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应龙大厦四十层,一场酒会,开始了。 这场酒会,规格并不高。 没有平常酒会那种大量的名流陪衬。 只有三个经济学家,七家公司的总裁,以及七家集团的CPO(产品经理),以及七家集团的智囊团。 七家公司分别是,地星汽车公司。 龙国红城汽车集团。 米国高能汽车集团。 德意志冯卡尔集团。 英特兰青莲花集团。 米国戴氏集团。 德意志巴尔巴集团。 在外人眼中,这些人都是在同一个市场打破头争破头的对手。 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 林轩作为组织者,登台。 与此同时,大量的电子屏蔽设备打开。 这个地方的所有信号源都被屏蔽。 一旦有任何人打开录音录影设备,都会引发警报。 这么做的人,绝对不可能安然活在世界上。 林轩的背后,是PPT,上面只有很简单的一句话。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几个集团的总裁都在听翻译讲这句话。 而林轩开口解释:“这句话,来自地星,是地星的教派经典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 “而这句话所代表的现象,被总结为,马太效应。” “所谓马太效应,就是,富者更富,穷者更穷。” 所有人都左右和周围的人讨论起这个理论。 在蓝星,也有类似的理论,但是他们没有讲的这么直白,并没有这么一句谚语作为指导。 林轩:“各位,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不是互相争斗,打的你死我活。” “而是要扩充汽车市场,让大家能够分配的利益更多。” “同意这句话吗?” 冯卡尔的总裁洛夫伦·伊巴卡起身:“我们当然有这个意愿,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办法完成市场的升级推动。” “在二十年前,龙国开始经济高速发展,我们能做的扩宽汽车市场的办法就是让龙国的市场接近欧米汽车市场水准。” “而目前为止,我们正在看阿三国市场。” 林轩点头:“这一点是没错的,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那就是从一开始,蓝星的汽车市场规划就是有问题的?” 林轩背后的PPT开始发生变化了。 变成了一张统计表。 统计表上,分别记录了地星和蓝星的各个价位的汽车的利润率。 这一看不要紧,看完后,各家公司的智囊团都炸开了。 地星上,七万以下的汽车的利润率是百分之六。 七万到三十万的汽车利润率是百分之五十八。 三十万到一百二十万的汽车利润率是百分之四十六。 一百二十万以上的汽车的利润率是百分之四! 而蓝星,七万以下汽车的利润率是百分之三十。 七万到三十万汽车利润率是百分之三十。 三十万到一百二十万汽车的利润率是百分之二十五。 一百二十万以上的汽车利润率是百分之七十! 这数据看起来差距就非常大。 而另一个图表出来了。 全球市场,三十万以下的车辆出产量占据全球汽车总出产量的百分之八十。 大家大概浅显的算了一下,发现地星的汽车市场如果和蓝星是同样的话。 那地星的汽车的汽车售价总值在五万亿美刀一年左右! 而蓝星汽车的销售总值在三万亿美刀一年左右。 这里面差距是两万亿美刀。 基本上等于把全球的汽车市场扩大了一倍! 原因就在于七万到一百二十万软妹币价格的汽车的利润率。 林轩:“大家看明白了吗?如果看明白了我就继续讲这次会议的议程。” “如果没看明白,就有请龙国经济学家钱通桥给大家上一堂经济课程。” 七家集团的总裁都举手示意。 他们能算明白这个简单的账。 但是,他们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地星汽车产业结构是这样的。 林轩明白吗?林轩明白个屁。 任何经济学家都没办法从一个人的角度研究清楚一个行业的规律。 但是,林轩知道大概,剩余部分,完全可以编撰。 而编撰,当然是要对龙国有利益的编撰。 林轩开口了:“这就是马太效应。” “全球豪华车一共才有多少销量?豪华车就算赚的再多,又能有什么用?” 在地星,大量的曾经的豪华车品牌,被那些被普通人看不起的汽车品牌给收购了。 为什么? 就拿青莲花汽车来讲,青莲花哪怕利润率超过百分之五十,高达百万软妹币的利润。 它一年的出货量只有那么一点,总利润最多也就几亿美刀。 根据市场规律,它的公司价值最高也就是二十四倍杠杆,也就是刚刚一百亿美刀。 而一辆车只能赚一两万的汽车品牌,一年的出货量却高达数百万辆。 这些公司,随便一年的利润,就足够收购两三个青莲花这种被大众推崇的豪车品牌了。 林轩在图上面画了一个红圈,将七到一百二十万的价格区间圈了起来:“这才是赚钱的地方。” 现场的人都在讨论。 林轩又开口了:“在地星,95年,曾经有一次全球顶尖的五百位经济学家和富豪,参加了一场会议。” “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概念,‘奶头乐’。” “所谓奶头乐,就是以低廉的娱乐方式,让普通人沉迷在其中。” “这种奶头乐的标准就是,制式化、无脑化、生产线化。” “这个理论,在后来的岁月中,几乎成为了全球所有行业的指导中心思想。” “在地星,米国的文娱体育行业占据GDP百分之三十四以上。” “而在蓝星,这个数字只有百分之十六。” 