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兽人之子慕(人兽) > 第34章

第34章

型最小,最蔫的一只。 黄天佑喂了点食物给这个小狗,随后让它嗅了嗅钱袋子。 “德子,去!” 狗子耸动鼻翼贴地寻味儿,一直嗅到看台上。 周边看客赶紧起身让路,嬉笑着想摸狗子一把。 狗子谁也不理,扭着小屁股循着味道跑。 没多久,狗子就把躲到树后的男人逮住了。 它用嘴巴扯着男人的裤脚,把哭笑不得的男人扯到场地中央。 男人耸肩摊手,顺势撸了两把狗子,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行,狗兄弟,你还真能找到我。 老哥也没别的本事,赏你几个铜板,让你主人给你买肉吃。” 男人手里摊开五个铜板,往狗子面前递。 众人全都伸长脖子看,想看这狗子是否认识铜板。 就算它认识,可它怎么拿走这五个铜板呢? 狗子看到铜板超开心的,它身体直立,两个前爪凑到一起给男人鞠躬作揖。 随后它用爪子点点男人的手,又点点地上,示意男人把铜板放到地上。 男人依言照做。 狗子又赶紧跑到黄天佑跟前,旺旺叫了两声,示意黄天佑跟它走。 它跑到铜板旁,围着铜板使劲摇尾巴,都快摇出火星子了,好像在邀功。 这只小狗,贡献了整场最欢乐的气氛。 不知道谁起了个头,纷纷有人往场地中央扔铜板。 活脱脱把一个展示环节搞成了卖艺。 黄天佑哭笑不得,一声令下,狗子纷纷两腿起立,拱爪感谢。 沈桃:“兄弟,都是大家赏给狗子的,你收了吧。 晚上买点好吃的,犒劳犒劳这些狗兄弟。” 有沈桃递台阶,黄天佑赶紧让家人去捡铜板。 沈桃把扩音器递给黄天佑,让他做最后的陈词总结。 他紧张得半天说不出话,末了才磕磕绊绊道:“商人大老爷们,我的狗能看家护院,也能逗主人开心。 可我更希望它们能发挥灵敏的嗅觉,帮官老爷破案抓坏人。 我……我要说得就这么多。” 沈桃接过扩音器,冲商人们道:“现在请百人商团给黄天佑,以及他养的可爱狗子打分!” 第211章 手工艺品赛道 有近八成商人举起牌子。 老六叔不知从哪儿钻出来,上蹿下跳的数牌子数量,最后冲沈桃比了个数字。 八十七。 商人都是人精,当然看出了狗子背后的价值。 只有普通人家才让狗子看家护院。 真正的有钱人,那都是用人看家护院的。 可爱灵巧的狗子,最得大户人家女眷的欢心。 这要是带回去,恐怕供不应求,故而他们才给出高分。 鲁齐叔高举一个木牌登场,沈桃郑重在木牌上写下黄天佑的名字,以及分数。 黄天佑离场,又有人带上了矮脚羊。 养羊的人也是个奇才。 他家羊下了个奇怪的羊羔子,羊羔子长不大,矮小又可爱。 十有八九是基因缺陷。 他让其与其他羊作配,生了两个不大的羊羔给孩子做玩伴。 只可惜,有前面的狗子做对比,矮脚羊逊色一些。 倒不是说他这改良基因的做法不高大上,而是与狗相比,羊羔智慧略低,难以驯服。 用来吃吧,它还长不大。 最终,矮脚羊只得了个八分的凄惨成绩。 估计这八分还是商人怕他挂零蛋,面子上过不去才给的。 “有请下一位张长寿,他带来的是一种味道无比清甜的瓜果。有请张长寿!” 张长寿个子不高,人晒得黝黑黝黑的。 他手里端着一个硕大的木板,木板上放着切成牙状的瓜。 这瓜已经去籽,内里呈现嫩金黄色,表皮是青白色。 旁人不认识,可沈桃认识啊。 这就是后世常吃的香瓜。 他端着木板,邀请商人品尝。 商人每人拿过一牙瓜送到嘴里品尝。 香瓜多汁,一口咬下去,新鲜的汁水就在口腔漫开。 他们眼睛瞪得溜圆,嘴里发出赞叹声,“嗯,好吃!甜!” 徐以德作为屏县最大的官,独享一整个香瓜。 他吃得汁水横流,两撇小胡子上还挂着香瓜籽。 围观群众顶着烈日看他们吃得清甜,不免喉头滚动咽了咽口水。 更是有商人还没吃完,就争先恐后地往订货区跑。 “这瓜还有没有?我定五百只。” 后宅妇人比吃比喝比玩比享受,把这瓜当稀罕物卖出去,能卖一两银子一个。 订货的人面露难色。 “这瓜还真没那么多!各位老爷若是订货,只能先交定金,我们根据定金种瓜。 来年这时候才能收瓜。” 商人叹气,“那先等等吧,容我们回头商议一下再行决定。” 张长寿的香瓜得了九十分的高分,他喜得眉开眼笑。 他倒是没想到来年发展瓜园那么长远的事,他是觉得有了高分,农畜产品赛道的第一名有望。 只是没想到,下一个上场的老妇人王美花给了他当头一棒。 王美花擅长养花,山上的奇花异草搬到家中全能养活。 不仅养得好看,有些放在房间里还有健体功效。 富贵人家的园子,谁不摆两盆奇花异草来彰显身份高贵? 所以王美花那百十来盆花草一搬上来,直接把商人惊住了。 又跑去下定。 只可惜,奇花异草有限,想要培植,还是需要漫长的等待过程。 王美花得了一百零三分的好成绩。 