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空了! 这项运动刺激的根本不是可能撞船,也不是水流迅猛。 刺激的是变化。 漂流艇随波逐流,一直在变化,坐在上面的人,也是颠来颠去的。 游乐园里那种是可控制可预测的变化,都已经让很多人接受不了。 这种不可预测不可控制的变化,每一次看起来都要人命的感觉。 每一个观众看到这样的画面,他们的身体都会分泌肾上腺激素。 大脑皮层不停的产生电流刺激。 这种刺激不是心理上的刺激,是生理上的刺激,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是直播,身临其境,所以刺激感很强,不比直接感受差多少。 甚至,因为没办法看到前方,没办法感受到水流,没办法感受到温度,没有信息感,会感觉刺激来的更诡异。 而直播镜头的航拍器也在降低高度。 来到了漂流艇的后上方。 大家这种不适感才消失了部分。 因为这好歹是个上帝视角。 而且距离近了之后,上帝视角和体验视角结合,大脑能够判断信息后,那种不适感就消失了很多。 而更多的就是心理上的刺激了。 林轩和陈光孝两个人控制,是很强的。 陈光孝是没进行过漂流艇速降漂流这项运动。 但在做特种兵时,是有漂流艇训练项目的,所以他名义上没进行过这项运动,实际上对这一切熟门熟路。 两个人在前面带头,安璐瑶和暮雪卓玛现阶段也不需要划船,所以光提供尖叫去了。 当然,也是她们的尖叫,让整个漂流的体验更直观的传递给了观众。 实际上,大多数时候,这都是错觉。 因为船是跟着水流走的,只要别乱动,它是不会翻船的。 而真正具有挑战性的是连续变化的峡口。 这种就需要用技术动作去纠正船体避免翻船了。 这河道做这个挑战难度并不算高,顶多有三四分的挑战性。 但观众眼中,这已经是十分的刺激了。 林轩和陈光孝也在尽量的展现躲避技术。 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内心压抑了挑战之魂的人。 他们也不知道某一天会找到什么样的河道去挑战,任何运动新手总是比较胆小担惊受怕谨小慎微,所以反而没危险。 但是进阶阶段,最容易出问题,俗话都说了,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所以,林轩和陈光孝尽量的展现技术动作,把他们要学习的东西给扩大。 等他们学了个大概时,其实就已经是个中高手了,不会出现太多问题。 这一点,和国内考驾照其实一样。 国外很多地方考驾照,就是开着车出去溜达一圈,就通过了。 但是国内分了很多科目,使劲的考。 很多人觉得,这些考试科目没必要,因为感觉用不上。 其实,考驾照的目的,压根就不是让你联系这些技术,而是让你熟悉车,加长练车的时间。 练得多了,真正上手的时候出现危险的情况就会减少很多很多。 很多普通人看起来毫无意义的事情,其实背后的作用,是不可想象的。 比如网络上有一种观点是,科二考试项目,倒车入库不用练,侧方位停车到是要练一下。 因为马路上压根没有给你倒车入库的地方,侧方位停车比较实际。 但为什么科二的主考项是倒车入库,而侧方位停车只是一个小科目呢? 因为倒车入库根本就不是为了让你学习停车技巧。 而是让驾驶员去熟悉车左开和右开的区别。 在没有概念的人眼中,左右两个方向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方向盘左右换个角度的区别。 实际上压根不是这么回事。 因为驾驶员又不是坐在车子正中间的。 当然了,很多方向感强的人,没几下就学会了。 但这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很快适应左右。 所以,这些东西的每一项都是有很深的作用的,是经过专人研究的。 不只是驾考,社会上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 普通人老觉得这些东西不方便。 但有没有可能是规则制定者,为你的生命着想呢? 林轩现在也一样,展现了很多非职业漂流玩家根本不需要的技术动作。 为的就是能让刚入行的业余玩家,多学多看,避免自信过头直接上手,导致受伤甚至送命的惨剧发生。 而且,展现多了之后也有一个好处。 那就是让观众明白这项运动的难度。 真正发自内心喜欢这个的,还是会去试。 但是避免了大量普通人去玩儿。 也就避免了拎不清的普通人受伤的可能性。 这很有必要。 “最难的一段来了,小心。” 陈光孝:“抓紧了。” 林轩和陈光孝是可以做到单手抓住漂流艇上的固定安全握把,然后另一只手使用划船桨的。 暮雪卓玛和安璐瑶就不行。 林轩和陈光孝提醒后,两个女孩儿马上抓紧了安全握把。 整个漂流艇变化弧度变得更大了。 变化频率也更快了。 坐在上面左右前后的摇摆,仿佛随时都可能被甩出去一样。 不过这都是惯性变化太快带来的错觉,实际上力道不大。 成年人的手劲儿是不可能被甩脱手的。 毕竟船体的惯性方向和人体是一样的。 不存在反作用力过大的情况。 最后一个大峡口,林轩:“控制不住,要打旋儿,自己小心抓紧了。” “什么情况都别松手。” “要不然一会儿我还得跳水里去捞你们。” 两个女孩儿都点头。 这一次,是真没法控制。 水流起旋涡在下层水流是很常见的。 但是在水表面直接看得到旋涡,说明水流很湍急,突然改变方向以及减速导致水流被迫冲过头冲过了峡口开始打旋儿。 