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上侍从去找小伙伴玩耍,原焕刚刚出门,还没来得及上马车,就看到官署那边有人过来。 马车缓缓停在官署门口,两边距离不远,拐个弯儿就能到。 原焕轻车熟路走进议政厅,抬手让大家伙儿不必多礼,走到主位坐下然后听沮授回话。 孙策离开邺城时带了足够的粮草,还有从他爹孙坚手里扣出来的两千士兵,他前些日子让人送信去扬州,让小霸王注意从益州出走的几位将领,没想到不到一个月就有了消息。 虎崽子人如其名,虎了吧唧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甘宁的下落的确找着了,就是和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俩人各自带兵摆开阵势,已经在江夏打了好几仗,目前胜负未分,大有继续打下去的意思。 额,江夏郡,位于荆州,是刘表的地盘。 第135章 龙战于野 甘宁甘兴霸,益州巴郡临江人,是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 据说他年少的时候不务正业,经常带着一帮子无所事事的年轻人成群结队四处闲逛,一群人携弓带箭,头插鸟羽,身佩铃铛,人称“锦帆贼”。 称他是贼,是因为他年少时经常在巴郡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如果当地官员对他以礼相待,一场宴席之后他就能为人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如果接见他的礼数不够周到,那完了,甘兴霸最讨厌别人看不起他,当场就能翻脸开战。 饱学之士可以声名远播,甘宁这等游侠儿更容易传出名声,别管是好名声还是坏名声,总之他在巴郡非常有名,百姓一听到有铃铛响立刻闻风而逃,不用想都知道是甘宁来了。 兴许人长大了就会稳重下来,甘宁祸害乡里到二十多岁终于琢磨着这样不行,当贼没前途,他想当官。 寻常人想当官难得很,他不一样,他脑袋瓜好使,潜心读书钻研诸子百家之说,没几年就从计掾升到一郡郡丞,当然,升迁那么快不光靠他那聪明的脑袋瓜,最重要的是他家里有钱。 “步行则陈列车骑,水行则连接轻舟”,连跟在他身边的下人都披服锦绣,当锦帆贼首领的时候,他们出行乘船所用的船只都是一次性的,用完就扔,没有足够的银钱还真撑不住他这么挥霍。 孙策收到他们家主公派人送过去的信件后当即乐了,锦帆贼锦帆贼,说白了就是水匪呗,巧了,他爹乌程侯当年靠打水匪扬名郡县,主公这是看他一时半会儿没法扬名,特意送来一伙水匪来给他打? 小霸王接到消息后高兴的不行,主公只是让他留意那些被刘表忽悠出益州的益州将领,没说非要将人收入麾下,他先替主公看看那些人能耐如何,免得主公招到一群外强中干的武将。 他们家主公身边能打的多着呢,他只是其中最不起眼的那一个,要是在他手下都过不了几招,还是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吧,别出来祸害人。 甘宁对刘焉没什么忠心可言,不然也不会三言两语就被人忽悠到荆州。 刘焉在益州时对百姓还行,对富户豪绅则是先骗再杀,他在益州那些家底绝大部分都是抄家抄来的,甘宁家里有钱,是豪绅中的豪绅,能在刘焉手下保住家业已经不容易,自然忠心不到哪儿去。 刘范初掌益州,原本在刘焉麾下效力的人不服气的居多,丰厚的奖赏可以让大部分想转投他人的官员留下,也可以让甘宁这种不缺钱的武将觉得这是在看不起他。 