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人人都夸赞你。” 沈桃原本就有点社牛属性,醉酒后天老大,地老二,她老三。 她已经开口把邻国送给韩尚昌,把太阳送给汤新霁了。 她这人就是实在,有东西是真给。 男人七分醉,演到你流泪。 七分醉的老头韩尚昌赶紧把话题掰回来,“沈大人,我看屏县没你得散。” 沈桃送了汤新霁一个太阳,汤新霁自认为得了好处,跟着拍马,“对,屏县没你得散。” 沈桃眯缝着眼:“是吗~嗯。好像是的,没我真得散。” 韩尚昌:“既然如此,我写个代管令,沈大人你就暂代屏县县令一职吧。” 汤新霁附和:“对,董修是个瘪犊子,不干人事,把他干掉你上位。” 沈桃忽扇两条手臂做展翅高飞状:“对,干掉他我上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看我大鹏展翅,呼啦啦,呼啦啦~” 汤新霁也学沈桃,呼啦啦,呼啦啦。 醉酒后人生百态,没眼看啊。 韩尚昌这个老圆滑任由他俩呼啦啦,自己则偷摸到楼下借了纸笔,奋笔写了两份代管令。 拿回楼上包间,他朝自己的印上哈了口气,啪一下扣上。 “来来来,沈大人,你不是要把董修干掉自己当县令吗?这是文书,命你暂代屏县县令一职,城外的灾民全权交由你安置,如何?” 沈桃眯着眼:“哈?代任县令?有权利了?” 汤新霁:“比司农权利大!沈大人敢不敢干?” 喝多的人问她敢不敢? 那必是仰天三声:“敢敢敢!干干干!肝肝肝!” 韩尚昌:“来,盖印为证!” “盖就盖!” ——然后就盖了。 韩尚昌拿起一份揣进怀里,“老夫的事儿处理的差不多了,至于董修和他的案子我会带回褚州一起办理。 那老夫不多留,走了!” 汤新霁和沈桃歪歪的趴在桌上,眯着眼摆手,“走吧走吧,慢点走。” 还慢点走,韩尚昌现在恨不得插上翅膀赶紧飞回褚州。 他怕沈桃醒酒反悔啊。 韩尚昌出门就叫追风。 追风顶着鸡窝头,还有被打到青了一边的眼睛过来了。 身后还跟着同样鸡窝头的冯茗,只不过他俩眼睛都青了。 还不是暗七和追风两人不讲武德,两人合伙按住他,一人给他一电炮。 韩尚昌:“打赢了没有?” 追风点头,“嗯,打赢了。” “那还等啥?走啊,等他明天讹你啊。” 一主一仆俩人抬腿就走,拜拜了您呐,拜拜了屏县。 第381章 这就当上县令了 沈桃第二日酒醒后头痛欲裂。 她捂着头晃了晃,就感觉手里拿了东西。 拿到眼前一看,她吓的一个前滚翻滚到地上站好。 我靠了。 昨天喝醉酒把自己给卖了! 不仅代任了屏县县令一职,还把城门口的灾民接手了? 但凡她昨天多吃一粒花生米,都不能醉成这个德行。 她敛了敛衣服就冲出门,“人呢?” 翠兰手上沾着面,连跑带颠的过来,“我在这儿呢!怎么了?出啥事了?” “快给我备马车,我要去县衙找韩大人。” 翠兰:“哈?韩大人。您可能找不到了,韩大人连夜回褚州。” 沈桃:…… 老小子你是挖了坑你就跑,完全不顾我死活啊。 “那汤大人呢?” 说起汤大人,翠兰也气着呢。 他大清早一睁眼,带着暗六和暗七就走。 走就走呗,还拉了一大包麻将、跳棋、象棋啥的,非说是沈桃答应送他的。 沈桃又问了一遍,“汤大人呢?” 翠兰讪讪:“按汤大人的速度,现在已经拐上官道了。” 沈桃泄了气的坐到房檐底下。 喝酒误事! 喝酒误事啊! 她要是再喝酒,她就是狗! 沈桃保持着“思想者”的姿势,足足在原地坐了一个时辰才想通。 代任屏县县令也是好的。 省的上级再给她派个类似于董修这样不靠谱的县令过来,让她劳心劳神。 当务之急,她得去衙门走一趟,接手新工作。 至于冯茗——既然随从当的这么卷,那就继续卷,别停下。 沈桃把冯茗从床上薅起来,他两眼睛肿的只能掀开一条缝。 “走吧,县衙走一趟,看看目前有哪些事要办。” 沈桃穿好官服,大摇大摆进了县衙,顺便给衙门的人展示了盖着韩尚昌印的代任书。 小吏一口一个沈大人,叫的沈桃心花怒放。 嗯,要的就是这种激素飙升的飘飘然感。 沈桃甚至有点理解徐以德了。 难怪他喜欢听别人夸他,喜欢听别人叫他青天大老爷。 那是真飘啊~ 沈桃以前进徐以德书房都小心翼翼的,现在好了,整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都是她的。 她关起门又是小跑又是大跳,跑了一圈才把门打开,板着脸道:“把最近朝廷下发的文书搬来看看,我挑要紧的事先安排。” “是!小的这就去搬。” 沈桃让衙差给冯茗找了身衣服。 衙差偷笑着给冯茗递衣服。 冯茗龇牙,“笑什么笑,没见过俩眼都长针眼的?!” 冯茗抖着衙差制服,又瞧了瞧沈桃的官服。 料子千差万别啊。 