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也接触到部分。 在赵蓁蓁看来,这个看上去貌似有一定科技含量、有成体系文明的世界吧,就是个半封建主义半资本主义的畸形金字塔社会——国王之下是封地为王的大小贵族,这帮大小贵族不但分封国土、分封人民,还捏着经济命脉;长着封建权力的根系、生出资本掠夺的枝丫,不疯狂滥用权力才怪。 “弱干强枝,难怪领主杨敢这么大胆地撕走人家一块国土。”赵蓁蓁丢开这些没什么用的档案,道,“你这个镇长有没有税收权限?” “没有。”纪棠摇头,“不过这方面也不用担心,领主杨放权给查理·雷克斯了,不干涉雷克斯对威斯特姆的治理,雷克斯跟我沟通过,这里不执行莱茵王国的税收政策,城镇居民不收人口税,家庭税也取消,我们有从政策上鼓励群众分家的机会。” 纪棠这边拿到镇长,专家组那边便紧锣密鼓地对怎么把威斯特姆打造成华夏人看异界、乃至影响异界的大门这个基本路线展开了讨论…… 群众路线是肯定要走的,这是华夏人的共识。 城镇人口群众路线的第一步,是让大家庭分家——在纪棠尝试招聘更多工人失败后,这个政策更是被提到了最高优先级。 莱茵人习惯大家庭生活是出于应对税收的对策,在原生环境下,这也确实是最好的应对生存风险的方案——人多力量大,这个道理在哪个世界都通用。 但一个小社会如果全由这种动辄三代人、十几口子乃至几十口子的大家庭组成,那这个小社会就会更加倾向于保守、排外、排新。 招聘环卫工人和垃圾站工人时,因红灯区被取消,部分靠着在红灯区卖下酒小菜、提供擦鞋洗车洗衣服务维生的镇民急于找活路,就算不信任新的镇政厅能撑到发薪水的日子,为了每天两顿工作餐也愿意来报名。 等纪棠拿着专家组给的建议找到雷克斯,商量出解决镇民就业率方案,再张贴布告招青壮工人时……就没人来了。 取代了民兵队的治安队,再来个新领主一样能转型回以前的民兵队,饭碗还能端,毕竟不管是谁接手威斯特姆,都需要本地青壮来保证最基本的治安工作。 一般工人的话,前途就不好说了……就算有闲在家里没事干的年轻人想尝试,家里人也会劝阻。 “先考虑取得镇民信任这一块吧。”赵蓁蓁道,“这方面专家组给你的建议是什么?” “招日结临时工。”纪棠道,“镇中大道的改造工作还需要大量人手,全靠玩家不现实。拿这个当突破点,面向镇民招临时性小工,按日结算薪酬,先推行半个月左右、镇民习惯来镇中大道参加工作领钱了,再开始招合同工。” “那就先这么干。”赵蓁蓁点头,“外面还有大量乡村人口,乡村方面呢?” “现在还搞不了乡村建设,不过可以先尝试跟乡村产生接触。”纪棠道,“专家组的建议是,趁这边秋收,不如先把粮食统购政策拿出来,解决农户缴税难的问题。” 莱茵王国对非农业人口采取的是家庭统一计税政策——平民再怎么搞大家庭不分家避税,也避不过人口更众多的贵族去——对农业人口,采取的是十一税。 别误会,这并不是说农民只要上缴一成的作物就行……而是同时向国王、教会、地方领主缴纳各一成的收入。 还不能是实物税,必须交钱。 农户需要在秋收时拿出至少五成的作物售卖给本地领主派来的粮商,卖出的钱才够缴足农税;要是当年大丰收、粮食价贱,那五成作物都不够填这个坑…… 马库斯男爵统治时期,全威斯特姆的农户都必须把粮食卖给马库斯男爵派出来收粮食的管家,随便压一压粮价,轻轻松松大笔金币入账——要不这个世界的贵族都这么执着地追求封地呢!每年秋收能都稳赚不赔地大捞一票,谁不喜欢? 雷克斯取代了马库斯男爵,“当地领主”的“分成”可以取消,缴给国王和教会的那部分不能少,毕竟威斯特姆还没竖起反旗……在这个每年农户都要给削去一层皮的关键节点上为本地农户解决他们最头痛的问题,必须能迅速收拢乡村人口民心。 赵蓁蓁听了这话,沉默片刻……幽幽道:“这一步……有点难啊。” 纪棠也沉痛地点了下头。 办法是好办法,问题是纪棠这个镇长手里没钱——镇长有权支配卖地收入和税金,而这两样暂时都没影儿! 雷克斯这个威斯特姆领主倒是全力支持纪棠,但他手头也只有那几万铜币,多的一个字儿没有。 威斯特姆周边十几个村子、几千家农户,想一次性拿出资金收拢这些农户产出的作物,雷克斯手头那点铜币不顶事! 玩家解放威斯特姆的时候,红利大头都被领主杨揣走了——想从这个家伙兜里掏出钱来,难度不是一般大! “让雷克斯去说服领主杨呢?”