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夫君,纳妾吧 > 第186章

第186章

加再多的调味也显出几分粗糙。 那丫鬟吃的不是饺子,是小时候的回忆。 “厨娘有点可怜。” 稀里糊涂就被人算计了,好心好意最后却成了烧火婆子,黎秋月只能庆幸自己生在新社会,不然在杀人不见血的后宅大院,怕是活不过五分钟。 “怎么说呢……也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 老师这话一出,黎秋月眼睛噌的就亮了——这一看里面就还有事啊! 吃瓜吃瓜,她不允许自己还有没吃到的瓜! 黎秋月一边将八瘦两肥的猪肉剁成肉糜,一边询问老师后面的事情,老师被软磨硬泡的不行,一边指导黎秋月加什么调料提味,一边把后面的事给说全了。 跟老师预料的一样,厨娘成了烧火婆子以后,本来还能过的日子就每况愈下,老师在的时候多少会看着点,但厨娘也当不了随身挂件,两个月的功夫,整个人看着就老了十来岁。 别家的人下去以后,好歹还有家里人护着,厨娘命苦,虽然是家生子,配的丈夫却在花船上祭了河神,女儿嫁到另一个州,这辈子见不了面。 两个儿子也没福气,大的十来岁的时候得了天花,没扛过去,小的身子骨弱,娶了媳妇泄了元气就垮了身子,熬到孙子满周岁就没了。 儿媳有孩子,本来也愿意守着儿子过日子,结果出门一趟孩子就丢了,儿媳在听到孩子没找到的消息以后,当场就疯了,整天在大街小巷问有没有见过她的孩子。 儿媳的家里不把女儿当宝,却也没把女儿当草,儿媳的大哥在赶走了不知道第几波跟在妹妹后面,不怀好意的人后,终于跟兄弟和父母一起找上了厨娘。 “他们说了什么?” 黎秋月问道,老师摇摇头,她又不是厨娘肚子里的蛔虫身上的衣裳,怎么可能一字一句都清楚,不过府里就是个筛子,结合一下众人的言论和后来的事情,也能猜个大概。 儿媳跟着家里回去,几天的功夫就不疯了,没多久又嫁了人。 “据说有人看到他们找了大夫;也有人说他们看到那大哥带着药包进的门;还有人说第二次嫁人之前她碰到了那个儿媳,因为当时心里有气,故意提了儿子,那个儿媳却没什么反应……” 老师也不说自己推断出了什么结果,只一股脑的把自己听到的似真似假的信息倒出来,让黎秋月自己判断。 “你要是猜对了,我就继续说;要是推断错了,那就得等等了。” 老师用的是阳谋,黎秋月也只能开动脑筋—— “儿媳的家里给她找了大夫,直接让她忘掉了成婚的记忆,为了不勾起这段痛苦的回忆,直接把人嫁到了远方?” 黎秋月看着老师震惊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猜的八九不离十。 想当年她也是个饱读小说的人才,深谙各种套路,这么多信息这么点难度,洒洒水啦。 “我一般是放葱姜水,你要是吃得惯,可以放葱姜末,然后是芝麻油配山茶油……” 故事是要说的,但馄饨也是要学着做的,调味合格了,老师正准备继续说,黎秋月就先一步张了嘴: “为什么是放葱姜水,节省成本的话,直接加葱姜蒜不是更好吗?” 老师有点不好意思: “因为它们后面还有用……” 黎秋月确定自己没听错后,眼睛顿时瞪圆了,见老师刚打开的蚌壳又有缩回去的架势,顿时用起了三十六计七十二变,硬是闯过了八十一关,让老师松了口。 葱姜蒜的使用也跟厨娘有关,老师干脆就把话头顺着接了下去。 厨娘虽然是家生子,但因为只有孤零零一个人,众人欺负的时候一点的后顾之忧都没有,老师的照看也只能顾着白天,晚上只能靠着自己熬,眼见着是活不太长久。 这种从高处跌落的孤寡人除非能在短时间重新爬上去,一般都熬不过三五年,有些人已经盯上了厨娘的小单间,想着给自家儿女长大了用。 