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大家讨论的很积极热烈,看得出咱们经合办的队伍还是很有活力的。” 有人在台下偷笑,别看这新来的领导瞧着面嫩,其实还挺能说瞎话的。 “大家觉得明星怕绯闻,但是站在明星的角度讲,最怕的其实是没有任何新闻。为什么怕没新闻呢?”狄思科自问自答,“报纸杂志电视上都看不到这个明星的新闻,说明他过气了!没人再关心他的动向!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连绯闻都没有,这个人在娱乐圈里就算是查无此人了。” “我为什么要跟大家说这些呢?因为我曾经当过歌星,虽然现在不怎么在媒体上露面了,但是有个习惯被延续了下来——我不能忍受自己所在的单位默默无闻!” “咱们经合办的地理位置优越,紧邻区政府,与税务局和农委做邻居,办公条件上佳,至少比我上一个单位好很多。但是,”狄思科收了脸上的笑,“毫不夸张地说,我在日化厂当了三年第一副厂长,每个月都要来区里开会,却从没听说过咱们经济合作办公室的大名!” 闻言,大家都收起了脸上的轻松表情。 狄主任这番话,算是揭开了大家的伤疤。 单位里是什么情况,他们能不清楚吗?之前也有两任领导满怀信心地带着大家搞改革。 结果怎么样? 越改革越拉胯! 既没有项目,也没有福利。 有门路的人早就找关系调离经合办了,现在留在这里的,一部分是等待退休的,另一部分是想走也找不到门路的。 要是区里能把经合办跟其他经济部门合并,那就再好不过了! 但他们这里有三四十人,没有哪个部门乐意接手,大家就只能在单位里蹉跎着。 狄思科的视线扫过那些神色各异的面孔,继续道:“我对咱们单位的其他条件都很满意,唯有默默无闻这一条,我不能接受!哪怕是绯闻呢,咱经合办总得弄出点动静吧?” 有人略带嘲讽地嘀咕:“唱歌得奖算不算有动静?” 狄思科耳朵灵,听到了。 “听说咱们区里要组织机关卡拉OK大赛,谁要是能顶着咱们经合办的牌子去夺个第一名回来,我做主奖励他一千块奖金!” “真的给奖金啊?” 他们单位只有财政拨款,再没其他额外收入。 能按时发工资就不错了,奖金什么的是从来没有的。 “给!无论是什么比赛,只要是区以上的赛事,只要能得到前三名,都有相应的奖励!” 狄思科就是看不惯这副死气沉沉滚刀肉的样子。 工作上抓不起来,娱乐活动也没什么水花,那这个班上的还有什么意思? “经合办的项目可以慢慢发掘,但经合办的干部们不能再默默无闻下去了!咱们是经济部门,要跟区里市里甚至是外市企业打交道,咱们的政策法规科上门执法的时候,要是被人问一句’经合办是什么部门?从没听说过‘,那尴尬的就是咱们自己!所以,我对大家的要求只有一点,想办法让咱们经济合作办公室出名!” 没有大项目做支撑,让一个单位出名谈何容易! 狄思科心里也清楚这一点。 但他总不能让这群人天天看报纸打毛衣吧? 所以,他最后要求道:“咱们经合办的人员不多,业务似乎也不是很多,给大家留出一周时间,每人写一份述职报告吧,时间跨度是从去年到今年的。包括你参加过什么项目,在这个项目中负责什么工作,最后取得过什么成绩。要是实在没什么可写的,也可以对经合办目前的工作建言献策。各科室主管领导,也总结一下这两年的科室工作情况。” 会议室里传出一阵哀叹,但也没人提出反对。 写报告是老机关们的基本功,领导让写就写呗! * 送别了刘处长,狄思科被办公室主任罗雯带去了自己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窗明几净,正对着机关大院的窗台上摆了一排绿植,桌面上的一应办公用品也按照颜色和大小码放得整整齐齐。 