嫉妒使冯茗丑陋,他悄悄把手上的灰噌沈桃衣袖上。 沈桃一目十行的看屏县的政令文书。 一封封文书写的贼长,明明两句话能讲清的东西非要写两页。 沈桃和冯茗先是坐凳子上看,后来歪凳子上看,再后来趴地上看。 全部看完总结一下,无非以下几点。 其一,眼看秋收了,巴拉巴拉……税粮按时交。 其二,灾民到你们屏县门口了,巴拉巴拉……到你家门口就归你家管,别管我要钱,要也不给。 其三,褚州还有许多灾民,巴拉巴拉……给我钱、给我钱,给我钱。 其四,太后要过大寿,巴拉巴拉……要钱要钱要钱。 其五,查户籍,巴拉巴拉……不放过一个该交税的人,换言之,别少钱别少钱。 八句话离不开一个钱字。 这国家穷成啥样了啊。 事得一件一件做,饭得一口一口吃。沈桃给这几件事排了个顺序,按照重要等级得先安排灾民。 翌日,沈桃带着一众衙差,还有乌眼青冯茗,一起登上临时搭建的高台。 沈桃穿着官服,精神抖擞,手里拿着个木质扩音筒。 虽然效果远远不如现代喇叭,但有的用就不错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冯茗负责敲锣吸引人。 有人认出台上的人是沈桃,他们双手拢在嘴边叫:“沈东家,你穿上官服可真威风啊!” “你一个女娃子都能当官,赶明我也得让我家几个女娃认认字!” “哈哈!沈东家,你把我们召集到这里来有什么事?” “叫什么沈东家,叫沈大人!” 沈桃啊啊啊几声,试了下音,随后气沉丹田吼道:“各位父老乡亲,安静安静,我今天召集大家来是有两件事要宣布!” “其一,上任县令董修去了褚州,一时半会回不来。 你们也知道哈,我刚封了个官。承蒙褚州的大人们不弃,让我代任屏县县令一职。” 冯茗适时插嘴:“听懂掌声!” 台下百姓掌声雷动! 沈桃压了压手,“安静,安静,还有一件事要说。 现在城外呢来了不少灾民,你们只知道有灾民,却不知道他们从哪儿来,家乡遭了什么灾。 我仔细说一下,他们是从邢州来的,家乡遭了蝗灾。 我看了咱屏县的县志,八十年前咱也遭过蝗灾,有谁知道当时的场景不。” 台下的人七嘴八舌。 “我没见过,但是我爷爷见过。那玩意害人不浅,呼啦啦一片飞过来,遮天蔽日的。 只要它们飞过的地方,树叶青草粮食,但凡绿色的东西啥都不剩。” “可不是嘛,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庄稼,虫子一飞一过就没了,日子没指望了。” 沈桃继续发问:“那你们当中有人当过灾民吗?知道灾民过的是啥日子吗?” 本土近几十年都没发生过大灾害,他们一个个低下头,表示无法想象。 其中一个汉子红着眼道:“我上次去京城送货见过灾民,惨,真的是太惨了。 破衣烂衫背着锅碗瓢盆,一个个骨瘦如柴,眼里如同一潭死水,路上还躺着很多饿到走不动等死的。” 沈桃继续道:“的确如此,粮食一夜之间没了。家乡活不下去,就想着投奔大的城池,找一份活养家糊口。 沿途的树皮草梗全都吃光了,夜宿荒原,病死的,饿死的,被野兽吃掉的不知有多少。 天灾不可抗,说句难听的话,若有一天咱们到了那个地步,想不想有人伸手拉咱们一把?” 台下百姓稀稀拉拉的说着想 沈桃:“大点声,没听见。” 众人异口同声喝道:“想!!” 嗐,沈桃心里踏实了,只要百姓生了慈善容人之心,安置灾民的事就迈出了一步! 第382章 安置灾民 沈桃看气氛堆叠到份儿了,说出自己第二个决定。 “既然大家都想拉灾民一把,家里有活儿的就到县衙门口登记,注明需要多少人干什么活,大抵几天。 酬劳嘛,算十五文一天。若是拿不出十五文,也可以用同等价值的物品交换。 比如鸡蛋、豆子、花生、稻米、鱼、肉、糙米、菜,等等。 只要对方同意交换,你们之间的雇佣关系就形成了,如何?” 沈桃有自己的考量,若是一味给银钱,灾民要吃还得去买。 按照目前大月皇朝四处遭灾的情况,粮食价格肯定会涨。 那还不如让雇佣者直接给家里吃不掉的东西,灾民能吃上饭,城中百姓也得了利,双赢。 百姓听说可以用东西换,叫嚷着问:“拿吃的以外的东西换行不行?” 沈桃笑道:“ 只要对方同意,你们怎么换都行。你给的价值不够,或者对方狮子大开口,这笔交易直接告吹。 到时我不止要把你们的名字,也要把灾民的名字和特征写在大字报上,让全城的百姓都戳你们脊梁骨骂。” 百姓:“哈哈哈,那可就成名人了,这般不讲道义嫁娶就难喽。” 沈桃挥挥手,“行了,我今天只说这两件事,大家散了吧。” 沈桃从高台跳下,吩咐衙差去各个村子传信。 村里距县城远,村里人不可能因为雇人干活而专门跑一趟县城。 有那个功夫,他自己都能干不少活了。 得让村民去找里正,让里正头天登记好,隔天往县衙送一趟。 大不了贴两个辛苦钱。 