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一开始就眼光高,挑了个最高难度。 咱们家以后要出现一位超越拓跋野的驸马,想来是难了。” 裴乐瑶咬牙道:“没关系,我寡一辈子!” 裴昀好声好气的安慰了自己妹妹一番,最后突然来了句: “你还是别难过了,这东宫里,你看上什么了,自己直接带走就是,不用跟皇兄说。 皇兄不愿见你郁闷。 缘分这件事,是上天注定的,人是被命运推着走的。 咱们活在当下,走一步看一步,千万别较真儿,知道吗?” 帝后二人给她找来更多的梅花树,自己的皇兄也想着法子哄她开心, 心情一下子也没那么郁闷了,毕竟全家人都在为她的失恋给她缝合伤口。 她想着,若是这辈子都不嫁人,跟在父母跟兄长的身边,她也是可以幸福快乐一辈子的。 裴乐瑶眸子里弥漫起一层淡淡水雾,但是也没掉泪了,她点了点头:“知道了皇兄。” 次日下早朝后,裴昀去虎园里喂小橘子,他站在空荡荡的笼子外,浓眉一拧:“孤的虎呢?” 辛吴回道:“昨夜乐瑶公主离开的时候,将太子殿下的爱宠牵走了。 公主说是殿下您送给她了,还说不用给您打招呼。” 裴昀胸腔传来锥心之痛,连忙按了按胸口:“是孤昨晚说话大意了。” 早知道他就说,东宫看上什么都可以,除了小橘子…… 养了十几年的虎,现在被送去给人疗伤了,这下好了,伤痛转移了,转移到他身上了。 寒冬终将会过去,梅花也终将会凋谢。万株寒梅,也在冬季的末尾走向了衰败。 风一吹,遍地残蕊。 裴乐瑶将殿门一把推开,看着随风落下的盛开后走到最后消亡的梅花花瓣,心底怆然到了极点。 小公主眉心皱了起来,手掌覆在殿门上,云鬓上,肩头上满是风吹来的梅花花瓣。 时间,竟要将那记忆里不舍的味道也给夺走。 她命宫女取来篓子跟锄头,将梅花葬入尘泥里,祭奠她这一场短暂的花开。 开春后,裴乐瑶重回学堂,继续在太傅文学嫣处深造,日日都在念学的路上。 人比从前要沉着些了,就连文学嫣都夸她,去了一趟匈奴回来,对很多事物看待的角度与深度都不同了。 帝后二人渐渐安心下来。 同年,裴乐瑶以公主之身,在帝京城开办了第一座万物学堂。 大夏天的,她忙里忙外,拉上自己的老师一同忙碌起来: “老师,您说万物学堂能办得起来吗? 其实我有些担心,毕竟这样的办学模式,在整个大周都是前所未有的, 百业能人,却也颠覆了人们对老师才学身份的认知。” 文学嫣坐在马车上,眼神赞许的看着她: “为师倒是觉得公主想法开明超前。 从前我们总是让富有才学的文雅之士来做老师,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点,那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世间并非是仅仅富有才学,会写文章之人才能给人传经授道,各行各业里的能人也是可以做老师的。 就说那商人,经商之道,其实门路众多。 什么小生意靠守,大生意靠走,这些东西也是为师没听见过的。 这万物学堂,为师觉得很有意义。” 裴乐瑶心底的底气多了些,眉眼弯了弯: “母后从前提出的万物盛开法则,我觉得可以应用到更广阔的天地了。 大周想要百业繁荣,就得三百六十五行的能人来传授真本事。 世间万物盛开,大周定会繁花绽映,越来越好。” 万物学堂,在帝京只开了三个月后,便开始迅速扩建学堂。 裴乐瑶又开始想着这些人学了本事,如何能运用到好的天地里去,又开始琢磨就业渠道。 招募各行各业的能人做老师培养人才这件事,算是将从前的招贤令运用到了极致。 从前的招贤令,只为朝廷服务,如今,是为三百六十行全业服务。帝后二人,格外看好。 这一忙,就忙过了一年。公主鲜少待在深宫养尊处优,她走入民间后,名声也渐渐累积了起来。 从前江云娆那一代是鼓励女子走出宅院,到了裴乐瑶这一代,已然出现了全面的升级。 又是一年冬,她坐在梅花树下,等着梅花再次绽放。 寒风吹来时,梅蕊在呼啸的风中张开,铺天盖地的幽香再次传来。 这一年她已经没有眼泪了,还是很想念记忆里那寒梅淡淡的香气。 清冽不失温和,高雅不失贵气。 裴乐瑶身上依旧穿着拓跋野送给她的那件大氅,站在梅花树下微微发愣: “拓跋野,我发现时间的确可以治疗好一个人心中的伤痛,但还是无法解决内心的空缺。 想念是一个人的事情,无关乎其他。 她伸手摘下一枝寒梅,放在鼻尖嗅了嗅,眼神温柔: “这一年,我忙忙碌碌的走过来了。拓跋野,你在匈奴还好吗?” (感谢家人们的投票,三更奉上!咱继续,满8000继续加更!) 