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楚,在出了月子后,阿宁便不经常在蜀山住了,带着常胤一起住到了山下,顺便还解决了一下景天和雪见的事。 与其说是他们之间的事,不如说是龙葵的事。 龙葵一心想要找到自己的哥哥,尽管景天和龙阳同为飞蓬的转世,但景天并不是龙阳,至少在龙葵的心里,他不是。 阿宁便帮了龙葵一把,把他送到了有龙阳的世界里,在那儿,姜国并未覆灭,龙阳也还好好地活着。 做完这件事,阿宁就和常胤离开了渝州城,去了距离蜀山最远的边关,隐姓埋名,体验富贵人生。 本来说好的是去体验民间生活的,但阿宁不缺钱,常胤也舍不得阿宁吃苦,最终两人的身份也只降低到了一对恩爱的富商夫妻。 一家四口游走于人世间,看遍了万水千山,时不时在路上还除恶扬善,留下许多美名,更甚至在有些地方,已经有百姓为他们建庙立像,供奉香火,成了百姓心中的神明 (完) 第588章 大明风华(1) 永乐十年,朱棣御驾亲征阿鲁台凯旋回京,却在京城遭遇了刺杀。孙愚和聂兴几人厮杀了一番,才发现轿辇里空空如也,这才意识到中了圈套,孙愚匆忙拉着孙若薇撤退。 回到宫中后,朱棣立即召见了太子、汉王以及五城兵马司,当众赞赏了朱高煦的未雨绸缪,使自己免于一场刺杀。 比起汉王朱高煦的提前预判反贼动向,太子朱高炽面对朱棣的质问反而一直结结巴巴回答不上来,朱棣内心一阵失望。 恨铁不成钢的想法占据了朱棣的内心,当着众人的面,他准备训斥朱高炽,却被朱瞻基拦住了。 朱瞻基有心替父亲解围,但面对气头上的朱棣,他也没有十全的把握,但他有绝招。 朱瞻基朝朱棣做了个口型:妹妹。 朱棣轻咳两声,对朱高炽的态度瞬间变得和颜悦色,“想必太子也受了惊吓,便先行回宫休息吧。” 有了朱瞻基的提醒,朱棣哪还敢骂朱高炽,生怕儿子回去告状,他的宝贝孙女闯进大殿指着他鼻子骂。 汉王垂头,隐藏自己阴霾的眼神,朱高炽不就是比他会投胎,成了嫡子,又生了一对讨喜的儿女吗?凭什么他的平庸就能因此被掩盖? 朱高煦一直力求军权,说是方便在城中搜捕刺客,但朱棣现在满脑子都是怎么应付阿宁的质问,哪儿还会把军权给朱高煦,三言两语打发了他,自己派人去查刺客了。 朱瞻基想要跟着一起去,却被朱棣拦下,“你不能去,就在这儿待着,朕已经命人叫了阿宁来。” 朱瞻基嘴角抽搐,大约猜到了爷爷的想法,这是怕阿宁生气,想让自己当中间人劝劝呢。 谈话间,内侍的请安声已经传进来了。 “奴才给永宁公主请安!” 或许是存了通风报信的心思在,内侍说话的声音格外的大。 朱棣连忙整理着装,又正了正发冠,然后便一直盯着门口看。 阿宁身着水蓝云纹锦长衫,下身搭配着织金马面裙,怎么瞧都是一副温柔贤淑的样子,但只有朱家人才知道,这位表面温柔的公主骂起人来有多狠。 朱高炽背对着门口,仿佛掐着点一样,在阿宁进门的那一刻抽噎了起来,“爹爹若是瞧不惯我的作为,大可将这太子之位给二弟,赐我一个偏远的封地,我带着妻儿远离京城。” 朱棣在听见朱高炽抽抽嗒嗒的样子的时候,就预感不妙,但来不及阻止,朱高炽的话就噼里啪啦地说完了。 阿宁走到朱棣面前的时候,朱高炽的这句话刚好说完。 “不是,阿宁啊,你爹爹这是...” 阿宁打断朱棣的话,“爷爷是不是又骂爹爹了?” 朱棣有口难辩,他真的没骂朱高炽,但实话实说,先前对朱高炽的质问也是真的,他心虚地很。 “怎么会呢?你爹爹也是爷爷最疼爱的儿子,爷爷怎舍得骂他?” 朱棣一世英名,驰骋沙场,让多少人闻风丧胆,但在孙女的面前,半句谎言都不敢说。 阿宁轻哼一声,表示她不相信。 “爹爹都哭了,爷爷还说没骂。” 朱棣连忙拉过朱瞻基,“真的,不信你问你哥哥。” 朱瞻基点头,“确实如此,爷爷并没有骂爹爹,只是当着众人的面表扬了二叔。” 阿宁眉眼冷淡,坐到了一旁的椅子上,抬头看着朱棣,等着解释。 朱棣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他表扬朱高煦是为了鞭策朱高炽,但谁知道这个倒霉孙子告诉了阿宁,他总不能当着朱高炽的面直接说明缘由吧,那他的脸还要不要了? 阿宁也不催促,只是淡淡道:“我觉得爹爹说得有理,不如爷爷废了爹爹的太子之位,改封为王,再赐一个封地,我们一家人远离京城。” 朱棣眼一闭,心一横,承认了:“爷爷表扬你二叔只是想让你爹爹求上进,不要整日只读圣书而忘了武术,被诸王压一头,受朝臣参议。” 朱高炽为人和善,会是个仁君,但未必是个明君。明君需杀伐果断,朱高帜心软,远远没有这个决心。 朱棣的三个儿子都是与发妻徐皇后所生,尚未称帝的时候三个儿子也是手足情深,但为了这么一个皇位,却闹翻了,相互算计。 朱棣人至晚年,格外想念阖家欢乐的时候,总想着在三个儿子调和,却忘了一碗水端平。 第589章 大明风华(2) 朱棣心中有事,便打发走了众人,独自坐在宫殿里沉思,回忆着徐皇后尚在时一家人的氛围,叹息不已。 太子宫苑里,太子妃张妍一早就等在了门口,本以为看到的是一脸沮丧的朱高炽,没想到朱高炽满面笑容,看上去很是得意,等看见他身后的阿宁,太子妃便什么都明白了。 张妍内心叹息,多大的人了,回回都只能让女儿替自己结尾出气。 张妍温柔地看着阿宁,问:“你今日不是出宫了吗?怎的和你爹爹一起回来了?” 朱高炽冷哼一声,道:“宫外的那个臭小子哪有我这个做爹爹的重要,知道爹爹有难,阿宁自然是赶回宫救我了。” 阿宁没有搭理朱高炽,而是回答了张妍的话:“得知天街的事,我便回了宫,正好碰见了爷爷派来找我的人。” 朱高炽不甘心被女儿冷落,上赶着找存在感:“阿宁,不是爹爹对那小子有偏见,只是他的身份是个难题,这些年来虽有些成就,保不准你爷爷哪天就发现了真相,倒是连累了你就不好了。” 众人皆知,永宁公主在当初进京时,遇见了一难民小子,公主见那小子容貌非凡,便带在了身边,供他读书考功名。 但太子一家人都清楚,那人是靖难遗孤,父亲是建文帝时期的高官,因阿宁喜欢,他们一家人才瞒下了身份。 朱棣只知孙女有个喜欢的人,年纪轻轻且才华横溢,在京中也颇有盛名,便也同意了这门婚事,只待阿宁及笄,两人便能成亲。 阿宁瞪了朱高炽一眼,“爹爹就不能盼着我点好吗?” 朱高炽不情愿地闭上了嘴,距离阿宁及笄已经没剩两年了,一想到阿宁即将要嫁人他就不开心。 朝中虽有大臣对朱高炽不满,但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永宁公主在一天,太子之位只能是朱高炽的,皇上是不会让自己的孙女被人压一头的。 抓捕反贼的事情是由朱棣手下的人亲自去办的,抓捕了一批人,但孙若薇和孙愚却还是逃出生天。 为了给朱高炽送一笔功劳,朱棣命朱高炽和朱瞻基前往天牢审问被捉住的聂兴几人,但却没说一定要他们审问个结果出来。 朱棣和反贼已经有过几次接触,被刺杀也不是第一次了,自然是知道这些人嘴硬得很,也不指望心软的朱高炽能审出个什么来。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朱瞻基和朱高炽很不一样,他能狠下心来对反贼用刑,这让朱棣心中升起了希望,或许他可以废了太子,直接将皇位给皇太孙。 