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含笑于九泉之下。” 李睿哭着说完这番话之后,刘禅整个人都是懵逼的。 今天一大早,赵鼎就跑来找他。 俩人还没闲聊几句,话题就转到了这李睿身上。 一提到李睿,刘禅心里就来气。 那天宴会上的事儿,他也听说了。 听完了之后,差点儿没把他气炸了。 你夫纲不振这个事儿,朕就不说你了。 反正,朕觉得在下面儿也挺舒服的。 但是,你老婆虐待孩子,这事儿你也能不管? 朕活了两辈子,就没见过哪个三品大员家里的孩子,能馋一个蹄膀的。 可想而知,这在家里过的是什么日子。 一想到这个,刘禅就想把这个李睿还有他那个老婆柳氏,一起给流放了。 可是,他翻遍了大宋的律法,发现竟然没办法依律治他的罪。 这个把他给郁闷坏了。 他正在想着,既然流放不了,是不是可以找个人弹劾他一下儿,然后自己再顺势罢了他的官儿。 反正,这样的事情,大宋有先例。 他还没想好找谁去弹劾呢,赵鼎正好也提起了这事儿。 他本想着把这事安排给赵鼎呢,结果,赵鼎竟然说,罢他的官儿,太便宜他了。 然后,赵鼎就教了他一堆的话术,让他照着这个意思,好好训一下儿李睿。 听完了赵鼎教的话术之后,刘禅怎么想都觉得不靠谱。 但赵鼎直接拍着胸脯跟他保证。 “官家,只要你照我说的办,绝对能给元帅省天大的事儿。 您也不想元帅太累了吧?” 听完了之后,刘禅一拍桌子。 “那还等什么呢,快把李睿叫来啊,朕的台词早就背熟了。” 然后,才有了今天这一出。 可是,赵鼎教他台词的时候,也没说要弄死李睿啊。 朕连流放他都找不到合适的法条,哪儿能弄死他呢? 他这一口一个自己死不足惜,甚至连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都说出来了。 这话该怎么接? 赵鼎也没教过这个啊! 刘禅懵逼之时,赵鼎一看他的表情,就猜到了是咋回事儿。 然后,没等刘禅说话,他就把李睿的话接了过来。 “李睿,你应该也知道,治家不严这事儿,一旦有言官弹劾,你这侍郎也就做到头了。 现在你是生是死,全看官家一句话。 你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吧。 如果你说的对,官家或许还能保你一保。 到时候我和元帅也都会替你美言。 但你要是胡言乱语的话......” 赵鼎这么一说话,李睿瞬间明白了。 于是,没等赵鼎说完,他就赶紧说道: “赵相放心,下官晓得轻重。” “嗯,那就说说吧,你要给官家的三谏是什么?” 赵鼎说完了之后,李睿便面向刘禅拱手说道: “官家,臣的第一谏,是将朝廷官员修身、齐家的要求,写入大宋律法。” 听完了李睿的第一个建议,刘禅一下子惊呆了。 但赵鼎和岳飞俩人,却是第一时间对视了一眼。 这李睿果然上道,两人事先对他的分析,完全没错。 从官场上说,李睿是个难得的好官。 不仅业务能力极强,而且为官清正。 更重要的是,敏锐性极强。 秦桧势力最盛的时候,他也没有倒向过秦桧。 而是完全公事公办,合规矩的事儿,管你是不是秦桧打的招呼,我都给你办了。 但不合规矩的事儿,就是秦桧当面交待,他也照样置之不理。 反正就是,只认事儿,不认人。 包括现在对岳飞,他也同样是公事公办,不讲任何的私情。 当然了,岳飞也不需要他讲什么私情。 从这方面来说,他是个难得的好官,是个大宋最需要的好官。 他俩其实一直都有想培养李睿,让他更进一步的想法。 但是,与此同时,在生活上,他又是个彻彻底底的渣男。 李二娘被柳氏虐待的事儿,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街坊邻里之间早就有所传言。 但李睿他,一直以来从未做出过任何动作。 似乎,他的眼里压根儿就看不到亡妻留下的这个孩子似的。 这种在个人生活中有着重大污点的人,在大宋官场之上,是根本不可能走远的。 凭他这个情况,侍郎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对于他这个情况,俩人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没想到,天上掉下来这么个机会。 第695章 天上掉馅饼,不吃亏的慌! 他俩是真的没想到,那柳氏竟然愚蠢到这种程度。 这可是太后娘娘的宴会! 