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青雁觅缘 > 第167章

第167章

随即蒙古人就在原地驻留了下来。 沈墨居高临下,向着下方看。 只见下面蒙古人的中军那里,主将正用号角召唤诸将议事,一时间战马来回驱驰,显得分外热闹。 而这个时候,趁着得了个空儿,就见狼人阿旺趴在沈墨的身边。他用胳膊肘拱了拱沈墨说道: “那块可有一个蒙古人的大官儿!为啥不给他来上一枪?” “你不要命了?”这时候,就见沈墨回头向着阿旺笑了笑。 “我刚才打那个塔海,”只见沈墨笑着说道:“那是因为有那个西夏小将李灼绝,替我着背黑锅呢!” “塔海一死,李灼绝势必接过帅印。到时候所有人都会觉得塔海被杀是他下的死手,哪怕就是他再辩解也没用。” “可是我现在动手的话,引起了蒙古人的警觉,你觉得咱们四个能打得过下边的六万大军吗?” 沈墨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带着哭笑不得的表情,把个质朴的阿旺说得骚眉耷眼的低下了头。 而这个时候,就连不怎么懂军事的李凌杰,也看着下面那些蒙古人皱起了眉头。似乎连他都看出来,这些家伙在战场上绝不好对付! 而此时此刻的老兵王桐,则是一脸忧虑的看了看沈墨。 “要是跟这帮人打起来,咱们可悬了!”只见王桐的眉头上皱起了一个大疙瘩,忧心忡忡的向着沈墨说道:“咱们怎么对付他们这帮人?先生心里有章程没有?” “当然有了!不过……我也得能做得到啊!”这时候,就见沈墨苦笑着摇了摇头,嘴里喃喃自语的说了一个谁也听不懂的词儿: “……武装直升机!” 第1192章:敌势如山复如海、心中忧闷、难舒胸怀 当然,现在想这些美事儿是一点儿用都没有的。 沈墨的工业园区里面,第一代汽油发动机还在试制阶段,哪有生产出来这种尖端武器的丝毫可能性? 等到沈墨他们这些人,在这里又等了一两个时辰之后。 随即,他们就看见下方的蒙古大营里,猛然间热闹了起来。 这支五万余人的大营顷刻间就开始运动,一片片的蒙古兵一边集结一边后退,蒙古人居然是要撤离了! “莫不是什么诡计?”这时候,就见王桐费解的咂吧了一下嘴。 “不一定。”就见沈墨摇了摇头之后,若有所思地说道。 “蒙古人这一次伤亡惨重,前后死伤超过了7000人。这对于他们来说,即便是成功的拿下了银州府,那也可以说是一次惨败了。” “更何况他们接下来继续攻打的话,或许还会付出更大的伤亡。所以这些蒙古人真的有可能就此撤离,或是转移到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去。” 不过这些事,对于沈墨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如今他成功的达成了自己的愿望,实地检验了蒙古兵的战法和战斗力。 这次的西夏之行,可以说对沈墨意义重大,收获也是异常丰富。 而此时此刻,下面的那支蒙古大军,居然真的倾刻间远遁百里。整支大军就像他们来时一样烟尘滚滚一路向东撤退,不久就消失在了遥远的天际线上。 或许他们还会卷土重来,或许他们还想要挑选另一个西夏要地继续攻打。不过沈墨现在已经完成任务了。 现在,那4000张钢臂弩的去向,也让沈墨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那个李灼绝的智谋和能力,都是上上之选,再加上这次的大胜带给他的荣誉和权威。他想要保住这4000张铁臂弩,想必是没有问题了。 现在再回想起来,当时西夏军诈败后退。随后在撤退的半路上,埋伏下铁丝网和弓弩手,对蒙古人造成大量杀伤这个计策,搞不好也出自李灼绝这位小将的手笔。 因为那个塔海的指挥水准,实在是让人担忧。沈墨估计他也想不出这么一个大量杀伤蒙古人的计策来。 等到蒙古兵走远了之后,只见那只西夏军也毫不犹豫的拔营起寨,一路后退。 他们穿过白银峡,向着银州城的方向撤了回去。 一场大战就这样告一段落。西夏军死伤大概1万,而蒙古兵死了7000人。 看起来,这一场战斗是势均力敌。但是对于西夏一方来说,这已经是难得的一场胜利了! 沈墨见他们双方都已经退得远了,于是他立刻带着人从土洞里一跃而起,从小山包上面向南撤离。 当他下了山之后,途经战场的时候。只见这里西夏人和蒙古人的尸首都已经被双方的军队收走了,地上的战场也打扫得一干二净。 除了一些死去的战马身上,落着黑压压的兀鹰,还有满地被鲜血浸透的黄沙。这片平原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寂静和寥廓。 沈墨从地上捡起了一支羽箭。如今这支柳枝削成的箭已经从中折断,只剩下了安装着黑色雁翎的尾部。 沈墨手里握着这支蒙古人的断箭,那上面似乎还带着来自这个草原民族的狂野气息。 早晚有一天,他会和这一支军队来一场决战! 如今的沈墨,已经对蒙古人的底细了解得更加详细。那么他在将来的决战之中,能不能战胜这支蒙古大军? 当沈墨带着三个人退回到金国境内,和自己的特战营会合之后。他随即就让信使给项嫦儿带去了一封信。之后沈墨就带着自己的队伍顺原路返回通州。 在这回去的一路上,沈墨一直都沉默不言,默默的想着心事。而大家也都识趣的没有去打扰他。 当他带着队伍穿越了金国的国境,一步步攀登上秦岭山脉的时候。沈墨还像一个犯了相思病的青春少年一样,一门心思的想个不停。 …… 这一路上,沈墨都在想着这支蒙古大军的作战方式。对于沈墨来说,此行的收获可谓是极度让人震撼! 