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可能过于罕见,他们没听过,所幸是能够以别的方式达到目的。 而在易书元心中,基本已经可以确认,那群玩丹术的术士虽然呕心沥血,但不靠谱的时候是真不靠谱啊。 很多时候丹方补不上丹道气理的窟窿,或者五行失衡,或者阴阳失调。 那怎么办? 嗯,用臆想,臆想一种特别厉害的材料,找到它就能圆满了。 关键他们可能真的是苦思冥想太用力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里忽然就梦到什么了,然后定了名字留丹方。 后人术士估计没少被坑…… 也就是易书元自身是真正仙道中人,又有斗转乾坤炉,能将缺而不全之处尽量补齐。 易书元在短暂时间内思来想去一番推敲之后,居然觉得焦增平以僵尸那一口气炼丹,难得还更靠谱一些,至少是有实物的吧…… 但也不得不说,虽然极端,但于丹术之理上,术士受限自身不得入道,便穷尽一切想象,功不成则全术之妙,堪称天马行空。 也为易书元的丹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一个超乎寻常且同自己心意相通的丹炉是如何炼丹的呢? 易书元觉得虽然有难度,但比起之前的想象则又要简单太多,这还是他同时在炉中炼制法宝的缘故。 丹材入炉皆是瞬间便消失,看似化为灰烬,实则是除去一切杂质,化出了一股气。 此气非虚,只是暂时无形无质,不断在炉火中变化…… 仙道之理中,万物以气为基,所化所现生死所需皆为气数。 而以易书元的角度望向炉中,自能感应到哪一种气多了,哪一种气少了,也能随时填补。 丹炉之外,更有天地灵气汇聚,日月星斗之光垂落,入了炉中也是气。 此气为虚,在炉中却有物可依,混同炉中种种元气为一体,分成多股等待时机。 到这里,便是易书元自身的丹术理解了。 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气化万物,万物归气,亦可归一。 丹不能成道,乃是近道之物,每一股丹气都等待成为汇聚的那个一。 在这期间,易书元与丹炉牵连甚深,渐渐心神沉入丹炉之中…… …… 阔南山中,易书元已经盘腿在炉前闭目凝神。 夜晚,漫天星斗浮现,阔南山头顶的星空璀璨非常。 炉身上的月亮和星辰纷纷亮起华光,好似同天际星斗相牵。 一道道肉眼不可见的星光犹如雨落,时不时从天际落下,落向斗转乾坤炉。 黄宏川和老松早已经退到另一片山头上,主要是丹炉内外种种气数碰撞,环境时冷时热,两人怕待在近处有可能会干扰炼丹。 仙人炼丹可观而不可扰,就连刚刚铸就仙基十分兴奋的石生,也被两人拉了过来。 望向易书元的所在,乍一眼是朦朦胧胧的一片,再细观则好似有许多星辰在闪耀。 “师父说给我炼个宝贝呢,不知道是什么?” 灰勉多少是有些羡慕的,不过听到这里还是帮着一起想着。 “或许是护身的法宝吧?” “可是我想要一把剑啊,都说剑仙威风呢!” “你小孩耍大枪,才铸仙基,给你剑你会用么?” 黄宏川看到石生和灰勉斗嘴,收回望向丹炉异象的视线,忍不住开口道。 “石生,此前你说你师父炼制丹炉,和你铸就仙基是内外相应……” 这么说着,黄宏川话音一顿,犹豫一下还是接着问道。 “并且静定突破之中已经感觉到你师父在炼丹炉,可是你师父事先告诉你了?” 黄宏川和老松都是在丹炉成型彻底显化之后,才知道易书元炼制的宝贝是丹炉。 而石生之前的话绝对不像是事先知道,但黄宏川还是这么问了一句。 可能涉及到仙门各道的不传之秘,外人是不方便细究的,只能浅浅试探一句。 