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了。” 谁能禁得住她姐姐的铁砂掌?跟泰山似的压死人。 大勤又跟花昭说笑两句就跟她告别出门了,今天周末,她的第一次正式约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花昭摇头,她不配拥有约会,她好忙。 又去果园转了一圈,见到了马大婶和她的几个外孙,依然是大的哄小的。 至于老三老五,已经在花昭的建议下,送去了村里的幼儿园。 这里大点的农村就有幼儿园,因为需要。 京郊这些农民大多都进城找营生去了,不进城依然当农民的,也有农忙没时间看孩子的时候。 幼儿园就有了存在的必要,一般小学都带一个“学前班”,就是它了。 老三老五的年纪不够,又特殊,只能送点礼把人送进去,再请老师多关照。 至于老六,送不进去,老大也就不能去,得照顾他。 见到花昭马大婶立刻求主意:“总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老大得上学了,这孩子腿不好,脑子不能耽误了!他将来要是考上个大学,是不是就不耽误找对象了?” 说道这个,她眼里就有了光。 如果那样,家里的孩子就算又拯救了一个。 第1722章 丝袜 现在大学生包分配工作,有了体面的工作,马富强即便腿瘸,将来也能找到不错的媳妇吧? 她再努力给房子挣个房子挣点钱,就更稳妥了。 花昭点头:“上学是必须去的,学习文化只有好处。” 至于包分配什么的,她现在不能对马大婶说,等马富强大学毕业了,早就不包分配了。 那有点打击人。 “不过老大要是上学,就没人看老六了。”马大婶又好愁,她心底有个想法,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她看了花昭一眼,花昭坐在葡萄树下,好像还是当初靠山屯里那个跟她嗑瓜子聊天的18岁大姑娘。 除了衣服更好看一点,其他一点都没变似的。 马大婶的心里话忍不住就出来了:“我想让秋萍继续在这干活,我就出去干个别的,白天去摆摊,晚上去夜市,早上再卖个水果,这样我就有空带老六了。” 其实是走李小江不走的路。 李小江几年赚了19万,对她的刺激是很大的。 花昭赚的更多,马大婶也知道,但是她一点不受刺激,因为人家走的路她走不了啊。 李小江就不一样了,那是普通人可以走的路。 她已经摆了几天摊卖衣服了,发现生意是真好做,钱是真好赚,心是真活了。 就是花昭好心好意地把她拉出来,又给她安身立命的地方,又给她工作,她现在撂挑子不干了,有点不讲究。 花昭笑了:“你犹犹豫豫地不说我还当什么事,原来就是这个,你放心出去干,路子都是我给你找的,我还能不让你去? “我之前只怕你不敢出去做买卖,现在你敢出去赚大钱,我比什么都高兴!” 她希望马大婶和马秋萍以后的日子过得好,很好,非常好。 这样曾经的痛苦就只是磨砺,而不是过不去的坎儿。 不过这样的话,指着马大婶一件一件摆摊买衣服,很难实现。 再说,李小江手里那些库存卖完之后,她就没货源了。 “我正愁这个呢。”马大婶道:“他倒是跟我说了去哪里进货,怎么进货,还摆托了朋友说到时候带我,但是他也说了进货选衣服得靠自己的眼光。” “这...”马大婶愁了:“我一个老婆子,有什么眼光啊!我进的那些衣服估计不好卖,到时候再赔了!” “大婶,你根本不老,别老妄自菲薄。”花昭说道。 马大婶其实跟张桂兰差不多的年纪,两个人年轻的时候还玩得不错呢。 但是马大婶现在的状态和张桂兰就不能比了,就像两代人。 