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大人如今姓原名焕,曾经……” “我都知道我大伯叫什么,你们真的好笨哦。”袁耀小崽崽嫌弃的看着他们,扬起下巴更加骄傲,“我大伯叫袁基,我爹叫袁术,他们两个是亲兄弟,亲哒!” 一母同胞,亲哒! 和被打发到并州的那个伯伯不一样! 袁小璟:!!! 袁基、原焕、袁基、原焕…… 袁璟小公子脑袋里绷紧的那根弦终于断掉,傻傻的等到旁边小伙伴点头,吸吸鼻子扭头回去,“阿爹——” 声音崩溃,还带着哭腔。 袁耀震惊的看着跑开的堂兄,拍拍胸口吓了一跳,“吓哭了吗?真的吓哭了吗?小爷找回场子了?” 他还没说什么,怎么那么简单就吓哭了? 啧,堂兄不行啊! 第176章 何以天下 短短一会儿时间,哭着喊爹的小孩儿就发生了调换。 原焕听见动静朝荀彧和曹操打了个手势,会议暂停,他去看看小崽崽们又弄出了什么幺蛾子,他们家璟儿哭着回来喊爹还是头一回,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然而人还没走到门口,宝贝崽崽就掉着金豆豆撞进怀里,后面还跟了一串小萝卜头,衣着光鲜表情张扬的袁耀小崽崽混在其中甚是显眼。 原焕安抚的拍拍儿子的脊背,语气带了些迟疑,“被耀儿气哭了?” 小家伙才那么大一点儿,刚才还因为不会背书哭的要死要活,怎么转眼间就能反过来把袁小璟气哭,难不成刚才是初来乍到不习惯,哭过一场后恢复了正常水平? 袁小璟愣了一下,眼泪掉的更凶了,看着跟没事儿人一样的亲爹说不出话,气的只想跺脚,“骗人!怎么能这样?!” 他哪儿是被那小笨蛋气哭的,分明是被亲爹气哭的! 如果不是阿爹瞒了他那么多年,他怎么需要被笨蛋堂弟介绍身份,所有人都知道阿爹曾经的名字,就他自己不知道,他这个亲儿子不要面子的吗? 也是他傻,一直没问过阿爹曾经叫什么,既然知道阿爹现在是改名换姓之后的身份,换之前肯定还有其他身份,他怎么能一直没注意呢。 荀彧正想和曹操一起起身告辞,他们家主公这会儿显然顾及不到他们,留在这儿反而不方便他们父子间说话,可是听到袁璟这话,再看看一群小孩子中明显和袁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小娃娃,动作一顿又坐了回去。 小公子终于要知道他们家不是出身寒门,而是天底下少有的大家族了吗? 可喜可贺,喜事儿啊! 曹操本来想走,看荀彧又坐了回去,眼神在几个人之间转了转,迟疑片刻也跟着不动了。 有什么事情是他不知道的? 袁璟平日里乖巧听话,从来没有哭闹不休的时候,孩子太听话的一个坏处就是老父亲完全没有哄孩子的经验,手忙脚乱不知道自己错哪儿了,只能放软了声音让小家伙的情绪先稳定下来,“怎么了?” “你还好意思问我怎么了?”袁小璟红着眼眶,指着小伙伴堆里那个骄奢华丽格格不入的小破孩大声质问,“他说你和袁术是亲兄弟!亲的!根本没有出五服!” 连他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只有他自己被蒙在鼓里,这合理吗? 你们过分! 荀彧:哇哦。 曹操:哦豁! 老父亲有些心虚,却没有放弃挣扎,温温柔柔的给愤怒的崽崽的顺气,说出的话却像是火上浇油,“阿爹什么时候说过和袁术出五服了?” “刚才,刚才还说过!”袁小璟一边说一边比划,猛的想起所谓“出五服”只是他的猜测,他爹当时只是笑笑没说话,根本没有表态,只是他以为没有反驳就是对的,下意识就当做他们已经出了五服。 