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眼睛坐起来。 “师父?” “天快亮了,今天我想看看日出阳火。” “哦!” 石生立刻爬起来,开始折叠毯子,然后将它塞入易书元的背箱,瞅了瞅易书元,发现师父已经走到了对面那群人边上。 易书元看着熟睡中的术士,或许是因为书交到了灵性天成之人手中,让自己心头轻松了不少,所以术士睡得很沉。 实话说就冲这术士身上纠缠的气息,是有不少孽债的,哪怕有些事他不认为是自己造孽,但于易书元的角度看,一切祸事也算自取。 “只是我终究也是拿了你丹经,望你以后好自为之吧!” 喃喃一句,易书元伸手一招,那边的乾坤葫芦就飞到了手中。 下一刻,易书元身内意境之中“轰隆”一声,高峰之上,丹炉腾火,映红半边天空。 应外景之相,则是易书元手中的乾坤葫芦隐约透出红光,而他也在此刻将葫芦嘴打开。 一缕火气夹带着酒气从葫芦中冒出。 易书元右手掐剑指,在葫芦嘴处轻轻一绕就将火气绕到指尖,随后往术士胸口一点。 下一刻,这道火气犹如一条细小的游龙,刹那间没入术士的胸口,顺着肝经和穴道游走一圈,最终融入肝脏。 哗…… 隐有火气升腾! 术士睡梦之中都散出汗来,梦中好似到了一个大火炉里面,热得他到处找水…… 易书元微微点头,为自己精妙的法力控制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默默赞了一句,不愧是我! “化去你肝中丹毒,不瞎折腾的话,多活个十年八载问题不大!” “师父,我收拾好了!” 石生其实早就收拾好东西了,只是看师父在做法,便好奇看着,见结束了才出声。 “嗯,我们走吧!” 易书元说着走过去,拎起背箱背在背后,带着石生走向驿站大门。 门一开,屋外寒风立止,没有吹进屋内。 师徒二人走了出去,又轻轻把门带上。 虽然说了天快亮了,但门外显然还一片漆黑,易书元牵着石生的手大步走向驿站外部,不远处还能看到昨晚烧剩下的火堆。 僵尸和木柴基本都已经烧得差不多了,不过尚有一些尸臭残留。 此刻寒风再次吹来,好似将易书元和石生身边的尸臭全都驱散。 “师父,您不是说带着我像凡人那样行走么,可您明明用仙法了!” 易书元有些好笑地看着石生。 “像凡人那般行走,只为会人间之意,遇人间之事,感人间之情,可没有完全不用仙法的道理,只看合不合适而已!” “哦……” 石生应了一声,似乎是明白了,不过此刻跨出驿站院门,他的视线也被院外的身影吸引。 那个昨晚送果子的土地公公,此刻正在站在那边,见到易书元和石生出来,恭恭敬敬躬身行了一礼。 “多谢仙长,小老儿恭送三位!” 易书元带着石生拱手回了一礼,一声“告辞”之后便自顾走了。 也就石生几步一回头,一直在望着那边的土地公公。 灰勉这会大大方方站在易书元肩头,对着对这土地公喊了一句。 “喂那土地,你不是很讨厌那术士嘛?为什么要谢?” 土地公没有回应,只是笑而不语,心中想着那术士儿时的样子,若是那时候遇上易仙长,或许能察觉到是仙人当面吧? 下一刻,土地公身形化为一阵烟雾,遁入地下不见了。 “切,一个个都说假话!” 灰勉这么说了一句,从易书元的肩头跳下,啪到了石生的头上,引得石生用手赶紧抹脸。 “灰前辈,尾巴,尾巴挡着我了!” 灰勉“嘿嘿”一声,才把尾巴挪开,换了个方向趴着,等以后石生长大了估计就没现在这么好玩了。 这一幕也看得易书元不由露出笑容。 …… 脚下的小道虽然较偏,不过风景也是不差的。 易书元带着石生一直往前走,背后的东方天际线处已经翻起白肚皮。 易书元和石生停下脚步,转身观看日升之刻。 “石生,观日升之刻,莫要只看太阳,需感视线中第一缕天光落下的阳火!” “嗯!” 渐渐的,晨光照亮大地,虽是万籁俱寂的冬季,可这日升之刻挥洒下的阳火却反而因此更为突出。 或者说在寒冷的环境下,阳光带来的温暖会更为突出。 