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好好的日子不过,竟然主动惹事。 作为一个准诸侯王,他考虑的更多。 眼前一幕,不禁让他想起了,陈景恪力主打击宗族势力的事情。 凤阳百姓并不是一个宗族出身,尚且如此。 当初的宗族势力是什么样子的,可见一斑。 难怪陈侯变革之前,先打击宗族势力。 不将这些地方势力打掉,任何政策都执行不下去。 将来在自己的封国,也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不能让宗族抱团。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外面的形势再次发生了变化。 有人点燃了周围的枯草。 在环境的影响下,所有人都失去了理智,看着火势越来越大他们就越激动。 见里面有仆从试图救火,他们拿起石头就砸。 还有些人故意捡起燃火的木头往院子里扔,不一会儿就烧到了内部的木质建筑。 天干物燥,大火顺势而起。 留守衙门内传出惊呼声、求救声…… 到了这会儿,百姓们也终于反应过来,事儿大发了。 当下也不敢再闹,一窝蜂的散去。 但依然有一些人守在这里,见到里面有人试图往外跑,就用箭矢射杀。 不一会儿,留守衙门就化为火海,里面的呼喊声也渐渐消失。 百姓们远远望着这场大火,有的幸灾乐祸,有的面露震惊,也有一些则只是单纯看热闹。 锦衣卫姗姗来迟。 燕晓陆看着火海情绪一度失控,几次想要冲进去,幸亏被手下给拦住了。 没多久驻守当地的禁军将领也赶到,他脸色铁青,命令手下去救火。 然而已经晚了。 这场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才停歇,而钦差被暴民放火烧死的消息也已经传扬开来。 所有人在震惊之余,都知道要出大事了。 第558章 无题 锦衣卫和凤阳禁军,联手将留守衙门给围了起来。 甚至将周边地带都清空了,不允许任何靠近。 但凡有人敢窥探、打探这里面的情况,立即就会被当做嫌疑人抓捕。 一时间这里几乎成了禁区。 但越是如此,关于留守衙门的谣言就越多。 什么锦衣卫和禁军的将领暴跳如雷,准备将所有闹事的百姓都抓起来。 什么当时有人想逃出来,被暴民给撵回去了。 什么钦差当场被烧死。 什么所有人都被烧死了,几百口子人。 但这些消息都未能得到证实。 比起喜欢八卦的普通百姓,凤阳利益相关的官吏、豪强,其实更想知道详情。 纷纷派出眼线来打探消息。 只是不但未能得到什么有用的情报,反而有不少眼线因此被抓起来。 那些官吏豪强们很是无奈,只能停止了无意义的打探。 赵仲丰对急冲冲赶来的儿子说道: “怎么样,有什么消息吗?” 小赵摇摇头,说道:“没有,现在锦衣卫和疯了一般,见到可疑的人就抓,根本就没人能靠近留守衙门。” 赵仲丰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完了,出大事了啊。” 小赵也后怕的道:“还好您将如林如松给拦住了,否则……” 闻言,赵仲丰猛地从椅子上跳起来,怒道: “那两个畜生呢?给我打,狠狠地打。” 小赵哭笑不得的道:“还在病床上躺着呢,再打就真打死了。” “而且事情发生后,他们两个也怕了,已经向我保证以后再也不和那些人往来了。” 赵仲丰道:“哼,终于知道怕了?别以为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等他们伤好了,看我怎么收拾他们。” 小赵知道自家老爷子被吓到了,事实上他自己也被吓到了。 火烧留守衙门,他们是怎么敢的啊? “爹,现在钦差生死未卜,那些证据……” 赵仲丰毫不犹豫的道:“给锦衣卫送去,要快,必须赶在朝廷旨意下达前送到他们手里。” 小赵说道:“好,我这就去办。” 赵仲丰叮嘱道:“最近那些人肯定在盯着锦衣卫,你行事小心点。” 小赵回道:“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目送儿子离开,赵仲丰长叹道:“哎,凤阳的天,要变了啊。” ----------------- 冯汝杰急的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对仆从发脾气道: “废物,一群废物,这么久了一点消息都没打探到,要你们做什么。” 