第九百三十八章 年少时不能遇见太惊艳的人 梅花自然是无法回应她的,她伸手用掌心覆盖在树干上: “我希望你可以越来越好,我也在变得更好。 新的一年,愿两国依旧顺遂,愿你我身体安康。” 年少时不能遇见太过惊艳的人,这话,她算是承认了。 她以为自己能在时间流逝里彻底忘掉从前那人的,可是她错了。 拓跋野的特别与卓然,是天底下任何人都无法复刻的。 这一年,在外奔波,朝臣家中的那些贵公子很是乐于参与万物学堂的开建,帮着她忙前忙后。 这些人,有俊俏郎君,也有富有才学之人,什么大才子,大将军家武学天赋异禀的儿子都见过了。 可是越跟这些人接触,心中便会起对比,便觉得拓跋野的好是难以复刻的。 有人喜欢她公主的身份,有人喜欢她相貌,有人畅想将她娶回家光宗耀祖,生下留有皇族血脉的子嗣。 但她知道,这些人都不是真正的喜欢她裴乐瑶这个人。 拓跋野不同,他甚至说不出来喜欢她什么, 他只是纯粹的想跟她待在一起,吹草原自由的风,吃着最简单的烤羊肉。 尊贵的单于愿意纡尊降贵为她牵马, 草原狂野的糙汉子愿意细心到为她将牛肉割成一小块, 国事繁忙的君主愿意三天三夜不闭眼的狂奔只为了见她一面。 裴乐瑶觉得,喜欢只是一种心动的感觉罢了,但爱是具象化的表现,是说得出来的方方面面。 是以,当她后来看见那些送来的酸涩情诗时,画着鸳鸯大雁精美的画作时,那些完美无瑕却虚无缥缈的承诺时, 她心底是毫无波澜的。 日子越长,看过的男子越多,她内心的那面镜子便擦得越明亮。 但她自己也明白,当年遇见的时候,不是个很好的时候,是以彼此就错过了。 鹤重霄也来找过她,不过那也只是儿时的一个玩伴罢了。 日子还在继续,年少时那过于惊艳的人,依旧藏在心里,让她如今看任何男子都入不了眼。 她甚至会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大抵就会一直这样孤单下去了 次年春,帝京城新奇教学模式的万物学堂已有不凡名声, 公主有皇后与文太傅的一路护航之下,身为女子的公主,施展拳脚时,阻碍已经变得极小。 这些专业能人培养出来的学子,施行因材施教这一政策, 他们有大把的时间只学自己擅长的东西,不会浪费时间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 手工活好的,不会让人去背书,擅长药学的,不会让人去写治国的文章。 一年时间,他们成长的速度格外的快。如万茵茵这种会厨艺的,就去教喜欢的人做厨艺; 会做农耕器具的手艺人,就去教心灵手巧的人做器具; 会做烟花的人,就去教愿意学的人如何调配火药。 但是年轻人好就好在创造力极其爆发,那个学农耕器具的人,研发出了更省力更结实的农耕器具; 那个学做烟花的人,研发出了第一代火铳,火铳能连发八枚弹丸,被朝廷破例录取入工部。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 裴乐瑶开始拿出重金奖赏研发者,为大周新一代的创造家保驾护航, 也激励了更多人的创造欲,更保护这些人能够被顺利送去最好的位置绽放。 万物盛开法则,已经在裴乐瑶的手里完成了第二代的全面升级。 她依旧忙忙碌碌,在时光的长河里,一直在修炼自己。 更爱自己,家人,与她的国家。 两年后,公主裴乐瑶出现在了江南。 万物学堂按照他父皇的意思,要在大周的每一州郡中心设立一座,江南已经是开设的第八座。 裴乐瑶作为牵头人,亲自抵达江南看修建学堂的地势。 彼时,刚刚年满二十岁的裴乐瑶,在大周早已是响当当的人物。 时常出现在民间的公主,格外受年轻人的欢迎。 公主云鬓上只簪了一根海东青蓝宝石的金簪。 除此之外,便没有其余珠玉嵌在云鬓之上了,身上也只是穿着那素纹的紫色长裙走入人们视线。 她不喜过度奢华,唯一的奢华便是那云鬓上曾经一位旧人送给她的那根金簪了。 只是这根金簪由于佩戴的次数过多,磨损也是最严重的,宫中的匠人没过半年都得为这根金簪修复一次。 这些奴才们心底也很诧异,一根金簪罢了,公主这样的身份竟然反反复复拿来修复,直接熔了再造一根岂不是更好。 有个奴才还真这么建议,当场被公主严厉训斥。 帝京城中有些见识的人都清楚公主云鬓上的那根金簪到底是什么意思,那是匈奴王族特有的徽记。 裴乐瑶表面温婉清和,但骨子也有坚硬执拗的一面。 她是不和拓跋野在一起了,她也没打算将人给彻底忘掉。 所以,她就是要带着金簪出现在人前,谁也别上赶着来做她的驸马,她心底有人了。 裴乐瑶坐在主位上,听着江南药商跟她讲话。 江南药商那些人见了他,开心的道: “公主殿下,几年前江南滞销的药材被匈奴单于买走,咱们都知道是您的功劳。 