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他们甚至有些后悔自己近日没有生病,不能请假。 在一片肃然中,御史中丞百里曦进言道:“昨日尚书大人倒是有一个主意,就是臣等都觉得此事莽撞,怕圣上不许。” 怕不许,却还是要说。 说出来,听的人就要抉择,就要被放在火上烤。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人对皇帝的尊重,开始以一种微不可察的速度变少。 他们不再揣测圣意,反而跑去勾结皇子。 站在御座斜后方的高福偷看皇帝的脸色,恭谨的表情里,难掩一丝怨愤。 皇帝常常鼓励臣下直言上谏,这次也是。 “百里中丞不妨说说。” 百里曦的头低下,眼睛却上抬道:“搜家。” 搜家! 此言一出,朝堂震动。 什么人会被搜家? 证据确凿的人,圣上朱批死罪的人,绝无可能翻身的人。 如今要搜安国公府了吗? 那他们的好日子,真的就到头了。哪位朝臣开的有棺材铺,可以趁机坐地起价了。 在一片窃窃私语中,百里曦扬声道:“若叶长庚的确跟吐蕃并无苟合,则一不会搜出密信,二不会搜出赃物,如此,便可还安国公府清白。那封信,就可以再查一查,吐蕃那边,也能问一问。” 搜出密信当日,吐蕃就有使臣说过,画是他们的,奏疏不是。 大唐的军机内情,他们一概不知。 第二日鸿胪寺的人陪伴大理寺官员去问,那位公主把奏疏看了一遍,含笑柔声道:“这是大唐的字吗?真好看。” 他们不承认,朝廷也没办法。 毕竟是刚刚休战的邦交国,难不成拘拿人家公主问罪吗? 所以先审自己人,审干净了,才能扩大事态。 皇帝听着百里曦的话,神情不变,额头青筋却跳了跳。 他微微阖目,想起那个年轻人的样子。 御街上他惊天一箭,为大唐立下国威;北地战事中他埋伏数日,切断吐蕃供粮通道;回京后他曾到御前谢恩,一双清澈的眼眸,能看清的只有赤胆忠心。 长庚,傍晚时夜幕中的第一颗星辰。 这样的人,经得起搜家这样的细查吗? 皇帝仿佛得到一块未经淬炼的青铜,要不要丢进火里,要不要锻造打磨,都需要他下定决心。 这是一步险棋。 许久的静寂后,大唐皇帝开口道:“此案,全凭三司定夺。” 全凭三司定夺? 百里曦眼中闪过惊喜。 可以搜家了! …… 第90章 虽然同意搜家,但皇帝却提出了另一个要求。 他不准三司动用自己的役吏,要让禁军亲自去搜。 这在别人看来,是更严苛的搜查。但在严从铮心中,却是形势险峻中的唯一幸事。 他是禁军副统领。 他可以在搜家前,把这个消息迅速告诉叶娇。 说不定叶娇可以逃走,待案件查明,再回京都来。 “还有,”严从铮领命退下后,皇帝宽和的眼中忽然露出一丝冷冽,“今日,朕这宣政殿,便是你三法司的公堂。安国公府的案子就在这里审,是黑是白查个明白。若吐蕃有心勾结大唐朝臣窃取军机,那么这和谈,不谈也罢!” 一语落地,朝堂人人变色。 大唐早朝,五品以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等,每日都需要朝参。再加上十多位职权在身的皇室子弟,这宣政殿浩浩荡荡百余人,都要旁听三司审案。 皇帝要么是要对安国公府赶尽杀绝,要么是恩宠过盛,不容诋毁了。 御史中丞百里曦微微变色,却还是高举笏板道:“微臣遵旨。” 今日进谏前,他对皇帝同意搜家只有三成把握。如今百里曦大喜过望,但在这宣政殿审案,又让他惴惴不安。 幸亏今日他来时,让封名乔装扮作随从,就等在宫门外。 百里曦请旨离开,要协助禁军搜家。 皇帝微微颔首,沉声道:“去吧,顺便把叶娇也给朕拘过来。” 盗窃使馆的案件牵扯到了叶娇,拘拿过来,也是应该。 但朝堂内有一位官员突然举起笏板,叩头道:“微臣以为不可。” 皇帝抬眼看去,见是一直都不怎么说话的京兆府府尹刘砚。 京兆府府尹这个官,不好当。 因为身处京畿重地,又要辖管长安、蓝田等二十四县,不光要处理大小案情,又要打点好同各处衙门的关系,且不得罪高官权贵,很多人都在这个位置上做不长。 但刘砚却干得不错。 他有一个法宝:闷,不通人情。 闷到就算皇帝问话,也常常只回答一句。别的同僚想跟他聊天,还不如对着大树。风吹大树叶乱动,刘砚的嘴还粘着呢。 他也不通人情。 不管京都谁家婚丧嫁娶,一律不去。接到帖子放到一边,对来人说一句恭喜或者节哀,就算全了他的礼数。 起初还有人骂刘砚闷葫芦,说京兆府坐了一位抠门护财的貔貅。