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拐卖他人。” 秘书连忙点头:“那是一定!” 话是这么说,她可不会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别人身上。 既然这夫妻俩喜欢装柔弱示人,那就变成真柔弱吧,柔弱到没力气再干伤天害理的事。 …… 从丰州市去京市的这段火车,买的是硬卧票。 卧铺车厢比硬座车厢要松散很多。 到了京市,先去京市医学院,参加专门为她一个人准备的期末考试。 原本只打算做本科大一、大二的期末考试,她做完一张卷子,老师就在旁边改一张。 大一大二的做完,就又把大三大四的也拿给她做。 索性就全部做完吧。 医学这玩意儿,知识点太多,有时候即便是成熟的医生,在碰到某个知识点的时候,也得查一下书。 即便是学校的老师教授,也不敢说能完全掌握所有知识点。 而秦天南的答卷,简直叫人难以置信。 不光是基础知识答卷,还有病例分析题,也是学生们认为最难最接近实践的题目,秦天南的回答,同样挑不出来任何毛病! 其中有一道病例分析题,是说病人胸闷胃痛,恶心呕吐,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肠胃炎,而秦天南在诊断结果那里写,须排除心梗。 而这道题,是京一附院最近的一个真实案例。 病人胸闷胃痛,恶心呕吐,持续没有缓解,去医院的时候很难受,急诊的医生在给病人初步检查后,开了肠胃炎的药物让病人自行回家休息,等病人再次送来时,已经昏迷,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病人死亡! 来到京市的第二天,接连拜访完曾爷爷二姑姑三伯伯,大伯伯依旧不在国内,秦天南就直接去了京一附院急诊科当实习生。 她这实习生是京市医学院的校长王文昌特批的,直接给她塞急诊去了。 她的理论考得再好,也不代表她就能独立给病人看病,理论和上手操作完全是另一回事。 给她塞实习那边,找了个带教老师,是急诊的副主任胡雪兰。 “丰省医学院的?”胡雪兰看到秦天南的资料,不由得皱眉。 这份资料也是王文昌让秘书帮忙办的,按照秦天南的意思,就把她当成普通的应届毕业实习生对待。 虽然她理论上也是京市医学院的学生,但京一附院,就是京市医学院的附属医院,来了个陌生的京医学生,大家肯定要打听她到底是谁,就干脆写是丰省医学院的大四生了。 “怎么现在才来实习?”胡雪兰问。 这一届的实习生已经分配过来有俩月了。 胡雪兰也就是那么一说,根本没指望秦天南回答,她自己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丰省医学院的学生,能跑来京一附院实习,就足以说明她肯定是有背景的,一般人压根别想这么干。 调来京市的医院实习,目的显然就是想要在实习结束之后留在京市的医院。 这种关系户胡雪兰见得多了,不过上来就把关系户放在急诊的却是不多。 胡雪兰也懒得说那么多,直接给秦天南说她这边的规矩。 总之一个原则就是,多看多学多练,这多练当然指的是私下里自己想办法练,而不是在病人身上练。 然后胡雪兰就把她交给其他来得早的学生了。 一同在胡雪兰手下的还有3个学生,两男一女,他们都是京市医学院的学生,对秦天南这个丰省医学院过来的,倒不至于说看不起,但也确实不大能看得上关系户。 秦天南也不着急融入,先跟着多看多学。 这个时代的医院,和后世制度森严的大医院还不太一样,秦天南得知道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实习医生主要就是给主治跑腿,也帮着分检病人。 