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是查看地里是否有积水。若有积水,就要挖沟排涝。 果然大豆苗都被淹了。 知青们由于几乎没有啥损失,依旧恢复了每日规律劳作生活。 ------ 江州,舒家 “磊哥,你说我们要不要一起去医院看看?”深夜,孙爱莲颓丧地靠坐在床上和舒磊嘟囔。 “也行吧。要是你有问题,咱怎么办?”祝磊问。 孙爱莲白了舒磊一眼,“你想怎么办?给我医啊!那你说要是你有问题呢?怎么办?” 舒磊不屑:“我怎么会有问题,我又不是没弄过你。” “你个死鬼!” ...... 隔壁舒国华和孟继红屋里,显然是听到了两人说话声,却谁也没说话,各自翻身背对背闭上了眼睛。 别说隔壁老大家两口子了,就连舒国华夫妻俩都已经有一两个月没同房了,两人也不知问题在哪,终究没像老大夫妻那般可以肆无忌惮的去医院检查。 至于舒磬这个二儿子,自离开后,就再没被舒家人提起过。 ——&—— 转眼,徐进端来到海岛已经有一年了,这一年来,随着台风过而不入次数越来越多,知青们只要有空,都会打理自己的屋子。也因此知青点原本破破烂烂的竹屋,如今渐渐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小院。 下雨再也不愁漏雨,更不愁除了臭烘烘的海鱼没蔬菜吃了。 也因着没人管理,知青们三三两两都养了小鸡。 最少的一人养了两只,最多的一人养了四只。 村里不管,更不会弄啥报备知青办的事。 总之,主打一个自生自灭、自由发挥。 反正你们在这可以吃、可以喝、可以换,但绝不能浪费、不能变现。 又是一年秋收,徐进端依旧是每天一亩地的量,包括收割、捆扎、运输;至于晾晒、脱粒都另外安排有专人负责。 话说,这一年他分到400斤粮食并200元现金,在知青中算得上是高收入人群了。 正如赵波之前所说,在这里的死法有很多种,但只要你勤劳那是肯定饿不死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 这里的知青可能会没蔬菜吃、可能会吃不惯海鱼,但绝对不会饿肚子。 收工回家的徐进端看着自己一院子绿油油的蔬菜瓜果,心里还是挺满足的。 毕竟,曾经破破烂烂的竹屋已然被他改造成了世外桃源。 只要这里能种的瓜果蔬菜,徐进端都多少种了点。 虽然才下午3点,可天色却突然暗了下来,眼看台风又将来袭。 他把院子里晾晒着的鱼干都收进了屋子,又把可以采摘的蔬果都给摘了。 然后迅速跑回地里,林长海已经在了,正在通知最新气象预报,说是今晚有强台风要来,至少在16级以上,让他们把收割的粮食赶快送去仓库,吃了晚饭都不许再外出。 徐进端作为知青一员,肯定不能临阵离开,遂很快加入了运粮队伍。 ..........他力气大,脚程快,舍他其谁? 终于在第一滴雨下来前,所有粮食都送进了仓库。 晚饭还没烧好,雨势开始大了,屋顶被吹得哗哗作响,要不是这一年所有知青都用徐进端教的法子重新固定过竹屋和屋顶,否则真有可能屋顶连着竹屋都飞了。 天色一片漆黑,知青点的竹屋中还隐隐透露着一丝光亮,那是竹屋里火塘发出的光。 徐进端的竹屋火塘上就煨着一壶开水。 不过此时的他已经来到远处海边的礁石上,继续他的异能升级大业。 这次台风一直持续了整整两天两夜,终于在第三天凌晨消失了。 整个岛上虽然多少受到影响,但真心来说并没想象中的那么严重。 至少无一人伤亡。 然,最大受益者就是徐进端了,因为他风异能已经满阶了。 在满阶的一瞬间,他的感知告诉他,他已经是可以制造超越超强级台风的存在了。 台风是退却了,可云雨还没走,徐进端也不管了,最多下过今天,明天就又是晴天了,粮仓里还未脱粒的稻谷有他的静止符在,应该不会出芽霉变。 回到自己小屋,进空间泡了个药浴,又美美地吃了顿,才回到竹屋睡觉。 这一睡,可真是睡得个天昏地暗。 还是被赵波、魏强他们的叫声喊醒的。 “舒磬,你没事吧?”看着睡眼惺忪的徐进端,魏强和赵波异口同声问。 徐进端揉了揉乱蓬蓬的头发问:“台风过了?” “嗐,太阳都出来了。” “没出啥事吧?” “没事,大家都好着呢。” “我说你这是睡多久了啊?”魏强问。 