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表面姐妹[无限] > 第102章

第102章

经合办就更没戏了。” “那也未必,”潘芝花往隔壁邻居的方向指了指,“实在不行就找找他们。” 在座几人其实都在心里打过隔壁税务局的主意。 货运站货场那边常年存在偷税漏税的就地交易。 要是认真算起来,这其中既有货主钻税务空子的原因,也有货运站管理不力的责任。 只要让税务去查,必然一查一个准儿。 但是,他们不能只看脚下这方寸之间,还得把目光放长远。 农贸公司想跟人家合作,人家表示不同意,然后农贸公司就举报人家偷税漏税。 这事怎么想怎么不地道。 要是被对方听到了风声,别说合作了,不结个死仇都是他们走运! 市供销社那边未必不知道货场有偷税漏税的漏洞,但人家也没在这方面做文章呀! 狄思科不想跟人结仇,所以他去区里开会的时候,又找去了徐叔阳的办公室。 今天徐叔阳做了春节期间的工作安排,也给年后的工作做了规划,眼瞅着就要放假了,他心情还挺不错的。 “狄主任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呀!说说吧,又遇到什么事了?” 狄思科自己倒了杯茶,笑道:“我就是来问问,莲花乡附近那块地皮什么时候开始动工呀!农贸公司想在批发市场里设一个配送中心,市场不动工,我都不知道跟谁谈。” 提起那块地,徐叔阳不由蹙眉。 合同上要求半年内动工,但正月里不适合动工,估计得拖到年后再说了。 “咱们区里还真挺需要多建几个市场的。”狄思科一脸正经,“您刚才在会议上说,区里要为每个街道建设两处农贸市场,每万个居民就有一个商场的规划,只是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要是真的能实现,那可真是太便民了。就是这地皮太贵了呀!” “你有事就说事,”徐叔阳对他还算了解,见他拖拖拉拉说不到正题,直觉今天要说的事情不简单,“没事你就回去吧,把工作做扎实。” 狄思科摸摸鼻子,“也不算什么大事,我们偶然发现有人偷税漏税,就来向您实名举报了。” 徐叔阳:“……” 既然发现了,就直接去税务部门举报,你来跟我说什么? “这事真是说来话长,”狄思科不等对面询问,就主动说开了,“我们农贸公司最近打算跟咱们区里那个货运站合作,在货场附近修建一个农贸批发市场。” 徐叔阳凝神听着,没搭腔。 “您也知道,我们农贸公司的资金有限,区里的地皮不敢奢望,就只能另辟蹊径想别的办法。经过多方调研后,我们发现货运站货场那块的地皮非常合适。既有现成的外埠蔬果优势,地皮又是铁路部门的。双方合作的话,铁路出地皮,咱们负责建设资金,这不是双赢嘛。” 徐叔阳也暗赞这个想法挺妙。 省了区里的地皮,还能多得一个批发市场。 这买卖真不错。 “铁路那边是什么态度?” “我们派人上门去谈过一次就没有下文了,而且去年供销社也想在这里建批发市场,听说被他们拒绝了。” 徐叔阳稍一琢磨就明白人家不想合作的原因。 “你们打算怎么办?” “我们当然是想尽力争取的,往铁路那边跑了好几趟。没见到负责人,倒是发现了货运站货场存在巨大偷税漏税的漏洞。” 而后狄思科就绘声绘色地为徐叔阳介绍了那些货主是怎么分销蔬果,如何偷税漏税的。 “我们是国营单位,依法纳税人人有责的道理我们都懂,遇到这种偷税漏税的行为,肯定要举报给税务部门啊。但我们农贸公司还想跟铁路合作呢,这要是真的举报了,以后还怎么一起玩耍呀!” “万一被别人钻了空子,取代咱们跟货运站合作建了批发市场,那我们可太冤了。所以,我左思右想,还是跟您说一声吧。” 