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小说

咖啡小说> 梦醒时分(校园1v1) > 第216章

第216章

衫,长相普通的男子恭敬的站在村口的凉亭里面等候着。 “侯爷!”见到萧锐来了,连忙行礼。 “潜伏了这么多日,终于敢出门了?”萧锐打量着对方。 对方恭敬道:“侯爷赎罪,您传授的易容术还需要适应练习,所以不敢贸然出门。” “是吗?郑子和,你确定不是在跟本侯打马虎眼?”萧锐戏谑道。 原来这位就是那被偷梁换柱的郑子和,自己给自己取半边名字——关口,意思是由我守关,那王汲善绝不能过去。 “侯爷,从今往后再无郑子和,只有一个残废的关口。” “今次来打扰侯爷,是有重要情报,在关口潜伏的这几日,探听出一则传言,于侯爷不利,所以赶来报信。” 萧锐点了点头:“说说看,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关口介绍道:“不知侯爷最近是否听到一则传闻,说您是天下第一名师?” “这是最近的传闻吗?”萧锐摸了摸鼻子,心说你小子太保守了吧,早两年前我就是天下第一名师了。 关口解释说:“单单说您是天下第一名师,这没什么,无人不服。但好事者偏偏给编排起来,说大唐教育分三等。一等最好的就是侯爷您的萧家庄。次一等的就是皇宫里面权贵子弟就学的弘文馆,最次一等才是教书育人国子监。” 萧锐脸色沉了下来,“不错,这几日因为这则传言,本侯已经很不清净了。也不知道哪个混账在背后使得坏。怎么?你有线索?” 长安城中的王汲善连连打着喷嚏。 关口重重点头道:“不错,如果属下没查错的话,是那王汲善使坏放出的传言。” 王汲善?那个魂淡?他有这个胆子整我?该不是郑子和你小子想祸水东引,驱虎吞狼报仇吧? 萧锐有些不信。 郑子和(关口)连忙摆手,“属下不敢。” 李君羡在旁边点头说道:“侯爷,那王汲善他还真的敢。您上次用他查案背锅,他就有些不服气,观他的气色不是个忍气吞声之人,敢报复侯爷您,不奇怪。” 萧锐悻悻道:“早知道就不该查那么清楚,应该按照你的设计,把王汲善推出去抵罪,现在早就成一滩烂泥了也不至于在这里多事。” 关口拍胸脯保证道:“侯爷放心,属下已经想到了对策,保证拿下王汲善……” 萧锐摆手道:“行了,快打住吧。看看你给自己起的名字,关口?意思是自己当个关隘?纯防守,无进攻?” “一点气势都没有,拿下个屁啊,你自己信吗?” 额…… 郑子和弱弱道:“那属下再换个名字?关、关……关羽?” 噗…… 你崇拜关公? 郑子和还未来得及点头呢,萧锐紧接着一句话,让他不敢接了。 “那个败走麦城的关公?” 噗……哪壶不开提哪壶,郑子和双手一摊,“侯爷您定,您起什么,属下就叫什么。” 萧锐:???我起?拉倒吧,我是有名的起名困难症。自己三个孩子的名都起不来,还给你起名? “罢了罢了,名字只是个称呼,就叫关口吧。不图你能全功大胜,能抵住那王汲善就好。” “对了,那王汲善使阴招儿,是想给我添堵的,你这也出山了,该办点事了吧?有没有什么对策?也别让那厮闲着看戏呀。” 郑子和想说自己还没对策,可又怕这第一遭出山,在冠军侯面前打不响名号,于是略微一沉思,计上心头。 “侯爷,属下想以毒攻毒。” 萧锐示意对方坐下说,“坐下说,怎么个以毒攻毒?” 郑子和说道:“既然他想让权贵们都来麻烦侯爷,或者捧杀侯爷。那我们也让他们忙起来。” “属下想派人同样散播流言,说朝廷的官办学堂盛况空前,要不了多久,天下有才之人全是朝廷自己培养的。世家再无翻身之力。” 萧锐不解道:“这是流言?这好像是事实吧?” 郑子和尴尬道:“咳咳,是事实。属下的计策是后面的,那就是营造一种紧张气氛,让各大世家也广泛开设学堂,将原本的家学,大开方便之门,走出高墙。同各地的官办学堂一样,针对百姓招生教学。” “如此一来,世家和朝廷的争斗,就不好集中爆发在当下,而是转而都着眼于未来,看谁的学堂里面能出天才,看谁更能从民间抢人?” “世家大族,为了从民间选拔人才,会不遗余力的倾注心血和资源给私家学堂,啧啧……时间久了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打开大门,面对全体百姓培养人才,将来无论是在哪里就读,都是大唐子民,都是大唐的栋梁。” 萧锐眼前一亮,“你小子行啊,主意挺鬼的。就像是当年大秦统一六国前,那个郑国渠一样,兵法里面属于疲兵计?” 郑子和谄媚道:“侯爷慧眼,您说叫什么,就叫什么。听您的吩咐。” 萧锐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不错,这主意很不错,按照你的想法实施吧。让那王汲善也忙一忙。” “对了,你小子出身荥阳郑氏,该不会给自家开小灶通风报信吧?” 郑子和严肃摇头,“不敢。属下是死过一次的人了,跟郑家再无瓜葛。” “那就好,去吧。” 敲打一番,萧锐命令郑子和去办事了。 