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第二是他们不会种植。 每一种农作物都有它的“脾气”,重新换一种种植的话意味着要重新学习才行,对于保守的百姓来说冒的风险太大。 他们已经欠了很多账,需要一个“保底”才行,在这种情况下没人会贸然尝试新物种。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韩星霁手里没有种子啊! 第281章 281 韩星霁之前种玉米的时候原本是想一部分留作存粮一部分当种子的,结果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过来,全都变成了救济粮。 如果他现在想要种就得从现世那边吭哧吭哧把种子背过来。 当然背只是一个形容词,他现在已经开始学车了,所以要不了多久应该就能开着四轮车运货,但问题那可是成千上万的人,就算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种植玉米,只有一两千人也足够他喝一壶的。 哪怕经过这一场洪灾他的名望跟坐了火箭一样哐哐涨也不行,运输不了那么多。 至于红薯就更不用说了,适合种植秋红薯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虽然还有适宜春季种植和适宜夏季种植的红薯,但问题在于他总不能又拿出两个新品种来吧? 这个频率太高了一些,肯定会引人怀疑,所以他可以慢慢来。 先让百姓们随便种植自己想种的农作物,然后一点一点的从另外一边往这边运输种子,先储备起来。 红薯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过这一次说不定能留下一点,所以他也没有太着急。 忙忙碌碌之中,丰收节就这么来了。 丰收节其实也是当地一个比较大的节日,原本今年大家都觉得应该不会过了。 毕竟没有谁真的丰收,但凡有谁家的农田地势比较高还能留存一点收成都能算是祖坟冒青烟。 哦,在这一场洪灾之中,已经有不少人家的祖坟都被淹了,在这种情况下过丰收节就是往心上捅刀啊。 然而韩星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把丰收节给办了起来,丰收节当天,百姓们原本是想着就当为了拥护县令了。 毕竟小县令又是收留他们,又是亲自去堤坝上查看工程,出钱出粮,硬是把他们都给救活了。 这年头信息虽然传播得比较慢,但终归也是传播的,这里面很多灾民在逃亡的过程中跟亲属失散,现在终于辗转联系上,在听说了外面情况之后都有些后怕。 跑到别的地方去艰难求生的人活下来的很少,他们不仅活下来还能吃个八分饱。 这已经很不错了,哪怕就算在家里的时候,也不是时时都能吃八分饱的。 小县令人美心善,还收留了无家可归的孩子们。 既然小县令想玩,那他们就陪着吧。 只不过等丰收节开起来之后他们发现,丰收节是真的丰收,只不过丰收的人不是他们,而是小县令。 一堆一堆的红薯被放置在县城最大的广场上,那些红薯外面用木栅栏围着,空气中则传来了从来没有闻到过的香甜。 大家一开始都不知道这股香甜的味道是哪儿来的,不过很快他们发现是从各个火堆中传出来的。 那些红薯被放到火堆旁边烤,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坚硬的红薯逐渐变得绵软,外表浸出琥珀色的蜜糖。 香甜的味道越发浓厚,引得许多人口水分泌。 火堆上面还有一口大锅正在咕嘟咕嘟冒烟,甜甜暖暖的味道从里面散发出来——那是煮了很久的红薯粥。 绵软粘稠,喝一口暖到胃。 韩星霁坐在最高的台子上掰着烤红薯吹了吹放进嘴里细细品尝了一下。 嗯,是甜的。 不过,还是不如烟薯烤出来好吃。 当然烟薯再好吃,韩星霁也不会在这里推广的。 烟薯的品种有一个特点就是水分高,所以烤出来才会又软又甜口感良好,相应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不能长久存放。 