被抓住的人全部被押进了锦衣卫诏狱,经过朱瞻基的一轮用刑,基本上都是出气多进气少了,留着一口气吊着命。 而孙若薇成功逃过一劫之后却并没有按照组织对她的吩咐离开应天府,而是秘密摸到了诏狱,想要救下诏狱里的弟兄们。 正巧朱瞻基就等着他们来救人呢,这也就是他留着这些人的命的原因。人迟早能杀死,临死前做一回诱饵也无伤大雅。 孙若薇拿钥匙打开了诏狱大门,但一进门就被拿下了,腿窝处被踹了一脚,她不受控制地跪倒在了地上。 低垂的视线中出现了一双精致的锦靴,孙若薇缓缓抬头,望见了一张俊美的脸。 尚未等她回过神,下颌便被人用力地捏住了,“闯诏狱救人?说吧,钥匙是从哪儿来的?坦白饶你不死!” 孙若薇咬紧牙关,倔强地不肯开口,朱瞻基却不吃这一套,“有的是办法撬开你的嘴,上刑!” 孙若薇自幼被孙愚抚养,从小就被教导不能吐露组织的秘密,受了许多刑罚,也没张嘴,倒是让朱瞻基有些惊讶。 朱瞻基将人关在天牢,拿走孙若薇的钥匙,回了太子府。但他既没有去找朱棣也没有去找朱高炽,而是和阿宁进行了秘密谈话。 “刚刚在诏狱又抓了个反贼,这钥匙,是她身上的。” 朱瞻基把钥匙放到了阿宁面前的桌上,让阿宁仔细看了看。 “诏狱是关押罪犯的重地,尽管外门只是第一道防守,但这钥匙也不是谁都能有的,看样子应天府有他们的人,官职还不低。” 朱瞻基看着阿宁,忽然问道:“如果皇爷爷有天废了爹爹的太子之位,妹妹该当如何?” 阿宁愣了一下,随即扑哧一笑,“哥哥,这不可能的,只要我在一天,爹爹的太子之位就是稳的,你的太孙之位也是。” 阿宁十分自信,她的自信并不是来源于朱棣对她的宠爱,而是徐皇后对她的宠爱。 徐皇后生前最宠爱的孙辈就是阿宁,哪怕是朱瞻基这个嫡长孙在阿宁的面前也要落一等,更别说其他的皇孙郡主。 只看阿宁的封位就能知道一二,太子之女原只能被封为郡主,但朱棣给了阿宁特殊待遇,破例封为公主。 徐皇后临终前,把殿内所有人全部赶了出去,唯独留下了阿宁,谈了一刻钟之久。 朱瞻基不知道她们谈了些什么,只知道阿宁出来时眼眶通红,脚步也很虚浮,刚出殿门就摔倒在了地上,那是朱瞻基第一次看到阿宁失态的样子。 “祖母...临终前到底给了你什么?” 朱瞻基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问出了存疑已久的问题。 哪怕阿宁是祖母最喜欢的孙女,但人死不能复生,她怎么就敢在皇爷爷面前屡次放肆呢? 阿宁叹了一口气,“哥哥,爷爷对祖母忠贞不渝,爹爹对娘亲也是如此,你可想过,夫妻之间的感情能有多深?又可曾想过人会为了旧情做到何种地步?” 朱棣与徐皇后鹣鲽情深,徐皇后薨逝时,朱棣差点跟着一起去了,而照顾好阿宁是徐皇后临死前对朱棣唯一的嘱咐,在朱棣心里,阿宁永远是除徐皇后外最特殊的那个家人。 朱瞻基眼中泛起了迷茫,原来夫妻之间的感情这么深刻吗? 从小他受到的教育中,就是当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君主,但从来没有人教过他要做一个好夫君。 第590章 大明风华(3) “哥哥,如果有天你要娶一个不喜欢的女子当妻子,要么你就奋起反抗,要么你就负起责任对她好。” 阿宁的话一直在朱瞻基脑海里回荡,人已经回了自己的屋子,脑子却还在思考这句话。 在胡善祥和孙若薇之间,阿宁只能对孙若薇表示抱歉,她永远都会坚定地选择胡善祥。 朱瞻基离开后,阿宁早早地就歇息下了,第二天起了个大早,出宫了。 在京师最繁华的地段,有一座大宅院,尽管宅院的大门一直紧闭不开,但通过门口的两座石狮子,以及由紫檀木打造而成的奢华大门。 