根据沈墨的归纳总结,如今的蒙古人之所以如此强盛,跟他们军队的作战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首先,就是他们的整体机动能力,实在是堪称恐怖! 这支军队所携带的马匹数量众多,以至于数百里之类的快速机动,对他们而言就像家常便饭一样。而且他们对于后勤的依赖性,也可以说是极低。 这些蒙古军都以马奶为食,而那些极耐粗饲的蒙古马,只要是有草的地方就可以生存。 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就像是后世的坦克集群一样,可以在大纵深范围内做出各种迂回和机动。调动着他们的敌军来回疲于奔命,也无法防御他们的进攻。 而他们的战略上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非常善于分头攻击。 在蒙古人攻克每一个国家的时候,他们往往都是分兵三道四路。致使他们的敌军顾此失彼,无法防守所有的战略要点。 而那些妄图抵御蒙古人的各国军队,往往他们在集中了全部的力量,想要和蒙古军决战的时候。却发现除了自己的身边没有蒙古人之外,其余所有的地方,都在遭受蒙古兵的攻打和抢掠! …… 就在十年前,蒙古攻打金国的野狐岭之战。 就是在那一场战斗中,金国失去了所有的力量。金国的精兵强将和养马之地全部损失一空,自此决定了他们逐渐败亡的命运。 在那一战之中,金军大将独吉思忠想要抵抗蒙古人的侵略,他当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集了75万民夫来加固界壕、修筑边塞。 足足600里的界壕和城墙,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一点儿作用。因为只要蒙古人集中兵力突破一点,整条防线就完全成了摆设。 当年的成吉思汗就是这么干的,他分兵三万给三个儿子,让他们去打西京,牵制金军的兵力。而他自己则是集中了七万的兵力,重点突破了界壕上的要塞乌沙堡。 独吉思忠苦心构筑的界壕,就这样泡了汤。 第1193章:千古名将今何在、血沃沙场、山河衰败 而金国皇帝立刻就解除了独吉思忠的指挥权,换成了另一员大将完颜承裕主持军事。 可是蒙古军推进的速度迅猛无比,同时威胁着金国几个要地的安全。所以完颜承裕万般无奈之下,只得主动放弃了桓、昌、抚三州的坚固城墙,径直退往野狐岭一线,打算凭借山势来阻挡蒙古军。 而这个桓州,就是咱们上文书中说的,里面有着数百万匹马的金国根基之地! 最终,在野狐岭一战,金国失去了四十五万能征惯战的老兵,几乎全都是骑兵。还有他们国内绝大多数的战马。 堂堂大金国,就此一蹶不振,只能在衰弱中徒劳的抵抗,一步步的走向灭国的那一天。 这就是蒙古人多点进击战术的威力! …… 刚才所说的两点,还只是蒙古人在战略方面的优势。 根据沈墨这次看到的情景,他们的战术和士兵战斗技能这两方面,所占的优势也让人惊悚不已。 首先就是那些普通的蒙古士兵,他们战术水准极高,不管是进退还是攻杀,甚至是败退,他们都在随时随地的射箭杀伤敌人。 另外,由于蒙古人一人多马,并且骑术高超。所以他们保存实力的水准也是异常强悍。 即便是他们被打败了,只要蒙古人上马开始跑路。他们的敌人立刻就会无可奈何。 与此同时,他们的单兵水准,也就是每一个士兵的骑术和射术,也都堪称是天下之冠! 沈墨在汇合了蒙古人的这么多战术和战略特点之后,他们之所以如此强盛,以至于能够横扫天下诸国的原因,也就昭然若揭了。 想到这里的时候,沈墨不由得想起了有史以来,汉民族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时候,那种窘迫的境遇。 无论是汉代和唐朝,对待北方突厥游牧民族的时候,几乎面临的都是同样的景象。 这些外族,他们想什么时候来,就可以纵马跑进汉人的地盘,大肆烧杀抢掠一番。而汉族人想要打他们,最难的一点不是如何战胜对手,而是他们找不到突厥王庭! 别说是突厥王庭了,哪怕就是大股的骑兵部队,人家要是不想跟你正面对战,中原人也很难寻找到对方的主力。 整个西北大漠和草原,对于人家来说就像是自己家一样。他们在几千里纵深的版图上跑来跑去,丝毫都不费力。 可是汉民族的部队要是想把兵员派到草原深处去,别的不说,就连军粮都难以解决! 等到一百斤粮食从汉地运到了前线之后,就连七八斤都剩不下。因为一路上那些民夫还要吃饭呢! 更何况,漫长的运输线,还随时随地都会被那些来去如风的骑兵切断。 所以在那个时代,汉族人对抗西北的突厥侵略军,他们的主旋律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 先是找不着对手,然后就是杀进对方的腹心之地,深入茫茫戈壁草原。 在这之后,他们的后路被切断,供给被断绝。以至于这些汉族大军往往都是无功而返。在回来的一路上,他们还要受到突厥人的截杀! 于是,李陵被匈奴人围困俘虏这样的悲剧,在历史上不断的反复发生,一次又一次无尽无休! 可是,当年的匈奴和突厥和现在的蒙古民族比起来,却又是相差了一大截! 所以,沈墨如今面对的局面就是:当他遇到蒙古人的时候,很有可能找不到、追不上、打不着! 但是,自己的所有弱点,却完全暴露在对方的攻击之下。 沈墨越想让自己的实力越强,它的地盘就必须越大。而那个时候,他在蒙古人眼中的破绽也就越多! 到了那个时候,等到蒙古人大军压境。