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六零甜软男后妈在边疆开奶粉厂 > 第311章

第311章

越多,所以这收得上税的官田亩数也越来越少。 但每年,朝廷税收的要求又摆在那里,皇帝逼大臣,大臣逼小官,小官逼小吏。 底层的这些小吏,虽然没有功名,地位也比不上士绅,但是他们对百姓的影响力,却比那些有品级的官员大得多,因为他们才是直接与百姓接触的人。 但朝廷收不上税,小吏吃不上饭。 小吏吃不上饭,自然就要欺压百姓。 百姓被欺压,日子过得更加的恶劣,活不下就鬻儿卖女,来年能种地交税的百姓就更少。 小吏对剩下百姓的欺压就更严重,如此恶性循环。 朝廷越来越穷,百姓越来越惨。 最后百姓厌恶小吏、厌恶朝廷,民变就这么来了。 可实际上,真正的罪魁祸首却一直不在百姓,也不在小吏。 和李大仓聊了一日之后,香君回到昭临宫后,硬是一晚上没有睡着觉。 第二日早朝的时候,官员们都明显感觉到,今日的太后很不一样,那气势,像是要来杀人的。 但很快,官员们便放心了下来。 今日,太后娘娘尤其的和风细雨,她今日来是想推行一个新政,那就是减免天下三年的赋税。 第438章 (番外)太后的日常3 (三) “如今,连年的天灾和战乱,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哀家决定,减免天下百姓三年的地税,这三年,所有田地里耕种出来的粮食,都归百姓自己所有。” 此言一出,香君就看到站在最前面的几位大臣,脸上都露出了不屑的神色。 “右相,你可是有话要说?” 右相上前一步道:“太后娘娘,这朝廷的事,没有那么简单,朝廷那么多官员要吃饭,每年又是要修河道、又是要赈灾荒,又是要发军饷的,国库又空虚,这减免三年赋税,官吏们吃什么?河道还治理不治理了,出了灾情还赈灾么?太后娘娘,您这是要把朝廷解散了啊。” 香君眸色一凛,“哀家说了要饿着你们了吗?又没到发俸禄的日子,你倒是早早担心起来了,我看右相这大肚子,也不像是饿过肚子的人呢。” 右相闭上了嘴,但眼神还是一样的轻蔑。 “太后娘娘说的是。”左相立刻上前说道:“臣倒是觉得太后娘娘减免赋税的国策是极好的,臣支持娘娘!” 左相心里也是瞧不上太后的。 前些日子,看太后在前朝连敲带打地收拾了不少不服她的人,他还以为太后有些政治天赋。 但如今真的到了具体的政事之上,立刻就显出她一介妇人,毫无见识。 反正免税这种事情,对他们这些大臣们也没什么影响,这满朝文武,谁靠俸禄过日子啊? 最后影响的也只会是地方的官员和小吏。 左相只觉得香君这是想一出是一出,压根不知道这件事意味着什么。 等到年底发不出俸禄,全天下的官吏都闹起来了,她便知道着急了。 所以如今,他也愿意由着香君,正好她闹出事情了,才能再求他们这些老臣给她收拾烂摊子。 到时候,大臣与太后之间权力才能重新找到平衡。 左相都同意了,其他大臣自然也不敢反对。 见无人反对,香君很高兴,立刻就将诏书公告天下。 官员们生怕给太后背锅,所以这“好名声”就给太后自己担着了。 到时候,天下大乱,这罪名,也太后自己担着便好。 也有几个对香君忠心的官员来劝她,香君却是孤注一掷,下定决心了,一定要免除这三年赋税。 然而,就在这封诏书昭告天下之后,香君又颁发了第二封和第三封诏书,这两封诏书,让诸位大臣,彻底发现,自己被太后给耍了。 (四) 香君颁发的第二封昭告天下的诏书,虽然有些让人震惊,但也还没有让百官愤怒。 因为,这封公告天下诏书,说的是要给百姓分田。 之前皇帝杀藩王和袁好女杀世家,让香君手中的得到了不少无主的田地,这些田本应该都变成官田。 但是香君却打算把这些田地全部“卖”给百姓。 