在刘阖的策反之下,甘宁和同僚沈弥、娄发等人起兵反出益州,先和益州守将打了一仗,然后尽数被刘表纳入囊中,刘表和刘焉不对付不是一天两天,刘范知道是他在背后捣鬼也无计可施。 一来二去,甘宁就带着他那千余亲信来了荆州。 孙策大张旗鼓在扬州招兵买马,刘表放心不下,生怕扬州在他不注意的时候出什么幺蛾子,不惜从其他地方调来重兵防守在江夏和长沙两地。 要不是南阳不归他管,他能分出来更多的兵防备扬州那俩胆大包天的毛头小子。 都怪袁术! 呸!汝南袁氏没一个好人! 刘表一直盯着南阳不放不难理解,毕竟荆州的首府在南阳郡完成,他一个州牧却去不了自家地盘的首府,只能退而求其次到隔壁南郡另设衙门,不管是谁过来都会感到憋屈。 虽然南郡和南阳郡只有一字之差,其实两个地方差的多了去了,只人口这一项,南阳郡就比南郡多得多,在这人多就是胜利的年代,人口多的郡县谁都眼馋。 袁术没什么本事,架不住人家有个有本事的兄长,本来南阳被那家伙祸害的不轻,他只要稍微推动一下就能成功将人赶出南阳,偏偏那个已经死在京城的袁士纪又活了过来,不光活了过来,还派人到南阳来打理内政。 也不知道袁术究竟怎么想的,竟然就这么把南阳交给冀州派来的人,冀州离南阳那么远,直接大方点把南阳还给他这个荆州牧不行吗? 刘景升拿不下南阳郡,每每想起来这事儿心里都怄得慌,对掌握在手里的其他几郡就看的更加严实,他现在只想守住荆州,谁打荆州的主意他跟谁急。 江夏和长沙两地和扬州相邻,孙策和周瑜在庐江招兵,刘表便着重在江夏布防,万万没想到即便已经布置成这样,孙家那小子还敢前来造次。 甘宁对刘表和其他人的恩怨情仇不感兴趣,他只是觉得刚刚投奔了新老大需要做点什么来显示自己的本领,益州无仗可打,武将在那儿就是摆设,重要官职由刘焉的亲信担任,非亲信人员天天在家闲的长蘑菇。 难得有机会让他施展拳脚,孙家那小子想从他手里抢地盘还得再历练几年。 江夏境内水网密布,孙策自小在吴郡长大,对水战毫不畏惧,甘宁当官之前当的是水匪,更不怕在水上打仗,两个人各带千余兵马,就这么在水网中杠上了。 说是打仗,看上去却更像是在玩闹。 至少在如今的江夏太守黄祖眼中,大半个月都没能把只有千余人的孙策赶出江夏的甘宁就是在闹着玩。 江夏在荆州地界儿,在自家地盘上都抓不住只有千余人的孙策小儿,还不够给他添乱的。 刘焉在益州杀了不少豪绅,刘表的做法和他相反,在荆州大肆重用本地世族,江夏、零陵、桂阳、长沙等各郡的太守都是当地大族之人,黄祖出身江夏安陆黄氏,对江夏各地了如指掌。 莫说孙家小儿,就是孙坚亲自过来他也不怕。 黄祖本就不喜不服管教的甘宁,看他连个毛头小子都拿不下当即让人率军回城,他另外派其他人去把孙家小儿赶出江夏。 要不是州牧怕激怒孙坚特意吩咐不要伤那小儿性命,区区一千多人,派几艘小船将人困在水域中央,他们一个人都别想活着离开江夏。 黄太守是个心狠手辣之人,小霸王来江夏后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盯着官署的动静,深入敌境需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他只是想过来串个门,没想把命丢在这儿。 黄祖那边刚有安排,孙策这边就划着他们的小船顺江而下回了扬州。 江夏真是个好地方,拿下这里然后在这儿布防水军,荆州全境就直接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或许还能从这儿打益州,那么好的位置落到刘表手里实在可惜。 拿下江夏可以轻轻松松打荆州,反过来刘表也能凭着江夏打扬州,这边水系那么发达,顺江而下很快就能到扬州境内,比走陆路快得多。 可惜了。 小霸王站在船尾看着越来越远的山林,想着甘宁看到他留下来的信会是什么反应,咧了咧嘴笑得欢快。 