农畜产品一共就八个人参赛,王美花的分数最高,拔得头筹,得了一百两赏银! 王美花也是个可怜人,她膝下三个儿子,没一个孝顺的。 个顶个都是娶了媳妇忘了娘。 她和老头被赶到村中茅草屋里过活。 王美花心大,也不争辩,有口吃的活命就行,唯一的爱好就是养花种草。 她的儿子们最是厌恶她伺候花草,有时候到家里闹,还会砸掉一些。 现在看到老娘的花草能卖钱,想起被砸掉的那些,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王美花捧着沉甸甸的赏银下台,三个儿子立刻围上来。 “娘!你抱着重吧!我来帮您抱吧。” “娘,别用二哥,我能抱。” “大哥,三弟,你们这是干什么?这个月轮到我给娘送粮食,娘的银子自然是我的。” “老二,你说这话我就不爱听了!说送粮食,你送了吗? 我还不知道你和你媳妇是啥人?你这个月要是送了一粒米,我名字倒过来写。” 三人争吵不休,让王美花丢尽颜面。 她抱着银子怒道:“滚!都给我滚!现在发现你老娘有用了?把我赶出家门的时,你们想什么了?” 沈桃不好让她们的家事扰乱交流会,就给老六叔使了个眼色。 老六叔立刻派人护送王美花老两口回家。 农畜产品赛道比完,下一环节就到了手工艺品。 沈桃宣布:“有请手工艺品赛道的第一位选手——顾长河!” 顾长河被点到名字,蹭地一下抱着个小盒起身。 因为太紧张,他同手同脚,脚下一绊倒,差点摔个跟头。 还好沈桃及时拉住他,否则他摔个狗吃屎不说,连带手里的油印也得扔出去沾泥。 顾长河稳住身形,连连道谢。 只是道谢的话说得颠三倒四,句不成句,一颗心嗵嗵的眼看跳出胸膛。 沈桃压低声音安慰。 “别紧张,你的东西很好,非常非常好,你要有信心。” 顾长河吸气呼气,压下心头躁动。 他已经等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个露头的时机,他可千万不能给搞砸了。 他要稳住。 顾长河脚步虚浮地走到场地中央,经沈桃介绍了他的产品是油印后,他高高地举起手中的小盒子。 围观群众:…… “就这?” “不过是油印,和普通的有何不同?” 去给顾长河送信的李大贵着急地在人群中喊,“顾长河,你把上次跟我说的话再说一遍啊!” 顾长河紧张的耳朵里嗡嗡响,啥都听不到,只使劲地挺直胸膛,把手里的油印盒子举得更高。 “这人有病吧!问他啥他也说不出来,就知道举个盒子!” “下去吧!” “就是,下去吧!” 喝倒彩的声音此起彼伏,顾长河眼前划过一张张狰狞的脸,让他无所适从。 沈桃真替顾长河着急。 她组织语言道:“顾兄弟?顾兄弟?” 顾长河终于找回听觉,傻愣愣回道,“嗯。” “听说你的油印加了很多特殊材料,你能说说都加了什么吗? 你觉得你的油印好,又比别人的油印好在哪里?” 顾长河闭眼长长呼出一口气,“我的油印印在纸上有凸起,而且……而且夏不渗油,冬不凝固,水淹不溶,火烧留痕,我给它取名长河油印。” “哦?原来有这么多的好处,凸起?是指印章印下后有立体效果吗?” “对对对!” “口说无凭,来人上两张桌子。纸、火折子,再上一盆水,有没有人愿意拿印章来试一下?” 印章这玩意不能随便印,而且还要用火烧,大家都认为不吉利。 还是顾长河自己从怀里掏出一方印,才有得试验。 第212章 遇水不溶,火烧留痕 顾长河拿出一方印,低声对沈桃道:“不用拿纸,我自己带了。” 他从衣襟里小心拿出一张裁成四方的纸。 纸张厚实,是他为展示油印效果特意买的。 商人纷纷离席,走到场地中央观看。 顾长河打开他一直捧在手心中的木盒。 又从木盒里拿出一个小陶罐,掀开盖子一瞧,里面是一块殷红的油印。 还未等顾长河演示,商人迫不及待地拿起油印传看。 普通油印在夏日会浸油,而这油印看着油滋滋光亮亮,但是一点油都没有渗出。 油印放回桌上,顾长河用印台沾了沾,随后在纸上连印十几下。 连印最考验油印品质。 普通油印最开始几下印的清晰,后面就会逐渐模糊。 而顾长河的油印连印十几次,印台上的字迹仍旧清晰可见。 商人赞叹声不绝。 “好啊!连印十几下印台的字迹仍旧清晰。” “哎!你们看,这印出的字迹是立体的!而且没有油渍晕开。” “我瞧瞧!” “好!好!好!果真如你们所说,这油印当真绝品!” “你说的遇水不溶,火烧留痕又是怎么一回事?” 顾长河从纸上撕下一块印痕,丢进水盆中。 周围观众全都伸着脖子看。 怎奈这印记太小,他们什么都看不到。 有胆子大的从看台上走下来,跑到场地中央看热闹。 纸扔到水里,慢慢被浸湿。 而印痕却仍旧鲜红,无比清晰。 “这油印真的不溶于水呢!” “哇!这厉害了!” 无论懂行还是不懂行的,都赞叹不已。 顾长河取过火折子,稍稍一吹,火折子就有火苗蹿出。 他把剩余的纸张放到火苗上,火焰舔舐,纸很快燃烧起来,变成灰。 