沈墨就会面临要地难以防守、后勤供应不上、后路不断被抄截等等一系列的窘境! …… 一直等到他们这支队伍,爬上了秦岭的分水岭附近,沈墨忽然觉得周遭的风一下猛烈了起来。 当沈墨猛然间惊醒,抬头看去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正站在秦岭的绝顶之上。 在这里,北方冬季的烈烈北风被拦住。岭南和岭北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气候。这里是中国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线,也是庇护着南方宋朝汉人的一道天然屏障。 这座天然形成的巨大山岭,横贯于中国中部,就连风都被它拦住,连天上的乱云都难以飞渡! 此刻,沈墨站在这里,他身后就是与大宋百年为敌的金国。而他的面前,就是自己的家乡故土。 这就是秦岭,谁说山河无情? …… 公元819年,唐元和十四年,唐宪宗皇帝在长安搞了一次大规模的佛事活动,派中使去凤翔法门寺迎佛骨。 据当时的记载:“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 于是韩愈上书直谏,结果触怒龙颜,被贬为八千里外的蛮荒之地潮州当刺史,押送出京。 当他走到秦岭北麓蓝田的时候,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这个人就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韩湘子。 斯时古道西风瘦马,百里杳无人烟。年逾五旬的韩愈仰天长啸:“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在历史上,班固的如椽巨笔也这样描写过秦岭: “天人合应,以发皇明,乃眷西顾,实惟作京。于是睎秦岭,睋北阜,挟酆灞,据龙首。图皇基于亿载,度宏规而大起。” 秦岭横贯东西,全长三千二百里。磅礴巍峨,是中国南北方的分水岭。这里是中国的先祖龙脉。史帝文商、儒释道法、田河峪林、关隘要塞。 可以说:“一座秦岭,半部国史。” 宋代诗人汪元量也有一首关于秦岭的诗:“蓝关月冷猿啼木,秦岭风高雁贴天。” 此时此刻,沈墨站在秦岭的高峰上,在他的东边,就是秦岭第一高峰——太白山。 这个时候,沈墨才忽然间想到了一件,看似巧合的事! 千年以来,大秦、大汉、大唐、中华民族的那些辉煌时刻,居然都是在秦岭脚下上演的。它是汉水丹江的发源地,是紫气凝聚、霸业复兴的福地! 第1194章:云横秦岭第一峰、人间有我、君且自在 而此时沈墨,他的心中却忽然闪过了一段数字。 宋朝鼎盛时,它的人口是9347万人。而在蒙元灭宋之后,当时的天下只剩下了887万人。 也就是说,汉民族的91%,就死于这一战! 蒙古人,他们在这个时代杀了全世界2亿人,甚至被后世记录在吉尼斯世界记录里面。 而现在能够挽救这一切的人,能够斩断它南下铁蹄的人,只有一个,就是自己! 沈墨看到这千里秦岭犹如一条滚滚巨龙,在他脚下蜿蜒而过。他面前的群山犹如怒海惊涛,竟是如此宽阔无际! 在猎猎的狂风之中,沈墨站在秦岭山巅之上。此时的他,忽然感到自己好像明白了什么。 只见他笑着摇了摇头,将这一路上的沉郁和忧患,全都甩出了自己的胸臆。 然后,就见他忽然对着面前的群山笑了起来。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此时的沈墨看着远处的太白山,他的嘴角带着一丝微笑,向着那座亘古屹立的山峰轻轻说道: “人间有我,你……放心!” …… 等到沈墨毫不犹豫的转过头,带着队伍下山的时候。他觉着一条胳膊搭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沈墨一回头,就见狼人阿旺一边向前走,一边向他问道:“你没事吧?” “没事儿!”沈墨笑着摇了摇头。 “感觉怎么样?”这个时候,老兵王桐也在边上向沈墨问了一句。 “好着呢!”沈墨一边笑着,一边看了王桐一眼。 “天下若无铁木真……”这时候,就见沈墨笑着对大家说道:“那人间该多寂寞啊!” …… 沈墨一边下山,一边在心里暗自想到:“总会有办法的!” “妈的老子是900年之后来的人,难道还对付不了一支骑马射箭的军队?” 等沈墨一回到通州之后,他立刻就召集了自己手下的工业和科研部门的骨干力量过来开会。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培养,沈墨手下的这支科研团队,已经有了自主研发的能力。 他们在掌握了沈墨教给授的科学知识之后,如今那些天工营弟子和通州工程师,在沈墨现代化的管理和科学的奖惩制度激励下,已经可以开始独立克服一道道难关了。 虽然在有些地方,还需要沈墨这个穿越人士对他们作出指导。不过沈墨现在对他们的干涉已经完全是方向性的,具体研究细节已经彻底交给他们了。 这一次,沈墨给他们开会的目的,就是他当场宣布了今后科研发展的重大攻关方向。 按照沈墨的原话来说:“不惜一切代价,尽快突破技术壁垒,将几项跟国防有关的重大发明搞出来,并且以快速应用在工业化生产上!” 沈墨公布的这几项技术,分别是:无线电信号发送和接收技术、汽柴油发动机、以及高能化学研究。 这里面,无线电信号发送和接收,指的就是电报机。 沈墨现在已经解决了能源问题,蓄电池已经有了,发电设备也正在快速的完善。 