狄思科向对方道了谢,笑道:“头一回坐这么整洁的办公室,罗主任,您以前不会是军人吧?” “哈哈,这是我让周健将打扫的,他做这些工作很有一手。”罗雯笑过,就恭敬地问,“主任,您对秘书人选有什么要求吗?” “找个年纪不大的男同志就行。” 罗雯听说这位新领导才27岁,估计是想找个比自己年纪小的秘书。 她盘算了一下,建议道:“咱们办公室里最年轻的就是周健将了,26岁的小伙子,体育学院毕业的,以前是国家一级运动员,练铅球的。” 狄思科:“……” 他想找秘书,不是找保镖啊。 “不过,周健将之前给刚退休的王主任当过秘书。” 罗雯不确定狄思科是否介意这一点,有些领导不爱用前任留下的人手。 “他给王主任当了多久的秘书?”狄思科问。 “当了两年。” 王主任年纪大了,就想找个年轻人帮忙跑腿,周健将是运动员,腿脚勤快,细节工作做得也到位,就被王主任相中了。 狄思科不介意对方给其他人当过秘书,而且他现在正需要一个了解单位情况的秘书。 于是,当即拍板,就选周健将当秘书了! 周健将很快就被罗雯带了过来,个头跟狄思科差不多,但肩膀更宽,即使穿着衬衫也能看出腱子肉。 “你退役以后还坚持锻炼呢?”狄思科指了指对面,示意对方先坐。 周健将神色紧张激动地点点头,“每天都锻炼。” 因为老领导退休,他最近已经沦为办公室跑腿小弟了,大家都默认新主任不会用他。 没想到,狄主任上任第一天,就把他点了过来。 狄思科和气道:“那挺好的,我也爱锻炼,以后下班要是有时间,咱们一起运动运动。” 周健将连忙答应,又起身提起水壶,给狄思科倒了杯茶。 狄思科道了谢,又提议:“今天时间充足,你先给我介绍一下咱们经合办的情况吧。” “啊?” 周健将有点傻眼,这种事不是应该由两位副主任,或办公室罗主任来做吗? “咱们经合办目前在做什么项目?”狄思科问。 “暂时只有两个项目,”周健将对这个还是清楚的,“一个是帮区里的两家外企,牵线清华实验室,另一个是协助市里举办全国商贸促销会,咱们得负责邀请全区的商贸企业。” “只有这两个?” 周健将有点羞赧地点点头,这话他说起来也觉得挺没脸的。 “咱们单位三十多号人,怎么才弄来这么两个项目?” 而且这俩项目听起来也没什么含金量。 “领导,经合办的业务,跟很多部门是重合的。咱们的上级主管部门是市经委,但区里已经有区经委了,市里的项目一般会直接下到区经委那边,咱们经合办就跟捡来的孩子似的。” 狄思科:“……” 这个形容还挺贴切的。 “至于国际贸易什么的,由区对外经贸委负责,咱们基本抢不过人家。要是冷不丁插上一脚,还要被人说是多头管理。之前就被一家企业告到了市里,导致咱们现在缩手缩脚,什么也不敢管了。” 经济合作办公室的主要工作是促进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这个区域的范围可大可小。 往大了说,可以促进本区与外省市,甚至国际间的合作。 往小了说,就是促进本区和市里其他行政区之间的合作。 但是,纵向有市里管着,横向有区里的其他实权部门掌控。 经合办属于在夹缝中生存,人家瞧不上的项目,才能轮到他们。 所以,听单位名字,好像能管管经济上的事,其实啥都管不了。 周健将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等到都说完了,才反应过来,这是在跟领导做汇报,可不是跟办公室里那些人插科打屁,想说什么就能说什么。 他望向面无表情的狄主任,自动收了声。 狄思科的神思已经飘远了,他想的是,难怪徐叔阳会反复强调区里的工作不好干。 看来人家不是客气,还真挺不好干的。 他这属于上下左右多方掣肘啊。 