然而被油印印过的地方,在残灰中呈现灰白,字迹却仍旧清晰可辨。 “难怪叫火烧留痕,遇水不溶,简直绝了!” 商人们眼里泛着光。 因为他们清晰地知道,这油印一旦流入市场,将会被爱好读书作画的人疯抢。 商人们谁也没搭话,直接往订货区跑。 一边跑一边喊,“这油印我定五十盒,不管多少钱,我都定!” “我一百盒!” “我也一百盒!” “我有多少要多少!” 还有什么能比商人疯狂订货,更能证明顾长河的油印是好东西呢? 顾长河紧张局促,眼里泛着泪花。 他不停地在沈桃耳边道:“谢谢!谢谢你们让我的长河油印有见光的一天!” 负责订货的人被商人吵的不厌其烦。 “都别急,一个一个来。 可先说好了,这油印用的蓖麻油得是八年以上的老油。 目前他手里没有那么多的存货。 你们得先交定金,等收到陈年老油才能出货。” 前几批货,商人一听要等,定金交的就不那么痛快,只推说回去商量商量。 可这次他们二话没有,直接交定金。 “等就等,现在有多少货,就给我们多少。 哪怕一盒两盒的也行!” 商人明白物以稀为贵,尤其是对读书人。 东西越金贵,量越少,越能把价格炒起来。 商人与订货人纠缠了好一阵子,订货人死活不松口,不告诉他们能给多少货。 他们又跑去与顾长河纠缠。 顾长河左右为难,脚步匆匆地下台。 商人们追在他屁股后面问东问西。 围观群众大喊:“快回去吧,急啥啊,后面还有产品呢!” 商人不得不回到座位上,进入打分环节。 顾长河的油印直接拿下一百二十三分的好成绩,全场最高。 也就是商人全票通过。 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给后续上场的人造成了很大压力。 若是不出意外,顾长河就是手工艺品赛道的第一名。 之前去给顾长河通风报信的李大贵,骄傲地到处炫耀,“你们瞧见没有,这个顾长河可是我家的亲戚。 这次参加匠人交流会的消息就是我告诉他的。 他还说了,要是得了一百两的银子,还要分我一些呢! 一百二十三分,妥妥的第一名了!” “你就吹吧。”有不服气地说道。 “我吹啥呢!不信拉倒,懒得和你争辩。” 顾长河造成的轰动稍稍停歇,沈桃就叫上了第二位参赛者。 之前说不出意外,顾长河会是手工艺品赛道的第一名。 可现在呢,出意外了。 因为第二名参赛选手是位女子,她带来的手工艺品是双面绣。 她端着一把椅子上台,气定神闲地坐下开始飞针走线。 两刻钟后,她展示了自己的绣品。 绣品正面是一只活灵活现的狗儿,正是第一位参赛者黄天佑的狗子。 那狗子憨态可掬,好像在绣品上活过来似的。 而绣品的背面,是一朵盛放的牡丹。 牡丹华贵,颜色鲜亮,花瓣娇艳欲滴。 若是有蝴蝶和蜜蜂,非要落在上面采蜜不可。 场地四周掌声雷动。 “这娘儿们牛啊!” “可不是吗?我都没看清她是怎么绣的,人家就绣成了。 还一次绣成了两幅。” 市面上两大消费团体,一个是读书人,另外一个绝对是后宅女眷。 谁要是穿上一件双面绣的衣服,那可有的炫耀了。 商人传看绣品,啧啧称奇。 一个线头都找不到,正反面相得益彰,其价值不言而喻。 商人们再次全票通过,一百二十三票,与顾长河打了个平手。 “哈哈哈!刚才那位老兄,你不说顾长河妥妥能赚到一百两,还能分一份吗? 现在好了,两人打了个平手,这银子该分给谁啊?” 商人们再次上演了一出订货狂潮。 只可惜,能绣出双面绣的绣娘,全屏县也找不出第二个。 要想定她的货,还是要等。 商人们都有怨念了。 “这屏县的东西是好,这量也太少了!” “瞧你说的,要是烂大街了还能叫绝品吗?等着吧,早晚能有货到手上。” “哎!不等还能怎么办?” 接来上场的几位选手实力也十分强劲。 有人擅长竹编,有人擅长玉雕。 分数虽不及顾长河和绣娘,但也不低,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鼓励。 也有喜欢他们产品的商人当场下定。 邻近傍晚时,手工艺品赛道才比了 一半。 原定一天结束的比赛,不得不拆分成两天。 第213章 百花楼开业 韩妈妈喜上眉梢,趁机钻入百人商团。 她俏生生一笑,“我百花楼今晚开张,欢迎各位大老爷来玩儿! 奴家的百花楼和普通的青楼可不一样,绝对让你们大开眼界!” 商人们互相对视,用眼神交流,最后心照不宣地笑了。 这一笑,韩妈妈还有什么不懂的呢。 肯定是回去敞开大门迎客啊。 韩妈妈辞别商团,来到沈桃面前。 两人虽然只见过两次面,韩妈妈职业习惯,与沈桃自来熟。 “呦,瞧瞧你,今天在这么多人面前露面,也不知道把自己打扮好看点。 你第一次见我是那身衣服呢?怎么没穿?” 韩妈妈就好像沈桃前世的冤种闺蜜。 关心的话不会好好说,非要带点反讽。 沈桃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衣服,就是黑风寨统一的制服。 “这衣服挺好的,黑风寨统一发的,洗得干净着呢! 我是靠实力,也不是靠脸,怕什么。” 韩妈妈啧了一声,恨铁不成钢道:“你要是不打扮打扮,以后谁愿意娶你过门? 你可真愁人。 原以为今天交流会能办完,百花楼定在今晚开业的。 没想到还要延迟一天,我也不等到明天了。 干脆就今晚开业,给你留了地方,早点来哦。” 沈桃清清嗓子,“好!今晚我一定来。” 沈桃和徐以德一起宴请商团,酒局结束,一行人往百花楼走去。 徐以德尿遁了。 商人左等右等,徐以德还不来。 “徐大人这是偷偷走了?” 徐以德的确是跑了,跑之前还跟沈桃通了气。 “沈姑娘,你可得顶住,我先走了。 我家夫人脾气火爆,要是知道我敢去青楼,那非得把我脑袋打开花。” 别看徐以德这人没啥作为,可他本人的品行倒是没得说。 当年他还没中举,娶了民间女子庞氏为妻。 庞氏长不算漂亮,人也泼辣,替徐以德照顾一家老小。 尤其对她的小姑子,也就是冯茗的娘好的不得了。 后来徐以德当了县令,对她也是不离不弃。 算得上是夫妻情深的一段佳话。 沈桃道:“好,徐大人你先回吧,我就说你喝多了。” 商人们等不来徐以德,就自行往百花楼走去。 还没到百花楼门口,就被巨大的乐曲声镇住了。 商人:??!! 旁的青楼都是轻歌曼舞,这百花楼……这有点太吵闹了吧。 商人们眉头微皱,嫌吵。 可真等他们步入青楼,态度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啧啧称奇。 屋里灯光昏暗,只有数盏小灯忽明忽暗。 台下一群乐师玩命地奏曲,手指在琴上划过都有虚影,可见指法之快。 一楼有数排架子,每个架子上都摆着酒水。 小厮端着托盘行走期间,好不热闹。 百人商团一到位,韩妈妈立刻迎上来。 “今日我百花楼开张,各位是第一波客人,尽情地玩儿。 一切消费全记在百花楼账上。” 沈桃看着闹哄哄的大堂,感觉有现代酒吧那味儿了。 韩妈妈走后,小厮迎上来,“各位客官,一楼是喝酒跳舞的地方,二楼可以按摩,还可以唱曲儿,还有棋牌室,各位想玩些什么?” 有商人指着自己问:“喝酒跳舞?这没见多少舞娘啊?莫不是让我自己跳?” “您赶巧了,马上就有表演秀。 您先随我到这边坐坐,选选今晚要喝的酒水。” 韩妈妈动作是真快,短短半月,就搜罗了一些各地美酒过来。 三年陈酿、五年陈酿、十年陈酿。 竹叶青、高山雪、蜡梅酒、果酒应有尽有。 商人听得云里雾里,反正今天百花楼开业,消费不用掏腰包。 干脆每样上一点,他们全都尝尝。 商人被让到隔间坐下。 各色小酒壶摆了一桌子,其中还搭配了农户人家常见的干果小食。 商人坐了一会儿,逐渐适应这里的节奏,身体偷偷跟着乐曲扭动。 还不时喝上一两忠小酒。 等了大约一炷香,全屋的烛火忽然熄灭,乐曲戛然而止。 喧嚣后忽然的宁静,让人心生不安。 “掌柜呢?这咋黑了?啥都看不见了!” “开灯啊!” 沈桃轻笑,“各位稍安毋躁,好戏要上演了。” 话音一落,高台的东北角忽然亮起一盏氤氲的小灯。 所有人的目光都循着光看过去。 光影落在墙上,映出一个美人窈窕的身形。 这种朦胧的美触人心弦,把人胃口全都吊起来了。 乐师的手指划过古筝,发出一连串激流声。 美人坐在二楼的栏杆上,她身穿薄纱,面上带着流苏样的装饰,遮掩了五分颜色。 一双眼水波流转,俏生生地看着台下。 她忽然起身跳下。 商人惊呼,“啊!!!怎么跳了!” 美人腰间系着白绸,身姿翩然地落地,恍若仙子。 她刚一落地,又有三个美人落至高台。 十几名乐师同时演奏,美女踩着欢快的节奏舞起来。 她们动作一致,身上挂的小铃铛铃铃作响。 又美又震撼。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沈桃身边的几个商人把手都拍红了。 沈桃透过她们脸上流苏面饰,辨认出其中一人正是书画。 她扭得起劲,享受这万众瞩目的感觉。 书画扭到一半,从高台的一侧噔噔瞪跑下。 她翩软的身姿在场地中游走,手指勾着一人入场,声音带着蛊惑。 “大家跟着书画一起跳啊,我教你们,很好学的!” 书画引着几人入局,他们学着书画简单的动作,在昏黄的灯光下扭动起来。 起初是惦念美人。 可跳着跳着,他们就觉得格外放松,格外刺激,就拉着更多的人一起下场跳舞。 百人商团也纷纷下场。 反正灯光昏暗,谁也瞧不见咱跳的难看。 书画又回到高台上,与另外三个姑娘一起跳舞。 一边跳一边喊:“大家一起来!” 她们的动作简单,节奏感强,客人都跟着学。 一曲毕,书画几人钻入后台换装。 又一波美女“从天而降”。 无一例外,她们脸上全都戴着轻纱,热情四射。 这群土老帽哪儿玩过高端局啊,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也不肯下场。 