花昭这么说,马大婶也没多高兴,她又不是不照镜子,知道自己啥样。 “而且你的顾虑很好解决。”花昭道:“衣服选品确实很重要,存在风险,那我们就不卖衣服了,卖个更安全更简单,也能赚更多的。” “还有这样的东西呢?什么啊?”马大婶犹豫道:“我没有多少本钱。” 现在卖电视,卖收音机,卖摩托车都能赚大钱,但是她这点本钱就够买个零件的。 让她借钱做本?不不不,打死她也不借钱不欠账,她不想背着饥荒,那样她晚上睡觉都闭不上眼。 “不要多少本钱。”花昭道:“就是卖袜子,卖丝袜。” 马大婶的眼睛立刻亮了:“丝袜?就是那只肉色的,透明的丝袜吗?” 她摆摊的时候经常被人问有没有丝袜,一听说没有,扭头就走。 而其他摊位有几个老板有本事,手里就有丝袜,生意好得不得了。 她也跟李小江打听了,但是李小江说丝袜特别抢手,就是去南方进货,都是靠抢,靠运气,他小本买卖,抢不过别人,就老实卖衣服了。 “听说丝袜都是进口的,我们根本没有工厂生产?”马大婶惊奇地问道。 他们这么大的国家连双袜子都不能生产?她一开始不信,后来近距离摸过那袜子,她就信了。 那袜子太薄了,还是透明的,还有弹力,这得是什么样的机器生产的? 花昭点头又摇头:“现在生产丝袜的机器确实都是进口的,国内没几个厂家能生产。” 外汇紧俏,使用都靠批准,各大国营企业买重点项目的钱都不够呢,哪能批出来生产袜子? 民营企业,想进口个机器就更不容易了。 而老百姓手里又有钱了,爱美了,年轻女人夏天不穿个丝袜出门都不好意思了! 所以现在丝袜的生意特别火爆。 在一个普通人一个月工资只有100块的时候,一双丝袜就可以卖到1块钱,5块钱,10块钱。 简直是奢侈品。 花昭之前倒是没想过做这生意,现在也不想...没精力,没人。 而且随着时代发展,丝袜以后也没有那么暴利了,就有些鸡肋了。 但是现在她可以搞到便宜的货源。 “我在港城有认识的人,估计可以长期稳定地提供货源。”花昭道。 丝袜在外面就是普通物品,就是双袜子而已,质量还不咋地,很多穿一次就破,简直是消耗品。 港城有很多生产厂家。 周家又是地头蛇,联系一个应该没问题。 “真的吗?那太好了了!”马大婶道:“先给我来,100块钱的。” 花昭..... 好吧,马大婶的胆子还需要再练。 “我知道了,一会儿我回家就打个电话,让他们马上发货,估计几天就到了,到时候我让人联系你。”花昭道。 “而且我觉得,与其一双一双卖,不如薄利多销搞批发。”花昭道:“你零售一天卖100双,一双赚5毛钱,也才50块钱,如果你一天卖1万双,一双挣2毛,也是2000块,你觉得呢?” 当然是后者听着好,但是1万双需要的本钱多啊。马大婶有些犹豫,没说话。 花昭也知道胆子需要练,不是说说就能涨起来的,就像当初张桂兰一样。 她没有再说什么,离开了蔬菜基地,立刻给周文轩打了电话。 买袜子这种小事对周文轩来说直接不值一提,他吩咐助理就办了。 周文轩也是在鹏城呆了很长时间的人了,知道丝袜在那里很抢手,又知道花昭的财大气粗,所以他直接让助理包了一个厂一年的订单。 花昭知道之后也只赞这人会办事。 这就是人才的厉害之处了,老板一句话,人家就能安排的明明白白,而不是乱七八糟。 周文轩又是港商,他要发货,都是优先安排,所以花昭三天之后就收到了一车皮的丝袜。 而马秋萍和石阳也已经回来了。 第1723章 又带回来了 花龙老老实实出院了,什么毛病都没有,伤害罪名不成立,他也表示不追究了,石阳自然就出来了。 但是唯一的不好就是,这次的目的没达成。 马秋萍本来是想把老二老四送回花家的,结果花龙的母亲改嫁了! 