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李如兰也就从一个毫不起眼的都头的闺女,成了临安城里炙手可热的小富婆。 她这生意做大了之后,也不是没有人起过歪心思。 毕竟,她爹只是个都头而已,听说还好酒。 这还不轻松拿捏? 曾经就有一位六品官员家的公子放出豪言,要让她带着所有的产业,上门儿给自己作妾。 结果,话是当天晚上放出去的,人是第二天早上被抓进去的。 而且,是一家老小齐齐整整的进去的。 原因嘛,据说是他家老爹贪污。 一个月之后,一家老小就齐齐整整的踏上了流放的旅程。 这时候人们才意识到,李如兰背后的那个投资人,恐怕不简单。 有传言说她背后的投资人是高软软,但也一直没人证实。 从那以后,这些公子们的套路就变了。 作妾? 开什么玩笑呢? 京城不好玩吗? 为啥非要出去流浪? 正妻,必须正妻啊! 先不说背后那位大人物是谁,这么大的产业,聚回来不香吗? 反正家里又不止这一个儿子! 结果,就是李如兰家里的门槛儿被踩破了。 据说最疯狂的时候,一个月就得换一条门槛儿。 但李如兰是一个也没看上。 这可把京城那些达官贵人们气的够呛。 你不就是个商贾嘛,神气什么呀。 可是,她怎么就那么能挣钱呢?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李如兰在京城的名气虽然不小。 但在这贵妇小姐圈儿里,她还真没几个朋友。 此时一见她出来说话,众人顿时就皱眉看向了她。 但李如兰对于这些异样的眼光,压根儿就没瞅一眼。 她俏生生的站到了李清照面前之后,就开口说道: “姐姐,我最喜欢您那句‘休言女子无志,笔端情、亦诉兴亡家。’” 第667章 朝廷到底什么打算呀? 听到李如兰的话,李清照脸上的笑意更盛了一些。 “哦? 为何独喜欢这句呢?” “因为您这句话说出了妹妹的心声啊。 休言女子无志这句话说的实在是太好了,我们女子一点儿也不比男人差。” 她这句话说完了之后,身后便传出了此起彼伏的嗤笑声。 但听到这声音之后,李如兰非但没生气,反而把头扬的更高了一些。 “不瞒姐姐,妹妹去年一年,光是税款,都给朝廷给了四十多万贯呢。” 她这句话看似是对着李清照在说,但她说话的声音又恰好能让身后的人都听到。 听完了之后,身后的嗤笑声没有了。 却又响起了一片咬碎银牙的声音。 四十多万贯啊,能买多少好布料,买多少胭脂水粉啊,竟然就这么交给了朝廷。 真是糟蹋了。 但李如兰却似乎觉得给她们的刺激还不够,说完这句话之后,她又接着说道: “不瞒姐姐说,朝廷的赵相前一段时间召见我了。” “哦? 赵相召见妹妹了? 赵相要干什么呀?” “回姐姐,赵相的意思,是准备在户部新设一司,名为工坊司。 司职监管全国各地的工坊,官员设置与其他各司相同。 赵相的意思,是有意任命我为工坊司员外郎,正七品。” 李如兰这一番话,就像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大石头。 工坊司? 员外郎? 正七品? 你在搞什么呢? 大家说好了一起相夫教子的,结果你突然就成了朝廷的正七品官员了? 那我们以后见你,是不是还得磕一个? 这还怎么在一起玩儿? 此时此刻,所有人都忘了,她们一直以来,也不愿意和人家玩儿。 她们这会儿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她一个都头家的女儿,都能当正七品的官员,我们家世地位样样强于她。 那岂不是至少应该弄个正六品? 正六品啊,这要是穿上了官员,说啥也得让家里那位当家的给老娘磕一个。 哈哈哈...... 她们这边在畅想着自家男人给自己磕头行礼的美事儿,李清照那边也是满脸的惊讶。 那些贵女人猜的其实不差,她还真是受高软软之托,来镇场子的。 在座的并不知道,她与高软软其实是老相识了。 俩人第一次见面,是因为高软软拿钱砸她。 当时她的玉石矿山上采出来一块儿极品美玉,雕刻完成了之后,她便打算进宫送给刘禅。 但就在要出发之时,她又觉得只有一块儿玉,好像差了点儿。 要是能来首好词配着,这品位不就一下子升上去了? 奈何她在经商方面是个天才,诗词方面却实在是差强人意。 她在屋里憋了三天,作出来的作品,差点和没把自己的丫鬟给笑抽过去。 