在这里红薯是作为粮食作物来种植的,耐储存是最重要的一点。 等以后吧,说不定以后经济上来了,百姓日子好过了就可以种植更好的烟薯。 韩星霁闻着空气中的香甜,对于未来还挺有信心的。 而他身旁的王若清等人都在很开心的吃烤红薯。 除了烤红薯之外,还有红薯粥等等展示红薯作为主食的优越性。 甜食能让人心情愉悦,红薯的存在让百姓们十分安心,知道冬天不缺粮食之后大家就快快乐乐的开始过节。 是庆祝小县令找到了新的作物,也是庆祝他们的新生。 韩星霁坐在高台上看着下面载歌载舞,放心了不少。 这个丰收节其实就是稳定民心用的,让百姓可以安心该做什么做什么,不要担心收获之前没有吃的。 只不过看着这样热闹的景象,他一时之间还有些惆怅。 红薯很好吃,可惜大王还没吃到,除了红薯之外,还有玉米,他也没吃到。 算了,等回头给京城那边运一点过去,让他们尝尝,同时也是让京城那边看看新找到的农作物是什么样子。 韩星霁转头让王若清过年回家的时候一起带过去一些,给咱家留一点,剩下的就给摄政王,让他去安排。 王若清听后有些诧异:“你今年不回去吗?” 韩星霁愣了一下:“啊?我回去做什么?这边一大堆事情呢,我也走不开。” 春节之后的灯节注定是没办法跟楼时巍一起度过了,想想就不开心。 王若清想了想才反应过来:“哦,县令不用去京城述职。” 他说完之后顿了顿,之前他的确跟家里说过新年会回去,可若是他走了,留这孩子一个人孤零零在这里,他又有些不忍心。 虽然知道他身边也有人,可是……一个长辈都没有啊。 这孩子满打满算也才十九岁,甚至还不到二十岁。 哪怕总有人十几岁远离家人出去漂泊,但谁家孩子谁心疼。 王若清琢磨着把家里人带这里来过年的可能性。 至于回去的事情他都没想,甚至没想过要去问问摄政王。 毕竟在他眼里,摄政王是真的狠心,说把人扔出来就扔出来,还一扔就这么远,在之前那场洪灾之中也没见他对韩星霁多照顾。 他也清楚楼时巍这是在磨炼韩星霁,一切都是按照正常流程来的,那么今年过年,他应该也不会给韩星霁开这个特例。 就在王太傅念叨着摄政王心狠的时候,朝廷那边还真传来了消息——让合阳县令年底回去述职。 韩星霁在寄到消息的时候人都楞了一下:“啊?述职?什么时候县令也要去述职了?” 全国县令太多了,全都回去述职能把皇帝和摄政王给累死。 县令算是官员序列里面比较低的那一级了,县令下面的县丞等就是更低一级,再往下就是小吏。 吏没有任何品阶,所以县令县丞品级真的很低,最多每年去郡守那里走个过场,然后说说年终总结,让郡守上报的时候言之有物就行了。 而合阳这边没有郡守,甚至没有划归到什么郡里去,就这么单独飘着,所以韩星霁还想着今年过年除了不能回家,不能见到摄政王之外,应该是个很清静的年。 结果万万没想到他已经做好了在这里过年的准备,结果郎中令薛海东给他来了一封信——带上你的玉米和红薯回京述职。 韩星霁在接到信的时候十分诧异,他拿着信去找王若清说道:“先生,京里让我回去述职。” 王若清表情似乎并没有特别大的意外,点点头说道:“我就说朝廷不可能没有反应。” 就算皇帝要抽风,摄政王跟丞相都不可能让他抽风。 眼看韩星霁似乎有些不解,还是解释说道:“你发现了玉米和红薯,而且已经证明了这两样农作物的高产量,朝廷不可能无动于衷。” 尤其是刚经过大灾,朝廷迫切需要充实粮库,要不然明年恐怕就没办法应对天灾。 虽然谁都希望明年风调雨顺,但问题是老天爷未必会赏脸啊。 韩星霁顿时有些不好:“朝廷要是想推广,可我手里没有多少种子怎么办?” 王若清说道:“问问韩子善现在仓库里有多少。” 这种事情都不用问韩子善,都在韩星霁脑子里装着呢,他张嘴就报了两个数字。 王若清说道:“先留着,朝廷要是想要推广就给送过去,到时候再换别的粮食过来。” 就算是朝廷也不能白拿嘛,更何况想要白拿首先摄政王就不同意,其次……也不用其次了,摄政王不同意的事情基本上办不成,哪怕是丞相同意也没用。 更何况现在丞相都跟摄政王统一战线了。 