狄思科觉得,供销社办不成的事,经合办未必办不成。 虽然大家都是事业单位,而且人家比经合办的规模大了不知多少倍,但他会告状啊! 他自嘲地想,告状精什么的,兴许是家族遗传的,不能全怪在狄嘀嘀这个孩子身上。 徐叔阳要笑不笑地望着他,狄思科则一脸坦荡地回望过去。 双方的视线在半空中交汇了好几秒。 两人共事了七八年,以他们对彼此的了解,其他的话已经不需要多说了。 徐叔阳手中转动着钢笔,权衡了许久。 狄思科的一杯茶都快喝完了,才终于听到他说,“你们的举报我收到了,这件事区里还得商量商量,你先回去工作吧。” 狄思科点点头,跟领导道了别,就真的回去工作了。 他以为这么大的事,肯定要等到年后才能有眉目。 结果时间只过了两天,他就听说,好几个区的税务部门都向上反应,各区境内的汽车站和货运站都是偷税漏税的高发区。 汽车站的问题已经严查了,但货运站仍没有得到重视。 市税务局要求各区税务人员严查货运站的偷税漏税情况。 狄思科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目送邻居的执法人员将车开出大院,不禁在心里感叹,老江湖出手果然不一般呀! 他还有得学呢! * 严查税务问题只是第一步,与货运站的合作还得继续磨。 但是狄思科心里还挺放松的,对货运站来说,联合税务部门建一个正规的批发市场,能有效缓解偷税漏税的问题。 他们也不用三天两头被税务的同志找上门了。 狄思科哼着歌回家时,狄嘀嘀和狄嘀嗒正搂在一起,在客厅里转圈圈。 为了让他们有施展的空间,客厅里的家具都离开了原本的位置,在中间空出了一大片空地。 华尔兹对小朋友来说并不轻松,既要保持自己的平衡和姿势,又要跟舞伴协调一致,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他家双胞胎才四周岁,刚开始跳舞的时候,因为相互踩脚的问题,姐弟俩差点绝交。 练习了几天以后,凭着双胞胎之间的默契,终于不踩脚了,但狄思科一看到他俩抱在一起转圈圈,就忍不住想笑。 孩子们贴过秋膘以后有点圆润了,冬天的衣服也厚实,抱着转圈圈的时候,两个小肚子都是顶在一起的。 “爸爸,你笑什么呢?”狄嘀嗒眼尖地发现他爹又在偷笑。 “没笑什么,”狄思科坐到沙发扶手上,给他俩鼓鼓掌,“我这是欣慰的笑容,你俩跳得太好了。” 四哥今天不用在学生宿舍值班,特意回家来吃饭,已经围观他俩跳了好几曲,也由衷地感叹:“你俩确实跳得挺好,都没踩过脚!四伯以前学跳交谊舞的时候,还经常踩舞伴的脚呢!” 狄嘀嘀和狄嘀嗒跳得小脸红扑扑的,被表扬以后更是不得了,当即就表示在给四伯跳一段。 狄思科赶紧拦下他俩说:“今天跳得差不多了,先歇会儿吧。” 狄嘀嘀喘着粗气,“我还不累呢,爸爸,你跟我跳一会儿吧!” 狄思科婉拒:“爸爸饿了,现在没力气。” 他才不带着小不点跳舞呢,为了迁就这个小矮子,他得蹲着跳,简直就是受刑。 于童用毛巾给两人擦了脸,“今天暂时跳到这,晚上我再给你们调整一下动作。一会儿咱们先挑两套礼服。” 她原本不打算给孩子准备太贵的礼服,毕竟这种礼服只能穿一次,又只适合在舞会上穿,平时基本没机会上身。 可是,她去商场转了几天,便宜的礼服都丑得没眼看,她能看得上的都是奢侈品牌。 小孩子的一件裙子,比她本人的衣裳还贵。 于童想着这是孩子第一次参加舞会,还挺有纪念意义的,干脆出一次血,给她最好的吧。 于是,不差钱的于总就大手一挥,把自己相中的四条裙子全拿下了。 至于小男孩的礼服,款式都差不多,买一套中规中矩的即可。 两个孩子闹闹哄哄地换衣裳,狄思科则望向郭美凤说:“妈,您的裙子和舞伴选好了吗?