一众仆从瑟瑟发抖,连辩解都不敢。 就在这时,又有一名仆人从外面急匆匆的进来: “老爷,有消息了。” 冯汝杰脸色一喜,不过却没有直接询问,而是先对其他仆人训斥道: “看看他,再看看你们,回去给我好好反省。” “以后再这么无能,就不要在我面前出现了,我冯家不养闲人。” 其余仆从不禁打了个哆嗦,不在他面前出现只有一个下场,人间蒸发。 像他们这种掌握太多秘密的奴仆,一旦失去利用价值,只有死路一条。 啥?朝廷的雇工法案和废奴法案? 呵,那是对普通人说的,对官老爷可没用。 等这些仆从都离开,冯汝杰才问道: “什么消息?” 那仆人回道:“锦衣卫和禁军将留守府围的水泄不通,我也不敢靠近,就在周围……” “我寻思找一个高点的地方,从远处应该也能看到一些。” 冯汝杰心急如焚,哪有心思听他啰嗦,训斥道: “不要废话,说重点。” 那仆从连忙道:“是是是,我就在留守衙门远处找了一棵树爬上去,果然能看到里面的情况。” “昨晚上半夜三更的时候,禁军的人在往外抬尸体,一百多具尸体用白布裹着被抬出城了。” 冯汝杰皱眉道:“晚上那么黑,你是怎么看的?” 那仆从回道:“开始的时候他们是打着火把的,照的可明亮了,从轮廓看就是尸体无疑。” “他们应该是为了遮人耳目,走出不远就把火把给熄灭了。” “但好巧不巧的是,我藏身的那棵大树,就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 “他们打树下过的时候,那焦臭味儿……哕……” 说到这里,那仆从忍不住干呕了一声,可见那股味儿给他留下多大的心理阴影。 冯汝杰心神被事情经过吸引,也没在意奴仆的失态,问道: “继续说,后面呢?” 那仆从忍住反胃,说道:“我还看到了风太岳和燕晓陆,他们两个一路护着一具尸体。” 风太岳是镇守凤阳皇城的禁军统领。 冯汝杰心头一震,追问道:“你确定是风太岳和燕晓陆?” 那仆从肯定的道:“别人我能认错,他们两个我化成灰都能认识。” 冯汝杰心头狂喜,这两个人亲自护送,那必然是钦差无疑了。 看来姓桑的确实没了。 “好好好,太好了……你打探情报有功,重重有赏。” 那仆从高兴的道:“谢老爷。” 等仆从离开,冯汝杰又喊来另外一名奴仆,去打探城外码头情况。 很快就有消息传来。 昨夜确实有五六艘船驶离,至于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 冯汝杰心道,还能去哪,肯定是运送回京城了。 看来姓桑的真的死了。 不过事情远没有结束,必须要把首尾清理干净。 要清理的可不只是火烧留守府的首尾,还有以前的一些证据,也要趁机消除掉。 总之就是,等朝廷那边派人来查,务必要撇清自己才行。 而且…… 围攻钦差的,一大半都是圣皇的同乡。 圣皇就算再杀伐果决,敢对乡亲动手?名声还要不要了? 只要圣皇不肯大开杀戒,后面再来的钦差,敢在这里撒野? 就不怕重蹈桑敬覆辙? 只要钦差有了顾虑,后面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不外乎就是,地方上抓一些典型给钦差回去交差。 到时候歌照唱舞照跳,他们依然是凤阳的土皇帝。 不只是他有这种心态,其实大部分凤阳官吏都是这种心态。 就是利用各种手段,把凤阳的百姓绑上自己的战车,以他们为挡箭牌。 凤阳百姓也是真配合,被官吏们吹捧几句,就真以为自己很了不起。 仗着圣皇同乡的身份为所欲为。 多少心怀理想的官吏,在这里被教做人。 不愿意同流合污的,轻则狼狈离开,重则锒铛入狱。 关键是,这个挡箭牌是真好用。 朝廷的屠刀从来没有降临过这里,即便是新政推行不顺利,朝廷也没有太过追究。 冯汝杰等人依然深信,这次也不例外。 ----------------- 钦差被害的消息不胫而走,凤阳府陷入了短暂的混乱。 冯汝杰等人浑水摸鱼,快速的扫清自己的首尾。 远在应天的杜同礼,很快也听到了这个消息,整个人都呆住了。 他没想到,才分别几天,大家还相约洛阳再见。 哪知道桑敬竟然就这样没了? 在震惊愤怒之余,他也不禁感到后怕。 