即便如此,黄宏川多少有点心虚,可他实在太好奇了,更是因为心中某种猜测十分想要确认。 只不过石生毫无心理负担,直接就开口道。 “当然没有告诉我咯,不过内外相合,那种感觉太明显了,师父炼制丹炉也助我修成仙基,终于将身中仙炉凝聚而出,从此便可炼化身中之灵为仙道法力了!” 黄宏川心头猛跳了两下,虽明知不该深入了,但还是忍不住多问一句。 “你师父不准你在此前炼化仙道法力,生仙灵之气?” 石生皱起眉头,十分不解地看向黄宏川。 “山神大人,您说什么呢,师父一直说,只有化成仙炉才算铸就仙基,门都没入呢,我哪来的仙道法力?也就是拨弄一下灵气罢了!” 灰勉也从石生脑袋上抬起头来,看向黄宏川。 “山神大人,可是有什么不对,要我和先生说么?” “不,并未有任何不妥,是黄某唐突了……对了小石生,你仙基初成,还没施过法吧,可否让黄某见识见识你这小仙长的神通?” 石生听得眉开眼笑。 “那要是用得不好,山神大人可不能笑话我!” 说完,石生小手朝前,好似捏住无形之物,顿时有一片雾气在前方显现,并迅速化为水珠。 顷刻间一道水流凭空出现,如同一条飘带,竟然在风中都随风摇摆。 石生轻轻一甩,水流扭转,绕着身躯化为一道小小水龙,随后又雾化消散在眼前。 一边的黄宏川微微点头,老松的视线也已经到了石生身上。 “不错,玄妙不凡!” “嘿嘿!” 石生很得意地笑了。 这其实只是简单御水,但却灵动非常。 更关键的是石生施法之刻显露的仙灵之气,在黄宏川有心凝神细观之下,可见仙灵之气融身躯,分浊气,随法而显法消也丝毫不散,可谓是融会一体…… 不谈量单论质的话,绝对非比寻常。 即便娃娃前世今生再有不凡,但如今应该还只是个仙童而已啊。 据黄宏川了解,仙道中确有身内化炉以炼己身的说法,可并非绝对,也不可能轻易成就,更不用说在道行不高的时候去尝试了。 仙道中修行基础虽各有不同,但大致上有相似之处,虚室生田栽灵为法之说,黄宏川还是清楚的。 他以为寻常所谓仙基,便是开辟仙道中真正意义上的丹田,虚室越广田地越大,则法力越深,法力无边这等仙道形容词,也有借鉴此道的意味。 黄宏川看向沉默的老松,不知道其怎么想的,一边的石生倒是因为被夸奖了而十分开心。 成就仙炉方算铸就仙基么…… “山神大人,有事找上门咯!” 老松一句话,将黄宏川的思绪拉回眼前,看向了远方天空的一道神光。 “难道有人将阔南山异象上报了天庭?” 老松不由看向山下各方。 黄宏川也是皱起眉头。 “易先生屏蔽天机,虽被雷劫破开气数,但天劫显现不过片刻,山中异象呈现也只是须臾之间,如今早已气数隐遁……” 不论易书元怎么做到的,但确实是山中动静大,山外动静小,即便天劫来时也只是片刻显现。 “纵然上报,怎么会这么快找来?” 天庭办事也是有不同效率的,只说阔南山呈现异象这种事,至多让巡游天神经过的时候看一眼。 而且退一步讲,阔南山神都没说有事呢,天庭很可能都不会管。 “莫不是正巧不远又刚好察觉到天劫气数?” 两人几句话的功夫,那神光已经近至眼前,只见那神光之中的雷毫,便知是雷部天神。 还真是被天劫引来的! 第241章 诸气归一 飞往阔南山的神光正是雷部天神曹玉高,只不过他来得比易书元预想中的晚了好几天。 不过其实曹玉高并没有真正看到此前炼制丹炉的异象,仅仅是随着白玉牌的气机感应一路到了阔南山。 但真正到了阔南山上空,曹玉高还是敏锐察觉到了一些异常,因为是雷部正神,所以能隐约感受到山上残留的一些雷劫气息。 而到了这里,似乎就玉牌也无法确定易书元的气息了,阔南山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怎么找人呢? 易先生定在山中,这山中发生了什么事? 