百人商团都累的走不动路了,这才恋恋不舍,接二连三地返回座位。 还颇为遗憾道:“老了老了,不中用了,这要是往回倒二十年,我能跳一夜!” 沈桃适时道:“各位这么累了,要不咱上二楼放松放松,二楼有按摩室。 认穴位按摩,保证一身疲倦都散光。” “哦?这么神奇?走!来都来了,咱们去试试!” 第215章 手工艺品赛道第一名 韩妈妈亲自把人迎上二楼。 二楼虽有数间按摩室,可显然是容不下百人商团同时按摩的。 韩妈妈笑着说:“各位爷,这里有棋牌室,还有唱曲儿的地方。 大家先分开玩一会儿,等这边按摩结束,咱们再过来怎么样?” 商人纷纷点头,有人动作快,直接掀开垂珠门帘进了小隔间。 小隔间里摆着两张矮榻,两个上了年岁的女子正垂首站在一侧。 这应该就是韩妈妈搜罗来的朝不保夕的苦命女子。 商人躺到软榻上,伸了个懒觉,“得劲儿!” 沈桃打算按摩放松一下,毕竟上蹿下跳一整天了。 可惜商人把位置全占了,她只能等第二波。 女子们在小隔间里燃上香,随后端着木盆出去了。 不一会儿的工夫,打回一盆水。 她们蹲在地上给商人除去鞋袜,把脚放入水盆,贴心地问:“水温合适吗?” 商人家中也有婢女小厮,却没有人家这专门培训过的专业。 他们舒服地眯起眼睛,“合适合适。” 女人开始认穴按摩,还不时询问:“这力道可以吗?” “再大点力道,我经得住疼!” 那是按完脚按背。 “哎呀,我腰和脖子酸疼!” “您这是坐久了,我给您用力按一按,您忍着点。” “嘶,有点疼。哦呦呦,疼过以后身上真的松快了。 这认穴位按摩真不错啊。 就是屏县离得太远,这要是在褚州,我天天来。” 沈桃喝了些酒,外加气氛烘托到这儿了,她也想玩儿一会儿,发泄发泄压力。 她拉着几个商人钻进唱曲儿室,点了一首你是风儿我是沙。 这歌火遍屏县,乐师手指在琴上拨弄,舒缓的曲调流淌而出。 “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 起初商人还放不开,可见沈桃唱的开怀,他们也蠢蠢欲动。 就是碍于面子,有些难为情。只有一胆大的商人,点了首名曲。 初唱还有些扭捏,可唱上两句,他就来了感觉。 也不管自己唱的入不入耳,反正就扯着嗓子吼。 一来二去,气氛活络,你点一曲我点一曲,排不上号,干脆合唱。 沈桃心想,瞧瞧这些没见过世面的。 这要是拉到现代迪厅和ktv,这不得玩儿飞起来。 按摩室和唱曲儿室热热闹闹,棋牌室也垒起了麻将。 “碰!” “我手气是真好!” “我这点也不行啊,眼看自摸,又被你截和了。” “哈哈,实在不行,老兄你先下场,让我摸两把。” “那可不行,我还等着自摸呢!” 商人们玩儿的嗨,都把沈桃挤没地方玩耍了。 她溜溜达达到了一楼,见韩妈妈正在柜台后面打算盘。 沈桃拎了张凳子坐到韩妈妈身旁,问:“生意怎么样?” 韩妈妈又打了几下算盘珠子,落笔写下一个数字后才道:“沈掌柜,今日我的百花楼可真是热闹。 你瞧那边的几桌,全都是听到曲声自己走进来的。 若是今天百花楼不免费,我今儿能收四百多两银子。 早知道这么干能赚银子,我何苦干那卖姑娘的缺德事。 你说我咋早没遇见你? 要是早遇到你,这摊子开在褚州地界,生意得比这火爆。 不过也不晚,等我这边稳定稳定,我回头就杀回褚州!” 百花楼的热闹一直持续到天光放亮,商人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临走时,他们拍着胸脯保证,只要他们来屏县,还来百花楼玩儿。 这不,后续生意这不来了吗?! ** 商人回到客栈眯了一会儿,又赶往交流会场地。 没睡饱,一个个哈欠连天的。 今日主打手工艺品赛道和美食赛道。 沈桃昏昏欲睡,强打起精神主持。 今日的手工艺品与昨天有很多重合的品类,不算多精彩。 刘大头的茶桌和一个布庄带来的流光布,比较吸睛。 染布人在郊外岩石中发现一种石料,磨碎后加入染料中,染出的布流光溢彩。 在不同的光照下能映射出不同颜色不说,夜间还隐隐放光。 应是石料中的特殊物质吸了日光,所以才在晚上散发出淡淡的光芒。 和夜明珠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么稀罕的布料,引得观众啧啧称奇。 大姑娘小媳妇都想买上一块布料回家做衣服。 可一听布料的价格,全打了退堂鼓。 一尺布够吃俩月还多,谁穿得起呦。 农户穿不起,不代表有钱人穿不起。 染布用的石料在屏县的后山多着呢,出货量有保证,至少不用等很久。 商人窥探到商机,订单雪花一样飞来。 流光布虽没得到多高分的成绩,却是订单最多的。 布庄老板高兴的嘴都要乐歪了。 手工艺品赛道的人全部比完,顾长河和绣娘都是一百二十三分,并列第一。 沈桃和徐以德商议后,大声道:“顾长河和绣娘巧珍都获得了一百二十三分的好成绩。 