狄思科回过神来问:“咱们经合办的福利待遇怎么样?” 要想马儿跑,得先把福利待遇搞上来。 否则大家一天天耗着,靠那点死工资,不但对工作没积极性,甚至连生活热情都能磨没了。 “没什么福利,”周健将挠挠头,“咱们就是靠财政拨款的,每月按月发工资,过年的时候能发点水果什么的,再就没有了。” “下个月就是中秋了,咱们经合办不发节礼?” 周健将摇头。 狄思科:“……” 这福利水平还不如日化厂呢。 “除了财政拨款,咱们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了?” 周健将继续摇头。 狄思科叹气,摆摆手让对方先出去了。 他在办公室里呆了一整天,翻阅经合办近几年的资料。 临近下班时,周健将突然敲门进来说:“主任,咱们办公室的郝佳跟税务局的人打起来了!” 狄思科不知道郝佳是谁,皱眉问:“因为什么打起来的?” “就是因为后面那栋办公楼,郝佳想搬进去住几天,被税务局的人把铺盖扔了出来。” 狄思科挑眉问:“办公楼也能住?” “那栋楼现在已经不办公了,去年咱们经合办的人都被集中到了同一栋楼里。所以那栋楼就空了出来,现在变成了集体宿舍。税务局的人经常在单位加班,晚上就睡在那边。” “咱们经合办也有人在那里住嘛?” “没有,只有郝佳最近家里遇到点麻烦,想在单位借住两天。但税务局的同志说那间屋子有人了,不让她住进去。” 周健将神色不好看,显然是被税务局那些人的蛮横气得够呛。 狄思科琢磨片刻问:“旁边那栋楼归哪个单位的?” “算是咱们经合办的吧,当年搬进来的时候,另两个单位的楼层高,办公位置也多。但咱们这个小二楼的办公室比较少,区里就给咱们分了两栋楼。不过,随着咱们单位的人员越来越少,隔壁那栋楼也被空下来了。” 狄思科的手指轻点了点桌面,沉吟不语。 隔了好半晌,他才说:“一会儿咱们去看看郝佳的情况,你先让办公室给税务局那边发个函。语气要正式严肃,责令他们三日内务必搬出咱们的办公楼。” “啊?这能行吗?税务局那边可横了!” “为什么不行?隔壁那栋楼本来就是咱们的!他们要是执意不肯搬,咱就只能跟税务局收租金了!” 有了这笔租金,正好把中秋福利发了。 第144章 狄思科赶到隔壁办公楼时, 副主任潘芝花已经在了。 “潘主任,情况怎么样?” “还行,就是个误会, 大家说开就好了。” 闲置办公室的大门不上锁, 默认谁先占就是谁的。 今天早上, 郝佳把铺盖卷放进了一个空房间便去上班了。 中午再来送东西时,却发现自己的铺盖被人扔出来放在了地上, 半新的棉被沾了灰。 她一气之下冲进屋里, 把对方的铺盖也扔了出来。 双方都不是省油的灯,临近下班时就在大院里吵了起来。 郝佳是个女同志,同事怕她跟大男人吵架吃亏,这才跑回单位,召集人手来帮忙。 潘芝花觉得闹事双方属于五八对四十, 各自都存在一些问题,又正赶上下班大潮,门前围了一群看热闹的人。 她本着息事宁人的原则,让税务局的那个叫李亮的小伙子把办公室让给郝佳, 事情基本就可以结束了。 岂料, 潘主任想当个和事佬,帮己方人员争取利益, 而对面的小伙子却并不买账。 “这个房间是我先占上的,咱们默认谁先占就是谁的!” 郝佳憋了一肚子气,不甘示弱道:“我早上去送铺盖的时候,里面除了桌椅,什么也没有。你用什么占的位置?” “我在屋里放了一个暖瓶!” “我还说那暖瓶是办公室里原有的呢!谁能确定那暖瓶是你的!” “那我不管, 反正就是我先占的,我同事都能给我作证!”小伙子把他单位同事都召唤过来作证。 面对与他们副局长同级别的潘芝花, 这几个人半点面子也不给。 若是让税务局的副局来当这个和事佬,他们还敢这样针锋相对吗? 当然是不敢的。 