急诊的病人五花八门的,最多的还是外伤,摔伤割伤烫伤等。 刚刚接的这个病人,就是腿上被划了一个十几厘米的口子,皮肉外翻,看着非常骇人。 胡雪兰带着几个学生助手给病人清理伤口,缝合,一边治疗一边提问,当然,没提问秦天南。 提问之后,又让学生亲自上手给病人缝针。 病人是成年人又打了麻药,没那么疼,胡医生说明情况之后,病人也同意给学生们练练手。 其他三个学生都上手了,只有秦天南在边上学习。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三天。 秦天南也不着急,让她做什么就做,不让就看着。 这样的性子,倒是让同组的学生都对她观感好了起来。 再加上这一组原本是两个男生一个女生,女生落单,就更容易向秦天南靠近。 渐渐的,几人就互相熟络起来,忙的时候也会互相帮着给带饭。 秦天南也听到了同组实习生吐槽带教老师胡雪兰。 “胡老师是出了名的强势严格,对病人春风化雨,对咱们就是雷霆万钧。”钱馨馨说道。 边上的李国兴,一边记笔记一边说:“跟着胡老师能学到东西,就是容易精神受损。” 另一个男生赵跃进笑道:“咱们胡老师可是说一不二,连院长她都敢怼,什么关系户她也都不管,敢犯在她手里,统统都得滚蛋。前些时候那个心梗误诊的,哪个领导来说情都没用,被胡老师赶走了。” 钱馨馨说:“那位张医生不愿意上夜班,调班没被批准,他就把脾气撒在病人身上,给病人看病一点耐心都没有,随便问几句开药就让病人走了,活生生的一条人命啊,开除他都是轻的!” 赵跃进点头:“他这个错误后果太严重,以后恐怕都当不了医生了。” 晚上几个人轮流值夜班。 秦天南和钱馨馨两个女生一组,没病人的时候两人也没闲聊,抓紧时间看专业书。 间歇地处理了两个小的外伤缝合,一个意外烫伤,一个低血糖。 到了午夜时分就差不多安静下来了。 正准备打个盹呢,外头喧闹起来。 “医生,医生快点,我家孩子高烧抽搐了!” 急诊晚上遇见孩子高热抽搐的情况也比较多,尤其是在换季感冒大流行的时候。 现在相对来说还少一些,不过小婴儿免疫系统还没完善,什么时候发烧都是有可能的。 孩子送过来的时候,抽搐的劲儿已经过去了。 秦天南和钱馨馨连忙帮着把孩子放在诊疗床上,给孩子测体温,听心肺音。 39.8度。 家长说已经给孩子喂了四分之一片的安乃近,孩子烧退了,但是很快就又烧了起来,还出现了抽搐的现象。 他们赶紧把孩子送来医院,这会儿孩子抽搐现象停止了,但依旧高热不退。 胡雪兰已经被护士叫过来了。 钱馨馨立刻把给小患儿的查体情况说了一遍,用药情况也说了。 用药间隔时间太短,不能再继续用药。 但患儿体温太高也不行,得赶紧先把体温降下来。 钱馨馨脸色发白:“胡老师,会不会是……脑膜炎?” 这三个字一出,患儿父母顿时脸色大变。 六七十年代中夏国脑膜炎大流行,死亡患者不计其数,而即便是存活下来,后遗症也很突出,失聪、学习障碍、智力障碍等等。 以至于许多人骂人的时候会说,你是不是得了脑膜炎?就是在骂对方脑子有问题。 胡雪兰瞪了钱馨馨一眼,钱馨馨立马缩了一下脖子。 她也是忽然想到的,反复高烧、抽搐呕吐、昏睡不醒,这确实有点像脑膜炎的症状,学校老师都教了,在给病人做诊断的时候,要优先考虑排除危及生命的治病因素。 就像是前些天那个被误诊的心梗患者,病人有胸闷胸痛,也有胃痛。 他有可能就是肠胃炎或者胃病导致的胃痛,连带着出现了胸闷胸痛这些症状,也是有可能的,人不舒服的时候什么症状都会出现。 但偏偏他就是心梗导致的胸闷胸痛。 老师们反复提这个病例,就是说要优先排除致命因素。 钱馨馨觉得自己会往脑膜炎上怀疑很正常。 看着焦急不安的父母,胡雪兰赶紧说:“先去抽血化验,只是高烧抽搐不能确定就是脑膜炎。” 