韩星霁一想也是,他之前不推广是因为这一部分粮食是打算用来当储备粮,而且后世研究出来的一些品种并不能直接用果实当种子,种子都是通过特殊方式培育出来的。 也就是说有些品种的种子要一直去买,直接用果实当种子也不是不能种,但种出来的产量肯定不如买来的种子。 只不过现在也没什么好纠结的,打死韩星霁一时半会也不可能背那么多种子过来,而且专家们给的资料上显示出这些粮食当种子的话虽然产量不如之前高,但也比现在种植的那些粮食产量高。 这就够了,只可惜,土豆不适合在这边种植,所以韩星霁也不能“发现”。 要不然……等回去之后他想办法“发现”一下土豆? 他一时之间有些纠结,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发现三个物种,这个频率是不是太高了一点? 别回头中原也把他当成神仙供起来! 算了,等回去见机行事吧。 韩星霁不想思考那么多,快快乐乐的收拾行李准备回去过年。 在收拾衣服的时候,他看到了大祭司给他送过来的那身衣服。 鬼使神差的,他把这一套也给放进了行李里面。 第282章 282 韩星霁在回去的时候并没有带太多东西,反正比来的时候少很多。 最多就是带了一车玉米和一车红薯。 他的想法很简单,洪灾过后通往京城的路况不太好,韩子善过来的时候都很遭罪,这么短的时间内应该也没修整什么,带太多东西队伍行进速度就太慢了。 更何况他来这里是当县令的,带回去太多东西还要让人怀疑他是不是贪污了,尤其是合阳县之前遭了灾。 在走之前,他将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交给了作为县丞的裘德双。 裘德双坚定说道:“放心,保证不出岔子。” 韩星霁也没什么不放心的,经过这大半年,裘德双的经验也积累了不少,更何况他也是往来者,有什么拿不准的七天之后他们就能视频见面聊嘛。 除此之外就是跟巫族那边打招呼,巫王和大祭司十分忧心忡忡,很担心韩星霁一去不回。 合阳县不算是个好地方,以韩星霁的出身和这次洪灾表现出来的能力,家里人很可能想让他去更好的地方。 其实不只是巫族,就连百姓们也是这么想的,所以韩星霁走的那天许多人过来送行,一边送行一边哭。 韩星霁看着抹泪的百姓们又是感动又是好笑,再三保证说道:“我真的会回来,这边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处理完,就是因为发现了新作物才被朝廷喊回去,我到这里还不到一年呢,不可能这么快调任。” 可是百姓们不知道朝廷规定,只知道主心骨走了,他们心里有点慌。 韩星霁也没想到居然送行才是最浪费时间的,等安抚好百姓之后,他出发的时间比原定晚了两个时辰。 王若清含笑看着他感慨说道:“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被百姓这么真心拥护的县令了。” 韩星霁听后便说道:“其实好官什么时候都有,只不过那些人未必容易出头。” 事事为百姓着想不仅累也不一定出成绩,有些县令为了升迁,做出来的事情都是给朝廷看的,当时看上去政绩斐然,但从长远来看是不行的。 可谁在乎呢?真出事情的时候那位县令早就走了,要么升迁要么调任到别的地方。 不过在摄政王的铁腕之下,这样的官员并不多,但有心为民和真的能利国利民是两码事儿。 王若清问道:“若是朝廷真的要你留下来或者调任到别的地方,你怎么办?” “应该不会吧?丞相和大王不会干出这么离谱的事情的。”韩星霁这次回去还带了许多文书,都是洪灾过后的重建情况。 重建虽然困难,但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他一走换个人过来,那就不一定是什么样了。 除非朝廷一点都不在乎合阳,所以不可能做出这么离谱的事情。 皇帝倒是可能出昏招,但朝上那么多大佬也不可能惯着他不是。 王若清摇了摇头:“我问的是你,你还想不想回来。” 韩星霁果断说道:“当然要回来啊。” 