结果可能真的是老天有眼,在厨娘烧火的第三个月,突然被人赎了出去。 这件事情本来跟老师没什么关系,毕竟做饭的厨子可能还有点难找,烧火的可到处都是,她送厨娘出了府门,知道她要跟着买她的人去另一个州安家,也没想着这辈子能再相见。 然后府里就被抄家了。 皇帝仁善,没要府里人的命,只让男子摘蛋没入南风馆,女子流放宁古塔,可惜男人不理解皇帝的好意,嚷着什么女主天下国将不稳就撞了柱子,让来抓人的侍卫唉声又叹气。 “本来只要包扎两个地方就好,现在得包三个了,真浪费。” 嗯,撞柱并不能延迟摘蛋的时间,净身房的太监都是跟着圣旨来的。 老师不觉得有什么,以前男的当皇帝的时候,女子没入教坊司,也是要灌绝育药的;当时是男子流放女子入坊,现在女人当了皇帝,改一改规矩,变成男子入馆女子流放,很公平啊。 “我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买下我的是个好主人。” 上面的男女颠倒并不关下面的太多事情,她们这些为人作仆的,还是只能等人来买,不少人被亲朋好友赎走,也有不少留到最后一天,准备进官牙。 也就是这个时候,厨娘把她给买走了,还带着她去官府销了奴籍,给了她自由身。 在去官府的路上,厨娘一直絮絮叨叨,老师这个时候才知道,厨娘的小孙子的确是被拐走的,只是带着其他孩子逃跑的时候被发现,一闷棍敲在脑袋上失了忆,然后被来找独女的吴秀才给暂时收留了。 他在吴家读书识字,跟吴家的姑娘日久生情,中秀才,成婚,然后在某天醒来的时候,幼年的记忆突然恢复,才急匆匆的过来把厨娘带走。 他本来还想把母亲带回家侍奉,但母亲儿女双全,孙辈在怀,他犹豫许久,也只托人往母亲家里送了一份礼。 母亲的生活幸福圆满,他的出现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 厨娘的嘴一直没停,老师也没有打断,她只是看着厨娘现在的模样——满头银丝整齐的梳在脑后,用亮亮的银簪子挽着,脸上长了肉,身上的衣服一个补丁都没有,脚下是千层底的布鞋。 真好。 第230章 大家一起奋斗 “我当时无处可去, 便跟着厨娘回了家,吴家小姐是个极好的人。” 在知道她帮过太婆婆的忙后,吴家小姐便跟老师义结金兰, 也因着这层抬高的身份, 老师跟糕点铺的长子成功定亲,吴家还给她出了嫁妆,俨然是把她当嫡亲的闺女。 “喜欢多少是有点的,爱情……这种奢侈的东西我们可没有。” 老师否定了黎秋月的种种猜测, 那个时候的国家还算太平,但婚嫁多数还是有个合适的就行,一见钟情都是话本子里的故事, 当不得真。 糕点铺看上了她的好容貌,好厨艺,还有那吴家养女的身份;她看上了糕点铺长子的七成家产继承权,不必操持家务的承诺, 还有老太太和小姑子没有缺少吃穿的身形打扮。 “等等, 为什么看的是婆婆和小姑子?” 要看也该看男人的模样长相啊,这是不是有哪里不太对? “没什么不对,俗话说买猪看圈,要不是我嫁的是长子, 我还得看看妯娌, 打听下她们过的日子。” 黎秋月生长的年代并不算特别好, 但跟她那个时候已经是天地之别, 相对于现在的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审查, 她能得到信息的地方实在是太少, 婆家的生活最大的参照物就是在其中生活的女眷。 婆婆若是说话大声,家中多半有些地位, 她嫁进去不会连桌都上不了;大姑小姑若是性子活泼,这家多数便不会特别看轻女儿,她生的姑娘也不会被当草;妯娌要是日子过的舒心,她的生活也不会特别艰难…… “我们那个时候,女娃嫁人就是二次投胎,低门受气高门吞针,但凡有哪一点没考虑好,一辈子也就毁了。” 