在场众人都明白是怎么回事,无非就是经合办平时太面了,别的单位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大家都在同一个院儿里上班,一日三餐也在同一个锅里搅稀稠。 谁不知道谁啊! 经合办是出了名的清水衙门,有能耐的早跑了。 围观群众越来越多,双方却僵持不下,潘芝花被人下了面子,也不想当和事佬了。 “我不跟你们几个说,让能管事的人出来!” 李亮状似客气道:“潘主任,您看,我们领导都挺忙的,今天都不在单位,哪有时间回来处理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啊?” 言外之意,也就经合办这种清闲单位,才会为了这点小事,让领导出面拉偏架了。 潘芝花倏地被激出了火气。 她是从乡镇走出来的女干部,以前经常处理农村的群体性纠纷,跟人讲道理时语气温和,肃着脸时却不怒自威。 “既然跟你们讲不通道理,那我就不讲了。四号楼是我们经合办的办公楼,那是办公的地方,谁允许你们住进去的?以后都不许住了,全都给我收拾铺盖滚蛋!” 众人:“……” 这女领导咋说变脸就变脸呢? 借住在四号楼里的人全都直了眼。 这个想法正与狄思科不谋而合,于是他声援道:“潘主任说得有道理,这四号楼是我们经合办办公的地方。为了减少类似纠纷,以后谁都别住了。” 刚刚还气焰很盛的李亮,局促地问:“请问您是?” “我是经合办的主任狄思科,平时就爱管闲事,最爱处理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了。” 众人:“……” 经合办这位新主任真是骨骼清奇。 正在此时,周健将左手端着一碗浆糊,右手拿着通知单,从办公楼里匆匆跑了出来。 像护崽的老母鸡一般,将铁塔似的身躯挡在狄主任和潘主任前面。 他把那张通知往众人面前一亮,高声道:“鉴于你们今天的表现,经合办决定,即日起收回这栋办公楼的使用权,不再外借给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请住在宿舍里的所有人,在三天之内搬离四号办公楼!” 然后就刷了点浆糊,将通知“啪”一下粘在了四号楼的墙上。 围观人群里也有经合办的人,大家立即啪啪鼓掌。 经合办没啥工作,每天踩点上下班,几乎没有加班的情况,自然用不着在单位里找个临时歇脚的宿舍。 可是税务局借用他们的场地,还总是用鼻孔看人,这就很让人不爽了。 他们经合办的领导终于硬气了一回! 狄思科感慨:“潘主任,咱们单位要是立不起来,同志们在外面都要遭人欺负呀!” 潘芝花微微点头,却没再说什么。 她被调来经合办半年时间,比狄思科更了解单位的情况,改变现状不是那么容易的。 * 经合办把催搬的通知贴了出去,也给税务局的办公室发了函。 狄思科只等着对方的领导上门了。 第三天的时候,那边派来了一个陈副局,还把那位跟郝佳发生争执的李亮带来了。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让李亮给经合办的同志赔个不是,事情就这么算了吧。 双方都消消气,让税务局的同志继续在四号楼借住一段时间。 狄思科没为难人家领导,客气地让人上了茶,看向低着头的李亮。 “李亮同志,我只想问问,你当时为什么要把郝佳的铺盖卷扔在地上?就不能放在屋子里等她回来商量?或是在地上垫个报纸?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呢?” 陈副局也拧眉转向李亮,要不是他把人家女同志的铺盖扔到水泥地上,也不会有后来的麻烦。 