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听见岳飞又说不出兵了,秦桧直接就火冒三丈了。 你特么耍我呢? 于是,他等不及刘禅说完,就插嘴问道; “元帅,你怎么能出尔反尔呢? 刚才你还说出兵,这会儿怎么又说不出了?” 听到秦桧的质问,岳飞马上反问道; “本帅什么时候说出兵了?” 听到岳飞如此光棍的反问,秦桧赶紧捂住了胸口。 那一口老血,又快忍不住了。 “你刚才还说我说的对呢。” “你刚才说的确实很对啊。” “那你还不出兵?” “哦,原来是这呀。 秦副相你误会了。 本帅说你说的对,是指你说的让西夏.......” 说到这里,岳飞突然停住了。 他实在是羞于说那个字儿。 但一时之间,发竟然没想到什么更好的字儿来代替。 于是,他只好忍着恶心说道: “你刚才说让西夏......舔咱们,本帅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什么?” 秦桧一脸疑惑之时,刘禅却是兴奋了。 “爱卿啊,你是不是有什么新的想法了?” 听到刘禅问完,岳飞马上兴奋的回道; “没错! 之前臣的打算,是咱就悄悄的修铁路,最好不要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等咱的两条铁路修好之后,两路出兵必可轻松置西夏于死地。 但是,现在臣想到了一个更好的主意。” 见岳飞果然有了更好的主意,刘禅更兴奋了。 “快说快说,到底是什么好主意?” “咱把两条铁路的路线图,以及修这两条路的预算全部昭告天下。” “昭告天下?” “对!” “这有什么用吗?” “让西夏看到。” “让他们看到干什么?” “官家您想啊,这两条铁路修成了之后,直接一南一北将西夏夹在了中间。 西夏人就是再笨,也能看出来这两条铁路对于他们是个巨大的威胁。 您猜他们到时候会怎么办?” 顺着岳飞的话稍微一想,刘禅脸上的笑意就再也止不住了。 “如果他们相信了,就得厉兵秣马的备战。 但西夏的那点儿国力,根本就经不起折腾。 说不定路们铁路还没修完呢,他们就因为花钱太多,自己把自己折腾死了。” 刘禅说到这里,岳飞马上接着说道; “如果他们不相信的话,那指不定哪一天,咱们的铁路就修成了。 然后,咱们大宋天兵就直接坐着蒸汽车杀过去了。” 见岳飞的想法和自己完全一模一样,刘禅兴奋的直拍巴掌。 “这个计划好,这个计划好啊, 立刻、马上把咱的计划昭告天下。 哈哈哈,朕真想看看西夏的李仁孝知道咱们的计划之后,会是什么反应。 岳爱卿,你这个想法真是天才之举啊。” 听到刘禅的夸奖,岳飞微微一笑。 “这都是秦副相提醒的好啊。 要不是他的话,臣还在傻乎乎的撅着屁股吭哧吭哧的修铁路呢。” 岳飞这么一说,刘禅马上满脸喜意的走到了秦桧身前,一边拍着他的肩膀一边兴奋的说道; “秦副相真乃朕的肱骨啊。 要不是你的提醒,岳爱卿也想不到这个计划,你真是太棒了。” 刘禅的夸奖,就像一把把的尖刀一样,直往秦棱的心里戳。 然后,他就觉得那口老血再也忍不住了。 噗!!! 第870章 朕也想要这种烦恼! 秦桧这一口老血喷出来,还好刘禅闪的快。 要不然,就被秦桧成功达成了血溅龙袍的成就。 火速就位的太医,用上把脉、针炙、按摩三件套,成功的把秦桧又给救过来之后,刘禅相当体贴的令人将他抬学去修养去了。 而在秦桧闭门休养的这段时间里,汴京至临洮府以及燕京至丰州的两条铁路规划,也被以圣旨的形式,成功的昭告天下。 随着圣旨颁下,西夏皇室几乎是在半个月之后就收到了消息。 西夏兴庆府,端坐于兴庆殿龙椅之上的西夏皇帝李仁孝,正面黑如墨地看着内侍递到手里的札子。 札子的内容,正是关于大宋那两条铁路的详细规划以及预算。 认真的看完了札子之后,李仁孝的内心一时间恐惧、愤怒和无奈三种情绪不断的交织着。 但是,当他抬起头来之时,面上已看不出任何表情。 “将札子内容念于众卿闻知。” “是!” 应了一声之后,内侍便开始大声念了起来。 随着内侍念出了札子的内容,大殿上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扔进了一块大石头一样,直接炸了。 等内侍念完了之后,便有大臣出列跪地哭喊道; “陛下,宋国这是将当年用于金国之计用在了我西夏身上。 强如金国,都毁于宋国此等毒计,我西夏国小民弱,又如何能够抵挡? 臣请陛下速速向宋国发去国书,再次认大宋为华夏正朔,并再次请求宋国皇帝为陛下您册封。 