没想到凤阳的局势,竟然恶劣到如此地步。 还好当时自己没有乱动,否则被火烧的可能就是自己了。 然后他不禁联想到自己。 南方的宗族势力经过数次打击,确实被拆的七零八落。 可作为大明开海的一线地区,繁华的工商业,依然在这里形成了很多盘根错节的豪强富商家族。 自己这次来,有两个任务。 对下,扫清民间的苍蝇,让百姓安心生活。 对上,打击豪强富商势力,让他们接受朝廷的新政,主要是雇工法和废奴法案。 此举可以说,必然会将豪强富商得罪个干净。 利益受损的他们,会不会狗急跳墙,还真不好说。 尤其是当凤阳的消息传出后,很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 必须要加强自身安全防范,绝不能给他们可乘之机。 杜同礼马上加派了保护自己的人手。 不是他怕死,而是不想就这样死。 就算死,也得把事情做完。 之后他就写信给洛阳,询问详细情况。 而且他还抱着万一的想法——他始终不相信,桑敬这样的人,会这么轻易的死去。 ----------------- 洛阳,八百里加急密信火速送往皇宫。 朱雄英看到密信后当场暴怒:“无法无天,该杀。” 陈景恪看过密信后,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谋害钦差,他们怎么敢的? “此事,必须严惩,否则朝廷将威严扫地。” 朱雄英反而较好的控制住了怒火,说道: “凤阳……走,咱们一起去见皇爷爷。” 陈景恪颔首道:“将太上皇也一起请过去吧。” 于是,几人再次齐聚慈宁宫。 看到桑敬写来的密信,马娘娘又惊又怒,又后怕的道: “还好,桑敬为人机警提前掌握了情况,否则……” 朱标得知情况,只说了两个字:“当杀。” 能让他如此,可见内心是多么的愤怒。 老朱一张老脸已经变成了铁青色,好半天都没说一句话。 大家不禁都有些担心,这小老头别被气出病来了。 不过老朱的心理素质确实没的说,并没有被气出心梗、脑淤血啥的,但他确实很愤怒。 “好心当成驴肝肺,真以为咱不敢动他们是吧?” “告诉桑敬,查,狠狠地查,不论查到谁一律严惩不贷。” 马娘娘提醒道:“现在的问题不是查不查,而是你的那些同乡怎么办。” “不把这事儿解决了,就算再派十个钦差过去都没用。” 老朱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拆,诸侯国不是需要人吗,全都拆散送到各诸侯国去。” 朱标犹豫了一下,说道:“恐怕会引起非议啊。” 老朱不屑的道:“非议?什么非议?咱引起的非议还少吗?” 平日里一直都和善的马娘娘,这次却非常支持老朱: “作为皇帝,将天下治理好才是本分。” “在治理好天下的同时,兼顾一下私心倒也没什么。” “为了成全自己的一点名声,至国法于不顾,才真的会引起世人非议。” 朱标点点头,也不再说什么。 他本身就不是为了反对拆分,而是为了提醒朱元璋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 怎么说呢,他从小到大就没去过几次凤阳,对所谓的老乡和没什么感情。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会维护一群陌生人。 对于老朱和马娘娘的抉择,陈景恪丝毫不觉得意外。 就老朱的性子,若是不这么做那才奇怪。 至于马娘娘……你以为元末乱世,她凭什么帮老朱看家。 平时日里她为人和善,内心里是有一杆秤的,而且爱憎分明。 大明立国后,她一个马氏宗亲都没有提拔。 公开的理由自然是,马家寸功未立,享受特权是祸非福。 内心里肯定也是有诸多不满的。 当初我爹死了,你们连个露面的人都没有。 我和我丈夫造反,你们不可能不知道吧? 没有一个人愿意过来帮忙的。 就这还想要好处?纯属想多了。 连自家的宗亲都不照顾,更何况是老朱的同乡,她可没什么滤镜。 正常情况下,看在老朱的面子上,照顾一下也无所谓。 现在他们如此枉顾国法,还差点把她看着长大的桑敬给弄死,心里早就给那些人宣判了死刑。 就算老朱不发话,她也一样会出面的。 朱雄英见皇爷爷、皇祖母都支持,彻底放下了心中的石头: “好,我这就给桑敬去旨意……嗯,再从神机营抽调一个营的精锐去那边保护他。” 