秦天南这个时候开口:“胡老师,我能用中医的方法试试吗?先给孩子降一□□温,不然他很快就又要抽搐了。” 胡雪兰的脸色比刚才更加严肃:“不可以。” 秦天南没有再多说,胡老师有她的立场,如果随意让一个实习生上手,那才是有问题。 但旁边的家长已经听到了秦天南的话,立刻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般,赶紧问秦天南有什么办法。 胡雪兰立刻跟家长解释,这是医院新来的实习生,没有处方权,还需要跟着老师学习。 家长却不管那些,焦急地说:“中医上有办法让孩子退烧那就用啊,现在孩子也不能再吃退烧药,你们也没有别的办法,为什么不试试中医?” 胡雪兰脸色很难看:“就算是要看中医也不能让实习生来,我们先给孩子做物理降温,我马上帮你联系我们院里的中医大夫。” 孩子家长很焦急:“这大半夜的,等你把大夫叫来孩子都不知道烧成什么样子了!” 秦天南开口了:“大哥大姐,胡老师也是为了孩子好,我只是个实习生经验不足。这样吧胡老师,您先联系咱们院的中医大夫,我给孩子用中医手法退烧,我保证不用药物,只用针灸和推拿,不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的,您看可以吗?” 胡雪兰盯着秦天南看了几秒钟,点头,让护士取来针具。 秦天南给小孩指尖和耳垂放血,很小的针孔,揉捏按压出血,而后又给孩子推拿。 十几分钟后,孩子出汗了,出汗就说明在退烧,家长顿时松一口气,不住地向医生表示感谢,尤其是秦天南。 让家长陪着孩子注意观察,而秦天南和钱馨馨都被胡雪兰叫走批评。 “钱馨馨你的问题,谁让你随便给出脑膜炎的诊断?知不知道这样会吓到家长,如果病人多的话还可能引起恐慌!” 钱馨馨连忙认错。 胡雪兰又看着秦天南:“你是西医大夫,随便给病人用中医手段或者是一些土方法治疗,万一出事谁来负责?你有行医资格吗!” 胡雪兰又训了几句,让她们以后有什么判断先请示她,不要放着患者家属的面说,免得无法收场。 胡雪兰的确是好意,秦天南理解,所以刚才在外面也没有跟胡雪兰对着干。 不过,等胡雪兰说完,她想了想还是跟胡雪兰交代一下:“胡老师,我是有行医资格的中医。” 这年代是没有执业医师考试的,也不存在医师资格证。 农村经过培训就能上岗的赤脚医生会发赤脚医生证。 而医学院,只要是医学专业毕业的,就都是可以给人看病的医生。 中医讲究师承,不需要医学院毕业证也可以,秦天南师承秦派秦安平,在各类中医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数十篇医案,还有祝震川、曾老给她背书,那她就是名正言顺可以给人治病的中医。更不用说她现在已经是丰省中医协会的首批会员。 秦天南也没说别的,就把自己丰省中医协会的会员证拿了出来,就这个就足以证明她有行医资格。 胡雪兰:“……” 钱馨馨眉头能夹死苍蝇,你一个中医,跑来当西医实习生? 第80章 大家都认识南星,对秦天南这个名字还是比较陌生的。 …… 大家都认识南星, 对秦天南这个名字还是比较陌生的。 这也是秦天南选择在京市这边的医院实习的原因,一举一动不会那么受关注。 这都实习一星期了,钱馨馨几人也没把她往南星的身上做联想。 自从知道秦天南有中医资格之后, 胡雪兰对秦天南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得严厉, 但也不反对她用中医手段给病人治疗,只是要提前告知病人。 绝大多数的病人都不抗拒中医治疗,但也有病人, 接受了西方教育后走向了极端, 认为中医就是糟粕, 是伪科学, 非常抗拒中医治疗。 比如这天急诊来的这位病人。 一个三十多岁的女病人,肚子鼓得像怀胎十月。 