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天倾之后 > 第235章

第235章

个月就要秋收了,不缺粮食的驿站就会开口要别的换,大都是银子,江淙点头愿意。 虽然是逃荒,但是到后几百里地,大家虽然没吃饱,但也没咋挨饿。 到齐敏盖的驿站时,离边城很近了,李茂群也在,看到李本善他们时,眼眶都红了,“二伯,二伯,家里那边……” 侄子来到边城两年,身体壮实了,一看日子就过的不错,李本善拍着他的胳膊,“人挪活,树挪死,只要人没事,其他的不算啥。” 李茂群去给老祖宗磕头,张氏站在旁边,李茂群磕完头叫了声娘。 张氏累的脸如金纸,有气无力的应了一声。 江淙先行一步,回营地找周丰年,李青文、李青风还有李茂群带路。 林潭听说逃荒的人到这里,皱着眉半天没说话。 他已经从押送流犯的差役口中得知了并州灾荒的事情,也知道拢北城不许流民北上,这些人在这里,会不会带来甚么麻烦? 周丰年算是了解林潭一些,他说,边城人手不足,到现在城墙都没盖起来,只靠流犯和官兵不够,这些流民的到来并不是坏事,他们能让边城变得好。 江淙也道,更多的人在这里安家,会种地,懂得各种手艺,对缺少太多东西的边城来说百利而无一害。边城这里物产丰富,以后人越来越多,大量干货和药材一定会引来商队的注意,这里越来越繁盛,才会变成一个真正的城。 林潭动心了,人多,产出多,引来商贸,就能有税收,他不但不用再伸手向朝廷要饷银,可能还会更富足。 在这里几年,他比朝廷那些酒囊饭袋更清楚,这里虽然苦寒,但土地辽阔,好东西不少。 若是有一天,边城这里能跟南边那些流放之地一般发展壮大起来,那他就会成为坐镇北方最有分量的大将军。 从前,东南方才是大梁流放的重地,就是大量的流犯去到那里,带去了很多东西,那些流放之地变得越来越富饶,已经不是让人吃苦受累的地方了…… 是以,他点头同意逃荒的流民到边城,但不准进入营地,要在河下游安家置地,从今往后,除了流犯和官兵开垦的地,其他人再开荒,要跟营地上报。 知道林潭将面子和功劳看的最重,周丰年和江淙也说,会让百姓永远感念将军的慈悲胸怀,日后在此地落足,定听从将军的安排。 从林潭那里出来,周丰年长长的吐了一口气,看来,这边城会越来越热闹,挺好,既然短时间回去不京城,在这里凑个热闹也挺好。 谢过周丰年后,江淙回去拿银子,让营地里的人套车拉着粮食和吃的出来。 李青文他们还没走到边城,就听到了可以在这里安家的好消息,高兴万分的带着人沿着河边走,兴致勃勃的四处看,挑选建新家的地方。 这可不是盖一个房子,或者几个房子,是数个村子,几百上千个人家,可得好好商量。 女人们在野草地上架起火煮饭,小孩子懂事的四处找柴禾,男人们顺着河边来回走动,李青风正在教岸边的一群人如何撒网,惊叹声阵阵。 晚霞映红了半边天,远处蛙声不断,卸下夹板的马儿低头吃草,河边清风徐徐,野草起伏不定,所有人容光焕发的模样,丝毫看不出是才走了两千多里路的。 不管路途如何艰辛,不论吃了多少苦,到了这片宽阔富饶的的土地,所有人都觉得在这里,自己和家人一定能活下去。 坐在河边泡脚的李青文想,这大概就是希望的力量。 郭大永他们也来了,各自寻到自己的家人,抱头痛哭,自有说不完的话语。 李青文没有感叹太久,很快,李青风把鱼网下来,很多人不知道咋收拾,李青文把袖子挽起来,这次娘亲和嫂子终于能吃到鱼,他得好好让她们尝尝。 李青文宰鱼,旁边一群人围着看,那一张张认真的脸,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在做啥重要的事情哩。 李青风可不想吃清水炖鱼,他正要回营地取味料,周瑶、老邢头和李茂玉一家人来了,带了他想回去取的东西,另外还有各种风干的野鸡和兔子肉。 他们听说李家和村里人都来了,自然要出来看看,当然,也想顺便吃顿饭。 陈氏拉着李茂玉的手,看她脸都圆了一圈,就知道日子过的舒心,高兴的不得了,孩子他爹说的没错,茂玉来边城是对的! 旁边的人说着话,李青文把一条条鱼收拾干净,李青风和李茂群剁鱼、切鱼片,打下手十分熟练。 第99章 虽然逃荒的一行人没有进城, 但这多人,动静恁大,营地里的官兵和流犯都知道了, 有的在议论灾荒的事情,有的则高兴,这多劳力来, 以后种地、割草、喂马、铲马粪牛粪、围猎和巡防这些脏活累活就能用银子打发了。 晚些时候, 孙家和伙房还有马厩牛棚的人都来了,带着最实用的铁锅和几盆咸菜。 