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见大宋皇帝陛下! 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听到刘禅的话之后,耶律元一边起身,一边偷偷打量起了刘禅。 看到刘禅的一瞬间,他就觉得宋国这皇帝挺和善。 而且他来宋国的这一路上,也已经多方打听了。 宋国这皇帝不仅是看着和善,做事也是相当的仁慈。 除了喜欢把一个叫万俟卨的官员叉出去之外,对其他人还是相当的不错的。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无论你跟他说什么,他都会耐心地听你说。 哪怕你说的是骂他的话,他也会认真地听你说。 甚至,你就算把涂抹喷到他脸上,他也不会生气。 当然了,听你说归听你说,是不是按你说的办,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而这个照不照办的标准,就取决于你的想法岳飞认不认同。 他这一路上,曾经听无数个百姓总结过宋国官场的生存之道。 只要你的想法跟岳飞一致,那皇帝绝对比你儿子还听话。 但要是你的想法跟岳飞不一致,那就对不起了。 官家这人啊,主打一个认真听讲,坚决不办。 一想到这里,他就扭头看向了岳飞。 他想看看,岳飞对于他们到底是个什么态度,这样他好决定等会儿怎么说。 但是,看了老半天,却啥也没看出来。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他心里刚冒出来这个想法,就听刘禅问道; “辽使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啊?” 听到刘禅问话,耶律元赶紧收起了心里乱七八糟的想法。 “回陛下,本使此次前来贵国,是想与陛下您谈一谈两国之间的贸易。” “哦? 我们两国的贸易,不是一直进行得很正常吗? 难道是贵国对我们大宋有何不满之处?” 刘禅这么一问,耶律元赶紧摆手道: “陛下您误会了! 我们对于和贵国之间的贸易非常满意。 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只不过因为地理的关系,我们两国之间的贸易,目前全部都要过境西夏。 有了西夏从中间多征的一次税之后,我们辽国的很多物产到了贵国之后,价格便不可避免地上涨了几成。 我们陛下以为,如此贸易的方法,不利于贵国的百姓用来我们大辽原来质优价廉的产品。 所以,才派本使前来,想和贵国商议一番,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 耶律元这么一说,刘禅马上一脸认同的说道: “贵使说得有道理啊,你们的葡萄美酒还有夜光杯,我们大宋的官员和百姓们都异常地喜欢。 就算朕闲暇之时,也忍不住会多饮几杯。” 刘禅说到这里,耶律元立刻一脸惊喜的说道; “陛下您能喜欢我们大辽所产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真是我大辽的无上荣幸。 我们陛下此次也特意命本使带来了今年新产的葡萄美酒,以及皇室工匠新制的一套夜光酒具献上陛下,希望陛下您能喜欢!” 耶律元这么一说,刘禅马上就一脸喜色地说道: “真的吗?” 惊喜过后,他又一脸矜持地说道: “既然是你们陛下的心意,那朕就却之不恭了。 等你回国之后,务必代朕向你们的陛下表示谢意。” 看到刘禅一脸矜持的样子,耶律元心里不由地涌起一阵喜意。 当他从宋明嘴里听到这个皇帝主动减了皇室的开支之时,他心里是相当沉重的。 因为这意味着这个皇帝,必然是一个极其自律的人。 这同时也意味着,这样的人不好打交道。 但此时刘禅的表现,却让他发现了一个缺口。 这皇帝好酒! 这可太好了! 只要有喜欢,那就有应对的办法。 想到这里,他马上热情地回道: “陛下放心,您的交代本使一定替你传达。 而且,本使回去之后还将向我们陛下禀报。 以后每年新出的葡萄酒,都会派专人送来贵国,请陛下您品鉴。” 他这么一说,刘禅的表情马上就显得更加矜持了。 “哎呀,这......这让朕怎么好意思呢?” 看着刘禅矜持外表下掩饰不住的狂喜,耶律元更是心中大定。 “陛下您太客气了! 贵我两国本就是兄弟之国,只可惜我们先帝西狩之后,因为地理的阻隔,两国的来往才相对少了一些。 如今有些美酒为媒,正是贵我两国再续友谊的大好时机啊。” 他这么一说,刘禅马上赞同地点了点头。 然后,他才像是突然想起了正事一般地问道; “贵使说得对极了! 此时正是我们两国再续友谊之时。 只是不知,贵国打算如何与我大宋再续友谊啊?” 第912章 岳爱卿在这儿呢,朕为什么要自己思考? 刘禅把问题抛出来之后,耶律元马上回道; “回陛下,我们希望,能在现有的基础之上,继续加强与贵国的贸易。” 耶律元说完了之后,这就并未表态,而是继续问道: “那不知贵国准备如何加强两国之间的贸易呢?” “回陛下,我们以为西夏的关税是阻碍我们两国之间贸易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们希望能在现在的贸易路线之外,新设几条贸易路线。” “你指的是吐蕃吗?” “当然! 吐蕃在贵国的协助之下统一了以后,本就具有极大的贸易潜力。 而且吐蕃自从臣服于贵国之后,也已经有了成熟的贸易路线。 因此,我们希望贵国能同意,我们与吐蕃之间开展贸易。 并且,希望贵国能同意,我们通过吐蕃与贵国之间直接开展贸易。” 耶律元说完自己的想法之后,刘禅便笑着回道; “吐蕃虽然臣服于我大宋,但朕早就已经言明,不会过多干预吐蕃内部之事。 如果你们希望与他们朝廷贸易,尽可与格尔玛进行谈判,朕不做干涉。” 刘禅的一番表态,让耶律元顿时大喜。 “谢陛下!” 说完了之后,他马上便接着问道; “那我们过境吐蕃与贵国进行贸易之事?” “这件事朕原则上没什么意见,至于具体的问题,你与赵相谈判便是。” “谢陛下!” 耶律元再次谢过之后,刘禅马上说道; “既然这件事情已经谈妥,那今日就到这里吧。” 刘禅刚说到这里,耶律元赶紧说道; “陛下!” “哦? 贵使还有何事?” “陛下,其实.......本使刚才说的,只是我们计划之中的其中一条贸易路线而已。” “哦? 那你们还想从哪里入境进行贸易?” “回陛下,我们希望的第二条路线便是,绕经天竺的路线。” 耶律元的话刚一落下,大殿里就立刻炸了。 “这辽国是疯了吗? 怎么会想到这样一条路线?” “依我看啊,他们要么是疯了,要么就是别有所图。” “照我看啊,别有所图的可能性更大。 因为这条路线,根本没有任何的贸易价值。” 对于大臣们的议论,刘禅压根儿没搭理,更没制止。 他在耶律元说完之后的第一时间,就扭头看向了岳飞。 因为两国距离的关系,他们对于辽国的情况,掌握的实在是不怎么全。 包括耶律元此次入境的目的,他们也并不完全清楚。 正是因此,这一路上才对他有了一系列的试探。 可是,试探的结果,也只是知道辽国想开辟新的贸易路线。 而且,他们想开辟的路线不止一条。 但具体他们想要开辟的是哪几条线,目前他们掌握的只有吐蕃这一条。 正是因为掌握的信息不全,刘禅刚刚才故意故意表示要结束谈话。 这不过是一个谈判之中常用的,投石问路的小技巧而已。 但他没想到,一次小小的试探,竟然炸出来这么一个逆天的结果。 其实,从辽国的都城虎思斡朵儿到达天竺,还真有一条非常古老的贸易路线。 但要走通这条路线,简直难如登天。 从辽国都城虎思斡朵儿出发之后,需要一路向南先穿越大宛谷地(乌兹别克斯坦),再翻起葱岭(帕米尔高原)。 然后,沿乌浒水(阿姆河)继续南下,穿越巴达哈伤地区。 再然后,还要继续翻越举都库什山脉(阿富汗边境山脉)到达高附(喀布尔)。 到了这里之后,便可以沿高附河谷一路向东,直到渡过印渡河。 这条路线确实古已有之,甚至这是一条从中亚入侵南亚地区的常用路线。 但是,这条路线之中需要翻越无数大山,穿越无数大河。 更重要的是,就算他们克服一切困难到达了天竺,还要沿恒河出海湾。 然后,走蒲甘的陆路进入大理。 或者,直接走海路直达大宋各个港口。 这样一条又长又难走的路线,真的是狗都看不上。 但是,耶律元竟然堂而皇之的在大宋的朝堂上提了出来。 他们真的是想开辟这样一条贸易路线吗? 刘禅是一个字儿都不信。 但是,想让他自己去思考? 别闹! 朕的岳爱卿在这儿呢,有他就够了! 再说了,好像朕想了就能想明白似的。 当刘禅毫无负担的把问题抛给岳飞之时,岳飞只是把地形图在心里过了一遍。 然后,他瞬间就猜到了辽国的心思。 