年他因为战功卓著,所以被金国皇帝任命为临洮府都总管。 阿里班手上的一应事务,都有谋士和文书去打点。至于阿里班本人,则是最爱和这帮英武的儿郎们射猎嬉闹,喝酒比武。所以才把这临洮都总管府弄的跟烧烤大排档似的。 看着手下的小崽子们翻翻滚滚的打架,阿里班也是心情不错。当下人把一个小银盘从旁边端上来,他便伸手从里面拿出了一条手指粗细,鲜血淋淋的鹿肉。 他把这个肉条用手指夹着,递到旁边的鹰架上,鹰架上面一只毛色雪白的海东青随即伸嘴接了过去。 就见这只鹰把这条肉踩在了犹如钢钩的鹰爪下,几下撕扯就吞了下去。 这只海东青浑身上下一片雪白,双目锐利、身材雄健。它大概是被称为阿里班饲养得久了,脚上并没有带着束缚的皮条,而是在鹰架上任其随意来去。 这只海东青在吞食了两条鹿肉之后,明显还没吃饱,但是阿里班已经停止了喂食。 像鹰犬之类的东西,只能在捕获猎物成功之后作为奖赏,才能让其饱餐。不然的话,他们就会肥胖懒惰,逐渐失去野性和凶猛。 等到鹿肉烤好,整条鹿身上最为精华的部位,两个腰窝内侧鲜嫩的“马蹄肉”,被兵士割下来,切成了一指厚的肉片,装在银盘里呈送给了阿里班。 只见银盘里的鹿肉外面被烤得颜色金黄,可是中心的部位还稍稍带着粉红的血色。烤到这种程度的鹿肉鲜嫩爽脆,带着几分生肉的血腥味道,正是阿里班最喜欢的火候。 当阿里班就着马奶酿就的烈酒,将这些鹿肉一口气吃了半盘之后。此时他下边的那些女真族军官们,也吃得满脸都是油光。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从外面匆匆而入,向着阿里班的身边耳语了几句。 随后就见阿里班眉头一皱,向着过来报信的亲兵说道:“把他带上来!” 就见一名穿着军服色的金国士兵,随即被人从院外带了过来。 他跌跌撞撞的跑到阿里班的桌前,一下子扑倒在地,跪在地上向着阿里班汇报了南川堡被人奇袭,现在已经被敌军占据的消息。 当阿里班听到了这个士兵的汇报之后,他随即细细问清了这支入侵军队的人数、武器、还有战斗力等方面的细节。 最后,当他听到对方的人数大约有五百,使用的是一种极其厉害的火器。这时在阿里班的脑海中,立刻就出现了三个字……通州军! 要说沈墨和他的火器部队,在上次完颜阿邻入侵淮南东路,十余万大全军覆没之后。沈墨这个名字,在整个金国上下尤其是军界,已经是无人不知。 沈墨的部队就是使用的那种极为凶猛厉害的火器,并且他们人数不多、战术灵活、这已经在金国战将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在阿里班听到了这个人的汇报之后,他沉吟了一下,向着自己身边的人吩咐道:“把他带下去,给他酒肉吃!” 于是,那个侥幸逃出来的金兵完成了报信的使命,被人带走了。 此时的阿里班再抬起头,他就看见刚才还喧闹不堪的庭院里,现在已经是一片寂静。他周围那些野兽般的金国军官,现在全都静静地在那里等候着他的吩咐。 第1442章:极西之地女真族、凶暴如虎、奸猾如狐 看着他们的脸上,一双双反射着篝火亮光,闪亮而充满野性的眸子。就见阿里班笑着说道: “我在怯薛军里担任千夫长的时候,就听说过沈墨这个名字。原本以为我这次回到了家乡临洮,就再也没有机会跟他交手了。没想到他却把自己的人头,送到了我的家门口!” “哈哈哈!”听到了阿里班的话,只见他对面的女真军人同时狂傲的大笑起来。 “率领这样的小部队穿插急进,依靠奇袭取胜,这通州小儿沈墨,用的还是他一贯的手段!” 只见阿里班笑着回头,一边用粗糙的手掌摸着海东青的羽毛,一边说道: “传我将令,明日清晨全军出发,直奔南川堡!” …… 此时在这位阿里班的心里,已经对明天他反攻南川堡的行动,开始期待起来。 在他看来,曾经跟沈墨对战,导致大败的金国元帅完颜阿邻,在那次淮南东路的整个战斗中都表现得暮气沉沉,全无锐气可言。 以至于阿邻到最后被沈墨用机动灵活的战术击败,那都是情理之中的事。 更何况,在沈墨打赢那一场仗的时候,完颜阿邻还处在客军的地位。而当时的战场却在沈墨的眼皮底下。所以沈墨有着地形熟悉、便于隐藏、移动和补给的优势。 可是这一次,形势却是截然不同! 沈墨现在依然还在用他过去的老战术,带领着一小股部队,犹如锋利的刀尖一般偷袭他的城镇。 但是他沈墨这次率领的军队,却是在客地作战。这个地方,是他大金国阿里班的猎场! 他阿里班手下的士兵彪悍勇武,来去如风。他们平生唯一会干的、也是最为擅长的事,就是围猎! 如今那个通州沈墨到了这里,他虽然仗着战术上的突然性一举拿下了南城堡。但是同时,也使他变成了自己的猎物! 如今在这片广袤的临洮府大地上,沈墨这支军队的人员不足、地形不熟。这支敌军对于自己手下的军兵来去如风的战术更是无法适应。所以沈墨这一次落到了自己的手上,一定是必败无疑! “将军不要大意,” 这个时候就见阿里班的旁边,有一个消瘦的身影坐了下来。 这个人一把抄起了桌上的绿釉皮囊壶,将里面的马奶酒咕嘟咕嘟
相关推荐:
妄想人妻
爸与(H)
火影之最强白眼
我有亿万天赋
我以神明为食
实习小护士
认输(ABO)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