水路比陆路快得多,小船在水面上嗖的一下跑的老远,江夏到庐江不到三百里的路,第二天傍晚就回到了庐江。 周瑜带人在码头迎接,看到小伙伴全须全尾回来终于松了口气,天知道他这些天有多担心,生怕这人玩过头了闯出大祸。 这家伙刚回扬州不久,他们还没来得及招兵买马,手里只有从乌程侯处讨来的两千老兵,老兵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孙策自小在军营里长大,也不怕那些兵不服他,可问题是,那些士兵在兖州好几年,还记得怎么在水上打仗吗? 周瑜是个闲不住的性子,担心完这个担心那个,庐江太守陆康对他们不太欢迎,真要惹得江夏黄祖攻打庐江,他们手里这两千老兵可挡不住那边的大军。 现在不是和陆康翻脸的时候,真打起来可不好办。 周公瑾知道黄祖不会轻易离开江夏,也知道陆康看在他们家主公的面子上不会见死不救,可是知道归知道,该担心还是担心,他甚至已经和叔父打了招呼,万一真打起来,他们家的部曲也不是不能用。 “走的时候都和你说了不用担心,我办事有分寸,只打甘宁不打黄祖,这不,黄祖刚把人换下去我立马就回来了,连照面都没打,更别说兵戎想见。”小霸王一手搭着小伙伴的肩膀,心情和天气一样晴朗。 他觉着吧,那黄祖也不像选贤任能的人,甘宁又是益州过去的将领,虽然是刘表派人忽悠到荆州的,但是在他眼里估计就是个降将,重用的可能不大。 甘兴霸不愧是水匪出身,滑不溜秋跟泥鳅似的,他这半个月是绞尽脑汁想把人骗到跟前打,奈何那人就是不上当,好在他自己也没被骗到对面去,就当是打了个平手吧。 周瑜一边往前走一边听他说,听完他夸张的英勇作战之后才问道,“有其他几位将军的消息吗?” “沈弥、娄发他们?”孙策挑了挑眉,语气中带了几分不屑,“被刘景升派去长沙去了,据说是防备豫章那边派兵攻打,也不知道到底在防什么。” 豫章一个郡比整个冀州都大,太守朱晧管一个郡就已经够忙了,朱儁朱将军功高望重,朱晧又没有打天下的野心,只要不想让他父亲背上教子不当的罪名就绝对不会主动生事。 刘表派人在江夏驻防他还能理解,派人去长沙防备豫章他是实在理解不了,有这个必要吗? 小霸王开动他那聪明的脑袋瓜,发现他是真的想不明白,摇头晃脑又把刘表给吐槽了一通,刘表刘表,虚有其表,这名字取得真不错。 “你可闭嘴吧。”周瑜哭笑不得的将肩膀上的爪子拍下去,把人带去军营让他自个儿洗漱休息,他们不是陆康陆太守手下的人,两千士兵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现在人回来了,他得派人去府城给陆太守说一声。 “去吧去吧,我去睡觉。”孙策打了个哈欠,朝周瑜挥了挥手然后伸了个懒腰,船上休息不好,他从昨儿早上到现在基本上没合眼,年轻人一晚上不睡觉没什么,换个年纪大的过来早就不行了。 太阳落山,夜幕降临,一轮圆月遥遥挂在天边,营地很快陷入寂静之中。 他们人多,这么多人进城不好安置,索性在城外找个地方安营扎寨,原本计划的是去豫章招兵买马,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还没到豫章孙策就火急火燎的去了江夏。 现在人回来了,去豫州招兵之事也要提上日程,扬州地广人稀,山贼水匪层数不穷,他们凭手里这点兵攻打县城不太现实,最好的办法是打山贼为民除害,让百姓主动接纳他们。 军令状已经立下了,他可不想大庭广众之下挨板子。 周瑜是个爱面子的好小伙,长这么大干什么都讲究的不行,孙伯符平时没大没小惯了,被拉去打板子或许还能笑出来,他不行,他周公瑾丢不起那个人。 营帐之中,周瑜一本正经的在纸上写写画画,直到月上中天才和衣睡去。