第117章 徐进端不好意思道:“嘿嘿,这几天下雨就一直在睡觉,睡糊涂了。” 吃过午饭,闲的无聊的知青们,要么开始整理自己的小院,要么去海边赶海,倒也算的上收获满满。 徐进端哪里都没去,把小院整理好后,煮了一锅海鲜粥,就坐小院里开始编竹匾。 这一年来,他这里多了不少竹制品。 知青们能用到的竹篓、竹筐、竹匾、竹篮几乎都出自他手。 当然也不是白给的,要的就拿鸡蛋换,至于几个鸡蛋自己看着给就是了。 讲真,在经历过生死后的人,还真不会再计较什么,哪怕是刻在骨子里的抠搜。 最后是赵波给定的兑换价,知青们都没意见,徐进端就更无所谓了。 对他来说编竹制品不过就是为练精神力时随便的消遣玩意儿而已。 躲过一场台风危机的H省受到了上面的表扬,就连一直以来不争不抢很是佛系的沟尾村也被上级部门一级级的表扬弄懵了。 林长海更是茶缸、奖状收获无数。 知青点也捞到了实惠,那就是给了全体知青两天假期,要出岛的都去开介绍信了。 徐进端和赵波、魏强几人去了公社供销社。 也就买了面上要用的肥皂这些日用品,其他还真没啥要买的。 回来时,几人又都去了邮局,除了徐进端其他几人都收到了家里的来信。 看着几人喜气洋洋的高兴劲,徐进端知道他们中有几人是真的要离开了。 果然,就听胡飞道:“我妈让我回家顶岗,她得回家看我侄子了。” 廖伟把信给胡飞,顺手抽走胡飞手里的信:“我也是。” 魏强懊恼道:“我爸让我回去相亲,说是他们主任的女儿。哎......烦!” 徐进端蹲在邮局门口的台阶上抽烟,见几人出来,把烟头一扔道:“都好了?走吧。” 赵波把信塞兜里问:“你家里没给你寄信?” 徐进端无所谓道:“嗯,和家里关系不好。” “你打算在这找姑娘结婚不?” 徐进端摇头:“不。” 赵波问:“不找?还是不结婚?” 徐进端笑了:“赵哥,你是不是有心仪的对象了?不会是敏敏姐吧?” 敏敏姐就是和他们一组的邵敏敏,平时上工赵波对她一直很照顾,这也是他都是自己干自己活的主要原因之一。 赵波也没隐瞒,咧嘴笑道:“家里让我过年带敏敏回家。” 徐进端开口笑道:“那就恭喜赵哥了。” 几人说说笑笑很是热闹地回了知青点。 ------ 与徐进端自在悠闲不同的舒家,此时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热中。 “国华,你说这可怎么办?小磊他们这样以后等我们老了,谁给他们养老啊?” 舒国华抽着烟,一声不吭,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没人知道,他在得知儿子没有生育能力后,自己也去做了检查。之所以去做检查,是因为他发现近一年时间他在那方面提不起一点兴趣。 然,偏偏孟继红在这时候有了一个多月身孕。 孩子是谁的?就成了舒国华心里的刺。 要知道当年生老二时,孟继红可是说了,她伤了身体,这辈子都不可能再有孩子的。 也是因为此,他才对孟继红不管老二听之任之的。 如今...... “你要是担心老大的养老,那就好生养着肚子里这个,等将来长大了,让他给他哥养老。”舒国华如是说着。 孟继红低下呢喃了一句:“也只能这样了。” 然,此时的孟继红并不知道,她即将面临什么。 就在孟继红请假在家养胎的这一周里,仪表厂接待了来自上级部门的审计组。 一周后,孟继红在厂大门口就被两名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请去了办公室。 此时,办公室里除了同样身着制服的另两名审计组工作成员,还有厂财务科正副科长。 桌上则是摊着一堆做过记号的账本和凭证。 一阵介绍寒暄后,一位五十左右的审计人员开口:“孟继红同志,你能回忆下这三年内的246笔账吗?” 孟继红还没意识到问题所在,忙道:“我尽量。” 只是,当看到账本上被标注的一笔笔明细账目和被折角的一笔笔原始凭证后,孟继红眼神变了,手也发抖了。 孟继红已经3天没有回家了。 第一天舒国华不关心; 第二天下班依旧没见到孟继红,舒国华去了仪表厂,被厂门口门卫告知有上级领导临检在加班,他没进去就回了。 第三天,还在机械厂上班的舒国华被叫到厂大门口,说是有人找。 结果他被请去了门卫旁边的小黑屋。 