花三牛的老婆姜芹跑了! 剩下一个缺心眼的二牛媳妇,表示坚决不要她的孩子,她敢扔下就走,她就敢把他们打死! 到底是自己的孩子,马秋萍不想他们死。 而硬留下来的后果,估计不死也差不多了。 花龙看见两个孩子也没个好表情。 她突然就想起了当年的花昭,可是住在猪圈里,猪吃什么她吃什么,生病了也没人管,大冬天差点冻死。 所以最后她又把两个人带回来了。 好在现在老大带着老六去了果园,老三老五上学去了,老二老四就放家里,不怕他们霍霍谁。 马秋萍安排好他们,留下午饭,立刻就去上工了。 马大婶看得她很惊喜,眼泪都要飞出来。 那花家就跟龙潭虎穴似的,以后再也不去了! 花昭却提前就知道他们要回来,没有惊讶。 马秋萍看见她立刻求助:“那两个孩子没送走,以后怎么办?我真的特别害怕他们没轻没重,再祸害几个兄弟。” 除了老六,老五也不大,老三更是不懂事,随便就能骗了,她害怕。 “要不,送到寄宿学校去吧。”花昭道:“有一种学校,孩子吃住都在那里,一个月或者几个月回家住几天。” 马秋萍第一次听说还有这种学校,立刻同意了,就是,挺贵的吧? “再贵也得送他们去!老六可不能有事。”马大婶道。 她承认自己偏心这个唯一正常的孩子,她还指望他好好长大,健健康康,将来有本事挣钱,照顾几个哥哥呢..... 马大婶想起什么,对马秋萍道:“别怕,妈现在出去摆摊去了,赚钱不少,够他们上学的了。” 花昭张张嘴,想劝劝她们还是用爱感化两个孩子,毕竟他们还小,也许能改过来。 但是这两个人都忙工作,用爱感化这个时间内,万一两个熊孩子再把老六扔地上冻出个好歹,是谁的责任? “你们再跟他们好好谈谈,讲讲道理。”花昭道。 “嗯嗯。”马秋萍应了,有些敷衍。 道理她没讲吗?就在东北这几天,她嘴皮子都磨破了,结果两个家白眼狼似的,被花龙忽悠几句,就要骗她回家,继续跟他爸过日子。 听说她要扔下他们自己回京城,老二立刻去厨房拎菜刀要砍她。 老五跑去给花龙通风报信。 伤透了她的心。 算了,就这样吧,就当他们没缘分。 花昭听完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马秋萍也不愿意把自己家的丑事往外说,远处几个同时竖起耳朵听呢。 她想起母亲刚才的话问道:“妈,你出去摆摊了?摆什么摊?卖什么?你不在这干了?” “我出去摆摊方便照顾老六,老大得上学了。”马大婶道:“我现在摆摊卖衣服呢,还有,我接手了李小江收水果的事。” 她给马秋萍解释了一下。 马秋萍一开始还皱眉,以为李小江被她母亲说通了,要跟她处对象.... 好在后面听说李小江是看在花昭的面子上才把活让出来的,根本没有处对象的意思,这样她才放心了。 马秋萍有时候觉得自己病了,对所有男人都有种恐惧厌恶的感觉。 路上迎面遇到个男人,她就害怕,如果身后跟着一个,就更害怕了。 人多的时候还行,如果路上人少只有他们两个,她都吓得发抖。 而且不只是恐惧,而是厌恶,想起以后自己如果再婚,再接触一个男人,她就恐惧,恶心反胃。 一个人多清净,何必再给自己找难受? 可惜母亲根本无法体会她的感受,就想给她找对象。 现在母亲有别的营生做了,估计也不盯着给她找对象的事情了,马秋萍挺高兴,非常支持她出去摆摊。 花昭想起今天找马大婶的目的,说道:“袜子到了,郊外的货车站租了一个仓库,存在那里,你什么时候去拿?” 马大婶非常高兴:“这就去这就去,先给我来500块钱的!” 之前还只是要100的,但是这几天卖水果又赚了些,手里有钱,她胆子自然也大一些。 “当然没问题,多少都行。”