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摇头:“不是的,是本来就差太多了……” “什么意思?”众人不解。 唯有妙寒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修仙体系只有八百年历史,不,哪怕是天道,也只存在了三千多年。看似大家在修仙体系上是同一起跑线,但实际上天道之前,他们可能就已经很强了。” “对……”张辟疆欣赏地看着妙寒:“我们遇到的虚灵很多极为古老,活了百万年……天道的年龄还没有它的零头多。” “但是其早就可以遨游太虚,跨越无数距离,来到我们神洲附近的星域。” “在天道出现之前,虚灵是靠着什么长生?又修着什么能让它们纵横宇宙呢?” 这个问题细思恐极,他们从未想过天外太虚中有文明,而一旦引入这个概念,所有人头都要炸了。 …… 第309章 不周负子 众人头脑如陷风暴,人族是靠着修仙才能进入太虚的,那虚灵呢? 还是说它们本来就是太虚里孕育出来的? 但不管怎么说,虚灵本来就很强大,本来就存在了无数年,本来就是极为可怕的文明。 天道的忽然出现,让世间可以修仙,但对它们来说,或许只是一种锦上添花。 “自然,天外文明修得一定是自然之道,工匠之学。”罗阎突然激动道。 张辟疆感慨道:“或许吧,但用工匠之学来形容虚灵的学问,实难以表达其万一。” “虚灵的体系之深邃,我们上万仙人观摩、研究了虚灵几百年,也没有搞明白。” 肖遥牧插嘴道:“无法理解么?哒啧……” “还是可以理解的,但就是因为理解了一点点,我们才觉得自己一无所知。”张辟疆叹道。 众人点头,若是真的完全不能理解,那也许是绝对特性。 可恰恰是钻研了几百年,能粗略地晓得一点,才更能体会其深邃和广博。 张辟疆带领众人一边下沉,一边说道:“据我师祖赤松子所说,最初发现天外生灵的,就是黄帝。” “他乘龙升天,遨游太虚数百载,一路向北极紫微星前进,本意是探索天道的影响范围。” “如果飞出了天道影响的极限范围,那么理论上,所有的超凡力量都将消失。” 妙寒眉头微蹙:“那他不就必死吗?失去天道的力量,他要如何在太虚中生存?” 张辟疆颔首:“正是用生命来探索边界啊,他与上古仙人们飞了三百年,穿越了有无数脏雪球的地带,又跨越了一片有极度稀薄气体的区域,一直飞到周围空无一物,漆黑冷寂,连太阳都如一颗小星般的时候,终于撞上了一面透明的墙。” “那墙面巨大,好似薄膜,却坚韧至极。经过长期的摸索,才终于知道,那是半径十万天尺,包裹整个太阳界的巨大泡泡。无论黄帝他们朝哪个方向飞,最终都会撞上它。” 妙寒追问:“十万天尺是什么?” 张辟疆比划道:“以太阳至神洲的距离,为一天尺,乃是三亿里之遥。” 众人皆惊,十万天尺岂不就是三十万亿里? 难怪黄帝飞了三百年,平均每个呼吸就跨越三千两百里,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 “这是碰到世界的边界了啊……” “天啊,原来太虚有这么大,就算上古仙人不懂瞬移,也足足要飞三百年!” 众人议论,这个距离大到令人眩晕,他们有想过太虚很大,只是没想到这么大。 张辟疆斜眼打量众人,不禁乐了,说道:“开什么玩笑……太虚之大,何止这点?都还远远没有到最近的恒星呢。” “天空中每一颗亮星,都是一颗太阳,各个亘古长存。” “而那巨大的泡泡,仅仅只是包裹了我们的太阳而已。” 众人愕然,他们中不少人,已经知晓夜空中闪烁的群星,各个都是太阳。 本以为那三十万亿里半径的泡泡,已然足够大,合着除了他们的太阳,其他星星一颗也没包进来? “其他的太阳,到底有多远?” 