这些田,要严格按照户籍来卖,只有名下田产不超过五亩地的,才能购买,并且一口人可以最多可以买五亩地,但无论男女,都享有一样的政策。 若是没有钱也没关系,可以先欠朝廷的,朝廷不收利息。 买地的钱,可以三年后再开始偿还,可以用粮食来偿还。 若这三年遇到了天灾,还不起田地的钱,便再顺延三年开始偿还。 这三年里,百姓自己开荒的田地,也都归开荒的人所有,但每人最多只能享有五亩开荒的田地。 开荒的地,和朝廷售卖的地,可以分开计算,这样下来,一人最多可以拥有十亩免税的地。 这封诏书,其实是动了官绅的利益的。 因为百姓若是有自己的地,谁还愿意种他们的地呢?佃农们,只怕会纷纷想办法找朝廷买地。 但仔细想想,官员们还是觉得,这个诏书根本推行不了。 不收百姓的粮食,朝廷收税本来就难,还把唯一能收粮食的官田还分出去了,年底只会更没有银子。 到时候,官吏们闹起来,朝廷不能运转,太后就只能重新废掉自己的国策。 可重新再收税,可就难了,答应百姓的事情,出尔反尔,定是要出现民变的。 香君其实也知道这些,她想看看,这些老臣们,会不会出言提醒他,但是不出意料的,竟然这些老东西们都集体沉默了。 果然啊,这些老东西,一辈子就只知道斗,为了斗赢,什么都不管,就是天下大乱了,也是他们的权力斗争更重要。 不愧是狗先帝带出来的大臣! …… 只不过,香君很欣慰,倒是也有人在替她操心。 袁好女在江南杀了不少人虽说分了不少东西出去,但是大部分都还是留下了的。许焕文已经把全部充公的资产登记在册。 古董字画什么的,比较难换成银子,先按下不管。 但这些大家族家里抄出来的现银,都有数千万两。 许焕文不敢私吞,要运回给朝廷。 运回来肯定是要运的,但香君让他暗中运送,别让人知道了。 香君自然是知道她手上马上就要有银子了的。 当初在江南顾家的时候,她就看过顾家的账本。 大齐百姓也穷,皇帝也穷,那钱到底去了哪里? 那一刻,香君便知道,钱去了哪里。 后来让袁好女杀去江南,一方面是为了集权,一方面就是为了搞钱。 但此事,她决定先瞒着大臣们,因为她还有第三道诏书要颁发。 第三道诏书便是,从今年起,朝廷改收商税,所有商业税收提到三成。 而且,香君还提出了一个新的算法,除了传统的商业之外,别的一些交易也要收税。 比如说,自己家种地自己吃,这个自然是不用交税的。 但是自己家地里的粮食卖出去,就要交三成的税收。 这个商税其实很难收明白,因为百姓的交易是很小的。 那些很难逃避税收的,反倒是变成了那些有大量田地的大户。 那都是那些官绅们。 原本他们的地是不用收税的,太后也没有废除祖制。 但这一个商税,硬生生把他们不用交税的地,都变成了要交高额赋税的地了…… 到了此时此刻,那些官绅们才知道,太后这三道诏书,是冲着他们来的。 终于,老实了许久的官员们,坐不住了。 这道诏书颁布的第二日,香君桌上的奏折,就堆成了小山高。 第439章 (番外)太后的日常4 (五) 什么叫权力? 权力就是这事儿我说办,你就得办。 香君压根就不管这些官员们怎么吵、怎么闹、怎么在大殿上唾沫横飞,她下了诏书,昭告了天下,那就没有收回的道理。 那些个奏折爱上便上,反正她有的是精力,一个个全都骂回去。 刚刚把京中官员的奏折骂回去,很快,地方的奏折也都递了上来。 这回又是三座小山。 到了半夜,香君还在昭临宫里笔耕不辍地骂人,顾亭雪就在旁边安安静静地替香君研墨倒茶。 如今梦梅、喜雨她们是不用守夜了。 晚上守夜的活辛苦,都是昭临宫的宫人们轮流来的。 只是小宫女们都害怕顾大人,他在这边,大多不敢上前,所以多是顾亭雪一个人伺候在旁。 香君没好气地瞪顾亭雪一眼。 “不是让你先睡么?宴太医都说了,你要好好养身子。” “娘娘不在旁边,我哪里睡得着。” 