花昭道:“还有我说得批发的事情,你有空再想想。” “嗯。”马大婶说道,却没立刻答应。 “什么袜子?”马秋萍又问。 马大婶又跟她说了一下花昭有路子,可以从港城买丝袜的事情。 马秋萍眼睛亮了亮。 到底是年轻女人,即便婚姻不幸福,不想再婚,也爱美,丝袜她也知道,她也喜欢。 关键是穿上很洋气,配凉鞋不土。 “走吧,正好我开车带你们去认认地方。”花昭道。 现在公交车还是比较少,那里又离这远,她们两个如果骑自行车去,得2个小时。 马秋萍本来是想来工作的,多赚半天钱,但是现在母亲出去摆摊做生意了,她必须支持。 而且,花昭刚刚说得批发,她有些心动。 花昭带着马大婶,先回家拿了钱,然后才带着两人去了仓库。 她在货运火车站本来就有一排仓库,专门存放各种物资,在跟苏联做边贸生意嘛,货物都在这中转。 现在专门空出一间装袜子。 一个车皮的丝袜,正好装满一个仓库。 花昭随手从门口拽下来一个蛇皮袋子,打开,里面都是短款的丝袜,20双一捆,就那么随便绑在一起,没有什么包装。 包装很简陋,好吧,根本没有包装。 不过买家不会在意的,能抢到一双就不错了,要什么包装。 马大婶以为花昭说得进货,顶多就是十几袋子,了不得几十袋子,结果看见满满的一仓库,都替花昭愁了。 “这么多,能卖出去吗?市场上一下子出现太多,会掉价吧?”虽然只做了几天生意,她竟然也知道供求关系了。 花昭笑了,有天赋。 第1724章 指条明路 “这一袋子是2000双,这里一共是200袋子。”花昭道:“一下子都投入到市场里,确实会对零售价造成冲击。” 怎么也得每双便宜一两毛钱。 但是京城的市场很大,现在的丝袜又不结实,很多穿一次就坏了,所以40万双其实也不是很多,卖完了市场价肯定又会回来。 “大婶,在商言商,这袜子的成本一双2毛钱,我卖三毛钱,给您两毛五。”花昭道。 “不不不!”马大婶立刻摇头:“三毛就三毛,可别给我便宜,我们都欠你好多情还不上了,不能再欠钱!” 有些人觉得情债更压身,宁可穷也不愿意欠人情。 花昭其实知道她的为人,所以就是那么一说...客气客气~ 没有办法,这就是语言艺术~ 当然她也不差这1毛钱,她只是不想白忙活,赔了,怎么也得把人工、场地和运输费赚出来。 她又不是做慈善的。 马秋萍没说话,眼睛一直盯着门里满满的仓库,有些走神。 花昭嘴角翘起来,这也是个有天赋的? “那行,就给您和别人一个价,3毛吧。”花昭道。 “好的好的,先把这袋子都给我吧!”马大婶道。 她没想到批发价会这么便宜,市场上卖1块钱的丝袜,那行小贩口口声声喊着自己8毛进的,9毛进的,根本不赚钱。 她以为这话里即便有水分,他们的进货价也得在6毛7毛左右。 没想到竟然是3毛! 她也知道花昭特别会做生意,不会乱定价,这也许就是丝袜的正常行情。 这样的话一袋子2000双,就是600块钱,兜里的钱正好够。 如果都卖出去,就能赚1400块! 马大婶拎着袋子的手都有些激动。 花昭笑了,慢慢给她算账:“但是你想零售出去2000双袜子,不容易,就算一传十十传百,也得卖个10来天,一天也就是140块钱的收入。” 稍微比水果多一点。 马大婶火热的心冷却,确实哈,也没多少钱,好几年买不起房子。 “但是你如果当个二手批发商的话,3毛进5毛出,一天能卖几万双,这赚的可就多了。”花昭道。 两个从来没出过村子,没做过生意的人,根本算不明白这个账,那她就帮她们好好算算,指条明路。 马大婶有限的数学知识很快就不够用了,1双挣2毛,10双挣2块,100双挣20?那1万双是挣多少啊?200还是2000啊? 有那么多? 不过一天就能卖出去一万双?