李亮支支吾吾地给不出正当理由。 他那天就是被工作闹得心气不顺,本来想中午回宿舍午休一下呢,进门后却发现了一床陌生铺盖。他当时没多想,脑子一热就那么干了。 狄思科心平气和道:“大家都在一个院儿里办公,总要相互帮助扶持的。考虑到税务战线上的同志工作辛苦,我们的办公楼被税务局当成集体宿舍一年多,谁也没说什么反对的话。” 陈副局:“经合办的好,我们都记在心里呢!” “陈局,光记在心里没用呀!”狄思科严肃道,“这件事在我们单位内部引起了很强烈的反响。我们把场地免费借给税务局使用,但你们不能占用完场地,还要欺负我们的人吧?我还从没见过,去别人家里吃完饭还砸锅砸碗的!咱税务局的同志怎么会是这种觉悟和素质呢?” 陈副局承认是己方人员办事不地道,但是若说这件事在经合办内部产生了什么强烈反响,就是纯属扯淡了。 经合办的那帮子人今天中午还对着食堂饭菜挑肥拣瘦呢。 李亮诚恳道歉说:“狄主任,那天是我一时冲动,办错了事,这件事是我一个人的错误,跟其他同志没关系,我可以从四号楼搬出来,但能不能让其他同事继续住那栋楼啊?” 他这两天都快被同事们埋怨死了。 狄思科抿了口茶,面上露出些许为难,“两个年轻人当时都有些冲动,我们经合办后来也单独批评了郝佳同志。而且趁此机会在单位里立了个规矩,以后凡是要借住单位办公室的同志,都要给单位交一笔折旧费,郝佳家里有事需要住在单位,已经交了半个月的费用了。” 我们自己单位的同志借住在办公室里都要交钱,总不能让外人免费使用吧? 税务局的福利不错,但是福利再好,也不可能出钱给干部职工租房啊。 单位的福利分房早就落实下去了,想睡觉回家睡去! 陈副局打定了主意不会出这份钱,但还是询问了折旧费的金额。 “我们自己单位的同志,每间办公室每月交200元。” 陈副局:“……” 算了吧。 税务局只在每月月底的两三天忙一些,其他时间只要没有特殊事情,并不需要加班。 让局里每月拿出两三千块租房,还不如让他们在各自的办公室里凑合一宿呢。 经合办明摆着不想让他们占这个便宜了,陈副局也不愿为了这点事多费唇舌。 他倒是要看看,经合办把那么大的一栋楼闲置着,能孵出什么蛋来! 狄思科当然不能让一栋楼闲着孵蛋啦! 既然税务局不肯租,那就租给别人。 亲自送陈副局出门后,狄思科就去跟胡青松和潘芝花商量,隔壁那栋楼的出租事宜。 让单位里有些额外收入自然是好的,潘芝花当即表示赞成。 胡青松原则上支持,可是他在这院儿里待得时间长,也摸清了邻居们的脾性。 “去年四号楼刚被隔壁占用当宿舍的时候,咱们也想过将人清走,对外招租。不过,隔壁那位办事向来霸道,他们占不到便宜的事,也不会让咱们占便宜的。咱前脚把办公室出租了,他后脚就能把这件事捅到区里去。” 狄思科无所谓道:“捅就捅呗,那栋楼本来就是咱们的,咱们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用不着他多管闲事!咱先把办公楼租出去,给大家发点中秋福利再说,要是真的被谁捅了上去,责任由我担着!” 谁不想过点有油水的日子啊! 既然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那大家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事情甚至不用三个主任插手,办公室主任罗雯就把事情办得妥妥的。 他们这一片紧邻区政府,算是全区的中心位置,办公楼招租的告示刚张贴出去两三天,就有好几人上门求租了。 罗雯挑来选去,选了一个办高考辅导班的私营老板。 二层楼总共有十三间办公室和会议室,以八千块的价格整体出租。 押一付三,先签一年的合同。 