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赵振国收拾东西跟自己走。 李博看赵振国还有点犹豫,便凑到他耳边压低声音说:“王老爷子想见你,飞机都在机场等着呢...” 赵振国不认识蒋国柱,但李博是王新军的人应该是信得过的。 他只得和王栓住三言两语地交代了几件紧要的事儿。 说完,就急火火地往家赶,跟媳妇絮叨了几句,叮嘱她照顾好家里,有事就找王栓住。 临行前又去厨房给捯饬了点礼物,这才搭上了蒋国柱的车。 这时候的赵振国还不知道,想见他的人,可不只是王老爷子一个人。 270、进京... 从村里出发,辗转奔波,整整耗去大半天的光景,才到了省城机场。 一路上蒋国柱都在催小马开快点,以至于小马恨不得把自己的脚踩进油箱里,可这苏联老嘎斯可比不得部队的东风耐操!他是真怕自己把这车开散架了。 仪表盘指针在90公里刻度颤抖,车尾甩起的砂石噼里啪啦砸向路碑,像撒了把铁蒺藜。 赵振国还好,他没吃早饭、没东西可吐,李博已经被晃吐了两回了。 看着这路,赵振国莫名想起了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 登上飞机那一刻,赵振国才真切体会到那句“飞机在等自己”绝非夸大之词,偌大的机舱里,竟只剩下一个空位孤零零地等着他。 他登机后,飞机很快就起飞了。 本以为蒋国柱和李博会一路相伴… 其实,这俩人又岂是不想一同前往?77年能坐飞机去京市,可是能吹嘘一辈子的荣耀事儿,只可惜有那心,没那命啊。 登机前,李博拉着赵振国的手嘱咐道: “振国同志,王主任那边已经安排好人接机了,您就放一百个心吧!” 赵振国一路上装得跟个头一回坐飞机、啥世面都没见过的乡巴佬、山老幺,好奇地这儿看看那儿摸摸。 这可是苏制安-24,后世他在军博见过,是咱们运7的原型机。 旁边有人好奇地跟他搭话,他就装聋作哑,操着一口浓重的乡音,抠着鼻子回应: “啥?恁说啥嘞?恁再给额说一遍…” 那人顿时闭了嘴,怕吃到他的吐沫,心说小伙子瞅着人怪精神,就是太埋汰了。 飞机落地,赵振国磨磨蹭蹭的装作解不开安全带,故意拖到最后一个才下机,实在是不想再被人当猴儿围观了。 这年代能坐飞机的都不是一般人,他在这群人里太年轻太扎眼了。 刚踏出机舱门,就有个精神抖擞的寸头小伙迎了上来,问他是不是赵振国同志。 赵振国点头确认后,那小伙子便领着他走了约莫五百米,到了停机坪边的一辆红旗小轿车旁。 小伙子殷勤地帮他打开后座车门, “干爹,你咋来了?”赵振国惊喜地喊道。 吴老头笑眯眯的,还没开口,坐在副驾上的王新军便打趣道: “哎,还不是你干爹怕你被我给卖了!” 赵振国闻言一愣,吴老头则瞟了一眼王新军,笑骂道: “喂,你这个后生仔怎么说话的?我想我契仔了,想早点见下他不行吗?怎么啦?你老窦不欢迎我去?嫌我阿伯吃得多啊?我自带粮票去得不得啊?” 赵振国赶紧从挎包里摸了瓶鹿茸血酒递了过去,吴老头也不客气,直接拧干瓶口抿了一口说:“香!” 王新军赶忙陪笑说: “吴叔,您这话怎么说的?不能够啊!我们这儿巴不得您来呢,都怕请不动您呐!” 说起来,赵振国这小子还真有一套,愣是把吴老头哄得认了他当干儿子。听说赵振国要来京城,吴老头还生怕他人生地不熟被人欺负,特意赶过来给他撑腰。 跟着,赵振国看车穿越城市、路过那些年代感颇重的大楼,街上行人骑车走路,穿着都朴素。 长安街倒是跟后世差别不大。 车一路开进灰墙围绕的军属大院,门口站岗的警卫看到车、人放了行。 王家是个二层小独栋,大院里平常的一座。 从路口要上几个台阶,到小院儿前门,小楼是水泥的外墙,灰扑扑的外表收拾得很干净,一点也不扎眼。 院儿里种着菜,有竹竿扎成的菜架子。 很平常的一切,平常到要不是这门岗,都没人敢信这里面住着一位将军。 听到汽车响动,一位穿着藏蓝的确良短袖衬衫、齐耳短发利落地别着黑发夹的女子迎了出来。 看见吴老头明显一愣,赶紧打招呼。 她热情地来接赵振国手里的包,笑着说道:“是振国么?来,我帮你拿!” 赵振国被她的热情弄懵,连忙摆手说:“啊不用。” “别客气,用用用。” 陈丽华可热情了,赵振国渐渐回神:“您是,嫂子?” 陈丽华心软乎:“你知道我啊?” “当然,”赵振国笑,“王大哥跟我提起过您,说您人漂亮还能干!” 一句话把陈丽华逗得哈哈大笑。 王新军:得,嘴太甜了,难怪吴老头那么喜欢他。 进了堂屋就是客厅,成套的木质沙发上垫着软垫,绕成圈围着中间古朴的同色茶几,茶几下面是地垫。 往里边是餐厅,绿格子桌布和白色的蕾丝遮布都很有年代感。 王新军母亲李梅也赶紧端着一盘切好的西瓜出来,婆媳俩跟客人们说了会儿话,就进厨房忙活了,说饭快好了,等王新军爸爸回来就开饭。 三人正说着话,突然听见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 王新军去开门,赵振国和干爹也赶紧站起来。 干爹还拍拍赵振国的肩膀,示意他不要紧张, 赵振国不觉得有啥好紧张的,不过还是很感谢干爹的好意。 