安排好后,沈桃带冯茗等人去了城外。 她让守城兵把两千一百二十三名灾民聚集在一起,准备训话。 简易喇叭在手,沈桃清了清嗓子,“安静安静,我是屏县代任县令沈桃。 各位投奔屏县是求条活路,安置一家老小的。秋收过后一天比一天冷,长期施粥商人也顶不住,各位还是要自救。” 灾民炸了锅,“自救?我们也想自救,可是现在连城都进不了,怎么自救?” “放开城门让我们进城讨个生活吧。” 沈桃给冯茗使了个眼色,他立刻大吼一声,“吵什么吵,先听我们把话说完。” 冯茗故作凶神恶煞,守城兵也开始维护纪律,灾民这才压下情绪继续听沈桃讲。 沈桃:“距这儿三里外有个山头,名曰黑风山。山上曾住过人,但地方狭小,没法接受所有人入住,更不可能一家分一间屋子。 这样,等我讲话结束,老人和女眷就可以收拾行李,由这位青眼小哥带你们过去。 住下后,女眷、老人和孩子着手搭建茅草屋。至于在场的一千两百名壮汉,有建房经历的站出来看看。” 冯茗:…… 哈,谁是青眼小哥? 桃儿你莫非在说我? 有灾民稀稀拉拉站出来,“我盖过房子。” “我,我也修过房子。” “我是泥瓦匠。” 大抵站出来五十多个人。 沈桃找他们是给市场铺地的,用不了多高深的盖房技巧,她又点了些看起来靠谱的男人。 “你们二百人跟我去建房子,每人每天十五文钱。你们现在就可以跟家里人告个别,再去那边候着,一会就带你们进城。” “他们有活了?那我们呢?我们怎么办?”其他灾民着急询问。 沈桃冷脸:“急什么急,马上就说到你们了。” 灾民这才消停些。 “明日我会安排剩余的汉子进城,届时会有人雇佣你们干零活。我给你们定的标准是一日十五文,有的会给直接给铜板,有的会拿等价的食物交换。 当然了,如果你们需要其他物品,也可以提出交换,但不可以贪得无厌狮子大张口。 反正我就一个宗旨,想一家老小活下去就得干活,天下没有白来的午餐! 我还问问,在场有没有家里没男人,需要女人顶门立户干活赚银子的? 若是有,就举手,我安排你们进城干别的活儿。” 场上没人说话,那就是没有呗。 沈桃继续道:“上面下了公文,让屏县协助你们入籍落户。待明年春耕前,拼出活路的,愿意留在屏县的,我给你们免费办入籍。 若是想回邢州老家,我也是双手赞成。 可若你们偷鸡摸狗,打砸烧抢扰的屏县不得安宁。发现一个,拖家带口的撵走一家。 听明白了没有?” 灾民还是想好好过日子安家落户,现在有了出路,心里高兴眼里也有光,于是大声道:“听明白了!” 沈桃:“你们这千人我也认不清,现在你们商量下组队的事。 十人一个队伍,推举一位组长。老人和老人组队,女人和女人组队,壮劳力和壮劳力组队,孩子和孩子组队,开始吧。 哦,刚才选出建房子的人就不用组队了。” 沈桃话音一落,队伍就乱了起来。 一个女人等于五百只鸭子,他们嚷起来的声音能盖过十个养鸭场。 过了一炷香,有人喊:“我们组好了!” “我们也组好了!” “我们也好了!” 沈桃:“组长在前面一字排开。组员站到他们身后。” 灾民应声行动起来,人数并不是整数,有两队并没满员。 沈桃又问:“你们当中有会认字写字的吗?举手我看看。” 话音一落,有七人举手。 沈桃感叹,古代读书识字率也太低了吧。两千多灾民,竟是只有七个人认字。 可悲可叹。 沈桃:“你们七人出列,我另有安排,组队不满的人补到他们的空位上。” 沈桃的马车上随时都带有纸笔,因为出门谈生意,随时都可能谈成而写合约。 她叫冯茗取过来,快速的写了名目,包括名字,性别,年龄,祖籍等等。 沈桃把那七个人叫过来。 “你们按照这张纸各自抄誊一份,然后将每队成员的信息填补完整,圈出组长。” 七人听话照办,在队伍里挨个寻问。 眼看日头越来越高, 灾民晒的直冒汗,混合他们身上的味道,真是直冲鼻子。 第383章 叉出去扔了 即便这样,灾民还是听话的配合。 因为他们知道,眼前这个女人是来帮他们的。 沈桃来回踱步,“我会给男人都安排上活儿的,我算过,十五文够一家人吃上饭,还能结余些。 从明日开始,就不再有人过来施粥,你们做好准备。” “不施粥?凭什么不施粥?凭什么进城还分男女?就应该让我们随便出入。”一个尖利的女声响起。 两千多破衣烂衫的人同时进城,没处落脚就要四处闲逛,屏县还如何招揽商人? 男女分工不明确,谁赚钱,谁盖茅草屋?别等到冬季飘雪时,兜里没钱买粮,头上没叶遮顶。 说着那人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沈桃皱眉循声看去。 说话的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她样貌还不错,衣服也干净整洁。 混在穿着破烂的人堆里,多少有点扎眼。 