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么说,这几个月大家想干什么都行,基础工资照发。等厂子复工的时候,愿意回来的就回来。” 这消息传回厂子,所有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有人觉得,厂子是不是真不行了,秦厂长这是要大家自谋出路。 也有人觉得,秦厂长可真是个大好人,大家都不上班还给发基本工资。 恰好保丰新药那边又放出消息,最后三天,三天后就不再接收保丰厂的职工。 于是,又有二十多人把人事关系转去了保丰新药。 现在保丰厂职工不足八十人! 即使现在厂子能重新开工,这八十人怎么完成生产任务?怕是只能做两款药! 更别说保丰厂到底什么时候能开工,还不好说呢。 对此秦天南依旧不着急。 留下的职工里,有一些像徐奶奶的儿媳妇那样去摆摊,还有一些不擅长做生意的,就出去打零工,每隔几天管事的都要把人叫回来,维护保养机器。 焦虑当然还是焦虑的,但能留到现在还不走的,这会儿也比较坦然了,跟厂子共存亡呗。 而秦天南那边,也出了问题。 她被人举报了。 举报的人不光是内部举报,还把她捅到了报纸上。 “屠龙者终成恶龙——学术毒瘤,状元南星!” 文章发表在《南州新报》上。 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几乎是瞬间就能抓住读者眼球,尤其是直接在大标题写上了状元南星的名字。 好家伙,但凡是看见这张报纸的,都很难不被勾起好奇心。 到底是什么意思? “给我来一份《南州新报》。” “我也要一份《南州新报》。” “还有没有《南州新报》?怎么哪儿都卖光了,那报道上到底是怎么写的。” “你买到《南州新报》了吗,借给我看看。” “报纸上到底怎么说的,我不信南星会那么品行低劣!” 全国很多地区,但凡是能够买得到《南州新报》的,都在热烈议论之中。 “报纸上说,南星大一入学之后,几乎没有去上过一天的课。” “这个我知道,好像是说南星早就把大学本科的知识学完了吧,早前《京市教育报》采访的时候,不是还拍了一张照片,南星在家里看过的专业书堆起来一米多高。” “南星上的是医学,不是其他学科,不是把课本看完就算是学会了的。医学必须要有老师教、带,那病人又不会照着课本一模一样生病,还是得靠医生灵活判断。” “不是说南星是曾经的中医国手的外孙女,从小跟着一起学医吗?或许是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 “你也说了那是中医国手,而南星现在考上的大学是西医!根本就不是一个系统的东西。” “关键也不是这些,而是南星她今年应该是大二,可她竟然直接跳过本科,去读研究生了!她研究生的导师就是他们本校的程万新教授。” “报纸上说程教授去年有5个研究生名额,却只招了2个,说是其他人面试都没过关。而南星没有参加研究生考试,却成为了程教授的研究生!这要是没点猫腻,谁相信啊?” 这年头没有其他媒体,大家对报纸的信任程度是非常高的,基本上报纸上报道的,大家就都认为是真的。 “我同学今年的研究生名额,就被挤掉了,不是高考那种顶替,而是挤掉,光明正大挤掉。笔试的时候成绩第一,面试直接刷下去,名额留给本校的。” “呵呵,你同学还笔试成绩第一,我姐姐报考的学校,研究生考试的题目直接告诉本校学生,人家背答案,外校报考的怎么考得过?” “那南星更厉害哟,笔试都不用考,直接保送。” “学校对优秀学生保送也就罢了,各个学校都有,可南星她才上完大一,大二都没上啊,就给保送去了研究生?你说她要是学文学的,文学水平非常高,或者学数学的,数学非常厉害,那咱们都无话可说,但她是学医学的!医学啊!直接跳过本科上研究生,简直是天方夜谭!” “医学研究生和其他专业可不一样,本科毕业就可以去医院当正式医生了,研究生也是在医院跟着导师一起治病救人。所以南星她现在就在医院,治病救人!” “报纸上说,南星还跟着导师一起参加了手术,甚至还独立给病人做手术。老天爷啊,让一个满打满算学西医才一年多的人给病人做手术……那到底是手术,还是屠宰啊!” “简直是无法无天!我看那位程万新教授也不是好东西,简直是在草菅人命!” 所有人都激烈地讨论着。 “难怪说屠龙者终成恶龙。” “当初她大学名额被表姐顶替,全国人民都为她鸣不平!如今呢,她上了大学,也学会了走关系,挤占别人研究生名额。” “亏我还把她当成励志的榜样,我还收集了所有刊登她文章的报纸,我做了一本剪报册,每每生活不顺心的时候都会看看她的故事,激励自己,可现在我觉得自己就是个小丑。” “原以为她是破除教育毒瘤的利剑,到头来,她却是那颗毒瘤。” 失望。 简直失望透顶。 