听到这个数据,所有人都很吃惊。 为什么要这么疯狂的发展这些东西? 这些东西和实体工业,特别是汽车行业是冲突的啊? 为什么要提起这个? 林轩神色如常在台上:“你们觉得购买一百二十万级别以下车辆的车主,主要看中的是什么东西?” “安全性?” 说句不好听的,任何民用汽车,被泥头车两面夹,都只有变成薯片这一个结局。 所谓的安全性疯狂的吹鼓,是没有意义的。 比如在汽车的架构上,能抵御两辆时速六十以上的大卡车夹击,这种坚硬程度,可能需要九十万成本。 而要抵御时速七十公里以上的两辆大卡车前后夹击,这种坚硬程度需要三百万成本才能做到。 这种提升有意义吗? 气囊这个东西,就是另外一种节约成本的方式。 添加几万块的顶级气囊,加上原有的能抵御六十公里时速大卡车夹击的设计,就能让车主在七十公里时速的大卡车夹击下生存下来。 “诸位,你们未来的发展方式,不会是准备使用航母钢材来制造顶级豪车吧?” 此话一出,现场好几个总裁脸色都变了。 很明显,他们都在做类似的尝试。 这种行为可以说是吃力不讨好的憨批行为。 如果用航母钢材来制造轿车,研发成本多少?制造成本多少? 数千万一辆! 卖多少? 卖上亿! 全球有多少人买得起?不超过一千。 有多少人舍得买?或者说有多少人真的能重视汽车的这个能力? 不超过一百人。 林轩再开口:“那么我请问,如果在三十万的汽车上,添加一副五万块以上的音响系统,然后汽车价格卖六十万,有人会买账吗?” 在场的几个产品经理纷纷摇头:“不可能,普通买家接受不了这种东西。” 林轩点头:“很好,你们看这个。” PPT上出现了一张图。 图片上,出现了一个蓝星顶级音响品牌爱乐音响的套件。 这个套件目前的售价是二十万。 图片上还有土澳速度赛高能车队使用的悬挂系统。 这悬挂系统价格一百七十万一套。 图片上还有著名豪车青莲花全行者型号跑车使用的全景天窗。 这全景天窗造价是六十万。 “如果我在一辆三十万级别的车子上,放置一套爱乐音响,但它造价只要三万,再放置一套高能悬挂,但是它的造价只要三万,再加载一套青莲花全行者全景天窗,它的造价只要三万。” “但是这三个型号的东西,和它们的原生系列是同一个系列的产品。” “这辆车,我让你卖六十万到八十万,你卖得出去吗?” “各位CPO。” 众人面面相觑。 其中一人站起身:“百分之一百的畅销。” “我们只需要在推广中,讲清楚它们同系列的产品价格有多高,然后再告诉消费者我们的车上使用了这些东西的同系列产品,最后定价八十万。” “只要是心理预期是要购买八十万级别车子的消费者,百分之一百会买账。” 消费者懂个屁的车。 谁跟你天天讨论谁的引擎牛逼,谁的引擎盖重,谁的车轴质量好? 车主讨论的是什么?我曹你这个音响高级。 我曹,你这个内饰真皮的? 我曹,你这个天窗好拉风。 林轩的手在屏幕上敲打:“这就叫做,奶头乐。” 一辆车需要音响吗? 需要个屁。 但是,制造商可以告诉消费者。 如果没有一套好的音响,你的长途驾驶中将会饱受折磨。 而有了一套好的音响,你的驾驶乐趣体验感暴涨一百倍。 一辆车需要全景天窗吗? 需要个屁。 但是,制造商可以告诉消费者。 如果没有全景天窗,你出去开车,就是开了个易拉罐出去。 有了全景天窗,它才是车。 当炎热的酷夏,清风吹进车厢,这种感觉爽到爆。 汽车上的东西,真的是汽车行驶必要的东西吗? 所谓的科技感,没有科技感车子发动不起来吗?拖拉机摇把没法儿启动发动机? 所谓的奢侈感,没有一张真皮,汽车座位会让驾驶员屁股生疮还是怎么的? 所谓的车宽,车长,所谓的辅助启动,所谓的辅助停车,所谓的一切一切,都是汽车需要的东西吗? 不是汽车需要的东西。 是汽车卖高价需要的东西。 林轩的PPT上,展现了米国高能汽车集团的典型型号高能T系列,T34型号的汽车。 造价34万,米国售价41万,在龙国增加关税等东西后,售价56万。 林轩在这辆车的配置上,全体降档。 把造价控制在二十万,然后在上面增加了一些看起来花里胡哨,非常牛叉的东西。 最终造价是二十八万,然后定价米国售价48万,龙国售价56万。 问出了震慑所有人的问题:“这辆车,你买账吗?” 青莲花的设计师阿西多·巴尔克斯:“撒币才买。” 他的同行,几位设计师都点头。 林轩再问:“各位产品经理,两辆车同样的外形,哪个好卖?” 七家公司的CPO同时:“第二辆。” 几位设计师忍不住叹气。 林轩再次开口:“我问你,阿西多。” 阿西多有点踌躇的起身。 如果说之前林轩在他心中的形象是一个来自于异世界的有趣的人。 那么现在,林轩在他心中,比青莲花集团的总裁还要卑劣。 他可不敢得罪林轩这样的人。 林轩:“我问你,这辆T34,在一百一十公里以下的时速中,驾驶体验有区别吗?” 阿西多:“没区别,但速度上升到一百三后,新的配置会开始抖……” 林轩:“英特兰的高速路限速多少?” 阿西多
相关推荐:
媚姑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角色扮演家(高H)
大唐绿帽王
偏执狂
下弦美人(H)
左拥右抱_御书屋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