赵蓁蓁道。 “我试过了,雷克斯……也不敢接这茬。”纪棠语气更加沉重地道。 雷克斯是个好人没错,但好人不表示没有脑子——统购全威斯特姆领地所有农户产出没有几大千金币压根下不来,他可不认为自己在杨那儿有这么大的面子! “好吧……那就得我们来想办法了。”赵蓁蓁头痛地摸了下自个儿的骷髅脑壳。 “这个世界,现在应该是八月份。”纪棠道,“地方领主需要在十月份前将该地税金送去因纳得立,倒还有时间。” “那就先做雷克斯手里的铜币能做到的事吧。”赵蓁蓁点头。 接下来,这俩国家队的便开始计算改造镇中大道需要的人力、给临时工发多少日薪合适、 正琢磨如何更加有效利用雷克斯手里那些钱时,赵蓁蓁忽然听到耳边响起“叮”的一声。 这位大姐在进入《异界》前没咋玩过游戏,愣了下才想起来是“工具人”面板有提示,连忙召出面板。 然后赵蓁蓁的眼神儿就有点发直…… “赵姐?”纪棠奇怪地道。 “……我这收到条,嗯,系统提示。”赵蓁蓁面无表情地道,“亡灵商会派向塔兰坦本土外的分部属于非公益性质盈利单位,营业期间盈亏自负。” 纪棠:“……” “意思是说,这边的食堂分部从流放镇拿食材,需要付钱……盈利的部分,由你支配?”纪棠抽着嘴角道。 赵蓁蓁点头。 两人,一阵沉默…… 把威斯特姆的食堂分部归类为盈利性单位,等于领主杨默认赵蓁蓁这个“工具人”有权支配食堂分部的利润。 这,当然不是领主杨突发善心,给工具人提升自由度。 这个能以不科学的魔法手段监视着所有玩家的领主,摆明了是在暗示正在镇政厅里面“密谋”的两人:你们想用钱收民心,老夫没意见。资金自己想办法去赚,休想从老夫这儿薅走半个金币。 第100章 威斯特姆变了 拿巴伦大陆人用于区分大城市“上等人”和乡镇“下等人”的标准有两个,一是看通不通电力和煤气,二是看有没有有线电话。 有电灯照亮,有煤气取暖烧水,被询问联系方式时除了家庭地址外还能淡然地报出家中座机电话,是拿巴伦大陆大城市中产阶层的标准画像。 为什么在中产阶层前面要加上大城市呢? 因为像什加公国的卡摩尔镇、或是莱茵王国的威斯特姆镇这种小镇,就算有临近大城市的便宜(发电厂一般在大城市附近)部分街区能够通电,煤气管道和有线电话也是没法儿拉过来的——建设和维护成本都太高了,煤气公司和通信公司不可能做这种赔本生意。 如因纳得立这种一方大城,能满足电力煤气供应的也只有寥寥几个街区,电话铃声更是只能在富人区听到。 绝大多数因纳得立市民若身在外地时想与家人联系,能指望的联络手段还是只有信件和电报——后者还必须是在当地有电报局的前提下。 威斯特姆理所当然没有电报局……虽然威斯特姆也有街区通电,但邮递电报公司并不认为这座小镇产生的业务营收能够保证投资回报——这里的邮局收入只能勉强养活局长和三名邮递员,发向总部的盈余少得可怜。 不过,这十余天来,威斯特姆邮局的日子倒是宽裕了许多,大量信件在威斯特姆与因纳得立间往返,邮票都卖出了不少。 这天清晨,天色朦胧时二十三岁的年轻邮递员波沙·劳瑞便披着防风斗篷出了门,赶往邮局。 这个世界的邮递行业并非国家主导,而是像电力、煤气、有线电话一样,由各国具有足够权势的大贵族包办,属于私人性质盈利单位。 各地开设的邮局就像是连锁店,局长是店长,邮递员是员工,与本地的行政部门并不产生交集,哪怕是镇长想要寄信、寄包裹,也得老老实实付钱。 波沙·劳瑞进入开设在马丁街南段的邮局时,局长和另外两名老员工也已经到了。 简短的寒暄问候后,局长便开始给三名邮递员分配工作:“劳瑞,今天你进城。马特,本,你们送信去乡下。” “嗨!老兄!”马特听了这个安排便举起双手高叫,“怎么又是劳瑞进城,怎么也该轮到我了吧?” 局长不耐烦地瞪了马特一眼:“你什么时候能做到像其他人一样不在路上耽误、当天准时返回,我就让你去。” 马特忿忿不平,终究没有再出声。 邮件有一辆马车、三架自行车,通常情况下邮递员们更多是踩着自行车往镇内、往周围乡村送信,去往因纳得立的马车一周或两周才会动用一次。 没人会喜欢往乡下送信,当局里攒够足够的信件包裹时,三名邮递员都很期待能由自己负责驾车前往因纳得立——能领到两顿用餐补贴、还能在因纳得立城里转一转,谁能不喜欢呢。 波沙在马特这个老员工嫉恨的目光下没敢表现出得意,从局里出来、去隔壁租车行牵马车时,他才振奋地一握拳。 