张辟疆叹息道:“就拿织女星来说吧,距离我们一百五十八万天尺。” “按照黄帝等上古仙人当时的速度,要飞四千七百四十年,这还是理想路程。” “若是把补给的时间算上,中途再耽搁几下,五千年才能到织女星。” 在场所有人都傻眼了,包括炎奴。 他曾流浪太虚,离神洲有百亿里,为了回来飞了半年。而黄帝他们比自己快得多,去织女星竟然要五千年。 五千年什么概念?都够春秋战国再打个十轮了。 “太虚到底有多大?” 张辟疆摇头:“不知道,哪怕是今日之仙人,能以光速飞行,最远也只去过紫微星,从神洲出发,飞了四百多年。” “那尺度不用问,只要记住是四百光年即可。” 众人麻木,纵地金光神通,位列天罡,罗阎曾说这个神通最大的弊端,就是太快,容易刹不住车,只能用来逃跑,实战没用。 现在才知道,光速都太慢了。 张辟疆又道:“太虚之广袤,令人绝望,所以后续的革命,经常是在加强易经的卜算精度……从连山到归藏,再到周易,以及如今现代的天衍之法。” “对于星辰距离的估算,越来越精准,但即便如此,对着太过遥远的星辰,误差还是很大,毕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太虚有多大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仰望星海,以仙人之目力,可以见到的最远的一颗星,距离我们两百八十亿光年,众仙都称其为‘至远星’。” “应该还有更远的,但我们看不到,继而也就无法起卦卜算。” 众人都僵硬了,两眼发直,世界观受到严重冲击。 从最初的天尺,再到之后的光年,以仙人之速,动辄几百几千年,他们就已经感觉到恐怖。 此刻听闻两百八十亿光年,就彻底没有办法再想象这是多远了。 “总之黄帝当时和你们一样,误认为那巨大泡泡是‘世界胎膜’。” “太阳以及神洲、荧惑、太白、镇星、岁星都在其中孕育,而紫微星、织女星、北斗七星等星辰,都在胎膜之外,可能是虚假的,是天道投射的影子。” “所以他觉得胎膜是天道所立,甚至觉得那就是天道本体。” “只要将其毁灭,或者说脱离这个范围,就能脱离天道影响。” “于是黄帝毫不犹豫地在上面,开了个口。” 张辟疆侃侃而谈,描述往事。 大家感慨,显然,以黄帝之聪慧,认知也被局限了,这也无可厚非。 就算是他们,遇到那笼罩‘整个世界’的巨大边界,而群星都印在上面,也会认为是天道本体。 “那所谓胎膜,不是天道,而是虚灵立下的结界吧?”妙寒说道。 张辟疆嗯了一声:“没错,那东西看似透明,实则坚韧至极,再大的能量打上去都被吸收。” “最后是黄帝拿出了一根石柱,利用改变‘圆周’的特性,使那巨大球体自己破裂。” 炎奴挠头,妙寒瞪大眼睛,无数人错愕。 罗阎更是激动地跳起来:“什么!那时候天柱在黄帝手中?” 众人都看向罗阎,炎奴问道:“啥天柱?是一件奇物吗?罗阎你知道?” 罗阎点头:“我可太知道了!那奇物如今正在我魔道蓝白山驻地内。” “那是我魔道时代守护的极重要奇物,为一根石柱。” “我跟你们提过的呀,就是衍生‘机关之道’的那根石柱。” 众人恍然,那根啊,罗阎曾说除了天道会衍生修行体系外,还有一件奇物也衍生过,是一根石柱,那就是机关之道的源头。 “你还说过,此物很危险,一旦受损会引发可怕的灾难。”妙寒说道。 罗阎严肃道:“当然啊,那根石柱与星球绑定,会影响整个神洲天地的‘圆周’。” “一旦这根圆柱不够圆,出现一些破损,则整个星球的‘圆周’都会随之改变。” “我不知道你们懂不懂,但这是非常可怕的事,神洲大地就是我们的星球地表,圆周一旦变化,它立刻就会随之变形,则山崩地陷,海啸滔天。” 众人当然知道神洲之大地在巨大的球体上,只是没想到,还有改变‘圆周’的奇物。 