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灦 人们往哪里迁移,一般来说,那里便是百姓认为的安身立命之地。 是什么理由让他们觉得安渡郡不是好地方,要去南边? 贺洽想说什么,又连忙闭嘴,改口道: “安渡本是齐人居多,人心思齐也是常事。年前战火纷纷,不便出行。现在两国订盟了,正是举家搬迁的好时机。” 冯蕴点了点头,没有多问。 心里却觉得这个理由站不住脚,至少,不完全是因为这个。 还有一个贺洽不方便说出来的原因。灦 晋国小皇帝驾崩,接下来有很多不确定性。 齐国则是不同,萧呈本有贤名在外,称帝后废除严苛旧制,轻赋税免徭役,大有安定民心以求归顺的态势。 诸多因素叠加一起,会让很多大家族在考量之下,选择南渡,大家族一动,平民百姓便会跟风南行…… 城门口,冯蕴和贺洽拜别。 因是皇帝服丧期,大家说话都低言细语,没什么表情,但冯蕴发现贺洽并没有觉得这件事有什么影响。 冯蕴甚是不安。 对百废待兴的安渡郡来说,世家和百姓的离开,是极大的掏空。灦 “贺君,告辞。” 落下马车帘子的时候,冯蕴手微微一顿,余光扫向围观的人群。 一个头戴毡帽,小贩模样的男子迅速转身挤入看热闹的人群,没有引来任何人的注意。 冯蕴垂眸,放下帘子。 “走吧。” 第313章 再回花溪 时隔这么久,冯蕴再回花溪村,打眼望过去,一片银装素裹的村落,竟是有些陌生。奿 家家户户挂着大红的灯笼,新桃换旧符,年味十足。 那些她离开时,还在打土坯的地方,房子已经建起来了,田垄上积雪覆盖,看不到作物,舍间鸡犬相闻,炊烟袅袅,水塘上结出坚冰。 几个小童从茅舍跑出来,脸蛋被寒风吹得红扑扑的,看到冯蕴满是好奇地打量,半晌才惊喜大叫。 “里正娘子回来了!” 不知是谁吼了一声,奔走相告。 村里突然便热闹了起来。 这家开门,那家探头,很快就都喜滋滋地跑出来,热络地招呼,跟着马车挤到庄子里来。奿 邢丙、韩阿婆、阿楼、孔云娥,应容、文慧,徐大婶,吕大山,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写满了重逢的喜悦。 姚儒家的汪嫂子挤在最前面,马车还没有停下,她便奔跑过来,背后跟着姚儒颤歪歪的双亲,看到他下车,眼眶都红了。 “可算是回来了,还以为你们赶不及吃年夜饭呢。” 姚儒看着发妻这般情绪,略略尴尬一下,朝冯蕴等人拱了拱手,上前搀扶父母,带着她往家走。 汪氏边走边回头,大声喊冯蕴。 “里正娘子,回头给你送糯米糕过来。” 姚儒低声纠正她。奿 “不能再叫里正娘子,得叫王妃。” “王妃?这是为何?” 村里消息闭塞,长门也没有人特地提过这件事情,汪氏也是第一次听说,听完当即惊喜大叫。 “里正娘子做王妃了!” 一句话像是投在湖心的石头。 众人议论纷纷,打听的打听,询问的询问。 为免不必要的猜测,小满这才笑着出来,不仅告诉众人裴獗封王,还隆重地说起了冯蕴被封为一品国夫人的事情。奿 人群登时炸开了锅。 冯蕴跟裴獗在并州大婚,村里是知道的。 还知道冯蕴把裴大将军的聘礼都拿了出来,给村里搞了个绣工坊,为北雍军将军缝制冬衣,也让花溪和邻村的妇女,都赚到了一点工食过年。 但这些封赏,是一概不知的。 一时间,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冯蕴身后长长的车队。 “里头装的,全是赏赐吧?” 又是艳羡又是开心,村人换了称呼,在伍长和什长的带领下,学着城里贵人的模样,揖礼改口。奿 “王妃在上,请受小民一拜。” 