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帮忙呢,他爹知道她要过来找小寒,还狠狠叮嘱了她一番,别打听贵客的事情,不过她今天过来也不是因为这件事。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你知道吗?今年的棉税不用交了,太子可真是个好人。”李荷花笑得是真欢。 李小寒嘴角抽一抽,不知道怎么回。 太子死了,敲了丧钟呢。 不过也不用李小寒回,李荷花继续说道,“我娘说今年不用交棉税,我家又赚了钱,大方说今年的棉布都能留下来,每人添置一件新棉衣。上次你给我说的,你的新棉衣,做到一半,带红领子的那件,怪好看的。我能不能再看一看怎么整,我也想做一件。” “是吧,好看吧。我跟你说,这个领子有秘诀,它又好看又好用。” 李小寒立刻觉得自己的审美得到了承认,拉住李荷花的手往自己房里走,这个时候根本没有撞衫尴尬这么一说,大家都穿得差不多。 你能想一个稍好的新花样,那十乡八里都有人跟着做,你就是潮流的引领者。 打开自己的衣箱,李小寒把自己的新棉衣拿出来,这是王氏再三叮嘱,准备过年的时候穿的。 “你看这里,这一圈粉红棉领子,翻出来,有一排暗扣,可以将棉领子解开来。到时候换个颜色的棉领子,那就是一件新的衣服了。脏了,还可以只洗个棉领子,棉衣洗多了容易板结,不保暖。” 李小寒可是把后世那种可拆卸领子玩明白了。 “太好了,怎么这么好。”李荷花将那棉领子翻来覆去的看,“我就说,来找你是再对不过的了。你这脑子,就是灵性。我也得这么做这个棉领子。” “我跟你说,不用交棉税了,城里的细棉布说不定也降价呢。你看着我这荷花色红棉领子,一个棉领子的布,才十六文钱一尺,这一降价可就更便宜了。” 十六文一尺的浅粉红新棉布,又不是置办一身,李荷花估计的消费得起的,李荷花还有一件王氏念念不忘的红袄子呢。 果然,只见李荷花的眼睛都瞪大了,呼吸都急了起来,“小寒,我果然没有交错你这个朋友,你真够义气的,你等着,我一定跟我爹说,到时咱两一起穿一样的棉衣过年。” 穿一样的棉衣一起过年什么的,听起来好像还不错的样子,李小寒脆声答道,“成,就这样说定了,到时候必让人一看就看出,我们是最最好的好姐妹。” “嗯嗯。”李荷花疯狂点头,两人又低头密密商量到时候梳什么样的发饰,发带也要带一样的才成。 这房里,两人疯狂低语,厅堂里,王氏低声的对李贤东说,“当家的,你看到那好的棉衣棉布,也多买一点,咱们得给小寒存嫁妆了。咱们就给小寒陪送五床,不,八床厚实的大棉被,从她出嫁盖到老,不受夫家一点气。” 时年女子陪嫁,棉被可是大件,陪嫁的棉被够多,就越是有底气。 “成。”李贤东点点头。 过后几天,李贤东趁这年前天气好,果然买回了好几匹细棉布,至于棉花,那村里族人倒是有多。 只是,“爹,你买这么多花布做什么?” 李小寒打量着李贤东买回来的细棉布,除了给小孩子备的土白色细棉布外,最亮眼的便是那七八条一尺长的五颜六色的细棉布。 “这是给你和你娘做衣领子的,看,多好看,过年可以每天换一条棉领子。”李贤东兴致勃勃的说。 “这两条红色的是你娘的,这个,这个……剩下这六条都是你的。你不是喜欢那彩色的棉领子吗,都给你。” 李小寒细看,鹅黄、柳绿、玫红、粉紫、深紫、天蓝,那颜色闪得耀了她的眼。 王氏还在一旁帮腔,“看,这嫩黄嫩黄的颜色多衬我们小寒啊,小寒脸皮子白,穿黄色好看;这嫩绿色也不错,春日柳枝条一样的,好看;哎呦,还是这红色好,这什么红,真真正的吸引人眼光,配我们小寒最好不过了。” “玫红,娘,你喜欢给你吧。”李小寒说道。 “说的什么话,我已经有了。你这把年纪,正是该打扮的时候,别怕累,到时候娘帮你整。”王氏根本不接招,头都不抬,“哎呀,这带着点红又带着点紫的颜色,可真是新鲜,这可是城里的颜色,娃她爹,你眼光真好,配我们小寒。” “是吧,我一看,就觉得跟我们小寒再相衬不过了,赶紧买回来了。差一点没抢着。”李贤东笑裂了嘴,一脸庆幸。 “哎呀,这深紫色也好看,贵气,撑大场面,我看看,到时候让小寒穿着去族长家和三叔公家拜年,必定好看。” “是吧,是吧,我也是这么想的。”李贤东笑呵呵。 …… 李小寒在旁边一脸无奈。 很好,集齐七个颜色的棉衣领子,她可以召唤神龙了。 李小寒为李贤东和王氏这爆发的父母之爱准备召唤神龙,李荷花又来了。 “小寒,小寒,我听说你爹给你买了七个颜色的布料做衣领子,快给我看看。” 李贤东是和李贵前一帮人一起去的府城,一起买的棉布料,李荷花自然是知道了。 半带着隐秘的炫耀半带着些许不好意思,李小寒打开自己的衣箱子,“看,都在这里了。” “哇哇,真好看,颜色真多。这就是府城里的花样子啊。”李荷花发出一阵感叹。 “小寒,你爹你娘对你真好。” “那肯定的。”我爹还瞒着族长给了我八十亩地契。 “听说府城里的棉布家跌了三成,大家可真真的都抢疯了。我爹也买了好几匹布,据说留着以后办大事。” “那你的棉衣领子料买了没有?”李小寒关心道。 “那当然,是我再三叮嘱的跟你一样的粉红色,虽然你现在有许多颜色了,但是大年初一你可得跟我穿一样的颜色。等着过年咱们穿一样的。” “ 成,没问题。”李小寒应道。 再细看几眼那不同颜色,李荷花依依不舍的告别离去,李生义家里每人都得穿上新棉衣过年呢,家里女眷都忙疯了。 李荷花心心念念的的过年终于快来了。 年二十八,打年糕。 今年新产的糯米和粘米对半泡洗干净,然后放水里浸透差不多两个时辰,然后去村口磨坊打成年糕粉。 年糕粉放蒸笼里蒸熟,搓成团,再切成条装,放到簸箕上晾干,可以从正月初一吃到二月。 平山村人做昨天就开始准备米了,这两天排队打粉的人不要太多,李贤东家也不例外。 第一碗新鲜出炉的年糕要到祠堂供奉祖先,给祖先吃第一口,祖先才会感受到子孙后代的诚心,才会保佑子孙后代富贵平安。 要李小寒说,嗯,说不定就是人自己想吃第一口喷香软糯的年糕,才认为祖先也这么想。 李贤东去祠堂里送完年糕,带回来了一个极度震撼的消息。 “皇上,立了太孙了。” “啊,什么时候的事?爹你咋知道的。”李小寒坐在凳子上,一边用篾刀快手切年糕,一边抬头问。 就像心心念念的那只靴子终于落了下来,李小寒以为自己会有的害怕、惶恐、急切都没有,反而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前段时间,她终于左敲右击从信和堂哥处推测得知,棉税,它就是中央和藩王封地共享税。 跟后世的增值税一样,都是50%归地方,也就是藩王,还有50%归中央,也就是皇帝代表的朝廷。 所以皇帝不仅从免税这一个方面,给自己的太子立好名声,还开始收紧了藩王儿子的钱袋子。 没有钱,定王的兵吃什么穿什么?齐王的关系网怎么维护? 没有兵的藩王,没有人说话的藩王,那就不是得乖乖听话。 税收版本的推恩令削藩王。 要说玩还是皇帝会玩, 爱的时候,什么都给你,钱给你,权给你,兵给你。 不爱的时候,或者说不那么爱的时候,那就是钱要收回,权要收回,兵也要收回。 也许皇帝之前还吊了一吊两位王爷:我最爱你哥呀,可惜你哥死了,你们两个臭弟弟,怎么一点都不伤心。哦你说你伤心到不行,那你给你哥积点阴德,为他搞点好名声什么的,来世投个好胎。 不然,一个棉税这么大的税,这么一个政令,怎么下达得这么快,执行得这么彻底。两位王爷估摸还真想咬牙表现一下自己对亲哥的感情。 结果,反手皇帝来了一个立太孙。 定王和齐王不起反意才奇怪。 不过现在就是考验皇帝和王爷的角力而已,有皇帝老子在,两位王爷估计是不敢动那念头的,毕竟也不是二凤在京城,兵贵迅速,请太上皇禅让。两位藩王可是在封地,山高路远。 现在就看,皇帝能不能在活着的时间里,在临终前为太孙扫清障碍了。把两位王爷打服了,说不定到时候王爷就不得不低头,子子孙孙都保存了
相关推荐: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桃源俏美妇
女奴的等价替换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虎王的花奴(H)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乡村透视仙医
蝴蝶解碼-校園H
过激行为(H)
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