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给我留些名字,我可以给你发赏钱,这是第一步的好处,第二步好处你自然也能想到,金县尉他们都是本地人,江南这边读过书的人也还算多,他们都有很多亲戚,你一个外乡人最好还是给自己拉拔一些帮手,这里外乡人本来就少,从临城县出省也有些远,所以我给你留了最多的时间。” 身为读书人,总有些风骨,于县令没有殉城已经是千夫所指,无颜再见故人了,要他再写一张单子出来,将生平亲友全都陷入其中,这是何等的罪孽! 这样的底线原本不容跨越,即便是以死相挟也休想于县令能够答应,但谢双瑶很会说话,把他和金县尉,本乡人和外乡人对立起来,由不得于县令心头就是一动:若在以往,清浊分明,他是进士官,永远比捐官清贵,双方走的是两条路,根本无从争起,所以也就和和气气。但现在他们都陷在买活军里,谢双瑶哪讲什么清浊、进士捐官的规矩,金县尉等人对他的尊重也就逐渐浮于表面…… 但换句话说,他们依然都是临城县的盘子,在彬山、云山县那两处面前又是一家人。 已经完全进入政坛思维模式的于县令苦笑一声,拱手道,“容在下斟酌几日。” “你没有推脱说记忆力不好,这点很不错,给你五十文赏钱,在我这里说话要直接一点,我要想的事情很多,不喜欢再琢磨人心。” 小吴低头记账,稍后和于县令要结算的。谢双瑶也不是非常着急,“你还有点时间的,毕竟你是两县唯一一个进士,目前这是你极大的优势。” 卤鸡架吃尽了,生炒小公鸡也不知不觉吃光了,鸡肉嫩得很,也加了一点茱萸,辣辣的非常惹味,九寸的盘子盛得冒尖,四个人都向它下筷子,谢二哥食量大,不言不语吃了半盘子,酱爆鸡杂剩了一些,虽然加了料酒、茱萸,还是有些腥味,谢双瑶吃两筷子就不吃了,“以后鸡杂还是卤着吃。” 那碗水鸭汤被端下去,下了四碗米粉上来,汤里飘着青菜、鸭血,还有几片干海带,于县令很诧异——干海带在这些年是很珍贵的海物。 但煮鸭子的确鲜美,鸭骚味被海味的咸鲜化解,鸭血嫩滑,米粉非常入味,鲜得人眉头跳动,随米粉还端上来一小碗醋,是北方的陈醋,加两调羹在汤里,画龙点睛。于县令把碗里汤都喝尽了,几乎有些脸红,但很快想起来这是在买活军,买活军不喜欢浪费粮食,便又心安理得起来。 “怎么说也要等一年后才好和云山县做生意吧?”吃完米粉,告辞前于县令想问得更清楚一点,路一通,本地人的亲戚就要来做生意了,这也决定了他上交名单的最后时限。“从彬山过来五十多里,这样的路,修一年是快的?” 谢双瑶大笑,“要这么久?” 她让于县令明天和她一起去城外,“让你看看我们买活军是怎么修路的。” ◎作者有话说: 更新了,大家久等了,一会给大家送上一章的红包~ 大家想必也看出来了,这篇文很多当地人视角的日常,因为这就是我看基建文特别看不够的点,我喜欢看土著因为新事物产生的变化 所以本文会有大量这方面的内容,当然六姐的金手指什么的后面陆续也都会带到的,稍安勿躁不着急哈,想看加更可以多评论多灌营养液啥的~么么大家! 蒜泥白肉 天还没亮,城墙外就响起猪叫声,天色蒙亮的时候香味就传过来了,是煮肉的味道,城里一个多月没闻见肉味,大家嗅觉都敏锐,于太太推推丈夫,“老爷,该起了——昨天谢姑娘说的是有肉卖?” 于县令昨天吃得饱,也吃到了肉,对猪肉香味没那样敏感,打着呵欠坐起来,“是有,让人早些去,割二两,问着价钱,若贵就少买些。” 好歹也当过县令,家底还是有一点,但日后前途未明,钱不能随意花销,于太太很懂事,叹了口气,“晓得的。” 又有些惆怅,“家里还预备了给顺儿定亲的十几两,如今也花不上了。等顺儿能定亲的时候,谁知道我们是什么样子!” 于康顺是于县令次子,长子已在十年前定亲,但未婚妻一家宦游至北,这些年来也早断了音信,这就是提前太早定亲在乱世的坏处,不过于大少爷今年也才二十岁,还有五年宽限,于县令也就不想这么多,呵斥太太,“临城县是少了你的吃的还是少了你的穿的?前年江省大闹,连藩王家的孙子都杀了一个,你是想到桥县去做县令?
相关推荐:
深宵(1V1 H)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红豆
篮坛大亨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婚里婚外
树深时见鹿
旺夫
娇软美人重生后被四个哥哥团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