全国各地无数人,在看了《南州新报》之后,都纷纷给丰省教育部门写信举报,还给中京教育部写信举报,不能让这样的教育毒瘤,毁了中夏国教育的未来!更不能让这样的屠夫,进医院草菅人命! 群情激奋。 之前对“南星”有多真情实感,这会儿就有多气愤,是那种自己看走了眼,喜欢错人的气愤,愤怒的情绪甚至比喜爱更加高涨。 如果再过二三十年,大家就会知道一个词叫流量反噬。 “南星”此刻经历的就是流量反噬。 一直到现在她都还是全国最出名的高考状元,可想而知形象坍塌之后,她必然会更加出名,只不过这次是臭名昭著。 全国很多地方都知道了,丰省当然不可能不知道。 丰省医学院。 看到报纸的同学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上面说的人,是他们的同学“南星”吗? 南星大一的确几乎没来上过课,就只来参加考试,考试次次都是第一,断层领先。 大二开学至今,南星依旧是一次都没来上课,但也的确按时来参加期中和期末考试,每次都是毫无悬念的第一! 有那其他学校的学生,好奇过来打听情况的,得到的就是这样的回答。 外校学生当然也会质疑啊:“期中期末考试而已,又不是高考,都是学校老师自己出题,或许老师提前就把题目透给她了呢,要不然她能次次都第一,还领先第二名那么多分?” 邱学海腾地站起身来:“你哪个学校的,不要乱说。南星不需要老师透题,她的专业知识储备不比老师差!” 同班同学都忍不住点头。 外校学生的同学也告诉他:“已经不止一次了,我们考试题目的答案,如果跟南星同学的不一致,最后老师都会修改,说南星同学的答案才是最佳。” 医学类的不是数学题,答案就是一个数字,医学类的有模拟病例题,南星同学的答案永远是最佳! 其实一个学生是不是有真才实学,是不是走后门,她本校学生是最清楚的。 既然同班同学都这么说,那或许南星同学的基础知识真的很牢固吧。 “可她大二都没上,就直接去上了程教授的研究生,这怎么说?她一没有通过研究生考试,二她本科都没毕业,也不符合保送资格吧。” 这一点,同学们还真是反驳不了。 因为他们也是从报纸上看到的时候才知道,南星竟然已经是程教授的研究生了!! 而学校里不只是南星这一届的学生,还有新一届的和老生。 新一届的也会质疑,而老一届的更加质疑,尤其是去年本科毕业的那一批。 他们中也有不少人参加了研究生考试,有的笔试过了面试没过,有的笔试都没过。 无论如何,“南星”一个本科才读一年学生,都没资格上研究生吧! 丰州医学院附属铁道口医院,也就是秦天南跟着程万新教授工作的医院。 医护人员同样也是非常震惊。 他们震惊的不是秦天南的专业水平如何,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 他们震惊的是,秦天南本科竟然才读了一年! 程教授的另外两位研究生,梁云和洪国超倒是没有那么震惊,他们在春节前打架斗殴的混混脾脏破裂那场手术之后,已经知道秦天南就是“南星”。 两人并不知道她是怎么成为程教授研究生的,但他们对秦天南的专业能力非常敬佩,完全没有不服气的地方。 人家一个本科才上了大一的,把他们两个正儿八经考上研究生的给比下去了,有什么好不服气的? 但现在这情况发展,明显是对秦天南很不利啊。 他们医院里都知道秦天南的能力,外头的人不知道,只知道她就上了一年本科就成研究生了。 教育公平这个话题,从来都是热门。 从“南星”高考被顶替,到“南星”走后门上研究生,这话题实在是太颠覆了。 《南州新报》发这则报道之后尝到了甜头,后续继续追踪报道,说要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 每一期的报纸都直接卖爆,印刷量比从前翻倍都不够卖,直接翻三倍、四倍都能卖光! 自第一期报道刊登出来后,到第五期的时候,《南州新报》的刊印量直接增加到十倍!依旧卖光! 《南州新报》这可算是找到流量密码了,原本就是南州市的一个地方报纸,现在好了,全国出名! 全国上下,有谁不知道《南州新报》的? 《南州新报》卖得比他们本省的《南省日报》都多,就这印刷量都比得上《中京日报》、《光明报》了! 人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大家实在是太气愤了。 这件事影响力特别大,特别坏。 外省的人还只能气得干瞪眼,本省本市的,那可是有条件上门堵人的。 谁叫秦安堂就那么明晃晃地杵在那儿,跑不掉呢,这就叫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现在秦安堂门口天天围着一大堆人。 不过本省的人,对“南星”实在是有滤镜。 当初“南星”的高考复习资料,可是实实在在让丰省高考学子受益了的! 