她一说话,不少女人翻白眼撇嘴,可见人缘不咋地,尤其是女人缘不好。 这女人名赵兰心,是个寡妇,上无爹娘下无儿女,是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主。 逃荒这一个半月,她跟过三支队伍,皆因跟男人钻树林换吃喝,而被队伍里的女人厌弃赶了出去。 这是赵兰心跟的第四支队伍,还没来的及行事,就已经误打误撞到了屏县。 到这儿后她也没消停。 短短几天,她都跟三个守城兵钻过树林,换来了吃的东西,还换来了衣服和胭脂水粉。 所以她才看起来比别人板正整洁。 赵兰心不想上山盖狗屁茅草房,更不想进城干沈桃给安排的活计。 所以沈桃刚才问有没有需要女子顶门立户的,她愣是没吱声。 她想进城,继续从事不可描述的行业。可听沈桃的意思,她只能上山。 她刚才就想反驳来着,只是一直没插上嘴,这会儿借个由头就发作了。 沈桃眯眼看向赵兰心,“意思是你啥也不想干,一直由人供养吃白饭?” 赵兰心翘起兰花指拢了下头发,“这位女大人说的可真是难听。什么叫吃白饭?我们吃的可是朝廷的饭。 要不是邢州遭灾,你当我们爱来你这破地方啊。 朝廷本来就该给我们发赈灾粮,就该安置我们,凭什么要干活才能吃饭? 凭什么我们这么多人要听你一个毛丫头指挥?凭什么不让我们自由出入城? 大家伙说是不是?” 赵兰心想拉拢人一起对抗沈桃。 今日沈桃要是不把赵兰心摆弄明白,明日就有人和她一样不服管。 人心就是这样,慕强者而欺负弱者。 沈桃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还有人和她是一样想的吗?站出来说给我听听。” 灾民鸦雀无声。 “没人和她一样想?那好,你出来,站到前面来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沈桃冲赵兰心勾手指,眼睛微微眯着。 赵兰心以为沈桃拿她没办法,扭腰摆跨的挤出人群。 她刚走到沈桃面前,沈桃一个大嘴巴子就甩了过去。 赵兰心疼的眼泪都飙出来了:“你打我?大家伙都看看啊,这县令她打人!” 沈桃逼近:“你也就是个女人,我只是轻飘飘的打了一下。 你要是个男的,这会儿早被我踹飞出去了。哪个男人要是不信,大可以试试我有没有这个本事。 刚才那一巴掌,打的是你无组织无纪律,不服管教。” 话音一落,沈桃又在她另外一张脸上留下五指印,“这一巴掌打的是你不知感恩。 收留你们,给你们施粥,想办法给你们找活路,这是屏县的情分。 关闭大门不管你们死活,才是屏县的本分。 你不知好歹,说些胡言乱语煽动民心,该打!” 赵兰心的脸肉眼可见红肿起来,不少女人都觉得痛快。 让你挑事! 让你天天勾搭男人! 该! 遇到硬茬子了吧。 赵兰心呜呜的哭着,一眼眼的瞟跟她钻过树林的守城兵,求做主。 守城兵别过眼去不看。 长几个胆子敢和沈大人对着干啊?城里百姓能用唾沫淹死人。 沈桃:“来人啊,把这娘儿们给我架起来扔的远远的。对了,她有没有家人,一起走!” 有女人喊道:“就她一个人,没家人,丢她自己就行。” 沈桃:“那感情好,丢一个省事。我屏县可装不下她这尊大佛,且去别处吃朝廷发的粮食吧。 在场各位也都把这娘儿们的脸给我认清。 谁要是放她进城或者收留她,就和她一样拖家带口滚出屏县。” 赵兰心还想理论。 沈桃扬手,皮笑肉不笑道:“还想挨打?” 赵兰心战术性后退。 沈桃冲衙差摆头,“等啥呢,把人给我叉去扔了。” 衙差赶紧上前,两人一左一右把赵兰心抬起来,任由她空蹬。 他们一憋气跑了两里地,把赵兰心咣当扔地上了。 “县令大人发话,让你赶紧走,否则见你一次打你一次。” 赵兰心看着衙差的背影不服输的喊:“走就走,当我稀罕你们这破地方呢,我去褚州,我不信我还活不下去了。” 她是不知道,褚州的大门也不给灾民开,一天还就一顿稀汤吊命。 反正有她哭的时候。 灾民被沈桃的手段唬住了。 屏县能接受他们,给他们找出路,他们感激不尽。 若是顶着干,下场肯定和赵兰心一样被丢出去。 还是老实点,别得罪这女大人。她看起来可不好惹,而且手劲儿贼大,两巴掌就把那娘儿们的脸打的和馒头似的。 镇住灾民,那几名会写字的也把资料登记齐全了。 冯茗带队把他们往黑风山上移,剩下的两百壮汉和读书人由沈桃带领进城。 进城的汉子眼睛险些不够用。 屏县真是好地方,比邢州好一百倍。 街上人人都挂着和乐的笑容,穿戴得体,街面干净整洁,来往的人还同沈桃点头打招呼。 这些汉子更加坚定留在屏县的想法。 沈桃把人带到工地,交由孙大和孙二安排。她则返回衙门,看看有没有人报名登记雇佣灾民。 这一瞧,还真有,人数还不少嘞。 