王若清来了兴趣:“真的?为什么?这里条件不好,还容易遭灾,人口少不好建设,还跟屈知国接壤,以你之前的表现,更好的地方也能去得。” 王若清说得还挺有道理,韩星霁笑了笑说道:“别的地方再好也不是我建起来的,合阳县虽然不太好,但是一点一点建设这么个落后的地方,看着它慢慢变好不也挺有成就感的吗?” 王若清想了想倒也是这个道理,在合阳县的日子累是真的累,但也真的很充实,感觉比当初当丞相还要好一些,至少不用面对那么多勾心斗角的烂事。 韩星霁回到京城那天全家人都过来接他了,不仅是家里人,国学馆的蒋先生带着一堆先生和学生过来接他,除此之外还有他之前教过的小朋友。 就连楼时巍也安排了简英过来接——他倒是想要亲自来,可惜不合适。 所以哪怕再怎么想见韩星霁,他也只能按捺住急切。 楼时巍算了一下,韩星霁回来的第一天肯定是要去见皇帝的,折腾一圈之后,估计很难再抽出时间来见他。 下午登门拜访也不合礼仪,楼时巍本来想着第二天他怎么也要来了,只是一看到屋子里的生态缸,他就觉得有点等不了。 于是他跑到了紫极宫。 太后一看到他就了然问道:“等阿霁?” 楼时巍倒也没有隐藏,大大方方应道:“对,怕他再跑到我那里。” 太后皱了皱眉,嫌弃地看了他一眼到底也没说什么。 韩星霁回京可以说是声势浩大,反正整个京城都知道乐安伯回来了。 他在看到这么多亲友的时候还挺兴奋的,只不过等进了城想到自己还要先去见皇帝,心情指数就直线下降。 舒云来直接说道:“要不然告病吧,在家里歇两天再说。” 她也不想让韩星霁舟车劳顿之后再去见韩子韶那张晦气的脸,更何况韩星霁跟韩子韶每次见面都要出点什么事情,大过年的就别找不痛快了。 韩星霁揉了揉脸说道:“算了,面子上还要过得去的。” 他还想去见摄政王呢,总不能前一天告病不见皇帝,后一天就跑到摄政王府吧? 其实韩子韶也不是很想见到韩星霁,原本以为把人轰出去以后就可以不用再听到任何跟他有关的事情,结果万万没想到这人这么能折腾。 百年难遇的洪灾都没对他造成什么伤害,甚至还让他在一众县令郡守之中脱颖而出。 这一波洪灾,朝廷处置了好几位郡守和数十位县令,剩下还在位的也不是没有过错,只不过是没错的那么离谱,不能直接把人撸下去,毕竟一口气换那么多人还要找人填缺,怪麻烦的。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韩星霁露了脸,他之前教过的学生也都很出彩。 韩子韶心塞又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此时见了韩星霁,发现此人外任这么久,又是洪灾又是重建,折腾了半天不仅没有累坏,反而身量又长了一些,身板比之前更结实,皮肤依旧白皙,那双眼也更加明亮了一点。 比起出去之前,美貌值又上涨了不少。 就算是韩子韶也得承认韩星霁是真的好看。 韩星霁见到他之后十分恭敬地行礼,至少表面上很恭敬,没有给韩子韶任何借题发挥的余地。 韩子韶勉强勉励了两句,刚想问问他是怎么找到新物种的,然后就被打断了——太后要见韩星霁。 太后作为这个国家最尊贵的女人,只要不涉及政事基本上可以无视任何情形打断皇帝的见面。 她都提出要求了,韩子韶只好把韩星霁放走。 之前不想见韩星霁的是他,此时看着韩星霁被带走咬牙切齿的也是他。 他又不傻,看得出来太后是担心他对韩星霁做些什么,所以特意挑着时间把人带走。 韩子韶只好努力忍住,如果是别的大臣他还能丢东西来发泄,可太后前脚派
相关推荐: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沉溺NPH
新年快乐(1v1h)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婚里婚外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镇妖博物馆
弟弟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