经合办一下子就进账三万二,这可比租宿舍划算多了! 全体成员都轰动了。 干了这么多年,他们终于能见到点油水了! “今年的中秋过节费是不是可以多发点呀?”胡青松很快就对这笔钱有了安排,“给大家每人发五百过节费怎么样?” 潘芝花本能地蹙眉。 单位里刚有点钱,就有人跳出来祸祸了。 “胡主任,你可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潘芝花不客气道,“咱们经合办三十多号人,每人发五百,就得拿出去将近两万块。三个月的租金一下子就没了。” 他们现在只有一栋小楼能收租,大手大脚地把这笔钱花完,可就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了。 胡青松被顶了,也不高兴道:“大家平时的日子过得清苦,过节的时候多发点福利怎么了?” 钱刚到手,两个副主任就险些呛呛起来。 狄思科赶紧说:“二位说的都有道理,要不这样吧,咱过节费先发三百,另外再采购一些水果月饼豆油之类的发给大家。头一次收房租,先让同志们一起开心开心,以后收上来的租金,咱再省着点花。” * 中秋福利的事便这样定了下来。 过节福利还没发,楼里就蠢蠢欲动了,经常有人去罗雯那边建言献策,办公室务必要采购一些大家用得上的东西啊。 狄思科的心思早就不在过节福利上了,他这段时间看了不少内部资料,天气好的时候还带着周健将一起出门调研。 希望能尽快给经合办挖掘几个靠谱的项目。 这天他去一家外企调研结束就直接下班回家了,刚进门就瞧见她家狄嘀嘀嗷嗷叫着扑了过来。 脑袋上还插了两根筷子。 “你这是什么造型啊?”狄思科伸手就想把那两根筷子拔了。 狄嘀嘀“嗷”一声就跑了,紧接着,弟弟戴着一顶红绒球毛线帽子追了过来。 口中喊着“大娘大娘!” 狄思科:“……” 你俩这是弄啥嘞? 狄思科望向笑岔气的媳妇,“他俩干嘛呢?” 于童被俩孩子逗得肚子痛,停了好半晌才说:“扮演白娘子和许仙呢!” “谁是许仙啊?” “你没看到后脑勺的红球球吗?咱儿子是许仙!” “……”狄思科啧道,“许仙为啥管白娘子叫大娘啊?” 不是该叫“娘子”吗? 闻言,于童又哈哈笑得停不下来。 狄思慧也抹着笑出的眼泪说:“那谁知道,哥,你赶紧问问狄嘀嗒!” 狄嘀嗒追“大娘”追得欢,根本停不下来。 被爸爸扯了帽子,拔了筷子,这俩多动症儿童才算是消停了。 跟妈妈和小姑挤在一起,等着看今晚最新一集的《新白娘子传奇》。 他俩从幼儿园放学后,日程安排还挺满的,先在自家看两集《聪明的一休》,再去杰克家一起看两集英文版的《蓝精灵》,回家后再陪着大人看白娘子。 比狄思科这个上班的还忙碌。 狄思科在他俩的脑袋上弹了两下说:“你俩总看电视,小心得近视!戴眼镜就不好看了!明天我休息,带你俩去乡下玩玩吧。” 听说能出去玩,双胞胎根本顾不上目的地是哪里,连忙点头答应。 狄思科又热情邀请媳妇和妹妹,“您二位也一起去吧?” “哥,你怎么突然要下乡?”狄思慧问。 “我现在不是去区里工作了嘛,除了工业商业,农业也是我们的业务范围。我打算抽空去乡下调研一下,顺便带你们兜兜风。” 狄思慧笑嘻嘻道:“明天不巧,我已经有约了,嫂子要带我去高尔夫球场见见世面。” 于童说:“之前投资的高尔夫球场建成了,最近在试营业,艾莉邀请我去看看。” “啊,那你把我也带上吧,明天我先不去乡下了。” 他还没去过高尔夫球场呢。 于童没什么诚意地抱歉:“不行啊,明天去的都是女同志,大家都不带家属,你还是去乡下调研吧。” “那你把咱狄嘀嘀带上吧,咱们一人带一个,让闺女去见见世面。” 狄思科帮狄谨言同志争取福利。 于童却半点不动摇:“家属里也包括孩子,明天就是成年女性的聚会,不带老公也不带孩子,懂了吧?” 