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着说道: “官家,现在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一看到他这个笑容,刘禅顿时头大了。 “你不会又想问朕要钱吧?” “官家圣明!” “......” “不是,犒赏将士们这事儿,难道不应该是朝廷列出预算,等有将士们立功了之后再执行吗? 现在政令都还没颁布下去呢,连缺口有多少都不知道,你就先问朕要钱,这是不是不太合适啊?” 刘禅这话可谓是直击要害,但赵鼎压根儿就没有被击中要害的感觉,他只是苦着一张脸说道; “官家,臣也知道这么干不合适。 但是,臣没办法啊。 朝廷实在是太穷了,早就已经揭不开锅了。 你要是不支援一点儿的话,这预算臣压根儿就没底气去造。 就算造出来了,也落实不了啊。” 赵鼎这一副我就赖上你的样子,让刘禅顿时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朕为了你们,都已经借贷了三百多万贯了。 你连一天都没隔,就又问朕要钱,你当朕开钱庄啊。 而且,你要钱就算了,连个数目都没有,你这分明就是想让朕把涨的这一部分赏格全给承担了啊。 干脆朕也别给你钱了,矿山的份子给你点儿算了。” 刘禅这话说的一点儿没毛病,张浚在一边儿听着都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但赵鼎却是俩眼一亮,马上以头抢地。 “臣拜谢官家恩赐!” 赵鼎这个反应,直接把刘禅给整不会了。 “不是,朕在骂你呢,你没听出来?” 刘禅这话,让赵鼎脸上的迷茫都快化不开了。 “啊? 官家您骂我了吗? 臣咋没听见呢? 臣只听见您要把爪哇那俩铜矿的份子赐给朝廷啊。 哦对,臣还听见您说君王戏言呢!” “你......你无耻!” “啥? 官家您要把爪哇那俩铜矿的份子,赐给朝廷五成? 官家圣明,官家圣明啊,臣给您磕头了。” 看到赵鼎咣咣咣就开始磕了起来,刘禅顿时无助的像个孩子一样。 见到刘禅这个样子,高软软连脑门儿都不想拍了。 从跳进张浚的陷阱那一刻,她就已经想到了早晚会走到这一步。 果然...... 不过,你想白拿份子? 想得美! 想到这里,她便直接说道: “赵大人,你想拿这些份子没问题。 但是,有个条件!” 第571章 玩谐音梗?那可别怪老夫放大招了! 听见赵鼎问什么条件,高软软第一时间看向了刘禅。 一看这是要让自己上场谈判的节奏,刘禅马上一扶额。 “哎呀,朕突然有点儿头疼,高尚宫你最懂朕的心思,你就直接谈吧!” 一句高尚宫你最懂朕的心思,让高软软瞬间神清气爽。 再转过身时,眼里闪烁的精光,差点儿没闪瞎了赵鼎的眼睛。 淦! 这一副火力全开的样子,恐怕要糟啊。 于是,他便紧咬牙关不开口,等着高软软先说。 “赵大人,这爪哇的铜矿乃是爪哇国王划给咱们土地的时候附带的东西。 她就是说这是属于官家的私产,跟朝廷并没有什么关系。” 高软软这话一说完,赵鼎马上就接着说道: “高尚宫说的没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是官家的私产。 别说是爪哇的土地,就是那爪哇的国王,也是官家的子民!” 赵鼎这突然的一招以退为进,让高软软顿时愣住了。 一看这招有效,赵鼎赶紧趁热打铁。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朝廷存在的意义,本就是为官家打理这天下。 所以啊,高尚宫你可能误会了一个情况。 本官并不是非得要那所谓铜矿的份子,本官只不过是在履行朝廷那一份替官家打理天下的职责啊。 高尚宫,您总不能不让朝廷尽责吧?” 赵鼎这番话说完了之后,张浚就偷偷给他竖了个大拇指。 这一手抢占道德高地,玩的漂亮啊! 但他这边刚竖完大拇指,就听见高软软说道: “赵大人您误会下官了,下官岂能拦着不让朝廷为官家尽忠尽责? 只是下官有一问想请教一下赵大人!” 意识到高软软要拐弯,赵鼎马上警惕了起来。 “不知高尚宫有什么问题?” “下官想请教赵大人,朝廷取才的标准是什么呀?” 虽然不明白高软软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赵鼎还是马上回道: “那自然是要德才兼备!” 