打算带哪个大爷出席宫廷舞会啊?” “……”郭美凤白他一眼,“当着孩子的面,能不能有点正行?” “您要是定下了大爷,得赶紧跟人家说呀,选礼服,练习跳舞,都需要准备时间!” “我哪个大爷也不选!”郭美凤宣布,“我不打算参加那个舞会了,让老四找个舞伴去吧!” 四哥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我可不去,我跳舞不行,还踩人家脚呢!” “踩脚怕什么?我会跳,这两天我陪你突击练习一下,或者你自己找个舞伴练习去。” 郭美凤虽然也挺向往去宫廷舞会见世面的,但家里还有个儿子没解决终身大事呢。 既然有这个机会,还是让老四去吧。 老三已经在去年年底完婚了。 现在家里只有老四和小六没着落。 但小六是有对象的,而老四这个混球儿,已经快三十了,竟然连个对象都没有! 他跟老三的情况还不一样,老三一直不结婚,但女朋友没断过,至少是知道自己找对象的。 郭美凤这几年给老四这个书呆子介绍过好几个对象。 甚至还赶时髦,去过市总工会开办的电脑红娘服务中心,也去过市妇联的婚姻介绍所。 给他介绍过好几个好姑娘,这小子愣是一个也没能处下来。 郭美凤寻思,他家老四是个大学生,又在清华上班,可能是眼光太高,看不上护士、售货员和图书管理员之类的。 能去参加维也纳宫廷舞会的女同志,条件应该都挺不错的,万一老四能在那边跟人看对眼,那缘分不就来了嘛! 郭美凤越想越觉得在理,拍板道:“这邀请函就给你了,你能带着舞伴入场最好,找不到舞伴,就去舞会上找,要是能找个对象就更好了!” 四哥从没参加过这种舞会,光是想想就开始犯怵了。 他局促地摆手说:“妈,还是您自己去吧。我真不行,再说,人家舞会上的舞伴都是固定的,怎么可能让我找到对象呀!” “四伯,在舞会上肯定能找到对象,”狄嘀嘀插话,“王子就是在舞会上找到的灰姑娘,你肯定也能找到。” 四哥笑骂:“你一个小屁孩,知道什么是找对象吗?” 但心里还挺感动的,在侄女心里,他这个四伯也是王子呢! 狄嘀嗒靠在旁边啃苹果,含糊不清地声援姐姐,“四伯,你去参加舞会吧,肯定会找到王子的!” 第154章 今年春节是北京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后的第一个春节。 为了让春节保持往年的热闹红火, 各区和街道办简直花样百出。 不但准备了几十场慰问演出,还将电影院、歌舞厅、台球厅等娱乐场所,在除夕夜全部对公众开放了。 老狄家所在的胡同, 被居委会要求在春节期间统一挂上红灯笼, 增加节日气氛。 接收到挂灯笼的指令后, 狄思科从媳妇那里要了五百块采购费,又从老妈那里弄来了五百块活动经费, 带着两个孩子去批发市场, 批了一百个红灯笼回来。 望着满地的灯笼,郭美凤纳闷地问:“你想在家卖灯笼啊?多少钱一个?” 狄思科把灯笼的包装拆开,摇头说,“不是,都是咱家自己用的。” “……”郭美凤疑惑, “居委会只要求在门口挂两个,你不会打算把咱家外墙都挂满吧?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元宵灯会呢。” “不是您自己说的嘛,市里不让放烟花爆竹了,就得自己想办法搞出点节日气氛。”狄思科将最大的两个红灯笼递给儿子, “我这不就想出办法了嘛, 咱家多挂点红灯笼,明年肯定红红火火。” 郭美凤是老狄家的迷信头子, 自打得到居委会不许放鞭炮的通知后,心里总觉得不得劲儿,三不五时就要念叨几句。 老太太讲究,狄思科怕她闹出心病来,就打算把自家的前后院都挂满红灯笼。 为了炒热过年气氛, 他带着两个孩子,在院儿里忙活了一下午, 天擦黑的时候,家里的廊檐树桠下终于挂好了一盏盏红灯笼。 开关被按下的那一刻,整个院子都蒙上了一层暖橘色的光晕。 