这么一想,更生气了! 袁璟小公子气的手都在颤抖,又不好朝他爹撒火,越想越气,越气越想,金豆子不要钱的往下掉,像是要把前些年的份儿全补回来一样。 荀彧面带微笑的看着他们家主公手忙脚乱哄孩子,心道这一天总算来了,他说什么来着,骗小孩儿迟早要出事,袁璟小公子早慧,被亲爹这么忽悠坚决不能忍,小公子尽管闹,左右心虚的不是别人。 原焕:…… 这么不给面子的吗? 原老板无奈的回头看看悠哉看戏的两个人,荀文若这个切开黑的家伙看戏毫不遮掩,你曹孟德又是怎么回事,假装看不到很困难吗? 屋里的两个人仿佛定在了席位上,杯子里什么都没有的清水都能让他们品出雨前龙井的气势来,几个孩子小心翼翼的站在门口,看着生闷气掉眼泪的袁小璟眼里写满了紧张。 原焕无法,先将孩子们塞到荀彧曹操跟前,里面有他们家崽,当爹的好意思不管不问,安排好几个小家伙,然后带着满脸控诉的袁小璟和不知道发生什么但是他觉得他更厉害了的袁小耀回去坐下。 袁小璟止住眼泪,抹了把脸挺直腰杆,努力维持住自己沉稳冷静的形象,这不算什么,他将来要达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境界,现在才哪儿到哪儿,“阿爹想好怎么编了吗?” 老父亲被宝贝崽崽的问题梗了一下,解释、解释能叫编吗? 原老板沉默了好一会儿,顶着旁边两个看戏的家伙的目光,咬了咬牙开始飙戏,“璟儿可知当年阿爹为何带你远走冀州?” 幸好郭奉孝不在这儿,不敢现在会变成什么场面简直不敢想。 原焕抛弃了羞耻心,垂下眼帘面带愁容,给小崽崽讲了另一个版本的出逃小故事。 真实事件改编,略有艺术加工,一切都是为了形象。 于是乎,袁小璟和袁小耀再次被震惊到,原来他们家的情况那么复杂吗? 袁璟小公子擦擦眼泪,终于知道他爹为什么和家里不亲近,关东联盟讨伐董卓的事情他听了好多遍,每次听到袁绍、袁术二人起事导致汝南袁氏在朝几十人被董卓诛杀殆尽就感觉那俩人是借董卓之手除掉家人好自己上位,万万没想到被除掉的家人竟然包括他自己。 阿爹身份贵重,肯定是董卓的眼中钉肉中刺,那种情况下还能保住尚在襁褓中的他难于上青天,他竟然因为区区身份问题就对阿爹发火,真是太不应该了。 袁小璟扯扯父亲的衣袖,低眉顺眼给父亲道歉,他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错了就是错了,不会为了保住面子胡说八道,“阿爹以前为什么没有说过这些?” 原焕揉揉小家伙的脑袋,温声道,“璟儿如果自小娇生惯养长大,现在可会觉得百姓生活不易?可会明白世道艰辛?可会站在寒门的角度看问题?” 袁小璟迟疑的点点头,“应该有点难。” 他只是觉得有点难,旁边的袁小耀已经用实打实的例子来告诉他何止是有点难,“我们过的很好啊,大伯是不是在这里吃苦了?为什么要站在寒门的角度看问题?” 难怪他爹每次提起大伯表情都不太对,原来当年大伯险些被害死还有他的掺和,外面的世界太可怕,早些回家多好,他在家从来不担心有人欺负。 堂兄竟然到现在都不知道他们家有多厉害,真是太惨了。 唉,太惨了。 这么一想,难怪他爹每次提到大伯都心虚的不行,他要是干了那么多坏事他也心虚,也不知道那个被打发到并州的伯伯是什么样的,正会和他爹一样心虚吗? 袁小耀托着脸陷入沉思,他以前一个伯伯都没见过,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来,爹和大伯都长的好看,并州那个伯伯应该也差不多吧。 