只有如此,才能保社稷无虞。” 此人说完了之后,马上便有大臣站出来说道: “陛下,李大人所奏,实乃谋国之言。 臣附议!” 有了第一个人附议之后,便呼啦啦站出来四十多个人纷纷表示附议。 看到这么多人跪地附议,李仁孝气的嘴唇都不断的颤抖。 但下一刻再抬起头之时,他已经面无表情了看向了身为西夏宗室,同时还是西夏大将军的晋王李察哥。 “晋王对此事怎么看?” 听到自己被点名了,李察哥一脸怒气的出列说道; “陛下,此事真假尚未可知。 但有一件事已经可以确定了。” “哦? 什么事?” “刚才向陛下建议不战而降之辈,皆可杀。” 听到李察哥杀气腾腾的话,李仁孝脸上露出了一丝的痛快。 但下一吸,他脸上就写满了不忍。 “众位爱卿之言虽有辱国之尊严,但朕又岂能因言而杀人? 罢了,就拉下去杖责二十吧。” 听到李仁孝满是不忍的命令,那些大臣们心里差点儿没憋屈死。 西夏和宋国称臣又不是第一次了,景德年间和庆历年间不都向宋国称过臣的吗? 而且宋国那种好面子的国家,向他们称臣不仅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还能得到他们的岁赐。 更爽的是,两国之间还能开放贸易。 如今只不过是再次故技重施而已,怎么就成了不战而降了? 我们不服! 可是,他们虽然心里不服,但皇帝已经主动把杀头改成了打屁股,他们还能怎么说? 于是,一个个只能忍着牙疼谢恩。 等需要打屁股的大臣都被拉出去了之后,李仁孝再次看向了李察哥。 “晋王,你对宋国修的这两条铁路怎么看?” 见李仁孝再次问起这个问题,李察哥满面怒容的回道: “陛下,如果真让宋国把这两条铁路修成了,那就会像一把大钳子一样,死死的掐住我们的喉咙。 真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再想反抗恐怕就来不及了。 所以,臣以为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 “主动出击?” “没错!” “晋王可有具体的想法?” “回陛下,根据细作传回来的消息,宋国占领了金国之后,正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手治理而头疼。 与此同时,他们在安南以南海域的战争虽然一直处于摧枯拉朽的状态,但海上的小国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海上四通八达,那些小国纵使不敌,也很容易逃跑。 因此,宋国在海上的战争到目前为止也仍然未能停息。 包括他们前些年占领的天竺,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个麻烦。” 听到这个,李仁孝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 “哦? 天竺那边造反了?” “那倒没有。” “没有? 这怎么会? 天竺跟离大宋那么远,他们好像也没往那边派很多人,怎么会没人造反呢?” “这就不知道了。 反正那边安稳的很,自从被宋国打下来之后,一次造反都没出现过。 甚至,臣听说金国元帅金兀术曾经往天竺那边派过细作,想要挑动那里的百姓造反。 只要那边有人造反,宋国必然要派大军平叛乱,那他的压力就减轻了。 结果......” “结果怎么样?” “结果那细作,被那些天竺的原住民,扭送到官府去了。” 听到这个,李仁孝整个人都有点儿懵。 “怎么会这样呢?” “臣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怎么想的。 反正臣是听说过,那些天竺的原住民,好像挺享受宋朝的统治的。 唯一让他们不满的一点就是......” “就是什么?” “就是打败他们的宋将刘锜,自从回京之后,就不怎么往天竺那边去了。 据说他们曾经多次给宋国皇帝上书,希望宋国皇帝能重新把刘锜派去统治他们。” “.......” 这是什么天选好国民啊,朕也好想要。 感慨了一句之后,他就又疑惑的问道: “既然没有造反,那还有什么麻烦?” “第一个麻烦,陛下您刚才已经说过了,太远了! 因为太远,宋国好多官员不想到那边任职。” “那第二个麻烦呢?” “第二个麻烦就是天竺太大了,需要的官员太多,就算有人想去,也没那么大的地方。 听说派到天竺那边的一个县令,实际管辖的地盘,比他们国内一个州还要大。 