在石生眼中,有那么一刻,好似看到漫天罩下片片燃着火焰的轻纱。 石生低头看向自己身上,仿佛还能看到若有若无的火苗跳动,但再看却又没有了,只剩下晨光带来的温暖…… …… 驿站中,熟睡的一群人陆续醒来,而作为师父的焦增平,是在大半弟子已经起来之后才被动静吵醒的。 “嗬……睡得好舒服啊!” 焦增平打了个哈欠,身边是一众弟子的问早声,他伸了个懒腰,向着弟子们一一点头,随后看向另一个角落。 “嗯?” 书生和那个孩子不在那,他们的行李物件也都不见了。 “那书生和孩子呢?什么时候走的?” “不知道啊,我起得最早,不过起来的时候他们已经不见了,应该是急着赶路吧?” 听到一个弟子这么说,焦增平失落之余也不由在心中自嘲一下。 就算再照面又如何,不过是打个招呼一声道别罢了! 不过焦增平很快就感觉到身体的不同之处了,感觉今天起来身子特别舒坦,呼吸都顺畅一些不说,甚至感觉看东西都清晰不少。 这种感觉都冲淡了焦增平的失落,不由脚步轻快地走出门去。 “师父,我打了水了,请过来洗漱吧——” 驿站院中是有井的,有弟子此刻正在那边招呼着术士,井水虽凉却并未结冰。 “好!” 焦增平应了一句,快步走了过去,到井边木桶处想要伸手捧水,却又见左手食指上扎着的布,索性将它解开了。 指头上的伤口愈合得很好,已经结痂了。 焦增平只是微微一愣,随后便捧了凉水往面部一泼,在冰凉的刺激下双手猛搓面部…… 老驿站的墙上,土地公又在烟雾中出现,不过显然还是没人能看到他。 “啧啧啧,过阵子察觉到身上的丹毒被拔除,估计就意识到遇上仙人了,倒时候也不知是笑还是哭呢……” 不过丹毒虽然拔出,身体的亏空却还没有弥补,只是土地公是不会再去提醒了。 “唉,还会走这条道的人是越来越少咯……” 一阵烟雾过后,墙头的小老头已经不见了。 第215章 相山禅寺 单纯走路速度是快不了的,但易书元带着石生行走,速度却并不慢。 步伐的节奏与身中灵气的流动相合,不知不觉之间就运转了身法,很多时候颇有种缩地而行的感觉。 这一点即便是石生也渐渐察觉并开始适应。 有时候走得慢,有时候走得快,完全凭借易书元甚至是石生的感觉而行。 溯州三相县境内的一片林地旁,易书元带着石生从满是积雪的林中一步步走出,两人身后留下了的一串大小脚印仿佛是雪面上唯一的痕迹。 忽然间,林中有一阵脚步声传来,石生回头看去,原来是几头狼跑到了附近。 “再见——” 石生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挥着手朝着林中的动物告别,显然之前有过互动。 易书元没有说什么,只是回头看了一眼便带着石生离去了。 沿着一条还算平坦的道路行至下午,在询问了一个附近村民之后,师徒二人来到了一座寺庙附近。 每当到一处地方,易书元就会打听一下附近的佛寺,既能看看是不是有合适的佛家弟子,也顺带解决了住宿问题。 石生朝着手上哈着气,搓几下手,原本有些凉的小手就瞬间有一股暖意浮现,一下子就不凉了。 “师父,又住庙啊?” 易书元点点头看向远方,山上裹着银装,寺庙的屋顶盖着白雪,周围道路和原野上也都枯素一片,看着很有种寒山独寺的感觉。 尤其是寺院最高的那个建筑宝顶上隐有佛光闪烁,显然受过佛道大能关注甚至是加持。 “师父,能不能不住庙呀,我想吃肉……” 易书元笑着看看石生。 “后边带你进城里好好吃一顿。” “那您不许反悔!” 易书元点头看着石生,后者这么说着,脸上已经露出灿烂的笑容。 这孩子出生在富贵人家,却比易书元想得坚强一些,这么久了都没抱怨过几句苦。 今天这座寺院的规模比此前住的那些要大一点,香火显然也比较不错,在寺庙外就能看到有人从马车上下来,显然是专程跑来上香的。 一个少年和尚拿着个扫把正在清扫枯草和积雪,身边偶尔经过的香客并不过多理会,也基本没什么人找他说话。 “这位小师傅,不知贵寺是否能容人留宿啊?” 少年和尚看向身侧,发现是一个灰袍儒生带着一个孩童在问话,乍一看还以为儒生头发上沾着雪,细看才知道原来是一头花白。 