郭美凤背着手在前后院来回巡视,还别说,在院子里挂上红灯笼以后,心情立马就不一样了。 整条胡同里,数他们老狄家最亮堂! “妈,怎么样?我这招不错吧?” 狄嘀嘀和狄嘀嗒也指着其中的几个灯笼表示,这些是他们的杰作。 “不错不错,”郭美凤满意点头,“跟以前的大户人家似的,我小时候进城,看到大户人家的廊檐下,都要挂一排红灯笼,就跟《大红灯笼高高挂》那个电影里演的一模一样。” 她在院子里转了几圈,总觉得有什么事似乎被忽略了。 直到于童从外面搬了两盆金桔树回来,郭美凤才“哎呀”了一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院儿冲。 “妈,您慢着点啊,刚下了雪,路上还滑呢!”于童高声提醒。 郭美凤哪顾得上这些,噌噌几步就跑到了电表箱跟前,发现电表尾数跳动的速度比她的心跳还快,不由心疼地喊道:“老五,你个混球儿,赶紧把灯笼的开关按下来!咱家电表跑得跟飞毛腿似的!” 她这一声过于嘹亮,被左邻右里听得清清楚楚。 隔壁刘大妈在自家院子里高声回:“郭老师,别关呀!这些红灯笼多喜庆呀!您家点了灯笼,我们这边都不用开灯了!” 郭美凤不好意思说她心疼电费,义正言辞道:“咱这一片儿的电线都老化了,我们家点这么多灯笼,万一跳闸怎么办!还是关了吧,别给大家添麻烦。” 她这话也算在理,刘大妈便不再劝,由着隔壁把灯笼关了。 狄思科嘲笑老妈,“您可真是的,这么多灯笼都买了,还差那点电费呀!过年才能点几天啊,您就不能大方点!您不是说了嘛,大户人家都挂灯笼。” “不行不行,”郭美凤挥挥手说,“大户人家可真不是那么好当的!再说,大户人家也没有挂一百个灯笼的,太浪费了!” “我只挂了五十多个,剩下的一半,打算送去我老丈人那边,让他也跟着红火红火。” 郭美凤想说,要不你摘几个灯笼下来,多给老丈人送一些,但想了想还是说:“等到年三十的时候再点吧,平时都不许点!” 以往从除夕开始,就满城飞花,鞭炮的响声不绝于耳,能一直热闹到元宵。 但今年的胡同里格外安静,郭美凤这回不心疼电费了,主动要求将前后院的灯笼都点上。 全家人吃过年夜饭以后,按照惯例,支桌打麻将看春晚。 偶尔听到附近有人违规放鞭炮了,郭美凤和几个孩子就要跑到窗边张望半晌。 “妈,您想放鞭炮啊?”二哥一边码牌一边问。 “我不想。”郭美凤嘴硬地回了一句,“咱得响应市里的号召,说不放就不放。” 二哥乐呵呵道:“我后备箱里装了好多烟花爆竹呢,您不想放就算了。” “你小子可别给我搞事啊!万一被抓住可是要罚款的!” 二哥瞄一眼挂钟说:“您要是不嫌麻烦,咱现在就到姥姥家去,市里的八个区不让放,但姥姥家那边随便放。” “为了这么点鞭炮,还要出城啊?” 狄思科打了一张五万,举手说:“我的后备箱里也装满了,咱家准备的烟花不算少,出一趟城不亏。” “那我给你们大舅打个电话吧?” “不用打了,大舅那边已经给您收拾好了房间,您跟孩子赶紧穿衣裳吧。” 于是,在除夕夜里,为了听个鞭炮的动静,郭美凤拖家带口地回了娘家。 而且一住就住到了年初五,要不是初五下午还要去参加维也纳宫廷舞会,她甚至打算整个寒假都住在娘家了。 她上一次在爹妈身边住这么久,还是老五出生,她在娘家坐月子的那年呢。 * 北京维也纳宫廷舞会,是在东郊的华润饭店举行的。 宴会厅里衣香鬓影,灯火通明。 四哥没能找到跟他一起出席舞会的舞伴,为了不浪费这个舞伴的名额,他还是将郭美凤带去了舞会。 其他男士的臂弯里,都挎着自己的老婆或女朋友,只有他,挎着自己老妈。 甫一进入舞会,郭美凤就放开了他的臂弯,鼓励道:“老四,你给我抬头挺胸精神点!