曹玉高正在疑惑的时候,下方一个山头上有神光显现,阔南山神黄宏川已经单独现身。 “在下阔南山神黄宏川,不知是雷部哪位天神来此?” 曹玉高立刻落到了山头上,拱手向黄宏川回礼。 “雷部,曹玉高!” “原来是曹雷将,有失远迎了,不知雷将来此所为何事?” 黄宏川心中已经想好说辞了,问天劫的事就说山中有精怪渡劫,哪怕对方不知礼数要细究,老松正好出来顶包,毕竟也算一起历劫的。 不过曹玉高也并不想干涉山中事务,而是直接点明来意。 “实不相瞒,曹某是与友人定好约定,近日得到传讯特来一见,因为一些事情耽搁了两天,不过至此地却不见其人气息。” 黄宏川抚须思索一下,便问道。 “敢问曹雷将之友是何人?” 曹玉高已经断定易书元就在山中,而身为山神的黄宏川多半知道些什么,他也不多说什么,展开一只手掌露出上头的玉牌。 玉牌上“仙尊”二字隐有华光闪烁。 “便是易道子!” 一看玉牌,黄宏川便知真假了,脸上也露出笑容。 “易先生正在山中,请随我来。” 说罢,黄宏川飞向山中深处,曹玉高微松一口气也立刻跟上,很快就到了老松等人所在的山头。 到这,曹玉高已经能直接看到稍远处山间溪流处的异常,虽气息隐晦,但那一座显眼的丹炉和炉前之人直接一眼可辨。 一看到山神带着曹玉高回来,趴在石生头上的灰勉立刻就出声了。 “曹神将?你怎么才来啊!” “有事耽搁了,实属不该!” 曹玉高先向一侧的正拱手行礼的老松回礼,再对着石生头上的灰勉拱手,而灰勉踩着石生的脑袋人立而起,两只前爪也作拱手状。 石生好奇地盯着曹玉高,见对方向自己这边行礼,赶忙一起拱手。 “小子石生,见过神将!” 曹玉高令人生畏的脸上露出一丝自以为和蔼的笑容,他知道这个孩子。 “你就是易先生的徒弟吧?” “嗯……” 看着曹玉高的表情,石生只敢浅浅应一声。 曹玉高抬起头来看了看身边,这些人看来都和易先生关系不差。 但也是因为雷神来此,这山头变得短暂沉默。 灰勉倒是一点都不怕曹玉高,有此前的经历,它知道老曹是个敞亮神,便主动搭话了。 “曹神将,我和你讲讲先生为什么找你过来,之前我们在月州遇上一个人……” 灰勉大致将察觉到胥子昌并赶来月州之后的事讲了讲。 “那胥子昌心神之力损耗太过,要暂时恢复也少不了一旬之日,那人嘴上说不认识你那友人,但先生说他们必有牵连。” “月州城,胥子昌?” 曹玉高下意识看向月州城的方向,一旬之日的话,胥子昌定然还没出关。 随后曹玉高又回转视线,看向了远方易书元的方向,那丹炉实在太过显眼,也不至于猜不出对方在干什么。 “没想到易先生竟然还精通仙道丹术,研修此道的仙人可是不多见啊!” “是啊,我等也想见识见识真正的仙丹是什么模样的!” 听到两位神祇这种对话,灰勉低头和眉眼上扬的石生对视一眼。 即便一人一貂都一向认为师父/先生厉害得紧,可他们也清楚易书元的丹术是怎么推衍出来的,又加上是第一次炼丹,未必能满足山神和天神的期待吧?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炼成?” 曹玉高倒是一点都不担心,想了下笑道。 “我猜不会太久,至多还需要几天!” 曹玉高如今也算是对易书元有所了解,他迟迟没有来此,易先生不可能长久闭关炼丹,一定会分心留意胥子昌。 所以最晚胥子昌出关前,易书元一定成丹。 旁人也不再多言,只是在山上耐心等待,倒是西河村的易家人对于易书元入夜还没归来显得十分担忧。 …… 夜色之中,头顶的星辰始终十分耀眼。 易书元自身意境延展,好似不只是坐在外部的丹炉之前,更如同也在面对身中的丹炉。 乾坤葫芦此刻已经飞到了丹炉顶端,其上也有星光闪耀,好似也是丹炉的一部分,更随着丹炉火焰一同变动华光。 