李君羡这才说出担忧,“公子,他的计策听起来像是妙计,但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您说他是不是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给您说的时候,对朝廷多么多么有利。可真这么干了,会不会对世家更有利?” “因为世家大族如果真的打开家门,大肆收拢人才进行教育的话,那凭我们各地的官办学堂培养出来的人才,根本就竞争不过人的家学渊源。” 萧锐哈哈大笑道:“五哥,你说的太对了,有这么个隐患,这小子还是不服,似乎在耍心眼儿。可那都不重要,重点是我们收获了人才就行,至于是从官办学堂来的,还是世家大族、或者民间私塾,都不重要。” 李君羡很不解,“啊?怎么会不重要?若是让他各家的学堂私塾培养出人才,将来肯定是先效忠世家,后效忠朝廷的,这很危险。” 第四百零四章 还是阳谋 听到李君羡的担忧,萧锐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五哥,我既然敢用这个阴诡小人,就不怕他给我捣乱。” “让世家也遍地开设书院,确实是疲秦之计。一个不好,就成了当年的韩国,玩砸了。” 当初韩国送上水工郑国,提议帮秦国修一条水渠,可以解决关中大地的灌溉问题,为秦国增添沃野千里,良田万顷。本意是为了让秦国劳民伤财,作疲秦之用。 但谁也没想到,秦国花费十年时间,修成了郑国渠,同时用这十年休养生息。当郑国渠修成之后,秦国实力不降反增,暴涨数倍国力,六国联手的国力也比秦国差得远,从此开启了六国的灭亡之路。 现在郑子和这条毒计也差不多,明面上是让各大世家劳民伤财的建立书院,但万一世家将计就计,真的把这些书院办成了后花园,反过来夺了朝廷的风头,那萧锐的扫盲计划可真的就玩砸了。 李君羡追问道:“公子,那怎么办?明知有毒,此计还用吗?” 用!怎么不用? 萧锐自信的说道:“从来阴谋难成大事,真正的高手善用阳谋。让他们去建书院,大唐遍地开花,全民识字有何不好?” “可谁教出来的学生,自然就有了门第、师生之谊,将来……”李君羡不解。 萧锐冷哼一声:“师生情谊能当饭吃?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所有人识字,最后不还是为了做官?” “世家培养百姓,吸引人才,靠什么拉拢?” 李君羡沉吟道:“一般是靠功名,就是许诺未来扶他上位,靠着世家的大树,未来官场大概能平步青云。真有那些特别出类拔萃的,也有联姻拉拢的。” 萧锐点了点头:“不错。联姻拉拢暂且不提,世家有多少女儿够用的?这个不算什么。” “关键还是这许诺未来。” 这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大了去。许诺官职?空口白话的,能比得过陛下直接任免诱惑大?” 李君羡反驳道:“可现在朝中官员,哪个不是世家贵族出身?官员的任免,虽然有朝廷的法度,但终归还是要人来拍板,他们在其位就掌握了直接的权力。” 萧锐点了点头:“不错,所以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要在人才培养出来之前,慢慢将这帮蛀虫替换掉。” 李君羡惊讶道:“您是说……” “不错,教书育人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在朝堂上跟他们博弈也需要时间,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等我们在朝堂上决出了胜负,到那时,天下读书人无数,无论是谁培养出来的,最终还不是要被功名利禄圈养?” “说白了,谁能给他们未来的功名利禄,他们就会跟着谁走。” 李君羡目瞪口呆,木然的点了点头,“是啊,如果真的能在几年之内,用我们的人,替换掉朝中那些实权的世家。那他们现在开设书院,就真的是为我们做嫁衣了。” 说到这里,李君羡心中已经不太关注未来的朝堂争斗了,反而担忧另一件事。 “公子,按照您这么说,我们花费这么大代价,培养出来无数的读书人,最终却是一群名利之徒?” “靠一群名利之徒治理天下,百姓能有好结果吗?” 萧锐认真的盯着李君羡,半晌,感慨的说道:“五哥,你果真是位心怀天下的仁人君子。” 李君羡谦虚道:“公子谬赞了,您才是真的仁人君子。” 萧锐老脸一红,“我可不是,我是毫无底线的狡诈之徒。终究是逃不出名利的牢笼。” 沉默片刻,萧锐解释道:“五哥,无论我们教书育人的水平有多高,都抹杀不了人的本性。” “什么是人的本性?趋利避害,欲望、贪念……等等。无欲无求者,除了圣人,那就是修道有成的神仙了。” “这个世上,只要人还有欲望,那就有弱点。不是名就是利,或者权力、或者美色、或者财富……总有一种能够圈住你的牢笼。” 可是…… 李君羡想要反驳,萧锐却摆手打断,继续说道:“我们能做的,不是绞尽脑汁去泯灭人性,追求人人都当圣人,这不现实。” “那就只能正视问题,认识到人人都只是凡人,不是圣人。” “我们想要的是他们一个个实心任职办事,治理好一地,保境安民,最终实现国泰民安。