在这样一个聚焦了整个京城所有名流的宴会之上,她竟然真的敢给李二娘穿一身旧料子改出来的衣服。 她的心理其实很好猜,李睿的亡妻崔氏,实在是太贤惠了。 一人支撑一个家,这一撑就撑了十几年。 而且,她不仅撑起了一个家,还供出来一个从三品大员。 有这样的珠玉在前,别人自然会拿她去和崔氏相比。 可是,她怎么可能比的过? 所以,她便想到了让李二娘在这样的宴会上出丑。 可她却没想过,纵使李二娘真在宴会上出了丑,别人也只会怪到她这个后娘的头上。 而不会用这个事儿,去责怪崔氏。 毕竟,人都已经不在了。 柳氏的行为,真应了那句话。 嫉妒使人面目全非! 尤其让人没有想到是,她的丑态竟然直接展现在了太后面前。 天可怜见,没有任何人指使太后故意去接近谁。 没人想过,也没有人敢。 除了赏赐郁金香的事儿,提前有过沟通之外,剩下的事儿全看太后心情。 那一天,太后完全是被李二娘盯着蹄膀发呆的表情,给勾起了自己的童年回忆。 毕竟,她自己的童年过的也并不幸福。 在宰相府里当丫鬟的那些年,嘴馋相府里的好吃的,也是在所难免。 也正是因为这个,当她从皇后那里听到了柳氏的名声之后,才会说那样一些话。 那些话看似和风细雨,但实则句句都是敲打。 太后娘娘亲自敲打的人,要是没有点儿回音,那让太后娘娘的面子往哪里放? 意识到这个天赐良机之后,赵鼎和岳飞俩人便一直在琢磨这事儿该怎么处理。 真把他给罢官了? 说实话,舍不得! 兵部太需要这样有能力又正直的官员了。 但是,不处理也肯定不可能。 他俩要是不下手的话,过不了几天,言官就得出来弹劾他。 毕竟,治家不严的事儿都捅到太后面前了,大家总不能装看不见吧? 俩人商量了一番之后,一致认为天上掉馅饼,不吃亏的慌。 不如,干脆给他来个大的。 大宋现在面临的这么多问题,都要一件一件的来解决。 出兵海外转移矛盾,只能解决其中的一部分。 还有一部分问题,必须要在国内才能解决。 比如,对官员的行为和道德规范问题。 官学的问题。 保证孩童健康成长,尤其是防止女婴被溺毙的问题。 这些问题一个个的都非常的具体,但哪一个解决不好,都会扯到大宋高速发展的后腿。 而恰好,李睿的事儿,这三个问题全能靠上。 既然如此,那就引导李睿主动站出来,把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办法给提出来。 以两人对他的了解,他有足够的智慧,能找到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办法。 如果他真的提出来了,那就说明他不仅有足够的智慧,同时也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要是这样的话,就顺势以惩罚的名义,把他调到地方上去。 这样可以帮他躲开同僚的怒火,还可以让他积累足够的地方理政经验。 毕竟,这方面是他的短板。 等他补齐了这个短板之后,再回京之时,兵部尚书的位置,他也未尝不能坐一坐。 但他要是不识相,压根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 或者意识到了问题,也不敢把解决的办法说出来的话,那就不好意思嘞。 罢官了解一下? 甚至,流放套餐了解一下? 毕竟,太后一怒,可不是开玩笑的。 俩人商量好了之后,岳飞的意思,是把李睿找来,适当点拨一下,让他明白该怎么做。 但这个办法,被赵鼎给一口否决了。 他拍着胸脯保证,交给我,没错的。 结果,让岳飞没想到的是,赵鼎的办法,竟然是忽悠官家陪他演戏。 真是服了! 心里想着这些,岳飞看了一眼还在震惊之中的刘禅,然后就开口说道: “李睿,你说将官员修身、齐家的要求写入律法,是什么意思? 儒家对于修身齐家的要求已经很明确了呀,有必要再专门写入律法吗?” 听见岳飞开口了,李睿赶紧回道: “元帅,以前下官也认为没有必要。 哪一个官员不是饱读圣贤书,自然知道该怎么约束自己的行为。 而且,就算有些官员忘了夫子的教诲,也会有御史负责监察。 但是,出了这个事情之后,下官就一直在想。 只靠着官员自已的自律,以及御史的监察,终究是不够全面的。 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每日三省已身,御史也不可能每时每刻的看着每一个人。 这样的情况下,就算一个人犯了错,只要不被御史发现,那便等于是什么事都没有。 其他的人,就算发现了也没什么用。 