但后来大家也不骂了,习惯他是那么一个人,也便对他没有期待。 而对于皇帝来说,刘砚是难得一见的孤臣。 能陪他聊天说话的人有很多,只忠于皇帝的孤臣,却很少。 他欣赏刘砚,所以愿意听刘砚说说原因。 “微臣愿为武侯长叶娇作保,”刘砚道,“京都武侯有千余人,不可能人人遵纪守法。微臣不信她会以权谋私,不认为她需要在这朝堂上,接受三司审判。” 审判是要动刑的,莫说三十板,就是十个板子打在叶娇身上,也会让那个古灵精怪的姑娘,终身都无法站立。 这是刘砚科举入仕后,为同僚说的唯一一句好话。 皇帝意味深长地看着他,询问道:“刘府尹,你用什么作保?” “微臣……”刘砚的脸憋得通红,最后双手扶住头冠,取下了头顶墨色乌纱帽,高高举起道,“就以此作保。” 朝中又是一片吃惊的声音,跪在刘砚身边的官员扯了扯他的衣袖。 “刘府尹,慎重啊!” 然而刘砚不为所动,虽然紧张得嘴唇发抖,却不肯改口。 叶娇是他的下属,是帮他驯服武侯的人,是在城门对抗奸佞的人。他不信那位姑娘会触犯国法,不信! “刘府尹,”皇帝露出一丝惊讶,缓缓道,“既然你要为叶娇作保,就好好举着你的乌纱帽,看三司审案吧。你信她,难道就不信我大唐王法公正吗?” 刘砚木然道:“微臣不敢。” 王法公正,可利用王法徇私的人,会公正吗? 然而刘砚再傻,也不敢把大理寺、御史台和刑部的人全部得罪一遍。 见圣意未变,百里曦退后几步转身离去。 他身着五品绣鹰浅绯官服,在朝堂内穿行时,像一团在行刑台上溅起的血滴。 百里曦准备先到禁军衙署去。到宫门口时,他刻意走到马车前,掏出衣袖中的信件交给封名。 “半个时辰内,安国公府。” “是。” 封名明白事情的重要。 他快步走到御街口时,忽然感觉有什么人正盯着自己。封名猛然转头,见一个瘸子扶着坊墙,慢慢地挪步。 瘸子啊? 瘸子有什么好怕的。 封名冷哼一声,顺着坊街快步走去。 他没有留意到,那个瘸子很快站稳身子,从街角牵出一匹马。接着翻身上马,动作虽然不够利落,微跛的腿也有些僵硬,但他那持重肃穆的神色,仿佛正站在千军万马的沙场上,举枪对准敌人。 禁军未动前,要搜家的信就送到了叶娇手里。 这是严从铮刻意放慢集结速度,留给叶娇的时间。 她拿着短短的字条,站在安国公府的朱漆门匾下,忍不住浑身发抖。 愤怒、委屈和不甘,还有担忧、恐惧和震惊。 除了这些情绪,强烈的自责包裹着叶娇的心,让她的每一次呼吸,都短促沉重。 她没有照顾好母亲,没有守好这个家。 安国公府将会被禁军翻箱倒柜颜面尽失,母亲会被吓到,姐姐会觉得羞耻。 严从铮是要她做好准备,府中有什么容易被朝廷误会的东西,都要销毁或者藏好。他会留给她半个时辰的时间,足够做许多事。 但叶娇想做的,只是安抚母亲。 安国公府清清白白,唯一的弱点,可能是他们的赤子之心。 叶夫人端坐前厅,正在教导叶柔绣花。 “这一朵梅花上,要绣一团雪。雪中红梅,方显坚韧。” 叶娇走进去,握住母亲的手,把事情说了。 “圣上只是搜家,母亲还是暂且避到庄子上去,省得烦心。” 叶柔手中的针一抖,刺破指尖。血滴刚巧落到那一朵红梅上,红得触目惊心。 “不用,”叶夫人拍了拍叶娇的手背,“之前母亲的确害怕过,但现在已经想明白了。你们是我养大的孩子,你们怎么样,我很清楚。他们要搜家,尽管搜,最好是把我拘到大理寺去,我也好问问那些人,怎么一个个长着狗眼!” 叶娇心中稍稍宽慰,又劝叶柔。 “姐姐胆子可不够大,就到庄子上住一阵吧。” “我不去,”叶柔脸色发白,一双杏眼中蓄满泪水,倔强道,“他们搜家,会搜走账册吧?那些都是我算的,若盘问起来,我也得有个交代。” 叶夫人继续教导叶柔绣花,她神情镇定面色不变,只有抱着手炉的指尖,露出紧张用力的白。 待叶娇再次走到大门口,迎面遇到策马而回的冯劫。 冯劫是叶娇祖父的部下,因为瘸了一条腿,又没有亲人,这么多年来都在安国公府生活。 叶娇的武艺和箭法,都是冯劫偷偷教的。 “怎么样?”叶娇上前询问道。 她已经找出封名,并且让冯劫跟踪。 “恶狼来了!”冯劫面色紧张,又有些激动,“就在我身后。” “好。”叶娇露出久违的笑意,大步向院内走
相关推荐:
无限制开挂
穿成山里糙汉的锦鲤妻
重回六零,暴富香江
来自恶魔们的宠爱
夜总会那些年
坐怀必乱_新御书屋
蓬山远
落魄药女养家日常
有瘾(1V1)
穿到七零:炮灰女配的致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