真的假的? “你们没有名气,一开始要少一点,等三道贩子,四道贩子知道了消息,一天就能卖很多了。”花昭道。 其实市场上的最终零售商,一双袜子真挣不了一两毛钱,中间还有好几道贩子呢。 马大婶挣扎了,一天赚2000,甚至更多,这就比较刺激了,她血压有点高。 马秋萍出声:“我们没有那么多本钱。” “就是一转手的事情,卖出去马上就有钱了。”花昭道:“要不这样,你们先不用给钱,卖多少拿多少,每天晚上结账。” 这样也不算赊账。 “卖不完可以退货。”花昭道。 这就更没风险了。 马大婶又感动了:“哪能这么占你便宜...” “都是小事,而且以后竞争多了,大家都会是这种模式的。”花昭道。 马大婶只当她安慰人,卖不完退货,风险都让上家一个人担了,哪有这么好的上家? 这肯定是花昭专门照顾她,人家都做到这一步了,她再不接着,就是不近人情了。 而且以丝袜现在的火爆程度,没有卖不出去的道理。 马大婶咬牙道:“那我就先拿2袋子!” 花昭....感情说了半天,就拿2袋子? 马秋萍道:“拿5袋子吧,凑个整,就1万双,看看能卖出去多少。” 马大婶犹豫:“我们也不认识别的贩子,一天卖不出这么多吧?到时候还得再拉回来。” 马秋萍眼神晶亮,说道:“我想想办法。” 马大婶终于发现了她的反常,女儿好像对卖丸子格外有兴趣,有信心? 这是好事啊! 她就是什么都不懂都知道,女儿如果有了事业,就能忘记过去的痛苦。 “那就5袋子!”马大婶咬牙道。 “行吧。”花昭把工作人员叫了过来。 这是个20多岁的年轻人,临时从她鹏城的贸易公司调过来的,跟车过来,就是为了处理这批袜子。 得有个人看仓库、记账。 “你带着她们去门口找个车进来拉货。”花昭道。 货车站外面有很多拉货的卡车,很容易找,以后马大婶和马秋萍就得自己负责运输了。 马大婶也知道这个道理,跟马秋萍一起出去好好学习去了,学习一下怎么找车,怎么雇车,花多少钱合适。 贸易公司的小伙,经常做这种事情,业务很熟,哪怕是第一次来京城,也不可能被骗。 三言两语就套出了正常价格,带着车进来了。 然后装车,看着马大婶和马秋萍上车,离开。 后面他们怎么卖,身为“上家”,他们不管。 “叫什么名字?新来的?以前没见过你。”花昭问道他。 “我叫王杨,老板好。”小伙子拘谨地打招呼。 刚才有马秋萍和马大婶在,他还挺自在,现在只剩下他和花昭两个人了,花昭的眼神一落到他身上,他感觉自己话都说不利索了。 “王杨?好名字。”花昭笑了一下道:“这几天如果有人来找你买袜子,你不要卖,这一车皮都是给她们练手的。” 如果40万双袜子,还不能把两人胆子撑大,那她们就是命中注定只能赚小钱了。 那就让她们小富即安吧,她就不赶鸭子上架了。 “啊?哦。”王杨反应很快,点头道:“我知道了,老板放心。” 刚刚几个人的谈话他都听见了,老板对这两个亲戚还是朋友的,是真关心,这明明是往她们手里塞钱。 啧啧啧,他家怎么没有这种好亲戚? 第1725章 吃不下去 马秋萍和马大婶拉着5袋子袜子回家了。 她家是独门独院的小院子,装得下。 司机看她们是两个女人,好心地帮忙卸货,没加钱。 当然也是想留个好印象,希望以后两人经常光顾他的生意。 送走司机,马大婶看着几袋子袜子犯愁:“我原来是打算拿几百双去平时摆摊的地方,问问其他的摊主要不要,现在1万双,他们也要不了这么多,怎么办?” “妈,你在家等着,我出去试试。”马秋萍喝了口水,就搬了一丝袋子袜子放到自行车上,要走。 两人工作稳定之后买了个二手自行车,方便拉货带孩子。 “你去哪试?”马大婶问道。 “你别管了,你现在就在家等着,没准过一两个小时之后,会有人来上门拿货,到时候你记得,咬死1块钱1双别松口,最多送给办事的人几双袜子。” 之前王杨跟她们说了,每一袋子里都多出2小捆,40双,防止有数目不对的小捆,买家找茬,多送两捆,多了就是卖家送的。 马秋萍觉得这设定太好了,她一包拿出1小捆。 “就送他们这个,不能再多了。”她说道。 马大婶更傻眼了:“花昭不是说批发价就5毛吗?我们卖1块不成零售了?零售1万双我们得卖到什么时候?” 马秋萍看了看天色,说道:“我现在没时间跟你解释了,反正你绝对要要死1块别松口,不然就把我卖了。 “今天如果卖不出去,明天我们再卖5毛,放心,赔不了。”马秋萍道。 是赔不了,卖不完还可以退货。 “行吧,那你快去快回。”马大婶道。 马秋萍蹬着自行车出去了。 马大婶这次坐下松口气,然后想起自己忘了什么。 秋萍说把那两个小子带回来了,现在人呢?根本没在家。 而她们上班之后,门会从外面锁上。 马大婶在院子里找了一圈,确实没有。 想着女儿的交代,她又不能出去找,就站在门口喊了几声。 邻居老太太立刻出来说道:“我看见他们翻墙跳出来,耍去了。 “我说你家这两个小子也真是淘气,院墙那么高,他们就愣往下跳,也不知道害怕,这要是不小心磕到头磕到腿,你家....” 剩下的话老太太没说。 家丑不可外扬,马大婶和马秋萍来到这里之后,几乎不提自己的过去,提也是马秋萍男人死了,他们来投奔亲戚。 两个孩子打爹骂娘,不听话什么的,她们也不好意思往外说。 所以外人只知道马老二马老四淘气,每天总出去疯玩。 再看马家其他孩子,除了那个最小的,其他都残疾,如果这两个活蹦乱跳的再伤了头伤了腿,这马秋萍得是啥命啊? 扫把星吧?苦死了。 马大婶尴尬地应了几声,知道两个家伙是自己跑出去玩了就不管了。 饿了他们就回来了。 ...... 马秋萍使劲儿瞪着三轮车,很快就来到了附近一家大厂,这是家纺织厂。 原来在城里,但是因为城市规划,嫌弃它有噪音污染什么的,就搬出来了。 国营纺织厂规模很大,几千人,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女工。 马秋萍被门卫拦了下来。 “大爷,我是来给你们送福利来了,我这有最时兴的丝袜,想问问你们厂的领导要不要买下来给员工发福利?”马秋萍紧张道。 这个主意她也是刚想到的,不知道行不行。 之前想问问花昭,但是她忍住了。 人家都帮她们到那了,她们就不能自己做点什么?什么都指望人家,就跟指望人家喂饭到她们嘴里一样。 太过分了,她吃不下去。 “丝袜?”门卫大爷昏花的老眼透出亮光,走出屋子来到她车旁。 这如果不是个服装厂的门卫大爷,也许他都不知道什么是丝袜。 但这就是个服装厂的大爷,干一行爱一行,他虽然是给服装厂看大门的,但是也喜欢所有跟服装有关的东西。 袜子就是。 他甚至知道丝袜是什么,好多亲戚朋友跟他打听他们厂生产不生产了,想买。 他小孙女更是求着他找门路,买几双。 如果他们厂生产,那还说啥了?他又能在亲戚朋友里显一圈本事,可惜他们厂生产不出来。 他听厂长路过的时候说了,机器纯进口,他们已经申请了,不知道上面批不批。 马秋萍已经从丝袋子里拿出一捆丝袜,递给大爷查看。 大爷轻轻抽出一双,都怕自己满是老茧的手把这娇嫩的东西碰坏。 “还真是丝袜,这么多!”大爷看着一丝袋子,有些惊喜。 如果厂里买了这个当福利,以他的资历,肯定能分一双! “来,我带你去见管福利的副厂长。”大爷说道。 马秋萍没想到这么顺利,很是惊喜。 而且她看门卫的表情就知道,即便厂长不同意全部买下来,她这一丝袋子也能换种方式消耗在这里。 