懂了。 所以,被女同志们抛弃的爷仨,在次日大清早就开车下乡了,顺便还带上了“不让出门就作妖”的两只狗子。 狄思科的目的地是莲花乡,据说是全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一个乡,主要以蔬菜和瓜果为主。 乡里有个富户还很前卫地开了一个采摘园,城里人进了那个园子可以随便采摘,按斤称重。 因着带了孩子和狗,狄思科想去个有趣味性的地方,就选中了这个采摘园。 不过,他是第一次来莲花乡,对路况不熟悉,进岔路口的时候,好像选错了路。 比预计时间多跑了半个小时,愣是没找到那个采摘园。 “爸爸,我想尿尿!”俩孩子早上喝了一大碗牛奶,在车上挺了这么久已经是极限了。 狄思科怕他们尿到车上,赶紧将车停在了土路边,带他们去上厕所。 狄嘀嘀从没在荒郊野外方便过,提溜着短裤不肯就地解决。 被亲爹好说歹说,才在一棵大树后面解决了人生大事。 等着爷仨磨磨蹭蹭回到车上时,却发现胖大胖二不见了踪影。 狄思科:“……” 他下车的时候应该关门了呀,那俩狗子怎么出去的? 俩狗子要是走丢了,被人抓去吃狗肉就完蛋了! 爷仨也顾不上去采摘园了,先找狗吧! 他们在人迹罕至的土路上喊了大半天,狄嘀嘀喊得小嗓子都快破音了,才终于听见有个戴草帽的老爷子问:“你们是找狗的吗?” “大爷,您见到我家狗了?” “不知道是不是你家的狗,反正我在西瓜地里看到了两只黑白的长毛狗,正围着我家西瓜乱嗅呢!” 三人跟着大爷去了西瓜地,果然见到那两只不争气的狗子正围着一个西瓜乱转呢。 狄思科喊了几嗓子,他俩就是不肯动地方。 显见是不给吃瓜就不离开的。 狄思科无法,只好掏钱买了一个西瓜。 大爷摆摆手说:“一个西瓜不值钱,你们拿去吃吧!” 狄思科还是执意将钱塞了过去,借用大爷的刀把西瓜切了,喂给馋得直淌哈喇子的胖大胖二。 吃西瓜的工夫,狄思科跟大爷打听,“听说莲花乡有个采摘园,您知道怎么走吗?” “那还远着呢,你们得顺着这条路原路返回……”大爷详细讲解了行车路线,又问,“你们去采摘园干嘛的?买菜啊?” “差不多吧,想带孩子去菜地里见识见识,现在的孩子都没机会体验农村生活了。” “那采摘园没什么意思,我去看过,就是盖个塑料棚子,给每人发个筐子,东西太贵了,骗城里人的。” 狄思科笑道:“价格还行吧,跟城里菜市场的差不多。” “跟城里菜市场差不多还不贵啊?他种的那些东西,我家都有,”老头瞅瞅竖着耳朵听他说话的两个孩子,大方道,“你们要是想摘菜可以去我家的菜地摘,不收钱。” 车子阴差阳错开到这里,双方遇上就是缘分,狄思科便带着一长串累赘,跟去了大爷家的菜地。 “这么大一片都是您家的啊?” 大爷话里有点得意:“可不嘛,我儿子跟村里承包的。你们随便摘吧,反正吃不完也是烂在地里。” 狄思科跟大爷借了两个篮子,哄着孩子们去地里摘豆角。 他一边看着孩子,一边问:“您家地里有这么多菜,可以往城里的菜市场和副食品商店送啊,怎么会烂在地里?” 大爷将耳后夹着的烟卷儿拿下来,点燃说:“城里的菜都是集中供应的,像那菜市场和商店是跟一些乡镇签了订货协议的,就只从固定的几个乡买菜,我们乡没跟人家签上。” “咱们莲花乡在全区都算是物产丰富的,瓜果蔬菜的种类这么多,居然没签上供应合同?”狄思科面露惊讶。 大爷自家就是种菜的,对这些事也算门儿清,“咱莲花乡种的品种多,但也种的分散。收货的人不乐意往下面的村子里跑。” 狄思科问:“乡里就没想点办法卖菜吗?现在国家在搞’菜篮子工程‘,城市居民的副食品供应是大问题,莲花乡蔬菜瓜果的种植面积这么大,应该借着’菜篮子工程‘的东风,把菜卖到城里去呀!” “哈哈,咱这点面积算什么呀,您是没去十八里店乡看过,那才是真的大呢!