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 冯蕴一怔,看着他,无奈地一笑。 “行,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有话总比没话强。” 她后头那一句,声音有些小,与其是在对他说,还不如说自言自语…… 裴獗没有听清,微微拧眉,“蕴娘说什么?” 冯蕴似笑非笑地看他一眼,视线延伸向远处的稻田。 金黄色的稻子沉甸甸地垂着成熟饱满的果实,在微风里摆动,一片田园风光,如诗如画。 她满脸都是柔和的光芒。 “你说,大王是对的。我种的庄稼就是比旁人的好。以后大王老了,解甲归田,就来跟我种庄稼吧。” 她原是玩笑。 裴獗深深看她一眼。 “好。你等我。” 这里没有闲杂人,两人坐在风口上。 远近的农田错落有致,不时传来笑语声。 可木亭里,却是一阵令人窒息的安静。 一对横跨两世,彼此都藏着心事的男女,坐在塘边看秋收的季节,许久没有别的话题。 最后,是冯蕴打破沉默。 “病体未愈,不宜久坐,我们回去吧。” 裴獗和她对视一眼,慢慢起身。 二人携手进庄,再次引来人群的观望。 于是雍怀王身子好转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 紧接着,就有人上门来慰问。 当初冯蕴拒绝的那些问候,于是再来一轮。 裴獗不肯应付,一股脑推给冯蕴。 “若非为蕴娘大计,我尚可装病,何须应付这些俗事?” 冯蕴从容地将麻烦事接了过来。 “大王且宽心吧,一切有我周全。” 这次她兴致颇高,但凡有皇族宗亲和世家大户上门探视,她都亲自接待,收下礼物,又送上一份回礼,并且告诉来客,等今年的稻子收到仓里,产出新米,会在庄子里设宴款待,请大家品尝新米。 有些人是真心实意的祝贺。 但对有一些人来说,裴獗不死,就是晴天霹雳。 庄子里的人,来来去去。 冯蕴看着各方动静,盘算着稻谷脱粒入仓,尚需多少时日,越发觉得她的时间很不够用,有点后悔出面替裴獗张罗这些琐事。 这种迎来送往的场面,原本不是她喜欢的。 “都怪你。”冯蕴故意当着裴獗的面,流露出埋怨,“我清清净净的庄子生活,大王一来,全然被打破了。今日这个王,明天那个侯的,累都要累死。” 裴獗看着她,静了一瞬。 “随便应付便是。” 冯蕴没有吭声。 他又道:“不想应付,就让门房打发了。” 见他满是维护之心,冯蕴好不容易才压下嘴角的笑意,“那不是帮大王惹麻烦吗?” 裴獗微微蹙眉。 他想起她上辈子哭着说“就想要安静”的样子,声音不知不觉变得沉哑。 “那蕴娘说要如何?” 冯蕴微微抿嘴,笑声差点从喉头迸出来。 “我要大王记住,我是为了你才去应付这些人的……” 为了你…… 裴獗眼底波光微动。 又听她道:“你欠我的,都得还。” 裴獗把话咽了回去,没了动静。 冯蕴眼风扫着他,正要说话,帘外有脚步声传来。 “娘子,宣平侯府来人,求见娘子。” 是阿楼的声音。 冯蕴看裴獗一眼,“不见,就说我今日累了……” 阿楼欠了欠身,将礼单呈上去,小声道: “是侯夫人亲自来的。” 冯蕴看了一下礼单,思忖片刻。 “财神爷来了,请到花厅吧。” 比起裴獗受伤那次,宣平侯府这次送来的礼物,要厚重许多。冯蕴还没有见到侯夫人,就猜到她有事相求。 但没有料到,侯夫人居然是为杨三娘子来的。 刚坐下时,两个人默契地选择了对刺史府那天的事,避而不谈,只浅浅饮茶,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关心话。 盏茶的工夫过去,侯夫人话锋一转,朝冯蕴行了个大礼。 “这次侯爷得以活命,全仰仗姚大夫医术高明……” 冯蕴听不出虚实,微微一笑。 “夫人客气。姚大夫住在花溪,却不是我庄子里的人。这个礼,我受之有愧啊。” “受得起,事关侯府血脉,再大的礼,王妃也受得起的……” 侯夫人看着她,突然红了眼圈。 “王妃是明白人,我也不跟你绕弯子了。今日前来,除了看望大王,我也是想求王妃,高抬贵手……” 冯蕴静默不语,双眼似笑非笑地盯住她。 侯夫人心下突生惧意,声音都软了些。 “王妃不要误会,我没有敌意,只是想保住杨三娘子……” 冯蕴哦一声,眉头挑高,故意流露出一脸惊讶。 “侯夫人菩萨心肠,令人敬佩,但对付蝇营狗苟之辈,又何须如此?” 侯夫人苦笑着摇了摇头,几乎要掉下泪来。 “封儿一死,我都这把岁数了,也没有办法再为侯府添丁。杨三娘再不济,肚子里怀着的也是曲家的骨肉,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她带着孩子去死……” 冯蕴大为意外。 这么多天,连杨令香都没有承认肚子里的孩子是曲恭的,侯夫人自己倒是上赶着要把孩子认下? 事出蹊跷,冯蕴借着低头饮茶的机会,思考片刻,这才抬头笑问: “此事,也是宣平侯的意思?” 侯夫人摇摇头,“侯爷侥幸得活一命,身子骨很是虚弱。姚大夫说,恐怕这辈子都难以痊愈,要与汤药为伍了……” 曲恭的病,姚儒回来和冯蕴说过。 其实他身子没有大碍,出问题的是脑子。 冯蕴怀疑是那天为制造“奸情”,指使侍卫在他脑子上敲的那一棍子造成的。 她当然没有跟姚大夫说实话。 只是在探讨病情时,告诉他说,这样的病,要避免再次刺激…… “为免他再受刺激,我尚未与他商量。”侯夫人噙着眼泪,继续说: “经这一次,我也想明白了,没有杨三娘子,也会有别的什么娘子,横竖都一样,还不如捡个现成的。至少,杨三娘子母家没人,也争不了别的去……” 她只要侯夫人的名分,别的都不想再干涉了。 冯蕴看着她眼里的泪光,相信她是因为宣平侯大病一场,心灰意冷,真的想通了。 可是…… 冯蕴放下茶盏,淡淡反问: “那侯夫人可有想过,万一孩子真不是宣平侯的呢?” 第380章 小心定计 侯夫人怔愣。 那怎么可能呢? “当初他夜会杨三娘子,是我亲眼看到的……” 马车停在门口,那小贱人将他迎进去。 虽然没有亲眼看到他们滚一个被窝,可深更半夜,孤男寡女的相会,还能干别的事? 侯夫人冲口而出,见冯蕴没有吭声,惊觉失言,讷讷地干笑两声,“让王妃见笑了。” 为了替夫君留下一个传宗接代的种,她也是委曲求全。 冯蕴勾了勾嘴角,不置可否地道: “侯夫人的话,我都理解。你先回去吧,等刺史府那头有了眉目,再说不迟。还有,这么大的事,夫人还是要仔细思量,再做定夺。” 宣平侯夫人在冯蕴的半哄半劝下,红着眼睛走了。 冯蕴看着她黯然神伤的模样,都不知该同情、怜悯,还是该暗骂一声不争气。 将人送出门,她回屋时,看到钱三牛抱了裴獗的轻甲过来。 她问:“大王要出门?” 钱三牛看着她,行礼道:“大王说,要去一趟秀峰山走走。” 冯蕴从他手上接过轻甲。 “你先下去吧。” 钱三牛行礼拜下。 冯蕴捧着衣裳进门的时候,裴獗刚沐浴出来,头发上满是水汽,还没有来得及绞干,雪白的中衣微微敞开,露出一片结实的胸膛。 她脑子里还是侯夫人欲哭不哭的模样,心不在焉,也没有说话,走过去默默替裴獗更衣。 裴獗察觉到她的情绪。 “不高兴?” 冯蕴抬头,“没有。” 裴獗抿着嘴唇,任由她服侍着将轻甲上身,这才用力抖了抖胳膊,挺直肩背说道:“你看我伤已大好。” 冯蕴嗯一声,低头替他整理腰带,情绪不太高的样子。 裴獗倏地弯下腰来,试图看清她的表情。 “过两日,我就回来。” 冯蕴淡淡地抬头,“我知道。大王是想去秀峰山,试图收服那一群山匪嘛。” 这么久围而不攻,冯蕴就知道裴獗存了收服之心,而不是剿杀。 要不然他不会拖到这个时候。 也正因为拖了这么久,被围困山上的人,心里极限差不多到头了,裴獗此时“撑着病体”前去,再合适不过。 如果是她,也会这么做。 她只是稍稍遗憾,这样一支顽强的队伍,却不是为自己所用,有点可惜,根本就不是裴獗以为的,她是因为担心什么,在生闷气…… 裴獗看着她。 