香君想了想,“你要哀家陪你睡么?但我没骂完这群狗官呢。” “娘娘出气是应该的,只是为了骂这些狗官,累坏了娘娘身子就不值了,这过不了几个时辰,娘娘可又要上早朝了。” 香君看着外面的天色,问下面伺候的小宫女:“什么时辰了?” “回太后娘娘的话,子时了。” 香君算了算,卯时又要上朝了,的确是没几个时辰休息。 香君如今管理了国事才知道,坐在这个位置上有多少事情要操心,她有时候都想不通,先帝哪里来的时间去后宫,香君如今连睡觉都没空。 顾亭雪知道娘娘的性子,不能逼,要劝着,又说:“娘娘就当是陪我吧。” 香君犹豫了一下,终于肯歇息了。 下面的小宫女们也是松了一口气,梦梅姑姑可是叮嘱过的,不让太后娘娘熬得太晚,前几日都因为此事,梦梅姑姑教训了她们一顿,怪她们没有为主子着想。 但她们哪里敢劝,娘娘这几日火气那么大,也幸好娘娘心疼顾大人。 (六) 又过了些日子,就连大将军王也递奏折入京,问起香君新政的事情。 香君也是觉得奇了,大将军王不是向来不管这些“小事”的么?从前先帝执政的时候,大将军王就只对打仗和薛娇娇相关的事情有兴趣。 香君打开一看,大将军王还是一贯的直白、粗鲁,奏折里写着:太后娘娘这是疯了么?本王封地的属官都要因为你的新政闹起来了,你倒是会给自己找麻烦,你这是要和全天下的官绅作对么?哼,本王倒是要看看,你要如何收场。 香君实在是怀疑大将军王小时候有没有好好念书,哪有奏折这么写的。 香君便也没好气地回复:哀家不是为了大将军王的北伐大计么?想要银子北伐,你就应该督促着你封地的人都好好执行哀家的新政!好好做个表率! 香君放下回复给大将军王的奏折,想了想,又拿了回来。 她心里不舒服,这大将军王对她这般不尊重,她也得给大将军王再找些事情做才是。 她在奏折上画了个地图,又圈了个范围。 北边几个重镇,香君全部给画上。 然后又下令,让大将军王在这几个地方,把朝廷新政好好推广落实下去。 担心大将军王不听她的,香君末了还加了一句:朝廷如今正在仿造红夷大炮,能给大将军王的天德军几门大炮,就看这回全国推行新政的事情,能不能成了。 奏折是正常发回给大将军王的,但是大将军王的回复是用的神鹰。 “小事一桩,太后娘娘只管等本王的好消息,那红夷大炮,本王要定了!” …… 香君和大臣们吵了一阵子,大臣们也吵不动了,这太后娘娘实在是一点意见都不听。 最可气的是,谁要是前天上朝骂太后骂狠了,隔天就一定要倒霉。 那阴险的手段,都不用想便知道是谁干的。 小人!实在是小人! 这顾亭雪从前是先帝的鹰犬,也不知道耍了什么手段,从前先帝在的时候,太后明明与他不睦的,据说还差一点弄死他,现在却极为宠信他。 如今权势更胜从前了。 大臣们只能小心翼翼,换了种消极抵抗的办法。 总之,事情是要下面的人去办的。 若是他们上下沆瀣一气,阻拦香君推广新政,让她收不上来税收,她自然会继续收百姓的农税。 而且商税根本就不好收。 这农税都收了千年了,百姓都习惯了,哪里那么容易改呢? (七) 但香君是不信邪的。 不习惯交商税,没关系,多交几年便习惯了。 只是,香君的确有些烦恼,这税如何核算,如何收缴,哪里来的那么多人给她办事呢?若是官绅们真的沆瀣一气,底下的人不肯办事,

相关推荐: 我有亿万天赋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缠欢!被清冷佛子撩的脸红心跳   薄情怀(1v1)   芊芊入怀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深海gl (ABO)   玩笑(H)   南城(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