如今开发有线电报技术,对于沈墨来说已经是易如反掌。可是应用于军事领域信息快速传递的无线发报机,却是在将来的战场上克敌制胜的关键! 在沈墨的设想中,这是他军事实力的倍增器。所以在无线通讯这个领域上,沈墨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它研究出来。 其次,汽柴油发动机技术,这项技术直接决定了沈墨将来军事力量投放的速度和能力。 当他在西夏的时候,一见到那些来去如风的蒙古兵。沈墨心里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吉普车上架上重机枪,然后排成一排,一边扫射一边猛踩油门儿,一直开到把那些蒙古马累死为止! 更何况,等发动机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沈墨还可以用它来制造飞机。 在沈墨的心中想来,哪怕这些飞机就和最早期的飞机那样,是个蒙着帆布的木头框子,都没关系! 只要它能将一个人带着飞上天,那么数百里之内的蒙古骑兵就再也无处遁形! 其次,高能化学技术,就是制造炸药的技术。 其中沈墨主要要攻破的壁垒,就是合成氨。 在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了合成氨技术的飞快发展,让拥有这项技术的参战国,都摆脱了对硝石的依赖。 其实这项技术,用语言描述起来非常简单,就是把氮气和氢气,用催化剂变成氨。而这些氨是直接可以用于生产炸药的。 对于沈墨而言,现在他的金属设计和加工能力,已经超过了一战时期的水准(当然规模远远小于那时候的强国)所以他现在是属于等米下锅的阶段。 尤其是那些物美价廉,威力极大的武器类别。比如迫击炮和榴弹炮。它们的生产门槛其实都并不高。 但是由于弹药生产跟不上,所以那些杀伤力巨大的武器,现在还都存在于图纸上,珍藏在沈墨的通天塔里。 说实话,当他一想起这件事来的时候,沈墨就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在前世的时候,他怎么就不好好学学化学呢?为啥就不能在电子方面多了解一些呢? 等到工业发展到了现在这样的程度,沈墨脑海里面的那些知识,已经基本就快跟不上了。 对于电力方面,沈墨仅限于知道一些交直流电,还有钨丝能用来做灯泡之类的常识。 而化学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窍不通! 就那些三酸两碱之类的东西,还都是他从初中课本上看来的。所以沈墨现在的化工部门,也仅仅处于把汽油柴油和煤油,从原油里蒸馏分离出来的程度。 就连润滑油都是人家工业部门的神弓营孩子们,靠着自己的力量研究出来的。 反倒是发动机方面,沈墨由于前世跟汽车打交道比较多的缘故,好歹能给他的工业部门做出一些指导。 最起码气缸做功的原理,变速箱火花塞之类的东西,沈墨还是知道的。 在这次的会议上,沈墨向着这些工业部门和科研部门的高层人士,直言不讳的讲述了这几大类别的设备研究成果,对于将来的民族危亡有着何等重要的作用。 第1195章:命如悬丝心如海、护国重器、存亡所在 按照沈墨的原话说:“哪怕就是把我沈墨的鞋底儿都卖了,咱们也要把这些东西研制出来!不然的话,咱们将来全都是蒙古人的奴隶!” 在沈墨的激励和感染下,这些天工营的孩子们和通州的技师工程师,心中也都憋着一股劲儿。他们准备投入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才智,把统帅要的这几样设备,尽快研制成功! …… 等到这次会议开完之后,沈墨又陷入了长长的沉思。 说实话,现在要是有烟的话,就是满满一盒都不够他蹲在地上自个抽的。 靠着一两样先进武器就想包打天下,这条路是绝对走不通的。这一点沈墨的心里清清楚楚。 就像是昔日的纳粹一样,即便是乱七八糟的科学发明、各种古怪武器研究了不计其数,也没见这些东西挽救垂死的第三帝国。 所以淮南东路的发展,将来必须是全面的,尤其是在经济和资源方面,沈墨必须要快马加鞭,让这两方面的实力以最快的速度上升! 因为……套用一句解说国足时常用的话:留给中国队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所以沈墨才会疯狂的发展经济、掠夺资源、研制武器,以便在将来那场战争的天平上,加上一点砝码。 而另一方面,他还要让金国和西夏,甚至是所有一切跟蒙古人对抗的力量,不至于在短时间覆灭,拼命的给自己再争取一点时间。 “这段时间,要是有三年就好了!”这时候的沈墨心中贪婪的想到。 但是他也知道,他的这个美梦一点儿都不靠谱。 在历史上,西夏覆灭于1227年,而金国直到1234年才彻底被干掉。看似留给沈墨的时间还很多。 可是只有沈墨自己的心里最清楚,如今的历史,已经被他改得面目全非,他怎么还能奢望着历史还能按照原来的方向发展? 最起码来说,现在大宋已经被他分成了三块,这一点就是不争的事实。 除此之外,金国在淮南东路的高邮城下,被他一次干掉了十来万强军,这又是一个重大的改变。 此外,还有他这次帮忙西夏,让它从历史上那一次绝望的溃败中逃离了出来。这件事带来的影响,更是让沈墨连想都不敢想! 因为沈墨清楚的记得,在历史上,成吉思汗就是死于1227年,他攻打西夏的那一次战斗之中。 如今沈墨帮了西夏一把,相当于给历史的脸上来了一顿“面目全非脚”,如果到了那个时候,成吉思汗不死怎么办? 