去年“南星”的资料更是直接被教育部给汇编之后,作为官方发布的教材补充资料,提供给全国学生,让无数人受益无穷! 更不用说“南星”还是秦安平的外孙女,继承了秦安堂,她不光是让大家能花小钱看大病,她还还用自己的影响力,一举把丰省的中药造假,甚至是全国的药材造假都给推到风口浪尖上,促使全国上下重视并且严肃处理药材造假事件,为全国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这样的“南星”不光是高考状元,她还是丰省人的骄傲。 这次的“恶龙”事件,丰省人是最难受最痛心疾首的,但也会怀疑,到底是真的吗? 他们的状元,会是这样不堪的人? 自己受过迫害,如今又去迫害他人? 实在是难以置信,大家都不愿意相信! 有些人去找秦天南是想问问情况,想让她说清楚,解释清楚。 也有人是出于嫉妒心理,想要把高高在上的状元给拉下马! 还有的纯粹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这件事的影响力有多大,就看秦安堂门口杵着的人都是来自哪儿的就知道了。 不光是本省距离近的人,还有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人,都围拢过来,要“南星”站出来,给个说法! 但“南星”始终没有露面。 秦天南在干嘛呢,她让谈礼把谈老太送回乡下去,人多容易发生混乱。 南明县那边对秦天南的信任度非常高,大家都觉得肯定是有什么误会! 有人问到谈老太跟前,谈老太也说,小南不是那样的人,也肯定不会做那样的事,大家等她澄清就好了。 丰省这边,秦安堂被围堵得几乎都没法正常营业了。 秦天南还是没露面,也没给出任何解释,任由事情继续发酵,她自己则又去港城了。 这次是谈礼陪她一起去的。 不过,除了他们两个和温柔,还有一队去港城考察的,也跟他们一起。 到了港城两拨人分开之后,就剩秦天南谈礼和温柔三人了。 这次来港,不用住酒店,之前的别墅已经整修完毕,他们直接住别墅就行。 提前打电话过来,物业管家已经把别墅都收拾好,直接入住即可。 晚上,梁茂实请他们吃饭,派了司机过来接。 选的是港城最贵的餐厅,坐在窗边用餐,能毫无遮挡地看到夜光中灯火璀璨的维港。 几十年后自媒体发达的年代,很多人到了维港会觉得不过如此,实在是内地发展得极其迅速,手机上什么美景都能看到,实在是很难被震撼。 但在这个年代,灯火璀璨的港城和内地,完全是两个世界。 秦天南和梁茂实谈着公司的事,谈礼把自己面前的牛排切成小块,换到她跟前。 牛排很软嫩,但黑胡椒酱熬的不好,有点儿腻口,秦天南吃了两小块就推开了。 谈礼按铃叫服务生过来,又点了芝士龙虾焗意面,蒜香奶油柠檬虾和最简单的嫩煎金枪鱼,又把秦天南面前的牛排拿过来三两口吃掉。 梁茂实轻咳一声:“下次再来,就不带你来餐厅了,本来想着给你换换口味,现在看来在家做中式的你可能更喜欢。” 秦天南笑着点头。 吃得差不多,已经开始上甜品的时候,梁茂实叫服务员过来签单。 “您这桌已经有人埋单了。” 服务员手掌指向餐厅不远处的另外一桌。 梁茂实的位置不需要回头,而秦天南和谈礼的位置则都需要回头才能看到背对着的人。 不过不用他们回头,服务员有所动作的时候,那桌的人已经拿着酒杯朝这边走过来了。 秦天南还没看见人。 倒是谈礼,脸色有些不怎么好看。 秦天南原本不好奇这会儿也好奇了,谈礼认识这人? 第89章 终于见到人了。 原来是他啊。 …… 终于见到人了。 原来是他啊。 梁茂实笑着站起来, 拿起酒杯跟来人碰了一下:“弘益,好久不见,你最近可是风生水起哦, 天天上报纸头条。” 程弘益笑着说:“比不得二叔您年轻时的风采。” 梁茂实在两家是老二, 有些交情的就会叫她二叔。 梁茂实哈哈大笑起来,拍了拍程弘益被肩膀,又给秦天南和谈礼介绍。 “这是程弘益, 港城程家大公子, 做码头生意的, 了不起的很。前段时间刚收购了港城原本的丽华酒店, 这是要进军酒店业了。”梁茂实笑着说,“年轻有为啊。” 程弘益连连摆手:“都是父辈余荫。” 梁茂实又指着秦天南和谈礼:“这是秦天南,我师门侄女, 这是谈礼,她先生。” 程弘益有些惊讶,但很快就冲秦天南笑道:“秦小姐您好, 不知您是否还记得我,去年在深市通关口岸,我高烧晕厥,是您施以援手。” 秦天南点头:“记得。” 程弘益立刻笑起来:“秘书留了您下榻的酒店,我出院后得知, 您已经回内地了。没想到今天会在这里遇到, 我也是看了好久才敢确定是您。” “举手之劳罢了。”秦天南笑笑。 程弘益却说:“对您来说是举手之劳,对我来说却是救命之恩, 一定要好好感谢。” 梁茂实就笑道:“原来还有这份渊源, 弘益,既然你这么说了, 那我可就不客气了,我跟侄女开了家公司,正为一些事头疼,你这可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啊。” 