还没开始读书认字的小家伙满脑子奇奇怪怪的念头,袁小璟则正经了许多,顺着他爹的话想了一会儿,很快想明白了他爹的良苦用心。 阿爹说的对,世家大族没什么好的,汝南袁氏又能怎样,还不是被董卓害了大半,世家大族容易勾心斗角,兄弟阋墙明争暗斗,还不如他们父子俩简简单单的过日子。 阿爹想把他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他一定不会让阿爹失望。 如果他自小就知道阿爹的身份,或许不会和奕哥他们去书院上学,也没有机会认识到那么多同门,几位老师都是当世大儒,不可能去家里教导小孩儿,他很有可能会和笨蛋堂弟一样五六岁了还不知道读书为何物。 嘶,太可怕了。 这还不算最可怕的,如果他什么都不懂,只会仗着自己的身份欺负人,或许长大后还会无师自通搜刮百姓,到时候别说给阿爹帮忙,不给阿爹添麻烦已经是万幸。 他长大后要和阿爹一样拯救苍生护佑万民,不想当搜刮百姓的纨绔子弟,就算现在知道阿爹的身份,将来也不会放任士族欺压百姓,阿爹如此用心良苦,他怎么能让阿爹失望。 袁璟小公子擦擦眼泪,除了眼眶还有些红已经看不出异样。 他不是不懂事的小孩子,关中百姓受苦受难就是因为这儿的世家勾结在一起欺上瞒下,仗着曹校尉事务繁忙无暇亲自查看,导致无数百姓被抓走当苦力,这种事情告诉笨蛋堂弟他肯定不觉得有什么,可是他不能那么单纯。 阿爹现在做的事情要得罪很多人,这大概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吧,他可是阿爹亲自教导出来的继承人,只是区区身份而已,不是什么大事儿。 荀彧端着水杯看他们家主公三言两语将人哄好,嘴角微抽垂眸喝茶。 那么好哄,让他说什么好? 这一天过的跌宕起伏,虽然才过了半天,原焕已经开始心力憔悴,哄完孩子后让小家伙们出去完,再看看两个只想看他笑话的家伙,摇摇头笑骂一声,这才让他们回去继续忙。 该说的事情刚才已经说的差不多,他们回去尽快将手头的事情收尾或者转交给其他人,最多七八天的时间他们就要回邺城,到时候才是真的考验人。 荀彧挥袖起身,行云流水般行礼告辞,“主公多保重身体。” 曹操跟着拱了拱手,怎么看怎么不像好人,“兄长保重。” 原焕:…… 这俩人出门是不是还要笑话他? 隐藏身份、他隐藏身份能叫欺骗小孩儿吗?他是被逼无奈只能这么做! 夏虫不可语冰,庸人怎么能理解他的一番苦心! 好气哦。 原老板完美的解决了身份暴露的问题,却没有半点开心的感觉,尤其是荀文若离开之前那似笑非笑的表情,弄得跟他办了什么坏事一样。 他分明一点坏事都没办,只是略微有一点点恶趣味而已,用在自己儿子身上的恶趣味能叫恶趣味吗? 更气了。 袁璟小公子被安抚好,老父亲开始在屋里生闷气,不过也没气多大会儿,疾医过来把脉之后送上刚熬好的汤药,一碗下去瞬间平心静气,连午后小憩都睡的沉了不少。 总之,袁术袁耀父子俩就这么在长安城住下了,袁璟对他爹的身份接受良好,所谓接受良好,意思就是以前啥样以后还是什么样,他都那么大的人了,又不是笨蛋堂弟,不至于为这点小事就纠结到睡不着觉。 他爹出身汝南袁氏和他有什么关系,他又没去过汝南,那边的族人也不一定知道有他这个人,就算他没有世家子的身份他也一样能在书院混的风生水起。 他们邺城书院走出来的学生都不简单,九成九学子出去后都到各地为官,出门后到处都是他的同门,不比世家大族本事小,他袁小璟还是大儒郑玄和司马徽的弟子,上头的师兄们各个博古通今能耐非凡,他骄傲了吗? 