所以减速更慢的船更不可能直接冲出去,除非是直接拍在峡口石头上颠出去。 所以,船肯定要打一个旋儿掉头滑出去,或者打个旋儿,翻船然后被水冲出去。 果然,进入这个地形后,船既翻了,又打旋儿掉头了。 被侧着冲了出去。 安璐瑶和暮雪卓玛都记得林轩的话,所以一直没松手。 船翻不是因为漂流艇的浮力不够,是纯粹的被水流压翻的。 出了峡口,马上水流的力量消失后,就翻了回来。 林轩和陈光孝确定两个女孩儿都在后,马上用船桨掉头。 前方已经没有了浅谈和巨石地形,越来越开阔。 水流变得平缓了。 “Wooo~”陈光孝大喊:“出来了!” 林轩听陈光孝嚎叫着,觉得当年李白听到的两岸的声音不是猿猴在嚎叫。 搞不好是哪个人飘出来后吼了一声,两岸传来了回声。 “差不多就是这边了。” “前面有个大转弯,我们准备靠岸。” 这里河水变得开阔了很多。 直接划船靠岸,那可费劲。 不过顺着大湾儿直接靠岸,就比较简单了。 0234、夜晚的大峡谷! 漂流艇对准了岸边而去,加上林轩和陈光孝两个堪比机器人一样的划桨效率,控制着非常精准的角度对准岸边停靠。 靠岸的一刻,陈光孝扛着摄像机踩着水跑了出去。 而林轩后一步,跳下船拖着绳索上岸。 直播编导也很懂行的切换了视角。 视角中,林轩在阳光下拖着船上岸。 然后接着两个女孩儿下岸。 “我们出发?” 林轩摆头:“钓鱼吧,看看能不能搞到吃的。” 林轩拿出了三条鱼竿。 陈光孝在摄像机背后吐槽:“还不如直接拿出三条鱼比较直接。” 观众也听得到,弹幕笑成一片。 这水流太急了,在岸边抛竿,根本不可能钓到鱼。 甚至让鱼标浮起来都做不到。 安璐瑶钓鱼是新学的,暮雪卓玛是不吃鱼的,也是新学的钓鱼。 两个人根本不能成功的立起杆子。 林轩思索了一下,收回了三条鱼竿,然后再次开始作弊,拿出了一张射弓。 现代复合弓,加上带有鱼线的箭头,可以直接射鱼。 “这是地星北美非常流行的一种运动,因为地星北美的人不怎么吃河鱼,所以河里入侵的亚洲鲤鱼泛滥,于是衍生出了这种运动。” 一方面是米国这种美食荒漠,压根不会做淡水鱼,腥味太重,没法吃。 另一方面是历史上的米国整个水系的上游都建立了重工厂,水里重金属超标,鱼没法儿直接吃。 当然了,米国的水可以喝。 至于专家和资本家是怎么忽悠他们直接喝自来水的,不知道。 反正每年总有那么一万人以上感染寄生虫或者沙门菌,这玩意儿在龙国,也就是冰箱里会有一些,不像米国,广泛存在于水管里。 还有龙国公蛭吹米国人的自来水干净,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些人脑子不干净。 林轩的弓呲溜出去了。 “这里是科罗多河上游,这里的鱼可以吃,下游的话,我建议你们别去尝试。” 应声,一条鱼被射中了。 不过,没能扎牢固,给跑了。 林轩也是叹气:“一般这项运动都是在船上,在湖里进行的,河里难度太高了,而且现代复合弓威力不够,给跑了。” 安璐瑶看弹幕:“弹幕问为什么现代复合弓威力不够啊,磅数一样的弓,威力不应该是一样的吗?” 这种五阶可以说是搞笑了。 林轩指着复合弓解释:“现代复合弓,有滑轮组。” “这个滑轮组可以让复合弓在拉满后,开始做工,大家学过物理的都知道,这样的滑轮能减低一半的拉力,但要增加一倍的做功路程。” 简单一点说,就是弓弦拉开了一倍的距离,而拉力降低了一半。 “也就是说,现代复合弓说是六十磅,其实三十磅的力气就可以撑开。” “古代复合弓,是用骨架撑开的,除了那些绝世猛将,没多少人能靠着肌肉撑开复合弓。” “而现代复合弓,因为容易拉,所以大家玩儿的时候更多的考虑的是准度,而不是力量如何使用。” 这么说把,拉古代复合弓,是一种体育锻炼项目。 而拉现代复合弓,是一种游乐项目。 “大家思索一下,这个弓的弓弦对于施加了六十磅的力量。” “和古代的复合弓是一样的。” “但问题是,弓的弹性可不是古代复合弓的一倍。” “线的长度多了一倍甚至不止,同样的力量回弹,这弓真的有六十磅吗?” 觉得它有六十磅,那是自己骗自己。 古代的复合弓,六十磅,配合破甲箭头,可以在十米的距离穿透一米的仿真人体硅胶层。 也就是说古代六十磅的弓,可以把三个以上站的近的人一次性撕开。 如果是装备了燕字箭头,可以直接把人体撕裂开十厘米以上的创口。 而现代复合弓,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取巧是取巧,但并不能提升威力。 无论用什么样的省力装置,都不可能在省力的同时还保持威力,那是不科学的。 除非在滑轮组上安装两个马达…… 不过这样做的话,不如直接拿枪。 林轩解释了一下后,直接拿出了六十磅的古代复合弓。 这玩意儿一出,弹幕上玩儿弓的大神都震住了。 因为拉开六十磅的古代复合弓,和拉开一百磅以上的现代复合弓差不多。 在这一行里,绝对可以说是大神。 只不过,这东西在古代,那就是个垃圾弓。 古人用的弓一般是在四十磅到一百六十磅之间,六十磅只能说刚入门。 古代传说中的铁胎弓,拉力是三百三十
相关推荐: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腹黑哥哥。霸道爱》
宣言(肉)
大唐绿帽王
御用兵王
狂野总统
将军夫夫闹离婚
虫族之先婚后爱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媚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