她嫁的那个人也并不是多么满意,但过日子么,就是那么回事。 “本来我是这么想的。” 老师有些感叹的说道,谁能想到太平年间还能碰上战乱呢。 朝堂上的人不服女皇,说着牝鸡司晨,跟皇子勾在一起干了卖国的勾当,理由也正当——借草原之兵,收先帝之位,平众民之怨。 老天奶啊,他们争权夺势就争权夺势,干啥还要扯上百姓当借口啊,只要能吃上饭,老百姓真的不关心脑袋上坐着的是男还是女! 男皇帝可以免税吗? 女皇帝可以不交税吗? 上面打生打死,底下有个冒险的好处啊! 朝堂上的诸公是听不到这些的,计划没有按照他们想象的发展,守城的公主重伤后不知所踪,草原的人进了长城便不愿离开,皇子成了他们要挟的利器,国家四分五裂,百姓流离失所。 那傀儡的皇子高坐庙堂,龙椅上的女皇被毁墓掘尸,满朝文武本来还说什么不合礼数,被点着族谱杀了大半后,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最后是那被救到江南的守城公主举起正统的旗帜,从南到北一点点收复失地,再造国家,凌迟龙椅上的那个傀儡,重修母皇陵墓,传位长女。 “不过这些跟我们没什么关系。” 老师往黎秋月沸腾的心上泼了盆凉水,笑的温温柔柔。 时代的一粒沙,头上的一座山。 乱世出英雄的话没错,但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终究只是少数幸运儿的事情,她们这些百姓只会被简化为寥寥几首诗,少数几个字。 《菜人诗》 岁大饥,人相食。 老师并不好运,她没有成为那极少数的人,以“某某之妻”的身份记上史书; 老师并不倒霉,她在乱世中活了下来,只少了一根小拇指。 “我以为我挑的丈夫不算太好,结果他只是没有落到最差的那一拨。” 成婚五载,儿女双全,妯娌和善,小姑子嫁了良人,二老商量着分家,谁不说她命好? 直到战乱的消息传来。 父母爱长子,丈夫自幼就在宠溺中长大,太平盛世的时候还好,需要做重大决策的时候,才发现他根本承受不住压力,直到有人上门要债,老师才发现他迷上了赌博。 说过劝过骂过打过,最后老师只能让儿女去吴家暂住,女儿听话,儿子却不甘愿,但还是拧不过大人,被哭着带走,老师自己则一边将嫁妆换成轻巧的值钱物件,一边准备和离,但丈夫堕落的速度超过她的想象,草原的马匹也来的比风还快。 她去城外看自己的几亩田地,犹豫着要不要把地契转手的时候,救了个老太太,老太太油尽灯枯,吃了饱饭也没活过两天,却告诉了她一个消息: 边关已破,战乱要来了。 她用一口薄棺葬了老太太,去粮铺药铺之类流转较多的地方转了一圈,转头就把地契给了旁人,买了一辆结实的马车。 她还没把消息跟吴家说,就听到儿子跑出去找爹了,老师慌乱的闯进赌坊,正看见那活泼泼的心脏从胸膛挑出来…… “孩子不信他爹成了不认儿女的赌棍,觉得都是我没有管好那个男人……” 儿子的命好,出门没被拐,还顺利找到了当爹的; 儿子命不好,那男人赌红了眼睛,直接将儿子也压上赌桌——有人私下收小儿的心肝,说用油煎炒了吃,大补!

相关推荐: 魔界受欢之叔诱(H)   人妻卖春物语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虫族之先婚后爱   修仙有劫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老师,喘给我听   寡妇门前桃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