那样一来,就不会有什么蒙古人的内乱,什么窝阔台的老婆、阿里不哥那群在蒙古人内部捣乱的家伙,就不可能冒出头来。 到了那个时候,沈墨可能要面临的,将是一个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统一而强大的蒙古帝国! …… 一想到成吉思汗挟裹着西征大胜之势,率领百万大军向着大宋蜂拥而来的时候。那时在铁木真的手里,不但有他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可能还有无数欧洲各国的仆从军! 他们有欧洲先进的工程技术和投石机、有无数的能工巧匠和各种奇异的外国军种。他们将会一齐涌入大宋! 一想到这些,沈墨的脑袋都要炸了! 可是他又不能什么都不做,只是单纯的保持历史的连贯性。因为沈墨必须加强自己的实力,才能和铁木真对抗! 所以这是一个绕不开的怪圈,而沈墨现在只能硬着头皮勇猛精进,就像一个疯子一样,拼命的加强自己的实力! …… 就在沈墨像打了鸡血一样,疯狂的开始工作的时候。 而在此时大宋疆域之外,另一个地方却是歌舞升平,一片欢乐景象。 这里是高丽国都城,开城近郊的一处庞大院落。 由于此地是一个著名的佛寺“青羊宫”的遗址,后来被烈火焚毁之后,这片地方就以碎砖烂瓦的形象,又留存了百余年。 直到最近这半年,才有人在这里重新起了房屋,整修了院子,把它变成了一处幽静的民宅。 于是,按照之前百姓旧日的叫法,这个院子依然还是被叫做青羊宫。 此时此刻,一批青骢马正驮着一位年轻官员,马蹄轻盈洒脱的在山间大路上飞驰而过。 马上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崔章,是高丽国的一位年轻官员。 等到他的青骢马踩着地上的落叶,转过了一处山洼之后。远处的青羊宫青色的檐角,就出现在了丛林掩映之间。 只见这个年轻人嘴角带着一丝笑意,脸蛋儿也不知道是纵马疾驰时被风吹的,还是心中的兴奋所致,白皙的肤色中露出了一丝嫣红。 就见他放松了马缰,而他胯下的那批青骢马就像是知道主人的心意一般,轻车熟路的径直向着青羊宫的方向跑去。 …… 等到崔章来到青羊宫的大门前,守门的家丁抬头一见是他,立刻就笑呵呵的打开了门,让这位崔先生纵马长驱直入。 这座青羊宫,是一个叫崔敏实的年轻富商,给自己建造的家宅。 说起这位年轻人崔敏实,他的名气一年以来,才刚刚从开城附近传扬开来。 如今他开设在开城中的店铺“翰墨堂”,已经在达官贵人、富商地主的圈子里无人不知。 这位年轻商人崔敏时,可谓是手眼通天。在他的店铺里,经营着从大食贩运过来的诸般海外奇珍。 翰墨堂的各种宝石和首饰,飞快的在那些官员内眷的圈子里风靡开来。那些切割完美、镶嵌得美轮美奂的贵重饰品,迅速给这个年轻人带来了海量的财富。 除此之外,他的店铺里还经营着外洋各国的香药、珍贵无比的琉璃器物和镜子,还有各种奇技淫巧的外邦玩物。 而这些东西,自然吸引来了高丽国年轻一代的官员和官宦子弟。现在他们已经聚集在崔敏实的附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交圈子。 这个姓崔的商人出手豪阔,一掷千金。家里美酒佳肴常备、丝竹乐曲不断。所以每每吸引着那些年轻官员在此流连忘返。 今天的这位崔章先生,他今日之所以行色匆匆,就是因为他听说这次崔敏实到海外去采购奇物,居然一口气带回来数十名异域美人! 第1196章:满座衣冠尽风流、一夕欢畅、佳人如酒 如今能在青羊宫登堂入室,成为这位崔先生的座上宾。已经成了开城年轻人心目中地位的象征。 就像今天来的这位崔章就是这样,别看他异常年轻,可却是一位身份尊贵,权势非凡的人物! 此刻,崔章催马来到院落当中,长驱直入一直进入了后宅。随后他就在一处宽大的大厅外面跳下了马。 这时候,崔章的心里已经是兴奋无比。 因为,据说在崔敏实带回来的这些美人里,各国风韵、天下美色尽在其中。那些外国美女光是头发和眼睛的颜色,就有十来种之多! 所以当崔章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的心跳得,简直比青骢马的马蹄都快! …… 当崔章一推开大厅的大门,随即就是一股热烈的气氛扑面而来。 此刻,大厅里面热气蒸腾,跟外面料峭的秋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崔章一开门,迎面便是一面宽大的屏风,挡在了他的面前。 在这面屏风上鲜艳夺目、色彩淋漓,画着中原大家徐熙的巨幅牡丹图。 而这一刻,屋子里传来的热浪和喧嚣,立刻就让崔章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空气中带着美酒的芳香和美人身上的脂粉味,屋子里诸般乐器正在叮咚奏响。 女孩娇俏的撒娇声和男人放浪形骸的大笑混合在一起,声浪此起彼伏。 这一切,正是所有男人最喜欢的调调。 至于崔章,他还没见到屋子里面的情景,可是他全身上下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已经欢欣鼓舞的活泼了起来! 只见崔章面带的笑意绕过了屏风,走入了这间大厅。 随即,就见崔章的眼前,猛然间一亮! 今天的这个大厅,居然布置得跟往日截然不同。 原本宽敞空旷的大厅里面,现在已经被挂上了一面面巨幅的红色金丝绒幔帐。 