两人到底谁是真正的第一名?这个决定权交到大众手里! 我现在给每人发一张字条,字条上写了顾长河和巧珍的名字。 你喜欢谁,就把谁的名字撕下来,投到中央的大箱子里。 待你们投完,我们现场唱票。 票数最高者,就是手工艺品赛道的第一名。” 观众没想到他们还有决定权,顿觉手里的纸条沉甸甸的。 有人喊:“发给我字条有啥用啊?我也不认识字啊?” “你傻啊,这问题你也拿出来问?你不认识字,你还不会查数吗? 顾长河是三个字,巧珍是两个字。” “是把喜欢的人的名字抠下来,投到箱子中是吧。” “是呢是呢!” 老六叔引导观众一排排下场,往中央的大箱子里扔纸条。 全场观众有近千人,有条不紊地执行着投票。 一炷香后,投票完成。 沈桃让人推来大木牌,把顾长河和巧珍的名字端正写下。 还专门从观众里请了两个识字的人唱票。 唱票结束。 顾长河的油印四百一十八票。 巧珍的双面绣六百三十四票。 巧珍获得了手工艺品赛道的第一名。 顾长河没有获得第一名,与一百两赏银失之交臂。 可他并不遗憾,因为他的存货全都高价卖出。 剩余的订购量,足够他们一家人忙一年的! 接下来就进入美食赛道的比拼环节。 围观的百姓早已迫不及待。 因为告示上写着,美食环节要现场选五十人作为大众评委。 百人百味,多一些人试吃,才更能确定食物的美味程度。 沈桃大声宣布:“有请第一位参赛选手,她带来的是一款酱料。 由这款酱料烹制出的菜肴,色香味美。 观众席第二排出五十人来试吃!” 观众们纷纷低头看,看自己是不是入选。 这一瞧,有人高兴叫起来,“我,我第二排!我上去试吃!” 老六叔点了五十个人上场。 参赛选手家里人送上铁炉和大铁锅,由参赛选手现场烹制菜肴。 她炒的是极其稀松平常的青菜,青菜炒到软烂时,她拿出一个陶罐。 从里面舀出两大勺颜色棕红的酱料投入锅中。 随着她翻炒,酱料的香味弥散开。 围观群众全都陶醉的耸动鼻翼。 “香!真是太香了!这到底是啥东西?” “我就忘记带馍来了,闻着味道我都能旋两个馍。” 菜炒好了,参赛者拿出几个大盘分装。 商人们得到两盘,试吃的观众得到两盘。 商人吃惯了好东西,并不着急试吃,而是端着盘子观色泽。 第216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还出言点评道:“炒青菜大家都吃过,青菜色泽鲜亮为佳品。 这盘青菜因为添加了酱料的关系,颜色泛棕红,更上一个档次。 我们这就尝尝味道。” 他们还没吃呢,试吃的观众已经把两盘干光了。 甚至连筷子都没用,就你用手捻一点,我用手捻一点,给捻光盘了。 他们吃得都没空说话。 还有几人没抢到,望着空盘兴叹。 若是手里有馍馍,非要沾着菜汤炫光不可。 商人夹起一筷子青菜送入口中。 “嗯!香!” “这酱料是用何烹制?” “青菜清脆咸香,好吃,给我一盘肉我都不换!” 有一商人用筷子挑起酱料中的碎渣仔细看。 “这……这有点像豆子……亦有茱萸的辣味。” 参赛者笑答:“这位大老爷好眼力,我这酱料的确是用豆子做成的,也放了些茱萸。 不过具体是怎么做的,我就不能告诉您了。 但这酱料利于储存,放得时间越久香味越纯正。 可以炒菜时添加,也可以炖肉时添加。 即便什么都不做,就抹在馍上,也能提味儿增香。” 商人听闻此话,眼珠转着计算其价值。 末了,又提着衣摆往订货区跑。 第二个上场的是屏县当地的一个酿酒老师傅。 该说不说,他本人在屏县已经很出名了,人送外号肖酒仙。 他刚一上场就被认出来了。 “肖酒仙竟然也来了!他带的肯定是新酿的酒。 前阵子我去买酒,他就神秘兮兮说酿出一种特别的酒。 说是以一当十!喝一壶胜过喝十壶!” 大月皇朝没有蒸馏技术,所以酒水里酒精含量并不高。 喝起来略微寡淡。 文人更喜欢果酒,主打的就是文雅,就是舔个味儿。 而这款酒不同,味道干冽烧喉,能和现代蒸馏白酒媲美。 若是肖酒仙真搞出蒸馏酒,酒精含量高,的确喝一壶胜喝十壶。 它上头啊。 肖酒仙扯开酒坛塞子,浓郁辛辣的酒香就在场地中弥散开了。 观众嗅着酒香道:“啧~闻着就知道辣!” “这要是冬天喝上一口,从嘴里辣到心里,不一会身上就会暖和起来。” 还不等沈桃说选谁上场试喝,就有几十个酒鬼从观众席里钻出来,往场地中央飞跑。 主打的就是一个玩赖,不让喝都不行。 搞得沈桃哭笑不得。 辛辣的酒也被送到商人面前。 他们光是闻了一下,就感觉上头了。 “这酒太辛辣,怕是一口下肚,肚子里都要烧起来。” “这酒恐不是贵公子们喜欢的!” 沈桃不知什么时候走到商人身旁,“各位大老爷先别急着否定。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酒可能不被贵人们喜欢,可军中将士却求之不得。 冬日苦寒,若是饮上一口,浑身都暖起来。 