但怀胎十月的肚子一般是往下坠着鼓起来的,尤其是比较瘦的孕妇, 而这位女病人同样很瘦,可她的肚子是从胸部往下,整个平缓地鼓起来。 手按上去很硬。 病人主诉腹痛腹胀, 频繁呕吐,无法放屁和排便。 病人已经有好几天没吃饭了,水也喝不下,低血糖晕厥,这才被家属硬拖来医院。 正好是晚上, 门诊没有医生, 就来了急诊。 还有一点不用病人说也能够闻得到,病人口臭。 今晚跟秦天南搭班值夜班的是赵跃进, 赵跃进之前的口罩因为天闷热流汗太多湿了, 他给洗洗晾出去,结果大半夜来的这位病人口臭这么严重, 他都快要受不了了。 哪怕这位女病人很漂亮,生病了也依旧很漂亮,可那口臭实在是叫人受不了。 赵跃进赶忙去找别人借口罩。 这年头可没有一次性口罩,都是棉的纱布口罩,也没有严格要求所有医生护士都要戴。 毕竟如今就连手术室的管理制度都没有那么严格,手术中其他医生护士也能进入手术室,要过两年才会出规定,手术中只准手术护士进入手术室。 而秦天南从上辈子带过来的习惯,口罩那是必须要戴的,她还戴了两个,虽然说这种棉纱布的口罩即便戴两个,也不可能比得上后世的医用一次性口罩,也聊胜于无吧。 让女病人躺下,给她做初步检查。 这么大的肚子,真是把人都给吓了一跳。 询问病人基本情况的时候,重新戴上口罩的赵跃进就问,病人是不是怀孕了? 病人脸色却很难看,盯着赵跃进的口罩:“你是不是嫌我臭,要不然你怎么忽然戴口罩?你哪只眼睛看到我怀孕了!你到底会不会给人看病。” 赵跃进:“……” 病人很漂亮很虚弱,声音却很是尖利:“滚出去!不许你给我看!你算什么东西,实习生?你连医生都不是,有什么资格给我看病!” 这位女病人是坐私人小轿车来的,衣着打扮也都很洋气。 带女病人来的家属,看着更是气派,那手表一看就不是普通人买得起的。 赵跃进被骂了也没吭声,说已经去叫主治医生了,他这边要负责询问一下病人的基本情况。 女病人却根本不配合,一定要让赵跃进出去,还朝着陪同过来的家属吼道:“我不要在这里看,我要去中R友好医院!这里的医生哪有什么医术!” 陪同过来的家属,一个是病人母亲,一个是病人哥哥,两人都赶紧解释说,中R友好医院太远了,先在这边看,说这里也是京市最好的医院了,还认识医院的院长,肯定会安排最好的医生。 病人情绪却没有被安抚住,依旧很激动,不过病人太久没吃饭身体虚弱,激动的情绪更加损耗体力,病人很快就又开始呕吐,也没力气再闹腾了。 “没有怀孕。”病人母亲跟还留在诊室里的秦天南低声说道。 秦天南记录了,但在开血检的单子时还是要求查是否怀孕。 这些化验单也是实习医生预开的,等带教老师过来给病人检查完毕之后,再看学生开的单子对不对,对就直接签字,不对就重开,能节约时间。 秦天南本来想要给病人查体,但看病人这样子也不会配合的,病人母亲也说等医生来,免得病人情绪再激动。 秦天南就没有再上手了。 等到胡老师从值班室床上爬起来匆匆洗把脸赶过来,病人的态度还是很不好,只是刚才闹腾那一通,让她这会儿也没力气了。 询问得知胡老师就是主治医生,还是急诊科的副主任之后,病人总算是配合看诊了。 一番检查下来,胡主任也让开单子,查血,查B超。 虽然查体知道病人的肚子不是因为怀孕,但女病人的话,必须要排除掉怀孕,尤其是腹部相关的。 做B超也能看到病人肚子里到底是什么。 开了单子,急诊现在也没病人,就让两个实习生带着病人家属和病人去做化验。 这位名叫江芙的女病人,看到赵跃进时依旧抗拒,不许赵跃进跟着,只让秦天南跟着。 秦天南却说:“待会儿做B超需要您躺在操作台上,赵医生更能帮上忙。” 能帮忙抬人。 当然这是跟病人的说法,实际上是能跟着进B超室看影像,也是实习生学习的机会。 江芙还想抗拒,被家属给拦住了,也不知道在她耳边说了什么,江芙总算安静下来。 