有的人家要打井,有的人家要砌房,还有商铺人手不够用,直接点名要多少人去做短工。 沈桃捋了捋,超过五百人明日就有活儿干了。 再坚持几天,庄稼就该陆续收割,剩余的人也有着落了。 只是这几天嘛,可以让他们上山采摘野果,顺带挖草药。 黑风居收,草药可以卖给医馆,野果做成果酱卖出去,也算是双赢。 另一边,冯茗带着灾民上了黑风山。 一老人看着砖瓦房眼含热泪,“青砖的房子,我一辈子也没住过啊。” “可不是嘛,虽然挤了点,但好歹是有处落脚了。” 冯茗心中盘算着,房子有五十五个单间,每间不大,只能摆一张床和一个小书桌。 若是不用床,铺干草人挤人的睡,一间能睡十人。 走廊、饭堂全利用上,至多塞进来六百人,不能更多了。 冯茗站在门口规划建造茅草屋的位置。 建十人一间的茅草屋,也得建一百四十间。 想想就头大。 好在年轻妇女有五六百人,耗时四五天应该可建成。 第384章 灾民出去干活了 冯茗把各组组长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讨盖茅草屋的事。 人多意见多,但是有冯茗这个青眼衙差镇着 ,她们的争执尚有余地。 每每到意见不确定时,冯茗就出来拍板定音。 敲定了盖房的位置,房屋大小朝向,冯茗给各组派下任务。 年轻女眷组砍树,把树干楔进土里当地基,上茅草,干些稍累的活儿。 上了岁数的老人割茅草,孩子们把茅草抱回,并摊开晾晒。 放现代来说,十三四的孩子还不懂事,在古代,这个岁数都是劳力。 五六岁就洗衣做饭的不在少数。 冯茗把任务布置下去,各组组长再向下细分,众人该干什么活就一目了然。 都是穷苦出身,动手能力很强,趁着今天下午男人们还在,一群人就轰轰烈烈的开干了。 黑风山的山头还是有很多宝藏的。 有野果子树,水塘里还有鱼。这一年都没空捞来吃,鱼儿多着呢,真应了那句棒打狍子瓢舀鱼。 附近的野菜久不采摘,成片成片的长。 老人孩子就近挖掘野菜,再捞上百条肥美的鱼儿,晚餐也有着落了。 久未沾荤腥的灾民,喝上口没盐巴的鱼汤,再配上野菜和野果,都满足的不得了。 黑风山上有溪水。 男人们懒得往回提,脱了衣服就洗。洗完再打些水提回去,让女人们烧水洗澡。 洗澡间热闹的不行,洗了一批又一批,到后半夜才停歇。 就算是灾民,他们也是有羞耻心的。 总不至于第二天让男人们脏兮兮的进城,平白让城里人笑话。 洗过澡,老人女人和孩子进青砖房休息。冯茗还预想人挨人睡,一屋能睡十人。 她们倒好,一屋强行住二十人,翻身都费劲。 男人就随便找树靠着,勉强休息一晚。 翌日,上千男人浩浩荡荡朝城门行去。 一直对他们关闭的城门,在他们面前缓缓打开。 男人们激动不已,好似新生活在面前铺展开来。 进城后,他们眼睛同样不够用。 清早的屏县焕发着勃勃的生机,出来卖货的有背篮子的,有推独轮车的。 遇到他们这行灾民,开朗的人还会打招呼鼓励:“好好干!” “加油干!” 灾民受宠若惊,心中对屏县的好感噌噌上升。 一行人终于来到县衙门口。 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百姓,用更专业的语言形容就是用人单位来挑人了。 沈桃端坐中央,手拿简易扩音器:“衙差呢?维持一下纪律,把他们分成四列站好。 今日每人都能分到活儿,不用心慌,也不要喧哗。” 灾民站好后,沈桃扬声道:“瓷器店要二十人,日结十五枚铜板,工期十天,前五排出列。” 前五排灾民往前踏了一步,心砰砰跳着。 日结,这就代表他们很快能拿到银钱。 陶器店的老板最近订单多到发愁,他想再建两口窑。 怎奈秋收将近,没人接活儿。 听说可以雇佣灾民,工钱还不贵,他第一个跑出来支持沈桃。 沈桃:“陶器店的王掌柜,人点齐了,你带着吧。 午间管一餐饭,你要是有地方给他们住,晚间就留下。 若是没地方,就放他们出城,定好明日上工时辰即可。” 王掌柜喜滋滋,“那是自然,好,人都跟我走吧。” 王掌柜带人走后又有李掌柜、张掌柜。 再往后就是百姓。 两刻钟后,灾民走了半数,而“用人单位”全走光了。 剩下的灾民有点急,交头接耳道,“不是说人人都活儿吗,这人走光了啊。” “早知道排队挤前面了,也省的后面的没人挑。” 沈桃让衙差拿来一个筐,她从筐中取出野果展示给灾民看。 “我拿出来的东西,你们都仔细认好。”她又拿出另外几种野果,以及常见的草药植株。 倒是有人认识些草药,“这是黄芩我认得。” “这个是柴胡。” “对了。”沈桃道:“你们今天的任务就是上山摘野果、挖草药。 每人的任务量是野果五斤、草药五株。完成任务就可得十五文钱。 我提醒一句,山中有野兽记得五人以上结伴同行。无论山上草药和野果有多少,申时末必须下山,到县衙门口集合。 