你今天的任务就是找对象,看到单身女同志,你就主动上去邀请人家跳舞,能来这里的女同志都非常优秀,随便哪个都很不错。” 大家都是来舞会上跳舞的,只有四哥被老妈安排了相亲的任务,心理压力大到他险些顺拐。 狄嘀嘀和狄嘀嗒按照奶奶的叮嘱,一起喊:“四伯加油找白雪公主!” 四哥被侄子侄女喊得面上一囧,不想在家人眼皮子底下找对象,趁着官方代表上台讲话的工夫,他在人群里左穿右插,不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 今天这场舞会邀请了将近六百人,加上施特劳斯节日乐团的成员们和工作人员,整个会场里有近八百人。 在这种环境里找人的难度很高,跟人社交聊天的难度也很高。 所以,狄思科今天并没定下社交目标,只要能陪媳妇玩好,再把自家这两个崽看好就算完成了任务。 今天的开场舞曲是《春之声圆舞曲》,狄思科伸出手,邀请于童跟大家一起跳这支开场舞。 于童将手搭过去,又迟疑地望向孩子,“留他俩自己在这里能行么?” 她婆婆刚一落单,就被一位年纪相仿的老同志邀请去跳舞了。 他们这对父母要是也去跳舞,那孩子怎么办? “大人有大人的圈子,小孩有小孩的圈子,”狄思科拉着闺女儿子的手,将他们送去小朋友队伍里,交代道,“一会儿音乐响起,你们就像在家练习的一样,跟着大家一起跳舞。狄嘀嗒,你跟着姐姐,别乱跑啊。” 狄嘀嗒板着小脸,一脸严肃地点头,一只手死死牵住姐姐的。 姐弟俩彼此牵着手,像两只战战兢兢适应新环境的幼鸟。 这种活动的安保等级不低,因着有很多外宾出席活动,会场里不但有饭店保安,还在外围安排了不少便衣。 家长们倒是不用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 乐团的乐手们准备就绪,悠扬的圆舞曲在阔朗的宴会厅中盘旋,狄思科和于童这对心大的父母,手牵着手率先进入了舞池。 “你今天打扮得这么漂亮,不跳开场舞实在太可惜了。”狄思科拥着媳妇说,“于总堪称全场最佳!” “算你有眼光!” 于童对自己今天的打扮也挺满意。 她这条裙子的上半身是香槟色,大裙摆是渐变粉的,腰身以下还缀着一层淡粉色羽毛。 这种颜色和面料的束腰裙对身材要求极高,腰间稍有一丝赘肉就会被人看得清清楚楚。 所以,为了呈现出最完美的效果,整个春节期间,于童的饮食都非常克制,绝对是全家体重最稳定的。 “自从我的毕业舞会结束以后,咱俩就没再参加过什么正式舞会吧?”狄思科问。 他俩偶尔会在自家房间或院子里即兴跳一曲,但已经很久没有盛装出席舞会了。 于童脚下舞步灵活,仔细想了想说:“嗯,时间一晃竟然已经有六七年了!” “看来以后得多参加舞会呀!”狄思科反思道,“否则你这些漂亮衣裳都没有用武之地!” 他媳妇买东西往往是不做选择的,喜欢的就都要。她身上这条裙子去年就买了,只是没机会穿,一直在家里压箱底。 会场里有上百个漂亮的大裙摆在同时旋转,场面相当壮观。 开场舞结束后,乐团指挥向大家鞠躬致意,很快就开始了第二曲。 从这支曲子开始,大家就可以互换舞伴了。 有一位中年外籍男士,询问于童是否可以邀请她跳舞。 于童不介意跟其他人跳舞,但她刚才向小朋友区眺望时,恍惚间发现跟儿子一起跳舞的女孩,好像不是她家狄嘀嘀。 她心里不太放心两个娃,客气地婉拒了对方地邀请,就拉着二狗子去找孩子了。 与他们有相同选择的家长还有不少,开场舞结束后,小朋友区的外围等候了很多家长。 于童的视线随意一扫,便找到了站在舞池边边的自家闺女。 狄嘀嘀今天穿着一条蓝色的蓬蓬裙。 因着灰姑娘参加舞会时穿得就是蓝色礼服,所以她跟舞池里的好几个小姑娘撞衫了。 小朋友的品味都很相似。 但狄嘀嘀的头上还戴了一顶钻石的王冠头饰,让他们很轻易地找到了自家孩子。 “跟咱闺女站在一起的不是狄嘀嗒吧?”狄思科望着前排的两个背影,“瞧着比咱家狄嘀嗒矮不少呢。” “不是,”于童向舞池的方向点点下巴,“咱儿子在那边呢。” “嘿,这是闹得哪一出呀?” 两人暂时没去管在舞池里的儿子,先穿过人群,来到了狄嘀嘀身边。 狄嘀嘀像是怕小男孩哭闹,板着小脸将一块蛋糕塞进对方嘴里,然后又抻着脖子向舞池里张望,一眨不眨地盯着她弟弟。 “闺女,你怎么自己站在这里呢,这个小朋友是谁啊?” 狄嘀嘀总算是见到了能给她做主的人,急急地说:“爸爸,刚才有个小姐姐把我弟弟绑架啦!她非要跟我交换弟弟,但她弟弟太小了,根本就不会跳舞,差点就被人撞倒了,还是我把他抱出来的呢!” 于童蹲下身,在女儿的小脸蛋上亲了亲,安抚道:“狄嘀嘀这么棒啊!居然学会保护更小的小朋友啦?” 狄嘀嘀有点嫌弃地说:“还行吧,他跟小班的那些小屁孩差不多。” 狄思科听着一个小屁孩管另一个孩子叫小屁孩,竟有一种莫名的喜感。 他抱起那个混血儿长相的小男孩问:“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 见对方没反应,他又换上英文问了一遍。 结果那孩子用法语回了句,“我听不懂。” 狄思科便又换成法语问,“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Nico,三岁。” 狄思科心想,小孩子的鄙视链真简单啊,狄嘀嘀只比人家大一岁,就嫌弃人家是小屁孩了。 “那你姐姐几岁啦?” Nico伸出一只手掌,表示他姐姐五岁了。 狄思科还是头一回跟这么小的外国小孩说话,抱着他一问一答说了好几个来回。 第三支舞曲结束后,狄嘀嗒总算摆脱了那个大高个儿小姐姐,跑到舞池边牵起了自己姐姐的手,还跟父母控诉,“那个小姐姐非要跟我一起跳舞!” 而且还一连跳了两支舞。 “人家喜欢跟你一起玩才找你跳舞的!”狄思科在儿子的杨梅头上撸了一把说,“行了,别噘嘴了,陪你姐姐跳舞去!” 狄嘀嗒的个子比那五岁的小姑娘矮一点,其实两人一起跳舞也不太合适。 但是,除了Nico,狄嘀嘀和狄嘀嗒算是舞池里年纪最小的小朋友,那小姑娘搞不定大孩子,当然就向小孩子下手了。 狄嘀嗒已经跳累了,不想再进舞池,摇头说:“我想吃好吃的。” 狄嘀嘀也看着长条桌上的蛋糕眼馋,附和道:“我也要吃好吃的。” 两个孩子被爸爸带去挑选美食,再回来时,于童身边已经坐好了Nico和他姐姐Lisa。 Lisa的英文还不错,对狄嘀嘀直白夸奖:“你弟弟比我弟弟好一点,我弟弟太小了。” 狄嘀嘀理所当然地点头,“当然了,我弟弟跟我一样。” Lisa羡慕地望向她头上那只闪亮亮的发卡,继续夸:“你的皇冠也比我的好看。” 狄嘀嘀被奉承了,暂时放下了被抢弟弟的不快,礼尚往来地回了句,“你的发卡也很好看。” Lisa大方地拿下自己的蝴蝶发卡,“咱们可以交换着戴。” 狄嘀嘀回头向妈妈寻求意见,可以换吗? 她记得妈妈说过,这个小王冠发卡是爷爷送的,很贵。 于童笑道:“看你自己的心意吧。” “那我只能借给你戴十分钟,”狄嘀嘀也摘下自己的小王冠,“这是我爷爷送给我的,我不能跟你交换。” 两个孩子很高兴地互换了发卡,被抢弟弟的龃龉转眼就忘,四个小朋友排排坐,分享起了宴会上的小点心。 宋珍妮在舞池里找了好几遍,愣是没找到自家的两个宝宝,穿过熙攘的人群,在舞池外围找了好久,才在餐桌前发现了唇边沾满奶油的Nico。 有个陌生小男孩,正有点嫌弃地给Nico擦嘴。 不过,宋珍妮暂时没空管儿子,她望见女儿头上的那顶皇冠后,就脸色一变问:“Lisa,你头上的王冠是哪里来的?赶紧还回去!” 她没看错的话,这王冠上的钻石可全是真的! Lisa还没戴够,不太想还。 