至于那些州官管的地盘,好多比咱西夏还要大。” 听到这里,李仁孝感觉自己快要被酸死了。 朕什么时候才能享受到这种烦恼。 好想要啊! 第871章 岳飞的顾虑! 在心里狠狠的羡慕了一会儿之后,李仁孝才开口问道; “那宋国占领的其他地方呢,现在是什么情况?” “回陛下,吐蕃的格尔玛自从和岳飞结亲了之后,对宋国那是死心塌地。 不仅吐蕃内部一片稳定,就连天竺,他也能抽时间帮大宋看一眼。 至于大理、蒲甘和安南三地,因为和宋国原本的国土接壤的关系,基本已经被他们给消化的差不多了。 倒是倭岛......” 听到李察哥语气有变,李仁孝没等他说完,就兴奋的问道: “倭岛那边叛乱了?” 听到李仁孝的问话,李察哥遗憾的摇了摇头。 “并没有。” “......” 既然没有,你换什么语气啊,害朕白高兴一场。 默默吐槽了一句之后,李仁孝又不甘心的问道: “那倭岛那边现在什么情况?” “倭岛那边很奇怪!” “奇怪?” “对! 听说当年宋国拿下倭岛之时,就留下了少量的矿工,剩下的男人全屠了。 而且,那些矿工现在基本上也累死完了。 就连女子,也只留下了适合生养的适龄女子,其他一个没留。 甚至,就连那些正在适龄,但长得丑的,他们也没留下。 按理说这不是宋国人的性格,也没听说他们跟宋国之间有什么大仇。 所以,没人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李察哥说到这里,李仁孝点了点头。 “这件事朕也有所耳闻,他们这个行为确实很奇怪。” “当年民间有猜测,说是宋国看上了那几个岛。 但后来他们除了派人过去挖矿之外,并没有大规模的往那边移民。 看他们的样子,似乎在他们眼里有没有倭岛并不重要。 但倭岛上没有倭人,却对他们很重要。 这就是臣觉得奇怪的地方。” “嗯,他们这个动作确实很奇怪。 不过,这对咱们无所谓,反正咱们也占不了那个岛。” 说完了之后,他又问道; “那高丽呢? 那里不是也被他们占了吗?” “高丽本来就一直是他们的附属国,而且宋国在那里放了一个水师。 所以,那里也平稳的很。” 李察哥说完了之后,李仁孝有点儿郁闷的说道: “那你的意思是,宋国现在的问题,就是海上有点儿闹心。 至于其他的问题,主要就是地盘太大,官员不够用呗?” 但他说完了之后,李察哥却是摇了摇头。 “不! 他们不仅仅是官员不够用,他们的兵也不够用。 他们那么多的地盘,除了天竺那个奇葩之外,哪里不需要重兵镇守? 宋国的兵力虽然雄厚,但那些兵力分摊到每一个地方,其实并没有多少。 金兀术逃向草原之后,岳飞为什么不追? 还有,他为什么要把修那两条铁路的计划昭告天下? 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岳飞手里的兵力捉襟见肘了。” 听完李察哥的判断,李仁孝皱着眉摇了摇头。 “不对吧? 根据户问的预计,宋国的岁入已经快到四万万贯了。 如此雄厚的实力,他们如果手里缺兵的话,募兵不就是了?” 李仁孝说完了之后,李察哥却是摇了头。 “陛下,事情并没您想的那么简单。” “哦? 为什么?” “因为现在的宋国,已经不是需要岳飞死命北伐才能苟延残喘的时候了。” “嗯? 这是什么意思?” “陛下,事情是这样的。 如果是绍兴十年那个时候,只要是个能走能跑的,岳飞都敢把他招进军中。 因为那个时候,他们要解决的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只要有胆气上战场,对他们来说就是好兵。 但现在不一样了。” “咋不一样了?” “现在的宋国,对外战争已经不是他们主要的问题了。 岳飞现在要考虑的,是更好的镇守国土。 虽然镇守国土,相对于对外战争来说,危险性要小的多。 但是,对于士卒的素质,要求却反而更高了。 对外战争的时候,你哪怕屠个城都不算什么大问题。 但是,
相关推荐: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切切(百合)
删除她gl
地狱边境(H)
林峰林云瑶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小人物(胖受)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和徐医生闪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