采集和挖药的过程不得破坏果树和山体,听明白了没有?” 沈桃之所以不按斤收购,而是定保底数额让他们赚十五文,就是害怕灾民内斗。 若是他们今天上山赚的银子多,明日就有人不想去主家干活,而是想上山。 彼此暗算抢人家的劳动成果也有可能。 对现在的灾民来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平等对待才是上策。 灾民异口同声:“听明白了。” 把最后一批灾民送走,沈桃跑回房间灌了一大壶水。 这一天的说话量超过往常十天,说的是口干舌燥,耳朵里嗡嗡响。 休息一会儿,沈桃换了便装,带了个衙差打算去各个村子巡视。 以前她也经常进村,可进村往往看的都是生意怎么样。 现在她是一县之主,眼界和格局都要放宽。 她得视察一下村子里土地的荒废情况,这样才好在明年安置灾民春耕开荒。 跟随沈桃出行的衙差名叫李大全,是个老实的,对村里情况也多有了解。 由他带路,沈桃第一站来到了上桥村。 李大全介绍:“上桥村可是咱们屏县最有名的英雄村。” “哦?怎么说?”上桥村有沈桃的酱料联盟,她还从没听说过英雄村这一说。 李大全:“二十年前边关吃紧,朝廷征兵支援前线。 上桥村里正发动各家各户成年男子去当兵,保卫咱们大月皇朝。 当时上桥村全村才六百余人,却出了一百九十名兵丁。 一场场战事打下来,上桥村的名声在军中那叫一个响亮。 主要是上桥村的人英勇无畏,但凡有战事全都冲到前面。 升官升的快,战死的也快。等战事结束,一百九十余人一个都没回来。 有些是战死沙场,有的是立了军功就留在军营。时间一久,英雄村的名号就流传开了。” 第385章 刚正的里正 在李大全嘴里,沈桃听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上桥村。 她甚至透过李大全干巴巴的讲述,看到了惨烈的战场,看到了送家人出征的不舍,看到了望门盼君归却等到死讯的苦楚。 “那个里正还在吗?” 李大全:“在呢,还当里正呢。他三个儿子全送到战场上,一个都没回来。 后来抚恤金送回来,他全给了儿媳。还把儿媳收成义女,送她们出嫁了。” 沈桃感叹,这里正当真是个开明的,心中有大义,值得敬佩。 沈桃问:“你知道他家在哪儿吗?我想去探望他一下。” 李大全:“知道,往年徐大人都会自掏腰包给他送点米过来,去他家的路我熟悉。” 徐以德自掏腰包送米粮,这事沈桃还真不知道。 要是知道,她早替他宣扬宣扬,振他官威了。 李大全似是看出了沈桃的意思,道:“徐大人不让说。他说不想在这件事上出名,陆里正在自己村里还算有威信,旁人不说三道四。 要是这事传开,别的村的人都会在后背戳他脊梁骨,说他劝人当兵打仗,结果人全死外面了,损阴德。 老人家不容易,不该承受这些。” 沈桃更加感叹,看似平庸的徐以德大人,竟有这样细腻的心思。 看来不管是为官之道,还是为人之道,她还是太嫩,还是得学。 两人聊天的工夫,马车在一户人家门口停下。 别人家都是围墙高高的,门前一扇大木门隔绝所有外人的视线。 可这户人家围墙极矮,门也是栅栏门,小黄狗悠闲的躺在院子中央晾肚皮晒太阳。 沈桃下马后,把马缰绳交给李大全,隔门喊:“陆里正在吗?” 李大全拴好马后走过来,“陆里正耳朵不好用,得大点声叫。” 李大全双手拢在嘴边,面目狰狞的嘶吼:“陆里正,陆里正你在不在。” 小黄狗爬起来冲李大全使劲叫。 不多时,屋门开了,走出佝偻老者。 李大全小声对沈桃念叨:“陆里正今年六十出头,儿子当兵后家里所有活都落在他一个人身上,他这些年也是磋磨够呛,老的快。” 外面的阳光刺眼,老者眯着眼看人,他认出李大全,笑眯眯道:“是李衙差,快快进来。” 老者拉开院门,呵斥小黄狗一边待着去,这才伸手引两人进门。 “陆里正。”李大全嗓音拔高,“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屏县代任县令沈桃。” 老者回头,“哈?李小子,你说啥逃了?” 李大全头大,声音又拔高一度,“这是屏县代任县令沈桃。” 老者这才转身看向沈桃,神色严肃的打量。 就在沈桃以为老者不喜她时,老者忽然笑了,眸光中带着些许赞叹。 “老头子陆平川见过沈大人。这些天村子都传开了,说沈东家当上沈大人了,现在给灾民谋活路呢。 老头子最敬佩为民做主的好官,沈大人,你的名声我听的多了,你带着屏县谋求出路,老头子敬佩你啊。” 陆平川耳朵不好,所以根本不知道自己讲话有多大声。 沈桃耳朵震麻了,咋感觉夸人的话用吼的讲出来,和骂人没区别呢。 李大全小声道:“陆里正为人刚正,若是不喜一个人,绝对不会趋炎附势的拍马屁。 他夸你,就是夸你。” 