邮局用不到马车时,会把马匹连带车辆放在租车行,也能额外增加少许收入。 在两名老员工的帮助下把信件包裹装满车厢,波沙坐上驾车位准备出发时,本趁着气咻咻的马特没注意的空档,冲波沙挤挤眼睛。 波沙不动声色,轻微地冲本点点头,抖动缰绳出发。 接下来……波沙先是去了本的家里,从本的太太那儿接过一个足有十几斤重的、用旧包袱皮裹着的包裹;又回了一趟自己家,让他的弟弟从他房间里把那个藏在衣柜里的纸箱子拿出来…… 邮费是很贵的,一封信送往因纳得立就要收三个铜币,包裹更是按重量计价。 趁着进城的空隙夹带私货,是小镇邮递员间默认通行的灰色收入;要是车上空间较多,邮递员们还会提前找上一两个搭有偿顺风车的客人。 马特这个家伙喜欢吃独食,以前轮到他驾车进城时他总不愿意分润点儿好处给别人,也就怪不得波沙跟本联手排挤他了。 邮局的马车和自行车都是邮递公司总部统一配发的,车辆非常结实,马匹也不是一般马,而是混有魔兽血统的独角灰马;这种马体型矮壮、四肢粗短,马身上还覆盖着一层长短不一的灰毛,并不俊美,但脚力十足,耐力比牛还强,是城市间通行的常用马匹。 独角灰马拉着的马车出镇时,波沙又看见了那些四处游荡的骷髅——它们似乎刚从镇子外面回来,骨头上还沾着露水,在清晨的阳光下闪闪发亮。 这些骷髅背着半鼓的编织袋,大咧咧的进入镇门,与马车擦肩而过时,还好奇地把那张怎么都没法看习惯的骷髅面孔转过来,冲着拉车的独角灰马直打量,发出“KABAKABA”的怪异声音。 “这马还是一级魔兽呢。” “别想了,绿名的,没法刷。” 波沙努力地目不斜视,把马车架出镇子了,才敢朝后张望。 真不知道这些骷髅要在镇子里呆多久……虽然他很高兴新领主带来的平价好货增加了邮局的收入(很多镇民给因纳得立的亲人邮寄布料),可波沙实在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满镇骷髅的“陪伴”下长大。 “好运总是与厄运相伴。”自言自语了句莱茵谚语,波沙打起精神,挥动马鞭。 六十公里的路程,就算是独角灰马拉的车也要走上三个多小时,波沙赶到因纳得立时,都已经快到中午了。 邮局的马车刷着绿色的油漆,再加上波沙披着的制式防风斗篷以及斗篷下的邮局制服都是最偏离的城市通行证,城门官只往这边看了眼,挥挥手便放了行。 波沙架着马车进城,先去了南大街,把本和自己的“私货”交给一家杂货店的店主——这个店主是本的妹夫,他会让自己的儿子把这些偷偷夹带的私人信件、包裹等物送到付钱的客人手上,并将部分同样不买邮票的信件包裹整理好,交由波沙带回。 波沙下了马车,把厚厚的大包裹叠在纸箱子上抱进杂货店,交代店主:“这次的不是信,是我和本自己在威斯特姆买到的好东西,你替我们摆上货架。” 本的妹夫是个胖胖的中年男人,闻言眼睛一亮:“是那些‘亡灵布’吗?” 威斯特姆的布匹,在新领主派人在马丁街公开贩售没多久,便流出了部分到因纳得立,在底层市民间流传开来。 扎实、细密、色彩鲜艳、花纹繁复的布匹,价格便宜得不可思议,自然会引起底层市民热议;要不是威斯特姆红灯区被关闭、领主换了人、还有亡灵大白天活动的传言同样传得沸沸扬扬,早就有无数小商人带着钱急匆匆往威斯特姆跑了。 波沙有些得意地点了下头。 他攒够这一纸箱子的布匹可不容易,全家十几口人的钱都拿了出来,每天轮流到马丁街排队……除了给妻子留下五米布做裙子,其它的都给他带了出来。 本的妹夫忙不迭解开包袱皮,只看了一眼表层的布料便眉开眼笑,自信地道:“你回去时就能来拿钱了,我保证一中午的时间就能全部卖掉!” “那就麻烦你了。”波沙笑着点头,“别忘记了,米价低于二十
相关推荐: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沉溺NPH
秘密关系_御书屋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开局成了二姐夫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乡村桃运小神医
白日烟波
将军在上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