在这样炎热的季节里,她脸颊有些发白,而他穿上轻甲,已有汗意。 裴獗摸了摸她的手。 “这么冷?” 不是生气,就是生病了。 他皱了皱眉头,“哪里不舒服?” 冯蕴摇头,“小日子来了,别的没有什么……” 裴獗微微点头,脸上流露出一瞬而过的失望。 只不过冯蕴低头替她拉扯袍角,并没有发现他的表情。 “那你好生将息着,回头我让濮阳九来,替你请个平安脉。” 冯蕴轻笑,“我哪有那么脆弱?” 濮阳九虽是医者,到底也是个男人。 一会儿让他看癸水,一会儿关注房事,都快搞成大内太监了。 她以为裴獗只是说说而已,不料他人刚出门不久,濮阳九就兴致勃勃的来了。 “妄之让我给嫂子请个平安脉,我来看看……” 他以为是冯蕴有喜了,裴獗才会用那样严肃的表情,让他要多多关注冯蕴的身子。 不料…… 仅仅只是癸水来了。 至于么? 濮阳九没开方子,交代冯蕴要顾惜身子,少碰生冷之物,便拎着药箱走了。 刚出门,突然反应过来。 裴妄之是不是想要孩子了? 他回头看一眼冯蕴的房门,叹了口气。 - 裴獗走的第二天,快到晌午,养心斋的人顶着烈日过来了。 领头的人,是元尚乙跟前的小黄门董柏。 他说今日收到端太后从西京捎来的东西,有几样是给娘子的礼物,陛下让他赶紧送过来。 小满好奇地看着那些精致的宫中用品,睁大眼睛。 “董公公,这都是什么呀?” 董柏满脸堆笑,对冯蕴拱手。 “娘子看过就知道了。” 冯蕴看小满兴奋得什么似的,微微一笑,将几个匣子打开。 布匹、首饰,还有一些养肤用的脂膏。 董柏道:“太后殿下说,有劳王妃照料陛下起居,早就说要给王妃带点礼物酬谢,却愣是拖到现在,让王妃不要见怪。” 冯蕴连忙朝西京的方向行了一礼。 “多谢殿下赏赐,臣妇感念天恩,受宠若惊。” 她嘴上说得十分动听,可董柏看着她淡定的脸上,并没有什么受宠若惊的样子,尴尬地笑了两声。 “那小人就先回去了,陛下等会儿午睡,找不着小人,林女吏该要怪罪了。” 说到元尚乙,冯蕴的表情好看了些。 “陛下这几日可好?” 董柏道:“回王妃话,陛下还是老样子,天气热了,食宿不安,成天就想着过来找王妃,今日被林女吏训了,这才肯乖乖读书。” 冯蕴心头闷了一下。 “我晚点做了他爱的绿点糕,再瞧他去。” 董柏应下,喜滋滋离去了。 冯蕴沉默片刻,当真挽起袖子去了灶房。 她知道,被阿元这个孩子牵动的心,是因渠儿而起。 那些这辈子都无法再挽回和弥补的母爱和歉疚,只能融化在这一道道的糕点里…… - 太阳下山的时候,冯蕴估摸着元尚乙已经读好了书,这才拎着糕点过去,想讨孩子一个喜欢。 不料,元尚乙看到她,就红了眼圈。 “娘子为何才来?” 冯蕴听不得小孩子这般委屈的声音,连忙放下食盒,将人搂在怀里,在后背上轻抚两下。 “怎么了?” 怀里的小身子在细微的颤抖。 冯蕴低头看去,“哟,怎么哭了?” 元尚乙默默流着眼泪,“我不想读书。” 冯蕴拧了拧眉头,掏出手绢为他擦干眼泪。 “书是要读的,但不用读得这么辛苦。阿元不要逼自己,知道吗?” 元尚乙抽泣一下,吸着鼻子。 “他们说,村学里的孩子,读书就不辛苦,他们很快乐,是真的吗?” 冯蕴笑了下,“认真读书哪有不辛苦的?他们的先生,没有阿元的先生有学问,他们也不用像阿元一样,学那么多的东西,更不用背负那么多人的幸福,所以,他们才会更快乐一点……” 元尚乙突然揪住她的衣裳,仰头看她。 “我能去村学读书吗?跟他们一起读书,一起玩?” 冯蕴沉默。 好片刻,他道:“我可以带阿元去玩,要不要跟他们做朋友,跟他们一起读书,这个我说不好,不如等大王回来,问一问他的意见?” 一听要问裴獗,元尚乙的小脸就垮了下来。 “大王不会同意的,他比夫子还要迂腐。” 没有想到元尚乙会这样评价裴獗。 冯蕴低低笑了起来,捏了捏元尚乙的小肩膀。 “明日,花溪村有月试。等月试结束,我就带你去,好不好?” 元尚乙默默点头,“好。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拉勾!” “拉勾。” 