沈桃笑着感谢,“谢谢陆里正抬爱,今日路过村子,临时过来拜会。 空手而来,陆里正不要嫌弃。” 陆平川慈爱的把沈桃领进门,四处去翻东西给沈桃吃。 沈桃看的直眼热,前世她放假回家,爷爷也是这样翻东西,把自己舍不得吃的东西留给她。 陆平川翻出一块不知道谁给他的,又不知道放了多久的糕点放到沈桃面前。 一句话没说,可眼神在催促沈桃,吃啊吃啊吃啊。 沈桃瞧了瞧有了细微霉点的糕点,到底是不舍得辜负老者好意,拿过来一口塞嘴里,梗着脖子往下咽。 李大全都替沈桃噎的慌,赶紧倒水给她往下顺。 陆平川:“沈大人,您这次不来看我,老头子我也打算去趟县衙找您的。” 不等沈桃发问,他继续道:“我知道城里进了很多灾民,我老头子暂时能做上桥村的主,就想着接纳些灾民。 村中有些荒地可以开垦,村里人也能帮忙盖房子。我不敢多说,三十户,三十户我们上桥村能容下。” 沈桃感叹于陆里正的敏锐。 亦或者不是他敏锐,而是从灾民涌到屏县来的那一刻,他心里就开始盘算了。 他只是吃不准县令的态度,所以按而未表。 现在自己没有任何缘由的来到上桥村,陆里正就明白她的心思,这才迫不及待说出这番话。 灾民配置都是一家四口或者五口。 三十户就是一百二十个人。 屏县治下的十五个村庄都能向上桥村看齐,就能安置出去一千八百人。 剩下的说不定能在屏县讨口饭吃,这不妥妥的全安置下了吗。 沈桃压下内心的激动,“陆里正,你先带我去看看村里的荒地。” 这事急不得急不得,急不得。 就算盖房子落户,那也得要银钱不是? 先趁秋收这段时间,让灾民赚两个铜板再说。 在陆里正的带领下,沈桃仔细看了上桥村的荒地。 大抵都是东一块西一块,杂草丛生不好开垦。 不好开垦不代表不能开垦,灾民要想在新的地方安家落户,该吃的苦头都得吃一遭。 否则太轻易得到,岂不是不珍惜? 沈桃从上桥村出来,又去了下桥村、小河村、大河村、广合村…… 沈桃探了其他里正的口风,推脱之意那是相当明显。 不过沈桃语气一硬,他们态度又有所松动,这说明还能谈,有的谈。 从最后一个村子出来,月亮已经挂的老高。 沈桃把李大全扔到家门口,独自赶马车回了黑风居。 她倒是没想到,黑风居已经有个人在早早的等她了。 满头珠钗的女人直冲沈桃奔来,若不是还有月光照清她的脸,沈桃差点一脚把她飞出去。 第386章 再见林蔷 “沈桃你可终于回来了,距离上次京城外相见,这又过了快三个月。 让我看看你是胖了还是瘦了。” 林蔷给了沈桃一个大大的拥抱,随后扯着她往屋里走。 一进有烛火的房间,林蔷就伸出两个爪子在沈桃脸上蹂躏,把她脸上的肉挤的东倒西歪。 沈桃龇牙:“林蔷,够了啊。再捏下去肉不能恢复原型,我可就赖上你了。” 林蔷的丫鬟小莲端着一盘新鲜的荔枝走过来,笑嘻嘻道:“我们主子可是等了您一下午,盼的是望眼欲穿。 这是途中买的珍稀果子,主子让我拿冰镇着,就是为了让您尝一尝。” 沈桃来到这个世界后,当真没吃过荔枝。 小丫头一描述,她嘴里就开始分泌唾液。于是迫不及待的走过去,剥了壳把白嫩透亮的果肉往嘴里塞。 林蔷刚要说小心果壳,她的嘴巴一动一动就把一个黑色的果核挤出来了。 沈桃又剥了两颗,一颗塞自己嘴里,另外一颗塞林蔷嘴里,赞叹道,“真甜,核也小。” 又吐出果核后,沈桃悄咪咪把核捏在手心里。 也不知道屏县这地方能不能种出荔枝树。 若是真能种植,屏县的人也能尝上一口鲜。 林蔷看沈桃吃的急,就问:“看你吃东西的急样,是不是没吃晚饭?” 别说,沈桃还真没吃。 就在这时,有人敲门。 开门一看,郭婶子跟老六叔一道过来的,老六叔手里端着个托盘。 郭婶子的手如今还不能用劲儿,老六叔是赖着跟过来送菜的。 郭婶子:“桃儿,林小姐一直等着你,也没用饭。厨房做了四样小菜,两样是林小姐喜欢吃的,两样是你喜欢吃了。” 沈桃往后站了站,示意老六叔把托盘端进来。 林蔷伸手拉了拉郭婶子,“婶子你真好,我就生产时在山上住了半个月,还劳您记得我的喜好。” 老六叔立刻开启夸赞模式,“我们红蝶,哦不对,我们郭婶子记得东西可多了。谁喜欢什么记的最是牢。” 有点失落的是,就是没记住他的喜好。 郭婶子:“老六叔咱们快走吧,别耽误林小姐和桃儿叙旧。” 待郭婶子和老六叔离开,沈桃和林蔷对坐用饭。沈桃饿狠了,狼吞虎咽。 吃到五分饱她才降下速度,问林蔷:“你怎么有空过来?孩子呢?留在京城你放心?” 林蔷把嘴里的东西咽下才说:“孩子带过来了,小莲刚已经伺候她睡下了。 我这次可不是单独来的,而是带来了一个人。” 沈桃往她身后看,“你带谁了?” “她没在你的黑风居住,她遣人提前在屏县置办了院子,还带了一大堆仆从。” “嗯?”沈桃不解其意。 林蔷把筷子放下,“我生产危险,最后开腹取子的事被伺候的婆子传出去了。 