此刻丹炉便是不断汇聚和淬炼灵气的过程,直至达到投出丹材所能承载的极限,并同时维持平衡点。 这或许是一个需要磨合的过程,淬炼天地灵气日月华光,再同诸气相融也并非易事,但那也是相对而言的。 对于易书元来说,顺其中诸气变化甚至有种一观自身变化之道的感觉,正如此前初研丹术时所想,炼丹亦是一种变化。 自炉成那一日傍晚开始炼丹,到三天之后的下午。 三昼夜之后,炉中此次丹材之气虽还未到达真正极限,但易书元自觉初次炼丹过犹不及,在稳定的一个平衡点运法施术。 不需手诀不需什么动作,易书元只是念头一动。 刹那间,炉中诸气归一,化为一股特殊的丹气由气化物。 丹炉也在此刻微微一震。 “咣~~~~~” 一道隐晦的波纹,伴随低沉的铜鸣声,自丹炉之处传向山野。 另一处山头上的众人顿时精神一振,纷纷打起十二万分精神。 “呜呼……呜呼……呜呼……” 山风在此刻呼啸,灵气也不再往此处汇聚。 下一刻,山中丹炉顶盖升起,在冲天火光之中,有一粒粒凝实的华光,好似随着丹炉火海的浪头卷向天空。 “开炉了!”“仙丹!” 那边山头上不由传来惊呼,而易书元则凝神看着天空。 那一粒粒华光在天际风中晃动几下,居然开始震动。 嗡~~~~ “啪~”“啪~”“啪~”“啪~”…… 仅仅是眨眼的功夫,二十多粒丹丸直接炸开大半,一道道丹气灵光在崩裂中散溢,却又被周围的丹丸吸收不少。 下方是冲天炉火,同晚霞一起映红半边天,而身下的丹丸依然在这火焰上空随着热力翻滚。 嗡~~~~ 所有丹丸再次震动,并且又炸开不少,丹气倾泻吞吐中只剩下五粒。 下一刻,这五粒丹丸竟然纷纷冲天而起,各自拐向四方。 “想跑!” 易书元朝天一指,乾坤葫芦立刻升空而起,葫芦嘴脱开后好似带出一阵灵风呼啸,好似也是炉中之火但又携着一股酒气。 各方丹丸立刻被吸了回来,葫芦在天空一转,五粒丹丸无一幸免,全都被吸入葫芦之中。 随后葫芦嘴飞回盖上,整个葫芦缓缓落回地面,落到了易书元摊开的手掌上。 与此同时,丹炉的顶盖缓缓落下,将炉火压制回了丹炉内部。 “咣~” 丹炉轻轻一震,一切动静也平息下来。 那边山头,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众人也在此刻踏空而来。 “恭喜易先生炼出一炉仙丹!”“真叫人大开眼界啊!” “原来仙丹炼成之刻是这般景象,丹丸之灵如此之强,竟然还想破空而走!” 易书元向着众人拱手客气道。 “多谢诸位护持了,曹神将,你可终于来了!” “先生勿怪,有事耽搁了!” 灰勉和石生也十分欣喜,但走近丹炉之后还是忍不住惋惜。 “那碎掉的一些好可惜啊……”“是啊,真可惜……” 易书元也觉得可惜,但脸上还是十分平静的,虽数量不如预期,可剩下的五粒质量可是超过预料的。 一旁的黄宏川等人听到石生和灰勉的话都是面带笑容。 “这可是仙丹,能成五粒还嫌少啊?世上能见着真品的人都不多!” 易书元闻言也是略微诧异。 “仙道丹术,竟没落至此么?” 黄宏川点了点头,只是抚须的同时心中也在想着,仙道丹术虽今不及往,但好像也没有什么太昌盛的时候吧? “师父,您收得太快,刚刚我没看清,我想看看仙丹长啥样!” “先生,我也想再看看……” 其他三人则闭口不言,这话他们说不合适,但一个个说不想看看是不可能的。 易书元点了点头也不说什么,拔开葫芦嘴往手中一倒,在淡淡酒香之中,一粒丹丸出现在掌中。 丹丸极其圆润,只有黄豆大小,通体呈现金色,隐隐裹着华光,在易书元掌中并无任何动静。 “这就是仙丹啊!” “吃了能长生不老么?” 易书元摇摇头笑着回答道。 “当然不能,但常人吃了,延年益寿祛病消灾还是不在话下的。” 