和尚夹着扫把合十双手行了一礼。 “施主,我寺是能留宿的,但也需问过住持的意见,施主请随我来。” “多谢小师傅!” 易书元拱手回了一礼,一边的石生同样也没落下礼数。 “请随我来。” 和尚对着石生笑了笑,带着扫把向寺门走去,易书元抬头看看寺庙匾额,随后跟着一起进了寺院。 相山禅寺! 庙宇内部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味,易书元和石生穿过几个内院,在和尚的带领下来到了寺庙的正殿。 殿院之中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身上挂满了红绳,坠着各种各样的祈愿小木牌。 进入院中的易书元定睛看着这棵大树,石生不明所以也跟着瞧。 “施主,住持就在那,快随我来吧!” 小和尚催促了一句,易书元才回过神来,抱歉一声后带着石生走向大殿。 殿外匾额竖立,上书“弥光殿”三个大字,代表着这座寺院主要供奉的是弥生光王佛。 这住持是一个留着长须的中年和尚,胡须泛黄慈眉善目,正在替几位礼佛的香客讲解着什么。 等到住持空下来,庙门的和尚才上前一步。 “住持,有两位施主想要留寺住宿,便是门口那两人。” 住持看向门口,见到也正望向殿内的易书元和石生,只是看一眼就给人一种清净自然的感觉。 当为善信! 有此念头,住持便快步从殿内走出来。 “住持大师,我和学生想在贵寺借宿一晚,不知可否方便?” 易书元先行了一礼再行询问,不过视线却认真打量着这位住持大师。 住持大师看过易书元,再看向其身旁的孩童,同样觉得看着喜人,脸上不由也露出笑容。 “我佛慈悲,谢过弥生尊者之后,施主便住在寺中吧!” 易书元点点头,领着石生跨入了大殿,寺院也算是往来旅客经常留宿的地方,不可能全都是免费的,有的寺院甚至有具体价码,只是不标出来,但一问寺里的和尚就能给你讲个门道出来。 而这一座寺院,听住持的话,那基本就是礼佛之后捐点香油钱了。 理论上钱多钱少看心意,但易书元也不可能真的只投一个铜板。 石生很自然地就学着边上几个香客那样,双手合十,跪在垫子上向着佛像拜了拜。 易书元站在庙堂一侧看着石生恭敬作拜。 旁边有香客也刚刚礼佛完毕,看到易书元的样子,一男子不由就问道。 “书生,你怎么不拜啊?” 实际上此刻住持和另一个和尚也在看着易书元,对此也皱起眉头。 不过易书元也有自己的说辞,只是笑笑解释道。 “世人拜神佛多有所求,我于佛陀无欲无求,佛存心中以礼相待便是,未必需要拜的!” 这话也不能算易书元的推脱之词,其实句句是真。 “你这书生,不求佛来这寺院干什么?” 易书元余光瞥见周遭,见那住持神色,明白这寺庙的住持比较在意香客是否敬重佛像。 想了下,易书元还是向着佛像拱了拱手,拜是拜不得的,心若平常拱手为敬便好,想必既然成佛,当能受得住。 这简单一礼,却并非毫无动静。 一礼落下,大殿之内一片“沙沙沙”的声响,有诸多尘埃从大佛身上和上方黄布经幡落下。 “哎呀……”“快躲开!” “啊!” 叩拜中的香客纷纷起身避让,全都跑出了殿外,就连石生也赶紧起来躲开。 一时间殿内满是烟尘。 旁人躲避之刻,易书元袖中滑出折扇,扇开周遭灰尘后走到功德箱那边,取出一点不算大的碎银和几个铜钱,一起投入了箱中。 “这是怎么回事?”“没动静了?” “吓我一跳……” 香客们诧异着相互议论,有人看向殿内也不由说道。 “他怎么不跑啊?” 同样已经跑出殿外的住持看着殿中灰尘面露惊色,而易书元刚刚的话犹在耳边。 住持面露恍然,更知今日来客境界不同,不由地跨入殿内走上前去。 “施主请随我来,贫僧带你们去客房!” “劳烦住持大师了!” 易书元点头谢过,带着已经站起来的石生随着老和尚走出大殿,去往寺庙的后院。 在寺院中留宿的人不止易书元一人,或者说这寺院其实常年都会有一些信徒和旅人借住,所以本来就有一片客房,就算住的人多了,也可以临时腾出一些僧舍。 