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你是古文的,那我们平时辩经论道论的到底是什么!知音难觅,为此我在官场上一路往上爬的时候,拉拔了你好几次,就怕你被迁出中央,到地方上我们就不能一起曲水流觞,品茶讲经了!结果你是古文学派的人?!什么高山流水!什么伯牙子期!终究是我错付了!你这让我的老师!我的同年!我的亲朋好友怎么看我!怎么看我们俩的关系!” “其实吧……”知己期期艾艾地说:“平时我们论的内容,都是我找来的一些偏僻的古文经典……” 他的好友如遭雷击,后退三步。 知己冲上去握住他的手:“知己!你在古文经学的理解上面十分有天赋,信我!来学古文吧!你一定会一飞冲天的!” “啊?这……不是……我……” 好友一脸犹豫地被拉走,完全没办法做出反应。等人站到古文学派阵营时,他脸上的犹豫逐渐变成坚定:“好!知己!让我们继续做知己!” 竟是当场跳反了。 气得今文学派的人怒骂他叛徒,是古文学派门下走狗! 权应璋脑中一阵隆隆,待回过神后,畅快大笑:“好!好!老夫还以为古文于朝堂上无人了!原来尔等是在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啊!” 许烟杪: 他把拐杖一杵,傲然看向自动分去对面的今文学派:“吾道不孤!尔等还有什么谬论!都拿出来吧!” 许烟杪: 古文学派的那群人站在权应璋身后,同样傲然地望着对面。 今文学派的人冷笑一声:“蚍蜉撼树尔!” 许烟杪: 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的人突然都异口同声:“你闭嘴!!!” 许烟杪眼睛一亮。 兵部司务眼角微微抽搐。 这场辩经真是少你一句都不行!但凡少你一句,他们都打不起来。 * 老皇帝也看热闹不嫌事大,让锦衣卫搬来十来套案几和软垫,提供双方坐而论道。 ——主要是权应璋年纪大了,一般论道没几个时辰拿不下来,真让人家这把老骨头站这里那么久,今天就得当场出殡。 今文学派首先发难:“《古文尚书》初次问世时就明言比先前的《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四百年来数量无有变化,四百年后遭逢战乱,再到太平,怎么就变成多出二十五篇了?篇数不合,方知伪也!” 古文学派的人面色凝重起来。 就连权应璋这个文坛盟主也是眉头一皱。 他们是正经辩经,不是街头争斗,倘若是后者,他们当然可以扯着嗓子说“官方文书上没有变化不代表它在民间不存在,民间那么大,书籍四处散落,四百年后才找到不是很正常吗”。 但辩经不能这么辩。 辩经,你得从经史典籍里找出相应的内容来反驳对方。 哪怕全天下都知道孔子是个男的,你在辩经的时候,如果需要说明这一点,那你就得从典籍内容里找出某某话来证明他——比如,孔子和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共处一室后,就连他的徒弟都疑心孔子是不是不清白了,由此可论证孔子是个男人。 你如果无法辩明,那等对面掌握了官方话语权后,孔子的传奇人生里估计就得加一项“孔女子一生不弱于人”了。 如果这个官方话语权再掌握得久一些,科举考题是你这个学派出,答案要按照你这个学派对经典的释意来,一代两代大家还心里腹诽这个学派胆大包天,强行给孔子改头换面,他们知道孔子是男人但为了科举/为了打出自己的名声,对外只能声称自己支持这个观点。 但五代之后,孔子女扮男装这个观点必定会成为主流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学派一定要争正统,争到正统,那就相当于直接垄断了某段时间的话语权,你想给天下士子灌输什么观点就能灌输什么观点,再离谱的观点都行。 古文学派的人几乎是迫不及待想要辩倒对方了。 所以孔子……啊不对,所以《古文尚书》的数量为什么会突然变多呢? 那对知己对视一眼,其中一人扬声:“《德明·叙录》有载,宣帝年间,河内女子有坏老屋得古文《泰誓》三篇。此为十六篇之外《古文尚书》,是以,尔言‘四百年来数量无有变化’乃谬言!除此之外,还有……” 他们又提了其他书籍大概三四处类似的内容。 现在轮到今文学派皱眉了。 这些书他们有些看过,有些只隐约听过书名,没想到对面居然有人涉猎如此广泛。 但没关系,他们还有别的证据! 又一个人站出来:“《荀子》言:人心之危,道心之微。此八字引自道经。而《古文尚书》亦有相似句子: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相关推荐: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小公子(H)
大唐绿帽王
赘婿
军师威武
左拥右抱_御书屋
她太投入(骨科gl)
宣言(肉)
高达之染血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