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校长,劳芳中学在你的手上实现了蜕变。” 她身后,那些退休老教师,也纷纷表示赞同。 “有这样的教育方针,再配合上我们这批老骨头,将来出个省状元也不是问题!” “我们这些都退休的人了,还能见识到这样先锋的教育方针,真是幸事一件。” 但是,此刻吴慧君脸上的表情,显然并不只是来拍马屁的。 她脸上虽然已经没有了之前的不信任。 但却是带着明显的不解。 关道思,二世为人,察言观色的本事,堪称人精。 “有什么问题,吴老师你就说吧。” 吴慧君清清嗓子。 身后的摄制组,也将镜头对准二人的对话。 “本来,我只是被你早上的开学演讲打动了。你提的概念,确实非常新颖,想想也知道,这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非常大的帮助。” “但是我还是怀疑的。我知道你刚刚当上校长,经验不足,这些概念,也许你不那么好落实。” “又或者只是话说的好听,说一套做一套。” “这才抱着来帮你一把的想法,同意退休返聘。另一方面,也是监督你作为校长的职责。” “不过啊,你干的很不错。” 吴慧君,作为关道思曾经的老师,露出了毫不掩饰的自豪欣慰笑容。 “学校之中,随处都可以看到你真正把学生感受放在心里的细节。” “就拿这老师评价的手段来说……呵呵,那是我这么多年教学生涯都想不到的措施。” “我身后这几个老家伙还争上了呢。就等着晚自习结束看谁的好评率高。” 她话这么说,身后的几个老教师,不但不羞愧,反而自豪的挺起头。 老牌教师,当然对自己的教学质量有自信。 “这,听起来不都是好话吗?如果只是说些这种东西,那也没必要这么兴师动众吧?还特意把摄制组找来。” 关道思挑眉笑道。 “没错。”吴慧君的表情,突然正经起来。 “我就想问问你,你的所有教学方针,究竟是为了什么?” “相信小关校长你也知道,学生这三年的苦读,都是为了一个答案。” “成绩!” “有了成绩,这些山沟沟里的娃娃,才能昂首挺胸地,从这个代际贫困的螺旋中挣脱出去。” “最终的成绩,对他们有多重要,你不会不知道。” “但是,在你的教育方针中,关于成绩,为什么只字未提?” “我想知道。你究竟有没有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吴慧君,正色质问。 而关道思,巍然不动,微笑着,娓娓道来。 摄制组见状,更是特写关道思的讲话。 “一个公司会强调业绩,一个工厂会强调产量,一家超市会强调销量。” “但是。学校,与上面的几个例子,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可以说。在学校,最不需要强调的,就是成绩。” “学生不是我们请来的啊。我们又没有花钱去雇佣学生来让他们学习。但是学生们还是出现在学校了,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他们自己不知道吗?哪怕再厌学的学生,想必都不会反驳这一点吧?” “至于成绩的提升,这是学习这个过程的必然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第28章 风向,正在改变 看着吴慧君和她身后的那批退休教师,脸上都纷纷露出思考的表情。 关道思知道,自己的理念,正在被他们所接受。 若是平时,自己直接这样一通输出,单凭语言,肯定是没有什么明显效果的。 但是今天,这个晚自习的过程中,这些老师所看到的情况,是他们之前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 都闻所未闻的新奇体验。 关道思,继续趁热打铁: “最终去考试的,是老师吗?显然不是吧?那老师为什么要强调成绩?” “老师应该强调什么?应该是教学吧?” “而作为学校的领导层,则更应该关注的是教育方针,是可以提升教育效果的那些外部条件。去关注成绩,反而是本末倒置。” “刘邦开创大汉。一个小小的沛县之中,就汇聚了能够管理整个大帝国的人才。” “凭什么?因为刘邦创造了让他们成长为那样的条件。” “吴老师,你是语文老师。” “千里马常有。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 “一个道理。外部给他创造的条件不足,说什么都是白搭。” “因为学生在寝室里学习更舒服,所以我就把晚自习挪到寝室。” “因为学生会累,会想偷懒,所以我就把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都放到同一个排行榜中,让他们自己意识到,自己掌控节奏。” “因为学生需要请教问题,所以我才把吴老师您几位请来,为他们随时解惑。” “当然,我知道你想说的是什么。学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也很重要。是不是需要老师进行激发呢?” “那些反复强调成绩,一切为了成绩的学校。我很明白他们在想什么。” “但在高考这个阶段,还远远不到比拼个人能力的程度。世间万事多如是。” “把京城高考状元的学习能力,平行挪到一个山区中的留守儿童身上,会发生什么?” “答案甚至都不需要我说明吧?” “我的想法很简单。只要条件到位,谁都可以是高考状元。缺的就是一个为他保驾护航的引路人。” “我当然知道自己身上的重担所在。” “我们老师,就是这个重要的引路人!” 这是关道思第一次,如此长篇大论的在镜头前发表意见。 若是平时,他的话不会这么碎。 但这次不一样。 争取吴慧君等退休教师的支持,对劳芳中学的这些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忍不住,就把自己长久以来的思考,添油加醋说了一大通。 话毕。 吴慧君,长久不能言语。 他身后的一众老教师,也是如此。 这种新颖的观念,对他们来说有些难以接受。 但是随着关道思的话语,思维的流动跟上节奏后。 他们就愈发觉得…… 醍醐灌顶! 乍一听,老师居然不用关注学生成绩,好像很匪夷所思。 但仔细一想。 一个在“高考”重要性如此之高的社会之中成长的孩子,成绩有多重要的概念早就耳濡目染,浸染入骨血之中了。 