村人本是无拘无束的,冯蕴不想因为自己而改变。 她勾唇莞尔,“诸位乡邻不必多礼,旧时如何称呼我,往后仍然如何称呼。在花溪村,我只是里正娘子……” 一听这话,就有人问。 “那娘子以后要去中京吗?” “离开了,是不是就不做里正娘子了?”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了番王自然也要跟着走。奿 众人都是这么想的,冯蕴也不多说,随意一笑。 “大王事多繁忙。一时半会顾不上我。” 很快,就有村里人拎礼品过来,说是给冯蕴大婚的随礼。有鸡、有蛋、有面、有菜,客气又亲近,冯蕴让阿楼用匣子装了铜钱出来,各家各户都回了礼。 又热闹一场,人群散去,这才清静下来。 庄子里一片喜庆。 冯蕴却累得快瘫了。 房里烧着地灶,很是暖和。奿 鳌崽趴在她的身边,舔自己的爪子。 它长大了很多,和离开花溪村的时候,俨然不是同一只“猫”,庄子里很多人看到它,都有些惊吓,便是阿楼,也不太敢靠近。 倒是韩阿婆,一如既往,小心翼翼摸一摸鳌崽的头,脸对脸地瞧,像看自家孩子似的,又是埋怨又是开心。 “出去一趟,你看看你都长这么大了。瞧瞧,这大爪子,一巴掌拍过来,阿婆怕要提前见阎王。” 冯蕴听她说得好笑,将脑袋歪过去,靠在她的肩膀上。 “阿婆,可有想我?” 韩阿婆满脸慈祥,摸摸她的脑门。奿 “阿婆都快想得入土喽,你说想是不想……” “不许胡说。”冯蕴皱着鼻子看她,“阿婆瘦了。” 韩阿婆笑得满脸都是皱纹。 “还不是因为惦记娘子?” 入冬后,她老寒腿犯了,冯蕴便让她在庄子里养着,不许她出门奔波,对此,韩阿婆有些怨念。 “听说你那个阿父和后母,也到了信州,没少折腾你吧?” 说起冯家,她便气不打一处来。奿 “也得亏他们脸皮厚,不然羞都羞死了,哪里还好意思找上门来认亲家?” 她说话得趣,冯蕴也跟着笑。 “可不就厚着脸皮认下了吗?对了……” 她抬头看一眼阿楼,“你备一份礼,差人送去并州冯府,就说是我的孝心。” 阿楼应一声是,韩阿婆却沉下脸来。 “败家子哦,你给他们送什么礼?正该不认这门亲戚……” 不认亲戚,哪能近距离看笑话?奿 她还要眼睁睁看他们把自己作死呢。 这些事情,冯蕴不便告诉韩阿婆,只笑道:“阿婆明白的道理,世人可不明白。他们啊,只会说我不孝,才不管我受了多少委屈……” 韩阿婆一想也是,哼声。 “那你做做样子便是,不必送重礼。” 冯蕴搂着她的胳膊,一阵哄,“知道的,都知道的。” 韩阿婆这才笑开了颜,“娘子晚上想吃什么?阿婆让灶上去做。” 冯蕴想到敖七说的话,怕他一会赶过来,笑道:奿 “韭菜饺子吧,要肉多一点的,全是肉。” 韩阿婆一听,搂住她左瞧右瞧,心疼坏了。 “我可怜的十二娘哟,在外头肉都吃不上吗?” 冯蕴道:“吃不上的,完全吃不上。尤其阿婆做的,哪里都吃不上。” 韩阿婆笑着去拍她。 众人跟着哄笑。 其乐融融。奿 做饺子要精面,韭菜这个季节也是稀罕物,幸亏庄子里冬储了一些,灶上得到吩咐,紧赶慢赶的做了起来。 冯蕴休息片刻,叫来葛广。 “你去任先生家里走一走,送点喜面,就说过年了,是庄子里学生们的心意。” 葛广应一声,下去了。 入夜的时候,敖七果然打马来了。 安渡大营离花溪村有段距离,为了吃这顿饺子,敖小郎君没少被风雪摧残,冯蕴看他满头满脸的雪痕,赶紧将他让进屋子,笑盈盈地道: “现包的饺子,就等你来下锅。”奿 敖七抖了抖身上的雪花,转过红扑扑的脸颊,双眼生光。 “多谢舅母。” 他并没有说今日一定会来,可冯蕴因为他一句话,便大费周折,真的包上了韭菜饺子。 敖七心里暖烘烘的,觉得这几十里的风雪路,没有白跑。 