冯蕴轻笑,与小小的手指头,勾在一起。 - 花溪村的村学不仅有月试,还有季试,年试。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冯蕴特地为优秀的学生设立了很高的奖金。 从月试,季度到年试,奖金额度逐步提高。 监考的一般是村学的先生,有时候冯蕴也会派人去监督,以示考试的庄重。 今日月试,任汝德一大早就过来了。 村学里为先生和一些外地求学的学子准备了食宿,先生吃住都是免费的。 任汝德在庄子里有房子,但还是喜欢在上课的时候,去村学里吃。 一是可以和学生打成一片,二是长门有一个十分邪乎的潜在能力——什么都做得好。 地里庄稼长势比别人好,收成比别人高。 同样的饭菜做出来味道都要好一些。 任汝德从最初来庄子时对冯蕴的轻视,到如今已经完全不敢小瞧这个妇人,甚至会把她每次做的事情,都摘录下来,仔细研究,再逐一发回台城,让萧呈过目…… 比如这个月、季、年的考试规则。 新颖、有趣,增强学习动力,就连起初那些世家富户为了“偷师”派来的小纨绔们,也在这一套规则下洗心革面,一日比一日竿头直上。 他这个做先生的,渐渐体会到那种难以言说的成就感,还主动为自己增加了几堂课…… 任汝德走进村学的夫子间,看到冯蕴坐在里面,意外地愣了愣,连忙笑着行礼。 “娘子今日是要亲自监考?” 冯蕴微微一笑,“我专程来等任先生的。” 任汝德心下微恻,脸上却没有流露出半点变化,爽朗地捋须大笑:“不知娘子有何指教?” “不敢。”冯蕴回礼,稍作停顿又敛住表情,道:“离月考还有片刻,先生请坐,我们长话短说。” 任汝德坐下来。 早已有人泡好了茶水。 冯蕴也不拐弯抹角,神情凝重地道: “长门的煤球工坊开张后,任先生也看到了,不时有商家前来接洽。南边的有,北边的也有,但我这心里不踏实。” 任汝德哦一声,“敢问娘子之意?” 冯蕴道:“我做煤球的初心,便是想让百姓都用得起、用得上,御寒做饭,不再为燃料发愁。所以,我是决计不肯与奸商合作,哄抬价格,祸害民生的……” 任汝德点了点头,由衷感慨,“娘子大义。” 冯蕴眼眸微微一抬,她认真的道: “我与先生相识这么久,清楚先生的为人,也知道先生人脉广,朋友多,今日便想请先生为我谋一条便捷之道,让我的煤球卖到我想卖的人手上……” 第381章 当牛做马 冯蕴在花溪村的事情,任汝德门儿清,没有哪一样不知情…… 因此他听完大为震惊。 那么多商贩来找她合作,一个都没有谈拢,他以为冯蕴是为了坐地起价,狮子大开口…… 不料,竟是因为不信任他人? 任汝德心下存疑,嘴上只是打着哈哈。 “娘子的煤球可是抢手货,这么好的买卖,只要娘子肯点个头,天下商贩莫不争相来买,何须我一个中间人插手?” “任先生有所不知。” 冯蕴双眼微阖,漂亮的眼睫轻轻眨动一下,却是久久没有下文,直到发出一声叹息。 “西京朝廷所辖之地,倒是好说,煤球卖到哪里也不愁销路,更不怕官府出面为难。但要是卖到南边和邺城,可就不好说了。” 任汝德惊讶极了。 “他们拿你家的稻子回去比较一上,你家的稻珠要肥实低壮许少。后期养坏了苗,才能为再生积蓄力量。否则,就算留桩再生分蘖,也难没收成……” “你家收得早,就留得低一些。” 明年? 任榕杰一提,花溪突然觉得,你该为兄长想着点。 “外正娘子,为何他田外的稻桩留那样低?桩子太低,是利于还田呢……” 花溪有没专程
相关推荐:
他是斯文糙汉
高门美人
林峰林云瑶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毒瘤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作恶(1V2)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