圆周哪怕有一点不标准,那整个神洲稍微变化一点,简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地海错位,山河破碎,必然会是巨大的灾难。 “等一下,这个特性是怎么知道的?”妙寒面色古怪。 大部分奇物,是看不出它的作用的,往往是尝试过才会知道。 罗阎与张辟疆对视一眼,显然两人都知道那件奇物的故事。 “我没试过,也不敢尝试……” “但这是一件非常古老的奇物,所以关于它的可怕之处,有传承记载。” “在我魔道故老相传的典籍中,就详细描述了它的作用,以及在上古时期所造成的特大灾难……” “女娲之世,此物曾令天塌地陷,皆因石柱之圆‘不周’而导致的,故曰不周浩劫。” 众人哗然,不周浩劫?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竟是因为一根柱子不够圆?难怪说‘地不周载’。 “所以女娲炼石补天,补得是这根石柱子?”妙寒愕然。 罗阎平静道:“是的,石柱因为意外出现缺口后,立刻天倾地陷,那在古人眼中,这根不周的石柱,当然就是天柱了,又称不周山、不周负子。” 人群里的妙寒、老鬼、元符这些饱读诗书之辈,都听得明白,山海经记载: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 炎奴茫然:“难道还挂着一个小孩?不然为何叫负子?” 妙寒叹道:“负子是‘辜负子民’的意思,后来衍生为尊贵之人‘有病’、‘抱恙’的自谦之词。” “当时一定是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死了很多族人,令女娲感觉自己辜负了子民,故曰不周负子,以此警示后人:有山而不合,就会‘不周’而‘负子’。” 炎奴挑眉,原来是个特性概括,别让那山不合,否则就会触发不周效应,导致辜负子民。 罗阎颔首:“大抵如此……灾难发生之后,上古诸多氏族开始抱团。” “女娲氏族擅长和泥制陶,所以负责炼石修补石柱。伏羲氏族擅长绘画捕鱼,于是负责后勤与制圆,不断设计校正圆度,保障最后能修回原样。” “为此,他们还被迫发明了规、矩,即圆规和直尺,开启了机关工匠之路。” “最后天地平静,伏羲以结绳记事,将这些记录成册,挂在陵墓前作为墓志铭,是为‘三坟’之首。” “此即为神洲文明的起源。” 第310章 箭落九日 众人面面相觑,都知道伏羲女娲为文明之始,更早之前虽然也有燧人氏、有巢氏之类的,但那如同蛮夷。 是从伏羲女娲开始,才开始有了真正凝聚而系统的文化与传承。 原来一切的契机,是一场特大浩劫,星球圆周变化,地不周载,洪水滔天。 妙寒感慨道:“时势造英雄啊,没有环境的刺激,灾难的逼迫,先民是不会做出太大改变的。” “上古之时灾劫无数,文明才被适应出来。” 众人点头,若无生存的压力凝聚人心,可能女娲还在和泥,伏羲还在捕鱼,生活乐无忧,开辟什么文明?没有必要。 “人都是被逼出来的,我们的文明是从灾难中走出来的。而不周石柱,就是已知最早的奇物。三坟天皇篇,就记录了这最早的奇物收容事件。”罗阎说着。 冯老鬼瞪大眼睛:“你们魔道传承了三坟五典?”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乃是最早的上古文献典籍,可惜全部失传。 罗阎颔首道:“传承了一部分,九丘就是山海图,八索就是古易经。五典为五帝之书,一部分流传在尚书等先秦古籍中,蓬莱和……他们上古仙人,应该都收藏有完整的吧?” 张辟疆淡笑道:“当然,我师祖赤松子,就是活历史。” 罗阎激动道:“我魔道虽有三坟,但因为是结绳记事,我魔道也是机缘巧合破解了一部分。” “你想必是懂得的,有几个绳结的含义,还请教我。” 