乐安郡主——哦,你可能弄不清那些皇亲国戚。 乐安她爹是当今圣上的五皇叔,她和我一样。” 沈桃哈了一声,尾音上挑:“京城那么多渣男?” 林蔷:“想啥呢,我说的一样不是遇到了想治她于死地的渣男,而是和我一样,肚子特别大。 宫里太医给看过,说是怀了双胎,这刚八个月,肚子大的像要炸开似的。 生孩子对女子来说是进鬼门关,这乐安怀双胎可是在鬼门关口跳来跳去。 她听人说了我的事,特意到府上来找我,一顿央求,我就把前因后果给讲了。 乐可起初是想让你去京城的,没想到你封了个官,没有圣上传召地方官不能随意进京。 她去央求圣上,可圣上并不信开腹取子一说,没同意。 乐可没办法了,只能让我带她到屏县来,还带了一大堆经验丰富的产婆。 用她的话说,能顺利生产最好,若是不能顺利生产就兵行险招,求你给她开腹取子。” 沈桃哈哈笑了两声。 该说不说啊,她可是让鲁齐叔带了五万两银子去买粮食。 其中价值三万两的粮要捐给褚州。 从大义上讲,灾民得救。 可从人性角度讲,扪心自问三声。 心疼不?心疼不?心疼不? 何止疼,沈桃疼的都抽抽。 这会儿林蔷给她带来个患者。 咱倒不企盼她生产遇险,同为女子何苦为难女人,对吧。 可退一步讲,她生产不顺利,咱搭手救下。积福德不说,银子也能落袋为安,何乐不为? 沈桃清清嗓子 ,一本正经看向林蔷:“你有没有告诉她我很贵啊。” 林蔷奸笑:“我这一生除了在萧可身上吃过亏,其他地方还没吃亏呢。 我当时跟她说,我出了六万两买母子平安。不过我也确实是出了,不过是投资的。” 沈桃兴奋:“她怎么说?” 林蔷学乐安郡主仰起下巴,捏着嗓子,用手抚了抚头上的发簪:“我乐安这一辈子最不缺的就是银钱。 若这能救我性命,救我两个孩儿的性命,莫说是六万两,就是再搭上我父亲和靖安府——” 林蔷一秒切换到自己的声音解释:“她父亲是圣上皇叔,靖安府是她夫家,财大气粗在朝中有话语权。” 解释完,林蔷又开始学乐安郡主,“就是六万两再搭上我父亲和靖安府的两份人情又何妨?” 沈桃心想,乖乖,两份人情?这可是比银钱还金贵的东西。 她邪恶的都想直接上门推销自己。 林蔷又道:“原本她说明日要来拜访你,可我看她肚子大,路上又折腾够呛,身份地位也比咱们高,干脆咱们明日去探望她。” 沈桃点头如捣蒜,“要得要得。”大粗腿不嫌多,有多少抱多少。 看沈桃放下碗筷,林蔷蹭到她身边撒娇,“孩子今晚小莲看着,你和我一起睡嘛。 我都好久没见到你了,咱们可得好好说说话。你前阵子还在大理寺当阶下囚,怎么现在就混到官当了?” 两人都是女子,一起睡也没啥。 就是林蔷话太多,沈桃累了一天,讲着讲着就睡过去了。 翌日,沈桃生物钟作祟,早早醒来,此时的林蔷睡的四仰八叉。 第386章 林蔷给拉来的金主 灾民干活赶早,沈桃打算早点去县衙安排,回来再和林蔷去看望乐安郡主不迟。 沈桃轻手轻脚下地穿衣服,然后赶去县衙。 昨天灾民基本都领到铜板了,就算不是铜板,也交换到了可心的东西。 他们比昨天情绪稳定,眉眼间多了笃定和坦然。 沈桃照例让他们领了今天的任务,还留下十五人给黑风居。 头一日摘了一千五百多斤野果,黑风居的人有自己的事要忙,让灾民处理果子更妥当。 她带人去了黑风居,采摘的果子正整齐摆在黑风居的阴凉房檐下。 沈桃打算把这批野果做成果酱和罐头两种。 秋收过后天就一日冷过一日,到寒冬时节蔬果难寻,果酱和罐头自然不愁销路,说不定还是紧俏产品嘞。 如此的话,第一步就是筛选果子,个大的留下做罐头。 个小的做成果酱。 做果酱不是什么复杂工艺,撒糖杀出水分,倒入锅中搅拌按压成粘稠绵密状。 普通农户家里都能做,只是糖贵,他们买不起。 罐头做起来也不难,就拿前世畅销的黄桃罐头来说,洗净去皮去胡,再用凉白开清洗。 盛装的器皿要用开水煮过,防止细菌滋生。 洗净晾干器皿把黄桃放进去,再放上适量冰糖、白糖,倒入开水,上锅大火蒸半个小时。 只最后这一步密封,对古人来说是有技术难度。 但也别小瞧古人,黄泥密封或者以蜡封口都是他们的智慧结晶。 沈桃事无巨细的交代着郭婶子,买一送一的老六叔在旁当显眼包,使劲点头。 郭婶子指挥灾民去处理果子,沈桃这才去寻林蔷。 好家伙,她
相关推荐: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祸国妖姬
宣言(肉)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
左拥右抱_御书屋
姑母撩人
狂野总统
寡妇门前桃花多
生存文男配[快穿]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