这开在江南的万物学堂,又是造福江南的事情,我们药业协会都商量好了, 监造学堂所有的费用我们来出,不让朝廷出一分银子。 但求公主多招揽能人来江南,如此延续才华,才能令江南百业振兴。” 一个国家的繁荣,不仅仅是国力的强盛,还有百姓们心智的改变, 他们会发自内心的爱国,希望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 这几年来,裴乐瑶已经感受到了。 她起身站在人群里,对着那老板笑着道:“各位老板如此盛情,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江南商业极其繁华,懂商之人异常多。 但是一旦遇见气候不好,做农耕物的产业便会遭受重创。 作为大周的江南粮仓,天公不作美的时候,农作物溢价格外吓人,最难过的还是普通百姓的日子。 裴乐瑶在江南查探多日,当即下令,寻找懂培植的农业能人。 懂培植粮食的人倒是没找到,但懂药材培育的人倒是找来一些, 都是江南附近村落里的一些药农,籍籍无名的一些百姓。 药农挽着带泥的裤腿,不好意思的走来,畏手畏脚: “草民参见公主,草民壮着胆子来聘培植药材的老师……” 黑黢黢有褶子的面容上满是局促,他伸手挠了挠头: “草民家中世代为药农,对种药材很有心得。 当年草民还跟随队伍一同去过一次伊兰草原,是去押送那滞销药材的。” 裴乐瑶眼神平和,只问道: “既然懂培植药材,那大周除却江南以外,可曾还有旁的地界能大面积种植? 你可答得上来?” 朝廷为维稳江南粮仓,准备将更多的土地用作耕地栽种粮食,保证全国粮食不再短缺。 但这一举动,势必就会压缩其余植物的生长空间,比如这些药材。 药农回:“草民知道,在匈奴!” 第九百三十九章 单于身边多了一位女子 匈奴二字,令裴乐瑶有那么一瞬的晃神。 那药农继续说: “草民觉得匈奴草原可以培植好的药材出来,他们那边不仅有纵深极高的大山与山谷, 还有地域广袤的草原,牛羊遍地,不缺肥料,更适合大片的种植。 草民觉得,比江南松软的却又单一的丘陵地还要更好些。” 一边的药商也点了点头: “这人我认识,常年来江南城里给我们几家大户售卖药材来,很有心得。 且江南的土地寸土寸金,将来肯定宁愿栽种大批粮食,也不愿种多少药材, 以后产量肯定会越来越稀少,药材就会越卖越贵。” 裴乐瑶看着身边的长歌道,眼神清明干练: “医药关乎国家民生,人人都有病痛,免不了看病吃药。 但江南粮仓也是为了民生,此事已成定局,也不能去改变, 所以这药业的仓廪只能转移,而不能将产能变得稀少。” 人群里有位药商说了一句: “公主,听闻您跟匈奴单于关系不错,能否跟朝廷说说,我们愿意去租地种植药材,能否打通此要道?” 裴乐瑶再次神色微怔了下,匈奴……这个记忆里深刻又敏感的词汇,今日又被重提。 她又在江南待了半个月,四处打听,得到的消息都很统一。 野生药材靠挖掘,产量稀少,价格高昂,普通百姓们消费不起, 若是能在广阔的土地上人工培植,说不定真能将价格给压下来。 可是北境跟江南现在的耕地,都在打造成为一南一北大周的两大粮仓,已然形成国策,不能轻易更改。 而被挤压的药材行当,也需要一个出口。 她犹豫着匈奴租地这件事,跟谁说都不好说,一时犯了难。 若是去北境去匈奴,这岂不是要碰上拓跋野吗,这多不好…… 裴乐瑶将江南万物盛开学堂的地势看好后,准备启程返回皇宫,走到半路她又迟疑了,叫停了马车。 长枫将马车停了下来,身子探进马车里问:“怎么了公主?” “母后的回信来了,她让我去。 说,朝事是朝事,感情归感情,是去为百姓谋福祉的,不必扭捏。” 裴乐瑶神色有些忧郁起来,她知道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就是怕遇上他,是怕自己过不去这一关。 匈奴`王宫 当年鹤绵绵给裴乐瑶写了一封信去被拓跋
相关推荐: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满堂春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珊璐短篇CP文
小寡妇的第二春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碧荷衍生文
萌物(高干)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