张辟疆挥挥手:“好说好说。” 炎奴一直在听,没想到了解一下黄帝升天,要知晓这么多文化人的事,深恨自己不能读书。 忍不住在一旁嘀咕道:“结绳记事是啥?” 元符讨好似地解释道:“大帝,上古之时没有文字,先民结绳以记事,打个大绳结代表大事,小绳结代表小事,再加上绳结之间的距离作为时间刻度,辅助记忆,方便口口相传古老的历史。” “胡说八道!”罗阎与张辟疆异口同声,都白了一眼。 妙寒错愕:“不是吗?春秋左氏传云: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扬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她读书甚多,直接引经据典。 罗阎摇头道:“尽信书不如无书,左丘明懂个屁的结绳记事,他要知道,三坟就不会失传了。” “你们以为上古之人就只是打个结吗?光靠口口相传,能传多少事?” “实际上每一个绳结都非常复杂,繁琐虬结,编织如花,不同的绳结,代表不同的发音。” “什么?发音?”众人愕然。 罗阎点头,随手从衣服上抽出一根线,打了个漂亮的结,像是四朵长条花瓣形成十字。 “这是十字结,当然,上古不这么叫,而是发‘嘶’的音。” 随后他又接连展现手艺,打了好几个绳结,犹如精致的编织品。 “这是双钱结……这是吉祥结……这是蝴蝶结……” “纽扣结、琵琶结、团锦结、盘长结、藻井结、双联结、锦囊结……” “每个结代表不同的音,拼成一个字或一个词,这样一条绳子,系在一条横贯着的更长的线上,然后另起一列,继续打结第二个词。” “如此反复……” 众人看到,罗阎飞快操作,横着一条绳,然后从右往左,挂上一串一串绳结,形成一片漂亮的帘幕。 “这样一套绳结,只要知道每个结的发音,就能拼成一句句言简意赅的话,以此记事,这就是最早的‘册’。” 妙寒恍然大悟,这可不就是‘册’的象形吗? 本以为是书简的象形,但仔细想想,间隔有点太大了,那是结绳之书。 张辟疆点头道:“没错,我师祖赤松子就说过,结绳记事的历史至少有一万年。” “他以前的部落的巫室之内,就挂满了这种绳结,记录了神农氏族从发源地开始,迁徙过的每一个地方,最后定居到常阳山,开始种田……期间经历的所有大事,都被结绳记下来了,几千年的积累,绳结多达几十万言,是一部浩大史诗……” “这就是一个族群世代所传承的知识,不然光靠嘴,能记得什么?” 炎奴震撼,急道:“那绳结呢?咋没传下来?” 沈乐陵斜眼看他:“我愚蠢的弟弟呦……绳结太容易烂了,它是植物制作的,要不了多少年,就会尘归尘土归土。” 张辟疆无奈一笑:“对,所以每隔几代人,就要把前人留下来的记录,重新用绳结打一遍。” “但这还是太脆弱了,经不起折腾。” 炎奴问道:“为啥不刻在石头上?” 张辟疆摊手道:“因为我们的历史太长了……几十万言,要多少石头?又要多大的库房保存?经常性的迁徙,也根本带不了,太不方便了。” “所以我们的祖先生活了很长时间,也有史诗传承,但文明,是从女娲伏羲开始。” “伏羲氏族发展出了神农氏与太昊氏,前者又分支出了炎帝氏族。” “女娲氏族比较散,是很多氏族的集合,其中少典氏分支出了有熊氏,黄帝就是有熊氏领袖,之后征服了轩辕氏等诸多氏族,统一了所有女娲后裔。” “再之后,更是横扫天下,开辟神洲第一帝国。” “升天之后,他带走了一些奇物……不过最终又放了回来。” “不周石柱就是其一,它不是只绑定我们的星球,而是将其立在任何球体上,都可以触发。” “因为它还可以衍生机关之道,再加上其本身是可以摧毁的,并不适合用来实战,所以黄帝后来在战国时期回归,将其交给了当时工匠机关技艺最好的人。” 