老朱和马娘娘自然不会反对。 这一个营的精锐,可不只是为了保护桑敬,同时也是为了震慑其他势力。 从慈宁宫出来,朱雄英立即给大都督府和徐允恭下旨,让他们抽调一个营的火器军前往凤阳。 与此同时,陈景恪找到贾思义,让他将凤阳发生的事情散布出去。 “记住,一定要说,桑敬生死未卜。” 贾思义自然明白是什么意思,立即命人去执行。 然后他又担忧的道:“侯爷,老大那边是不是加派一些人手过去?” 陈景恪安抚道:“放心,你能想到的事情,老杜肯定也能想得到。” “要知道,他可是尚方宝剑在身,能直接调动地方军队的。” 贾思义依然有些不放心,道:“我给他写封信吧,让他多注意一点。” 陈景恪笑了笑,说道:“这是应该的,顺便也替我问候他几句。” ----------------- 在有心人的刻意宣传下,凤阳留守衙门被烧,桑敬生死未卜的消息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洛阳。 引起了轩然大波。 自然有人怀疑真假,谋害钦差是诛九族的大罪,真的有人敢这么做? 但即便怀疑,大家也都坐不住了,如果这是真的,那整个官场都要迎来大震动啊。 各路人马纷纷派人打探消息来源。 甚至有些心急的,已经派人前往凤阳打探情报去了。 被圈禁在家里的凤阳留守赵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呆了许久。 第二天早上仆人喊他起床,发现他已经在房间自缢身亡。 桌子上还有他的一封数万字的忏悔书。 上面一五一十的写明了自己的罪行,以及与自己有勾结的那些人。 最后祈求圣皇能看在以前的功劳的份上,不要牵连他的家人。 负责监视他的官吏,立即将忏悔书送往皇宫。 而此时,朱雄英正在早朝之上大发雷霆。 第559章 对保守派的最终决战 朱雄英当众发怒,完全是借题发挥。 自从朝廷决定惩奸除恶以来,阻力就从来没有断过。 尤其是赵鼎在大过节期间被押送京师,更是触碰到了某些人的敏感神经。 反对这次行动的声音就更大了。 换成其它时代,掌握话语权的官僚集团,早就开始发动舆论战了。 这次行动也早就被他们曲解的不成样子了。 但可惜,这一招对大明朝廷无效。 报纸的宣传力度,相对于口头传播,是碾压级别的。 朝廷利用大明周报,将更准确的信息,直接传达给了更多的普通人。 官僚集团和读书人再想垄断舆论权,已经不太可能。 但即便如此,这么多官僚和读书人反对,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甚至还有很多民间大户、富户参与其中。 因为这次不光是惩奸除恶,还要推行人权制度,这些人都是受害者。 可以说,这次行动面临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 朱雄英每天都要收到上百封反对的奏疏,他心情可想而知的差。 之前只是没有合适的爆发契机,一直在忍着。 现在机会送到手里了,他哪还会客气。 在朝堂之上就差指着反对派的鼻子喷了。 “钦差都被围攻生死未卜,这就是你们说的民风淳朴?” “那民风要是不淳朴又会如何?朕真的不敢想。” “还有人说什么朕大惊小怪,小题大做……” “你们告诉我,这叫小题?那什么叫大题?造反吗?” “都有谁说民风淳朴的?敢不敢去凤阳走一趟?把那边的事情解决了?” “啊?为什么没人说话?你们之前反对专项行动的时候,不是挺能说吗?” 本来还有些人,试图站出来争辩几句。 然而,当朱雄英说让他们去凤阳的时候,顿时又缩了回去。 我们就是发发嘴炮而已,可不敢去送死。 朱雄英喷了足足半个时辰,眼看着弹药用尽,马上就没什么新颖的词汇了。 一名内侍在殿侧朝郑显示意。 郑显不动声色的后退几步,来到殿侧:“什么事情?没看皇爷正发火的吗?” 那内侍连忙道
相关推荐:
误打误撞(校园1v1H)
鉴昭行
盛爱小萝莉
数风流人物
穿书后有人要杀我(np)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小白杨
致重峦(高干)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