很多留宿寺院的人往往也会被安排与他人同住,比如现在寺院中留客不少,很多客房起码要住四五人。 不过也有一些例外,比如一些个寺院贵客,如捐赠香火的大头,如一些特殊的客人。 而易书元和石生显然也在这个例外之中,住持大师亲自带着师徒二人去往后院一间小客房,让两人单独住一间。 问过名讳,看过路引文牒之后,易书元和石生就安顿了下来。 开始领着两人进来的那个少年和尚,还被住持安排帮着打扫一下客舍,这屋子显然之前被堆放了一点杂物。 不过易书元当然也不会只让和尚动手,他和石生也一起整理客房,主要是整理杂物清洁地面,再从其他地方取被褥过来。 房间不大也不脏,但彻底清洁下来同样用了好一会工夫,这过程中也是易书元师徒同小和尚攀谈了解的过程。 “小师傅,你们这留宿的人不少啊?” 擦完地面,小和尚提着脏水桶到外面,一边搓着冻得通红的手,一边笑着回答。 “易先生,您是远来此地有所不知,溯州这边,临近年关多有信众去各个神庙佛寺留宿的,能为来年祈福,过几天僧房都得腾出来大半,我们一些个师兄弟都得挤一挤。” “原来如此!看来贵寺在当地名头响亮啊!” 小和尚将脏水泼在院中,回答略显骄傲却又带着一些深度。 “前院那棵花榈,我师父说乃是寺院建立的时候所立!易先生,我先走了,这会膳堂可以用斋,再过半个时辰就没了,还请先生早点过去,有事也可以找寺中师兄和我。” “好,多谢小师傅!” “我佛慈悲!” 小和尚行了个佛礼,随后提着桶和东西离去,等远一些了就加快了脚步,显然也是要赶着去吃饭。 石生看着小和尚离去的背影,再看看附近朝这张望的其他留宿之客,再看向易书元问道。 “师父,他说的什么意思?” 易书元走入小客房中,一边将被褥铺开,一边回答石生。 “花榈树生长缓慢,前院那棵树早已经成材,便是指这相山禅寺是历经悠久岁月而不倒的古刹,自然在当地人心中地位崇高!” 说着易书元便在床铺上坐下,从背箱中取出了一个布兜,将一本夹着很多纸张的书册放到床上。 “我便不去用斋了,一会你带着灰勉一起去吧。” “那我替师父带点饭菜回来吧?” 易书元看了一眼石生,点了点头道。 “亦可!” 石生便从背箱中找出一只大碗,随后匆匆跑了出去,灰勉早已经藏在他的衣服中,至于认不认识路倒不要紧,随便找人问问就行了。 第216章 也不是啥清净地 这段时间里易书元已经看过《丹术妙绝》了,第一次粗略通读,之后的时间里有空就会拿出来翻翻。 此书是一门术士多代传承的心血,其实大部分内容都没什么问题,壮五行补阴阳,返还先天元气,化生身中之灵。 但也有不少方面十分荒谬,比如拿僵尸的那一口气入药就太过荒唐,并且过分追求于特殊,入丹之药也陷入一种极端。 不过站在仙修的角度,很多谬误易书元都能一眼辨别,也能轻松想到真正的化解之道。 丹方还列出了各种成就仙丹的概率。 其中所谓的“必成丹”就罗列了一大堆夸张的材料,比如什么天顶金莲子、雪蟒蛇胆和还阳草之类的东西。 这都是在常人眼中不可多得的宝物,很多其实都是传说,存不存在都不一定。 这所谓必成丹方直接可以略过,已经完全讲求气数平衡了。 反倒是后面的丹方有可取之处,也有不少让易书元眼前一亮,甚至书中已经总结出了天地灵气的一些规律。 是的,术士本身其实是难以感知到灵气的波动的,即便术士有些法术会引动灵气相助,但并非是从真正可见可控的角度带动变化。 可书中结合一些经验,却能总结出天地灵气在不断变动,随四季也从风云,寻找有利的地点炼丹以提高成功率。 而且书中不只有丹术和炼法,还有丹炉的要求和制法,同样值得细品。 这丹术合天数星象、四季时令、风云气象、人和地利以及灵物丹材,涉及之广,记录之详,绝非一朝一夕能够成就,真是多代人一起努力积累,呕心沥血的智慧结晶,不容小觑! 正因为如此,易书元也会在闲暇之余拿出来多翻翻。 当然,也不至于为了看这本书而不顾吃饭,这会易书元留客舍的原因,只是他知道有人会过来而已。 