罗阎抿嘴:“是墨子吗……” 张辟疆一笑:“这我就不清楚了,你们魔道的理念,比我们还极端,要消灭一切奇物,堪称狂妄。不像是黄帝的风格,倒像是……上古炎帝的。” 罗阎沉思,瞥向炎奴。 黄帝只有一个,但炎帝是个称号,多达十几代人。 或许魔道是上古炎帝的手笔吧,但当今炎奴作为最新一代炎帝,自己就是奇物,与魔道在最后是有分歧的啊。 罗阎按下这个心思,问道:“黄帝用不周山,破坏了封锁整个太阳的结界。” “然后呢?那东西是虚灵布下的?” 张辟疆继续说道:“黄帝打破胎膜,惊动了一个虚灵文明。” “有九名巨大的,本体漆黑,长得像鸟一样的生灵,它们还如同小恒星一般,浑身散发金光,所以我们谓之金乌。” “他们非常强大,散发的光芒炽烈无比。” “黄帝尝试交流,却根本无法交流,根本不知道对方的交流方式是什么。” “上古仙人用精神力沟通,但精神力一靠近,就被那金乌笼罩的火光焚灭。” “他们无视了所有仙人,直取向神洲。” 众人听到这,哪还不明白? 异口同声地惊呼:“十日凌空!” 张辟疆肃然道:“没错,就是十日凌空,九只金乌外加太阳,灼烤大地,作物燃烧,千里焦土,生灵涂炭。” 众人心头一震,原来是黄帝乘龙升天,突破了虚灵笼罩整个太阳界的胎膜,惹来了九日。 “难怪更古之时,没有十日,它们是突然出现的。” “所以羿是上古仙人之一吗?域外九日来临,黄帝和羿等仙人,消灭了它们?” 张辟疆摆摆手:“黄帝根本拦不住。” “九日一出现,就往神洲去,速度极快,还会瞬移。” “上古仙人能力极差,根本不会瞬移,飞去那胎膜所在,都花了三百年!” “可以说,当时见到这个情形,大家都急疯了,极度的无力,完全性地绝望!” 众人心说可不绝望吗?在后面吃灰,被一下子甩开了。 眼睁睁看着人家往神洲去,那自然绽放的能量,都是人族所难以承受的。 而黄帝他们,想要回去救,还得再飞三百年! 炎奴代入感极强,满脸焦急:“那咋办?后面怎么样了?” 妙寒见他不知羿落九日,连忙道:“没关系,羿会出手。” 罗阎则说道:“神洲有奇物坐镇吧?” 张辟疆点头:“是的,那九日并没有做什么,只是在神洲的天外俯瞰,好似只是在观察人们。” “但它们带来灾难,却是极为可怕。” “好在当时的人皇帝喾,天生奇才,知人善用,果断勇敢。” “不知道那是虚灵,还以为是天道降劫,世界末日到了……于是以人皇身份,质问天道:天既然生了人,为什么又故意与人们为难,不叫人们活下去呢?” “如今十日凌空,烈烈在下,万民如炼!人心汹汹,当化为利刃,射灭天日!” 众人听到这,了然道:“原来如此,让天命顺人心,这是给修行体系加了新规则了。” “万民意志,可以凝聚为兵器。” 张辟疆点头:“没错,当时绝地天通后也没多久,帝喾在位正是人皇鼎盛时期。” “再加上大劫之下,民意滔滔,关键时刻,帝喾带领大家直接加了个人皇技能。” “所以无数信念化为一把利器,长锥如箭,又有戈矛,好似一把刑杀大刃!” “此刃充斥万民意志,刑杀一切,号曰‘高辛’,直指天日!” 炎奴眼睛放光,热血沸腾。 妙寒连连点头:“原来如此……是是是!‘辛’字,正是处刑工具的意思,其象形为一把刑罚之器,和斧钺一样都象征裁决刑杀。” “帝喾号高辛氏,意为至高无上的处决!” “无数人心,汇聚一处,辉煌浩烈,刑杀一切,要处决太阳!” 第311章 只是一群狗 张辟疆继续说道:“没错,十日凌空,何其苦难,当时的民心太强,汹汹烈烈!” “所有人万众一心要太阳死,太阳也不得不死,这就是当时人皇体系的威力啊。” “不过,帝喾的刑杀之刃,冲出九霄,却被九日躲开了……” “呃……” 众人听得亢奋,怎料话锋一转,让他们直接僵住,如同关键时刻突然萎靡。 “也是,九日的速度那么快,它们来自域外,俯瞰大地,睥睨一切,岂是这么容易消灭的……” “高辛之箭虽然威力巨大,但打不中也是白搭……” “还好有羿啊,他有绝对命中的特性,是吗?” “为何不直接让‘高辛’之箭,具备无法躲避的效果呢?” 大家七嘴八舌,想起来是羿射落了九日。 张辟疆解释道:“当时虽然民意滔滔,但哪怕是人皇体系最鼎盛的时期,想影响天道具现设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造就‘至高无上的处决’,已经是极限,而想要更复杂的设定,需要形成文化,长时间的文化熏陶才会出现。” “那高辛之箭,除了威力强,一无是处,速度就是普通箭矢的速度……” “另外羿虽然擅长射箭,但他只是凡人,尽管有特性,但也不是绝对命中,而只是通过目光的凝视,定住任何生命。” 大家面面相觑,目光定身,原来如此,也差不多。 “这是奇物吗?是天生的吗?”罗阎问道,其言下之意,就是问深度高不高。 如果是神通,那还真不一定能锁住来自太虚深处的生灵。 “当然了!羿的定身无往不利,不过金乌太过耀眼,其根本就不可直视。” “别说直视,只要是长期暴露在光芒下的人,大多也活不了几年。” “其具有一种诡异的杀伤力,无法医治,就连仙人都救不了。” 听到这,大家意识到射杀金乌的代价,羿必须长时间地凝视金乌,可这样就会死。 张辟疆说道:“羿在锁定金乌后没多久就被闪瞎了,不过他的特性,瞎不瞎都可以触发。” “只要目光凝视就好……他暴露在烈光下,直视九日,足足大半天,这才将其一一射杀。” “此战一箭落九日,羿拯救了神洲,但他也时日无多。” “大家为了救他,要入山海界收集材料给羿炼不死药。” 炎奴欣喜:“对呀,有不死药啊!” “……”众人沉默。 大家都知道,羿最后没有拿到不死药。 “咋了?”炎奴问道。 张辟疆解释:“因为帝喾为了能最快凝聚出‘高辛’之箭,向天道做出了妥协。” “要知道,就算人族万众一心,天道也不是非得立刻实现的,祂可以拖延的。” “对呀……”众人一愣。 妙寒叹道:“除非对天道掌控一切的目标有利……” “所以人皇以民心影响天意,这里面有个小技巧,那就是交换……” 众人沉默,说的这么明白,还有什么不懂的。 有舍才有得,哪怕人心所向,天道也可以不停地拿捏拖延。 人族得到了万众一心,处决一切的能力,那么天道得到什么呢?祂凭什么立刻实现呢? 所以想要怠工的天道,一路通畅,瞬间完工……必须得付出代价。 张辟疆说道:“当年黄帝曾在山海界留下后门,为的是有朝一日开启洞天,迎大家回归。” “但为了能立刻获得‘万众处决’,帝喾舍弃了这个后门,这对当时来说,已经是最小的代价了。” “因为把山海国民,送入山海界,本就是为了让异化者和普通人分开生活,以待刑天归来的那一天。” “既如此,外面的人不能进去,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场的山海国民面面相觑,随后笑道:“原来是这样失联的。” “突然之间,外界无人踏入大荒,等到再有人进来时,已然是黑暗时代的修仙者。” 山海界内,还保留上古风貌,与普通人族彻底失去联系后,等于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了。 待到光武帝时,人间命运早已面目全非,当年的人皇万族早已不再,天子体系根深蒂固。 天道将山海界化为若干洞天,再度开启时,新时代的修仙者已然忘了那些山海异化者,造就诸多悲剧。 张辟疆叹道:“十日浩劫下,外界保存的材料只够熬炼一颗不死药,帝喾非常愧疚,不愿吃,让给了羿,自己则不久后就死了,因为他也被金乌暴晒过。” “不过那颗药,羿也没拿到,被人偷了……” 炎奴大叫:“谁啊?” 