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巡逻的士兵正在换班,远远看到晨雾里有动静立刻防备起来,一边派人去查看一边通知主将。 孙策昨天晚上睡得极好,醒来听到可能有敌人来犯,立刻打起精神扛着武器跑出去。 大营外面,甘宁面色黑沉如水,插上羽箭把那封害他不浅的孙策亲笔信甩到门口,看到正主出来磨了磨牙,捏着拳头就冲了上去,“孙伯符!我日你仙人板板!老子和你有交情哇?没事儿写个屁的信?你个瓜娃子脑阔有包撒?!” 第136章 龙战于野 甘宁刚到江夏没几天,和太守黄祖就见过一面,话没说几句就带兵出去打孙策,他带的是他自己的兵,别说黄祖,就是刘表来了也没理由动他的亲信。 庐江和江夏挨边,孙策胆子虽大,但也没大到只带一千多人就敢深入江夏的地步,甘宁初来乍到,正是需要立功站稳脚跟的时候,孙伯符这时候打过来简直是老天在给他送军功。 来犯之人太多轮不到他出战,太少又不值得出兵驱逐,一千多个人不多不少,刚刚好适合他这种初来乍到急需表现的将领。 江夏一带水网密布,他又是水匪出身,孙伯符在水上不会是他的对手,区区千余人,给他三五天就能全部赶出去。 甘宁以前没出过益州,对外面的局势不太清楚,他听过乌程侯孙坚之名,对孙策这个小孩子没什么了解,他十几岁的时候还横行乡里当水匪呢,估计这孙伯符和他差不多。 嘿,只是个走他老路的毛头小子而已,不足为惧。 交手之前觉得这是个走他老路的毛头小子,交手之后更觉得这毛头小子有几分他当年的模样,水匪不是那么好当的,有勇有谋运筹帷幄,横行乡里还不伤百姓,如此才能称得上好水匪。 最重要的是,在水上得能打。 如果不是在他手底下搞事就更好了。 孙家小子出乎意料的难缠,原本计划三五天解决的事情愣是拖了大半个月也没解决,甘宁收起吊儿郎当的心态,正准备好好和他大老远来挑衅的小子打一场,一个不注意人却跑了。 那什么,这算不算被他打跑的? 那小子大概知道不是他的对手,交战之后见好就收麻溜儿的跑了,功劳应该能算到他身上。 正巧太守派人来寻,说是再听到孙策在江夏境内胡作非为的消息就把他撤了另外派将领过来,他也没多想,表示人已经被他打跑了,太守那边尽管放心。 没想到那人狗眼看人低,非说他和孙策勾结在一起意图反叛,大半个月都没法把人赶出江夏就是证据,除此之外,在门口捡到的他和孙策往来的书信也是证据。 铁证如山,还能有假不成? 他甘兴霸和孙策勾结在一起意图反叛? 那人眼瞎了不成?哪只眼睛看到他想反叛了?还书信?书他奶奶的信! 甘宁被来人趾高气扬的指责气得不行,他是益州过来的将领不假,可他绝对不是和敌人勾结的人,孙伯符那小子的确能打,他甘兴霸也不差,一个毛头小子哪儿值得他勾结? 看他不顺眼就直说,何必找借口污蔑他? 在他亲眼看到那封被羽箭带过来的信之前,他都坚信是黄祖故意排挤他,不乐意留他在江夏当差,可是看到信上的内容之后,他就是想不信也不行。 造假污蔑绝对写不出那么磕碜的字,他甘兴霸二十岁才开始努力读书,写出来的字都比这信上的字好一万倍,只有孙伯符那泥腿子出身的家伙写出的字才会那么磕碜。 亲笔信!和他称兄道弟
相关推荐:
弟弟宠物
乡村桃运小神医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恶蛟的新娘(1v2)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乡村透视仙医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篮坛大亨
白日烟波
过激行为(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