比他们晚一步,营地里的官兵也过来认认脸, 说两句客套话,他们大都是受过蒋立平和江淙他们恩惠,或者跟李青文面熟的。 本来,大家心里还有些忐忑, 怕自己的到来会被营地的人嫌弃,没料到这里的人竟然这热情,心里大石头立刻就落地了。 陶锅都在炖着鸡和兔子, 铁锅一到,李青文才开始大展身手,煎炒烹炸,快的让旁边的人都看不太真切动作。 周瑶她们吃了这久李青文做的饭菜,早就习惯了,一边帮着切东西, 一边眼巴巴的看着锅里的东西。 刚来的这些男男女女可惊讶极了, 还从来没见过男的做菜呢, 还做的恁香, 她们家里的男人顶多会往锅里舀水, 放米,煮个米都可能会糊锅,下辈子也不可能吃到他们做的菜。 惊讶完,在家里灶台忙乎的女人们才发觉,这俊秀的小子做的是啥,她咋看不懂哩。 大梁的油贵,锅贵,除了酒楼,一般农家吃的最多是蒸菜、煮菜、炖菜,鲜少煎炒炸,冷不丁的烧起大油,油香肉焦,那香味从口鼻钻进去,勾的人一边吞咽口水,一边瞧个不停。 姜氏原本把孩子都给了李青瑞,结果灶台旁边围了一群人,一个个的切肉和剁姜可利索了,她都挤不进去,更别提帮忙了。 里头的人也纷纷道:“你们走了恁远的路,该歇歇,这些事我们做就成。” 李茂群守着最旁边的锅炸干兔肉,这兔肉是腌制过的,直接炸,一会儿就熟,金黄泛着棕色的炸肉夹出来,屁股后头一串小孩子口水流的像是小溪。 李青勇和李青风是排在最前面,不等肉凉下来,就飞快的用手抓走半盘子,后面的小孩子都快气哭了。 俩人一点也不心虚,他们刚网了许多鱼,这些小孩子等会就有鱼肉吃了,多干活的就得多吃,天经地义。 紧紧的护着剩下的,待滚烫的肉不那么热了,李茂群笑着给孩子们分,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抱着炸肉块啃,小脸满足的不得了。 李青勇和李青风一边嘶哈的吹气吃肉,一边庆幸,还好马永江不在。 刘家兄弟和李青木他们一家在后头,俩人咧着大嘴乐的不行,“爹娘,妹夫,你们放心,我们打了许多粮,够咱们吃几年哩。” 刘氏一边煮饭,一边抹眼泪,她们两家这次算是熬出来了。 饭刚煮好好,周从信来了,给他们送了几袋子面,东西放下就没热情的乡亲们给按住了,非要吃完饭再走。 男人和长辈先围坐在地上,先给他们上菜上饭,很快,草地上便坐了一家家的人。 人多的菜没法做的太精细,陈氏还是吃到了儿子做的酸菜鱼和炖鱼,美味又可口,自然是夸赞个不停。 李青风直言道:“娘,恁多人一起吃饭,话多的就吃亏。” 陈氏笑了,接下来不咋开口了,他儿子心心念念让她吃的鱼,可不得好好尝尝。 吃饭时天都黑了,好再今天有个大月亮,旁边再点几根松明,啥也不耽搁。 李茂群去营地里拉了一车酒来,会喝的一人,不人分了半杯,喝完使劲吧嗒嘴,“够劲!” 有人嘴巴快,说是这酒是李茂群做的,杨树村的人都开始冲着李茂群道:“行啊,你小子到了边城,会了这多东西!” 李茂群笑道:“你们想喝,以后我多酿点,只要你们不嫌弃。” 有酒喝谁嫌弃啊,大家伙都连声谢他。 这次可真是真真的饱饭,所有人都放开了肚皮。 这地儿大的怕是马都跑不过来,他们啥也没有,就有一身好力气,在这里好好种地,以后的日子再也不用犯愁了! 吃完,有的起来溜达,有人躺在草地上,看着辽阔的星空,问:“我咋觉得这地儿的天比咱们并州的高哩。” “是吧,我看也是这样。”其他人煞有其事的道:“要不这里咋恁宽敞哩。” 是宽敞,宽的令人心狂跳个不行,土肥地阔,他们要是在这里扎根,以后的子孙都跟着享福! 背井离乡的愁绪、一路饿肚子赶路的艰辛、对陌生对方的不安……种种,种种,也抵不过他们多看这里几眼。 李青宏拦着一群想去河边玩耍的孩子,怕他们落水遇到危险,同时也跟各家大人叮嘱了一遍。 因为家里人都在这,李青文也没回营地,晚上就在外头歇一宿。 有人喝了酒便倒下打呼噜,有人还在兴奋的说着盖房子的事情。 李茂贤和李茂群等人坐在一起低声说着秋收的种种,他们要盖子得快点,必须得入秋前住进去,要不随时都会下雪,大人倒是能忍,孩子可受不了这个冻。 李青文原本躺在娘亲的

相关推荐: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虎王的花奴(H)   顾氏女前传   万古神尊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淫魔神(陨落神)   NTR场合_御宅屋   交流_御书屋   开局成了二姐夫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