两小时后再出来时,两眼没有了光彩,整个人的精气神仿佛被抽空了。 两天后,舒国华去了看守所,见到了孟继红。 孟继红看到舒国华放在自己面前的离婚同意书双目赤红:“舒国华你就这么狠心?我们好歹也做了二十多年夫妻。” 舒国华只冷冷地看着他问:“孟继红,我问你,你肚子里的孩子是我的吗?” 孟继红嘴硬道:“不是你的能是谁的?” 舒国华面无表情地点头:“行,那你把这个签了,如果孩子是我的,生出来,我养!” 从民政局出来,舒国华又去了趟法院。 三天后孟继红被挂牌游街,罪名为‘贪污罪’和‘通奸罪’。 9月30日上午在江州人民广场公审大会,宣布审判结果并实施即刻决。 这一刻孟继红泪流满面、双目死灰。 犯人被拉走了,舒国华从墙角出来,转身回了家。 ------ “舒磊,哦,不应该叫你朱磊,快带着你老婆走吧!找你的厂长父亲去吧,他才是你亲生父亲。” 舒磊这几天都是懵的,自从知道孟继红被抓走后,舒磊就一直是懵的。 直到知道自己并非舒国华亲生后就对孟继红有了浓浓恨意。 他一直以为孟继红不喜欢舒磬就只是单纯的不喜欢,没想到孟继红会藏着那么多内幕。 如今,孟继红判了死刑,而与孟继红藕断丝连的初恋、自己的亲生父亲、仪表厂分管财务的副厂长朱建军,虽有原配妻子家的关系只被判了二十年,但若真的离开舒家哪里又有他的容身之处呢! 第118章 “爸,在我心里你就是我爸,我走了,谁给你养老啊!” 舒国华声音低沉道:“走吧,我有儿子。” 舒磊笑了:“爸,你是说舒磬?你忘了他临走时,你们都去登报申明断绝关系了吗?你说他还会回来吗?” 舒国华不说话,孙爱莲道:“爸,我们不走,这儿就是我家。我哪都不去。” ...... 这一晚,舒磊还是没走。 翌日一早,舒国华去厂里请了半天假直接去了趟街道办又去了派出所后,回家把舒磊和孙爱莲的东西都给扔在了门口。 ------ 1973年10月中旬 徐进端破天荒的收到了来自江州的信。 信是舒国华写的,写了这么多年来对原主的亏欠,更是写了家里的近况,还问了他是否有心仪的姑娘,如果有心仪对象的话可以带回去看看,该结婚就结婚。 徐进端把信扔进了火塘。 原主不想做的事,他坚决不做! 接盘侠做够了,想起原主了,早干嘛去了?! ——&—— 1977年9月,转眼四年过去,又是一年秋收季。 两年前徐进端所在的小组就只剩赵波、邵敏敏夫妻和他三人了。 津市来的魏强、胡飞和廖伟都陆续回城。 如今,随着知青的陆续回城和72年后知青点就没再来过新人,整个知青点也不过只剩八九个人。 “赵哥,你们先回,我去林子里,摘几个椰子再回。”中午收工,三人回知青点路上,徐进端和两人分开去了棕树林。 “诶,你快点回来,我们给你留饭。” “好。” 这两年,即便知青陆续离开,林长海也没再给他们重新分组,他们也就继续三人一组的工作。 赵波和邵敏敏都是老手,也都是勤快人,徐进端也乐得多做点。 邵敏敏过意不去,就提出午饭由她负责。 徐进端自然是没意见的。 当然林子里的椰子、菠萝蜜这类水果也成了他们的常食水果。 因为只有徐进端会爬树! ------ 进入10月份的某天 林长海从公社送粮回来,来了知青点,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的消息! 知青点仅剩的八九人一碰头,说了课本的事后,居然神奇的发现他们中有7人都有高中课本。 于是,林长海破天荒的给了他们假期,当然也把村里想考大学的两个娃子扔在了他们知青点,希望他们能带着点村里青年。 这俩蹭学习的人一个是记分员林丰收;另一个是村里会计家的儿子黎万里。 两人年纪和徐进端差不多大,与知青点的知青算不上很熟,却也不陌生。 尤其是和徐进端,毕竟这两人平时没少偷摸着和徐进端换糖和烟。 至此,短暂的学习小组就这么成立了。 两个月后林长海亲自送了一行人去市里参加考试。 幸运的是,1
相关推荐:
壮汉夫郎太宠我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毒瘤
深陷
花花游龙+番外
作恶(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