这些从顶棚一直垂落到地面上的幔帐,除了在大厅中围成了一个方形的空间之外,还把大厅周围的地方,分隔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隐秘之地。 此时此刻,厅堂中的这一块空间里,已经铺满了厚厚的波斯地毯,各式各样的软枕和坐垫随处都是,让人任意坐卧。 而在大厅里面,此刻围着一圈长条桌案后面,已经坐着七八个放浪形骸的年轻人。 他们有的人已经是酒至半酣,喝的面红过耳,敞开了自己的衣襟。有的人则是正在举杯高声谈笑。 在他们的身边,围绕着二十三十个年轻的女孩子。这些年轻美艳的女子已经被这些年轻的官员揉搓的钗横鬓乱,正在娇笑惊叫不已。 在桌子上罗列着珍馐美味,美酒佳肴,周围十来位乐师正在各自持着乐器,缓缓的演奏着音乐。 大家一抬头,见到撩开幔帐走进来的崔章,便一齐哄笑了起来。 “崔使君来迟了!来迟了!” 就见席上一个长着两片油亮小胡子的消瘦年轻人精赤着上身,满脸笑意的向着崔章举起了酒杯。 而这个时候,在宴席主位上坐着的那位年轻的主人崔敏实,也笑着把手里拿着的一个东西向着崔章远远的投过来。 只见崔章手疾眼快的把这东西接住,他才发现,这东西赫然是一颗红艳艳的果子,大约有指头大小。 于是他便笑着把这颗果子扔到嘴里,一口咬破。 随即,一股鲜甜的汁水从果子里面流淌出来。崔章的嘴里,霎时间便犹如满口清香的蜂蜜肆意流淌。 只见崔章在那位主人崔敏实的示意下甩掉了鞋子,然后笑呵呵的在他旁边坐下。 “不错!这什么果子?”只见崔章笑着向崔敏实问道。 “西域葡萄……”只见崔敏实一边笑着回答,一边挥手让旁边的下人给崔章上酒宴上女孩儿。 随后,两位笑吟吟的美艳少女就被带到了崔章的身边。 她们一个在桌上晶莹剔透的琉璃盏里,倒满了鲜艳如血的葡萄酒。另一个人则是拿起了一个硕大的石榴,纤细白皙的手指剥开石榴,将里面红宝石般的石榴子送进了崔章的嘴里。 “像敏实你过得这样的日子,才是活着!” 只见崔章伸直了双腿,把自己的身体舒舒服服的靠在后面的靠垫里。然后他端起酒杯,笑着向崔敏实敬了一杯。 “咱们两个各有各的路数,你是醒掌天下权,我是醉卧美人膝!” 只见席上的崔敏时歪着身子,端起琉璃盏来示意了一下,然后将杯中的美酒爽利的一饮而尽。 当然,此间的主人崔敏实,其实就是沈墨的弟子程无忧。 他前不久才刚刚去到通州,向他的老师汇报了高丽国即将派出水师,攻打耽罗岛的情报。 如今他从通州回来之后,立刻又投入了工作。现在的程无忧打算在这些年轻官员、高官子弟的口中,将这次高丽入侵耽罗的情况查探得更清楚一些。 面前的这位崔章,就是程无忧心中想要突破的那个点。 因为这个年轻官员崔章虽然品级不高,身份却是异常尊贵,对于朝堂上的动向,他也是每每了解得很清楚。 因为崔章就是操控着整个高丽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崔瑀的亲侄儿。 如今崔瑀在高丽国的地位,就像后汉三国时代的曹丕。 崔瑀从他老爹崔忠献的手里接过了高丽江山之后,他在都城设立了“政房”,强化了崔氏家族的统治。并且把当朝的高丽国第二十三任君主王日育攵,彻底变成了一个吉祥物。 而这位崔章作为崔瑀的侄儿,也是崔氏家族中年轻一辈里的杰出人物。 崔瑀对他分外看重,估计着等再过数十年,崔瑀的儿子继位之后,这位崔章就是相国一类的重臣。 所以这位侄儿,也一直是崔瑀重点培养的目标。 可是崔章毕竟年轻,这些声色犬马的事一旦要是沾染上,那可真是九牛二虎都拔不出来。 所以他在崔敏实的有意的招待下,往青羊宫里越跑越勤,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根据程无忧的估计,这段时间以来,高丽国攻打耽罗岛的作战计划,估计已经彻底成型,甚至是到了实施阶段。 所以有关他们这次军事行动细节的每一条,对于通州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情报! 第1197章:为何席前引箜篌、公无渡河、乐浪之洲 只见此时的程无忧一边嘻嘻哈哈的和座上诸君说笑,一边在心里默默想着,怎么撬开这位崔章的嘴。 此时此刻,大厅中的高丽乐师演奏的,正是一首高丽古曲《云中之月》。 悠扬的奚琴发出的乐声婉转悠长,跟中原地区的二胡很有些相似之处。 要说这高丽国的诸般乐器,在程无忧的心里,也就这奚琴还可以听一听。其他的乐器基本上全是噪音。 说到其他的乐器……那闻名遐迩的迦耶琴,弹奏出来的声音每每让程无忧想起临安乡间弹棉花的情景。 至于那种叫做“太平箫”的乐器,更是一吹奏起来,立刻就会让程无忧生出一种跳起来打人的冲动——这特么哪是箫?从外形到声音,完全是唢呐好不好? 整个高丽国君臣上下,从政体到文学、从生活方式到音乐、从建筑到娱乐,几乎全都是学的唐宋时代的中国。 不过所有的好东西到了他们那里,却往往变得面目全非。不但有一种沐猴而冠的滑稽感,而且还带着一种抠抠搜搜的小气劲儿。从这些音乐上就是可见一斑。 而这个时候,等到《云中之月》一曲奏罢,就见一位高丽歌妓走到了桌子围成的宴席中间。 只见她腰肢扭转,随这音乐声敲动了腰间的两杖鼓,开口便唱了起来。 这位歌妓演唱的曲目,叫做《箜篌引》,也叫做《公无渡河》。 那么这首《箜篌引》说的是什么呢? 根据孔衍的《琴操》记载:古时候一个提着水壶渡河,他的妻子追在后面呼喊着不让他去,然而追赶不及,这个人终究还是被水淹死了。 