人家那边规划的好,刚改革开放就开始种菜了。咱莲花乡虽然也一直种菜,但没人家专业,真是一步落后就步步落后呀!您去十八里店看看就知道了,那规模可不是一般的大。” 狄思科知道十八里店,报纸上经常报道,确实如大爷所说,发展蔬菜种植比较早,现在是全市五大副食品生产基地之一。 他在心里记下了十八里店,打算之后找时间去见识见识。 “那您家种这么多菜,总不能全都烂在地里吧?平时都卖给谁啊?” 大爷吸了口烟说:“有私营老板来村里拉菜,不过他们不给国营单位供货,只分销给街边的流动商贩。跟这些老板做生意有一点不好,就是爱压价,而且不稳定。这个月地里的菜大批长成了,他们又不来拉菜了!我儿子怕把菜烂在地里,已经去外地找销路了。” 大爷家的菜确实种得多,打眼一瞧,一片绿油油的。 狄思科带着两个孩子,在菜地里忙碌了大半天,摘了六大筐蔬菜和水果。 比照着采摘园的价格,给了大爷三百块钱。 大爷觉得钱给多了,又送了他们五个大西瓜和半筐子香瓜。 三人两犬返城时,车子里被塞得满满当当,狄思科顺路去大哥二哥家送了些刚摘的蔬菜。 也给老丈人丈母娘和于爷爷家各送了一份。 每去一家狄嘀嘀和狄嘀嗒都要不客气地上桌吃顿饭,即使不吃饭也得吃点零嘴,等他俩回到自家时,肚子被撑得跟西瓜似的。 狄思科这个临时监护人,又遭到了老妈和媳妇的白眼。 * 再次上班后,狄思科让人找了“菜篮子工程”的相关资料来研读。 他觉得经合办可以在这方面做做文章。 据他所知,市经委和区经委都没做过跟“菜篮子工程”有关的项目。 目前能与这个项目贴上边儿的只有各乡镇政府、农委,以及市商业局。 其他经济部门并没有系统地做过这个项目。 尽管买菜卖菜这点事似乎不是什么大项目,促进的也只是农户与各区商业单位的合作。 但这个项目有个很大的优点——国家对“菜篮子工程”非常重视,要求市长亲自挂帅,抓好市民的菜篮子。 经合办需要做一个有影响力的项目,扭转往日不作为的形象。 而这个由市长亲自挂帅的民生项目,没准儿会是个不错的切入点。 他正计划着去十八里店见见世面,却得到通知,区里又要开会,各单位的主要领导需要出席。 狄思科溜溜达达去开会了,开完会就想在午饭前去趟十八里店。 然而不等他出门,徐叔阳的秘书便把他喊了过去。 领导要找他谈话。 而且这次参与谈话的不只有徐叔阳,还有张副区长。 徐叔阳似乎挺忙的,见了他也没卖关子,直言道:“听说你们的一栋办公楼被出租给个人,用作补习学校了?” 狄思科很光棍地承认:“对啊,那栋楼的使用权归我们经合办,我看别的单位还有把传达室租给个人开小卖部呢,我们也就跟风出租了。” 张副区长说:“小卖部是在机关大院外面,不影响大家工作,你们那栋楼是在院儿里的,学生和老师在院儿里进进出出,影响大家的工作。” 狄思科疑惑问:“我们那栋楼刚租出去一个礼拜,前天才有零星几个学生来上课。要是打扰了其他单位工作,怎么没人上门来跟我说呢?不会是有人来区里告状了吧?” 徐叔阳故作严肃地点点头,“有人告到了张副区长这里。” “嗐,那我们可太冤枉了。这人谁啊?有什么事不能私下解决啊?闹到区里来,不是给领导添麻烦么!” 狄思科连忙解释说:“要说
相关推荐:
危险情人
切切(百合)
删除她gl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小人物(胖受)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他是斯文糙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