仅此而已。” “至于想达到我们这个目的,需要的是教育道德约束?还是需要朝廷监督威慑?或者需要朝廷爵位名利的鼓动?” “不重要,什么方式适应什么样的人,因人而异。” “只要他们在不犯国法的原则下,能够将下辖属地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称赞,那就是好官。在这之外的私德有亏?个人修养心性不足等等……” “还重要吗?对朝廷重要?还是对百姓重要?” 李君羡无言以对,不错,都不重要了。私德有亏、个人修养等等,这些只对他个人重要,对外人不重要的。 “受教了,公子才是那个善用阳谋的高手!” 萧锐凡尔赛道:“我就是个闲差大夫,这些事情是宰相应该考虑的。” 李君羡哈哈大笑道:“上医医国,下医医病。公子您上下游全占了。您要是想做宰相,恐怕宋国公他们会抢着给你腾地方。” “咳咳,别乱说,我去做官,让我爹退休?还是算了吧,他有个工作忙一忙挺好的。让他闲下来的话,整天就会盯着教育我。” “走走走,不聊了,交给关口那小子去折腾,咱们还是钓鱼喝茶的悠闲。” 长安城王家大宅内,听着王硅的讲述,王汲善眉头紧皱,“叔父,这是谁的主意?你们商议决定出结果了吗?” 王硅说道:“是卢家一个下人闲谈时候说的,被卢家的人听到留心记下,然后才拿到面上商议的。” “怎么?难道这个计策有问题?不应该呀,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最后肯定是我们自家的门生,我们如果办学堂,肯定比官办的水平高呀……怎么算都划算。唉,只是可惜了我们各自传承了千年的家学,就这么要广为传授了。” 王汲善陷入了沉思。 第四百零五章 劳民伤财 “叔父,那你们最终如何决定的?” 王硅说道:“还能如何?这是个好主意,当然要采纳。朝廷可以官办学堂,我们也可以响应朝廷的号召,大肆建设民间书院,全力支持人人识字大计,难道朝廷还能反对?” 王汲善沉默了,朝廷不可能反对,哪怕皇帝不愿各家开门培养门客,也不可能公开反对,那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民间百姓对我们这些世家贵族非议不少,我们广开书院,他们会来就学吗?” 王硅哈哈大笑起来:“在朝廷没有官办学堂之前,这些百姓可是挤破头了想识几个字,有来我们这里借书的,有旁听借读的等等……” “现在嘛,朝廷虽然在各地开设官办学堂,但比较条件有限,就一个先生,能教几个学生?而且蒙学三册,太过浅显,人人都识字之后呢?谁来教学?” “那些圣人经义,可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讲述的。” “只要百姓里面还有人想科举做官,就必须要学习高深学问,那他们就没得选,我们办的书院是最好的去处。” 只不过,唯一有个难题…… 什么难题? “开销太大!单单在各家族地开设一个学堂,没意义,最多教授百十个学生,还都是我们族地本来的百姓,原本就是我们的人。” “所以要办就在各地办私塾,朝廷的手伸不到的地方……粗略算了一下,单单想在一州之地办好学堂,花费就要占据我们各家一年收入的一成。” 这么多? 王汲善惊呆了。 各个家族一年的收入是多少?王汲善不清楚具体账目,但还是有个大致概念的,比如说太原王氏,经营着几乎全国的布匹行业,衣食住行的衣一项,利润有多少? 这么说吧,国库存银跟王氏一年收入比起来,那就是九牛一毛。(当然了,也是因为现在国库没什么钱。) 王氏收入巨大,支出用度也不少,比较那么大个家族,越是庞大的上层体系,就越是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撑,所以一次拿出一成收入另辟一门,换了是谁都要伤筋动骨,都要好好考虑考虑。 “既然开办学堂耗资巨大,那朝廷和萧锐是怎么办的?他们比我们这些家联合起来还有钱吗?”王汲善不解。 王硅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他有个猜测,那就是萧锐造纸、印书的成本极低、极低,但没有切实证据。 没错,这就是技术的差距。 各家开办私塾学堂,投入的不仅仅是宅院、教书先生,还有书籍、纸笔等等,特别是书籍和纸张,市场价购买都不便宜。如果开办学堂,需要印刷出那些教材经义,这是笔最大的支出。 可他们不知道,萧锐遍地撒蒙学三册,成本低廉到令人发指。 清河崔氏的人或许知

相关推荐: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白日烟波   旺夫   女奴的等价替换   神秘复苏:鬼戏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恶蛟的新娘(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