但要是这些要求被写入了律法呢? 比如下官治家不严的事儿,如果律法之中对这个有明确的要求。 就算言官发现不了,街坊邻居万一发现了,他们便可以去官府上告啊。 那下官为了防止被街坊告发,便肯定要严格的管束妻子。 甚至,有了律法的约束之后,柳氏自己也会心存畏惧,从而收敛自己的行为呀。” 解释到这里,李睿马上就转身拱手面向了刘禅。 “官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臣建议将官员齐家修身的要求写入律法。 比如,官员的家眷、子女、亲属或者家中奴仆一旦有不检点甚至是违法的行为,便可以认定该官员治家不严。 只要发现,便可以依律治罪。” 刘禅这会儿已经完全反应了过来,他也明白了,李睿现在说的这些话,才是赵鼎的真正目的。 于是,他没急着应下来,而是一脸迟疑的问道: “这样的话,会不会对官员的要求太高了? 毕竟,官员也是人,他们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盯着自己的家人啊。” 听到刘禅这么问,自认早已看透一切的李睿,心里不停的撇嘴,脸上却是义正言辞的回道: “官家,这个要求一点儿都不高!” 第696章 宗族的本质! 听见李睿说这个要求不高,刘禅又追问了一句。 “这个要求真的不高吗?” 见官家又追问一句,李睿是真的快哭了。 您今天是真要把我这条鱼给炖的透透的呀! 不就是想通过我的嘴,把那些得罪人的话全说出来吗? 行,我说! 打定了这个主意之后,李睿干脆也豁出去了。 “官家,这个要求真的不高。 因为这些官员,就是自己所在家族的核心。 这个家族就是围绕着他们来转的。 毕竟是自己的家族,大家之间都有感情,除了极少数之外,大部分人对内是不可能严格约束的。 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都有官员家属甚至是奴仆作奸犯科的记录。 但要是我们把官员的修身以及齐家方面的规范直接写入刑律的话,那些官员就算再不愿意,也会对自己的家属强加约束。 毕竟,他们一旦丢官去职,不仅是自己的前途没了,家族的前途也基本上完蛋了。 所以,臣以为把这一条写入刑律,不仅是对官员的约束,更是对大家的一种保护。 还请官家明鉴啊!” 李睿说到这里,便直接拜了下去。 而他拜下去之后,刘禅、赵鼎、岳飞仨人迅速对视了一眼。 然后,刘禅就说道: “李爱卿所言有理。 既然如此,那你把随后把这些写成札子,朕来批准。” “谢官家!” “你刚才说有三谏给朕,那你的第二个建议是什么? 哦对了,平身吧,赐座,起来慢慢说。” 眼见自己刚把官宦之有的老底刚刚揭开了一点儿,就不会跪着了。 甚至,还有了座位,李睿更是肯定了自己最初的猜测。 这一会儿,他算是彻底没有了顾忌了。 虽然自己不是自愿上的船,但既然上来了,那也就没必要再想跳船的事儿了。 毕竟,这一条船,可是大宋最大最稳的船。 心里想着这些,他坐下之后,便拱手说道: “官家,臣的第二谏,是请您废除私学。” “什么?废除私学? 为什么?” 看着刘禅震惊的样子,李睿已经一点儿不震惊了。 甚至还感叹了一句,官家的演技,真是越来越逼真了。 要不是我早已发现了真相,我就真信你啥也不知道了。 心里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他说话的思路却是一点儿不乱。 “官家,臣刚才说了,每一个官员,都是家族的核心。 但您知道,官员为什么会成为家族的核心吗?” “为什么?” “官家您可能不知道,自古以来,每一个家族都会倾尽全力培养自已族中的孩子。 等这些孩子之中的一部分成功入仕,有了权力之后,便有了庇佑,甚至是反哺自己家族的能力。 官员之所以会成为一个家族的核心,就是这个原因。 而那些没能入仕的孩子,他们的作用其实同样重要。” “哦? 他们都没能入仕,还能发挥什么重要作用?” “官家,他们虽然没能入仕,但他们在求学的
相关推荐: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小人物(胖受)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莫求仙缘
高门美人
壮汉夫郎太宠我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