事情比马秋萍想象的顺利,她还以为自己得好话说尽才能推销出去,结果对方的关注点在她是“哪个服装厂”的人。 知道她只说个商贩,这些袜子是港城进口来的,不是京城哪个服装厂生产的,对方就不跟她多说了。 直接要了袜子。 因为一路上跟来了很多人围观,在价钱上副厂长只是犹豫了一下,盯了马秋萍一眼,就答应了1块钱1双的价格。 国企大厂,非常有钱,不在乎2000块,简直是毛毛雨。 而且又不是花得自己钱..... 有人专门负责轻点袜子,最后一袋子2000双,有几双破损的,最后多出20几双。 立刻有工作人员想出钱买下来。 马秋萍只说自己也只是个办事的,回去得报账,领导不让私自卖,才打消了她们的念头。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出来的时候马秋萍包里已经装了2000块,还有剩下的袜子。 她忍着激动,进了门卫的小屋子。 “大爷,能不能请您帮个忙?我们单位还有几千双袜子,您知不知道其他大厂的电话?能不能给他们打个电话问问他们要不要? “如果他们要的话,让他们去xxx拿货,货不太多,先到先得。” 马秋萍说完把剩下的20双袜子扔到了门卫身后的小床上。 大爷眼含满意,是个懂事的~ “我帮你问问吧。”他翻开桌上的电话本,拿起了桌子上的电话。 第1726章 很顺利 现在大厂的门卫都安了电话,马秋萍一开始就打的这个主意。 让副厂长联系其他单位当然更好使,但是20双袜子可指使不动副厂长。 只能指使动门卫。 好在门卫未必有用,马秋萍刚刚已经见识到了门卫的力量。 这老大爷一路上遇见女工就跟人家说来了新丝袜,可能会给厂里发福利。 然后身边就聚集了一大堆女工,一起跟他们去了办公楼。 见了副厂长,她什么都不用说,那些女工就把副厂长架起来,“逼”他收了这福利了。 马秋萍好像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如果门卫电话叫不来人,她就一个厂子一个厂子跑,然后用同样的办法! 门卫已经挂了三个电话,然后对马秋萍道:“我说话好使的就这三家,那边看门的都跟我关系不错,剩下的我打电话也白打,你自己去吧。” “谢谢大爷,谢谢大爷!”马秋萍真诚感激道。 门卫大爷笑笑:“就这三家,他们没见过东西,也未必能说得动领导去你说的地方,如果没去你就带着东西跑一趟,肯定好卖。” “谢谢大爷吉言了!”马秋萍高兴地走了。 走之前,门卫还仔细给她讲了周围几个大厂的位置。 这就不是因为20双袜子了,这是因为马秋萍态度好,知道感恩的样子。 谁都喜欢做好事,然后被人感激。 回去的路上车上没有货,马秋萍把自行车蹬得风火轮似的,她着急回家拿货,再去别的地方。 也怕身后有人跟着.... 她兜里现在可有2000块巨款呢! 好在一路平安地回家了。 而家门口正停着一辆面包车。 车有点破旧,不是花昭家的。 马秋萍想到什么,心情有点激动,赶紧进了院子,就看见两个男人一人一个袋子往外抗袜子。 马大婶站在旁边笑得一脸褶子。 对方只看了马秋萍一眼,点头打个招呼就上车匆匆走了。 马大婶就扑过来拉着马秋萍的手激动地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啊?真有人上门来买了!还不讲价,说1块就1一块,还一次要了2袋子4000双!” “他们是哪个厂的?”马秋萍问道,不过脸上的笑容大大的,嘴都合不上。 “说是第三纺织厂的。”马大婶道。 马秋萍点头:“第三纺织厂女工也多,4000双,一人分个两三双。” 