进院门的是两个男人,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威严,跟王新军有七分相像,而另一个头发花白,精神矍铄,气质温和,俩人边走边聊。 “邓伯伯,爸!” 王新军叫了人,两人应了。 吴老头上前一步,笑道:“邓老,王老,好久不见啊!” 那两人也猜到了吴老头出现在这里的原因,也没点破他们经常见面,还调笑了老吴几句。 “哦豁!吴家老弟嗦!这回是啷个说,专门来给振国、扎台子的哇?”邓伯打趣道,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幽默的光芒。 王新军的父亲也笑了,他拍了拍吴老头的肩膀,说道:“老吴啊,振国可是个有出息的孩子,哪里需要你来撑腰啊?” 吴老头听了,哈哈大笑,他摆了摆手,说道:“哪里哪里,我只是想你俩了...” 俩人都笑而不语,注意力都在他身后的赵振国身上。 “契仔,快叫人!” 赵振国完全蒙了,他现在知道为啥吴老头非要来给自己撑腰了,还说让他不要紧张了。 这? 他都想扇自己一巴掌了,是没睡醒么? 老人走近了,他道:“振国同志哇,你好哟...” 他看向赵振国的眼神和姿态完全发挥了一个长辈应有的宽和。 可那双能看透历史迷雾的眼神扫过来时,赵振国膝盖不受控制地发软,总觉得那双眼睛好像看透了自己的皮囊... 他的喉结突然像卡进碎冰渣,最后只吐出两个字。 “您好。” 赵振国乖巧地点头,暂时没敢叫人。吴老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抚他,小声说,“应该叫什么?”这小子的死皮赖脸今天去哪儿了?丢了么? 赵振国看向干爹,吴老头眼神鼓励,他才转过脸,轻轻叫了声:“邓伯伯。” 老人笑着应了。 “还有呢?” 赵振国又面对王克定:“王叔叔,您好。” 小伙子看着浓眉大眼,声音清脆,眼神清明,神情中有些紧张但不见畏缩。 王克定静静看了他一眼,丝毫不遮掩打量之意,过后点了点头:“你好。” 老人和王克定对视一眼,眼含确认。 他们都有过很多好奇与期待,根据王新军的话,他们没法想象这个小伙子是个什么样子,如今见了面,好像再自然不过,合该是这样子才对。 271、如果知道我们与别人的差距... 老人步履稳健地走在前面,眼神示意赵振国跟在他身边。 赵振国看了干爹和王新军一眼,两人点头鼓励,赵振国快步跟了上去。 瞧这架势,今儿个想见他的,并不是王家老爷子,而是这位。 老人没有丝毫架子,一路上和蔼地询问着赵振国的近况,闲话着家常。 进了客厅,他自顾自地坐在沙发上,熟门熟路的就像是回自个儿家一样。 后来赵振国才知道,老人跟同在二野的王新军父亲王克定,那是过命的老交情了。 赵振国不紧不慢地走在后边,按老爷子的意思,坐到了他手边。王克定和吴老头也相继落座落座,王新军则去厨房帮忙了。 老人翘着二郎腿,点了根烟,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 “振国同志,你这个名字硬是巴适得很哦!” 这话一出口,在场几个人全笑了,连赵振国自己也下意识地摸了摸鼻子,憨笑了两声,客厅的气氛顿时松快起来。 老人抽了口烟接着说: “振国同志哦,这个事情真要好好谢你,搞快报来新军金矿的消息哈!郭教授那边把勘测报告都整出来咯,金子储量怕是要上500吨哦!哎呀这是天大的好事嘛,恐怕我们这辈人甩开膀子挖都挖不完哟!” 赵振国闻言,心中了然。 这就是老爷子急着招自己入京的原因么? 他记得上辈子自己曾经看过一篇新闻,说75年的时候,全国黄金产量才13吨... 不过,交出去就交出去了,没什么好后悔的。 “老爷子,这金矿的事儿,我也就是碰巧知道了,没想到会这么大。这要是真挖出来,对咱们国家,对咱们老百姓,那可都是天大的好事啊!”赵振国感慨万分,语气里满是诚挚。 老爷子咧嘴一笑,笑容里满是慈祥和欣慰: “振国同志,你说得对。这金矿不仅是国家的宝藏,更是咱们老百姓的福祉。有了这些金子,咱们可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王克定没说话,一直在默默观察赵振国。 说着,老爷子突然话锋一转:“不过,咱现在还没有开矿的条件,哎...这事儿也得保密,不能走漏了风声。”说完,他叹了口气,眼神里闪过一丝遗憾。 作为上辈子干过工程的人,赵振国明白,老爷子说的没有开矿条件,缺的应该是液压凿岩台车和深孔钻机。这俩东西,国外那是死死地卡着咱们的脖子,想买都买不到。 赵振国安慰他说:“老爷子,您放心,咱们一定能把想搞的东西搞出来,就像当年咱们一起搞出蘑菇云一样!” 老爷子一听这话,脸上顿时乐开了花,连说了三个“好”,眼里闪着光,感慨道:“要是年轻一代都像你这么有志气,那该多好啊!” 被老人夸奖,赵振国脸皮那么厚
相关推荐:
腹黑皇后妖孽皇
撩到男神的一百种姿势[快穿]
重生之嫡高一筹
绿潮 [重生]
陆朝朝我靠心声救全家
[穿书]人生赢家带你飞
爱君无反顾
落跑大姐头
穿成炮灰以后
江湖有杯具/江湖有猫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