听到他这个回答,高软软马上给他竖了个大拇指。 “赵大人说得好,朝廷取才自古以来就讲究德才兼备。 以下官的理解,这德嘛自然是指的道德。 但这个才,以下官的理解,应该是有为官家办事相应的能力。 不知道下官这么理解,赵大人觉得有问题吗?” 虽然察觉到了高软软这句话绝对是个大坑,但这句话本身没什么问题,赵鼎还是只能点头应道: “这么理解虽然肤浅了一些,但也没什么毛病。” 赵鼎说完之后,高软软先给赵鼎施了一礼。 然后才接着说道: “下官谢赵大人解惑。 不过,有了赵大人的解惑之后,下官反倒有一事更加不解。 不知赵大人能否再赐教一番?” “高尚宫请讲!” “国家大事,下官也不懂,咱们就只说铜矿这件事。 众所周知,开采铜矿是要先期付出巨大成本的。 按赵大人刚才的解释,想要帮官家采矿,需要德才兼备才行。 赵大人的德行,自然是令天下百姓交口称赞。 但是,在赵大人您的治理之下,朝廷已经穷到需要借钱渡日了,您哪儿还有钱支付开采铜矿的成本呢? 所以,下官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赵大人您......德有余而财不足呢?” 高软软最后一句话一说完,赵鼎人都傻了,但刘禅却是激动的直拍大腿。 拍完了之后,他才赶紧换了个惆怅的表情说道: “哎,爱卿啊,朕其实也很想把这铜矿交给朝廷来开采,可惜赵相你德有余而财不足啊。 朕也是出于无奈,才只好拉着高尚宫一起开采。 不过你放心,你的德行朕还是非常认可的。 等朕把铜矿开采出来了,有了财之后就借你一点儿。 到那个时候,你就德财兼备了!” “.......” 看着刘禅那名为惆怅,实为嘚瑟的眼神儿,赵鼎整个人都无语了。 然后,他就怒视了一眼高软软。 跟老夫玩谐音梗是吧? 行,你等着! 心里这么想着,他假装看不出来刘禅的嘚瑟,一拱手就说道:、 “官家教训的是,那臣等就先告退了!” 他这突然一说要告退,把刘禅给整不会了。 “啊?这么快就要走了?” “嗯,臣想赶紧回去找岳元帅商议一下,尽快收复旧都的事儿。” 他这么一说,刘禅更迷茫了。 “啊?为什么要突然加快节奏了?” “嗯,臣是这样想的,目前咱们的即定方略是尽量多的消灭或者俘虏金国的有生力量。 但臣现在觉得,这样整体的节奏太慢了! 大家按部就班的向着北方的方向,如同蚕食桑叶一般,一步一步往上拱虽然挺好。 但臣害怕时间长了,将士们会失了锐气,等真到了需要拼命的时候,进攻又不行了。 再者说,现在朝廷不是财能不足嘛,臣便想着尽快结束战事的话,也能为朝廷省点儿钱!” “啊?这样吗? 那倒确实是要认真考虑一番,要不朕把岳爱卿叫过来,咱一起商量?” 刘禅在这儿认真思考赵鼎的话之时,高软软心里却是满满的无语。 刚才赵鼎那一番话,她只听出来八个字儿。 尚宫挺好,进宫?不行! 好你个赵鼎啊,老娘不就是跟你玩个谐音梗嘛,你这么快就报复回来了? 而且你报复就报复吧,你往老娘死穴上点? 你这老头子,不讲武德啊! 既然你不仁的话,老娘也就只好......认输了! 这他娘的是点到真死穴了啊。 于是,她转头就看向了刘禅。 “官家,刚才赵大人说的军国大事臣也不懂,但如果赵大人只是因为缺钱而想要改变既定方略的话,臣以为也大可不必?” 听到高软软这句话,再看着她那咬牙切齿的表情,赵鼎差点儿没笑出来。 “哦? 不知高尚功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朝廷解决财能不足的问题? 啊对了,要是借钱的话,高尚宫就不用说了,朝廷实在是借不起了。” 看着赵鼎那已经快要咧到耳朵根儿的嘴角,高软软牙都快咬碎了。 但她也只能面向刘禅笑着说道: “官家,臣以为朝廷不是没钱,而是拿着金饭碗在要饭啊!” 第572章 你要不帮忙的话,将来说不定就要上门求亲了! 拿着金饭碗要饭? 听到高软软这话,刘禅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高尚宫你说的金饭碗是什么?” “官家,朝廷虽然没钱,但这些年朝廷在战场上可是斩获颇丰。 臣以为朝廷可以拿俘虏换钱啊! 要是朝廷能提供足够的俘虏的话,爪哇的铜矿让一半儿给朝廷,臣觉得也并没有什么问题。” 说完了之后,她还偷偷给刘禅比了一个手指。 