她把之前的事情给马大婶讲了。 马大婶顿时拉着她的手又哭又笑:“没想到你也是个聪明的,会做买卖,比妈强,咱俩以后有好日子过了,这家里的几个孩子,也有好日子了。” 马秋萍眼眶也红了,她之前也不知道自己聪明会做生意,她也不觉得自己真聪明真会。 但是没办法啊,她不做怎么办? 初来京城的惊喜过去,慢慢的她也发现了不足的地方。 几个孩子上学就成问题,不是本地户口,人家不要! 她一个孩子送了几十块钱的礼,才把他们塞进去。 而且听说上了小学之后,就得交借读费,一年几百块。 她6个孩子呢!还有两个要常年住校的,还有3个要去特殊学校的,这一年学费,她和妈妈这点工资就不够。 不上学了,让他们当文盲?那这辈子真是没盼头了。 还有将来的结婚彩礼问题,日常生活问题.... 她不聪明不行啊! 她刚刚跟门卫说话的时候其实手都抖,她也害怕,但是她无路可退。 母女两个说着说着就要抱头痛哭,但是门外又来人了。 两人赶紧擦干眼泪招待。 这个买家就比较难缠了,想讲价。 马秋萍被生活逼得,激灵劲儿是真上来了。 她往自行车上放袋子:“我还得再跑一趟服装厂,他们说2000双根本不够分,让我有多少给他们再送去多少,我....” “行行行,1块就1块,你这女同志,怎么一点不会做生意,做生意哪有不讲价的?”对方一边说着一边不情不愿地开包数钱:“这两袋子我都要了!跟服装厂说没有了,让他们等着吧。” 马秋萍和马大婶只能尴笑,她们两个根本不知道这种话怎么接。 对方是真生气还是假生气,她们也摸不清。 好在最后送了他40双袜子,磨平了他脸上的怒气。 “对了,你们这袜子哪来的?还有吗?”男人问道。 马大婶想说话,马秋萍轻轻撞了她一下道:“袜子是拖亲戚从港城捎来的,我家有亲戚经常去港城出差,偶尔就给我们捎回来一些,有时候多有时候少。” 没个准话。 男人还要问,门外又来人了。 门卫大爷的电话是很好使的,对方门卫的话也很好使,跟领导说有个地方卖丝袜,数量不多,服装厂已经给员工买了2000双当福利了,他们去不去? 可能人老了都成精,这几个门卫也知道利用舆论的力量,领导知道之前,厂里的女工先知道了。 而且已经欢呼起来了。 “求而不得”的丝袜要成为福利发下来?厂里咋这么好呢! 就这,哪个领导敢说不买,敢惹全厂女工不高兴? 而且他们也不想被服装厂比下去! 又听说数量有限,门卫都是从老朋友的嘴里无意中挖出来的.... 三家工厂立刻派人去抢购。 走得慢的这家就没捞着。 男人也不问马秋萍了,赶紧拉着两个袋子跑了,就怕皮鞋厂的人让他匀一袋子给他。 最后来得这家是皮鞋厂的,对袜子的感情更是不一样...听说有人卖丝袜,他们立刻就来了。 可惜路远,来晚了,只能扼腕。 马大婶很激动,就要去告诉他别急,她家袜子要多少有多少,40万双呢! 又被马秋萍拉了一下。 马大婶立刻闭嘴。 现在女儿说什么是什么,她不拖后腿。 马秋萍为难道:“你要多少双?我亲戚弄了这批袜子,分我一些,他那还有一些,你要是要的少的话,我帮你去匀一些过来。” “那真是太感谢你了!”鞋厂的男领导不避嫌地握着马秋萍的手使劲摇:“但是我们要的不少,我先要2万双!你一定要帮帮忙啊!” 马秋萍.....
相关推荐:
失身酒
玩笑(H)
流萤
带着儿子嫁豪门
双凤求凰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爸与(H)
深海gl (ABO)
岁岁忘忧(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