抽血化验,然后去做B超。 秦天南和赵跃进就站在B超老师的后面,一起看画面。 赵跃进不是第一次看B超,但这次看到的东西,实在是让人震惊。 他很想问B超老师这是什么。 但他也学乖了,这位江女士可不是好说话的,他就没问,等着B超出结果。 而结果,震惊所有人。 这肚子里不是大家想象中的肿瘤啊、腹水啊之类的,而是被撑得巨大的肠子,往上都顶到肺了! 急诊科的副主任胡雪兰,也同样吃惊,看了一遍又一遍。 最后即便是病人抗拒,也得问诊。 病人原来就有便秘,一周排便一次是经常现象,最长的时候十来天不排便也是有的。 而这次时间最长,足有3个月没有排便。是的没错,不是三天,也不是三十天,而是三个月! 所以病人这么大的肚子,里面全都是…… 那肠子已经被撑得十分粗大,往上移动都顶到胸腔的脏器了。 胡雪兰脸色也很不好看,这种情况可不好处理。 病人已经便秘太长时间,排泄物在结肠停留太久水分都被结肠吸收,显然已经硬化。 这个时候就算是开泻药也不管用。 胡雪兰看向秦天南:“小秦,中医上有什么办法吗?” 秦天南摇摇头:“病人肠道的粪便已经形成粪石,肠道堵塞了,我可以尝试用药物、针刺和按摩帮助病人肠道蠕动,同时对病人进行扩肛灌肠,一点一点让病人把粪便排出。” 正在讨论着呢,王文昌来了。 王文昌是京市医学院的校长,也是京一附院的院长,这位江女士果然是有背景的,大半夜把王校长叫来。 不光是王文昌,一同过来的还有消化科的大夫。 “如果这些都不行,就只能手术了。” 在几十年后,因为结肠冗长或者结肠蠕动太慢导致便秘而部分或者全切结肠的手术并不罕见。 但在现在还是比较罕见的。 消化科的大夫说的手术,也不是说切除结肠,而是手术介入帮助病人排泄。 不过么,一般能不手术还是不手术为好。 王文昌也问了秦天南,她说的办法有没有把握。 秦天南点头。 王文昌就明白了,又道:“先解决眼下的问题,那之后呢,病人长期便秘才是根源所在,能调理好吗?” 秦天南再度点头。 王文昌就知道该怎么跟病人说了。 然而让王文昌也没想到的是,他亲自过去把治疗方案讲给病人,病人却根本不愿意配合。 “我不要!我要做手术!” 王文昌:“……” 他以为病人没听懂,又说了一遍:“中药加上针刺按摩,这样对身体几乎没有伤害,而且等到顺利排便之后,可以立刻用中药进行调理,以后就不用再被便秘困扰了。” “不行,我不吃中药!也不要做针灸!都是骗人的封建糟粕,休想糊弄我。” 江芙非常抗拒。 王文昌也是没想到:“……” 江芙的母亲把王文昌叫到外面,才低声说道:“小芙她比较抗拒中医,西医上有没有办法?” 王文昌恍然:“所以她便秘这么严重,你们以前都没看过中医?” 江母尴尬点头。 原本还想再劝的王文昌,也知道不必浪费口水了,长期严重便秘,竟然一直都没有看过中医,那足以说明对方的态度了。 王文昌叹了口气:“应该早点去看中医的,中医调理肠胃治疗便秘,还是很有效果的。” 再怎么样也不至于拖到现在这种程度。 江母一脸无奈:“小芙的性子你也知道,太倔了。” 王文昌:“但是做手术就会有风险的,一般但凡有办法,我们都不提倡做手术。” 江母同样也是唉声叹
相关推荐:
壮汉夫郎太宠我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小人物(胖受)
高门美人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综影视]寒江雪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一梦三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