袁小璟想着想着,忽然意识到书院出来的学生拉帮结派也不是什么好事儿,一边是世家大族的姻亲关系,一边是寒门子弟的拉帮结派,这大概就是阿爹说的制衡之道吧。 七月流火,傍晚天气转凉,城外一队骑兵策马而过,眨眼的功夫就消失在街道上,只留给城门卫兵几道残影。 城中大部分街道禁止纵马,军中传令兵除外,吕大将军完成任务回来复命,自然也不在禁制之列。 赤红色的神驹很快停在府邸门口,袁璟带着一群小家伙等在外面,看到吕大将军翻身下马赶紧迎上去,以一种看向救命恩人的眼神感动道,“奉先将军,辛苦你了。” 吕布:??? 咋了这是? 第177章 何以天下 吕布最近过的非常充实,大将军难得不去战场也能找到适合他的活儿,抄家威慑的时候甚至有种回到当年跟在董卓身边烧杀抢掠的错觉。 还是有点不一样的,当年的吕大将军走在街上人见人怕,敲开哪家的门哪家就遭殃,背地里骂他的人更是数不胜数,现在的吕大将军虽然还是敲开哪家的门哪家就遭殃,但是走在街上偶尔还会有百姓给他送土特产,背后骂他的人更是没有,百姓只会夸他杀的好。 美滋滋.jpg 有个靠谱的主公就是不错,他们家主公英明神武才气无双,连带着他吕奉先都长进了不少,不错不错,他还能继续保持三十年。 吕奉先最近风风火火到处跑,比打了胜仗还要嘚瑟,打仗的时候他是人见人怕的煞神,虽然也很威风,但是感觉和现在完全不同。 主公说的对,得空了要多看看百姓的情况,他们打仗不光是为了升官发财,还要想想百姓的日子过的怎么样,百姓过的不好,他们哪儿来的财可发? 这话说的有些俗气,不过没关系,他能听懂就都是好话,满口之乎者也的他也不乐意听,果然,他在主公心里就是重要。 司隶各郡县大大小小的官员几乎被换了个遍儿,原焕这次下了狠手整饬,别说世族,就是刘姓皇族出面也没用,事情做的太过火一律收押处斩,天王老子来了也救不了他们的性命。 一桩桩一件件汉律上写的清清楚楚,该怎么罚就怎么罚,别人不清楚律法条例当官的还能不知道吗,明知道自己干的是杀头抄家牵连九族的事情还偏要一条路走到黑,全家受到牵连一点也不亏。 走到绝路了才知道求饶,但凡睁开眼睛看看那些被他们害死的百姓,看看那山沟里乱坟岗上堆积的尸骨,他们怎么有脸求饶? 幸好现在是盛夏,夏天虽热,却没有冬天伤人,不需要棉衣炭火防冻,不然一个冬天过去又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冻死在寒冬中。 前有雷厉风行的肃清官场,后有吕大将军亲自派人走遍关中所有县乡村寨,别人出马或许还要担心路上会不会遭遇截杀,兔子急了还咬人,没准儿哪个漏网之鱼想鱼死网破,可惜遇上的是吕大将军麾下最精锐的一批骑兵,找上别人是鱼死网破,找上他们是自寻死路,主动送上案板的鱼肉,不剁白不剁。 关中的百姓最开始还不太相信,直到真的从官府领到米粮,给他们耕种的田地也重新划成他们能干得过来的亩数,城外的告示栏还贴了两年内免除赋税休养生息的告示,这才做梦似的恍惚走远。 竟然是真的,他们能活下去了。 刚出生的孩子不用扔到山里喂野兽,只要不用交那么多税,他们就有粮食养活孩子,即便只免了两年的赋税,这两年卖力干活也能攒下点粮食。 上天保佑,他们真的能活下去了。 百姓的日子有了盼头,整个精神头都起来了,连吕布这样的粗神经都能感受到气氛的不同,可见之前的动作已经初见成
相关推荐:
虎王的花奴(H)
弟弟宠物
恶蛟的新娘(1v2)
深宵(1V1 H)
我的风骚情人
猛兽博物馆
秘密关系_御书屋
将军在上
村夜
NTR场合_御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