就算受伤时无医无药,亦可用这酒浇在伤口上消毒。 去岁我大月皇朝和草原签订盟约,互利互市。 草原儿女快意恩仇,想必更喜欢烈酒。 各位何不试试呢?” 沈桃一番解说下来,商人们眼睛亮了。 对啊。什么样的商品自有什么样的人喜欢。 城中贵人不喜烈酒,可军中将士和草原人他们喜欢啊。 下定下定! 肖酒仙只有二十坛存货,被商人们瓜分一空。 他们倒是没急着多预订,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没找到真正的买家前,他们估摸着不会大批量订货。 肖酒仙偷偷笑了。 他才不会告诉别人,他是在尝试酿造新酒水时,无意间得到二十坛烈酒。 平日都卖不出去。 他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参加匠人交流会。 没想到,这二十坛存货还真卖出去了。 不枉此行。 接下来上场的选手,有人带了酱菜,有人带了糕点。 味道都很不错。 可糕点不易储存,卖糕点的师傅为此很懊恼。 沈桃笑道:“这有何妨?既然卖不了糕点,你可以卖技术。 若是有人喜欢你这糕点,又不在屏县开糕点铺子,你收他几两银子教他便是。 若是全国各地来几百人学,你不就大赚一笔?” 卖糕点的师傅茅塞顿开,“这也行?” 沈桃心想,这怎么不行,这不就是后世的加盟店吗! 咱卖的就是技术。 天完全黑下来时,为期两天的交流会正式落下帷幕。 商人们推说晚上有事,着急要走。 沈桃还不知道他们? 还不是着急要去百花楼蹦迪?! 看破不说破,是成年人最可贵的品质。 商人离席后,上千名观众也三三两两结伴离开,场地一下空旷起来。 沈桃叫住参赛者。 交流会是结束了,可后续订货,出货,售卖等事还没敲定。 她约参赛者第二日在黑风寨见面后,这才遣散众人。 隔日,两百多名参赛者来到黑风寨。 九月中旬,天气还算不错,她们找了块空地充作会议场地。 “商人的订单已经下到你们手里了吧。” “不得不说,咱们屏县这一波赢麻了!” 他们也不知道赢麻了是啥意思,但看沈桃面露喜色,他们也跟着笑。 顾长河:“东家,这次多亏了你举办交流会。 否则咱屏县这么多好东西,真是憋在手里卖不出去。” 沈桃:“感谢的话暂且不提,我邀请各位来,就是想和各位商讨一下未来的发展方向。 各位都是手艺人,我也明白,但凡是传家手艺,都有规矩。 什么传男不传女之类。 可我今天要告诉你们,这一次交流会只是牛刀小试。 只要市场被咱们撬开一个口子,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商人来咱们屏县。 你们若还是关门造车,产量上不来,路只会越走越窄。 所以,别管家里是儿子是女儿,全都拉进来一起干。 若是再忙不过来,我回头请木匠联盟的陈宁过来,给你们传授经验。 告诉你们如何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情况下,开班授课,共同富裕。” 在场人有不少连温饱都没解决。 跟他们谈共同富裕,那就相当于喝酒的时候吹牛,说自己造过原子弹。 一个敢吹,一个敢听,听完就拉倒,啥都没记住,玩儿的就是胆大心跳。 所以沈桃目前也不强求他们能听懂。 第217章 木匠学堂开始收木板了 沈桃这次会议主旨有三。 其一,是让他们尽快培养人手,保证后续出货量。 其二,是告诫他们严抓质量,绝对不能滥竽充数。 其三,沈桃想和他们签合同,由黑风寨替掌握价格,主导卖货。 沈桃组织了一下语言,道:“虽然交流会把各位的产品推给了商人,可这些商人只是商场里的沧海一粟。想有更多订单,还需不停推广。 我打算将各位的产品放到孟蒲县码头去卖。 在此之前,咱们得签个代销合约。 意思是你们所有的产品,都要通过我黑风寨往出销,由我们统一定价。 我担心市场恶性竞争胡乱定价,最后咱们谁也赚不到银子。 各位意下如何?” 匠人交流会在城中商圈掀起了轩然大波。 本地商人看到商机,连夜去找这些匠人,希望垄断他们的商品,甚至出重金买产品秘方。 沈桃说出这段话后,有几个人低下头。 看来已经有商人找过他们了。 顾长河第一个站起来表态。 “昨天晚上有个本地商人找到我,想让我把油印的方子卖给他,出价三千两。” “嚯!” “三千两?!这么多?” 顾长河家往出拿三十个铜板都费劲,三千两对他来说是一笔飞来巨款。 他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穷在闹市无人知,富在深山有远亲。 他曾拿着油印到处推销,可那些人理都不理他。 现下看到他的油印大放异彩,捧着重金想买方子。 他们真是美的大鼻涕冒泡哦。 顾长河把胸脯拍得砰砰作响,“各位兄弟,若不是沈姑娘,咱们的货到现在还无人问津。 