看着笑的直抽抽的丫鬟,她大手一挥。 请大家! 最大的大家! 于是,就找上了李清照。 李清照自从跟那个骗子张汝舟和离了之后,便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绍兴十一年以后,随着局势越来越好,她便开始定居在越州。 虽然不再四处漂泊,但生活却也说不上好。 高软软见到她的时候,她独居在越州的一个二进院子里。 看着这个虽然简陋,但收拾的典雅精致的小院子,高软软咣当一下,便扔进来一箩筐的钱。 “只要你给这块玉佩写首诗或填首词,这一箩筐的钱都是你的了。” 看到高软软拿来的玉佩,李清照是真喜欢。 再看看那一箩筐的钱,她不自觉得咽了咽口水。 但是,当玉佩和一箩筐的钱放在一起之后,李清照暗骂了一句。 “山野之豚,岂识细糠呼?” 然后,就把玉佩还给了高软软,还让她还着自己的钱赶紧滚。 高软软一看,吆喝? 不爱钱? 没关系,一筐你可能不爱。 十筐呢? 看着眼前变成了十筐的钱,李清照牙都快咬碎了。 但是,最终她还是跟高软软说了一句非常文雅的话。 “滚!” 高软软一看,十筐也不行? 那就继续砸。 咱别的爱好没有,就喜欢拿钱砸那些不爱钱的人。 然后,她就用钱把李清照的小院儿给堆满了。 堆到了房顶那么高。 直接把李清照给堵在屋里出不来了。 发现自己竟然被钱给堵到屋里出不来之后,李清照友好的对着高软软说了一句话。 “彼其娘之!” 然后,把自己家的后窗子砸了,跳窗跑了。 高软软一看这都不行,郁闷的正准备打道回府,结果身边的小丫鬟一句话提醒了她。 “主子,易安居士可是咱们大宋第一才女。 人家要是想要钱的话,有无数的办法。 而且,人家和秦副相还是亲戚呢,但就因为看不上秦副相干的事儿,人家愣是没和他来往过。 当年她和离那会儿,更是宁愿坐牢,也从来没找过秦桧。 这样的人,你想靠砸钱打动她,是不可能的。 您只能投其所好。” “投其所好?” “对呀,大宋人都知道这位第一才女的四大爱好。” “哦? 哪四个爱好?” “读书、写诗、喝酒、赌钱啊。” 听完了丫鬟的话,高软软直接跑进了皇宫。 先是在刘禅的书库里边儿找了一堆典藏书籍,然后又把他珍藏的御酒给拉起了一车。 李清照好不容易修好了被自己砸掉的后窗户,一看高软软又来了,拔腿就要跑。 但是,还没跑几步呢,就闻到了酒香。 然后,俩腿不听使唤了。 再然后,俩人就进了屋。 俩人合力干掉了四坛子刘禅的藏酒之后,高软软刚把玉佩又拿出来,已经喝到尽兴的李清照张口就低声呤道: “翠帘轻卷,玉影斜阳见。温润如君心自远,幽韵飘香绕指间。 清风夜叩小轩,月华洒落玉颜。梦里相逢何处,玉魂飘渺人间。” 听到这脱口而出的清平乐,高软软当时就决定,这闺蜜我交定了。 后来随着交往的增多,俩人还真成了闺蜜。 但其实是忘年交,毕竟俩人岁数相差挺大。 正是有了这层关系,高软软才请了李清照来坐镇。 李清照只是听了高软软的想法,发现与自己的想法完全合拍之后,全欣然应了下来。 当然了,提前套词儿是不可能的。 所以,她还真不认识这李如兰。 此时听到赵鼎竟然准备任命她为户部的员外郎,她即是替这个姑娘高兴,又有点儿惊讶。 朝廷到底什么打算呀? 这是真准备设置女官了? 第668章 这不能忍啊! 虽然内里心思如电转,但她脸上的笑意一直未变。 “那妹妹可有打算接受赵相的征召?” “回姐姐的话,我准备答应下来。 这样我就是朝廷的正七品官员了,我爹爹在外面见了我,也得叫一声李大人呢。 嘻嘻......” 听到她的话,身后的人简直是咬碎了一口银牙。 还没怎么着呢,就准备在你爹面前摆谱了。 这以后见了我们,还不得把头扬到天上? 不行,不行,这日子没法儿过了。 但李如兰压根儿没在乎后边儿人的反应,她又接着说道: “等我上任了之后,我便准备把家里的地无偿捐献出来一半儿给朝廷。” 她这句话,算是把李清照也给搞糊涂了。 “啊? 这是为什么?” “因为姐姐刚才的判断,妹妹完全赞同啊。 而且,妹妹一直以为,咱们官家是千古难得的仁君。 他要引导大家把目光转移到工坊上面,就一定会为大家考虑后路的。 所以,妹妹我料定朝廷以后肯定会在这些方面有一些优惠的政策。 我现在主动把土地献出去一部分,就是为了向官家和朝廷表忠心啊。 