一边的老松看着仙丹感慨道。 “如此珍贵的仙丹,只用来延年益寿就太过可惜了,易先生,此丹如何称呼?” “此丹滋身壮气,又有明灵补神之妙,便叫做养元丹吧。” 有什么其他玄妙易书元也懒得归结到一起了,更不可能用《丹术妙绝》中那种夸张的名字,养元二字足以。 第242章 魔出同门 成丹一次之后,看着手中的丹丸,易书元心中也对丹术又多了一层实践上的了解。 也觉得得亏了自己不贪,若是真的想要到丹材极限才成丹,那么剩下五粒估计也得爆。 这丹丸易书元也不打算收回去,而是又倒出了一粒,两粒丹丸在易书元手中有光辉相互呼应。 下一刻,丹丸悬浮而起,却并不是要跑,而是飞向了黄宏川和老松。 “二位辛劳,助易某炼炉成丹,此丹丸虽算不上珍品,但也不可多得,还请收下!” 借助阔南山宝地,又让人出了不小的力,虽然关系不错,但答谢一下还是必要的。 “这,如此贵重……” 老松面对悬浮身前的丹丸有些不敢伸手,而黄宏川则带着笑容直接将丹丸抓在手心。 “那黄某就却之不恭了,此丹便是现在不用,藏在手中他日也定有用处!” “松老也不必客气了,丹乃近道之物,于你而言也会大有助益的。” 听到易书元这么说,老松便也双手将丹丸捧住,这一刻失去了易书元的约束,他只觉得手中丹丸似乎在悸动,赶紧施法封住。 “若让此丹丸跑了,可未必能再找回来的!” 易书元半开玩笑的一句,老松却是郑重点头,小心收好丹丸,他体悟过雷劫又得此仙丹,信心层面已经不同往昔。 见到易书元看向自己,曹玉高连忙道。 “我就不必了吧,没帮上什么忙。” 易书元咧了咧嘴,本来也没打算给你,不过出口却是另一句话。 “曹神将可曾去过月州城?” 曹玉高摇了摇头,将手中的白玉牌递向易书元。 “还不曾去过,正想同易先生一起去看看。” 易书元点了点头,一面接回玉牌,一面看向石生头顶的灰勉。 “灰勉,你带曹神将先去月州城中看看胥子昌,我要回家一趟,稍后再去月州城。” “先生,是现在么?” “自然是先过去看看为好。” 灰勉也不多话,直接从石生头顶一蹬,跳到了曹玉高肩头,结果立刻就浑身都抖了起来,毛发都炸开了。 “哈哈哈哈哈,灰前辈胖了!” 石生在边上笑了起来,曹玉高赶忙在念动间收敛气息,再加上灰勉自己施法,炸开的毛才恢复过来。 “笑个屁!曹神将,我们走!” 曹玉高向着易书元等人拱手。 “那曹某先行告辞,易先生,我们月州城再见!” 在易书元等人回礼过后,曹玉高化出一道神光向天而去,直奔月州城方向。 目送神光远去之后,易书元展开折扇向后一扫,原本炉火熊熊的丹炉已经消失在眼前,其中一个扇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个小小的丹炉。 “哎哎哎,师父,您答应给我的宝贝还没给呢!” “急什么,还没好呢。” 安慰了石生一句,易书元也向阔南山中的两位辞行了。 “此间事了,易某也要先告辞了,况且今日松老定也急着闭关,就不打扰了,改日有机会再叙!” “那便不送先生了!”“老朽确实急不可耐,也要先走一步了!” 三人行礼问别,一个朝西河村御风而走,一个则直接去往自身古松之躯所在。 只剩下黄宏川这个山神站在原地,他摊开手看了看手中的仙丹,再望向易书元离去的方向,这次也算是开了眼界了。 随后一道烟雾遁入地下,黄宏川也消失不见了。 …… 易书元虽然离开了几天,但所幸还是在这一天傍晚回来了,也让易家上下松了一口气。 一个顺道去了一趟元江县的由头倒也能让人信服。 当天晚上的饭桌上菜肴依旧丰盛,才刚动筷子易保康又埋怨开了。 “兄长,你都一把年纪了,这次回来就别到处跑了,咱家也不是添不了一双碗筷,在家乡找个老伴过日子比什么都强,改天……” “噗……咳咳咳咳……” 易勇安刚含嘴里的一口汤水就喷了出来,然后就是一阵不停地咳嗽,所幸是都喷桌上的骨头渣上,没沾着菜。 易保康思路被儿子打断,顿时瞪着看向他。 “吃饭就好好吃饭,这成何体统?” “咳咳咳,爹,咳,大伯要是老伴,村里村外十里八乡的孤寡老太太不得疯啊?” 一边的李氏也捂着嘴偷笑。 赵氏则用筷子柄敲了一下儿子的头,同时也认真打量易书元。 “谁说咱大伯就得找孤寡老太太?就大伯这样貌,身子又硬朗……呃,怎么滴找个四五十的寡妇不过分吧?” 赵氏是越看越觉得大伯年轻,是真的不像古稀老人。 “或者,三十多的寡妇好像也不是不行……” 易书元心中暴汗,看向一边,石生赶紧低头扒饭,怕笑出声来被师父责怪。 “我的事就不用你们费心了,我也很快又要出门……” 易书元说着站起身来,抓起桌上的酒壶要为易保康倒酒。 “兄长,你又要走?” “保康,为兄之志不在于偏安一隅,易家香火就有你有勇安和阿宝呢。” “可这是咱家啊!” 易保康言语略微激动,一只手都抓住了易书元的手腕。 “爷爷,伯爷爷心系天下,可不是常人,您就别劝了!” 易保康向来疼爱孙子,这会却瞪了阿宝一眼,换儿子早就骂了。 易书元笑了笑,拍了拍易保康的手臂,后者察觉失态才松开了手。 “兄长有你这句话就够了,留一个居室,回家的时候有个住处便可!来,给你满上。” 话语间,一粒丹丸早已经飞入酒壶,落入酒水中华光一闪,就直接化开了。 等酒水从细细的酒壶中倒入易保康的酒杯,一股清淡的异香混在酒气中飘荡,让众人精神一振。 常人若随便吃仙丹,太霸道的可能直接无法承受。 而养元丹虽然较为温和,常人随便吃的话,也不能完全消化药力,会造成相当程度的浪费。 易书元直接施法助力将仙丹化入酒中,再分成数份让易家人服下,双管齐下的话,以常人体质算是刚刚好。 给易保康倒完酒,易书元又给赵氏倒,接着是易勇安和李氏。 “哎呀,大伯我自己倒就行了!” 易勇安刚想起来,易书元就瞪了他一眼。 “坐下!” “唉……” 易勇安麻溜就坐下了,不过等酒杯满了,也忍不住凑近闻了闻。 酒壶到了易阿宝身边,后者连连摆手。 “伯爷爷,我不喝酒的!” 易书元便在阿宝耳边低语一句。 “在书院和一些同窗出去玩闹的时候都喝,伯爷爷倒酒就不喝?” 易阿宝顿时心虚不已,下意识看向爹娘和爷爷奶奶。 “长,长辈请,不敢辞……” 一圈回来,到易书元这倒出来的就是普通酒了。 “师父,我呢……” “小孩子喝什么酒啊?” “哦……” 石生显得很失望,别人不知道,他可是闻出来了,这酒肯定被师父掉包了! “来,我敬你们一杯,请!” “兄长请!”“大伯请!” 几人闻着酒香都有些馋了,就连两个女眷都一起举杯,本想浅尝辄止,但酒水一触嘴唇,就顺着舌头滑入了喉咙。 几人只觉得一股酒香和清甜在舌尖弥漫,更有一股暖流入了腹中,向着四肢百骸延展,身躯都暖了几分。 易保康忍不住赞叹一句。 “勇安,今天这酒打得好,闻着就舒坦,以后就去李庄的酒铺打酒了!” “知道了爹!” 仙丹丹气的奇香也就浅浅散溢了这么一点点,却把一个佝偻的身影逼得在易家院外现身。 土地公忍不住在院墙外深吸一大口气,那股淡淡的香味就被吸入鼻中,身躯之中都气息微微动荡。 “我怎么就没有个仙人长辈呢……” 嘀咕一句,土地公又遁入地下消失了。 …… 易书元去意已决,易家人纵然好言相劝,但自然是拦不住的。 第二天一早,易书元就陪着易阿宝踏上了回月州书院的路,等送阿宝进了书院,他才转身离去。 月州城文华坊边,东街上的一家酒楼内,已经幻化了一身常服的曹玉高在窗前自饮自酌,灰勉则面对一桌菜肴吃得起劲。 这时候,易书元在店小二带领下走上了楼,随后径直到了窗边。 