留宿寺庙,寺中的斋饭显然也是重要的一环,易书元已经听到一些留宿客人说什么“清油水滤污浊”之类的话了,所以这一块的客舍中,不少人都陆续去了膳堂。 易书元拿着书坐在门口蒲团上,仿佛一个正沉浸于书中的儒生,因为读书太过认真以至于茶饭不思。 此刻,有一个僧人正向着客舍这一块走来。 这僧人看着四五十的样子,面容圆润神庭饱满,从腮部一直到下巴都有长须,但胡须显得十分柔顺,也并不浓密,身穿普通的棕色僧袍,却又显出不同于普通僧人的气度。 路上零星有香客见到僧人都会行佛礼问候一句,僧人也同样双手合十回礼问候。 没过多久,这位僧人就到了易书元跟前,后者也放下书册抬头看向来者。 “贫僧照梨拜见仙长,不知仙长来我相山禅院,有失远迎,请仙长恕罪!” 僧人双手合十,虎口夹攥佛珠,躬身向下,恭恭敬敬向着易书元行了礼。 这儒生虽气息不显,但首先不可能是凡人,那浅浅一礼都没拜下去,贴了金箔的佛像都抖了一下,此等存在如何能测呢? 其人肯定非魔非妖非邪非鬼,同样也不像佛不像神,做个排除法也大致明白当是仙人! “易某也就是个留宿的过客,没那么大架子,大师不必多礼,请坐吧!” 易书元从蒲团上起身向着僧人回礼,后者却立刻侧过身去,不敢正面受着。 “善哉善哉,多谢仙长!” 说完这句话,僧人才走到门口,那边另有一个蒲团,是此前石生抱出来的,此时反而像是专门为僧人留的。 僧人便在蒲团上盘坐下去,余光往易书元膝盖上一瞥,就看到“丹术妙绝”四字书封,心中顿时微微一跳。 眼前这人可是仙人,所谓《丹术妙绝》,应该是仙道丹鼎之绝学,也即传说中的外炼仙丹之法! 这念头一出,僧人心中顿时激动莫名! 僧人赶忙收回视线不敢乱瞥了。 “不知仙长尊姓大名,来自何方仙域,可是有事来我相山禅院?” “鄙人易书元,正如先前所言,不过是红尘中一个说书人,也是一个留宿的过客,大师不会不欢迎吧?” “仙长说笑了,贫僧如何敢有此等念头!” 易书元也不开玩笑了,认真打量着这位大师,虽然刚刚就有这种直觉,但见到这人真的过来了,而且是以这种形式出现,不由既觉得奇特又觉得合理。 僧人被易书元看得都心中升起了一丝忐忑,然后才听后者开口问道。 “这位大师在相山禅院修行很久了吧?” 僧人压下心中情绪面露恬静,笑着回答。 “回仙长,贫僧自寺院落成日起便在此地听经修佛,从未做过伤天害理之事,算起来也已经过去了快四百年了,也见证相山禅院几度兴衰……” 僧人的声音慢条斯理,易书元耐心听着,随后带着好奇问了一句。 “可曾见过弥生尊者?” 僧人笑着微微点头。 “贫僧曾于梦中得尊者点化,也算是弥生光王佛之在世弟子!” 易书元微微一愣,弥生光王佛的弟子?真敢说啊! “原来是弥生尊者座下弟子,易某失敬了!” “善哉,仙长客气了!” 僧人再次合十双手行了一礼。 话虽这么说,但易书元看这和尚虽宝相庄严佛光隐现,身上也是一片佛法气息,可佛光之下的妖气却一目了然。 不过易书元也没那兴趣刨根问底,相山禅院明显不是普通佛寺,既然在弥生光王佛垂目之下,自然有佛门法理相顾。 轮不到易书元一个外人操心,他也懒得费心,真要说起来,世间佛门僧众皆以诸佛弟子自居呢。 “照梨大师,你修行佛法已有些年岁,依你之见,何方有大德高僧?” “仙长为何有此一问?” 易书元想了下便说道。 “一位菩萨曾托易某一桩事,具体则需要寻一位有德高僧才行!” 菩萨所托?有德高僧? 僧人心头猛跳,不用知道细节,直觉上便明白绝对是好事! 几度激动的心情被再次压下,僧人闭目思量许久,露出慈悲相,持佛礼吟佛音道。 “善哉善哉,我佛慈悲,若仙长需要寻这样一位高僧,贫僧不才,虽佛法低微,但或可相助!” 这话说得易书元就尬住了,一息之后他还是摇了摇头拒绝道。 “大师怕是力有未遂。” “可是因为贫僧出身不好?” 僧人语气略显急促,而易书元露出一丝笑容。 “并非因为大师的出身,只是确实不合适,还望大师见谅!” “是,这样么……” 正在此刻,石生从外面捧着一只一碗斋饭回来了,碗是带出去的碗,盛着米饭盖着一些豆腐青菜。 “师父,我给您带饭回来了!” 石生既留意着饭碗中的饭菜,让其不撒出来,也留意着脚下不被绊着,不过速度却很快,一路小跑着就回来了。 “师父,您饿了吧?” 石生跑到客舍近处,忽然发现门口还有一个和尚模样的人,不由放慢了脚步,一边走一边还盯着僧人,只是一双小手护着碗檐,不让里面的饭菜掉出来。 等石生才走到了易书元跟前,将手中的饭碗递了过去。 “师父,给!” 易书元接过饭碗看向对面的僧人。 “照梨大师,易某要用餐了。” 僧人见此赶紧起身。 “仙长用膳不便打扰,那贫僧便先告辞了!” “大师慢走!” 僧人双手合十再行一礼,起身走向外部。 石生盯着僧人离去,就跑到空出来的蒲团上坐下,顺带低声问了易书元一句。 “师父,那个妖怪是谁呀?” 一声童言压低了声音,照常理是不会被听到的。 但僧人却分出一缕神念留意身后,这种其实有些失礼的行为让他听得一清二楚,闻言步子都一个踉跄。 易书元似乎是慢一拍地取过筷子,在碗边轻轻一敲。 “叮~”的一声,在远处的僧人耳中却好似雷响,震得心头猛跳,脚步顿时加快,逃一般远去了。 摇了摇头,易书元在菜叶上抵齐了筷子准备吃饭,这点小事在心中都生不起什么波澜。 “师父,您还没告诉我呢!” 石生又追问了一句。 易书元拿着筷子指了指前院方向。 “他呀,就是弥光殿外的那棵花榈树成就的灵形之体。” “哦!那他是坏妖怪么?” “倒也不算吧!” 说完,易书元夹起一片菜叶送入口中,虽然是斋饭但口味却十分不错,明显下了很大工夫来做,显得格外好吃。 他再尝了尝豆腐,居然吃出几分肉味来,但明显这是调味之功而非真的沾了荤腥。 “师父,膳堂好多人呢,原来这庙里好几处客舍呢,斋饭也很好吃!” 灰勉也钻了出来,跳到易书元肩头低声道。 “先生,这庙里面简直鱼龙混杂,什么留宿的人都有,膳堂那边都好些个透着煞气,甚至有人身上阴邪气都比较重呢!” 易书元没有回话,只是在品味着饭菜,灰勉便继续道。 “有些个人身上铁定新背着人命呢,我看这相山禅院也不啥清净地!” 易书元将口中的饭菜咀嚼着咽下,用筷子将碗中饭菜扒拉到一处,神色则若有所思。 第217章 假和尚 扒完最后一点饭,易书元便放下了碗筷。 石生拿起碗筷收拾的时候,用手在碗底一抹,顿时有一股水汽弥漫,将碗中和筷子上本就不多的饭菜残留冲走。 见师父也没有责怪,石生就赶紧将碗筷放入了背箱。 易书元拿起《丹术妙绝》,将之收入了袖中,随后起身走向这一处客舍院落。 “师父您去哪?” “去寺中逛逛。” “我也去!” 石生喊了一句,赶紧小跑着跟上来。 虽然易书元以前并没有听过相山禅院,但显然在溯州这个西北之地肯定是有不低的地位的,光看寺院内部的规模就知道了。 易书元住的客舍区域只是留客区域的其中一部分,另外还两处客院。 来的时候似乎香客并不算多,甚至和尚也没见着多少,但留在客院的人可不少,只不过应该是正好遇上饭点了。 这会易书元带着石生走在寺院中,就陆续看到了不少香客和僧人路过,从来人的方向上看就知道膳堂在哪了。 “师父你看那边!” 石生指了指远处的一个人,确切的说是一个正从膳堂走来
相关推荐:
穿进书里和病娇大佬HE
天下男修皆炉鼎
烈驹[重生]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总统(H)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甜疯!禁欲总裁日日撩我夜夜梦我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变成丧尸后被前男友抓住了
突然暧昧到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