但狄嘀嘀已经抬起手腕,在她昨晚刚画好的蓝色腕表上瞄了一眼说,“已经十分钟了,咱们得换回来啦!” 闻言,Lisa这回倒是挺痛快,将王冠从头上摘下来,换回了自己的蝴蝶发卡。 宋珍妮带着歉意道:“多谢你们帮我照顾孩子。” 于童笑了笑说:“宋老师客气了,坐下休息一会儿吧。” “你认识我?”宋珍妮挑眉。 “我看过您的《雨雾》,内页有您的相片。” 宋珍妮是港岛的女作家,她的书在港岛本地没什么热度,但是在宝岛却非常火爆,其中一部作品还被拍成了电视剧。 被好多媒体誉为琼阿姨的接班人。 内地的出版社最近也出了她的作品集,杜金金是言情小说的忠实爱好者,读过以后就把这本书推荐给了于童。 于童难得将一本言情小说从头到尾看完,当然会关注一下小说作者,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在舞会上跟作者见面。 这感觉还挺奇妙的。 宋珍妮来内地大半年,头一回被读者认出来,也感觉挺奇妙的。 她接过于童的名片,发现对方是文化公司的老板后,心里反而释然了。她就说嘛,自己应该还没火到能被读者一眼认出的程度。 两个妈妈简单交流了几句,而另一边的狄思科也将怀里的Nico递给了他亲爹。 Nico和他爹长得几乎一模一样,都长着一双蓝眼睛,不用对方多做解释,就知道这是爷俩。 舞会本来就是社交场,两人相互交换了名片。狄思科法语流利,跟对方交流起来没障碍,听说对方是一家咖啡公司在内地的副总裁,他很快就反应过来,问:“最近有几家大超市里新上架了一种炼乳,就是贵公司生产的吧?” “对,那是我们的新业务,之前我们都在广州和上海活动,去年底才将北京定为公司在内地的总部。” 狄思科对咖啡和炼乳有点兴趣,他让孩子们去舞池里好好玩,自己则跟这位马修先生聊了起来。 * 在年初五的这场宫廷舞会上,玩得最开心的是郭美凤和两个孩子。 郭美凤是单身贵族,因为拍了电视剧和电影也算有了些名气,来邀请她跳舞的中外老头能排成排。 郭美凤左右逢源,来者不拒,跟每位先生都能客气地跳上一曲。 比年轻人还潇洒。 舞会结束后,人家接到了来自三位男士的晚饭邀约。 狄思科问:“妈,您要去跟大爷们吃饭吗?” “吃什么吃!我差那一口饭吗?想吃什么不会让儿子带我去啊?”郭美凤将高跟鞋收起来,“大家就是舞会上的临时舞伴,跳完舞就古德白,回归日常生活了。跟半生不熟的老头子一起吃饭,那不是难为我自己吗?” 狄嘀嗒认真点评道:“奶奶是灰姑娘。穿上水晶鞋就是公主,脱了水晶鞋就是奶奶。” 郭美凤被孙子逗得直乐,抱着他揉搓了好半晌。 郭美凤和孩子们的假期还在继续,于童参加完舞会,又带着奶奶去听了施特劳斯乐团的音乐会。 而狄思科的春节假期彻底结束,要回单位上班了。 税务局这阵子一直挺忙,过年之前派执法大队到货运站去了两次。 开年之后,执法人员又连续去货场抓了几个典型。 狄思科觉得,再来几次,他就可以主动上门找铁路的同志谈谈了。 然而,不等他有所行动,市里的另一个通知,却打乱了他的计划。 农业部和市里要联合举办“全国菜篮子工程成果观摩及交易会”。 观摩会的地点就在北京。 届时会对全国各市菜篮子工程的成果进行展示和观摩,还会评出一二三等奖。 经合办和星火农贸服务公司,率先在市里建立了配送服务中心,现在不但为团体配送副食品,还开发了一部分个人配送业务。 市菜篮子工程办公室的同志认为,这个配送服务比较新颖,可以算是首都菜篮子工程的一项特色服务。 所以,在进行成果展示时,可以将星火农贸服务公司的这个项目也加进去。 市里刚为这次成果观摩会组建了筹备领导小组,通知下到区里,狄思科这个经合办主任兼公司总经理,摇身一变,成了筹备领导小组的成员。 