之后,那位妻子拨弹箜篌,唱《公无渡河》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但是此时的程无忧并不知道,由于这件事发生在汉朝的乐浪郡,结果后世的高丽人硬说这首《公无渡河》,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现存最古老的诗歌。 原因是……他们认为这首诗的版权,应该属于当时,亲眼看见淹死人事件的一位朝鲜艄公! 至于里面的内容,但是若是翻译成现代文字就是:“叫你不要这么干,你偏偏要这么干,如今你被干死了,让我拿你怎么办?” 此诗常用来讽喻对方身罹险境,却执迷不悟,苦劝不听,并警告对方再不纳谏,将有严重的危险。 此时此刻的程无忧,听到这首《箜篌引》之后。他知道,如今火候已经到了。 就见他有意无意的回头,看了一眼一直侍立在他身后的保镖张焕。 随后,他就装作半醉的样子,“锵!”的一声,将身畔的宝剑抽了出来! 随后,就见他在歌姬的惊叫声中,挥动着宝剑,带着酒意摇摇晃晃的走进了一圈酒宴正中。他披散着头发一边舞剑,一边大声唱道: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 看到这位年轻公子放浪形骸,且歌且舞的样子。只见这一帮高丽国的年轻臣子全都是乐不可支,嘻嘻哈哈的大笑起来! 这个时候,就见程无忧的那位保镖张焕这才上去,轻轻巧巧的闪开了程无忧手中的宝剑。然后一把将他抱住,把他慢慢的扶了回来。 “崔公子慎言!”这个时候,就见保镖张焕小声的对这位“崔敏实”说道: “眼看着咱们高丽大军就要渡海去攻打耽罗国,您怎么在这个时候,唱起这个调调儿来了?” “啊?” 就见崔敏实听见了张焕的话之后,他立刻就是身子一震!眼见得他脸上的酒意当时就醒了大半! 随后,就见崔敏实懊悔的跺了跺脚,看起来他已经知道自己失言了。 然后,就见他抬头,向着宴席中的诸位公子看去。 而此时的崔章,一看见崔敏实的反应,立刻就哈哈大笑着摆了摆手,大声叫道:“无妨,无妨!” “真是的!渡河和渡海又怎能是一回事?”就见崔章这么一说,席上的众人也跟着笑闹了起来。 当崔敏实被自己的保镖扶着重新坐下之后,大家还在笑着他反应过度的表现。 说实话,崔敏实的担心也是不无道理。 因为他毕竟是个商人,在这个时代,这种因言获罪的事儿其实也不少了。所以崔敏实的谨慎态度,大家也都可以谅解。毕竟这里满座都是年轻官员,只有他一个人是商人。 而他们却不知道,今天的这一场戏,全都是程无忧一手导演出来的! …… 因为在宴席上打听人家的军事机密,开口的第一句话最容易暴露意图。一个弄不好,程无忧的言行就会引起这些年轻官员的警觉。 可是有了现在这场戏之后,再接下来谈论这个话题,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只见崔敏实坐下来,又向着大家敬了一轮酒。随即,他的眼神有意无意的向着崔章那里瞟了一眼。之后便离席出去更衣(解手的意思)。 看到崔敏实递给他的那个眼神,崔章就知道人家是找他有事。于是他也起身离席,撩开帐幔出去了。 等到崔章一走到帐幔另一面,就见崔敏实正在后面等他。 只见崔敏实一言不发,拉住了崔章的袖子撩开一层层幔帐,一直走到了大厅一角。 直到这个时候,崔章才发现整个大厅,都被幔帐隔开了一个个的小房间。虽然他们依然和大厅中的那些人同处于一个空间之中。但是这些幔帐却带给人一种极其隐秘的感觉。 如今他们所在的这个小小空间里,是整个大厅的一角。 由于重重金丝绒的阻隔,就连大厅那边的丝竹吵闹之声,也几乎听不见了。 在这个空间里,现在几乎是一片漆黑,很有一种伸手不见五指的感觉。 就见崔敏实用手拉着崔章的袖子,在地毯上坐下,随后黑暗中就听他拍了两下巴掌。 正当崔章不明所以,不知道这位崔敏实先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的时候。 这时就见他面前的金丝绒幔帐轻轻一掀,一个人举着一盏琉璃灯,款款走了进来。 第1198章:美人提灯香漫卷、耽罗岛上、万马之酬 一霎时,只见崔章的双眼之中,立刻就爆出了一团精光! 只见走进来的这个人,手里举着一盏通透洁净的琉璃灯,竟是一个绝美的西域美人! 就见这名美人生着一头金色的长发,如云似瀑的垂落下来,长度一直过了双股。 这些长发上,弯卷着曼妙的弧度,随着这位美女每一步的前行。她的长发柔软滑顺,飘动之际灿然生光,竟是宛若有生命的金丝一般! 在漆黑的室内,这盏琉璃灯的照耀下,这位美人的双瞳,就像是阳光下碧蓝的大海一样,每一下荡漾都是勾人心魄,让人心神飘荡! 一瞬间,崔章的呼吸就沉重了起来。 当这位美人一步步的向他走来的时候,崔章看到她柔顺的脖颈,带着天鹅一般优雅的曲线。而她身体的比例简直是无暇可击,完美得让人绝望! 她浑身上下的肌肤,有若牛乳一般雪白光润。精致优美的锁骨让人沉湎其中。纤纤玉指上染着蔻丹的长长指甲,立刻就让崔章心头的火焰,爆炸一般升腾了起来! 这位西域美人的浑身上下,宛若一具白玉雕成的仙女。居然是无尘无垢,堪称是人间绝色、完美无瑕! 最要命的是,此时这位西域美人的身上唯一的遮蔽物,就是一些细细的金色链子,还有一点点薄薄的金片。 这些小小的东西,几乎完全起不到遮盖身体的作用,反而在金光闪烁之间,更添诱惑! 就在这一刻,崔章眼中爆发出那一团炽热的烈焰,倾刻间就被程无忧捕捉到了眼里。 随后,就见程无忧微微示意了一下。只见那名女子慢慢的走过来,款款的放下了琉璃灯。 就见她温柔顺婉的双膝跪倒在崔章的脚前,伸出水葱儿一般的芊芊玉指,在崔章的腿上按摩起来。 “我的天!” 这一下,都让咱们这位崔章,整个人都要飘起来了! …… 当这个美女一近身,他就闻到一阵如兰似麝的体香扑面而至。 那股甜腻中带着一丝异族膻味儿的动人香气,让他的脑袋里“轰!”的一声就开了锅! 只见他旁边的崔敏实笑着拍了拍崔章的肩膀,向他说道:“除了你看到的这些之外,这位西域美人还有另外一个好处,你可知道?” “什、什么好处?”崔章一张嘴,嗓子里就带着干涩无比的强调向着崔敏实问道。 “这些西域美人,来自一个神奇的国度。”只见崔敏实眉飞色舞的向崔章笑着说道: “她们虽然生下来就是女奴,但是其中那些优秀的女孩子,却是从小就被挑选出来,每天都在受着艰苦的训练。这些孩子们……” 只见崔敏实一边说,一边笑着摇了摇头:“她们不但要每天学习歌舞乐器,而且还要把媚术习练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也就是说她们的前半生,每时每刻,都在为了取悦将来的主人而努力训练!” “回头等这位碧缇姑娘给你跳舞的时候,你就知道了。她浑身上下,几乎没有一处不会动的……” “这么好?”只见此时的崔章,已经完全是神游物外,几乎都听不到崔敏实在说什么了! 这个时候,就见崔敏实笑着说道:“最妙的是,碧缇完全听不懂高丽话。所以即便是最为机密的事,当着她的面也可以直言不讳。” 听到这里的时候,只见这时的崔章才微微的醒过神来。 听着崔敏实的意思,他好像要跟自己说什么? 只见崔章转念一想,他立刻就想到了刚才宴席上发生的那件事。 就见崔章笑着摇了摇头道:“这才多大点儿事儿,在酒席宴上的都是咱们自家兄弟,崔兄何必如此小心在意?” 当崔章说到这里的时候,只见崔敏实摇了摇头,向他笑着说道: “我知道,咱们兄弟有什么信不过的?不过通过刚才的事儿,我倒是猛然间想起一个不靠谱儿的主意来,兄弟你替我参详参详?” 听到崔敏实的这句话,崔章猛然间兴致就上来了! 这位崔敏实先生经商的头脑,可谓是无与伦比!在满高丽国,那也是数得上的。 既然他说有了个主意,而且还找上了自己,那想必其中代表的财富,就绝不是一个小数字! “难得兄长有好事还惦记着我。”就见崔章笑着向崔敏实说道:“反正碧缇也听不懂,您还不快说来?” “我刚才忽然想起一件事,”只见崔敏实闻言,笑着向崔章说道: “等咱们大军出海,开上了耽罗岛,一举收复了那里之后。在那耽罗岛上,可是有一处天大的财源!” “那里哪有什么财源?”崔章听到了之后,他立刻笑着摇了摇头:“那里除了石头多,连饭都吃不饱!又怎么可能有什么值钱的玩意儿?” “兄弟!你糊涂啊!”这个时候,就见崔敏实摇着头,脸上带着笑意说道:“耽罗岛上除了石头多,战马也多啊!” “你怎么不想想?在这之前,耽罗岛上的战马都是有数儿的,任凭是谁也伸不进手去。” “可是现在耽罗岛被海盗占据了大半年之久,那些海盗必定不善于养马。所以在这段时间内,那岛上的十来万匹战马若是少了一两万匹……好像也是理所应当的吧?” “啊?” 听见了崔敏实的这番话,只见崔章眼睛,霎时间便亮了起来! 这位敏实兄,说得很有道理啊!此时的崔章,心中暗自想道: “这么说来,要是高丽大军攻上了耽罗岛。只要他们在清点马匹的时候留上一点手段,那么一万来匹战马,可能就代表着三四十万两的巨量金银!” 想到这里的时候,就连崔章也不由得呼吸急促了起来。这件事在崔章的心里转了个圈儿。越想就越觉得靠谱! 就见崔章的目光游移,仔细想了一阵之后。他随即向着崔敏实说道:“可是……我的崔兄!” “我身为都城的一个小小文官,又不能上耽罗岛。咱们这件事如何才能做得手脚?另外,这些战马又到哪里才能换成金银?” 第1199章:笑语字字如刀斧、言者无心、泄尽奸谋 “这还不简单!”就见崔敏实立刻向着崔章笑道:“不管是谁领兵打到耽罗岛上去,总归是你们崔家的亲信武将罢了!十有八九还是你的亲戚!” “只要你帮我引荐一下,到时候岛上缴获的马匹有多少,还不是那位水师大将,说多少就是多少?” “至于说这马匹的销售嘛……”只见崔敏实向着崔章笑道:“我倒是知道一个地方,他们有的是钱,却是死活买不到好马……” “大宋!”只见崔章听到这里,他一下子兴奋得,鼻翼都扇动了起来! “要是把这些战马运到大宋,”只见崔敏实笑着说道:“三十两一匹是稳拿的,说不定我还会卖得更高。” “为什么?这个价位已经不低了!”只见崔章诧异的看了面前的这位神奇的商人一眼。 “因为在卖马之前,我还会跟大宋交涉一番。”只见崔敏实笑着对崔章说道:“这一两万匹战马,他们若是不要的话,我就直接开着船沿海南下,卖给新宋去了!” “好主意!”让崔敏实这么一说,只见崔章已经是兴奋得满脸通红! 眼前的这桩生意,绝对可以做! 此时在崔章的心中暗自想道:这一次出征派去的那位水师统帅,就是他的一位远房叔叔,也就是他伯父崔瑀大人的另一房亲戚。并且平时那位水师将领和崔章的关系还不错。 这么说来,只要崔章从中牵线,把那位亲戚和崔敏实两个人拉到一块儿一商量,这件事就成了! 因为这一次水师大举出动,拿下耽罗已经十拿九稳的事。等到水师上了岛之后,只要在清点马匹的时候少计算一两万匹,那就行了。 然后,最妙的是,高丽水师还有的是战船! 到时候,他们只要把瞒报的那些马匹赶上战船,往大宋沿海一送。那就是好几

相关推荐: 妄想人妻   爸与(H)   火影之最强白眼   我有亿万天赋   我以神明为食   实习小护士   认输(ABO)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