只要官家和朝廷看到了我的忠心,将来政策真的下来了,我还能吃亏吗?” “哈哈哈,妹妹有如此心计,将来就算是做个宰相,恐怕也不是不可能啊。” “哈哈哈,那就借姐姐吉言喽。” 她俩在这儿互相吹捧着,后面儿的人却有些坐不住了。 如果李清照刚才那些话,还让他们有所疑虑的话,李如兰的话说出来之后,她们算是彻底明白了现在的局势。 毕竟,李如兰不仅是京城有名的小富婆,她背后还有个神秘的金主呢。 更重要的是,她马上就要成为工坊司的员外郎了。 她说以后会有政策,那就肯定会有。 要不然,她可就属于妄议朝政了,是要治罪的。 她一个马上要当官儿的人,不可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一想到这里,她们就想马上回家劝劝自己的当家人,别跟朝廷对着干了。 毕竟,现在大宋的环境,只要工坊开起来,就很少有赔钱的。 再不济,他们还可以到海外去贸易。 要还是不行,他们就是到倭国或者蓬莱的矿山旁边开个卖吃食的小摊子,也不少挣钱。 而且,他们家里的地,早已经足够多了。 就算从此一分都不再扩张,也绝对够他们一个大家族舒服的吃吃喝喝了。 既然如此,咱们去开工坊搞钱,把地留给那些有功的将士们,似乎也不是不行? 就这么的,这一个酒楼的聚会便算是结束了。 然后,几乎是同样的套路,又在其他几个酒楼里面轮番上演了一遍。 随着她们这些聚会的结束,李清照的才名再次上了一个台阶。 因为,十个酒楼,她水银泻地一般填了十首词,每一次的词牌都不相同,但内容却同样的精彩。 品鉴了李清照的新词,又得了第一手消息的贵妇和小姐们纷纷高呼不虚此行。 但是,那些正与陆游和他带领的学子们辩论的不亦乐乎的人,却差点儿被气疯了。 与这些女子们的聚会不同,他们是真的在引经据典的互相论战。 辩论之中的逻辑之严谨、用词之犀利、交锋之激烈,足以称为一场士林盛会。 可是,他们守住了辩论场,却没想到后院儿起火了。 等他们结束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辩论,志得意满的回到家里时,却发现自己的夫人以及女儿们几乎是齐齐的出动,让他们别再争了。 意识到自己家被偷了之后,他们当然不能忍。 于是,他们便试图跟自己的夫人讲道理。 然后,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自己错的太离谱了。 讲道理? 然后,等他们第二天再聚到一起时,就发现自己的战友们,症状轻的双眼无神,也不知道晚上经历了啥。 严重的,更是直接满头包。 这个形象去和人辩论? 那不是自取其辱吗? 于是,这场辩论就这么诡异的进入了尾声。 但随着这场大辩论的进行,大多数心里也有了一个预期。 不给那些贼配军们分地,肯定是不成了。 就看官家到时候会给他们赐多少吧。 如果太多了,那肯定还要吵,绝对不能轻易认输。 还有就是,官家到底会出一些什么政策,来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去开设工坊。 此时的朝堂之上,无数人的期盼之中,刘禅果然又拿出了一封圣旨。 但是,圣旨还没念完,下面就炸锅了。 这封圣旨的内容,果然是有关于从金国手里夺回来的土地。 而且,如他们预料一般,果然是给将士们赐田。 每名普通士卒赐田二十五亩,根据官职和所立的功勋不同,再往上叠加。 反正就算你寸功未立,只要你是登记在册的大宋将士,也能最少得到二十五亩地。 大宋现在在册的将士有八十万零五千多人,这一下子便赐出去二千多万亩地。 但大宋一个正常的家庭,所拥有的田亩数,就是在二十五亩左右。 所以,这个数字并未超过他们的预期。 他们之所以会炸锅,是因为刘禅在圣旨里强调了,
相关推荐: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高门美人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
他是斯文糙汉
毒瘤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我的美女后宫
地狱边境(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