程弘益连忙道:“有能帮得上忙的,是我的荣幸。” 说着,程弘益又问道:“不知秦小姐今晚下榻何处?我让酒店给秦小姐准备一间顶层套房,秦小姐任何时候只要来港,都可以直接入住。” 谈礼笑了笑:“她不太喜欢住酒店,我们有落脚之处,就不劳程先生费心。” “没关系,套房我会一直为秦小姐准备着,随时有需要只要您在前台报上姓名即可。”程弘益道。 看了看时间,程弘益又说:“今晚有世界知名乐团的音乐会,不知道秦小姐和谈先生有没有兴趣。” 谈礼看向秦天南。 秦天南笑:“不了谢谢。” 吃过饭,梁茂实又找了一间茶室,喝茶谈事。 有些东西打电话不方便说,只能面谈。 “已经找了国际上负责专利事务的公司注册专利了。” 这说的是秦天南提供的那两款“汉方药”,大建中汤和金匮肾气丸。 不光是注册专利,还要获得GMP和FDA认证。 GMP是欧的,FDA是M的。 这两个认证在后世也被很多无良商家用来误导消费者。 这认证其实包含了食品和药品。 即使通过认证,也并不代表就是合格的药品,可能是食品,可能是有一定功效的保健品。 公众认为通过了FDA认证的药品就是合格的药品,其实说的是药品注册监管,通常都是针对化合药的。关键字在注册。 没有一款中药能够通过FDA的药品注册,一直到几十年后也是如此。 现在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秦天南一开始也是冲着食品和保健品认证去的。 没办法,现在的规则是人家说了算,要想把这些药物卖到国外,就只能这样。 说到这里,秦天南忽然想起来了青蒿素。 她只知道青蒿素在研究出来之后,没有及时注册专利,并且由于国内学术研究者们对西方残酷资本世界不够了解,没有保密意识,直接把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和相对构型以论文的形式发表。 等于说是把青蒿素最大的秘密都公开出去了。 紧接着又有不同机构争相发表论文,把青蒿素的完整提取方法、药效等等全部资料都给公开出去。 这个时候,青蒿素的基础技术已经不可能再被注册成专利了。 专利注册要求新颖性,要先注册后公开,而不是先公开后注册。 根据这些技术资料,西方资本对青蒿素展开大量研究,抢注了许多周边衍生专利。 后来中夏国又研究出来了复方蒿甲醚,吸取教训第一时间注册专利,但也只是在国内注册,为了在国际上注册下来专利,不得不跟国外医药公司合作,中夏只收取专利费,把国际研发权利都交给了国外公司,也就是说,中方彻底丧失复方青蒿素产品在国际上的销售权,这给后来国外医药公司反过来利用青蒿素绞杀中方药企提供了极大便利。 秦天南把这件事记在心上,回去之后要好好查查,能挽救就挽救。 她主要是记不清楚时间线了,只知道有这么回事,她不是参与者,具体时间线记不清。 在世界范围内相对于化合药来说,中药的市场小得不值一提。 但化合药,中夏国起步太晚了,现在国外各大医药公司已经有了上百年的积累,而国内还是从零起步。 药品研发不是简单的科技发明,是大量科学家多年的积累。 一直到几十年后,中夏国在军事高新科技等诸多领域都称王称霸,可在化学合成药上,却依旧没有多大成效,落后国外非常多。 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小。 但秦天南也有自己的优势。 药物研发的过程非常漫长且复杂,很多时候花上几年十几年都不一定会有结果,就是因为不确定性太多了。 化合药就是这样。 有时候科学家对目标化合物研究了好多年,最后却发现反而是其衍生物针对某些疾病的效果非常好! 还有一些化合物,科学家发现的时候初步试验觉得不行,被各种理由放弃,但后来机缘巧合又重新拿起来实验,结果就成功了。 化学制药行业失败率太高太高,所以研发投入才会特别大,也只有大的制药公司能够有这样的底蕴。 秦天南劣势很多,但她有一点是其他制药公司没有的,就是她知道未来。 她能准确知道哪款药物一定是有效,是会全球大卖的。 就比如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最初是作为降压和治疗心绞痛的药物进行研发的,但最后
相关推荐:
靴奴天堂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一梦三四年
林峰林云瑶
壮汉夫郎太宠我
我的美女后宫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莫求仙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