真的需要老师去强调,去关注吗? 老师要做的,就是面对每一个学生,都拿出最好的教学状态。 保证自己的教学质量,学生没理由学不会啊。 吴慧君甚至有一丝惭愧。 自己这么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之中,竟然没有想到这一层。 颇有一种岁月虚度的觉知。 真是后生可畏。 这小子,还是跟自己教他时候一样。 真能说啊。 把自己这把老骨头,说的热血沸腾。 又想到自己执教的那些日子。 多少次拿着成绩单,对着学生怒口训斥。 那些学生脸上的表情,是畏惧还是警醒? 是愧疚吧。 但是,真正应该愧疚的,难道不是自己这些老师吗? 学生难道不想好好学习吗? 谁愿意郁郁久居人下?谁不想考第一? 如果当时就能像现在的小关校长一样。 想到这些让学生效率倍增,学习热情高涨的手段…… 吴慧君在心中暗叹一口气。 这弯路,走了太远太久了。 一时间,甚至都回不过头来。 甚至跑来这样兴师动众质问关校长。 现在想来,自己都觉得有些可笑。 哈啊……为什么自己退休之后,才接触到这样的观念呢? 自己半生,难说不是在误人子弟…… 不过。 好在,自己还能发挥一些余热。 还能在小关校长的带领下,将这一切都拨乱反正。 吴慧君打定了主意。 许久之后,她才从沉思中醒转过来: “呵呵呵……真是想不到。我居然能教出这样的学生。” 她脸上,是无与伦比的自豪。 关道思很熟悉这副表情。 同样的表情,在他脸上也出现过不知道多少次了。 这就是名为教师的醍醐味啊。令人着迷。 “那从今往后,这批老骨头就麻烦校长多多提点了。” “虽然我们年纪大了,但是给学生在晚自习的时候讲讲习题还是绰绰有余。愿为校长效犬马之劳。” “能让我们在这种新概念之下,发挥余热,是我们沾校长的光。” “校长,有这样的思想和执行力,不知道能多拯救多少学生……” 随着吴慧君老师的带头。 一众退休老教师也七嘴八舌表示自己的信念。 而屏幕之上的弹幕,则更是疯狂。 比起身在教育行业之内的这些老师,观众的看法很简单: 演播室内。 目睹刚刚那样一番演说。 嘉宾们都一时有些震惊。 许久之后,王成芳才理顺了逻辑。 眉头一皱,还是缓缓摇了摇头。 “谬论。” “摆再多例子,也是谬论。” “订立的目标,不说出来,不强调出来,那就相当于没有目标。” “不每天把学生成绩的重要性反复强调。这样没有紧迫性,没有压力,那些学生怎么把自己的潜力逼出来?” “没有向死而生的决心。怎么在高考的战场上战胜其他人?” “关校长只关注外部条件,却丝毫没有对学生自身能动性的调动。不得不说,教育理念上,还是落了下乘。” 一旁的刘继发,又是皱起了眉头。 刚刚还觉得这位王教授的话似乎有些道理,指出了劳芳中学的问题。 怎么到了现在,又在这里cosplay弱智呢? 刘继发差点骂脏话。 不过,他的修养还是让他强行心平气和起来,发表见解: “王教授你真的理解什么叫做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吗?” “关校长的理念才是真正的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吧?” “恒水中学,高压的环境,让学生迫不得已学习。还是劳芳中学这样,让学生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下,自发学习。” “这两者间,究竟是哪种更加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王教授,您好好想想吧。恒水模式的压力一旦消失,学生还会像是这样自觉学习吗?” “但我知道,关校长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不论到哪里都会有自主学习的心态。” 他话毕,直播间的观众们,也纷纷进行附和。 第29章 第一天的教学,圆满结束 观念的转变,并不那么简单。 尤其,还是主导了“恒水模式”制定的王成芳本人。 听完刘继发的说法,王成芳教授听只是微笑。 没有半点被攻击论破的反应。 “学校里压力大还是社会上压力大?” “现在不做好准备,进入社会之后,学生迎来的只会是更加残酷的崩溃。” “我始终认为,学习压力只不过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疫苗而已。是再多都不会有坏处的。” 而此刻。 直播间之前的观众,因为接受了关道思那样的观点。 社会之中一直以来秉承的成绩至上论,也有了一丝松动。 本来那些站在王成芳那边的观众,现在更少了。 没等刘继发进行反驳。 弹幕就纷纷发表了看法: 要知道,直播间的弹幕,可是会被演播室的大屏幕实时展现给各位嘉宾的。 看着这样的群体意见风向…… 王成芳虽然不动声色,但是脸上还是青一阵紫一阵。 她对于公众外行人的攻击和侮辱,其实没有任何感受。 但她意识到一件她更为不想看到的事情正在发生。 大众对教育理念的偏向,正在改变。 而,这还只是第一天的直播而已。 要是给关校长更多时间…… 会有越来越多的观众被误导。 王成芳,额头渗出一道冷汗。 ……………… 三个半小时的晚自习时间,时光飞逝。 关道思开始翻看起小灵后台的榜单数据。 高一高二年级的大部分同学,都在三个小时之内完成了五科到六科的作业。 因为物化生史地政等副科的作业会有两天到三天一交的布置。所以作业完成进度每个班也不太一样。 不过,作业量控制的还算不错。 至于高三,大部分的同学甚至没有完成作业。 平均每一科一张卷子的作业量……写不完才是正常的。 这方面需要想想办法。 毕竟是高三。刷题当然是必须的复习手段。 但前提是保质,而不是保量。 将这件事记在心里,关道思又
相关推荐:
心情小雨(1v1强制)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下弦美人(H)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倒刺
狂野总统
沦陷的蓝调[SP 1V1]
《腹黑哥哥。霸道爱》
偏执狂
归宿(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