她搭台让咱们唱了一出好戏,咱不能忘恩负义,出了名就拆她的台。 不知道你们怎么想的,反正我是做不出来。 沈姑娘,我直白说了,你的合约我签。 我还敢保证,以后只卖给你。 我相信你能带着我们,那叫啥……哦,共同富裕!” 真诚永远是必杀技,顾长河的剖白让不少人感同身受。 养狗的黄天佑也道:“长河兄弟说得对,我养狗,只能勉强维持一家生计。 遇到灾年,粮食不足,这么多张嘴要吃东西,我得到处筹钱筹粮。 他们不借也就算了,还出言奚落我,让我别喂狗了 ,把狗按住放血,一家人能美美饱餐几顿。 他们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的狗养了这么久,都和我的亲人似的。 就算我饿死,我也不可能对它们下手啊。 昨晚上也有人来找我了,出二百两买我十条狗。 还打算再送一批狗来,让我免费帮他训。 做他的春秋大梦吧,沈姑娘,我黄天佑也和你签合约。” 越来越多的人保证道:“我也签。” “我也签!” 沈桃压了压手,示意大家安静。 “手艺是你们的,你们愿意和我签合约,我双手欢迎。 你们也不用背上道德枷锁,若是有人出的价让你心动,又能改善你们一家生活,我也能理解。 我有意在山脚下建一个市场,让屏县所有的手艺人、美食家,全都入驻市场。 商人一站选货,咱们的市场打出去,保证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 在场大部分手艺人都是苦出身。 他们还真担心卖了手艺,卖了秘方,以后没啥能干的。 总不能坐吃山空吧。 而沈桃这个长远发展,做大做强的想法,正好合了他们的意。 他们纷纷在沈桃的合约书上签了字。 沈桃当即安排他们送些产品过来,好带到码头去展示。 ** 广合村,赵家。 第一批学员经过半个多月的培训,木板锯得很直了。 一批批的订单压过来,木匠联盟根本做不过来,陈宁打算让他们试试水。 倒不用他们做多精细的活,只把木板锯直送过来,方便其他木匠再加工即可。 晚间学堂下课,陈宁堵门道:“各位都别急着走,有事和你们商量。” 赵爷家的赵老大笑着说:“宁丫头你说话不用这么客气,有啥事直说,还用商量?” 陈宁:“你们学了半月有余,木板锯得很直了。 我们目前有三千个搓衣板要加工,外包出去了两千个,剩余的一千,我想交到你们手里。 你们无需在搓衣板上雕凹槽,只需把木板按照尺寸锯出来,磨平整,送到我们手里就行。 加工的是半成品,材料也是我出,我只能给你们手工费。 一块木板,五文钱,如何? 我把难听的话说前头,我请了赵爷把质量关。 搓衣板的大小、厚度、平整度都有要求。 若是不达标,赵大哥您也了解老爷子的脾气,他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 就算你是亲儿子,他也照样不收你的货!” 赵老大干笑,“哈哈哈,我们当了这么多年父子,我还能不了解我爹? 宁丫头你放心,既然我做,那肯定用心做。 我当仁不让,先领一百个。” 赵老二:“我没我哥能干,我先领五十吧。” 三子同村的后生也道:“我也领五十,先做着试试。” 众人七嘴八舌,把活儿都领得差不多了。 只有孙有粮低着头一言不发。 “有粮叔,你怎么不说话?我算一算哈,现在还有八十个搓衣板,你要不全领了?” 孙有粮低着头不敢说话,鞋底在地上轻轻地搓着。 他想领活,他做梦都想。 八十个木板,若是全做下来,他能赚四百文钱。 多做几次,他就能攒够钱买工具了。 可他压根没工具,就算活儿摆在眼前,他也做不成。 他讷讷道:“宁丫头,要不这八十个搓衣板就算了。等下次,下次我再做。” 陈宁知道孙有粮的顾虑,直接拍板道:“我晚上不干活,你租我的工具用。 这八十个搓衣板就交给你做。 现在没旁的事了,大家到外面领木材吧。” 学员在院子里领木材,孙有粮找到陈宁,紧张的用手直抠衣摆。 “宁丫头,要不你还是交给旁人做吧,就算是租工具,这租金我也拿不出来。” 陈宁笑道:“不用你现在拿租金,等结账时,我直接在你的铜板里扣。 有粮叔,我也想让你多赚银子给妮子看病。 你也要理解我,这租金我必须收。 否则村里无赖都找到我头上,都要我免费给他们使工具,我也很难做的。” 孙有粮连连点头,“宁

相关推荐: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老师,喘给我听   归宿(H)   媚姑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虫族之先婚后爱   倒刺   魔界受欢之叔诱(H)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