曹玉高转头看向易书元,对于他的到来丝毫不惊讶。 “这胥子昌虽然在静室中闭关,但受魔念所困,气息有所散溢,观其身仙灵之气的感觉,应当和吾友公孙寅师出同门!” 这便是法脉相连的气数了,虽然有的显现有的不显,但如果对一门法脉非常了解的话,遇上显现的还是能有所感觉的。 而曹玉高与公孙寅关系莫逆,两三天下来,也已经品出味来。 易书元直接在桌边坐下,桌上甚至已经备好了碗筷,夹了一块菜就送入口中品尝,咽下之后才不急不缓地问道。 “这么说,这胥子昌此前确实在骗我?” 曹玉高摇了摇头。 “倒也未必,公孙寅认识我的时候修行不足三十载,其后与我相交莫逆,师门之事也会提及,更会与我聊聊修行的困扰……他确实也不曾提过胥子昌……” 这么说着,曹玉高又补充了一句。 “以云翠仙翁的性子,若胥子昌也是他徒弟,他们师兄弟之间,相互不知道都是有可能的!” 易书元微微一愣,他只是听曹玉高讲过云翠仙翁,这会了解到这些,顿时觉得有些不靠谱。 第243章 画中仙 “曹神将,易某记得你说云翠仙翁已经久不露面了吧?” 听到易书元的话,曹玉高思索片刻之后才开口道。 “确实如此,便是天仙令也并无气机牵引,但仙人擅隐,久不出世也并不少见。” “只是弟子出事也不现身?” “仙道玄之又玄,有如先生这般洒脱自在的,也有墨守成规的。 或许云翠仙翁以为这便是弟子的劫数,哪怕真的身死道消,过不过他都不会现身,曹某身为雷部天神,也算认同此点。” 一边才坐上凳子夹了菜的石生闻言顿时看向易书元。 “师父,将来我和师弟出事,您不会也不管吧?” 易书元看了看石生,想象了一下自己的弟子出事,他或许会希望弟子正面应劫而过,但暗中肯定会帮忙,不可能不闻不问。 但心中所想易书元并不会说出来,只是模棱两可地回答一句。 “便看你们造化了。” “师父一定会帮我的!” 石生露出一个笑容,夹起一块鸡肉就往嘴里送,无忧无虑四个字就像是写在了脸上。 正在专心对付一只大鸡腿的灰勉这会忍不住抬头看向曹玉高道。 “既然曹神将认同,那你为什么找公孙寅呢,反正过不过这一劫都是他自己的事。” 曹玉高笑了。 “那么灰道友以为,何为劫?何为渡劫?若公孙寅此难真的是他的劫数,那么曹某出手相助,难道就不能是劫中注定的转机么?” 易书元眼神一亮,曹玉高此言其实一定程度上也符合易书元自己的心境。 所谓天数劫难,并非一成不变,入他人劫中可以理解为干涉,可也未尝不能说明这就是历劫的一部分。 “曹神将所言甚是!” 正在这时,文华坊某处隐约有灵气异动,这点动静很容易被忽略过去,但易书元和曹玉高一直留意着那边,自然不可能错过。 “胥子昌出关了!”“嗯。” 此时此刻,文华坊中的小屋静室内,胥子昌一下睁开了眼睛。 不过醒来之后,胥子昌稍稍感应自身,也是出了一口气。 “呼……” 心神之力已经得以恢复大半,也让胥子昌的状态好了不少,不再那么憔悴。 同时也让胥子昌后知后觉地明白,此前的自己已经有多危险,自己一直得不到休息,而对抗的魔念则一直滋长,此消彼长之下,差点出大事。 而现在心神灵明精神饱满,胥子昌脸上恢复了仙人的从容,自觉已经将心中魔念彻底压制。 但现在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
相关推荐:
大胆色小子
总统(H)
数风流人物
五夫一妻的幸福生活
捉鬼大师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绝对占有(H)
[综神话] 万人迷物语2
取向狙击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