她的意思,是让刘禅问十万的俘虏。 但刘禅看完她比的手指之后,想也没想就说道: “朕觉得高尚宫说的有道理啊! 这样吧,爱卿你给朕提供一百万俘虏,朕就把爪哇那俩铜矿分给朝廷一半儿。” 刘禅一句话差点儿没把赵鼎惊倒在地上。 “多......多少? 官家您说多少?” “一......一百万啊!” 听着他俩这对话,高软软只想捂脸。 赵相啊赵相,我说的是十万,一百万是官家自己提的,跟我没一点儿关系。 这事儿真不赖我,你可千万别把我进宫的事儿给搅黄喽啊! 赵鼎这会儿哪儿还有功夫去搭理高软软啊,本来也就是吓她一下儿而已。 没想到,吓到自己了。 “官家,您要那么多俘虏干啥? 爪哇的铜矿再大,那也用不了一百万俘虏啊!” 高软软这会儿本来想装个鸵鸟呢,但一听赵鼎这话,马上就出口说道: “赵大人此言差矣,那爪哇岛上有三个国家呢,除了爪哇国之外,那俩也有铜矿!” 一听高软软这么说,赵鼎顿时有点儿傻眼儿。 “那......那俩也有?” “嗯!都有! 而且储量还都不小! 除了他俩之外,赵大人是不是忘了三佛齐? 他们可是正经的对下官不敬,对下官不敬,那就是对官家不敬。 虽然现在还不知道他们家有啥,但他们正好挡在咱去蓬莱的路上。” 听到高软软这话,赵鼎顿时呆住了。 过了好大一会儿,反应过来之后,他就对着刘禅伸出一只手掌,然后翻了一下儿。 那意思很明显了,二一添作五? 看到赵鼎这个手势,刘禅想都没想,就说道: “成交!” 一听刘禅说成交,赵鼎马上就兴奋的说道: “我这就去找岳元帅去!” 一看赵鼎要跑,刘禅一下儿就急了。 “不是,你找他干啥?” “派兵过去啊!” 眼看赵鼎说着说着就要跑,刘禅一把就把他给拉住了。 “你等会儿! 咱现在汴京方面一条线,吐蕃一条线,这都双线开战了,你还要再开一条战线? 吃得消吗?” “官家您忘了孟都了吗? 他们的祖训就是替咱驻守南疆。 咱的南疆现在又往南跑了,让他们过去很合理吧?” “......” 赵鼎一句话,把刘禅和高软软俩人都给整不会了。 尤其是高软软,她对孟都,或者说佤族人了解的更多一些。 他们原来住在大理的大山里面,一辈子都没见过海。 后来大宋拿回了安南和蒲甘之后,他们便驻扎在这两个地方。 这两个地方倒是有海,而且这两个地方后来还都建成了码头,他们也开始接受水师的训练。 现在让他们出海作战的话,从技术上来说,倒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可是,佤族是耕战一体,或者叫全民皆兵。 他们生活的地方,就是他们战斗的地方。 如果让他们短期外出作战的话,那没什么问题。 但要是时间长了,他们的族人便必然会跟着迁徙。 人家刚刚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大山,在安南和蒲甘这两个地方定居没多少时间,又要让人家迁徙? 这是不是有点儿不太合适? 想到这里,她便出声说道: “官家,赵大人,这件事下官觉得还是要从长计议! 不如这样,先让下官代表去和孟都将军谈一谈。 他们这些年定居在安南和蒲甘两地,人口增长的极快。 他们的族人已经从当初的百万人口,增长到了现在的两百多万。 如果孟都将军愿意出征的话,我们再谈出兵的事儿好吗? 毕竟,您也知道,佤族将士们的习惯,和中原地区还是不太一样的。” 高软软这么一说,赵鼎瞬间也冷静了下来。 他作为宰相,这些年与孟都之间信件来往不断,对于佤族的整体情况,他其实非常的了解。 而且孟都每次进京述职之时,他都会热情的接待,两人之间这些年也建立了非常好的私交。 刚才那会儿他只是听到有那么多的铜矿,以及三佛齐的位置之后,有点儿上头而已。 这会儿高软软虽然没把问题点透,但他其实已经明白了问题的关键。 于是,他就对着高软软施了一礼。 “那就有劳高尚宫了!” 看出来赵鼎的郑重,高软软也施礼回道:
相关推荐:
他是斯文糙汉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危险情人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切切(百合)
外婆的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