接到通知后,要立即去市里报道。 这事对经合办来说,算是一个荣誉,说明他们的工作被上层领导看到了,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 但换一个角度想,让狄思科去市里,那就是做白工啊。 尤其还赶在了要跟铁路合作的这个节骨眼上。 潘芝花担心道:“要不跟市里商量一下,咱们这边有重要工作,你过一阵子再去?” “没关系,我不在的这段时间,由你跟车务段那边谈,有什么问题,咱们及时电话沟通。既然市里这么重视咱们的配送服务,还给我弄到领导小组里去了,没准儿能给咱们一些资金支援呢。” 狄思科心想,这次就当去市里化缘了,即使弄不到钱,也得带点政策或项目扶持什么的回来。 总不能真的让他去做白工吧? 第155章 接到通知的第二天, 狄思科就去市里报到了。 全国菜篮子工程成果观摩及交易会,是开年后的第一个大型活动。 北京既是东道主,又是参赛选手, 市领导对这次观摩会引起了十二分的重视。 狄思科抵达指定办公室报到时, 里面已经坐了十来个人。 打眼一瞧, 一半都是熟面孔,都是之前在市里开会时见过的。 狄思科主动与距离门口最近, 半倚着办公桌的中年男人握手, “毕总,您也被领导光荣召唤了?同喜同喜啊!” 毕卫东是蔬菜公司的副总经理,狄思科不清楚对方在单位里具体负责什么业务,但每次来市里参加关于菜篮子工程的会议,都能碰见对方。 而且这位毕副总为人幽默又八面玲珑, 在市里的人缘非常不错。 毕卫东握着他的手使劲晃了晃,哈哈笑道:“能参与这么大的活动,当然光荣呀,我今早刚接到通知就赶来了!” 他在心中暗赞这小狄主任会说话。 刚进门就一脸喜气地给这次借调定了调子, 能被市里借调, 光荣呀! 事实上,被选入领导小组的这些人, 基本都是各单位的主要领导,各自单位里都有一大摊子事要处理。 被弄来市里协助准备观摩会,还真算不上好差事。 若是以往,从总经办里挑个人,专门负责与市里对接就算支持工作了。 可是, 这次活动的规格比较高,由市长亲自担任组长, 被点将的各单位自然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更何况,既然是成果观摩会,就会有一个主展位,最主要的成果会作为本市的门面,摆在展位最显眼的位置。 蔬菜公司作为全市最大的蔬果流通企业,当然要争取上主展位的机会。 狄思科来得不早不晚,进门后与供销社、农业食品公司和市牛奶公司的领导打了招呼,剩余的几位他有些眼生。 据毕卫东介绍,都是各大研究所的代表。 筹备小组的主要领导还没来,大家在办公室里嘻嘻哈哈地聊着天。 有人还说,要跟领导提个建议,应该给组员发点食堂饭票,算是干活福利。 之后又陆续来了五六个筹备组成员,大家相互引荐说笑着,办公室里的气氛相当轻松,不知道的还以为今天是来开茶话会的。 就在大家越聊越火热之际,有人在办公室的门上敲了敲,走进来笑道:“咱们筹备小组的氛围很好嘛,接下来的一个多月要

相关推荐: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在爱里的人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综影视]寒江雪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Black Hole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删除她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