在大门的正上方,牌匾上赫然写着永乐公主府。这是朱棣在徐皇后去世后,命人为阿宁建造的。虽然阿宁还未到出宫开府的年纪,但他早已为阿宁准备好了宅邸。 在公主府的隔壁,依靠着一座宅院,虽不及公主府华丽,但也是达官贵人才能住上的。 守门的小厮恭敬地把阿宁请了进去,“公主,公子在书房。” 阿宁点头示意,轻车熟路地往书房走。 书房的门半开着,阿宁探了个头进去,然后敲了一下门板。 “徐公子在家吗?公主来找你啦!” 徐滨文武双全,早就听到了阿宁的脚步声,没有立即抬头只是想配合阿宁而已。 听见阿宁的话,他抬起头来,眉眼含笑,眼神宠溺。 “早知公主来,我该去门口候着才是。” 徐滨放下手中的书,徐步走向门口,亲自牵着阿宁进来了。 这几步在旁人看来很多余,但徐滨却很喜欢牵着阿宁往自己的领地走的感觉。 “今日怎的来得这样早?” 阿宁贪觉,平时都是睡到巳时才起来,约莫巳正才会到徐府来,今天比往常早了半个多时辰。 “哥哥昨夜来找我,说是有人意图劫诏狱,被捉住后在那人身上发现了诏狱外门的钥匙。” 徐滨手中揉捏着阿宁的手,不疾不徐道:“锦衣卫、北镇抚司。” 就是不知道谁的手能这么长,伸到了皇上亲自统辖的军队中。 徐滨这些年跟在阿宁的身边,对朱棣已经没那么多偏见了,成王败寇是兵家常事,他已孤身一人,万不可因为别的再失去阿宁。 “其实我心中有个更怀疑的人,只是...” 徐滨接着阿宁的话往下说:“只是他是皇上亲子,不该和靖难遗孤扯上关系。” 阿宁点点头,她实在想不到怎么会有人这么蠢。 “汉王夺位心急,且野心勃勃,无极不用,他会组织靖难遗孤也并非稀奇之事。” 朱高煦一直都在利用靖难遗孤对朱棣的仇恨,多次策划刺杀案,只想着除掉朱棣或者朱瞻基。 提起靖难遗孤组织,徐滨倒是想起了一件事。 “前些日子一位蒙面人闯进了府中,想要邀请我加入组织。” 徐滨的身份没几个人知道,除了太子一家人,大概也只剩下了徐宾父亲生前的好友,但他们基本上也都死得差不多了,也不知道消息是如何泄露的。 “皇上在街上被刺杀之后,锦衣卫曾重点搜查了一家古玩行,我也去了一趟。蒙面人的声音刻意伪装过,但仔细听,还是能发现适合古玩行老板的音色一样。” 阿宁微微蹙眉,“看样子应天府有不少反贼的人手。” “汉王人在京师,想要扶持靖难遗孤是再简单不过的事。” “不过他算盘打尽也只能落得一场空,皇位如何也轮不到他来坐。” “靖难遗孤那边,可需要我打探一二。” 徐滨想的是他先吊着孙愚,获取些有用的消息。 阿宁微微摇头,“不可,你的身份总有一日是要告诉皇爷爷的,到时你和他们的来往便成了把柄。” “反贼之事有哥哥操心,你只需一心准备科举,静待着我们的婚礼。” 徐滨犹豫片刻,道:“阿宁,我不打算参加科举。” 明朝规定,尚了公主便不能在朝为官。 阿宁不解,她大概知道徐滨的忧虑,但她之前告诉过徐滨,万事有她来解决。 “为何?” “祖制如此,我不愿你为了我承担骂名。再者,天下尚未完全平定,漠北草原的各部落虎视眈眈,文官比不得武将有用。” 徐滨自打有从军的想法之后,学习的中心也就逐渐偏
相关推荐:
迷踪(年下1v1)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删除她gl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我的美女后宫
花花游龙+番外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