众人异口同声:“嫦娥啊。” 妙寒纠正道:“应该叫姮娥,为避讳汉文帝刘恒,改写为嫦娥。” 张辟疆摇头道:“姮娥只是个代称,又称‘恒我’,意为使我永恒。” “这人不知道是谁,是男是女都不清楚,所以有的典籍写作‘我’,有的典籍加上女性的部首写作‘娥’。” “理论上吃了不死药后,他就成仙了,但当时的上古仙人就那么多,个个怎么成仙的都有数,如果多出一个,一下子就能查出来。” “但结果却是,姮娥失踪了,应该是逃进了太虚。” 炎奴咬牙道:“他偷了羿的药,那羿就这么死了?” 众人无奈,落九日之战,没有胜利者,金乌射杀了,人族也死伤惨重,最后得利的永远是天道。 无论是过往的玄学分离,还是绝地天通,亦或者人皇体系,诸此种种,永远只是相对制约。 看似人族得了安稳,但其实天道永远不亏。 事后来看,人皇只能赢一时,长远都是天道得利。 大家看向炎奴,真就只有绝对的特性,能强行收拾天道。 炎奴还在那大叫:“叛徒哇,可恶,那嫦娥到底是谁!” 张辟疆摊手:“真不知道,他成仙之后,远走高飞,之后就再也没他的消息了。” 众人都有些恼,此人为了一己之私,偷走了不死药,自己成仙跑了,导致羿的陨落,何其可恶。 张辟疆微微摇头:“十日之劫集结了最鼎盛时期的神洲整个文明之力,还是金乌没出手的情况下。” “这件事对黄帝与上古仙人们的冲击很大,如果文明没了,人没了,那什么刑天计划都是扯淡。” “相比起来,我们宁可天道掌管大势,至少文明可以延续。” 炎奴歪头道:“黄帝就这么妥协了?就为了变强?我看这金乌也不过如此!被一个凡人给射杀了。” 众人也附和:“对啊,上古之时都能抵挡虚灵的入侵,虽然是惨胜,但有了‘高辛’之箭,我们只要万众一心,虚灵也能斩杀,为何要向天道妥协?反而导致人皇体系崩溃,没法使用至高无上的处决了。” 人皇鼎盛时期,无数人心所向,万众民心要谁死,谁就不得不死,堪称辉煌。 这样的时代,这样的人心,难道不能抵抗虚灵? 张辟疆面色古怪:“你们真以为,是我们这些仙人靠实力保护神洲至今吗?” “我们从来没有在‘抵抗’虚灵。” “别说上古,就算是现在,想杀死一个最普通的虚灵,群仙也要付出极惨烈的代价。” “家父有过杀死一名虚灵的战绩,堪称辉煌,简直奇迹,由此名震北辰,位列最顶尖的仙人之一……” “大多数时候,我们根本不敢招惹它们,遇到了,都直接跑!” “世界如此平静,都是因为人族的文明顺天,有天意大势运转,才再没有虚灵到来……是天道庇护了人族。” 妙寒等人面面相觑,不是靠实力?靠天? 张辟疆叹道:“虚灵虚灵,既是太虚生灵的意思。” “自然也分三六九等,而我们无从分辨,缺乏了解,只能说……真正的虚灵文明的强者,强得看不懂!” “至于当年那些金乌,恐怕都不能算是正经的文明成员……或许,它们只是一群狗……” “什么!”众人大骇。 一群狗是什么意思?整个文明万众一心,箭落九日,伟大浩荡,斩杀了九条狗? “就是字面意思,根据这些年的了解,金乌大概只类似于农户家,或村头养的狗,如若不然,当年杀死九只金乌,定会受到疯狂报复的。”张辟疆的话丝毫没有在乎众人的感受。 三六九等么……如果金乌只相当于虚灵文明里的看门狗,那虚灵之民是什么实力?虚灵中的修仙者呢? 炎奴目光灼灼:“有意思,真正的虚灵强者,是什么样子?” …… 第312章 终极天道 张辟疆沉吟道:“唔
相关推荐:
将军宠夫
大唐绿帽王
归宿(H)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老师,喘给我听
她太投入(骨科gl)
人妻卖春物语
姑母撩人
虫族之先婚后爱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