冯蕴看透了他似的,笑着侧身交代阿楼。 “敖将军的马儿,要喂最好的草料,可别慢待了功臣。” 敖七不好意思的挠头,笑了起来。奿 阿楼看他一眼,也笑着应:“女郎放心,马厩里全是好草料,慢怠不了。” 敖七跟着冯蕴入屋,鳌崽便慢慢悠悠地蹭了过来,挨着敖七,在他腿上用力擦自己的大脑袋。 鳌崽不是黏人的性子,除了冯蕴,对敖七最是亲近,便是冯蕴身边照料它的几个人,也无法像敖七这般,想摸头就摸头,要捏脸就捏脸。 敖七心里暖极了,低头跟鳌崽贴了贴脸,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着的羊肉。 一大块,生的,还渗着血。 “给崽崽的。” 鳌崽叼入嘴里,走到一边趴着享用去了。奿 冯蕴坐下来,笑着问他:“营里如何,将士们可还好?” 小皇帝驾崩的消息,肯定已经传遍了大营,又恰逢过年,这时候难免军心浮动。 敖七点点头:“还好。一会儿吃完饺子,我就得回去。” 冯蕴诧异地看着他。 “这么大的雪,何不明日天亮再走?” 敖七侧目,眼角扫她,漆黑如墨的眼瞳里,说不出的温柔眷恋,“没事。我过来是要跟舅母说一声,大年那天,我不来了,你别念着我。” 冯蕴与他相对而视。奿 片刻,微微颔首,“阿舅给你肩膀上加了担子,多上点心是对的。” 敖七嘴角一勾,温软地笑笑,想说点什么,又沉默了。 半夜里,风雪更大,妖魔乱舞似的呼啸不止。 寒风卷起帷帘,房里空荡荡的。 冯蕴搂着鳌崽坐在地台烤火,孔云娥坐在她的身边。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冯蕴没有睡意,姿态放松,面带微笑,孔云娥袖底下的手,却不时轻轻绞动,眼睛忍不住瞄向窗边。 不知过了多久,窗户被人轻轻叩响。 咚咚。奿 冯蕴拉开闩子。 一个人影矫健地跃了进来。 身量高大,面容严肃。 看孔云娥一眼,他走到冯蕴跟前,拱手揖礼。 “金戈见过雍怀王妃。” 第314章 暗流涌动 “自己人,不用客气。”鈙 冯蕴笑容疏淡,瞄孔云娥一眼,见她脸颊微红,心里就有数了。 她不在的这些日子,金戈肯定没有少照顾她这个童年旧友。 金戈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不知王妃召小人前来,所为何事?” 今日冯蕴让葛广去给任汝德送喜面,其实并没有特意说什么,只是入夜时留下了孔云娥,金戈就明白了。 冯蕴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眼里柔和了不少。 “坐下说话吧。”鈙 金戈应下,在她们对面不远不近地坐下,双手搭在膝上,肩背挺直,一看便知是受过训练的人。 冯蕴笑了一下。 “任先生老家是晋阳的?” 金戈道:“是。” 冯蕴又问:“他为什么没有回老家过年?” 金戈摇摇头,“家里好似没什么人了。” 冯蕴看着他笑,目光有点奇怪,好似是询问,更像是探究,语气却笃定异常。鈙 “你们有多少人,潜伏在安渡郡?” 金戈眼睛一暗,搭在膝盖的手指条件反射地微微一收,很快又放平,迟疑着告诉冯蕴。 “有五百人马,分布各行,供任先生调遣。但具体名单我不知情,只有任先生知道。” 五百人? 冯蕴有心理准备,还是被这个数目吓一跳。 萧呈这人,八百个心眼子。 大晋中京局势如此微妙的时刻,他怎么会错过机会,大展拳脚呢?鈙 在冯蕴心里,萧呈做人虽然不怎么样,但做事的时候,头脑向来清晰。 晋国要是任由李桑若那个女人临朝执政,指手画脚,早晚被萧呈吞得渣都不剩。 她思忖着,漫不经心地唔了一声。 “近日不少世家百姓,借着过年之机,南下离开安渡,少不了任先生的功劳吧?” 金戈沉默片刻,慢慢抬起头,直视冯蕴。 “小人的话,王妃未必肯信。其实,任先生并不全然信我,尤其并州一战后,很多事情小人都无法参与……就小人所知,任先生交际多,人脉广,三不五时跟友人相聚,说些什么外人难以知晓……” 冯蕴听出金戈有所保留。鈙 毕竟是萧呈府上训练出来的人,就算无奈倒戈,骨子里对原主子尚存维护之心,也是正常…… 她笑了笑,不多说。 知道萧呈安插了不少人手过来,就明白了。 安渡如此,其他郡县,包括信州,只怕也少不了。 金戈冒着大雪走了,孔云娥又坐了片刻,陪冯蕴说了会儿话。 村里办起制衣坊后,她跟着应容做工,性子比从前看着开朗了许多,村里不少单身汉子都想托媒人说亲,让她婉拒了。 临走,她留下个锦布包的金镯子,硬要塞到冯蕴的手上。鈙 “你大婚时我没有机会来恭贺,这是给你准备的。” 两小无猜时,二人畅想过在彼此的婚礼上,是什么模样。 可孔云娥当年出嫁,冯蕴恰好要随父离京到安渡赴任,那时候感情也生疏了,于是只派人送了礼去,人没有到场。 冯蕴成婚在并州,孔云娥更是不得机会,这次冯蕴回来,她融了自己的金首饰,打了这个镯子。 这已经是她如今能拿得出来的最好的东西了。 “跟我客气什么?” 冯蕴对上她谦卑的眼睛,怔了片刻,笑开。鈙 “东西我收下了。往后不许这么大手大脚。衡阳还小,往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得省着点花。” 孔云娥微微一笑。 “在长门,我没什么要用钱的地方……” 庄子里的人都很照顾她们孤儿寡母,孔云娥自己也能干,是庄子里除了绣娘应容以外,绣活最好的人,何况是大户人家的女郎出身,懂的东西多,又爱帮衬人,对外都知道她是冯蕴的手帕交,很得喜爱和敬重,住的、吃的、用的都由庄子里解决,衡阳又在庄子里的家学读书,她自己确实花不了什么钱。 更紧要的改变,不是生活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在长门里,人人有事可做,只要不违反冯蕴定下的那些规矩,就可以活得很轻松,很自我。没有歧视和攀比,甚至很少能感觉到高低贵贱…… 最大的主子冯蕴,待人和善,从上到下效仿,没有勾心斗角,孔云娥在这里度过的时光,是有生以来,最舒服的。鈙 也是在这里,她才发现,女子其实可以有别样的活法。 如文慧、应容,如南葵柴缨…… 如现在的她。 冯蕴不是喜欢占人便宜的,拿了个金镯子,转头就打开了自己的首饰盒,示意孔云娥。 “看上什么,随便挑。” 孔云娥哪里敢要? 冯蕴不由分说,从中挑了个做工精致的步摇,插在她的头上。鈙 “好看。过年戴着正好,喜气的。” 孔云娥目光泛起潮意,笑了笑,手摸鬓发。 “多谢蕴娘。” - 次日大雪稍霁,花溪村全是去安渡办年货的人。 几辆牛车上,坐得满满当当,还有不少汉子挑着担子,牵着妻儿,相约出门。 庄子里,是从半个月前就开始准备的。鈙 阿楼喜滋滋上门,拿着年货清单给冯蕴过目。 冯蕴
相关推荐: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满堂春
火影之最强白眼
南安太妃传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玩笑(H)
我在末世养男宠
学长,我们牵手吧 (BL)《不校园攻宠受系列》
召唤之绝世帝王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