辽国,怕了! 他们压根儿不是在开辟什么贸易路线,而是在为自己找后路。 而他们看上的后路,便是天竺。 他们能这么选,无非就是觉得天竺那地方天高皇帝远。 万一哪一天大宋真沿着西夏一路向西,直接威胁到了他们的本土。 他们在抵抗不住的情况下,便可以扭头南下,把天竺给占了。 如果大宋不追过去,他们就在那里休养生息。 那么大的地盘,足够他们重新立国 要是万一大宋追过去,其实也不怕。 因为,天竺有出海口,他们还能继续跑。 不得不说,辽国这种未得寸进,先谋退路的做法,超越了这世间的大部分人。 因为这个,辽国皇帝耶律夷列在岳飞心里的评价,也陡然上升了一大截。 但是可惜呀,他们对天竺了解的太少。 对大宋了解的也太少。 对于他岳飞,则了解的更少。 想把本帅吃到嘴里的肉掏出来? 想屁吃呢! 想到这里,他就悄悄向赵鼎靠了靠。 “赵相,你怎么看?” 岳飞问完了之后,赵鼎连头都没回,便轻轻回了四个字儿。 “关门打狗!” 听到这四个字儿,岳飞悄悄给他竖了个大拇指。 不愧是你啊! 给赵鼎点了个赞之后,他便抬了抬手。 他这一抬手,刚才还在议论纷纷的大臣们立刻安静了下来。 然后,岳飞便转身指着耶律元怒声吼道: “大胆耶律元,你竟然当殿蒙骗我们官家,真当我们大宋好欺负吗?” 岳飞这一声大吼,吓的耶律元差点儿跌坐在地上。 强行稳住了心神之后,他赶紧笑着看向岳飞: “元帅何出此言啊?” 第913章 他连我们的黄河老母亲都不想放过! 察觉到耶律元的惊慌以及他对自己的恐惧之后,岳飞心里更有底了。 于是,他看着耶律元冷笑道: “哼,你口口声声说你们辽国想与我大宋之间开辟绕经天竺的贸易路线。 但是,你以为我们大宋的铁骑没有踏足过西域之地,就不知道你所说的到底是一条什么路线吗? 你所说的路线,仅仅行程便超过了一万里。 如果只是路途遥远也就算了,你说的这条路线之上,还全是高山大河。 如果真要走这条路线的话,从你们辽国运一匹小马驹,到我们大宋的时候,恐怕这匹小马驹就要成年了吧?” 岳飞的话,顿时让耶律元噔噔噔往后退了三步。 他没想到,岳飞竟然对这条路上的情况这么熟悉。 不应该啊! 如果岳飞是一个大汉或者大唐的将军,他能问出来这番话一点儿都不奇怪。 毕竟,汉唐的军队跑得是真的远。 就连他们的诗人,也动不动就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但岳飞特么的是个大宋的将军啊! 他们的军队连大漠都没怎么见过,他们更是从来没去过西域。 他怎么会对这条路线上的情况知道得这么清楚? 想到这里,耶律元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 他在诈我! 对! 一定是这样! 他可能从哪里听说了一星半点的信息,然后就来诈自己了。 想到这里,他一下子就有了底气。 “元帅您可能误会了! 这条路线上虽然确实有一些高山大河,但是根据历史的记载,差不多从大秦之时,就已经有商贾通过这条路线进行贸易了。 所以,这条路线还真没您想的那么难走。 我们两国绕经天竺进行交易,完全是可行的啊!” 耶律元一番辩解之后,岳飞一下子笑了。 “耶律殿下果然好辩才啊。 你刚才说的没错,本帅也从不否认,我们大宋铁骑并未踏足过西域。 但是,难道你不知道我们有史书的吗?” “什么? 史书?” “没错! 你们辽国不是一共在学习中原的文化吗? 本帅记得没错的话,你们也设的有史官。 难道你不知道,汉唐之际都有将军踏足过西域地区吗? 因此,就算本帅没亲自走过你所说的那条路线,但通过对史书的研究,那条路上的一切,本帅早就已经胸有成竹。” 听到岳飞亲口说出的答案,耶律元整个人都快傻了。 “不是吧? 你们的史书上,记得这么清楚吗?” 看着郁闷的耶律元,岳飞两手一摊。 “刚开始扬威西域的那一段儿,基本都
相关推荐:
切切(百合)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莫求仙缘
地狱边境(H)
靴奴天堂
一梦三四年
[综影视]寒江雪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危险情人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